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810 nm波长半导体激光治疗口腔黏液腺囊肿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王雪 张宁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459-462,共4页
目的:观察810 nm波长半导体激光治疗口腔黏液腺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19年6月于北部战区总医院口腔科就诊的黏液腺囊肿患者42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传统手术组(22例)和激光治疗组(20例)。对2组术后疼痛程度、操作时间、... 目的:观察810 nm波长半导体激光治疗口腔黏液腺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19年6月于北部战区总医院口腔科就诊的黏液腺囊肿患者42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传统手术组(22例)和激光治疗组(20例)。对2组术后疼痛程度、操作时间、安全性、疗效进行比较。采用SPSS 25.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激光治疗组术后前3天的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传统手术组(P<0.05);激光治疗组手术操作时间为(13.60±1.60)min,显著短于传统手术组的(16.10±1.18)min(P<0.05)。激光治疗组24 h疼痛或感觉异常、48 h红肿发生率显著低于传统手术组(P<0.05),而48 h局部渗出、1个月后色素沉着、局部硬化或瘢痕形成,2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组术后3个月、6个月、1年、2年的治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810 nm波长激光治疗黏液腺囊肿,全程不出血,操作时间短,复发率低,术后反应小,对于无法接受手术的患者,可作为一种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液腺囊肿 激光治疗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TA-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直接提取变异链球菌DNA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玥晖 尚进 +4 位作者 杨晨 符冬格 曹灿 张晓东 王敬夫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43-1049,共7页
背景:变异链球菌是龋病的重要病原菌,及时检测变异链球菌水平对龋病的早发现、早治疗有重要意义。目的:建立并评价FTA-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技术直接提取变异链球菌DNA的应用效果。方法:①制备... 背景:变异链球菌是龋病的重要病原菌,及时检测变异链球菌水平对龋病的早发现、早治疗有重要意义。目的:建立并评价FTA-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技术直接提取变异链球菌DNA的应用效果。方法:①制备含有ATCC标准菌株变异链球菌的菌悬液,接种于脑心浸出液培养基,充分混匀后按10倍梯度稀释成7种浓度(4.2×10^(7),4.2×10^(6),4.2×10^(5),4.2×10^(4),4.2×10^(3),4.2×10^(2),4.2×10 CFU/mL),每个稀释级做2个平行对照,并增加无菌水作为空白对照;②分别采用FTA卡、常规煮沸法、试剂盒提取及裂解液提取4种方法直接提取菌株DNA,通过LAMP技术进行扩增,并进行特异性试验,比较4种提取方法的差异。结果与结论:①4种方法提取的DNA均满足LAMP扩增的要求;②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只有变异链球菌才可特异扩增出靶基因;③裂解液提取法最低检测限为4.2×10^(3) CFU/mL,FTA卡提取法最低检测限为4.2×10^(4) CFU/mL,试剂盒提取法和常规煮沸法最低检测限分别为4.2×10^(6) CFU/mL和4.2×10^(7) CFU/mL;④4种提取方法其他方面的比较显示,试剂盒提取法的实验成本、步骤数和时间都是最高;其他3种方法步骤数一致,其中FTA卡所需仪器设备最少,常规煮沸法单次成本最低,裂解液提取法所需时间最少;FTA卡和裂解液提取法仅需少量菌即可提取成功,后者在时间方面优于FTA卡,但相较于FTA卡其单次成本高,所需设备多;⑤结果说明,该研究建立的FTA-LAMP技术具有操作简便、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结果可视化等优势,有望为高效提取检测变异链球菌提供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异链球菌 环介导等温扩增 FTA卡 DNA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化战创伤模拟人在口腔颌面部创伤救治训练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14
3
作者 田磊 雷德林 +4 位作者 贾骏麒 王敬夫 刘义闻 孔亮 赵铱民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62-266,共5页
目的:调查研究智能化仿真战创伤模拟人及战场急救训练系统在口腔颌面创伤救治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首先,分别将36名军队医学院校本科学员和38名各层次研究生军医学员随机分为2组(n=37),进行颌面部软组织伤的清创、包扎、止血、上颌... 目的:调查研究智能化仿真战创伤模拟人及战场急救训练系统在口腔颌面创伤救治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首先,分别将36名军队医学院校本科学员和38名各层次研究生军医学员随机分为2组(n=37),进行颌面部软组织伤的清创、包扎、止血、上颌骨骨折悬吊固定以及颌间结扎等训练。其中,实验组采用模拟人系统进行训练,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员讲授、示教和学员相互练习的方法进行训练,并采用专家笔试的方法进行考核并记录成绩。此外,分别对受训人员共计74人及教员15人开展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结果:实验组笔试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类人员均对本模拟人系统给予较高评价,认为具有列装必要。结论:本模拟人系统在院校、医院和基层部队等各级人员的口腔颌面部创伤救治训练效果优于传统训练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人 战创伤 颌面部 急救 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帽式和Locator式下颌种植覆盖总义齿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晓亭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第8期133-134,共2页
