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RI影像组学列线图预测肝外胆管癌程序性死亡配体1表达
1
作者 刘炯 王小勇 +3 位作者 王利敏 黄新荞 杨春梅 舒健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9-185,共7页
目的探讨MRI影像组学联合临床特征的列线图术前无创预测肝外胆管癌程序性死亡配体1表达状态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搜集2011年1月—2021年12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经手术病理确诊的肝外胆管癌87例,以7∶3随机拆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 目的探讨MRI影像组学联合临床特征的列线图术前无创预测肝外胆管癌程序性死亡配体1表达状态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搜集2011年1月—2021年12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经手术病理确诊的肝外胆管癌87例,以7∶3随机拆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使用3D-Slicer软件在MRI图像上逐层勾画感兴趣区,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然后进行数据标准化、特征降维及筛选。采用高斯朴素贝叶斯构建影像组学模型,同时获取影像组学评分。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临床特征,并分别构建临床模型和联合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对3种模型预测效能进行评估,通过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评估联合模型列线图拟合优度和临床净收益。结果最终筛选出9个影像组学特征和3个临床特征,临床特征分别为谷丙转氨酶(P=0.020)、谷草转氨酶(P=0.025)、总胆红素(P=0.026)。联合模型的预测效能(训练集AUC 0.813,测试集AUC 0.818)优于单独的临床模型(训练集AUC 0.711,测试集AUC 0.705)和影像组学模型(训练集AUC 0.769,测试集AUC 0.767)。校准曲线与决策曲线表明联合模型列线图拟合优度佳,并可取得较好的临床净获益。结论基于术前多序列MRI图像的影像组学评分以及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3种临床特征,构建联合模型列线图,能有效预测肝外胆管癌程序性死亡配体1表达状态,为患者精准个性化的免疫治疗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外胆管癌 磁共振成像 程序性死亡配体1 B7-H1抗原 影像组学 列线图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图像联合可解释的深度学习影像组学模型对原发性帕金森病和非典型性帕金森综合征的鉴别诊断
2
作者 李晨阳 王晨涵 +5 位作者 王静 焦方阳 徐蒨 张慧玮 左传涛 蒋皆恢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3-219,共7页
目的探究^(18)F-FDG PET图像结合可解释的深度学习影像组学(IDLR)模型在原发性帕金森病(IPD)和非典型性帕金森综合征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本横断面研究纳入2015年3月—2023年2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帕金森病PET成像基准数... 目的探究^(18)F-FDG PET图像结合可解释的深度学习影像组学(IDLR)模型在原发性帕金森病(IPD)和非典型性帕金森综合征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本横断面研究纳入2015年3月—2023年2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帕金森病PET成像基准数据库330例帕金森病患者的^(18)F-FDG PET图像,其中IPD 211例、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SP)59例、多系统萎缩(MSA)60例;包括2个队列(训练组270例和测试组60例)。采集所有受试者的^(18)F-FDG PET图像及临床信息并进行比较。开发一种IDLR提取特征指标,在影像组学特征的监督下从神经网络提取器收集的特征中筛选IDLR特征,并在测试组中构建二分类支持向量机模型,分别计算构建的IDLR模型、传统影像组学模型、标准化摄取值比值模型、深度学习模型在IPD/PSP/MSA组间两两分类的模型性能指标与曲线下面积。采用100次10折交叉验证在2个队列中进行独立分类与测试。通过特征映射展示大脑相关感兴趣区,使用梯度加权类激活图突出大脑中最相关的信息并可视化,检查不同疾病组的模型输出热力图,并将其与临床诊断位置进行比较。结果IDLR模型在不同帕金森综合征患者中分类效果最好,测试组中的曲线下面积(MSA与IPD 0.9357,MSA与PSP 0.9754,IPD与PSP 0.9825)优于其他模型(影像组学模型:Z=1.31~2.96,P均<0.05;标准化摄取值比值模型:Z=1.22~3.23,P均<0.05)。筛选后的IDLR特征映射的影像组学感兴趣区与梯度加权类激活图切片热力图可视化高度一致。结论IDLR模型在^(18)F-FDG PET图像中具备对IPD和非典型性帕金森综合征的鉴别诊断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帕金森综合征 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 氟脱氧核糖F18 可解释的深度学习影像组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8)Ga-citrate对软组织感染PET-CT显像基因表达分子机制与验证
3
