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华烟煤活化制备电化学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传祥 张睿 +4 位作者 谢应波 成果 詹亮 乔文明 凌立成 《炭素技术》 CAS CSCD 2008年第4期14-17,25,共5页
以神华烟煤为前驱体,KOH为活化剂制备高比表面积活性炭。采用N_2吸附法对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孔容和孔结构进行了表征,并评价了其用作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电化学特性。在碱炭比为4:1,800℃活化1 h的条件下制备的活性炭比表面积达3 134.2... 以神华烟煤为前驱体,KOH为活化剂制备高比表面积活性炭。采用N_2吸附法对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孔容和孔结构进行了表征,并评价了其用作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电化学特性。在碱炭比为4:1,800℃活化1 h的条件下制备的活性炭比表面积达3 134.28 m^2·g^(-1),总孔容1.96 cm^3·g^(-1),中孔率87.94%。该活性炭在3 mol/L KOH水溶液及1 mol/L(C_2H_5)_4NBF_4/碳酸丙烯酯(Propylene carbonate PC)电解液中均具有高的比电容(分别为281 F·g^(-1),155 F·g^(-1))和低的等效串联内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超级电容器 比表面积 比电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脂肪醇的合成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
作者 黄辉 范春玲 +1 位作者 曹贵平 张明华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3-116,131,共5页
综述了脂肪酸甲酯中压加氢制天然脂肪醇工艺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讨论了开发新型催化剂、缓和操作工艺条件(气相加氢、添加溶剂、超临界流体)等方面的研究,指出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指出虽然新型催化剂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大规模工... 综述了脂肪酸甲酯中压加氢制天然脂肪醇工艺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讨论了开发新型催化剂、缓和操作工艺条件(气相加氢、添加溶剂、超临界流体)等方面的研究,指出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指出虽然新型催化剂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大规模工业化应用少见报道,中压加氢工艺将是工业生产天然脂肪醇的发展方向,以超临界流体为介质的加氢工艺具备了反应压力低、氢酯比低、生产能力高和环境友好等诸多优点,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醇 脂肪酸甲酯 加氢 超临界流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解汽油中噻吩加氢脱硫反应宏观动力学 被引量:6
3
作者 张津驰 周志明 +2 位作者 曹益宁 杨栋 程振民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2-47,共6页
采用微型等温积分反应器,以组分苯、苯乙烯、噻吩与溶剂正己烷的混合物作为模型化合物,在消除催化剂外扩散影响的基础上,建立了幂函数型的噻吩加氢脱硫反应宏观动力学模型并研究裂解汽油二段加氢过程中噻吩在 Co-Mo/Al_2O_3催化剂上的... 采用微型等温积分反应器,以组分苯、苯乙烯、噻吩与溶剂正己烷的混合物作为模型化合物,在消除催化剂外扩散影响的基础上,建立了幂函数型的噻吩加氢脱硫反应宏观动力学模型并研究裂解汽油二段加氢过程中噻吩在 Co-Mo/Al_2O_3催化剂上的加氢脱硫反应动力学。通过对比研究噻吩在单一体系和模型化合物中的加氢脱硫反应,探讨了裂解汽油中不饱和烃对噻吩加氢脱硫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裂解汽油中的不饱和烃会影响噻吩加氢脱硫反应速率,但并不改变其反应机理。噻吩转化率的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说明所建立的动力学模型适合描述裂解汽油二段加氢过程中噻吩的加氢脱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吩 裂解汽油 二段加氢 加氢脱硫 宏观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解汽油中混合烯烃选择性加氢反应动力学 被引量:4
4
作者 曹益宁 周志明 +2 位作者 张津驰 杨栋 程振民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85-390,共6页