目的观察下颌种植覆盖总义齿采用球帽式和Locator式在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方面的差异。方法选择100例需行下颌种植覆盖总义齿治疗病患,均为常规治疗操作,将应用球帽式病患归为对照组,应用Locator式归为观察组,比较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程度评... 目的观察下颌种植覆盖总义齿采用球帽式和Locator式在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方面的差异。方法选择100例需行下颌种植覆盖总义齿治疗病患,均为常规治疗操作,将应用球帽式病患归为对照组,应用Locator式归为观察组,比较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程度评分及机械并发症与生物并发症发生率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对舒适程度、咀嚼功能、固位功能、语言功能、面部形态5方面满意度评分并无明显差异,观察组机械并发症发生率为38%,生物并发症发生率为10%,均远低于对照组。结论在下颌种植覆盖总义齿操作中应用球帽式和Locator式操作均可达到满意疗效,但应用Locator式在并发症控制方面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义齿修复 满意度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平牙槽嵴下颌总义齿修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晓亭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第6期205-206,共2页
目的研究低平牙槽嵴下颌总义齿的临床修复方案。方法选择30例2016年11月至次年5月期间收治的低平牙槽嵴下颌总义齿修复病患,根据随访结果了解其修复评级以及修复后的适应情况,结果处于一级、二级、三级的比例分别为56.67%、40%以及3.33%... 目的研究低平牙槽嵴下颌总义齿的临床修复方案。方法选择30例2016年11月至次年5月期间收治的低平牙槽嵴下颌总义齿修复病患,根据随访结果了解其修复评级以及修复后的适应情况,结果处于一级、二级、三级的比例分别为56.67%、40%以及3.33%,修复成功率达到96.67%;适应时间方面,平均适应时间为(3.31±0.42)个月,73.33%患者需3~5个月才可适应。结论低平牙槽嵴下颌总义齿在临床修复过程中需考虑面、磨光面、舌运动、基托等多方面的因素,强调义齿的固位力和稳定性,并考虑到患者的适应时间,尽可能减轻不适感,提升修复有效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齿修复 修复评级 适应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牙颌固定种植取模误吞事件1例及风险防范
6
作者 王爽 段思意 +3 位作者 陈锐 王子剑 杜博文 汤雨龙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40-842,共3页
本文报告1例无牙颌种植术后取模过程中误吞事件发生的详细经过,结合文献分析,总结意外误吞的预防和治疗措施,给临床医生以警示和参考,避免此类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 无牙颌种植 误吞 异物 胃肠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G和TFA根管治疗系统清理根管效果的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孙海欧 刘佼佼 赵灵洁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47-751,共5页
目的比较ProTaper Gold(PTG)和TF-Adaptive(TFA)根管治疗系统的根管清理效果。方法将40颗离体牙随机分为PTG组和TFA组,每组20颗。分别使用PTG和TFA根管治疗系统进行根管预备。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根管预备后碎屑和玷污层的分布,并采... 目的比较ProTaper Gold(PTG)和TF-Adaptive(TFA)根管治疗系统的根管清理效果。方法将40颗离体牙随机分为PTG组和TFA组,每组20颗。分别使用PTG和TFA根管治疗系统进行根管预备。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根管预备后碎屑和玷污层的分布,并采用YAMASHITA量化分析标准对每组根冠1/3、根中1/3、根尖1/3区域的碎屑和玷污层分别量化评分,分析PTG和TFA的清理效果。结果PTG组和TFA组根冠1/3、根中1/3的碎屑与玷污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G组根尖1/3的碎屑和玷污层评分均大于TF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G和TFA根管治疗系统在根管中上段清理效果均良好,但TFA在根尖1/3区域的清理效果比PTG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Taper Gold根管治疗系统 TF-Adaptive根管治疗系统 扫描电子显微镜 根管预备 根管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9例中老年人群切牙管形态学特征的CBCT测量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敬夫 张宁 +2 位作者 杨勇 张巍瀚 常欣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385-389,共5页
