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医保支付模式下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杆菌医院感染对直接医疗费用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王顺彩 赵永玲 +6 位作者 武慧荷 刘玉芹 王晓静 牟晓明 赵雯琪 刘旭昕 王凯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82-1089,共8页
目的了解不同医保支付模式下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杆菌(CRO)医院感染患者的直接医疗费用。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某三甲医院2019年1月—2021年12月CRO医院感染患者为感染组,按条件1∶1配比后筛选出对照组,采用中位数描述两组患... 目的了解不同医保支付模式下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杆菌(CRO)医院感染患者的直接医疗费用。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某三甲医院2019年1月—2021年12月CRO医院感染患者为感染组,按条件1∶1配比后筛选出对照组,采用中位数描述两组患者住院日数和住院费用等,采用秩和检验,分析不同支付模式下CRO医院感染的直接医疗费用。结果共有75例CRO医院感染患者,为感染组;成功配对75例为对照组。感染组患者较对照组住院日数延长24.4 d,住院均次费用高10.4万元,日均住院费用高0.6万元,自费金额高7.1万元,抗菌药物费用高0.5万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支付类型的感染组患者与其对照组的住院均次费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市级城镇职工组因感染较对照组增加的住院均次费用最多,为14.5万元;全自费组因感染较对照组增加住院均次费用12.2万元。城镇居民医保、省级城镇职工医保患者因感染较对照组增加的自付费用分别为5.5万、1.4万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省级城镇职工因感染较对照组增加日均住院费用0.3万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不同医保支付模式下,CRO感染患者的均次住院费用、平均住院日数、日均住院费用、人均自付金额均高于非感染患者,对市级城镇职工、农村合作医疗及全自费患者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保支付模式 耐碳青霉烯革兰氏阴性杆菌(CRO) 医院感染 医疗费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张为华 牛司强 袁喆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7-38,41,共3页
目的探讨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医院2012年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的临床分布、标本来源进行统计分析,比较耐亚胺培南和非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采用WHONE 5.... 目的探讨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医院2012年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的临床分布、标本来源进行统计分析,比较耐亚胺培南和非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采用WHONE 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年共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837株,其中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195株,分离率为23.30%;主要分布在ICU、神经内科,分别占25.64%、14.37%;标本主要来源于痰液、分泌物,分别占69.23%和12.31%;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P<0.05)。结论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现象极为严重,需加强对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患者严格实施标准预防和接触隔离的措施,防止交叉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 耐药性 预防与控制
原文传递
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目标性监测 被引量:5
3
作者 张为华 牛司强 袁喆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05-507,共3页
目的了解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的科室分布及耐药性,探索其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策略。方法对2012年医院分离的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2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并... 目的了解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的科室分布及耐药性,探索其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策略。方法对2012年医院分离的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2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并进行目标性监测,制定目标监测管理方案,建立危急值管理流程,实施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策略。