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SELDI蛋白质指纹图谱在乳腺癌腋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庞达 杨艳梅 +3 位作者 张国强 马玉彦 唐雅莉 龚建平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1010-1014,共5页
目的:应用SELDI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方法从血清中筛选乳腺癌蛋白质标志物并构建检测模型,为预测腋淋巴结(axillary lymph nodes,ALN)转移等提供可能的简便易行的方法。方法:应用SELDI-TOF-MS作为蛋白质组学摘要目的:应用SELDI技术和生物信... 目的:应用SELDI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方法从血清中筛选乳腺癌蛋白质标志物并构建检测模型,为预测腋淋巴结(axillary lymph nodes,ALN)转移等提供可能的简便易行的方法。方法:应用SELDI-TOF-MS作为蛋白质组学摘要目的:应用SELDI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方法从血清中筛选乳腺癌蛋白质标志物并构建检测模型,为预测腋研究平台,采用CM10芯片,对乳腺癌的血清进行了检测,探讨了乳腺癌患者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与是否发生ALN转移的关系,并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建立了相应的检测模型。结果:通过对ALN有(无)转移的乳腺癌患者血清蛋白指纹图谱数据的比较,找到了11个差异蛋白质峰(P<0.05),M/Z为M2164.16,M3269.90和M3272.31的3个蛋白质峰被选择用于构建分类决策树模型,该模型的交叉验证(测试组)总准确率为81.8%,ALN有转移的乳腺癌患者检出率为83.3%,ALN无转移的检出率为80%。结论:构建的分类决策树模型能达到区分ALN是否有转移的最佳效果,SELDI技术在确定乳腺癌患者是否发生腋淋巴结转移方面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生物信息学 蛋白质组学 CM10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对肝癌致鼠梗阻性黄疸时VE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夏荣龙 陈存平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8期1673-1676,共4页
目的:建立恶性梗阻性黄疸模型,通过对模型鼠ip丹参注射液,观察其对肝癌瘤体大小、抑癌率及抑转移率和肝癌、癌周、临近肝叶及肺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评价其作用.方法:用Walker256肝癌株近肝门部肝实质内种植致移植性肝... 目的:建立恶性梗阻性黄疸模型,通过对模型鼠ip丹参注射液,观察其对肝癌瘤体大小、抑癌率及抑转移率和肝癌、癌周、临近肝叶及肺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评价其作用.方法:用Walker256肝癌株近肝门部肝实质内种植致移植性肝癌侵袭高位胆管,造成胆道癌性狭窄,以建立SD大鼠恶性梗阻性黄疸模型.将模型鼠分成4组,通过对模型鼠腹腔内分别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n=24)、肌苷+VC(n=40)、丹参(n=40)和5FU(n=40).观察肝癌瘤体大小、抑癌率及抑转移率和肝癌、癌周、临近肝叶及肺组织中VEGF的表达.结果:丹参组与生理盐水组和肌苷+VC组相比,肝癌平均瘤体减小(0.5±0.2)cm3、抑癌率(41.7%)及抑转移率(59.7%,81.1%)增高(P<0.01);与5FU组相比,平均瘤体却较大(P<0.01).在抑癌率及抑肝转移率方面,丹参组除抑肺转移率外与5FU组相比无差异.丹参组VEGF在肝癌组织和癌周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低于生理盐水组(P<0.01)、肌苷+VC组(P<0.01)和5FU组(P<0.05).结论:丹参在肝癌致梗阻性黄疸时,通过促进肝癌细胞分化成熟、抑制肝癌细胞增殖、降低肝癌组织和癌周组织中VEGF表达,而对肿瘤发展起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疸 阻塞性 疾病模型 动物 肝肿瘤 Walker-256肝癌株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丹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例复发脑膜瘤再手术疗效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崔晟华 陈坚 梁日初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81-83,共3页
目的评价复发脑膜瘤患者再手术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同济医院1997年7月~2006年12月间22例复发脑膜瘤再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检查、再次手术等级、组织学特征与其手术前后生活质量(QOL)之间的统计学关系,所有数据经... 目的评价复发脑膜瘤患者再手术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同济医院1997年7月~2006年12月间22例复发脑膜瘤再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检查、再次手术等级、组织学特征与其手术前后生活质量(QOL)之间的统计学关系,所有数据经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结果本组病例手术前后的生活质量没有显著性差异,再手术治疗后生活质量的显著影响因素为手术切除等级,而相关的影像学检查和组织学特点在本组中对再手术疗效的影响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本组中影响再手术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为手术切除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 复发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在大鼠恶性梗阻性黄疸时对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 被引量:6
