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多层螺旋CT征象的相关性分析
1
作者 王迪 《中国医刊》 2025年第4期487-489,共3页
目的探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多层螺旋CT(MSCT)征象之间相关性。方法选取北部战区总医院2022年1月至2024年6月收治的85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HER-2表达阳性者纳入HER-2阳性组(n=38),HER-2表达阴性者... 目的探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多层螺旋CT(MSCT)征象之间相关性。方法选取北部战区总医院2022年1月至2024年6月收治的85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HER-2表达阳性者纳入HER-2阳性组(n=38),HER-2表达阴性者纳入HER-2阴性组(n=47)。收集其一般病理特征资料、病理组织中HER-2蛋白表达情况及MSCT检查结果,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HER-2阳性表达与胃癌病理特征、MSCT征象之间的相关性,并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胃癌患者HER-2阳性表达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HER-2阴性47例、阳性38例,HER-2阳性率为44.71%。HER-2阳性组与阴性组患者的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发生率、MSCT静脉期CT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HER-2阳性表达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与肿瘤分化程度、静脉期CT值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MSCT静脉期CT值为胃癌患者HER-2阳性表达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HER-2与胃癌TNM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MSCT静脉期CT值明显相关,可将HER-2作为胃癌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多层螺旋CT 病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Sertoli-Leydig细胞瘤临床病理特征分析(附5例)
2
作者 方婉婷 明健 +1 位作者 孟英爽 商家炜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16期3072-3077,共6页
目的:分析卵巢Sertoli-Leydig细胞瘤(Sertoli-Leydig cell tumor, SLCT)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报道5例卵巢sertoli-Leydig细胞瘤,总结其镜下表现,免疫组化特点,并复习文献。结果:5例卵巢Sertoli-Leydig细胞瘤,2例低分化,其余3例为高分化,... 目的:分析卵巢Sertoli-Leydig细胞瘤(Sertoli-Leydig cell tumor, SLCT)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报道5例卵巢sertoli-Leydig细胞瘤,总结其镜下表现,免疫组化特点,并复习文献。结果:5例卵巢Sertoli-Leydig细胞瘤,2例低分化,其余3例为高分化,中分化和网状型。Sertoli细胞,表达α-inhibin、Calretinin、WT-1,Leydig细胞α-inhibin、Claretinin表达比Sertoli细胞强,还可表达Melan-A。结论:卵巢Sertoli-Leydig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卵巢肿瘤,其形态丰富要注意和许多疾病鉴别诊断,病理医生应充分了解其病理特征避免出现误诊和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rtoli-Leydig细胞瘤 免疫组化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微小癌应用冰冻切片病理诊断的准确性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孙德飞 李迎春 李明慧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第5期74-76,共3页
目的 分析甲状腺微小癌疾病采用冰冻切片病理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50例甲状腺手术并行冰冻切片病理诊断的甲状腺微小癌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术中冰冻切片及石蜡切片病理诊断,以石蜡切片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分析冰冻切片病理诊断甲状腺微小... 目的 分析甲状腺微小癌疾病采用冰冻切片病理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50例甲状腺手术并行冰冻切片病理诊断的甲状腺微小癌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术中冰冻切片及石蜡切片病理诊断,以石蜡切片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分析冰冻切片病理诊断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的情况。结果 50例甲状腺微小癌患者均属于乳头状微小癌。以石蜡切片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冰冻切片诊断确诊率为76.00%(38/50)。6例因冰冻切片诊断无法对病变性质进行判定最终出现误诊,误诊率为12.00%,但在病理诊断过程中并没有发现任何的假阳性。3例为延迟诊断,延迟诊断率为6.00%。3例属于未切取到肿瘤病变组织最终出现漏诊,漏诊率为6.00%。结论 甲状腺微小癌患者应用冰冻切片病理诊断的准确性较高,在临床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与推广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冻切片 甲状腺微小癌 病理诊断 准确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球瘤的临床组织病理特点及其5-HT、TNF-α和TRPM8的表达 被引量:1
