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化学修饰玻碳电极的血清素生物医学传感
1
作者 张少洋 刘晓军 +2 位作者 朱春楠 刘超 郑冬云 《化学试剂》 2025年第2期55-60,共6页
以玻碳电极为基底,多壁碳纳米管-聚溴酚蓝纳米复合膜为敏感功能材料,采用简单可控的滴涂成膜法和电化学聚合法,构建了一种新型血清素生物医学传感界面。借助于电化学技术、扫描电镜技术和交流阻抗技术对传感界面的构建和适用条件进行了... 以玻碳电极为基底,多壁碳纳米管-聚溴酚蓝纳米复合膜为敏感功能材料,采用简单可控的滴涂成膜法和电化学聚合法,构建了一种新型血清素生物医学传感界面。借助于电化学技术、扫描电镜技术和交流阻抗技术对传感界面的构建和适用条件进行了优化,对传感机理进行了探讨,并对传感器的性能进行了评价。在最佳检测条件下,传感器用于血清素检测的线性范围为:2.0×10^(-7)~2.0×10^(-5) mol/L,检出限为6.0×10^(-8)mol/L,灵敏度为2.26μA/(μmol·L^(-1))。此外,该传感器性能良好,用于血清样品中血清素含量检测时,响应迅速,结果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溴酚蓝 多壁碳纳米管 化学修饰电极 血清素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脑肌电信号融合的下肢动作识别
2
作者 周慧 李鹏飞 周松波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5年第1期58-67,共10页
为识别踝背屈、踝跖屈两类下肢动作,采集了5名受试者的脑电信号和肌电信号.挑选9通道脑电信号和2通道肌电信号进行预处理及特征提取,脑电信号计算事件相关去同步化(Event Related Desynchronization,ERD)特征,肌电信号计算平均绝对值(Me... 为识别踝背屈、踝跖屈两类下肢动作,采集了5名受试者的脑电信号和肌电信号.挑选9通道脑电信号和2通道肌电信号进行预处理及特征提取,脑电信号计算事件相关去同步化(Event Related Desynchronization,ERD)特征,肌电信号计算平均绝对值(Mean Absolute Value,MAV)和斜率符号变换次数(Slope Sign Changes,SSC)特征,特征单独或组合后送入XGBoost(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和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分类器,对不同特征、分类器的识别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基于XGBoost分类器的脑肌电信号融合识别模式效果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电信号 脑电信号 特征提取 XGBoost算法 动作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亚硝酸盐电化学传感器研发 被引量:1
3
作者 胡子益 郑冬云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82,87,共4页
借助于简单可控的电化学技术,依次将电化学还原氧化石墨烯(ERGO)和铂纳米颗粒(PtNPs)修饰到石墨糊电极(GPE)表面,制得PtNPs/ERGO/GPE。电化学表征结果显示,PtNPs/ERGO/GPE对亚硝酸盐(NO_(2)^(-))的电化学氧化具有显著催化作用,在最佳检... 借助于简单可控的电化学技术,依次将电化学还原氧化石墨烯(ERGO)和铂纳米颗粒(PtNPs)修饰到石墨糊电极(GPE)表面,制得PtNPs/ERGO/GPE。电化学表征结果显示,PtNPs/ERGO/GPE对亚硝酸盐(NO_(2)^(-))的电化学氧化具有显著催化作用,在最佳检测条件下,NO_(2)^(-)在PtNPs/ERGO/GPE上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7.0×10^(-6)~4.0×10^(-3) mol/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低至2.0×10^(-6) mol/L(S/N=3)。此外,PtNPs/ERGO/GPE用于NO_(2)^(-)检测还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稳定性和重现性,且可用于食品样品中NO_(2)^(-)含量的准确、快速检测。PtNPs/ERGO/GPE制备简单、性能好且成本低,可用作一次性食品亚硝酸盐电化学传感器件,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糊电极 石墨烯 铂纳米颗粒 亚硝酸盐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脑电样本熵的测谎分析 被引量:15