目的:使用CBCT对中老年人群切牙管的相关形态学参数进行测量,分析切牙管位置与形态的增龄性变化,探讨切牙管与周围解剖结构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为该人群的前牙种植美学修复设计提供参考。方法:对69例50岁以上患者的CBCT资料进行测量,项... 目的:使用CBCT对中老年人群切牙管的相关形态学参数进行测量,分析切牙管位置与形态的增龄性变化,探讨切牙管与周围解剖结构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为该人群的前牙种植美学修复设计提供参考。方法:对69例50岁以上患者的CBCT资料进行测量,项目包括冠状面上位于切牙管切牙孔(WIF)、中位(Wm)和斯坦森孔(WSF)处的切牙管宽度,矢状面切牙管长轴上的切牙孔(DIF)、中位(Dm)和斯坦森孔(DSF)处的切牙管直径,唇侧的骨最凹处到切牙管前壁的距离(A),以及牙槽嵴顶到A处的距离(B)。根据患者性别、是否缺失上前牙进行分组,采用SPSS 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切牙管平均宽度(W)为(3.93±0.83)mm,平均直径(D)为(3.03±0.83)mm;唇侧骨最凹处到切牙管前壁的距离(A)平均为(6.15±1.53)mm,牙槽嵴顶到A处的距离(B)平均为(11.98±2.50)mm。男性组的DIF[(3.61±0.79) mm]高于女性组[(3.14±0.94)mm],男性组的DSF[(2.96±1.22)mm]高于女性组[(2.31±0.92)mm],男性组的A值[(6.76±1.43)mm]高于女性组[(5.48±1.36)mm],牙缺失组的A值[(5.73±1.55)mm]低于无牙缺失组[(6.41±1.48)mm],牙缺失组的B值[(10.73±2.64)mm]低于无牙缺失组[(12.78±2.06)mm],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性别对切牙管的直径、牙槽嵴厚度有影响,上前牙是否缺失对牙槽嵴高度有影响。在中老年前牙缺失患者中,需要更精确地控制种植方向与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牙管 CBCT 牙种植 牙槽嵴厚度 牙槽嵴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CBCT对下颌第一恒磨牙近中中央根管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王晨 李彦青 +2 位作者 王汝卉 杨勇 刘佼佼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09-813,共5页
目的:采用CBCT评估下颌第一恒磨牙(MFM)近中中央根管(MMCs)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纳入401例患者的802颗MFM,对存在MMCs的MFM近中根管系统分型;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牙位、近颊(MB)与近舌(ML)根管之间是否存在根管峡区(RCIs)、MB... 目的:采用CBCT评估下颌第一恒磨牙(MFM)近中中央根管(MMCs)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纳入401例患者的802颗MFM,对存在MMCs的MFM近中根管系统分型;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牙位、近颊(MB)与近舌(ML)根管之间是否存在根管峡区(RCIs)、MB与ML根管口之间距离以及根分叉下方1.5 mm处MMCs远中壁厚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根管系统分型中,TypeⅪ(3-2)型占66.40%,TypeⅨ(3-1)型占29.00%,TypeⅧ(3-3)型占4.60%;MMCs发生率在≤40岁组为18.60%,>40岁组为7.50%(P<0.05);RCIs发生率为40.52%,有MMCs组为71.31%,无MMCs组为35.00%(P<0.05);有、无MMCs的MFM的MB-ML根管口之间距离分别为(2.97±0.85)和(3.52±0.11)mm(P<0.05);性别及牙位对MMCs发生率无影响;根分叉下方1.5 mm处MMCs远中壁厚度的平均值为(1.61±0.14)mm。结论:下颌第一恒磨牙近中中央根管大多以融合形式存在。MMCs发生率随年龄增高而降低,随MB-ML根管口之间的距离增加而降低,并且与RCIs的存在成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CT 下颌第一恒磨牙(MFM) 近中中央根管(MMCs) 发生率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清洗对钛种植体表面阳极氧化TiO_(2)纳米阵列涂层不同深度氟元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莹 赵祥宇 +1 位作者 吴刘中 曹灿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60-162,168,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清洗对钛种植体表面阳极氧化TiO_(2)纳米阵列涂层不同深度氟元素含量的影响。方法配制NH;F、乙二醇溶液作为阳极氧化电解液,以纯钛为阳极,以铂为阴极,在40 V的直流电下形成100 nm管径的TiO_(2)纳米阵列涂层。分为清洗组(NT-... 目的探讨超声清洗对钛种植体表面阳极氧化TiO_(2)纳米阵列涂层不同深度氟元素含量的影响。方法配制NH;F、乙二醇溶液作为阳极氧化电解液,以纯钛为阳极,以铂为阴极,在40 V的直流电下形成100 nm管径的TiO_(2)纳米阵列涂层。分为清洗组(NT-W组,制备好的TiO_(2)纳米阵列涂层经过丙酮、乙醇、去离子水顺次清洗10 min)和未清洗组(NT-UW组,不做清洗处理,制备好的TiO_(2)纳米阵列涂层室温下自然干燥)。应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检测2组不同深度氟元素的含量分布。沿纳米管长轴方向每500 nm深度刻蚀分析得到NT-W组和NT-UW组的不同深度XPS能谱。截选氟元素重叠峰值数据片段,比较2组氟含量及各组不同深度氟含量。结果XPS结果显示清洗组与未清洗组纳米管管口至管底都有氟元素分布。NT-UW组氟含量显著高于NT-W组(P<0.001)。NT-W组内管口位置氟含量显著低于其他深度(F=25.231,P<0.01)。NT-UW组内不同深度氟含量无统计学差异(F=1.967,P=0.086)。结论超声清洗能明显减少纳米管氟元素含量,但不能彻底清除纳米管内部氟元素。超声清洗针对纳米管表层氟元素去除更为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清洗 钛种植体 阳极氧化 TIO 纳米阵列涂层 氟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YAG激光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对牙周炎患者病灶区相关指标及红白美学的影响 被引量:13
