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荸荠皮的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
作者 倪建伟 朱芬 雷朝亮 《长江蔬菜》 2011年第16期21-22,共2页
荸荠皮是荸荠加工后剩下的废弃物,一部分被人们用作饲料,但大部分都作为废弃物扔掉,将这些废弃物加以利用,对增加荸荠附加值具有重要意义。对荸荠皮的相关利用技术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荸荠皮的资源化利用提供基础资料。
关键词 荸荠皮 资源化 提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中地区稻纵卷叶螟对7种杀虫剂的敏感性监测 被引量:14
2
作者 李增鑫 李亮 +6 位作者 朱坤淼 朱菁华 周涵宇 刘小青 龙幔 赵景 何月平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0-141,共12页
采用叶片浸渍法测定了2015-2019年湖北赤壁、武穴、武汉、孝感、黄冈,湖南长沙,江西南昌、萍乡,安徽合肥和河南信阳共10个地区稻纵卷叶螟田间种群对毒死蜱、茚虫威、乙基多杀菌素、阿维菌素、氯虫苯甲酰胺、溴氰虫酰胺和氟苯虫酰胺7种... 采用叶片浸渍法测定了2015-2019年湖北赤壁、武穴、武汉、孝感、黄冈,湖南长沙,江西南昌、萍乡,安徽合肥和河南信阳共10个地区稻纵卷叶螟田间种群对毒死蜱、茚虫威、乙基多杀菌素、阿维菌素、氯虫苯甲酰胺、溴氰虫酰胺和氟苯虫酰胺7种杀虫剂的敏感性,并对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1)稻纵卷叶螟田间种群对7种杀虫剂敏感性差异明显,杀虫剂的毒力次序为氟苯虫酰胺≥阿维菌素≥乙基多杀菌素>氯虫苯甲酰胺≥茚虫威>溴氰虫酰胺>毒死蜱;(2)不同地区稻纵卷叶螟种群对杀虫剂的敏感性差异不明显;(3)不同年份之间差异显著。一些种群对毒死蜱、氯虫苯甲酰胺、茚虫威和溴氰虫酰胺的敏感性年度间存在明显差异。如赤壁和长沙种群对毒死蜱的敏感性从2015年至2016年下降了2.3~4.1倍;赤壁、孝感、长沙和合肥种群对毒死蜱的敏感性从2016年至2019年上升了2.1~4.9倍;赤壁、武穴和孝感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敏感性从2015年至2019年下降了2.6~7.3倍;武穴种群对茚虫威的敏感性从2015年至2018年下降了4.2~4.7倍;武穴和长沙种群对溴氰虫酰胺的敏感性从2015年至2018年抗性下降了2.2~6.7倍。以上结果表明,目前华中地区稻纵卷叶螟田间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等的敏感性下降趋势很明显,因此对氯虫苯甲酰胺等的抗性治理显得非常重要,目前田间稻纵卷叶螟防治优先推荐阿维菌素、乙基多杀菌素和溴氰虫酰胺等交替轮换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纵卷叶螟 杀虫剂 敏感性 氯虫苯甲酰胺 阿维菌素 乙基多杀菌素 抗药性 交替使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化螟APN1的原核表达及其与Cry2Aa蛋白的结合特性研究
3
作者 刘慧 李博 +2 位作者 牛林 邱林 王永 《生物安全学报》 2018年第4期255-259,共5页
【目的】Bt杀虫蛋白发挥杀虫活性的重要前提是Cry蛋白能够与昆虫中肠上皮细胞刷状缘膜囊(BBMVs)上的受体蛋白结合。在前期获得二化螟氨肽酶N1(Aminopeptidase N,APN1)基因全长序列的基础上,明确二化螟APN1多肽片段与Cry2Aa的结合能力。... 【目的】Bt杀虫蛋白发挥杀虫活性的重要前提是Cry蛋白能够与昆虫中肠上皮细胞刷状缘膜囊(BBMVs)上的受体蛋白结合。在前期获得二化螟氨肽酶N1(Aminopeptidase N,APN1)基因全长序列的基础上,明确二化螟APN1多肽片段与Cry2Aa的结合能力。【方法】将二化螟APN1序列片段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利用蛋白质单向电泳和ligand blotting技术分析二化螟APN1多肽片段与Cry2Aa的结合能力。【结果】重组载体可在表达菌株BL21(DE3)中表达一个约70 ku的蛋白,纯化后的多肽条带单一,纯度较好。Ligand blot分析结果显示,表达的二化螟APN1多肽片段可以与活化的Cry2Aa杀虫蛋白结合,且结合条带随着重组蛋白上样量的降低而减弱。【结论】APN1多肽片段可以与Cry2Aa结合,为阐明APN1基因的功能奠定基础,也为其他Bt蛋白的受体蛋白相关研究提供新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y2Aa 二化螟 APN1 原核表达 结合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化螟钙黏蛋白CAD1的原核表达及与Cry1Ac、Cry2Aa蛋白的结合 被引量:1
