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焦痂和皮疹及流行病史在恙虫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1
作者 周晓宇 赵琴 +5 位作者 钟炎平 杨军杰 毛静 刘鑫华 雷旭 谭华炳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36-539,共4页
皮疹是皮肤科常见体征,也是传染病的重要体征。焦痂是皮肤科少见体征,但在传染病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2012年湖北省十堰市出现了一组以高热、焦痂和皮疹三联征为特征的疾病,经临床和病原学研究确定为恙虫病(tsutsugamushi disease,TD),... 皮疹是皮肤科常见体征,也是传染病的重要体征。焦痂是皮肤科少见体征,但在传染病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2012年湖北省十堰市出现了一组以高热、焦痂和皮疹三联征为特征的疾病,经临床和病原学研究确定为恙虫病(tsutsugamushi disease,TD),病原体为恙虫病东方体(Orientia tsutsugamsushi,Ot),本病是自然疫源性传染病[1-3],临床上发现许多TD患者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无焦痂和(或)皮疹。为科学运用焦痂和皮疹诊治TD,开展了本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痂 皮疹 流行病学 恙虫病 积分诊断量表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景天苷对博莱霉素诱导大鼠肺纤维化后VEGF及MMP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6
2
作者 李善华 黄萍 +1 位作者 陈琴 何华琼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6年第11期1340-1343,共4页
目的观察红景天苷对大鼠肺纤维化动物模型肺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iproteinase,MMP)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红景天苷组。模型组和红景天苷组经... 目的观察红景天苷对大鼠肺纤维化动物模型肺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iproteinase,MMP)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红景天苷组。模型组和红景天苷组经气管内注射博莱霉素诱导大鼠肺纤维化,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1周后红景天苷组经尾静脉注射1%红景天苷2 mL/(kg·d),1次/d,连续注射治疗14 d;对照组、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肺组织VEGF蛋白,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测定其VEGF-m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大鼠肺组织中MMP(MMP-1、MMP-2、MMP-3、MMP-9、MMP-13)与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表达,并检测外周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水平。结果治疗14 d后,红景天苷组VEGF蛋白及VEGF-mRNA、TIMP-1、外周血SOD及CAT升高,MMP-2、MMP-9表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景天苷可上调肺纤维化模型大鼠肺组织VEGF蛋白及VEGF-mRNA的表达,增强SOD及CAT酶活性,减轻血管内皮炎症反应造成的纤维增生,调节MMP-2、MMP-9及TIMP-1的平衡,抑制博莱霉素诱导肺纤维化病理改变和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景天苷 肺纤维化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 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槐银屑浓缩丸联合阿维A对银屑病患者VEGF及受体FLT-1、KDR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张霞 康晓晶 +2 位作者 陈少秀 缪泽群 王恒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11期2293-2296,共4页
目的:观察丹槐银屑浓缩丸联合阿维A对银屑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factor,VEGF)及其受体1(Fms related Tyrosine-1,FLT-1)、受体2(Kinase Insert Domain-contaning Receptor,KDR)表达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调查十... 目的:观察丹槐银屑浓缩丸联合阿维A对银屑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factor,VEGF)及其受体1(Fms related Tyrosine-1,FLT-1)、受体2(Kinase Insert Domain-contaning Receptor,KDR)表达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调查十堰市太和医院皮肤科2014年1月以前收治的102例银屑病为对照组,按入院先后将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306例银屑病病例分为丹槐组、阿维A组、联合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免疫调节、皮质类固醇激素等药物对症治疗,阿维A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病损表皮涂抹阿维A软膏,丹槐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丹槐银屑浓缩丸,联合治疗组同时加用阿维A及丹槐银屑浓缩丸。