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宿主H1N1病毒血凝素蛋白(HA)受体结合位点的变异特征 被引量:3
1
作者 傅天韵 娄维义 石铁流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01-711,共11页
2009年全球性爆发的H1N1病毒已经导致213个国家和地区受到感染,有16226人死亡。病毒与宿主细胞表面受体的结合是病毒感染不可缺少的第一步,从而导致病毒膜与宿主细胞膜的融合。血凝素(HemagglutininHA)就是介导这种受体结合与膜融... 2009年全球性爆发的H1N1病毒已经导致213个国家和地区受到感染,有16226人死亡。病毒与宿主细胞表面受体的结合是病毒感染不可缺少的第一步,从而导致病毒膜与宿主细胞膜的融合。血凝素(HemagglutininHA)就是介导这种受体结合与膜融合的病毒蛋白,受体结合位点(Receptorbindingsites,RBSs)位于HA蛋白三聚体中每个单体的球形头部,主要由190位螺旋(190~198aa)、130位环(135~138aa)和220位环(221~228)3个二级结构域组成。文章收集了1918—2009年间1221株H1N1病毒株的HA1序列(长度为327个氨基酸残基),通过序列比对、各位点氨基酸残基的熵值以及3D结构模拟等生物信息学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宿主的不同病毒RBSs具有不同的熵值,而且不同宿主的病毒HA1其RBSs具有不同的优势序列。3D结构模拟也显示了H1N1不同HA1之间在190位螺旋构象上的细微差异。该研究揭示了不同HA1上RBSs的一些新的特征,为进一步探讨病毒感染的机理提供了新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1N1流感病毒 受体结合位点 变异特征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