4
作者 周浩 李博 +2 位作者 牛林 邱林 王永 《生物安全学报》 2018年第4期249-254,共6页
【目的】二化螟是水稻的重要害虫之一,钙黏蛋白(cadherin,CAD)是一类重要的Bt杀虫蛋白受体,在获得二化螟钙黏蛋白基因(Cs CAD1)的基础上,明确Cs CAD1蛋白与Cry1Ac和Cry2Aa蛋白的结合能力。【方法】利用PCR技术克隆Cs CAD1基因片段,将构... 【目的】二化螟是水稻的重要害虫之一,钙黏蛋白(cadherin,CAD)是一类重要的Bt杀虫蛋白受体,在获得二化螟钙黏蛋白基因(Cs CAD1)的基础上,明确Cs CAD1蛋白与Cry1Ac和Cry2Aa蛋白的结合能力。【方法】利用PCR技术克隆Cs CAD1基因片段,将构建的p ET-28a-(+)-Cs CAD1重组质粒转入原核表达菌株BL21(DE3)中,IPTG诱导表达。目的蛋白经Ni柱亲和纯化后SDS-PAGE电泳检测,利用western blot和ligand blot技术分析其与Cry1Ac和Cry2Aa蛋白的结合能力。【结果】重组载体可在表达菌株BL21中表达一个约44 ku的蛋白,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SDS-PAGE显示该蛋白条带单一,且纯度较好。Ni柱亲和层析纯化该目的蛋白后进行Ligand blot分析,结果显示Cs CAD1重组蛋白可以与Cry1Ac和Cry2Aa蛋白结合。【结论】Cs CAD1蛋白可以与Cry1Ac和Cry2Aa蛋白结合,是潜在的Cry蛋白受体,所得结果有助于阐明Cry1Ac和Cry2Aa蛋白对二化螟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化螟 钙黏蛋白 原核表达 蛋白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啶虫脒和双丙环虫酯对棉蚜茧蜂寄生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张亮 吕海翔 +2 位作者 石丹丹 李旭超 马康生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17-1424,共8页
为明确低剂量化学杀虫剂对寄生性天敌昆虫的影响,以棉蚜茧蜂为对象,测定了常用杀虫剂啶虫脒和新型杀虫剂双丙环虫酯在LC_(5)和LC_(30)剂量下对棉蚜茧蜂寄生功能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啶虫脒和双丙环虫酯对棉蚜的LC_(50)值分别为442.6和1... 为明确低剂量化学杀虫剂对寄生性天敌昆虫的影响,以棉蚜茧蜂为对象,测定了常用杀虫剂啶虫脒和新型杀虫剂双丙环虫酯在LC_(5)和LC_(30)剂量下对棉蚜茧蜂寄生功能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啶虫脒和双丙环虫酯对棉蚜的LC_(50)值分别为442.6和1.67 mg/L,对棉蚜茧蜂的LD_(50)值分别为0.007和20.58μg/cm^(2)。经低剂量的2种杀虫剂处理后,棉蚜茧蜂寄生量与棉蚜密度呈负加速曲线,随棉蚜密度的增加棉蚜茧蜂寄生量逐渐增大,最终趋于平缓。模型拟合结果表明,寄生功能反应模型的基本结构仍然属于Holling-Ⅱ模型,但模型的各项参数均发生了改变。在棉蚜密度为20、40和100头/皿时,除LC_(5)剂量双丙环虫酯处理棉蚜(间接处理)组棉蚜茧蜂的寄生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外,其他各药剂处理组的寄生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其中LD_(30)剂量啶虫脒直接处理棉蚜茧蜂对其寄生能力的抑制作用最强。经低剂量药剂间接处理后,棉蚜茧蜂处理每头棉蚜所用的时间与对照相比均显著延长,且药剂处理组的最大日寄生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此外,低剂量的啶虫脒和双丙环虫酯均能显著抑制棉蚜茧蜂的寻找效应。