检测治疗前后表皮病变组织VEGF蛋白及VEGF-mRNA表达,VEGF、FLT-1、KDR、表皮变组织真皮乳头血管密度(Skin Tissue Dermal Papillary Vascular Density,MVD),静脉血T淋巴细胞,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3.79%,VEGF蛋白质及mRNA、FLT-1、KDR、MVD表达均及T淋巴细胞明显降低,与阿维A及丹槐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丹槐银屑浓缩丸可降低VEGF过度表达,阻断VEGF与其受体结合,抑制病变组织皮下血管新生、重建,进而降低真皮乳头微血管的异常增生,阿维A抑制T细胞增殖介导的炎性反应,减轻银屑病的病理改变,两药联合应用起到协同作用,可增强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槐银屑浓缩丸 银屑病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受体 真皮乳头血管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槐银屑浓缩丸下调银屑病模型豚鼠p21和p53基因的机制
4
作者 张霞 陈少秀 +2 位作者 黄萍 康晓晶 何华琼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6年第12期1469-1472,共4页
目的建立豚鼠银屑病模型,研究丹槐银屑浓缩丸下调其p21和p53基因的机制。方法将32只豚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阿维A组和丹槐组,采用RT-PCR法检测表皮脱落病变组织凋亡相关基因p21、p53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的表达。结果... 目的建立豚鼠银屑病模型,研究丹槐银屑浓缩丸下调其p21和p53基因的机制。方法将32只豚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阿维A组和丹槐组,采用RT-PCR法检测表皮脱落病变组织凋亡相关基因p21、p53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的表达。结果丹槐组表皮脱落病变组织凋亡相关基因p53蛋白、p53-mRNA、p21蛋白及p21-mRNA表达均下调,与模型组和阿维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蛋白和VEGF-mRNA表达下调,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槐银屑浓缩丸在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时,可能通过下调p21和p53表达来降低表皮细胞凋亡率,并且与抑制VEGF过度表达、减少病变组织皮下血管新生、重建而减轻寻常型银屑病的病理进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型银屑病 丹槐银屑浓缩丸 P21 P53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酵母多糖作用HaCaT细胞后对Dectin-1、TLR2及IL-6、TNF-α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罗亭 景海霞(指导) +2 位作者 王恒 段德鉴 李敏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2053-2057,共5页
目的:研究酵母多糖对HaCaT细胞C型凝集素受体1(Dectin-1)、Toll样受体2(TLR2)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aCaT细胞,用不同浓度(0μg/ml、10μg/ml、100μg/ml)酵母多糖作用于HaCaT细胞24 h,采... 目的:研究酵母多糖对HaCaT细胞C型凝集素受体1(Dectin-1)、Toll样受体2(TLR2)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aCaT细胞,用不同浓度(0μg/ml、10μg/ml、100μg/ml)酵母多糖作用于HaCaT细胞24 h,采用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PCR)、流式细胞术法检测细胞中Dectin-1、TLR2的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ELISA方法检测上清液中TNF-α、IL-6浓度的变化,以及免疫荧光染色方法观察Dectin-1、TLR2蛋白在HaCaT细胞中的表达部位。结果:酵母多糖作用于HaCaT细胞后Dectin-1、TLR2及TNF-α、IL-6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增高(P<0.05),且成浓度依赖性,与浓度增高呈正相关,并且Dectin-1、TLR2的表达部位发生变化。结论:酵母多糖能上调HaCaT细胞表达Dectin-1、TLR2及炎症因子TNF-α、IL-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多糖 模式识别受体 DECTIN-1 TLR2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RNA-218-5p对膀胱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分子机制 被引量:1
6
作者 孙鑫波 陈从波 +1 位作者 陈绪华 黄力 《癌症进展》 2021年第5期458-462,518,共6页