11
作者 邵扬 吴刘中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0年第3期126-129,共4页
目的:分析Er:YAG激光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对牙周炎患者牙周指标、龈沟液内炎性因子和内毒素(LPS)含量及红白美学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8年12月在北部战区总医院和沈阳市口腔医院接受治疗的慢性牙周炎患者80例,随机分成对照... 目的:分析Er:YAG激光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对牙周炎患者牙周指标、龈沟液内炎性因子和内毒素(LPS)含量及红白美学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8年12月在北部战区总医院和沈阳市口腔医院接受治疗的慢性牙周炎患者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0例,行牙周基础治疗;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行Er:YAG激光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出血指数(BI)、探针深度(PD)、菌斑指数(PLI)、临床附着丧失(CAL)及龈沟内液白细胞介素-21(IL-21)、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内毒素(LPS)含量及红白美学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92.50%、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8周,观察组患者PLI、PD、BI及CAL较治疗前、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8周,观察组患者龈沟液内TNF-α、IL-17、IL-21及LPS含量较治疗前、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8周,观察组患者WES、PES及PES/WE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YAG激光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可显著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牙周炎症反应程度,提升患牙红白美学效果,改善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牙周基础治疗 ER:YAG激光 炎症因子 内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第一恒磨牙近中中央根管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分型的锥形束CT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佼佼 王晨 +1 位作者 王汝卉 杨勇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20年第5期257-260,296,共5页
目的:应用锥形束CT评估下颌第一恒磨牙近中中央根管(MMCs)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及分型。方法:选取474例患者的948颗下颌第一恒磨牙(MFM)的CBCT影像资料,观察其近中根管的形态特点,收集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牙位、近中颊侧(M... 目的:应用锥形束CT评估下颌第一恒磨牙近中中央根管(MMCs)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及分型。方法:选取474例患者的948颗下颌第一恒磨牙(MFM)的CBCT影像资料,观察其近中根管的形态特点,收集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牙位、近中颊侧(MB)-近中舌侧(ML)根管口之间距离、MB-ML之间是否存在根管峡区(RCIs)及MMCs。数据应用SPSS Statistics25.0统计软件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与年龄在60岁以上的患者相比,年龄在21~40岁之间的患者MMCs发生的可能性更高,是其4倍(P<0.01,OR=4.45)。有RCIs的MFM中,MMCs存在的可能性是无RCIs的5倍(P<0.05,OR=4.76)。随着MB-ML根管口之间距离每减少1mm,MMCs存在的可能性是原来的2倍(P<0.05,OR=1.74)。MMCs以融合型为主(66.4%)。结论:年龄、RCIs与MB-ML根管口之间距离是MMCs发生的相关因素,而性别和牙位与MMCs的发生没有相关性。MMCs大多以融合形式存在,独立的MMCs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第一恒磨牙 近中中央根管 相关因素 锥形束CT(CB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智能战创伤模拟人与急救训练系统在战场急救训练中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13
13
作者 雷德林 王敬夫 +4 位作者 贾骏麒 刘义闻 孔亮 赵铱民 田磊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05-209,共5页