采用高压搅拌釜式反应器,在消除催化剂外扩散影响的基础上,对裂解汽油选择性加氢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以反应组分环戊二烯、苯乙烯、1-己烯与溶剂正庚烷的混合物为模型化合物,考察了反应温度和压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环戊二烯、苯乙烯... 采用高压搅拌釜式反应器,在消除催化剂外扩散影响的基础上,对裂解汽油选择性加氢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以反应组分环戊二烯、苯乙烯、1-己烯与溶剂正庚烷的混合物为模型化合物,考察了反应温度和压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环戊二烯、苯乙烯、1-己烯和环戊烯在催化剂表面为竞争加氢,双烯的反应速率远大于单烯。采用Langmuir-Hinshelwood反应机理,导出了反应动力学模型,并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对动力学模型参数进行估值。实验结果验证了动力学模型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解汽油 选择性加氢 反应动力学 竞争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解汽油一段选择性加氢的工艺条件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杨栋 程振民 +2 位作者 曹益宁 周志明 袁渭康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36-541,共6页
采用高压搅拌釜式反应器,在消除催化剂内外扩散影响的基础上,以环戊二烯、苯乙烯和1-己烯与溶剂正庚烷组成的混合物为模型化合物,对裂解汽油一段选择性加氢的操作条件进行了研究。发现当反应温度和压力升高时,各个组分的转化率都随之增... 采用高压搅拌釜式反应器,在消除催化剂内外扩散影响的基础上,以环戊二烯、苯乙烯和1-己烯与溶剂正庚烷组成的混合物为模型化合物,对裂解汽油一段选择性加氢的操作条件进行了研究。发现当反应温度和压力升高时,各个组分的转化率都随之增高,但是双烯的加氢选择性变差。当单烯和双烯组分共存时,环戊二烯和苯乙烯优先进行加氢反应,当双烯浓度降至一定程度时,1-己烯才进行加氢。此外还采用固定床考察了温度、压力和氢油比对裂解汽油加氢的影响。结果表明,较合适的反应条件为313 K,2.5~3.0 MPa和氢油比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解汽油 选择性加氢 间歇反应器 固定床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酸甲酯加氢制脂肪醇Cu/Zn催化剂失活研究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黄辉 曹贵平 +1 位作者 王邵泓 何扣宝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86-190,共5页
脂肪醇是表面活性剂工业的重要基础原料。综述了脂肪酸甲酯加氢制脂肪醇Cu/Zn催化剂的失活研究进展,介绍了Cu/Zn催化剂的烧结、中毒、结焦等主要失活形式的机理,分析了硫、氯、氮、磷、钠的化合物和水、皂、游离脂肪酸、甘油、甘油酯等... 脂肪醇是表面活性剂工业的重要基础原料。综述了脂肪酸甲酯加氢制脂肪醇Cu/Zn催化剂的失活研究进展,介绍了Cu/Zn催化剂的烧结、中毒、结焦等主要失活形式的机理,分析了硫、氯、氮、磷、钠的化合物和水、皂、游离脂肪酸、甘油、甘油酯等具有代表性的杂质对Cu/Zn催化剂活性的影响,讨论了Cu/Zn催化剂失活的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醇 加氢 催化剂 失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二氧化碳中预辐照聚丙烯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研究
7
作者 陶士英 曹贵平 +1 位作者 刘涛 赵玲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88-693,共6页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具有双基团,在基质表面聚合成链后仍存在环氧基,可作为合成各种功能材料的媒介。本文利用60Coγ射线对聚丙烯(PP)预辐照,在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2)中进行接枝聚合,制备了PP接枝GMA聚合物PP-g-GMA。采用傅里叶...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具有双基团,在基质表面聚合成链后仍存在环氧基,可作为合成各种功能材料的媒介。本文利用60Coγ射线对聚丙烯(PP)预辐照,在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2)中进行接枝聚合,制备了PP接枝GMA聚合物PP-g-GMA。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扫描电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粒度分析、接触角测试等分析方法对接枝产物进行了表征,测定了接枝聚合物表面的环氧基含量,考察了辐照自由基存放时间对接枝的影响。FT-IR、DSC、SEM、AFM、粒度分析表明接枝物为PP-g-GMA共聚物,接枝链覆盖在PP表面,接枝后PP聚合物熔融焓明显减少;接触角测试分析表明接枝产物亲水性得到改善;接枝聚合物表面富含环氧基,为4.01 mmol/g;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存放时间的延长,辐照产生的陷落自由基向烷基过氧化氢及烷基过氧化物转化,可有效控制均聚物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预辐照 超临界二氧化碳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取代芳基磷酸金属盐类成核剂对聚乳酸结晶的影响 被引量:26
8
作者 李春 辛忠 +1 位作者 乔绪明 李琳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79-82,共4页