目的探讨miRNA-218-5p对膀胱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BIU-78膀胱癌细胞分为miRNA-con组(转染miRNA-con)、miRNA-218-5p组(转染miRNA-218-5p mimics)、anti-miRNA-con组(转染anti-miRNA-con)、anti-miRNA-218-5p组(转... 目的探讨miRNA-218-5p对膀胱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BIU-78膀胱癌细胞分为miRNA-con组(转染miRNA-con)、miRNA-218-5p组(转染miRNA-218-5p mimics)、anti-miRNA-con组(转染anti-miRNA-con)、anti-miRNA-218-5p组(转染anti-miRNA-218-5p)、si-con组(转染si-con)、si-98序列相似的家族成员A(FAM98A)组(转染si-FAM98A)、miRNA-218-5p+pcDNA-con组(共转染miRNA-218-5p和pcDNAcon)、miRNA-218-5p+pcDNA-FAM98A组(共转染miRNA-218-5p和pcDNA-FAM98A)。采用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miRNA-218-5p和FAM98A mRNA的表达水平;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实验检测荧光活性。结果相较于正常膀胱组织细胞SV-HUC-1,膀胱癌细胞BIU-78、T24、EJ中FAM98A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miRNA-218-5p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过表达miRNA-218-5p和敲减FAM98A均可抑制膀胱癌细胞BIU-78增殖,诱导细胞凋亡,抑制cyclin D1、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表达,促进Bcl-2相关X蛋白(BAX)表达。miRNA-218-5p靶向负调控FAM98A的表达,过表达FAM98A能逆转miRNA-218-5p对膀胱癌细胞BIU-78的增殖抑制和凋亡促进作用。过表达miRNA-218-5p抑制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中p-PI3Kp85和p-AKT蛋白的表达,过表达FAM98A能逆转miRNA-218-5p对p-PI3Kp85和p-AKT表达的抑制作用。结论miRNA-218-5p可抑制膀胱癌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FAM98A及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将可为膀胱癌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218-5p 98序列相似的家族成员A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 膀胱癌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化棘皮瘤样倒置性毛囊角化病1例
7
作者 杨庆华 喻标 +2 位作者 谢玲 来文兵 景海霞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738-739,共2页
倒置性毛囊角化病(inverted follicular keratosis,IFK),是一种良性皮肤肿瘤,一般认为其起源于皮脂腺导管开口上方的毛囊漏斗部。IFK有不同的组织病理学亚型,包括乳头瘤样或疣状型、角化棘皮瘤样型、实性结节型和囊肿型等,与不同的临床... 倒置性毛囊角化病(inverted follicular keratosis,IFK),是一种良性皮肤肿瘤,一般认为其起源于皮脂腺导管开口上方的毛囊漏斗部。IFK有不同的组织病理学亚型,包括乳头瘤样或疣状型、角化棘皮瘤样型、实性结节型和囊肿型等,与不同的临床类型有关。本病临床少见,现将笔者诊治的1例角化棘皮瘤样IFK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化棘皮瘤 倒置性毛囊角化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estin和SOX2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8
作者 文莉 查锦东 +2 位作者 郑红梅 邓卫平 江广斌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6年第6期1070-1072,共3页
目的:研究巢蛋白(Nestin)和SOX2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恶性黑色素瘤21例患者(研究组),另选黑色素痣患者21例(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Nestin和SOX2,并比较两组Nestin和S... 目的:研究巢蛋白(Nestin)和SOX2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恶性黑色素瘤21例患者(研究组),另选黑色素痣患者21例(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Nestin和SOX2,并比较两组Nestin和SOX2表达,分析其与患者生存期和转移的关系。结果:研究组Nestin和SOX2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estin、SOX2阳性的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生存期显著低于Nestin、SOX2阴性恶性黑色素瘤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estin、SOX2阳性的恶性黑色素瘤患者与Nestin、SOX2阴性的恶性黑色素瘤患者转移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estin和SOX2表达阳性与恶性黑色素有关,且与恶性黑色素瘤的生存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巢蛋白 肤恶性黑色素瘤 预后