作者 徐婷婷 江飞 +1 位作者 傅文会 陈跃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68-74,共7页
目的研究^(68)Ga-citrate对软组织感染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PET-CT)显像分子机制相关基因Tfrc、Trf、和Ttf对感染应答的基因表达变化,探讨小鼠多药及毒性外排转运子1(multidrug and toxin extrusion1,mMATE1)在小鼠软组织感染的^(68)Ga... 目的研究^(68)Ga-citrate对软组织感染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PET-CT)显像分子机制相关基因Tfrc、Trf、和Ttf对感染应答的基因表达变化,探讨小鼠多药及毒性外排转运子1(multidrug and toxin extrusion1,mMATE1)在小鼠软组织感染的^(68)Ga-citrate PET-CT显像中可能的作用。方法用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形成脓肿,取不同时间点的脓肿组织,用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鉴定Tfrc、Trf、Ttf基因和mMATE1基因Slc47a1的相对表达量。用^(68)Ga标记柠檬酸(citrate),阻断实验使用PET-CT技术研究mMATE1转运子在小鼠软组织感染^(68)Ga-citrate显像中的相关性。结果real-time PCR显示转铁蛋白TF基因Trf和乳铁蛋白TLF基因Ttf在4 d时间点表达量最高,mMATE1转运子基因Slc47a1的表达类型与转铁蛋白受体TFRC基因Tfrc类似,在1 h左右达到峰值,随后逐渐降低,而Na+偶联的柠檬酸转运子NaCT的基因SLC13A5表达量在所有时间点未有明显变化。Trf、Ttf、Slc47a1和Tfrc基因表达最高值与0 h时间点的表达量相比均有显著差异(57.21±11.62和7.53±1.74,t=35.38;43.03±6.8和6.26±1.32,t=12.05;28.79±2.16和8.21±1.23,t=8.22;1091.36±30.76和290.84±10.62,t=52.08;P<0.01),且Slc47a1基因表达最高值显著高于SLC13A5基因同时间点的基因表达量(28.79±2.16和1.67±0.51,t=79.81,P<0.01)。PET-CT显示^(68)Ga-citrate或^(68)GaCl3尾静脉注射不同处理对小鼠左后腿相应部位^(68)Ga聚集有显著影响(F=13.77,P<0.01),其中炎症小鼠感染部位有明显^(68)Ga聚集(SUVmax=3.87±0.32),而对照未感染部位未见明显^(68)Ga聚集(SUVmax=0.31±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检验,P<0.01),mMATE1阻断的感染小鼠感染部位对^(68)Ga的摄取明显减少(SUVmax=1.62±1.03),与未阻断感染小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检验,P<0.05)。结论从分子水平上证实Tfrc、Trf和Ttf在感染处高表达,多药及毒素外排转运子mMATE1可能参与金黄色葡萄球菌诱导小鼠软组织感染的^(68)Ga-citrate PET-CT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表达 ^(68)Ga-citrate感染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多药及毒性化合物外排转运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药物临床研究的伦理问题及思考
4
作者 胡永兰 王力 +4 位作者 江凤 周吉银 陈正君 张洁 张增瑞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4-260,共7页
放射性药物在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诊断与治疗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临床诊疗和医学发展的迫切需求下,放射性药物的临床研究已经成为国际研究的热点。通过分析欧美国家和中国放射性药物临床研究现状,从相关法规欠... 放射性药物在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诊断与治疗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临床诊疗和医学发展的迫切需求下,放射性药物的临床研究已经成为国际研究的热点。通过分析欧美国家和中国放射性药物临床研究现状,从相关法规欠缺、放射性药物的风险较高、伦理审查面临困境、放射防护不足四个方面对放射性药物临床研究的伦理问题进行阐述,并从完善法规政策、加强研究各方的放射防护、加强伦理审查和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四个方面提出了应对原则和措施,以提高放射性药物临床研究的质量和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药物 临床研究 伦理审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增强影像学联合血清IgG4和CA199检测在自身免疫性胰腺炎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1
5
作者 刘兰 陈跃 +3 位作者 黄占文 刘安敏 张莉 朱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2769-2773,共5页