4
作者 高军峰 司慧芳 +3 位作者 余彬 顾凌云 梁莹 杨勇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836-1841,共6页
测谎分析在刑讯侦查和法律审判中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区分是否说谎,根据脑电信号的非线性特征,本文首次使用非线性动力学的样本熵方法分析30名受试者处于诚实和说谎两种状态时脑电信号的样本熵值.研究发现:受试者处于诚实状态时的熵值波... 测谎分析在刑讯侦查和法律审判中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区分是否说谎,根据脑电信号的非线性特征,本文首次使用非线性动力学的样本熵方法分析30名受试者处于诚实和说谎两种状态时脑电信号的样本熵值.研究发现:受试者处于诚实状态时的熵值波动范围明显小于说谎状态下的波动范围,更重要的是说谎时的熵值显著高于说实话时的熵值,表明样本熵可以区分诚实和说谎两种不同状态下的脑电信号,该研究为基于脑电的测谎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谎 脑电信号 非线性特征 样本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钆剂对MR IDEAL-IQ骨髓脂肪定量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林苑 查云飞 +4 位作者 邢栋 胡磊 王娇 曾菲菲 陆雪松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6年第11期856-860,共5页
目的探讨3.0 T MR IDEAL-IQ序列定量评估的兔腰椎骨髓脂肪分数(FF)是否受到钆类对比剂增强扫描的影响。材料与方法对8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在静脉注射钆贝葡胺前及注射后各时间节点5 min、30 min分别行腰椎IDEAL-IQ序列扫描,将ROI分别... 目的探讨3.0 T MR IDEAL-IQ序列定量评估的兔腰椎骨髓脂肪分数(FF)是否受到钆类对比剂增强扫描的影响。材料与方法对8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在静脉注射钆贝葡胺前及注射后各时间节点5 min、30 min分别行腰椎IDEAL-IQ序列扫描,将ROI分别置于第37腰椎,通过脂肪比像、R2*弛豫率像对兴趣区内的脂肪分数(FF)、R2*进行定量测量。取37腰椎体行HE染色和普鲁士蓝染色,计算骨髓脂肪含量(FCHIS)及观察骨髓铁沉积。对注射钆剂前后各时间点的脂肪分数FF(FF0 min、FF5 min、FF30 min)及R2*(R2*0 min、R2*5 min、R2*30 min)值分别采用单变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注射钆剂前脂肪分数(FF0 min)与HE染色计算的脂肪含量(FCHIS)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采用Bland-Altman分析对注射钆剂前(FF0 min)与注射钆剂后各时间点(FF5 min、FF30 min)分别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注射钆对比剂前IDEAL-IQ骨髓脂肪分数值(FF0 min)与注射钆对比剂5 min后骨髓脂肪分数值(FF5 min)、30 min后骨髓脂肪分数值(FF30 min)无明显统计学差异(F=3.118,P>0.05,组间比较结果分别为P=0.835、0.916和0.754)。HE染色计算的脂肪含量(FCHIS)与注射钆剂前FF0 min(r=0.813)存在高度正相关性(P<0.05)。注射钆剂前FF0 min与注射钆剂5 min后FF5 min(0.90,1.10)及注射钆剂30 min后FF30 min(0.94,1.0 7)均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测量值比率9 5%置信区间)。注射钆剂前R2*0 min(121.64)、注射5 min后R2*5 min(125.70)(P=0.046),及注射30 min后R2*30 min(125.21)(P=0.0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静脉注射钆剂引起的R2*值增高的情况下,IDEAL-IQ定量椎体骨髓脂肪分数的准确度高,且仍维持较高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 脂肪类 磁共振成像 对比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性尿多巴胺生物医学传感器研发 被引量:2
6