原文传递
行为干预对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患者搔抓行为的效果 被引量:3
9
作者 杜晓 陈少秀 +3 位作者 张霞 陈都红 王超 向美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8-152,共5页
目的探讨行为干预对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患者搔抓行为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100例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在口服抗组胺药物治疗基础上,观察组予以基于跨理论模型的行为干预,对照组予以常规的健康... 目的探讨行为干预对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患者搔抓行为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100例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在口服抗组胺药物治疗基础上,观察组予以基于跨理论模型的行为干预,对照组予以常规的健康教育。采用瘙痒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和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量表(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DLQI)分别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瘙痒症状、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6个月,观察组[VAS得分:(1.96±1.54)分,PSQI得分:(8.83±2.05)分,DLQI得分:(10.46±2.24)分]搔抓行为改变明显好于对照组[VAS得分:(4.68±1.48)分,PSQI得分:(12.89±2.02)分,DLQI得分:(14.62±2.12)分],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基于跨理论模型的行为干预可有效改变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患者的搔抓行为、缓解瘙痒症状、改善睡眠质量、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皮肤瘙痒症 搔抓行为 跨理论模型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丹槐银屑浓缩丸对银屑病模型兔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黄萍 郭俐宏 陈少秀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6年第4期345-349,共5页
目的 观察丹槐银屑浓缩丸对日本大耳白兔实验性银屑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factor, VEGF)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42只健康日本大耳白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阿维A组,丹槐银屑浓缩丸... 目的 观察丹槐银屑浓缩丸对日本大耳白兔实验性银屑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factor, VEGF)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42只健康日本大耳白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阿维A组,丹槐银屑浓缩丸小、中、大剂量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于兔耳背侧涂5%普萘洛尔溶液4周造模,空白对照组耳背侧涂生理盐水。造模成功后1 d,阿维A组灌胃1%阿维A胶囊溶液;丹槐银屑浓缩丸小、中、大剂量组分别灌胃丹槐银屑浓缩丸混悬液20、40、80 mg/kg;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各组均给药1次/d,连续给药4周。采用ELISA法测定给药前后耳病变组织VEGF及其受体1(FLT-1)、受体2(KDR)蛋白表达,采用PCR检测给药前后耳病变组织VEGF mRNA表达,测定耳病变组织真皮乳头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 MVD)、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丹槐银屑浓缩丸中、大剂量组VEGF蛋白[(114.43±9.52)ng/ml、(109.65±9.15)ng/ml比(179.90±11.30)ng/ml]、VEGF mRNA[(0.83±0.07)、(0.80±0.06)比(2.74±0.15)]、FLT-1[(4.54±0.26)ng/ml、(4.16±0.24)ng/ml比(6.92±0.38)ng/ml]、KDR[(2.48±0.16)ng/ml、(2.51±0.19)ng/ml比(6.79±0.27)ng/ml]、MVD[(10.12±1.97)、(9.83±1.12)比(16.45±2.05)]表达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87.35±6.29)%、(86.21±6.42)%比(123.74±9.18)%]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 丹槐银屑浓缩丸可降低VEGF过度表达,阻断VEGF与其受体结合,抑制病变组织皮下血管新生、重建,降低真皮乳头微血管的异常增生,抑制T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丹槐银屑浓缩丸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原文传递