通过示差扫描量热仪(DSC)和偏光显微镜(POM)考察了取代芳基磷酸金属盐类成核剂对聚乳酸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取代芳基磷酸一价盐和三价盐可以较好的改善聚乳酸的结晶,其中取代芳基磷酸锂盐的效果最好,使结晶温度提高了4℃。取代芳... 通过示差扫描量热仪(DSC)和偏光显微镜(POM)考察了取代芳基磷酸金属盐类成核剂对聚乳酸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取代芳基磷酸一价盐和三价盐可以较好的改善聚乳酸的结晶,其中取代芳基磷酸锂盐的效果最好,使结晶温度提高了4℃。取代芳基磷酸二价盐对于聚乳酸结晶的改善并不明显。对取代芳基磷酸金属盐类成核剂浓度效应的研究发现:1%为其在聚乳酸中的饱和添加浓度。针对滑石粉和取代芳基磷酸锂盐进行了复配研究,发现复配后的成核剂可以更好的促进聚乳酸的结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成核剂 取代芳基磷酸金属盐 结晶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叔丁基杯[8]芳烃成核剂对聚乳酸结晶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4
9
作者 温亮 辛忠 胡东康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001-1005,共5页
用DSC和POM技术分析了新型成核剂对叔丁基杯[8]芳烃(TBC8-d)对聚乳酸结晶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TBC8-d是一种高效的聚乳酸成核剂,与纯聚乳酸相比,加入TBC8-d的聚乳酸的结晶温度和相对结晶度分别提高了14.1℃和11.1%;且TBC8-d的成核... 用DSC和POM技术分析了新型成核剂对叔丁基杯[8]芳烃(TBC8-d)对聚乳酸结晶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TBC8-d是一种高效的聚乳酸成核剂,与纯聚乳酸相比,加入TBC8-d的聚乳酸的结晶温度和相对结晶度分别提高了14.1℃和11.1%;且TBC8-d的成核能力优于传统成核剂滑石粉。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表明,随结晶温度的升高,TBC8-d的加入使聚乳酸的半结晶时间缩短,结晶速率常数增大;用TBC8-d成核的聚乳酸的结晶生长方式为异相成核的三维球晶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核剂 聚乳酸 结晶 对叔丁基杯芳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来酸酐接枝氯化聚丙烯的表面性质及粘接作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章益焱 周晓东 林群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14-117,共4页
研究了马来酸酐在氯化聚丙烯分子链上的接枝对其表面性质的影响,探讨了马来酸酐接枝氯化聚丙烯与聚丙烯及金属的粘接作用及耐水性。结果表明:随着MAH接枝率的增加,水与CPP-g-MAH的接触角逐步减小,CPP-g-MAH的表面能及极性部分增大;CPP-g... 研究了马来酸酐在氯化聚丙烯分子链上的接枝对其表面性质的影响,探讨了马来酸酐接枝氯化聚丙烯与聚丙烯及金属的粘接作用及耐水性。结果表明:随着MAH接枝率的增加,水与CPP-g-MAH的接触角逐步减小,CPP-g-MAH的表面能及极性部分增大;CPP-g-MAH对不锈钢、聚丙烯有良好的粘接作用,其粘接性能要明显优于CPP及市售的TS-2聚丙烯胶粘剂,随着接枝率的增加,粘接强度增大;CPP-g-MAH对聚丙烯的粘接作用具有良好的耐水性,经96 h 100℃沸水的浸泡,粘接强度没有发生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聚丙烯 马来酸酐 接枝 表面能 粘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浸渍技术与成型工艺 被引量:16
11
作者 王秋峰 周晓东 侯静强 《纤维复合材料》 CAS 2006年第2期43-46,共4页
概述了国内外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LFT)的主要浸渍技术(包括:溶液浸渍、粉体浸渍、熔体浸渍等)与成型工艺(传统的注射成型、模压成型,挤出成型以及在线混炼模压及注塑成型等);对LFT和GMT进行了比较,分析了LFT优势;通过一些特殊的... 概述了国内外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LFT)的主要浸渍技术(包括:溶液浸渍、粉体浸渍、熔体浸渍等)与成型工艺(传统的注射成型、模压成型,挤出成型以及在线混炼模压及注塑成型等);对LFT和GMT进行了比较,分析了LFT优势;通过一些特殊的技术处理,LFT材料在力学性能方面已与GMT不相上下,由于优异的成型加工性能及相对低廉的成本,LFT必将在汽车、建材等领域获得更为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纤维 热塑性复合材料 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 浸渍 成型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桂酸甲酯加氢制月桂醇Cu/Zn催化剂的失活:甘油和三乙酸甘油酯的影响
12
作者 黄辉 王劭泓 +3 位作者 范春玲 王余杰 赵旭东 曹贵平 《工业催化》 CAS 2011年第2期59-65,共7页