结果 2012年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共837株,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检出84株,检出率10.0%;科室主要分布在ICU、神经内科、老年科、泌尿外科,分别占27.4%、20.2%、15.5%、11.9%;标本主要来源于痰液、尿液及分泌物,分别占65.5%、17.9%、7.1%;84株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50.0%;全年未发生医院感染暴发与流行。结论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率和耐药率较高,制定并落实目标监测管理方案,及时实施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策略,能有效预防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暴发和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药耐药 铜绿假单胞菌 目标性监测 预防与控制
原文传递
阳性血培养标本菌种快速鉴定及药敏试验方法研究
4
作者 范芳华 王选 +3 位作者 张亚培 肖震 周瑛 董世雷 《预防医学》 2023年第8期732-736,共5页
目的建立能快速实现阳性血培养标本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的方法,为及时诊断和治疗血流感染患者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22年2—5月浙江医院住院患者血培养标本1154份,通过改良分离胶分离法富集纯化菌体,采用VITEK MS质谱仪和VITEK2 Compact... 目的建立能快速实现阳性血培养标本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的方法,为及时诊断和治疗血流感染患者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22年2—5月浙江医院住院患者血培养标本1154份,通过改良分离胶分离法富集纯化菌体,采用VITEK MS质谱仪和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系统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以传统VITEK2 Compact检测法(传统法)为标准,检验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的准确率。结果1154份血培养标本经传统法鉴定阳性174份,阴性980份。对174份阳性标本采用本方法进行菌种鉴定,165份与传统法鉴定结果一致,鉴定准确率为94.83%,其中革兰阴性菌准确率为99.21%,革兰阳性菌准确率为82.22%。对本方法与传统法鉴定结果相符的158株菌进行药敏试验,准确率为90.17%,其中革兰阴性菌准确率为90.27%,革兰阳性菌准确率为89.74%。传统法菌种鉴定和药敏报告总用时≥30 h,本方法可缩短至9~18 h。结论本方法由于减少了细菌转种培养时间,可快速实现血培养标本的菌种鉴定和药敏检测,且准确率满足临床需求,有助于血流感染患者的快速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培养 细菌鉴定 药敏试验 VITEK MS质谱仪 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系统
原文传递
门诊皮肤软组织感染切开引流患者的病原学分析及临床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王茜 王会玲 +4 位作者 袁毅路 沈翰 张之峰 严晓敏 吴超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0年第7期939-944,共6页
目的观察门诊皮肤软组织感染(SSTI)切开引流患者所分离的病原菌分布、抗生素敏感性及切开引流后的临床转归。方法对门诊146例切开引流的SSTI患者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以纸片扩散法行药敏试验,PCR法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的葡萄... 目的观察门诊皮肤软组织感染(SSTI)切开引流患者所分离的病原菌分布、抗生素敏感性及切开引流后的临床转归。方法对门诊146例切开引流的SSTI患者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以纸片扩散法行药敏试验,PCR法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mecA基因,并对患者切开引流前后用药与否、术前病程长短及分离鉴定所得菌株类型对预后转归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46例患者中共分离病原菌100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33株(33%),对青霉素及红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97.0%(32/33)和54.5%(18/33),PCR检测未见mecA基因阳性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44株(44%),其中PCR检测mecA基因阳性的耐甲氧西林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占15.9%。切开引流后95例随访结果显示,术前使用抗生素(n=56)和未使用(n=39)患者的平均愈合时间分别为(22.88±7.99)d及(20.49±8.35)d(P=0.801);术后使用抗生素(n=71)和未使用抗生素(n=24)患者的平均愈合时间分别为(21.61±8.04)d及(22.75±8.71)d(P=0.706);同时,患者的病程长短、分离菌株类型对切开引流后平均愈合时间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南京社区SSTI的主要病原菌以G+球菌为主,未发现社区相关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CA-MRSA)流行。SSTI应给予及时的细菌学鉴定并监测其耐药性。非严重性的单一SSTI的治疗首选单纯切开引流,无需加用抗生素。单纯性SSTI患者的疾病转归不依赖于抗生素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 软组织感染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甲氧西林抗药性 引流术 预后
原文传递