目的:探究CT增强影像学检查联合血清免疫球蛋白G4(IgG4)与糖类抗原199(CA199)对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1月~2018年3月收治并确诊的53例AIP患者、47例胰腺癌患者与同期来院体检的59位健康人分别作为AIP... 目的:探究CT增强影像学检查联合血清免疫球蛋白G4(IgG4)与糖类抗原199(CA199)对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1月~2018年3月收治并确诊的53例AIP患者、47例胰腺癌患者与同期来院体检的59位健康人分别作为AIP组、胰腺癌组及健康对照组。对所有受试者进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测定血清IgG4与CA199水平,分析各检查对AIP的诊断价值。结果:健康对照组胰腺CT表现正常;AIP组患者胰腺局灶性密度下降、胰管截断、血管侵犯率明显低于胰腺癌组患者(P<0.05);而胰腺肿胀、肝脏受累、被膜样边缘率明显高于胰腺癌组(P<0.05);AIP组患者胰腺肿块动脉期与门脉期CT值较本组正常胰腺实质明显减小(P<0.05);胰腺癌组患者胰腺肿块动脉期、门脉期与肝脏期CT值较本组正常胰腺实质明显减小(P<0.05);且AIP组胰腺肿块动脉期、门脉期与肝脏期CT值明显大于胰腺癌组(P<0.05);AIP组患者血清IgG4水平明显高于胰腺癌组及健康对照组(P<0.05);AIP组患者血清CA199水平明显低于胰腺癌组患者,但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CT增强影像学诊断AIP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47.17%和79.14%;血清IgG4诊断AIP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77.38%和86.25%;血清CA199诊断AIP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58.49%和81.61%;CT增强影像学联合血清IgG4和CA199诊断AIP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5.47%和89.31%。结论:CT增强影像学联合血清IgG4和CA199检测对AIP诊断有较高的准确性,三者联合检查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血清IgG4 CA199 AIP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ET影像组学预测非小细胞肺癌大分割放疗近期疗效 被引量:7
6
作者 蒋益清 庞皓文 +3 位作者 石翔翔 张燕 陈跃 林盛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20-223,228,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PET影像组学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大分割放疗(HFRT)疗效的预测价值。资料与方法前瞻性研究30例经皮肺穿刺或经支气管镜取活检病理确诊HFRT患者,分别在放疗前后的PET图像上勾画31枚放疗靶病灶,即感兴趣区(ROI)。记录放疗前... 目的探讨基于PET影像组学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大分割放疗(HFRT)疗效的预测价值。资料与方法前瞻性研究30例经皮肺穿刺或经支气管镜取活检病理确诊HFRT患者,分别在放疗前后的PET图像上勾画31枚放疗靶病灶,即感兴趣区(ROI)。记录放疗前ROI基本参数,包括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平均标准化摄取值(SUVmean)、肿瘤代谢体积(MTV)、最大径(Dmax)等。放疗前后SUVmax变化率作为近期疗效评价指标。相关性分析筛选与近期疗效相关的基本参数建立预测模型1;采用LASSO法将影像组学特征降维后建立模型2;两套模型综合构建模型3。结果SUVmean及SUVmax与疗效呈正相关(r=0.613,P<0.001;r=0.499,P=0.004)。851项影像组学特征经LASSO降维后筛选出5项建立模型2。模型1和模型2的决定系数分别为:R^(2)=0.25,P=0.02;R^(2)=0.74,P<0.001。模型3与模型2决定系数一致(R^(2)=0.74)。结论基于PET影像组学模型可在HFRT前对NSCLC进行近期疗效预测,且其准确性高于基本参数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大分割放疗 影像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NaF PET/CT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价值及其影像学特征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张瑜 张晓琳 +2 位作者 黄占文 张伟 陈跃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1803-1807,共5页
目的探究18F-NaF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诊断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的影像特征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临床疑诊为MM患者,均在7 d内完成99mTc-MDP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SPECT/CT)及18F-NaF PET/CT检查... 目的探究18F-NaF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诊断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的影像特征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临床疑诊为MM患者,均在7 d内完成99mTc-MDP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SPECT/CT)及18F-NaF PET/CT检查,最终均通过病理等检查确诊或排除MM。分析两种骨显像的影像特征,对比两种显像方法对于MM诊断效能有无差异。结果 53例中,42例确诊MM,11例排除MM。