作者 朱春楠 陈道明 +3 位作者 刘晓军 刘超 张朱珊莹 郑冬云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6-79,84,共5页
使用一次性枪头构造空腔,通过向其中填充石墨粉及石蜡油混合物,制备出石墨碳糊微电极(GCPME),并借助于简单可控的吸附法,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修饰到GCPME表面,制得CTAB/GCPME。电化学表征结果表明:CTAB/GCPME... 使用一次性枪头构造空腔,通过向其中填充石墨粉及石蜡油混合物,制备出石墨碳糊微电极(GCPME),并借助于简单可控的吸附法,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修饰到GCPME表面,制得CTAB/GCPME。电化学表征结果表明:CTAB/GCPME对多巴胺(DA)的电化学氧化具有显著的催化作用。在最佳检测条件下,DA在CTAB/GCPME上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2.0×10^(-7)-1.0×10^(-4)mol/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低至4.0×10^(-8)mol/L(S/N=3)。此外,CTAB/GCPME用于DA检测还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稳定性和重现性,且可用于人体尿样中DA含量的准确快速检测。CTAB/GCPME成本低、制备简单、性能好,可用作一次性尿DA生物医学传感器件,具有良好的生物医学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碳糊微电极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多巴胺检测 生物医学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轻量化Transformer的人体关键点检测
7
作者 李智 高智勇 +1 位作者 刘李漫 刘海华 《计算机仿真》 2025年第1期543-549,554,共8页
Transformer的自注意力机制允许模型处理长距离的依赖关系,从而能够有效处理复杂的空间关系并提供全局上下文信息,这使得基于Transformer的人体关键点检测展现出巨大的潜力。虽然Transformer在性能上表现出色,但其计算需求也相对较高。... Transformer的自注意力机制允许模型处理长距离的依赖关系,从而能够有效处理复杂的空间关系并提供全局上下文信息,这使得基于Transformer的人体关键点检测展现出巨大的潜力。虽然Transformer在性能上表现出色,但其计算需求也相对较高。为此,模型的轻量化工作就尤为重要。文中实现了轻量化的Transformer进行人体关键点检测,在保持计算结果精度不变甚至有所提高的情况下,明显减少参数以及降低计算量。在COCO验证集上达到了75.1 AP的成绩。同时,相较于传统Transformer模型,其参数量降为1/2甚至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自注意力 轻量化 关键点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残差网络的MRI脑肿瘤分类 被引量:4
8
作者 黄敏 熊正云 朱俊琳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4-129,共6页
目的研究和搭建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网络,在两个公开的大脑MRI图像数据集上实现高准确率的MRI脑肿瘤的四分类。材料与方法提出一种多尺度残差网络的MRI脑肿瘤分类模型,实现脑肿瘤的四分类任务。模型包括多尺度输入、改进残差、下采样和双... 目的研究和搭建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网络,在两个公开的大脑MRI图像数据集上实现高准确率的MRI脑肿瘤的四分类。材料与方法提出一种多尺度残差网络的MRI脑肿瘤分类模型,实现脑肿瘤的四分类任务。模型包括多尺度输入、改进残差、下采样和双通道池化共四个模块。将Kaggle中正常人和Figshare中肿瘤患者的脑部MRI图像进行数据集组合,对提出的模型进行训练和性能评估,优化网络超参数,提高分类准确率。结果在352张MRI图像上测试模型,仅使用多尺度输入模块时,得到平均分类准确率为96.59%。添加下采样模块后,准确率达到98.58%。对比最大池化、均值池化和双通道池化,准确率分别为96.02%、97.16%、98.58%。多尺度残差网络对脑肿瘤具有很好的分类效果,对胶质瘤、脑膜瘤、垂体瘤和正常无肿瘤图像的分类准确率分别为99.14%、99.14%、99.42%和99.42%。结论MRI是一种典型的检查脑肿瘤的医学成像方法,但放射科专家手工对脑肿瘤进行准确分类极具主观性和不确定性。提出的多尺度残差网络能为脑肿瘤自动分类提供有效的方法,且该网络提高了MRI脑肿瘤分类的准确率,很好地解决了梯度消失问题,提升了模型的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 磁共振成像 脑肿瘤分类 多尺度残差网络 下采样 双通道池化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抗坏血酸检测的化学修饰电极的研发