目的:研究新型智能战创伤模拟人与急救训练系统在战场急救训练中的训练效果并评价其实用性。方法:60名军医大学学员随机分2组(n=30),对照组进行理论知识学习,通过传统实践方式学习各单项急救技术。实验组学员进行利用新型智能化仿真战... 目的:研究新型智能战创伤模拟人与急救训练系统在战场急救训练中的训练效果并评价其实用性。方法:60名军医大学学员随机分2组(n=30),对照组进行理论知识学习,通过传统实践方式学习各单项急救技术。实验组学员进行利用新型智能化仿真战创伤模拟人进行现场理论学习,同时进行急救技术培训。2周后对2组学员的急救技术水平进行测试并评估训练效果。结果:实验组急救技术操作成绩优于对照组,并在急救意识、综合分析判断能力、团队配合与学习主动性等方面较对照组更佳。结论:新型智能化仿真战创伤模拟人与急救训练系统在战场急救训练中能够有效提高急救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创伤 战场急救 创伤模拟人 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SAHS患者螺旋CT、CBCT与头颅侧位片的头影测量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孟怡彤 张晓东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20-423,共4页
目的:比较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患者螺旋CT、CBCT与头颅侧位片(LCR)的头影测量结果的差异性。方法:纳入20名OSAHS的患者,分别拍摄螺旋CT和CBCT与LCR片,分别导入Winceph8.0软件中进行测量。分析3种测量结果的差异。结果:3种方... 目的:比较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患者螺旋CT、CBCT与头颅侧位片(LCR)的头影测量结果的差异性。方法:纳入20名OSAHS的患者,分别拍摄螺旋CT和CBCT与LCR片,分别导入Winceph8.0软件中进行测量。分析3种测量结果的差异。结果:3种方法17个测量项目的测量结果ICC值均大于0.75,说明这3种测量手段的可靠性;螺旋CT、CBCT与LCR片经过方差分析,SNA、ANB、L1-NB length、L1-NB angle、U1-L1、FMA、FH-SN、U1-Apog angle、L1-MP angle、Upper lip、Lower lip共11项有统计学差异,且重复性高于LCR片。结论:3种测量对OSAHS的可靠性均较高,但螺旋CT、CBCT的可重复性高于LCR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 螺旋CT CBCT 头颅侧位片(L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淫羊藿苷对脂多糖诱导成骨细胞凋亡及GRP78/PERK/CHOP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唐晓悦 朱浩 曹灿 《中国药师》 CAS 2019年第12期2177-2182,共6页
目的:探讨淫羊藿苷(ICA)对脂多糖(LPS)诱导成骨细胞凋亡及葡萄糖调节蛋白78/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C/EBP同源蛋白(GRP78/PERK/CHOP)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的方法,将成骨细胞随机分成5组:对照... 目的:探讨淫羊藿苷(ICA)对脂多糖(LPS)诱导成骨细胞凋亡及葡萄糖调节蛋白78/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C/EBP同源蛋白(GRP78/PERK/CHOP)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的方法,将成骨细胞随机分成5组:对照组(只含成骨细胞)、LPS组(成骨细胞中加入终浓度为500 ng·ml^-1LPS)、ICA低、中、高剂量组(分别在LPS组基础上加入终浓度为1,10,100μmol·L^-1ICA)。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采用对硝基苯棕榈酸酯(PNPP)法检测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AKP)活性的变化情况,采用ELISA法检测成骨细胞Ⅰ型胶原蛋白表达情况,采用Annexin V/PI双染法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凋亡及GRP78/PERK/CHOP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骨髓基质干细胞经定向诱导后,符合成骨细胞形态学表现,AKP染色呈阳性反应,Ⅰ型胶原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细胞质染色呈棕黄色;与对照组相比,LPS组细胞48 h时的吸光度(A)值、AKP活性、Ⅰ型胶原蛋白和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活化的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cleaved-caspase-3)、Bax、GRP78、磷酸化的PERK(p-PERK)、磷酸化α亚基的真核起始因子2(p-eIF2α)、CHOP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LPS组相比,ICA各剂量组细胞48 h时的A值、AKP活性、Ⅰ型胶原蛋白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细胞凋亡率、cleaved-caspase-3、Bax、GRP78、p-PERK、p-eIF2α、CHOP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P<0.05)。结论:淫羊藿苷可能通过抑制GRP78/PERK/CHOP信号通路活化,抑制LPS诱导的成骨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苷 脂多糖 成骨细胞 细胞凋亡 葡萄糖调节蛋白78/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C/EBP同源蛋白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通过沉默信息调节因子/叉头转录因子通路对高糖诱导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唐晓悦 朱浩 曹灿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9-84,共6页