99mTc-MDP SPECT/CT与18F-NaF PET/CT诊断MM灵敏度分别为88.1%(37/42)、97.62%(41/42),特异度均为81.82%(9/11),准确度分别为86.79%(46/53)、92.45%(49/53)。18F-NaF PET/CT的灵敏度高于99mTc-MDP SPECT/CT,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96,P <0.05);特异性相同;准确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04,P>0.05)。42例MM患者99mTc-MDP SPECT/CT、18F-NaF PET/CT发现病灶数分别为238、351,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441,P <0.001)。MM病灶放射性分布特征:脊柱骨粗横条形或细线形显像剂摄取增高;胸廓骨"散弹"状显像剂摄取增高;骨盆骨团片状或结节状显像剂摄取增高;颅骨占"花斑"状显像剂摄取增高;四肢骨点状或竖条状显像剂摄取增高。结论在诊断MM中,与99mTc-MDP SPECT/CT相比,18F-NaF PET/CT能检出更多患者、发现更多病灶、图像质量更佳,能更大程度地满足临床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18F⁃NaF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99mTc⁃MDP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1)In标记的博来霉素复合物用于鉴别裸鼠高级和低级别胶质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明霜 唐禹 +3 位作者 陈跃 冯悦 赵岩 陈琳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2-106,共5页
目的本研究以^(111)In标记的博来霉素复合物(^(111)In-BLMC)标记为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追踪剂,观察裸鼠高级别和低级别胶质瘤的差异。方法建立裸鼠胶质瘤模型,在注射^(111)In... 目的本研究以^(111)In标记的博来霉素复合物(^(111)In-BLMC)标记为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追踪剂,观察裸鼠高级别和低级别胶质瘤的差异。方法建立裸鼠胶质瘤模型,在注射^(111)In-BLMC后10 min进行SPECT检查,研究了34只裸鼠胶质瘤,包括22只高级别和12只低级别肿瘤裸鼠,对早期相和延迟相显像分别作半定量分析,以得出^(111)In-BLMC早期、延迟相摄取指数和滞留指数。结果^(111)In-BLMC标记所有的SPECT均为阳性,在高级别胶质瘤组中,早期和延迟相^(111)In-BLMC摄取指数和滞留指数分别(3.47±1.66)和(5.193±1.49);在低级别胶质瘤组中,早期和延迟相^(111)In-BLMC摄取指数和滞留指数分别(1.59±1.68)和(2.99±1.36),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当摄取指数<1.898时,诊断低级别胶质瘤的敏感性为66.67%,特异性为85.71%(P<0.01);当滞留指数<3.155时,诊断低级别胶质瘤的敏感性为58.33%,特异性为63.66%(P<0.01)。结论^(111)In-BLMC标记的脑胶质瘤SPECT可对术前肿瘤分级提供一定帮助,摄取指数和滞留指数可对肿瘤细胞的恶性程度作出比较准确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111In 博来霉素 SPECT 动物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郁症对大鼠骨折愈合的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付至江 高云 +6 位作者 张伟 刘宗超 张华文 刘世贵 黄陈翼 高银 高海明 《神经药理学报》 2018年第6期1-8,20,共9页
目的:探讨抑郁症对大鼠骨折愈合的影响及预测潜在的机制。方法:实验SD大鼠分为手术对照组(A组)和假手术对照组(B组)和抑郁症组(C组)。建立A组和C组大鼠胫骨中上1/3骨折模型,髓内针固定,B组仅给予相同手术,不建立骨折模型。术后7d、14d、... 目的:探讨抑郁症对大鼠骨折愈合的影响及预测潜在的机制。方法:实验SD大鼠分为手术对照组(A组)和假手术对照组(B组)和抑郁症组(C组)。建立A组和C组大鼠胫骨中上1/3骨折模型,髓内针固定,B组仅给予相同手术,不建立骨折模型。术后7d、14d、21d行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Ca、P、ALP)检测;术后14d、28d、56d行胫骨影像(DR)、病理(HE染色)检测;术后35d、56d行生物力学(三点弯曲实验)检测;术后28d、56d行显微CT(micro-CT)检测。结果:血清Ca、P、ALP含量测定显示术后7d、14d、21d C组较A、B组ALP、P浓度明显下降(P<0.05,P<0.01,n=10),Ca浓度无明显差异(P>0.05,n=10);DR显示术后14d A、C组骨痂量无明显差异(P>0.05,n=10),术后28d、56d C组较A组骨痂量少(P<0.05,n=10);HE染色结果显示术后14d、28d、56d C组较A组骨折区恢复情况差;三点弯曲实验结果表明,术后35d、56d A组在弯曲刚度、弯曲强度、弯曲挠度、弯曲载荷、弯矩及比挠度均优于C组(P<0.05,n=10);Micro-CT成骨指标结果显示术后28d、56d C组骨体积分数、骨小梁厚度、骨小梁数量均低于A组(P<0.05,n=10),C组骨小梁间隙和骨小梁面积体积大于A组(P<0.05,n=10)。结论:抑郁症可改变大鼠血清ALP、P离子浓度进而延缓大鼠初始骨痂生成,影响大鼠胫骨骨折的愈合,这些结果的发现为抑郁症延迟骨折愈合提供了新的潜在机制和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骨折 骨折愈合 碱性磷酸酶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瘤样骨囊肿在全身骨显像及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上的影像学特征