丁香提取物对放射抗拒食管癌细胞的体外抗肿瘤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龚盈盈 谢玲 +5 位作者 朱圣明 吴峰 段奇文 邓鑫州 柯青 骆志国 《华西医学》 CAS 2021年第1期66-75,共10页
目的探讨丁香提取物(clove extract,CE)对放射抗拒食管癌细胞KYSER的体外抗肿瘤疗效及其机制。方法制备丁香花蕾乙醇提取物,采用气相色谱法鉴定CE中的主要活性组分;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法观察不同浓度CE对食管癌放射抗拒细胞KYSER生长的影... 目的探讨丁香提取物(clove extract,CE)对放射抗拒食管癌细胞KYSER的体外抗肿瘤疗效及其机制。方法制备丁香花蕾乙醇提取物,采用气相色谱法鉴定CE中的主要活性组分;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法观察不同浓度CE对食管癌放射抗拒细胞KYSER生长的影响;采用噻唑蓝法检测不同浓度CE对KYSER存活的影响及方式;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CE处理KYSER后细胞器微观结构的变化;采用Transwell小室法检测CE对KYSER迁徙能力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定量测定CE诱导KYSER的凋亡率及细胞周期分布;采用克隆形成实验检测CE处理后,KYSER的克隆形成能力变化。结果气相色谱法显示:CE的主要成分为丁香酚、丁香油烃和乙酸丁香酚酯。体外细胞培养法观察到:0.4%CE即可对KYSER生长产生抑制作用。噻唑蓝法显示:CE浓度≥0.5%时即可对KYSER的存活起到抑制作用,抑制作用呈明显的浓度依赖性。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到:0.5%CE处理KYSER后,肿瘤细胞微绒毛变短、变宽,细胞质中核糖体减少,线粒体萎缩,形成大量自噬小体。Transwell跨膜迁徙实验显示:0.5%和0.6%的CE处理细胞后,KYSER迁徙率分别为对照的(65±4)%和(41±3)%,分别与对照组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流式细胞术凋亡检测显示:对照组、0.5%CE和0.6%CE处理组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5.63±0.50)%、(11.77±0.42)%和(19.44±0.19)%,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流式细胞术细胞周期检测显示:对照组、0.5%CE处理组和0.6%CE处理组细胞G1期比例分别为(61.99±1.20)%、(75.38±1.50)%和(78.81±1.00)%,处理组分别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克隆形成实验显示:CE处理细胞24 h后,对照组、0.5%CE处理组和0.6%CE处理组细胞克隆形成率分别为(80.5±1.0)%、(18.1±0.8)%和(5.0±0.5)%,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结论CE可通过诱导细胞自噬和促进凋亡、细胞周期阻滞、抑制细胞能量代谢、抑制迁徙等机制发挥对放射抗拒食管癌细胞的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抗拒 丁香 丁香酚 食管癌
原文传递
长链非编码RNA MTATP6P1在黑色素瘤中的表达及其靶向miRNA-411-5p对黑色素瘤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12
作者 吴亚琼 景海霞 +3 位作者 杨摇 王玲玲 王立华 何晏清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23年第12期881-886,共6页
目的探讨黑色素瘤中长链非编码RNA(lncRNA)MTATP6P1的表达及其靶向miRNA-411-5p(miR-411-5p)对黑色素瘤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从肿瘤相关lncRNA数据库(TANRIC数据库,更新时间2021年7月)中收集461例黑色素瘤组织和癌旁组... 目的探讨黑色素瘤中长链非编码RNA(lncRNA)MTATP6P1的表达及其靶向miRNA-411-5p(miR-411-5p)对黑色素瘤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从肿瘤相关lncRNA数据库(TANRIC数据库,更新时间2021年7月)中收集461例黑色素瘤组织和癌旁组织(距肿瘤边缘2 cm以上)样本,比较两组MTATP6P1的表达。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lncRNA Disease v2.0预测MTATP6P1可能存在结合位点的微RNA(mi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黑色素瘤细胞A-375、WM266-4、VMM5A、A2058和正常人表皮黑色素细胞PIG1中MTATP6P1的相对表达量,将MTATP6P1相对表达量最低的细胞分为MTATP6P1组(转染MTATP6P1过表达质粒)和NC组(转染空白质粒),进行后续实验。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TATP6P1和miR-411-5p的靶向关系;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内ER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黑色素瘤组织和癌旁组织中MTATP6P1相对表达量分别为9.82±0.58和11.56±0.16,黑色素瘤组织中MTATP6P1表达水平低于癌旁组织(t=9.56,P=0.009)。正常人表皮黑色素细胞PIG1以及黑色素瘤细胞A-375、WM266-4、VMM5A、A2058中MTATP6P1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1±0.13、0.12±0.02、0.66±0.04、0.39±0.07、0.49±0.05,黑色素瘤细胞中MTATP6P1相对表达量均低于PIG1细胞(均P<0.05),取相对表达量最低的A-375细胞进行后续实验。