目的:探究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高糖诱导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及其对沉默信息调节因子(silence information regulator 1,sirt1)/叉头转录因子(forkhead transcription factor 1,FOXO1)通路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大鼠下颌骨... 目的:探究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高糖诱导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及其对沉默信息调节因子(silence information regulator 1,sirt1)/叉头转录因子(forkhead transcription factor 1,FOXO1)通路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大鼠下颌骨细胞,分为control组、高糖组、高糖+低剂量Res组、高糖+中剂量Res组、高糖+高剂量Res组,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染色测定ALP活性,Alizarin red S染色检测钙化结节形成,Western blot法检测Ⅰ型胶原(Collagen typeⅠ,CoI)、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骨钙素(osteocalcin,OCN)蛋白及sirt1/FOXO1通路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高糖组成骨细胞增殖抑制率增加,高糖组ALP活性、钙结节沉积、CoI、RUNX2、OPN、OC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高糖组比较,白藜芦醇添加组成骨细胞的A值、ALP活性、钙结节沉积、CoI、RUNX2、OPN、OC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且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与control组比较,高糖组成骨细胞sirt1、p27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FOXO1、Bim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高糖组比较,加入白藜芦醇后sirt1、p27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FOXO1、Bim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白藜芦醇可能通过调节sirt1/FOXO1通路,改善高糖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叉头转录因子通路 成骨细胞 增殖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在颧上颌复合体骨折治疗中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朱浩 郑孟杰 +1 位作者 李延超 张力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20年第5期335-337,共3页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颧上颌复合体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自2017年12月至2019年8月北部战区总医院口腔科收治的12例颧上颌复合体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CT扫描,获取DICOM数据,将其导入Mimics 10.01软件和Geomagic Studio 201...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颧上颌复合体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自2017年12月至2019年8月北部战区总医院口腔科收治的12例颧上颌复合体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CT扫描,获取DICOM数据,将其导入Mimics 10.01软件和Geomagic Studio 2013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并虚拟设计复位导板,通过3D打印技术获得三维头颅模型和实体手术导板,以辅助手术引导骨折块复位并观察手术效果。结果12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2~3 h。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未出现感染症状。2例术前复视患者术后复视消失,3例张口受限患者术后3周均恢复正常开口度。12例患者随访时间3~10个月,平均6个月。患者双侧面中部基本对称,张口度正常,咬合关系良好。结论3D打印技术应用于颧上颌复合体骨折,使复位更加精准,可缩短手术时间,改善术后面型,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技术 颧上颌复合体骨折 导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结合视觉图像系统检测变异链球菌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敬夫 王敬依 +1 位作者 常欣 刘洋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0-44,共5页