9
作者 黄彦智 谭永康 +2 位作者 方向 刘志 郑冬云 《黑龙江科学》 2025年第6期79-81,共3页
采用滴涂法和电化学沉积法,依次将氧化石墨烯(GO)和铂纳米颗粒(PtNPs)固定于玻碳电极(GCE)表面,制得一种新型化学修饰电极,即PtNPs/GO/GCE。借助电化学技术,对PtNPs/GO/GCE的制备条件和使用条件进行优化,对其用于抗坏血酸检测的电催化... 采用滴涂法和电化学沉积法,依次将氧化石墨烯(GO)和铂纳米颗粒(PtNPs)固定于玻碳电极(GCE)表面,制得一种新型化学修饰电极,即PtNPs/GO/GCE。借助电化学技术,对PtNPs/GO/GCE的制备条件和使用条件进行优化,对其用于抗坏血酸检测的电催化性能进行评价,结果显示,PtNPs/GO/GCE对抗坏血酸的电化学响应具有明显的增敏效应,可用于高灵敏抗坏血酸电化学传感器的研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碳电极 氧化石墨烯 铂纳米颗粒 抗坏血酸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秘信息的脑电检测
10
作者 官金安 段亚峰 +4 位作者 徐世行 李东阁 印想 彭翰林 潘先攀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2期223-226,共4页
为揭示疑犯隐藏的真实信息,检测隐秘信息的脑电,设计了一个猜测受试者真实名字.结果表明:在个体对不同自我相关程度名字产生刺激,在刺激出现后的300~600ms内,本人名字诱发的正波幅值大于陌生名字刺激.通过小波变换提取特征,用支持向量... 为揭示疑犯隐藏的真实信息,检测隐秘信息的脑电,设计了一个猜测受试者真实名字.结果表明:在个体对不同自我相关程度名字产生刺激,在刺激出现后的300~600ms内,本人名字诱发的正波幅值大于陌生名字刺激.通过小波变换提取特征,用支持向量机进行训练和分类.在进行5个试次叠加平均后,采用PO3通道可将自己的名字分类成功,5位被试平均正确率达98%,该方法可应用于个体隐秘信息的脑电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相关程度 隐秘信息 事件相关电位 小波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iPLS-SPA波长优选的血红蛋白定量分析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高西娅 张朱珊莹 +5 位作者 卢翠翠 蒙泳吉 曹汇敏 郑冬云 张莉 谢勤岚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0-56,共7页
血红蛋白是人体的一项重要生理指标,浓度异常会导致人体产生各种疾病。红外光谱技术具有简单、无损、快速等优点,非常适合用于生理参数的定量分析。由于光谱背景复杂、有效信息弱,如何提取有效特征变量,构建精准定量模型是个难题。针对... 血红蛋白是人体的一项重要生理指标,浓度异常会导致人体产生各种疾病。红外光谱技术具有简单、无损、快速等优点,非常适合用于生理参数的定量分析。由于光谱背景复杂、有效信息弱,如何提取有效特征变量,构建精准定量模型是个难题。针对此问题,以血液样本和血红蛋白仿体溶液样本光谱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SPXY法、K_S法、duplex法、等间隔划分法四种数据集划分方法划分数据并通过建模对比,优选出最佳数据集划分方法为SPXY法。遍历了SavitzkyGolay一阶求导滤波(S_G1)+小波变换、小波变换+S_G1、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S_G1三种预处理方法,优选出SNV+S_G1预处理方法。结合串联思想,提出组合区间偏最小二乘法(SiPLS)与连续投影算法(SPA)串联的特征波长优选方法,构建SiPLS-SPA-PLS预测模型,用两组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依据评价指标判断模型的优劣,并与全谱PLS,SPA-PLS和SiPLS三种定量模型相比较。实验结果表明:(1)使用SiPLS-SPA-PLS模型进行定量分析,血液样本的R_(c),R_(p),RMSEC和RMSEP值分别为0.9936,0.9906,0.1992和0.1846,仿体溶液样本的R_(c),R_(p),RMSEC和RMSEP值分别为0.9989,0.9985,1.8489和2.0074。相比全谱PLS,SPA-PLS,SiPLS三种定量模型,R_(c)和R_(p)值最大,RMSEC和RMSEP值最小,该模型最优,可以更精准地实现血红蛋白的定量分析。