4
作者 孙跃华 齐瑞群 +1 位作者 明健 张晓东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707-711,共5页
目的:分析45例血管球瘤患者的临床组织病理特征及5-羟色胺(5-HT)、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瞬时受体电位离子通道(TRPM)8在其中的表达。方法:分析血管球瘤患者的临床及组织病理特点。检测5-HT、TNF-α及TRPM8在血管球瘤中的表达,分析其... 目的:分析45例血管球瘤患者的临床组织病理特征及5-羟色胺(5-HT)、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瞬时受体电位离子通道(TRPM)8在其中的表达。方法:分析血管球瘤患者的临床及组织病理特点。检测5-HT、TNF-α及TRPM8在血管球瘤中的表达,分析其在血管球瘤中的作用。结果:血管球瘤女性患者居多,发病年龄多在21~40岁,病程中位数5年,多发生于甲下。瘤体长径0.1~3.3cm,大小与部位无关。指(趾)部的瘤体更易表现出疼痛。组织病理可见实体型和球血管型,分型与部位无关。5-HT及TNF-α在血管球瘤中均高表达,TRPM8在部分血管球瘤中呈弱阳性表达。5-HT和TNF-α的表达强度高于TRPM8(P<0.0005),5-HT和TNF-α的表达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0)。结论:血管球瘤具有独特的临床及组织病理特点。5-HT及TNF-α可能在血管球瘤的生发过程中具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球瘤 神经性疼痛 5-HT TNF-Α TRPM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卫星状态与大肠癌术后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征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王迪 宋福林 《中国医刊》 CAS 2020年第3期331-333,共3页
目的分析微卫星状态与大肠癌术后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北部战区总医院2014年3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183例大肠癌患者,均实施手术治疗,根据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患者病理组织结果判定微卫星状态,分析高度微卫星不稳定(mi... 目的分析微卫星状态与大肠癌术后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北部战区总医院2014年3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183例大肠癌患者,均实施手术治疗,根据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患者病理组织结果判定微卫星状态,分析高度微卫星不稳定(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high,MSI-H)患者(13例)和微卫星稳定状态(microsatellite stable,MSS)/低度微卫星状态(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low,MSI-L)患者(170例)的临床和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并统计随访1年的复发情况。结果MSI-H与MSS/MSI-L大肠癌患者的家族病史、性别差异无显著性(P>0.05);MSI-H大肠癌>55岁的病例明显低于MSS/MSI-L(P<0.05);MSI-H与MSS/MSI-L大肠癌患者的肿瘤部位差异有显著性(P<0.05),MSI-H患者结肠发病比例高于MSS/MSI-L患者(P<0.05),尤其是右半结肠比例明显高于MSS/MSI-L患者(P<0.05),而直肠发病比例低于MSS/MSI-L患者(P<0.05);MSI-H大肠癌预后1年复发率低于MSS/MSI-L(P<0.05);MSI-H与MSS/MSI-L大肠癌患者在神经和脉管癌组织浸润、组织学、T分期、Ki67表达、远处转移差异无显著性(P>0.05);MSI-H患者形成癌结节、淋巴结转移比例低于MSS/MSI-L患者(P<0.05);MSI-H患者低分期(TNM分期Ⅰ~Ⅱ期)比例高于MSS/MSI-L患者(P<0.05)。结论大肠癌患者的微卫星状态与年龄、肿瘤部位、癌结节、TNM分期、淋巴结转移、预后效果密切相关,可为大肠癌的临床诊疗和预后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卫星状态 大肠癌 病理特征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琼脂包裹法在小标本病理制片过程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3
6
作者 杨瑞 明健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33-1134,共2页
随着临床上各种内窥镜、粗针穿刺等微创技术的广泛应用,病理科经常会接收到越来越多小标本的病理诊断,如胃镜、肠镜、气管镜、鼻咽镜等的活检组织及乳腺等实体肿瘤的粗针穿刺组织等[1],这些小标本可以提供很多临床信息,对疾病的诊断和... 随着临床上各种内窥镜、粗针穿刺等微创技术的广泛应用,病理科经常会接收到越来越多小标本的病理诊断,如胃镜、肠镜、气管镜、鼻咽镜等的活检组织及乳腺等实体肿瘤的粗针穿刺组织等[1],这些小标本可以提供很多临床信息,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发挥着重要作用。小标本体积过小,形状不规则,目前大多数医院病理科常采用滤纸包裹法进行脱水制片,但在脱水过程中极易发生小标本组织的收缩,或是包埋的组织不在同一平面上及耗时较长等一系列缺陷[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琼脂包裹法 小标本 病理制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癌影像特征结合实验室指标在微血管侵犯中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7
作者 戴聪 刘文源 +1 位作者 刘宣彤 邹明宇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5-79,共5页