4
作者 夏荣龙 陈孝平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9期1802-1804,共3页
目的建立恶性梗阻性黄疸模型,通过对模型鼠腹腔内注射丹参注射液,观察其对肝癌瘤体大小、形态学改变和肝癌、癌周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和肿瘤细胞凋亡表现,评价其作用机制.方法①用Walker-256肝癌株近肝门部肝实质内种植致... 目的建立恶性梗阻性黄疸模型,通过对模型鼠腹腔内注射丹参注射液,观察其对肝癌瘤体大小、形态学改变和肝癌、癌周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和肿瘤细胞凋亡表现,评价其作用机制.方法①用Walker-256肝癌株近肝门部肝实质内种植致移植性肝癌侵袭高位胆管,造成胆道癌性狭窄,以建立SD大鼠恶性梗阻性黄疸模型.②将模型鼠分成4组,并在腹腔内分别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n=16)、肌苷+维生素C(n=26)、丹参(n=34)和5-FU(n=30).③观察肝癌瘤体大小、形态学改变和肝癌、癌周PCNA的表达和肿瘤细胞凋亡情况.④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丹参组肝癌平均瘤体较生理盐水组和肌苷+维生素C组明显减小、而抑癌率及抑转移率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和肌苷+维生素C组(P<0.01).丹参组平均瘤体大小明显大于5-FU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肺抑转移率明显低于5-FU组(P<0.05).PCNA的表达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和肌苷+维生素C组(P<0.01).丹参组肿瘤细胞凋亡指数在肝癌组织和癌周组织中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和肌苷+维生素C组(P<0.01),在肝癌组织内高于5-FU组(P<0.05).结论丹参在肝癌致梗阻性黄疸时,可促进肝癌细胞凋亡、抑制肝癌细胞增殖,促进肿瘤细胞成熟分化,对肿瘤发展起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淤积 浸润和转移 增殖细胞核抗原 丹参 凋亡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鲁卡因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朱晨宇 高曰文 +2 位作者 杜清 陈孝平 朱耀明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2年第4期686-689,共4页
目的:探讨普鲁卡因(procaine)对体外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应用不同浓度(0-10)mmol/L普鲁卡因处理HepG2细胞,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FCM)观察细胞周期变化情... 目的:探讨普鲁卡因(procaine)对体外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应用不同浓度(0-10)mmol/L普鲁卡因处理HepG2细胞,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FCM)观察细胞周期变化情况。结果:倒置显微镜观察普鲁卡因处理后的HepG2细胞呈现缩小、空泡、脱壁等形态学特征。MTT结果分析表明普鲁卡因能显著抑制HepG2细胞增殖,其抑制率呈药物浓度及时间依赖性。FCM结果显示普鲁卡因可以使HepG2细胞的G0/G1延长,S期缩短。结论:盐酸普鲁卡因能够使HepG2细胞的生长阻滞在G0/G1期,从而显著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并且具有剂量、时间依赖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鲁卡因 HEPG2细胞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癌基因PTEN及P53在肝外胆管癌的表达 被引量:2
6
作者 全晓明 李东华 陈孝平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4年第5期507-510,共4页
目的 :探讨PTEN及P5 3的表达与肝外胆管癌发生、发展的关系 ,两者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 4 0例肝外胆管癌标本及 10例正常胆管组织PTEN及P5 3蛋白表达情况 ,应用RT PCR方法分析肝外胆管癌细胞P5 3... 目的 :探讨PTEN及P5 3的表达与肝外胆管癌发生、发展的关系 ,两者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 4 0例肝外胆管癌标本及 10例正常胆管组织PTEN及P5 3蛋白表达情况 ,应用RT PCR方法分析肝外胆管癌细胞P5 3mRNA的表达情况 ,同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①肝外胆管癌中PTEN及P5 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30 % (12 / 4 0 ) ,4 7.5 % (19/ 4 0 ) ,而正常胆管组织PTEN及P5 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90 % (9/ 10 ) ,0 % (0 / 10 ) ;②两者的表达与肝外胆管癌部位无关 ,但均与胆管癌的病理分级相关 ;③PTEN的表达与胆管癌的转移情况相关 ,而P5 3的表达与转移情况无关 ;④PTEN与P5 3蛋白在肝外胆管癌中表达具有相关性 ;⑤本研究选用引物扩增出的P5 3cDNA为 4 31bp ,电泳结果与预期结果一致。结论 :PTEN蛋白在肝外胆管癌中低表达而P5 3蛋白在肝外胆管癌中高表达 ,提示PTEN及P5 3在肝外胆管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P5 3突变可能下调PTEN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EN基因 P53基因 肝外胆管癌 免疫组织化学 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水合氯醛给药途径用于4岁以下儿童肛门直肠测压的镇静效果比较 被引量:3
