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遗传关联性研究Meta分析的多重检验校正方法 被引量:4
1
作者 翁鸿 张永刚 +1 位作者 牛玉明 曾宪涛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6年第12期1409-1411,共3页
制作遗传关联性研究Meta分析时,我们常常计算其五个基因模型的结果,而这一做法使得检验次数增多,增大了假阳性结果的发生率。此外,也有研究在同一研究中对多个位点、多种表型进行分析,这也会增加假阳性结果的发生率。因此,在制作遗传关... 制作遗传关联性研究Meta分析时,我们常常计算其五个基因模型的结果,而这一做法使得检验次数增多,增大了假阳性结果的发生率。此外,也有研究在同一研究中对多个位点、多种表型进行分析,这也会增加假阳性结果的发生率。因此,在制作遗传关联性研究Meta分析时,除了计算出每个基因模型的结果外,还应给出每个基因模型检验结果的校正值,判断结果是否为假阳性结果。本文主要介绍多重检验校正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关联性研究 多重检验 校正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与单纯全身麻醉在肩关节镜手术中应用效果比较的Meta分析 被引量:28
2
作者 熊为 张劲松 +4 位作者 赵猛 刘家国 徐圣康 张超 龚小芳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6年第5期5-10,共6页
目的比较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与单纯全身麻醉在肩关节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生物医学全文数据库(CBM)、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 目的比较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与单纯全身麻醉在肩关节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生物医学全文数据库(CBM)、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5-07-12,筛选有关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与单纯全身麻醉在肩关节镜手术中应用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前瞻性对照研究,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全身麻醉,试验组患者采用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比较两组术中及拔管后心率、收缩压、平均动脉压,拔管时间及手术时间,术中麻醉药物用量,术后疼痛评分,术后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共纳入7项RCT,包括426例肩关节镜手术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术中心率〔均数差(MD)=-10.03,95%CI(-17.89,-2.16),P=0.01〕、拔管后心率〔MD=-9.21,95%CI(-14.53,-3.90),P=0.0007〕、术中收缩压〔MD=-16.23,95%CI(-31.71,-0.74),P=0.04〕、拔管后平均动脉压〔MD=-11.64,95%CI(-14.37,-8.91),P<0.000 01〕、术后当天疼痛评分〔MD=-1.38,95%CI(-2.09,-0.67),P=0.0001〕、术后第1天疼痛评分〔MD=-0.62,95%CI(-0.99,-0.24),P=0.001〕及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RR=0.39,95%CI(0.20,0.75),P=0.005〕均低于对照组,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MD=-3.70,95%CI(-5.48,-1.92),P<0.000 1〕;两组患者术中平均动脉压〔MD=-4.59,95%CI(-11.92,2.75),P=0.22〕、手术时间〔MD=-2.29,95%CI(-14.90,10.31),P=0.7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由于纳入文献术中使用的麻醉药物种类、剂量及单位不一,无法合并分析,但大部分文献显示试验组患者麻醉药物用量少于对照组。2篇文献报道试验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单纯全身麻醉相比,臂丛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能更有效地对肩关节镜手术患者实施控制性降压,患者术中及术后血流动力学更稳定,且拔管时间较短、术后疼痛程度较轻、术后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并发症较少、患者满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 关节镜 麻醉 全身 臂丛神经阻滞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膜支架与裸支架TIPS比较治疗门脉高压症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付焱 张超 +1 位作者 杜恩辅 李恒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5-42,共8页
目的系统评价覆膜支架和裸支架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内支架分流术(TIPS)治疗门脉高压症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和Clinical Trial.gov,搜集覆膜支架和裸支架比较治疗门脉高压症的随机对照试验(RCT)... 目的系统评价覆膜支架和裸支架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内支架分流术(TIPS)治疗门脉高压症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和Clinical Trial.gov,搜集覆膜支架和裸支架比较治疗门脉高压症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队列研究,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7年1月11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4个RCT和11个队列研究,包括2 422例患者,其中覆膜支架组1 070例,裸支架组1 35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裸支架组相比,覆膜支架组能明显改善肝内分流道通畅率[HR=0.38,95%CI(0.31,0.47),P<0.000 01],提高生存率[HR=0.59,95%CI(0.44,0.79),P=0.000 5],减少术后门脉高压症并发症(消化道出血、腹水)的复发率[HR=0.44,95%CI(0.33,0.58),P<0.000 01]和肝性脑病发生率[HR=0.76,95%CI(0.57,0.99),P=0.05]。结论 TIPS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中采用覆膜支架较裸支架能增加肝内分流道通畅率,减少门脉高压症并发症和肝性脑病发生率,改善生存率。受纳入研究的数量和质量限制,上述结论尚待开展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脉高压 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内支架分流术 分流道功能障碍 肝性脑病 META分析 系统评价 随机对照试验 队列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