(2)SiPLS-SPA-PLS定量模型能更加准确地筛选最优波段,两种样本筛选出来的有效波段分别为血液(1144~1264,1606~1798 nm)、仿体溶液(1018~1390,1600~1700 nm),剔除掉仪器的影响因素,大致相同,此方法可以精准优选出特征波长。(3)该模型可以提取有效变量,去除无用噪声影响,血液样本从全谱的700个光谱变量中优选出28个,仿体溶液样本从全谱的1201个光谱变量优选出41个,提高检测速度和预测效率。该方法为血红蛋白快速精准检测提供了一种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谱 SiPLS-SPA 定量分析 波长优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红蛋白定量分析的数据集划分及预处理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朱珊莹 蒙泳吉 +3 位作者 曹汇敏 张莉 郑冬云 谢勤岚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54-458,共5页
采用近红外光谱法对血红蛋白进行定量分析时,数据集划分与预处理方法直接影响定量模型的预测精度.以120份不同浓度血红蛋白仿体溶液的光谱数据为研究对象,研究随机法、间隔划分法、KS法、Duplex法、SPXY法5种数据集划分方法对PCR、PLS... 采用近红外光谱法对血红蛋白进行定量分析时,数据集划分与预处理方法直接影响定量模型的预测精度.以120份不同浓度血红蛋白仿体溶液的光谱数据为研究对象,研究随机法、间隔划分法、KS法、Duplex法、SPXY法5种数据集划分方法对PCR、PLS定量分析模型预测精度的影响;研究27种预处理方法对PCR、PLS定量分析模型预测精度的影响,预处理组合时考虑组合顺序的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PLS模型最优的数据集划分方法是SPXY法;PCR模型最优的数据集划分方法是间隔划分法.27种预处理方法,PLS模型和PCR模型优选出的最佳预处理方式均为SG+DOSC.此时,PLS模型的RMSEP值为3.5532;PCR模型的RMSEP值为14.9032.研究结果为此类光谱数据的处理提供了一种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集划分 预处理方法 近红外光谱 定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CE-MRI Ktrans纹理分析评价四氧嘧啶诱导兔糖尿病早期骨骼肌变化 被引量:4
13
作者 柳柏玉 查云飞 +5 位作者 胡磊 陈翩翩 彭林 曾菲菲 杨柳 杨琪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29-734,共6页
目的:采用基于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容量转移常数(K trans )纹理分析评价四氧嘧啶诱导兔糖尿病早期骨骼肌变化。方法: 18只雄性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糖尿病组(n=10)和对照组(n=8)。四氧嘧啶造模成功后各时间点(0、4、8、12... 目的:采用基于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容量转移常数(K trans )纹理分析评价四氧嘧啶诱导兔糖尿病早期骨骼肌变化。方法: 18只雄性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糖尿病组(n=10)和对照组(n=8)。四氧嘧啶造模成功后各时间点(0、4、8、12、16周)对所有兔腰部多裂肌行轴位FSE-T 1WI、FSE-T 2WI及DCE-MRI检查。通过拟合药代动力学模型获得多裂肌DCE-MRI定量参数K trans ,并于K trans 图提取灰度共生矩阵(GLCM)参数能量、熵、自相关、逆差矩及对比度。16周处死所有兔,取腰部多裂肌行HE染色计算肌纤维横截面积(CSA),行CD31免疫组化染色计算微血管密度(MVD)及毛细血管数/肌纤维数(C/F)。采用独立样本 t 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同一时间点糖尿病组、对照组多裂肌K trans 值及GLCM参数的差异。对不同时间点K trans 值及GLCM参数差异比较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或Friedman检验。两组间多裂肌CSA、MVD及C/F值差异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 检验。将K trans 与MVD及C/F值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不同时间点K trans 、熵、逆差矩、对比度在糖尿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F 值分别为33.563、16.790、19.128、3.577, P 均<0.05)。