MTATP6P1组和NC组A-375细胞MTATP6P1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4.83±1.67和1.02±0.30(t=8.13,P<0.001)。培养16、24、32、40 h后,MTATP6P1组细胞增殖能力均低于NC组(均P<0.05)。MTATP6P1组和NC组A-375细胞划痕愈合率分别为(26±7)%和(55±4)%,MTATP6P1组划痕愈合率低于NC组(t=3.48,P=0.009)。MTATP6P1组和NC组A-375侵袭细胞数分别为(32±12)个和(116±17)个,MTATP6P1组侵袭细胞数低于NC组(t=4.11,P=0.006)。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显示,MTATP6P1与miR-411-5p存在靶向关系。MTATP6P1组和NC组A-375细胞中miR-411-5p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4±0.16和5.37±0.68,MTATP6P1组miR-411-5p表达水平低于NC组(t=6.20,P<0.001)。MTATP6P1组A-375细胞中ERK信号通路蛋白p-Ras、p-Raf、p-MEK1、p-RSK、AP-1表达均低于NC组。结论MTATP6P1可通过靶向miR-411-5p抑制黑色素瘤A-375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 长链非编码RNA 微RNAS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分析 肿瘤侵袭
原文传递
Addison病并肾自截1例
13
作者 周晓宇 李艳丽 徐官珍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187-1188,1215,共3页
患者女,50岁,鼻部、双手背皮肤色素沉着1年。皮肤科情况:鼻部、双手背皮肤呈弥漫性黑褐色改变,唇部可见黑褐色斑片。实验室检查:血皮质醇降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升高;肾上腺CT:双侧肾上腺结核,左肾自截。诊断:Addison病,肾上腺结核,左... 患者女,50岁,鼻部、双手背皮肤色素沉着1年。皮肤科情况:鼻部、双手背皮肤呈弥漫性黑褐色改变,唇部可见黑褐色斑片。实验室检查:血皮质醇降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升高;肾上腺CT:双侧肾上腺结核,左肾自截。诊断:Addison病,肾上腺结核,左肾自截。给予抗结核及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素沉着 肾自截 ADDISON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YP1A1 MspI位点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群乳腺癌相关性的meta分析
14
作者 王玲玲 龙斌斌 +2 位作者 杨摇 吴亚琼 张超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20年第7期846-854,共9页
目的系统评价CYP1A1 MspI位点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群乳腺癌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包括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数据库,查找国内外关于CYP1A1 MspI位点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群乳腺癌相关性的病例-对... 目的系统评价CYP1A1 MspI位点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群乳腺癌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包括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数据库,查找国内外关于CYP1A1 MspI位点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群乳腺癌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8年12月31日。由2位评价员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并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4项病例-对照研究,包含病例3 372例,对照3 51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CYP1A1 MspI位点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群乳腺癌相关:显性遗传模型[OR=1.24,95%CI为(0.98,1.58),P=0.08]和杂合子模型[OR=1.11,95%CI为(0.89,1.39),P=0.37]均与乳腺癌的发生无关,但隐性遗传模型[OR=1.66,95%CI为(1.28,2.14),P=0.000 1]、纯合子模型[OR=1.76,95%CI为(1.26,2.45),P=0.000 9]和等位基因模型[OR=1.30,95%CI为(1.08,1.56),P=0.005]均增加乳腺癌的发病风险。结论在中国人群中,CYP1A1 MspI位点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相关,隐形遗传模型、纯合子模型和等位基因模型使乳腺癌的发病风险有所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CYP1A1 基因多态性 细胞色素P450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