目的:利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与视觉图像系统相结合的方法对变异链球菌进行定量检测,探讨其检测效果。方法:利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对变异链球菌进行扩增,搭建视觉图像系统实现实验结果定量测定,建立细菌浓度与实验结果的函数关... 目的:利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与视觉图像系统相结合的方法对变异链球菌进行定量检测,探讨其检测效果。方法:利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对变异链球菌进行扩增,搭建视觉图像系统实现实验结果定量测定,建立细菌浓度与实验结果的函数关系。结果:使用LAMP对2.2~2.2×10^(6)CFU/mL浓度的变异链球菌进行检测,检测下限达到2.2 CFU/mL。并使用视觉图像系统对检测结果进行采集、识别并结果进行了量化,量化的结果与细菌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结论:LAMP与视觉图像系统相结合的方式可为椅旁变异链球菌的快速检测提供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异链球菌 环介导等温扩增 Lab值 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化定制3D打印联合心理护理在正畸治疗患者的护理中的效果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帅 林森 《中华养生保健》 2020年第4期132-133,共2页
目的分析口腔正畸治疗中个体化制定3D打印+心理护理干预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研究收集北部战区总医院2017年2月~2018年3月收治的口腔正畸患者13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69例、对照组69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个体化定制3D打... 目的分析口腔正畸治疗中个体化制定3D打印+心理护理干预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研究收集北部战区总医院2017年2月~2018年3月收治的口腔正畸患者13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69例、对照组69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个体化定制3D打印+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个体化定制3D打印+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经心理护理后,患者各时间段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焦虑、抑郁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正畸治疗3个月、6个月、12个月等牙菌斑指数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口腔正畸治疗患者应用个性化定制3D打印+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健康现状,提高患者依从性,减少正畸治疗后牙菌斑指数,优化治疗结果,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正畸 心理护理 个体化定制3D打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粘接固位修复方法对种植体周围组织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安永谦 轩昆 +1 位作者 张晓东 聂浩劫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108-112,共5页
目的探讨传统与改良粘接固位修复对种植体周围组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本院行磨牙区单颗口腔种植修复的114例牙列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粘接固位方式不同,将114例患者分为观察组(n=60例)和对照组(n=54例)。观... 目的探讨传统与改良粘接固位修复对种植体周围组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本院行磨牙区单颗口腔种植修复的114例牙列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粘接固位方式不同,将114例患者分为观察组(n=60例)和对照组(n=54例)。观察组患者采取改良粘接固位修复,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粘接固位修复,跟踪随访1年,对比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的骨吸收量,并分别于术后6个月及术后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改良龈沟出血指数(modified sulcus bleeding index,mSBI)、改良菌斑指数(modified plaque index,mPLI)以及患者对种植义齿的满意度。结果术后12个月,观察组患者的骨吸收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均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mSBI及mPLI分级0级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mSBI及mPLI分级3级所占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均有P<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mSBI及mPLI分级0级、1级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mSBI及mPLI分级2级、3级所占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均有P<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对种植义齿的美观程度、固位功能、语言功能、咀嚼功能、舒适程度5个维度的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有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粘接固位修复,在牙列缺损患者中应用改良粘接固位修复术,可获得更好的骨稳定性及种植体周围组织健康,且患者的满意度更高,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 骨吸收量 牙列缺损 改良粘接固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