不同时间点糖尿病组自相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F =3.024, P =0.068)。糖尿病组K trans 及熵第8、12、16周较第0、4周升高,逆差矩第8、12、16周较第0、4周减低( P 均<0.05),K trans 在第8周以后出现降低趋势。糖尿病组对比度第8周较第0周升高( P <0.001),能量第8周较第4周减低( P =0.047)。K trans 、熵、自相关、逆差矩、对比度及能量在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均>0.05)。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第8、12及16周GLCM参数熵升高,逆差矩减低( P 均<0.05);糖尿病组第8周能量减低( Z =-2.310, P <0.05),对比度增高( t =2.374, P <0.05)。自相关在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均>0.05)。第16周糖尿病组多裂肌CSA、C/F值低于对照组( t 值分别为-11.081、-12.812, P 均< 0.001), MVD值高于对照组( t =7.672, P <0.001)。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K trans 与C/F呈负相关( r =-0.809, P <0.05),而与MVD呈正相关( r =0.681, P <0.05)。结论: DCE-MRI定量参数K trans 可用于评估糖尿病骨骼肌微血管渗透性改变,基于K trans 图的GLCM参数可识别糖尿病早期骨骼肌微结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骨骼肌 磁共振成像 灰度共生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一氧化氮生物医学传感功能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道明 郑霄 +3 位作者 刘晓军 朱春楠 刘超 郑冬云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65-572,共8页
借助于电化学沉积法和二步电聚合法,制得了金纳米颗粒-聚灿烂甲酚蓝纳米复合膜,并将其固定于玻碳电极表面.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对纳米复合膜的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电化学试验显示:该纳米复合物对一氧化氮的电化学氧化具有明显的催... 借助于电化学沉积法和二步电聚合法,制得了金纳米颗粒-聚灿烂甲酚蓝纳米复合膜,并将其固定于玻碳电极表面.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对纳米复合膜的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电化学试验显示:该纳米复合物对一氧化氮的电化学氧化具有明显的催化作用.纳米复合膜呈三维多孔结构,修饰电极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有助于一氧化氮在电极表面的富集.电化学交流阻抗谱学表征表明:纳米复合膜修饰玻碳电极具有较小的界面电阻,有利于加快一氧化氮与电极之间的电子传递.该纳米复合膜制备方法简单可控,纳米复合物对一氧化氮氧化的电催化效应明显,有望在一氧化氮生物医学传感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纳米颗粒 聚灿烂甲酚蓝 纳米复合物 一氧化氮 生物医学传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afion-聚苋菜红-石墨烯纳米复合膜修饰玻碳电极的一氧化氮生物医学传感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颖 杨宁 +2 位作者 金剑 朱春楠 郑冬云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59-564,共6页