10
作者 廖太平 杨琴 张春银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6期908-911,共4页
目的探究动脉瘤样骨囊肿在全身骨显像及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中的影像特征,以提高动脉瘤样骨囊肿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2年5月在我院行全身骨显像及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并且术后病理诊断为动脉瘤样骨囊肿的患者,... 目的探究动脉瘤样骨囊肿在全身骨显像及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中的影像特征,以提高动脉瘤样骨囊肿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2年5月在我院行全身骨显像及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并且术后病理诊断为动脉瘤样骨囊肿的患者,总结其在全身骨显像及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上的影像学特征。结果在我院行全身骨显像及断层融合显像且术后病理诊断为动脉瘤样骨囊肿的患者共24例,原发19例,继发5例,大多为青少年,病变主要分布于四肢长骨,也见于肋骨及骨盆骨,病变部位主要呈膨胀性骨质破坏伴相应部位骨代谢增高。结论全身骨显像联合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可较好地显示动脉瘤样骨囊肿的影像学特征及骨代谢情况,有助于动脉瘤样骨囊肿的定性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骨显像 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 动脉瘤样骨囊肿 影像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无载体镥[^(177)Lu]的制备及标记DOTA⁃TOC在神经内分泌肿瘤中的初步临床应用探讨
11
作者 姚晓晨 张朋俊 +4 位作者 陈正国 杨宇川 田瑞 俞飞 王峰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5-241,共7页
目的:阐述国产无载体镥[^(177)Lu]制备工艺及^(177)Lu标记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1,4,7,10⁃四乙酸⁃酪氨酸3⁃奥曲肽(1,4,7,10⁃tetraazacyclododecane⁃1,4,7,10⁃tetraacetic acid conjugated Tyr3⁃octreotide,DOTA⁃TOC)的方法,探讨国产^... 目的:阐述国产无载体镥[^(177)Lu]制备工艺及^(177)Lu标记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1,4,7,10⁃四乙酸⁃酪氨酸3⁃奥曲肽(1,4,7,10⁃tetraazacyclododecane⁃1,4,7,10⁃tetraacetic acid conjugated Tyr3⁃octreotide,DOTA⁃TOC)的方法,探讨国产^(177)Lu⁃DO⁃TA⁃TOC初步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采用多级连续分离纯化制备国产无载体镥[^(177)Lu],全自动化模块标记合成^(177)Lu⁃DOTA⁃TOC,回顾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4例仅接受了国产无载体镥[^(177)Lu]标记DOTA⁃TOC的肽受体放射性核素靶向治疗(peptide receptor radionuclide therapy,PRRT)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neoplasm,NEN)患者资料。结果:国产无载体镥[^(177)Lu]质控良好,铜<0.01,锌<0.01,铁<0.01,铅<0.15,镱未检出,放化纯>99%,细菌内毒素<2 EU/mL。国产^(177)Lu⁃DOTA⁃TOC自动化标记产率为(98.85±0.97)%,产品比活度为(80.96±7.47)GBq/μmol,无菌和内毒素检测均符合规定标准,标记产物中乙醇含量为0,放化纯大于99%。仅接受国产^(177)Lu⁃DOTA⁃TOC治疗的4例患者中,1例仅1次治疗后原发灶及转移灶几乎完全消失,1例治疗后1个月出现3级骨髓毒性,治疗后3个月恢复至正常,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肾毒性。结论:国产无载体镥[^(177)Lu]标记DOTA⁃TOC质控合格,产率高,安全、耐受性好,对于无法手术切除的NEN患者具有较好疗效。无载体镥[^(177)Lu]的国产化和批量化生产将推动我国核医学诊疗一体化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载体镥[^(177)Lu] 神经内分泌肿瘤 肽受体放射性核素治疗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8)Ga-FAP-2286 PET/CT对晚期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治疗后的生存预测价值
12
作者 裴文婕 张渝 +2 位作者 张晋滔 黄占文 陈跃 《肿瘤影像学》 2024年第5期523-529,共7页