目的探讨CT与MRI的影像特征结合实验室指标对肝细胞癌(HCC)患者发生微血管侵犯(MVI)及其分级情况的预测作用。方法应用CT与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对研究对象进行术前检查,提取检查结果中的肿瘤长径、形态、数量、边缘及肿瘤包膜情况、多结... 目的探讨CT与MRI的影像特征结合实验室指标对肝细胞癌(HCC)患者发生微血管侵犯(MVI)及其分级情况的预测作用。方法应用CT与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对研究对象进行术前检查,提取检查结果中的肿瘤长径、形态、数量、边缘及肿瘤包膜情况、多结节融合状态或局部外凸结节情况、内部供血血管情况、有无变性或坏死、瘤周围有无低密度或低信号存在等特征,结合年龄、术前甲胎蛋白(AFP)水平、乙肝表面抗原及乙肝e抗原的检测结果等临床指标,对HCC患者发生MVI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发生MVI的HCC患者AFP更易升高;肿瘤长径越大发生MVI的概率越高;影像检查结果显示肿瘤边缘模糊以及局部包膜不完整为HCC发生MVI的独立危险因素。但所有提取的影像特征及临床指标对MVI的分级无预测价值。结论HCC的部分影像学特征及临床指标对MVI的发生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微血管侵犯 CT 磁共振成像 甲胎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眼动参数检测的阿尔茨海默症诊断技术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迟英凯 王登(综述) 迟健男(审校)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380-382,共3页
阿尔茨海默症起病极其隐匿,在治疗上只能依靠良好的护理来延缓病情的发展,在诊断上也只能通过排除其他已知病因的痴呆来确诊。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其发病率逐年递增,根据《2018年世界阿尔茨海默症报告》数据[1],全球平均每3秒钟新增... 阿尔茨海默症起病极其隐匿,在治疗上只能依靠良好的护理来延缓病情的发展,在诊断上也只能通过排除其他已知病因的痴呆来确诊。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其发病率逐年递增,根据《2018年世界阿尔茨海默症报告》数据[1],全球平均每3秒钟新增一位患者,预计2050年患者总数将达1.52亿人。研究表明生物学标志物可能诊断阿尔茨海默症[2~4],但需要时间周期长,操作复杂,不容易引入临床中。因此寻求一种简便、可靠以及非侵入性的方法早期诊断阿尔茨海默症,日益迫切。本文总结了与眼动相关的阿尔茨海默症诊断方法,主要从阿尔茨海默症扩瞳实验、瞳孔闪光反应实验、情景记忆法等方面进行阐述。与其他技术相比,监测眼睛参数的动态变化更直观,非侵害,无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症 眼动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的监测及分子靶向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王迪 宋福林 秦海明 《中国医刊》 CAS 2019年第10期1140-1142,共3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carcinoma,NSCLC)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的监测及分子靶向治疗。方法选取北部战区总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70例NSCLC患者,根据基因测序结果分为突变型组与野生型组,每组35例。给予两组患...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carcinoma,NSCLC)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的监测及分子靶向治疗。方法选取北部战区总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70例NSCLC患者,根据基因测序结果分为突变型组与野生型组,每组35例。给予两组患者吉非替尼干预治疗4周,随访24个月,比较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突变型组总有效率及疾病控制率均显著高于野生型组(P<0.05);突变型组总存活期、肿瘤无进展存活期均长于野生型组,且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核心量表评分高于野生型组(P<0.05);突变型组中Ⅲ期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人数明显多于Ⅱ、Ⅳ期,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应加强NSCLCⅢ期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基因突变检测,及时给予患者吉非替尼治疗,从而提升治疗效果,延长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分子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O1蛋白在胃腺癌组织中表达及临床意义
10
作者 白璐 王涛 +1 位作者 张喆 姜彦多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14期8-11,F0004,共5页
目的分析胃腺癌及正常胃黏膜组织切片中Anoamin1(ANO1)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ANO1蛋白在胃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016年1月~2018年6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78例胃腺癌、沈阳金域医学检验所21例正常胃黏... 目的分析胃腺癌及正常胃黏膜组织切片中Anoamin1(ANO1)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ANO1蛋白在胃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016年1月~2018年6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78例胃腺癌、沈阳金域医学检验所21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ANO1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对比ANO1蛋白在胃腺癌及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研究ANO1蛋白与胃腺癌患者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胃腺癌组织中ANO1蛋白表达阳性率为43.59%(34/78),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的14.29%(3/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70,P=0.014)。