通过简单可控的滴涂成膜法和电聚合法,将Nafion-聚苋菜红-石墨烯纳米复合膜固定于玻碳电极表面,构建了一种新型NO生物医学传感界面。电化学表征表明,纳米复合膜对于NO的电化学氧化具有良好的催化效应。借助于电子扫描显微镜技术和电化... 通过简单可控的滴涂成膜法和电聚合法,将Nafion-聚苋菜红-石墨烯纳米复合膜固定于玻碳电极表面,构建了一种新型NO生物医学传感界面。电化学表征表明,纳米复合膜对于NO的电化学氧化具有良好的催化效应。借助于电子扫描显微镜技术和电化学交流阻抗技术对纳米复合膜的电催化机理进行了探讨,并对传感器的性能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具有较宽的线性范围(1.0×10^(-7)~5.1×10^(-4) mol/L),检出限低至1.8×10^(-8) mol/L。方法具有重现性好、稳定性好、灵敏度高以及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将该传感器应用于小鼠母瘤神经细胞释放NO的监测,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苋菜红 石墨烯 纳米复合膜 一氧化氮 生物医学传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张量积扩散与纹理元相似的医学图像检索
16
作者 黄碧娟 唐奇伶 +1 位作者 刘海华 唐文峰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15-819,共5页
针对医学图像检索中相似性表达的自身困难,以及噪声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通过张量积图进行扩散,利用其他数据点的上下信息改进基于纹理元的成对相似性度量的方法。首先,采用纹理元的统计方法进行医学图像特征描述和提取,并通过对纹理元... 针对医学图像检索中相似性表达的自身困难,以及噪声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通过张量积图进行扩散,利用其他数据点的上下信息改进基于纹理元的成对相似性度量的方法。首先,采用纹理元的统计方法进行医学图像特征描述和提取,并通过对纹理元相似性加权,得到图像的成对相似性;然后,利用张量积图沿着数据点的内在流形进行相似性的传播,实现全局的相似性度量。在Image CLEFmed 2009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与基于Gabor的检索算法相比,其类平均精度提高了32%,与基于尺度不变特征转换(SIFT)的检索算法相比,其类平均精度提高了19%,能良好地应用于医学图像检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图像检索 纹理元 张量积图 扩散 相似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触形成机理及相关疾病分析
17
作者 蒋伟 潘云龙 +2 位作者 龚吉红 陈素 阳小飞 《绿色科技》 2016年第10期232-235,共4页
指出了脑基于神经环路连接的复杂性与多样性,成为了最复杂的器官,脑调节日常的行为、意识,维持思维及其他重要的生理活动。化学突触是神经环路的基本单元,细胞粘附分子通过细胞间的蛋白质相互作用参与突触形成,招募突触组分蛋白和骨架蛋... 指出了脑基于神经环路连接的复杂性与多样性,成为了最复杂的器官,脑调节日常的行为、意识,维持思维及其他重要的生理活动。化学突触是神经环路的基本单元,细胞粘附分子通过细胞间的蛋白质相互作用参与突触形成,招募突触组分蛋白和骨架蛋白,来形成稳定的突触连接和调节突触的功能。突触形成与成熟异常可导致神经疾病的发生,如自闭症和阿尔茨海默病。综述了突触形成的研究历史,突触形成蛋白和突触形成异常相关疾病,并展望了突触形成研究未来的发展及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触形成 细胞黏附分子 神经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SA-SVR的葡萄糖定量分析研究
18
作者 郭洪瑞 曹汇敏 +5 位作者 张朱珊莹 李龙 薛宇 塔娜 李肖 周丹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6期29-36,共8页
基于红外光谱技术,研究葡萄糖定量分析的数据集划分、预处理、定量建模等问题。以单一背景葡萄糖仿体溶液和葡萄糖及白蛋白混合溶液为研究对象,采用等间隔划分(RANK)法、KS法、双向算法及SPXY法四种数据集划分方法,采用小波变换滤波(WT... 基于红外光谱技术,研究葡萄糖定量分析的数据集划分、预处理、定量建模等问题。以单一背景葡萄糖仿体溶液和葡萄糖及白蛋白混合溶液为研究对象,采用等间隔划分(RANK)法、KS法、双向算法及SPXY法四种数据集划分方法,采用小波变换滤波(WT)、直接正交信号校正(DOSC)、Savitzky Golay(SG)滤波、散射校正(MSC)、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五种预处理方法,建立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和支持向量回归(SVR)定量分析模型,其中利用麻雀搜索算法(SSA)对SVR模型进行优化。在单一背景样本下,最佳定量分析模型是SPXY-WT+SG-SVR模型,此时的预测集均方根误差(RMSEP)为3.4351 mg/dL,预测集相关系数为0.9998。在混合背景样本下,最佳定量分析模型是RANK-SG+WT-SVR模型,此时RMSEP为3.6813 mg/dL,预测集相关系数为0.9998。结果表明,无论是在单一背景下还是复杂背景下,SVR模型都要优于PLSR模型,这为红外光谱数据的葡萄糖定量分析提供了一种方法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谱 葡萄糖 麻雀搜索算法 支持向量回归 偏最小二乘回归 定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人工智能方向《数据库技术与应用》课程模块化教学改革研究