7
作者 梁园园 万晓婷 +1 位作者 安婷 游倩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21年第9期2101-2106,共6页
目的:比较鼻饲和口服水合氯醛2种给药途径在4岁以下儿童肛门直肠测压检查中的镇静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行肛门直肠测压的婴幼儿,随机分为口服组(n=255)和鼻饲组(n=264),对比2组在服药操作时间,起效时... 目的:比较鼻饲和口服水合氯醛2种给药途径在4岁以下儿童肛门直肠测压检查中的镇静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行肛门直肠测压的婴幼儿,随机分为口服组(n=255)和鼻饲组(n=264),对比2组在服药操作时间,起效时间,检查时间,睡眠时间,一次性喂药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镇静有效率以及满意度方面的差异。结果:口服组镇静失败20例,鼻饲组均镇静成功。口服组与鼻饲组患儿给药操作时间分别是(15.38±2.34)和(4.02±2.38) min(t=3.311,P <0.001);起效时间分别是(26.85±3.61)和(18.56±2.58)min (t=3.312, P <0.001);检查时间分别是(18.58±11.32)和(9.54±2.85)min(t=3.313,P<0.001);睡眠时间分别是(58.61±22.67)和(48.54±18.85)min(t=3.101,P=0.002);一次性喂药成功率分别是47.06%和98.48%(Z=-13.225,P <0.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是59.61%和21.97%(Z=4.502, P <0.001),满意度分别为(9.66±1.34)和(9.67±1.33)分(t=-0.677,P=0.367)。结论:水合氯醛鼻饲给药途径较口服给药途径在小儿肛门直肠测压检查中一次性给药成功率高、镇静效果好、操作快捷、起效快、睡眠时间短、安全性高,间接缩短了检查用时,且并未降低家属满意度,值得在小儿肛门直肠测压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合氯醛 小儿肛门直肠测压 鼻饲 口服 镇静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国楼 秦仁义 +2 位作者 胡均 菅风国 张永波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128-130,I0003,共4页
目的为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LTME)治疗直肠癌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利用10例成年防腐固定的盆腔标本结合28例腹腔镜TME手术对直肠周围筋膜及间隙等结构的解剖特点进行观察测量。结果①直肠系膜中、上段较厚,与直肠连接疏松,有纤维... 目的为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LTME)治疗直肠癌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利用10例成年防腐固定的盆腔标本结合28例腹腔镜TME手术对直肠周围筋膜及间隙等结构的解剖特点进行观察测量。结果①直肠系膜中、上段较厚,与直肠连接疏松,有纤维束伸入直肠壁;下段逐渐变薄至2.2±1.1mm,并有1.58±0.46cm长的系膜与直肠肌层连结紧密。②Denonvilliers筋膜薄而致密,最薄处为1.3±0.6mm。③上腹下丛紧贴肠系膜下血管的后方,直肠后方的脏层筋膜与壁层筋膜之间的疏松间隙内无明显自主神经分支。④本组手术时间126~235min,平均156min。手术出血量平均59ml(60~350ml)。28例均获随访2~36个月,平均16个月,无局部复发。结论直肠系膜及Denonvilliers筋膜是包裹直肠的独立结构,沿骶前间隙及直肠两侧壁锐性分离可完整游离直肠系膜。掌握腹腔镜直肠手术的解剖学特点,能减少该手术的失误及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系膜 腹腔镜 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药合用治疗慢性胃炎脾胃湿热型疗效观察 被引量:4
9
作者 孙玫 王宇蔚 王建军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8年第2期218-219,共2页
目的:观察中西药合用治疗慢性胃炎脾胃湿热型的疗效。方法: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两组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自拟理胃舒肝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胃黏膜充血水肿消失时间、胃脘灼热消失时间、反酸消... 目的:观察中西药合用治疗慢性胃炎脾胃湿热型的疗效。方法: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两组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自拟理胃舒肝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胃黏膜充血水肿消失时间、胃脘灼热消失时间、反酸消失时间、饱胀感消失时间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症状积分和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药合用治疗慢性胃炎脾胃湿热型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胃炎 脾胃湿热型 中西药合用 对照治疗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体脓肿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附6例报告)