目的:探究与临床参数相比,^(68)Ga-FAP-2286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是否可以识别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更短的晚期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方法:回顾并分... 目的:探究与临床参数相比,^(68)Ga-FAP-2286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是否可以识别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更短的晚期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方法:回顾并分析2023年4月—2024年6月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经病理学检查证实为晚期消化系统肿瘤且在经手术治疗、放化疗及靶向免疫治疗后行^(68)Ga-FAP-2286 PET/CT检查的患者的影像学资料与临床资料。通过手动分割肿瘤负荷[计算肿瘤体积、峰值/平均值/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tandard uptake value,SUV)、肿瘤背景比值(tumor-to-background ratio,TBR)和细胞表面上的肿瘤受体结合(tumor receptor binding,TRB),TRB定义为SUV_(mean)乘以肿瘤体积],对扫描进行目视和定量评估。临床参数包括性别、既往治疗的方式和年龄。成像后,记录OS。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2例患者,其中男性22例,女性10例,年龄30~83岁。在单变量COX回归分析中,较高的TBR(HR=1.217,95%CI 1.022~1.448,P=0.027)、TRB(HR=1.001,95%CI 1.000~1.002,P=0.029)和淋巴结转移的存在(HR=3.783,95%CI 1.033~13.854,P=0.045)与较短的OS显著相关。较大的肿瘤体积有显著性趋势(HR=1.004,95%CI 1.000~1.009,P=0.066),而其他参数都不能预测OS。在多变量COX回归中,只有TRB被确定为OS的重要独立预后因素(HR=1.001,95%CI 1.000~1.003,P=0.018)。在Kaplan-Meier分析中,TRB高于中位数142、TBR高于中位数8.3和存在淋巴结转移与较短的OS相关。结论:在晚期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通过^(68)Ga-FAP-2286 PET/CT检测到的TRB升高是OS的独立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 ^(68)Ga-FAP-2286 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计算机体层成像 消化系统肿瘤 诊疗一体化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美神经内分泌肿瘤学会和核医学与分子影像学会有关177Lu-DOTATATE肽受体放射性核素治疗患者选择和合理应用共识 被引量:12
13
作者 邓艳(译) 张伟(审校) +13 位作者 Thomas A.Hope Lisa Bodei Jennifer A.Chan Ghassan El-Haddad Nicholas Fidelman Pamela L.Kunz Josh Mailman Yusuf Menda David C.Metz Erik S.Mittra Daniel A.Pryma Diane L.Reidy-Lagunes Simron Singh Jonathan R.Strosberg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679-685,共7页
随着177Lu-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1,4,7,10-四乙酸-D-苯丙氨酸1-酪氨酸3-苏氨酸8-奥曲肽(DOTATATE)肽受体放射性核素治疗(PRRT)的日益普及,有关患者合理选择的问题日益增多。该文回顾了有关177Lu-DOTATATE在不同原发性神经内分泌肿瘤... 随着177Lu-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1,4,7,10-四乙酸-D-苯丙氨酸1-酪氨酸3-苏氨酸8-奥曲肽(DOTATATE)肽受体放射性核素治疗(PRRT)的日益普及,有关患者合理选择的问题日益增多。该文回顾了有关177Lu-DOTATATE在不同原发性神经内分泌肿瘤(NETs)中的应用文献,讨论了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并回顾了治疗的潜在禁忌证。此共识是由北美神经内分泌肿瘤学会(NANETS)和核医学与分子影像学会(SNMMI)共同制定的。NANETS是成立于2005年的北美多学科神经内分泌专家专业学会,目的在于通过增加研究和教育机会改善对NETs的管理。NANETS致力于多学科研究,由NETs涉及的不同专业的医师和科学家组成。SNMMI成立于1954年,旨在促进核医学科学、技术和实践应用的国际性科学专业组织,除了出版期刊、时事通讯和书籍外,还主办提高核医学从业人员能力和促进核医学科学新发展的国际会议及讲习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77Lu-DOTATATE 肽受体放射性核素治疗 神经内分泌肿瘤 共识
原文传递
^(177)Lu-FAP-2286 RLT治疗晚期肺癌患者的效果和安全性
14
作者 张晋滔 裴文婕 +2 位作者 赵玥琪 李腾飞 陈跃 《肿瘤影像学》 2024年第5期508-514,共7页
目的:放射配体治疗(radioligand therapy,RLT)是一种结合靶向治疗和辐射细胞杀伤能力的新兴疗法。本文探讨了^(177)Lu-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fibroblast activation protein,FAP)-2286 RLT在晚期肺癌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通过临床试验和... 目的:放射配体治疗(radioligand therapy,RLT)是一种结合靶向治疗和辐射细胞杀伤能力的新兴疗法。本文探讨了^(177)Lu-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fibroblast activation protein,FAP)-2286 RLT在晚期肺癌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通过临床试验和患者结果分析,全面评估该疗法的治疗潜力,旨在改善晚期肺癌患者的预后。