19
作者 李智 谢勤岚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3年第9期36-40,共5页
随着医学人工智能领域的飞速发展,传统的《数据库技术与应用》课程已经难以满足该方向的专业需求。本研究旨在探索并实施医学人工智能方向《数据库技术与应用》的模块化教学改革。研究包括明确学习目标、基础与高级内容分离、实践与理... 随着医学人工智能领域的飞速发展,传统的《数据库技术与应用》课程已经难以满足该方向的专业需求。本研究旨在探索并实施医学人工智能方向《数据库技术与应用》的模块化教学改革。研究包括明确学习目标、基础与高级内容分离、实践与理论结合、考虑学生背景、互动与反馈、综合案例研究、邀请行业专家以及定期评估和改进等关键教学策略。通过这一改革,学生在模块化教学后的理解度和应用能力都有了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满意度也大幅度提升。模块化教学改革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更有助于医学人工智能领域的专业技能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人工智能 数据库技术 模块化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红外光谱双重校验异常样本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朱珊莹 张若静 +4 位作者 顾瀚文 谢勤岚 张献文 撒继铭 刘繄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46-1552,共7页
中红外吸收光谱法目前最有前途的无创血糖检测技术之一。中红外吸收光谱的血糖浓度检测结果准确性与光谱信号的可靠性密切相关。采集中红外光谱信号的过程易受环境或人为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包含大量干扰信息的异常光谱。异常样本存在会... 中红外吸收光谱法目前最有前途的无创血糖检测技术之一。中红外吸收光谱的血糖浓度检测结果准确性与光谱信号的可靠性密切相关。采集中红外光谱信号的过程易受环境或人为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包含大量干扰信息的异常光谱。异常样本存在会降低预测模型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故异常样本的检测和剔除至关重要。本研究提出双重校验异常样本检测法能够将异常样本准确筛选出来并剔除。本算法分为两个阶段,首先利用蒙特卡洛交叉验证异常样本检测,初步筛选异常样本,提高光谱样本集的稳定性;其次以马氏距离平方近似服从卡方分布为理论基础,自适应确定最优阈值,对剩余数据集进行异常样本再识别。以64份包含葡萄糖、白蛋白、尿素、乳酸、果糖、胆固醇在内的葡萄糖混合仿体溶液样本为研究对象。双重校验法首先利用预测误差平方和对异常样本敏感的特性对光谱数据集中的异常样本进行初步判定,共检测出3个异常样本,从光谱数据集中剔除检测出的异常样本后建立PLS校正模型,该模型的相关系数为0.91,RMSECV为60.17 mg·dL^(-1)。其次,双重校验法以马氏距离平方近似服从卡方分布为理论基础,实现异常样本自适应识别。共检测出了12个异常样本,剔除全部异常样本后构建的PLS模型性能得到了提升,相关系数达到0.99,RMSECV达到57.77 mg·dL^(-1)。通过与无异常样本剔除、PCA-MD法、蒙特卡洛法相比较双重校验法结果最优,证明了本算法在异常样本检测上的优越性。与未剔除异常样本时的PLS模型相比,相关系数从0.86上升到了0.99,RMSECV从67.51 mg·dL^(-1)降低至57.77 mg·dL^(-1),分别提升了15.12%、14.42%。本研究针对异常样本检测方法中易受阈值影响而出现正常样本误检或异常样本漏检的问题给出了很好的解决策略,该方法能够准确检测并剔除异常样本,进而提高预测模型的精度和预测性能。为中红外光谱数据集异常样本的准确剔除提供了一种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谱 异常样本 双重校验 自适应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