脂肪醇是精细化工的重要原料,工业Cu/Zn催化剂易失活,使用寿命较短。在间歇釜高压反应器中考察了甘油和三乙酸甘油酯对Cu/Zn催化剂上月桂酸甲酯加氢制月桂醇催化活性的影响,采用XRD、BET、GC-MS和TG-DTA等分析和表征方法对失活催化剂和... 脂肪醇是精细化工的重要原料,工业Cu/Zn催化剂易失活,使用寿命较短。在间歇釜高压反应器中考察了甘油和三乙酸甘油酯对Cu/Zn催化剂上月桂酸甲酯加氢制月桂醇催化活性的影响,采用XRD、BET、GC-MS和TG-DTA等分析和表征方法对失活催化剂和反应产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甘油和三乙酸甘油酯在催化剂作用下分别得到强疏油性的1,2-丙二醇和难溶的交联物,并吸附在催化剂上,导致催化剂活性中心被覆盖,催化剂比表面积减小,引起催化剂失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工程 脂肪醇 Cu/Zn催化剂 失活 甘油 三乙酸甘油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蜂窝陶瓷骨架微结构修饰调控制备Pd/CNTs@CHC催化剂用于PS加氢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晨阳 冯淼 +3 位作者 崔海峰 曹贵平 吕慧 陈荣起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746-2754,共9页
通过高温焙烧和氢氟酸瞬间蚀刻修饰堇青石蜂窝陶瓷骨架和孔壁表面结构,采用XRD、SEM、TEM表征修饰前后结构和形貌变化,探究陶瓷结构对机械强度、碳纳米管形貌结构及复合载体性质的影响,考察Pd/CNTs@CHC-HFn催化剂催化聚苯乙烯(PS)加氢... 通过高温焙烧和氢氟酸瞬间蚀刻修饰堇青石蜂窝陶瓷骨架和孔壁表面结构,采用XRD、SEM、TEM表征修饰前后结构和形貌变化,探究陶瓷结构对机械强度、碳纳米管形貌结构及复合载体性质的影响,考察Pd/CNTs@CHC-HFn催化剂催化聚苯乙烯(PS)加氢性能及催化剂用量与加氢度的关系。结果表明,高温焙烧消除了骨架内部孔道,陶瓷表面变得平整密实;瞬间蚀刻增大了表面粗糙度,易于CNTs在表面生长,但蚀刻次数增加,导致蚀刻由表面向骨架内部侵入、CNTs在骨架内部生长,降低载体的机械强度。CNTs@CHC-HFn载体表面的CNTs可显著提高复合催化剂的加氢性能,其中加氢活性位Pd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3.6 nm,当催化剂用量为3.0 g cat·(g PS)^(-1)时,其中含0.378 g CNTs和0.054 g Pd,反应6 h加氢度可达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堇青石陶瓷 整体式催化剂 碳纳米管 聚苯乙烯 催化加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二氧化碳溶胀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在线可视测量及热力学模拟计算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力骅 曹贵平 +5 位作者 张人瀚 何峰 刘涛 赵玲 袁渭康 George W.Roberts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351-2358,共8页
采用高压视窗釜配合高清晰相机研究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在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2)中溶胀行为,得到了PMMA在scCO2中的平衡溶胀率。Sanchez-Lacombe(S-L)状态方程对于高压气体和聚合物系统的热力学性质有着很强的预测能力。将PMMA的PV... 采用高压视窗釜配合高清晰相机研究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在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2)中溶胀行为,得到了PMMA在scCO2中的平衡溶胀率。Sanchez-Lacombe(S-L)状态方程对于高压气体和聚合物系统的热力学性质有着很强的预测能力。将PMMA的PVT数据使用S-L状态方程进行拟合,得到压力、温度和密度的特征参数分别为:212.38MPa、898.04K以及1206.7kg·m-3(8~25MPa,305~350K),类似地可以得到二氧化碳(CO2)的特征参数541.56MPa、313.38K以及1502.1kg·m-3(8~25MPa,305~325K)。将实验得到的PMMA平衡溶胀率使用S-L状态方程拟合,可得二元相互作用参数为1.0671,结果表明在超临界区域,S-L状态方程模拟溶胀率与实验值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超临界二氧化碳 溶胀 在线可视测量 Sanchez-Lacombe状态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fion膜催化合成月桂酸丁酯的酯交换性能 被引量:1
15
作者 汪龙香 曹贵平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09-413,共5页
以全氟磺酸树脂Nafion膜为催化剂催化月桂酸甲酯和正丁醇反应合成月桂酸丁酯。研究了Nafion膜的催化反应活性,以及反应温度、正丁醇和月桂酸甲酯的摩尔比和催化剂用量对月桂酸甲酯转化率的影响。利用SEM和TG技术对催化剂试样的结构和热... 以全氟磺酸树脂Nafion膜为催化剂催化月桂酸甲酯和正丁醇反应合成月桂酸丁酯。研究了Nafion膜的催化反应活性,以及反应温度、正丁醇和月桂酸甲酯的摩尔比和催化剂用量对月桂酸甲酯转化率的影响。利用SEM和TG技术对催化剂试样的结构和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表征结果显示,工业全氟磺酸树脂膜催化剂具有独特的孔道结构、良好的酯交换催化活性和热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65℃、反应时间10 h、原料摩尔比8、催化剂用量2.3 g/g的条件下,工业全氟磺酸树脂膜催化剂催化合成月桂酸丁酯的转化率达97.16%,选择性为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磺酸树脂 Nation膜催化剂 酯交换 固体酸催化剂 月桂酸丁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