不同年龄、性别、肿瘤直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长期饮酒情况下的ANO1蛋白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化程度及HER2情况下的ANO1蛋白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胃腺癌ANO1蛋白表达与年龄、性别、肿瘤直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及长期饮酒情况无关(P>0.05),与肿瘤分化程度、HER2均成负相关(r=-0.276、-0.315,P=0.015、0.005)。结论 ANO1蛋白在胃腺癌中的表达升高,ANO1蛋白阳性更多出现在肿瘤分化程度低、HER2蛋白阴性的患者中,ANO1蛋白在胃腺癌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O1 胃腺癌 HER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21人次HPV检测性别间基因型分布比较分析
11
作者 商家炜 李秋子 +1 位作者 方婉婷 明健 《中国疗养医学》 2020年第5期452-455,共4页
目的分析性别间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基因型别差异,了解某地区感染状况,为临床防治相关疾病提供诊疗依据。方法采用PCR体外扩增-DNA反向点杂交的芯片技术检测HPV感染的基因型。结果共检测421人次,其中男155人次,... 目的分析性别间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基因型别差异,了解某地区感染状况,为临床防治相关疾病提供诊疗依据。方法采用PCR体外扩增-DNA反向点杂交的芯片技术检测HPV感染的基因型。结果共检测421人次,其中男155人次,女266人次,总阳性检出率为58.91%。23个亚型均有检出,低危型6型和高危型16型阳性检出率最高。检测年龄范围:男18~68岁;女15~67岁,阳性者以21~30岁年龄组居多。共确认重复检测47人次,占全部检测人次数的11.16%。结论女性就诊者阳性检出率高于男性,全部就诊者阳性检出率年龄组别间和高危型感染率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性别 基因亚型 重复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步核酸扩增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检测中的应用
12
作者 方婉婷 商家炜 +2 位作者 孟英爽 闫婷 明健 《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 2025年第1期20-26,共7页
目的比较一步核酸扩增(OSNA)和冰冻切片法(FS)术中检测乳腺癌患者前哨淋巴结(SLN)转移情况,并评价OSNA 的诊断效能。方法前瞻性分析2021 年11 月至2023 年4 月北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116 例原发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 每位患者均行前哨淋... 目的比较一步核酸扩增(OSNA)和冰冻切片法(FS)术中检测乳腺癌患者前哨淋巴结(SLN)转移情况,并评价OSNA 的诊断效能。方法前瞻性分析2021 年11 月至2023 年4 月北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116 例原发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 每位患者均行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检出的287 枚SLN 同时进行OSNA 检测和FS 检测,以术后病理检测结果为金标准,计算OSNA 和FS 这2 种诊断方法的诊断符合率、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 采用Kappa 检验来判断2 种诊断方法与术后病理金标准的一致性。 采用McNemar 检验来比较OSNA、FS、串联实验、并联实验敏感度和特异度的差异。 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并通过计算ROC 曲线下面积(AUC)比较不同诊断方法的有效性。 淋巴结转移组和未转移组的临床病理特征比较采用χ^(2)检验及Mann-Whitney 检验。结果脉管侵犯、总肿瘤负荷与SLN 转移有关(χ^(2)=16.454,P<0.001;Z=-8.876,P<0.001)。 116 例患者的OSNA 与术后病理金标准比较,诊断的总体符合率为93.1%(108/116),敏感度为95.8%(23/24),特异度为92.4%(85/92),阳性预测值为76.7%(23/30),阴性预测值为98.8%(85/86)(κ=0.808,P<0.001),其AUC 为0.941(95% CI:0.885 ~0.997,P<0.001)。 OSNA 和FS 2 种方法的敏感度比较(95.8% 比87.5%,χ^(2) =0.500,P=0.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检出的287 枚SLN 中,OSNA 的诊断总体符合率为94.8%(272/287),敏感度为93.8%(30/32),特异度为94.9%(242/255),阳性预测值为69.8%(30/43),阴性预测值为99.2%(242/244)(κ=0.771,P<0.001),其AUC 为0.961(95% CI:0.911~1.000,P<0.001)。 OSNA 和FS 2 种方法的敏感度比较(93.8% 比90.6%,χ^(2)=0.333,P=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16 例患者采用OSNA 串联FS 的敏感度为87.5%(21/24),特异度为92.4%(85/92),阳性预测值为75%(21/28),阴性预测值为96.6%(85/88),比单独使用OSNA 的敏感度更高(χ^(2)=7.111,P=0.004)。 OSNA 并联FS 的敏感度为95.8%(23/24),特异度为92.4% (85/92),阳性预测值为76.7%(23/30),阴性预测值为98.8%(85/86),相比于单独使用OSNA 因其阳性病例检出率相同故没有统计意义。结论OSNA 是一种检测乳腺癌患者SLN 是否转移的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一步核酸扩增法 前哨淋巴结 转移
原文传递
鲍温病临床病理特征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晓开 宋福林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57-59,共3页