某三甲医院住院患儿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与多重耐药菌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王丹虹 梁彬 +2 位作者 刘敏 黄会 郭庆娥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40-143,共4页
目的 分析某三甲医院儿科住院患儿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与多重耐药菌的相关性。方法 调取2017-2021年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的符合研究标准的住院患儿11 651例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多重耐药感染、多重耐药菌菌株... 目的 分析某三甲医院儿科住院患儿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与多重耐药菌的相关性。方法 调取2017-2021年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的符合研究标准的住院患儿11 651例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多重耐药感染、多重耐药菌菌株检出情况及其在不同病区的分布。结果 2017-2021年,儿科住院患儿抗菌药物使用率波动在80.00%,其中2020年第二季度抗菌药物使用率最低,为52.77%;2021年抗菌药物使用率平均值为69.42%,较之前下降。2019-2021年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平均值为61.06,最高达到77.61。发生多重耐药感染128例,其中普通儿科最多,51例;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道,占63.28%,感染类型主要为社区获得性感染,占60.16%。128例感染患儿共检出133株多重耐药菌株,药物使用强度与多重耐药菌感染率呈正相关(r=0.614,P=0.020)。结论 儿科住院患儿感染部位多为呼吸道,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与多重耐药菌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 抗生素 使用强度 多重耐药
原文传递
百日咳再现及其原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7
作者 汪丙松 李振 徐济宝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11-315,共5页
百日咳再现原因复杂,与疫苗免疫效力持久性不足、疫苗接种策略差异、流行病学特征改变、抗生素耐药、百日咳鲍特菌的变异、诊断标准的改进及监测系统的完善度等因素均有关。疫苗接种后,由于自然感染病例减少,导致当前百日咳流行规律已... 百日咳再现原因复杂,与疫苗免疫效力持久性不足、疫苗接种策略差异、流行病学特征改变、抗生素耐药、百日咳鲍特菌的变异、诊断标准的改进及监测系统的完善度等因素均有关。疫苗接种后,由于自然感染病例减少,导致当前百日咳流行规律已经发生改变。由于人群群体免疫水平下降,经母体胎传给新生儿的血清抗体滴度降低,导致未接种疫苗的婴儿早期免疫水平不足,1岁以下的婴儿易出现重症病例。由于疫苗免疫效力并不持久,儿童、青少年也是百日咳的易感人群,感染后表现以慢性咳嗽较为常见,成人病例可因症状不典型或隐匿性感染难以引起重视,成为婴儿感染的传染源。为了加强百日咳的诊治能力,有必要改进诊断标准、关注细菌变异与耐药、加强百日咳的监测、寻求更为优化的免疫接种策略及进行新疫苗的开发。现就当前百日咳再现原因进行综述,以期为国内百日咳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日咳再现 原因 免疫策略
原文传递
细菌培养、聚合酶链反应与血清抗体检测在儿童百日咳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汪丙松 潘嘉严 +7 位作者 李振 崔凡 张旭 李磊 莫珍珍 武晓敏 徐济宝 王佐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1249-1252,共4页
目的评估细菌培养、聚合酶链反应(PCR)和血清抗百日咳毒素免疫球蛋白G(AntiPT-IgG)水平检测对疑诊百日咳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将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110例百日咳疑似病例作为研究对象,采集鼻咽拭子进行百... 目的评估细菌培养、聚合酶链反应(PCR)和血清抗百日咳毒素免疫球蛋白G(AntiPT-IgG)水平检测对疑诊百日咳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将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110例百日咳疑似病例作为研究对象,采集鼻咽拭子进行百日咳鲍特菌培养及其特异核酸PCR检测,其中78例留取血清标本,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AntiPT-IgG水平。结果细菌培养与PCR组阳性率分别为21.8%和30.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98,P>0.05)。咳嗽病程<2周病例细菌培养阳性率为32.1%,明显高于2~4周(14.3%)与>4周(9.1%)病例(χ^(2)=6.522,P<0.05)。<2周病例PCR阳性率(39.6%)也明显高于咳嗽2~4周(25.7%)、>4周病例(13.6%)(χ^(2)=6.126,P<0.05)。78例患儿血清AntiPT-IgG水平为(75.727±78.454)IU/mL,其中<2周和2~4周AntiPT-IgG水平的中位数分别为5.909 IU/mL和20.948 IU/mL,阳性率分别为14.7%和38.1%。>4周和恢复期AntiPT-IgG水平分别为(79.281±68.254)IU/mL、(107.242±75.750)IU/mL,阳性率分别为39.1%、57.1%。结论疫苗时代,应综合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结果辅助临床诊断百日咳。咳嗽病程<2周可疑患儿细菌培养和特异核酸的病原检测阳性率高,咳嗽病程4周后血清学检测辅助诊断更为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日咳 细菌培养 聚合酶链反应 血清抗体 诊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