研究表明,低剂量啶虫脒和双丙环虫酯对棉蚜茧蜂的寄生作用存在负面影响,这对保护和利用天敌以及指导农药科学合理使用均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啶虫脒 双丙环虫酯 棉蚜茧蜂 棉蚜 寄生作用 亚致死效应 Holling-Ⅱ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地区二化螟水稻种群和茭白种群越冬代发生时间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陈荣 高俏 王小平 《生物灾害科学》 2018年第2期89-92,共4页
二化螟是水稻和茭白上的重要害虫,明确其越冬代的田间发生时间,对于准确的进行预测预报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武汉地区二化螟水稻种群与茭白种群为材料,通过采集水稻田与茭白田越冬幼虫,观察自然条件下其化蛹及羽化时间来明确两种群... 二化螟是水稻和茭白上的重要害虫,明确其越冬代的田间发生时间,对于准确的进行预测预报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武汉地区二化螟水稻种群与茭白种群为材料,通过采集水稻田与茭白田越冬幼虫,观察自然条件下其化蛹及羽化时间来明确两种群越冬代田间发生时间。结果表明:武汉地区二化螟茭白种群越冬代化蛹时间和羽化时间显著早于水稻种群,茭白种群第二个化蛹高峰和羽化高峰分别与水稻种群化蛹高峰和第一个羽化高峰重叠。研究结果为明确武汉地区二化螟水稻种群和茭白种群越冬代发生时间的差异提供了直接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化螟 水稻种群 茭白种群 越冬代 发生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趋光的性别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52
7
作者 程文杰 郑霞林 +2 位作者 王攀 雷朝亮 王小平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351-3357,共7页
趋光是众多夜行性昆虫的主要行为特征之一.研究表明:许多夜行性昆虫的趋光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现象,而这种差异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从雌雄成虫飞行能力差异导致其飞行距离与高度的不同、雌雄成虫复眼结构差异导致其对光源反应不同,以... 趋光是众多夜行性昆虫的主要行为特征之一.研究表明:许多夜行性昆虫的趋光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现象,而这种差异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从雌雄成虫飞行能力差异导致其飞行距离与高度的不同、雌雄成虫复眼结构差异导致其对光源反应不同,以及雌雄成虫对光源和环境刺激的敏感性不同等方面综述了导致昆虫趋光性别差异的因素,并探讨了昆虫趋光性别差异的应用及今后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 趋光性 灯光诱杀 性别差异
原文传递
昆虫的趋光性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董婉君 朱芬 雷朝亮 《华中昆虫研究》 2016年第1期3-7,共5页
趋光性是众多昆虫的主要行为特征之一,本文简述了影响昆虫趋光性的4种因素,并总结概述了近几年来昆虫的趋光性应用研究情况及今后的研究前景。
关键词 昆虫 趋光性 应用 进展
原文传递
不同光环境对昆虫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
9
作者 董婉君 张敏 雷朝亮 《华中昆虫研究》 2018年第1期95-101,共7页
众多研究表明,光环境能够对昆虫生长发育、呼吸代谢和繁殖能力等方面产生影响。本文阐述了光影响昆虫生长发育的生理学基础以及近年来不同光环境对昆虫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进展。
关键词 光环境 昆虫 生长发育 影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