目的探讨鲍温病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旨在为临床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北部战区总医院2000—2018年经手术切除标本并经病理诊断为鲍温病的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巨检、镜检及免疫组化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其病理组织学特... 目的探讨鲍温病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旨在为临床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北部战区总医院2000—2018年经手术切除标本并经病理诊断为鲍温病的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巨检、镜检及免疫组化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其病理组织学特点和免疫组织化学特征。结果 64例患者均行肿块切除术,送检标本最小为0. 5 cm×0. 3 cm×0. 2 cm,最大为4. 0 cm×2. 3 cm×0. 3 cm。其中,22例为不规则红斑、14例为灰黑灰白、10例为褐色、9例为乳头状瘤样改变、9例为湿疹样改变,表面粗糙,毛发无或稀少。镜下结果显示,表皮内全层细胞极性消失,表皮层内瘤细胞明显增生,非典型增生,棘层肥厚,可见瘤细胞形态大小不一,核大深染,或者呈空泡状,可见病理性和分裂象。可见角化不良细胞和空泡细胞,肿物基底层细胞完整,真皮层内可见炎细胞浸润。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肿瘤细胞CK-P、CK5/6、CK14、p63、p40为阳性,ki67阳性为30%~50%,p53阳性为30%~50%。结论鲍温病可进展为浸润性鳞状细胞癌,且临床上易误诊。因此,进行早诊断、早期规范治疗十分重要,诊断必须综合临床特征、病理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染色进行综合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温病 病理 免疫组化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项指标在不同病理分级脑胶质瘤患者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4
作者 金庆 郭秀莲 王巍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21年第9期1041-1043,共3页
目的探讨三项指标在不同病理分级脑胶质瘤患者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间辽宁省北部战区总医院救治的80例脑胶质瘤患者及40例因外伤而行去骨瓣减压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的脑组织标本均行HE染色及免... 目的探讨三项指标在不同病理分级脑胶质瘤患者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间辽宁省北部战区总医院救治的80例脑胶质瘤患者及40例因外伤而行去骨瓣减压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的脑组织标本均行HE染色及免疫组化检测,然后比较与分析两组患者脑组织中重组人白介素-17(IL-17)、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阳性表达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IL-17与VEGF蛋白的表达率高于对照组,而对照组患者GFAP蛋白的表达率高于研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级别组患者的IL-17与VEGF蛋白的表达率高于低级别组,而低级别组患者GFAP蛋白的表达率高于高级别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脑胶质瘤的病理分级与脑组织中IL-17、GFAP和VEGF的表达关系密切,可评价脑胶质瘤的恶性程度,也可对患者预后的判断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分级 脑胶质瘤 白细胞介素-17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原文传递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与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技术联合检测在宫颈癌前病变筛查中诊断价值 被引量:31
15
作者 商家炜 李秋子 +1 位作者 霍红 明健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20年第11期1311-1313,共3页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与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技术(TCT)联合检测在宫颈癌前病变筛查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2月于北部战区总医院妇科门诊同时进行HPV、TCT和病理检查的12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的年龄分...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与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技术(TCT)联合检测在宫颈癌前病变筛查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2月于北部战区总医院妇科门诊同时进行HPV、TCT和病理检查的12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的年龄分布,比较HPV、TCT单独检测及HPV与TCT联合检测的病理诊断符合率。结果患者年龄17~80岁,平均年龄(40.00±11.12)岁;患者主要分布在25~34岁以及35~44岁年龄段。各年龄组HPV低危型感染检出率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HPV高危型感染检出率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联合TCT检测的病理诊断符合率高于HPV及TCT单独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V和TCT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宫颈癌前病变检出率,为临床决策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基液薄层细胞检测 宫颈癌 联合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与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胃癌有效性及安全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18