方法:本研究纳入了2022年9月—2024年4月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177)Lu-FAP-2286 RLT治疗的晚期肺癌患者。所有患者在治疗前进行了68Ga-FAP-2286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并显示病灶内FAP高表达。每个治疗周期的^(177)Lu-FAP-2286剂量约为200 mCi(7.4 GBq),通过静脉输注于4 h内完成,治疗间隔为8~12周,总治疗次数为4~6周期。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估包括实验室检查、不良事件记录、与实体瘤临床疗效评价标准(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RECIST)1.1和基于PET/CT的实体瘤PET疗效评价标准(PET response criteria in solid tumor,PERCIST)1.0标准评估。数据分析使用SPSS 26.0进行,正态性检验后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治疗前后的差异。结果:纳入的10例患者中(8例男性和2例女性,年龄范围为53~73岁),治疗周期分布为1例接受6个周期,3例接受4个周期,1例接受3个周期,4例接受2个周期,1例仅接受1个周期。中位随访时间为13个月。治疗显示,^(177)Lu-FAP-2286具有良好的耐受性,主要不良反应为疲劳和腹胀,无严重血液系统毒性和肝肾功能损伤。疗效评估显示,PR率为30.0%,SD率为50.0%,进展性疾病(progressive disease,PD)率为20.0%。总体缓解率为30.0%,疾病控制率为80.0%。根据改良的PERCIST 1.0标准,PR率为30.0%,SD率为50.0%,PD率为20.0%。结论:^(177)Lu-FAP-2286 RLT在晚期肺癌患者中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和显著的疗效,具有较高的疾病控制率和总体缓解率。虽然本研究的样本量较小,但结果支持了^(177)Lu-FAP-2286 RLT作为一种有效治疗晚期肺癌的新策略。未来需要更大规模和长期随访的研究来进一步验证其疗效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77)Lu-FAP-2286 放射配体治疗 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 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菌介导的肿瘤微环境响应型纳米粒子增强肺癌疗效
15
作者 李月 熊康 +1 位作者 卢韵 傅少志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200-205,共6页
目的传统化疗药物不能在肿瘤内部维持高浓度,导致肺癌临床疗效降低,毒副作用严重。本研究的目的是开发一种由厌氧菌介导的新型纳米药物提升肿瘤组织药物浓度并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合成一种可降解聚合物并制备婴儿双歧杆菌抗体修饰的阿霉... 目的传统化疗药物不能在肿瘤内部维持高浓度,导致肺癌临床疗效降低,毒副作用严重。本研究的目的是开发一种由厌氧菌介导的新型纳米药物提升肿瘤组织药物浓度并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合成一种可降解聚合物并制备婴儿双歧杆菌抗体修饰的阿霉素纳米粒子(Ab-DOX-s-s-NPS),体外表征其形貌、药物释放行为和细胞摄取能力;建立A549肺癌荷瘤小鼠模型,评价该纳米粒抑制肿瘤生长的效果,并考察其毒副反应。结果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图像及凝胶电泳蛋白图谱等证实Ab-DOX-s-s-NPS纳米粒子的成功制备,粒径约为85.6±1.4 nm,它能与细菌良好结合;在高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环境中能快速释放药物并被肿瘤细胞摄取;通过预植入的双歧杆菌为靶标,该纳米粒子在荷瘤小鼠体内能主动富集到肿瘤缺氧区域,显著抑制肿瘤生长,延长小鼠生存时间;且与游离阿霉素造成的心肌纤维化相比,纳米药物组没有造成显著的心脏毒性和肝肾功能损伤。结论本研究制备的Ab-DOX-s-s-NPS纳米粒子具有还原响应性,能通过双歧杆菌的招募主动靶向富集到肿瘤组织,对肺癌移植瘤具有优异的抗肿瘤效果,有望成为治疗其他恶性实体瘤的候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双歧杆菌 肿瘤乏氧 纳米粒子 多柔比星 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7)Lu放射性治疗药物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6
16
作者 杨宇川 阚文涛 +6 位作者 杨夏 魏洪源 卓连刚 王静 廖伟 赵鹏 王关全 《同位素》 CAS 2022年第3期164-178,共15页
分别具有β-、α、俄歇电子以及内转换电子衰变的放射性核素,在放射性药物研发以及临床评估中得到广泛应用,其中^(177)Lu放射性治疗药物的研究在近年来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文献报道数量持续增长,^(177)Lu放射性治疗药物引发了放药研究领... 分别具有β-、α、俄歇电子以及内转换电子衰变的放射性核素,在放射性药物研发以及临床评估中得到广泛应用,其中^(177)Lu放射性治疗药物的研究在近年来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文献报道数量持续增长,^(177)Lu放射性治疗药物引发了放药研究领域的强烈关注。本文对近两年^(177)Lu标记的抗体、多肽、纳米颗粒,以及小分子放射性治疗药物临床前及临床研究最新进展进行综述。其中处于临床前研究的药物通过药物设计增强了靶向性,改进了药代动力学及生物性质;处于临床研究阶段的药物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对肿瘤发挥明显抑制作用,对延长患者生存期及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起到积极作用;对已有临床用药方式进行补充,如核素联合治疗、放化免疫联合治疗、诊疗一体化以及分批次用药方式;对临床用药的人体计量学数据进行补充,如^(177)Lu-RM2在GRPR前列腺癌治疗中的人体剂量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77)Lu 放射性药物 治疗 临床前研究 临床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8Ga-DOTA-生长抑素受体PET/CT神经内分泌肿瘤显像操作指南 被引量:11