16
作者 张鹏 周静 +2 位作者 杨睿 林保光 胡盛辉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20年第7期781-783,共3页
目的比较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SOX方案)与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XELOX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自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北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76例晚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SOX组(n=36)与XE... 目的比较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SOX方案)与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XELOX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自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北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76例晚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SOX组(n=36)与XELOX组(n=40)。SOX组采用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治疗;XELOX组采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比较两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SOX组有效率为61.11%(22/36),XELOX组为60.00%(24/4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OX组肝功能损害发生率高于XELOX组,手足综合征发生率低于XELOX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OX方案与XELOX方案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疗效相当,临床可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选择合适的化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X方案 晚期胃癌 XELOX方案 治疗效果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线加速器放疗联合介入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鹏 周静 杨睿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21年第2期174-175,共2页
目的观察直线加速器放疗联合介入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EC)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北部战区总医院自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60例中晚期EC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与B组,每组各30例。A组接受直线加速器放疗治... 目的观察直线加速器放疗联合介入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EC)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北部战区总医院自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60例中晚期EC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与B组,每组各30例。A组接受直线加速器放疗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联用介入化疗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1、2、3年的生存状况与临床疗效。结果B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67%(29/30),高于A组的80.00%(2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治疗后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0.00%(27/30)、73.33%(22/30)、53.33%(16/30),均高于A组的66.67%(20/30)、46.67%(14/30)、26.67%(8/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线加速器放疗联合介入化疗治疗中晚期EC患者,具有显著临床疗效,同时可以提高患者治疗后3年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加速器放疗 介入化疗 中晚期食管癌 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2018年7094例临床胃镜检查报告 被引量:1
18
作者 商家炜 明健 《社区医学杂志》 2020年第11期771-774,共4页