17
作者 陈跃 霍力 +6 位作者 兰晓莉 张蜀茂 刘建军 徐浩 李囡 李亚明 李思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281-1284,共4页
本指南针对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提出68Ga-DOTA-生长抑素受体PET/CT检查的临床适应证、核医学医务人员岗位要求、检查操作规范、报告处理、质量控制及显像过程中的辐射安全问题,为临床进行68Ga-DOTA-生长抑素受体PET/CT检查提供相应操作规... 本指南针对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提出68Ga-DOTA-生长抑素受体PET/CT检查的临床适应证、核医学医务人员岗位要求、检查操作规范、报告处理、质量控制及显像过程中的辐射安全问题,为临床进行68Ga-DOTA-生长抑素受体PET/CT检查提供相应操作规范,为各种影像学表现提供合理解释和标准的诊断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分泌瘤 受体 生长抑素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8Ga-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ET/CT前列腺癌显像操作指南 被引量:9
18
作者 陈跃 霍力 +6 位作者 兰晓莉 朱艳 刘建军 徐浩 李囡 李亚明 李思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441-1444,共4页
本指南旨在为^68Ga-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ET/CT检查在前列腺癌诊治中的应用提供操作规范,主要内容包括检查适应证、医务人员岗位职责、检查操作规范(包括病史采集、患者准备和检查注意事项、放射性药物、图像采集和图像判断标准)、报告... 本指南旨在为^68Ga-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ET/CT检查在前列腺癌诊治中的应用提供操作规范,主要内容包括检查适应证、医务人员岗位职责、检查操作规范(包括病史采集、患者准备和检查注意事项、放射性药物、图像采集和图像判断标准)、报告、质量控制和显像过程中的辐射安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GA树脂辅助的循环淋洗技术制备无载体镥[177Lu] 被引量:5
19
作者 卓连刚 杨宇川 +8 位作者 岳海东 熊晓玲 王关全 王海麟 杨林 林青川 陈琪萍 涂俊 魏洪源 《同位素》 CAS 2022年第3期217-223,共7页
为实现核医学广泛关注的新型医用放射性同位素^(177)Lu的国产规模化,利用中国绵阳反应堆(CMRR)进行无载体(n.c.a.)^(177)Lu的制备工艺研究。在常规的镧系树脂分离纯化^(177)Lu的流程中加入可以吸附洗脱液中金属离子的DGA树脂柱,并通过... 为实现核医学广泛关注的新型医用放射性同位素^(177)Lu的国产规模化,利用中国绵阳反应堆(CMRR)进行无载体(n.c.a.)^(177)Lu的制备工艺研究。在常规的镧系树脂分离纯化^(177)Lu的流程中加入可以吸附洗脱液中金属离子的DGA树脂柱,并通过特殊的流路连接方式,实现淋洗镧系树脂柱洗脱液的“在线”循环。示踪实验和三次生产流程验证表明,第一级分离的废液量降低>86%。质检分析表明,循环淋洗技术制备的无载体^(177)Lu产品符合质量要求。研究表明,该技术显著降低了镧系树脂分离无载体^(177)Lu中的放射性酸废液总量,可用于规模化生产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载体^(177)Lu 医用同位素^(177)Lu分离 DGA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8)Ga-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抑制剂PET/CT显像指南 被引量:9
20
作者 陈跃 邱琳 +10 位作者 石洪成 程登峰 孙龙 霍力 兰晓莉 徐浩 赵军 宋少莉 庞华 朱华 李亚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01-806,共6页
^(68)Ga-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抑制剂(FAPI)PET/CT用于各种肿瘤性疾病、感染、炎症性疾病诊治中,均涉及适应证、医务人员岗位职责、操作规范(包括病史采集、患者准备和检查注意事项、放射性药物制备、图像采集和图像分析)、报告、质量控... ^(68)Ga-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抑制剂(FAPI)PET/CT用于各种肿瘤性疾病、感染、炎症性疾病诊治中,均涉及适应证、医务人员岗位职责、操作规范(包括病史采集、患者准备和检查注意事项、放射性药物制备、图像采集和图像分析)、报告、质量控制和显像过程中的辐射安全问题。本指南旨在为临床顺利开展^(68)Ga-FAPI PET/CT检查,并在诊断报告中合理解释及标准化描述^(68)Ga-FAPI PET/CT所见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广谱显像剂 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 操作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