目的胃镜作为临床应用最广泛的消化道疾病检测方法,能尽早发现食道、胃和十二指肠等部位多种病变。本研究分析2014-2018年胃镜检查数据,了解胃部疾病分布情况。方法收集2014-01-01-2018-12-31北部战区总医院带有病理检查报告的门诊和住... 目的胃镜作为临床应用最广泛的消化道疾病检测方法,能尽早发现食道、胃和十二指肠等部位多种病变。本研究分析2014-2018年胃镜检查数据,了解胃部疾病分布情况。方法收集2014-01-01-2018-12-31北部战区总医院带有病理检查报告的门诊和住院胃镜检查患者相关资料,分析其年龄分布、发病部位和胃癌分类。结果共收集病例7094例,其中男3046例,女4048例,女性多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15,P<0.01。最小年龄3岁,最大年龄94岁,病例主要集中在50~59岁,2316例,占32.65%。共检出胃炎2587例,占36.47%,发病部位以胃窦和胃体居多;检出胃溃疡210例,占2.96%,多发于胃窦和胃小弯处;息肉共检出2998例,占42.26%,好发于胃底和胃体;检出胃癌532例,占7.50%,在胃窦和胃体处多见;共检出上皮内瘤变705例,占9.94%,以胃窦和胃体处常见。共检出胃癌532例,占全部检查病例的7.50%;胃癌患者以男性为主,占69.17%,女性占30.83%。筛查出胃癌以腺癌为主,共511例,占96.05%,其次是类癌13例(2.44%)、鳞癌7例(1.32%)和腺鳞癌1例(0.19%)。各类型胃癌中,男性检出病例数均多于女性,主要集中在60~69岁。结论胃镜检查患者中,恶性病变检出率比例较高,男性多于女性,各类型胃癌检出率均高于女性,且发病年龄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镜 胃炎 发病部位 胃癌 年龄 筛查
原文传递
miR-17-5p调控STAT1表达对Aβ_(1-42)诱导SH-SY5Y细胞损伤的影响
19
作者 林青 明健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247-253,共7页
目的探讨miR-17-5p过表达调控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活化子1(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 1,STAT1)对Aβ_(1-42)诱导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SH-SY5Y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常规培养SH-SY5Y细胞系,应用Trypan染色进行形... 目的探讨miR-17-5p过表达调控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活化子1(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 1,STAT1)对Aβ_(1-42)诱导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SH-SY5Y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常规培养SH-SY5Y细胞系,应用Trypan染色进行形态学观察,Cell Counting Kit-8测定增殖活性;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法检测毒力;荧光探针法测定氧活性;实时荧光定量多聚核苷酸链式反应方法检测miR-17-5p、STAT1 mRNA的表达;免疫印迹试验法检验STAT1基因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β_(1-42)组细胞STAT1 mRNA与蛋白水平、增殖抑制率、细胞毒性、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升高(P<0.05),miR-17-5p水平降低(P<0.05);与Aβ_(1-42)组比较,mimics NC组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miR-17-5p mimics组数据降低(P<0.05);与miR-17-5p mimics组比较,miR-17-5p mimics组+pcDNA3.1组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miR-17-5p mimics组+pcDNA3.1 STAT1组数据升高(P<0.05)。与对照组、mimics-NC组比较,miR-17-5p mimics组SH-SY5Y细胞中STAT1 mRNA与蛋白水平降低(P<0.05)。结论miR-17-5p的过表达可以作为STAT1的靶向负调节,从而对SH-SY5Y细胞的损害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7-5p STAT1 细胞损伤 氧化应激
原文传递
槲皮素介导SPINK6/EGFR信号通路增加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放射敏感性
20
作者 杨瑞 曹旭 明健 《解剖科学进展》 2025年第1期25-28,32,共5页
目的 探究槲皮素对放射抵抗的非小细胞肺癌A549-R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采用梯度增加X射线照射量的方法构建放射抵抗的非小细胞肺癌A549-R细胞,CCK-8法检测不同放射剂量照射对A549和A549-R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用5、10和15... 目的 探究槲皮素对放射抵抗的非小细胞肺癌A549-R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采用梯度增加X射线照射量的方法构建放射抵抗的非小细胞肺癌A549-R细胞,CCK-8法检测不同放射剂量照射对A549和A549-R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用5、10和15μmol/L槲皮素处理A549-R细胞并用8 Gy的X射线进行照射,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不同剂量槲皮素处理对A549-R细胞SPINK6/EGFR信号通路的影响。采用慢病毒建立稳定过表达SPINK6的A549-R细胞,平板克隆形成实验和流式细胞术用于评价槲皮素处理对A549-R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结果 成功建立放射抵抗的A549-R细胞,放射处理后,其增殖活性较亲本A549细胞明显升高。槲皮素处理降低放射处理的A549-R细胞的增殖活性,抑制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并增加细胞的凋亡率。槲皮素降低A549-R细胞中SPINK6和p-EGFR表达,过表达SPINK6部分逆转槲皮素对放射抵抗的A549-R细胞中p-EGFR表达的下调作用,并部分逆转槲皮素对放射抵抗的A549-R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增敏作用。结论 槲皮素通过下调SPINK6增加放射抵抗的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对放射治疗的敏感性,其机制与抑制SPINK6介导的EGFR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非小细胞肺癌 放射敏感性 SPINK6 EGFR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