10
作者 胡涛 张汉伟 +4 位作者 吉宏明 陈胜利 张世渊 田新华 刘宝来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7期652-654,共3页
目的分析垂体脓肿临床特点,探讨垂体脓肿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近10年收治的6例垂体脓肿患者的术前临床特征、手术记录、术后脓液检验、术后症状是否改善及随访预后等情况。分析垂体脓肿临床特点及适宜... 目的分析垂体脓肿临床特点,探讨垂体脓肿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近10年收治的6例垂体脓肿患者的术前临床特征、手术记录、术后脓液检验、术后症状是否改善及随访预后等情况。分析垂体脓肿临床特点及适宜的手术方法。结果 6例患者行经蝶窦内镜或/及显微镜手术治疗后,术前症状垂体功能低下,间断头痛,视力视野障碍等均有不同程度好转。术后随访3月到6年,无复发。结论相对于垂体瘤等鞍区病变,垂体脓肿的临床特点无明显特异性,术前难以明确诊断或易误诊。但对于一些影像显示囊性边缘强化的垂体病变应考虑到垂体脓肿可能性。当怀疑垂体脓肿时须经蝶窦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脓肿 经蝶窦手术 MRI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果体上皮样囊肿6例报告
11
作者 乔鹏 戴刚 周游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39-640,共2页
关键词 上皮样囊肿 松果体 临床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流术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继发性脑积水(英文) 被引量:5
12
作者 闵强 王玉平 薛德麟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4期1-4,共4页
目的 脑室腹腔分流术可以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所继发脑积水 ,本文旨在探讨其手术适应证 ,并发证及评价疗效。方法 回顾同济神经外科自 1990~ 2 0 0 2年收治的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合并脑积水 15例治疗过程 ,患者均接受脑室腹腔分流术。... 目的 脑室腹腔分流术可以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所继发脑积水 ,本文旨在探讨其手术适应证 ,并发证及评价疗效。方法 回顾同济神经外科自 1990~ 2 0 0 2年收治的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合并脑积水 15例治疗过程 ,患者均接受脑室腹腔分流术。结果  15例中有 14例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有 2例后期接受二次分流管调整术。分流术并无形成感染源之虞 ,无证据显示造成腹腔及循环系统的感染扩散。结论 脑室腹腔分流术能安全有效减轻积水 ,改善症状及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腹腔分流水 新型隐球菌 脑膜炎 脑积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型下唇组织瓣一期修复上唇一侧萎缩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一鸣 易传勋 +3 位作者 冯晓玲 王玉荣 彭冲 杨名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0年第4期303-304,共2页
目的 :探求红唇修复的简易实用方法。 方法 :于下唇设计并切取蒂在口角的带唇动脉的轴型红唇组织瓣进行转移。 结果 :9例患者均获成功 ,效果满意。 结论 :该方法改变传统的分期进行的红唇瓣修复法 ,一期完成手术 。
关键词 红唇萎缩 轴型红唇瓣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酸受体阳性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对肝细胞癌病人合并血管侵犯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4
作者 林美龙 王文强 +2 位作者 李剑 张二雷 黄志勇 《临床外科杂志》 2022年第4期364-367,共4页
目的探讨叶酸受体阳性循环肿瘤细胞(FR^(+)-CTCs)检测对肝细胞癌病人(HCC)合并血管侵犯的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2020年10月~2021年8月我院收治的HCC住院病人91例,利用免疫磁珠负向筛选+靶向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其外周血液中的FR^(+)-C... 目的探讨叶酸受体阳性循环肿瘤细胞(FR^(+)-CTCs)检测对肝细胞癌病人(HCC)合并血管侵犯的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2020年10月~2021年8月我院收治的HCC住院病人91例,利用免疫磁珠负向筛选+靶向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其外周血液中的FR^(+)-CTCs。根据病人术前影像学检查和术后病理结果分为无血管侵犯(NVI)组30例,微血管侵犯(MVI)组26例,门静脉癌栓(PVTT)组35例。分析3组病人FR^(+)-CTCs检测值差异。结果3组病人FR^(+)-CTCs检测值的平均水平分别为(10.52±2.21)FU/3 ml,(12.35±2.47)FU/3 ml,(14.79±3.68)FU/3 ml,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R^(+)-CTCs检测值与HCC血管侵犯程度存在正相关性(r=0.499,P<0.05)。分别以FR^(+)-CTCs作为有无血管侵犯和PVTT的辅助诊断指标,其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9(95%CI为0.668~0.869)和0.830(95%CI为0.733~0.928);当分别取截断点为12.35 FU/3 ml和11.8 FU/3 ml时,其诊断灵敏度分别为0.672和0.829、特异度分别为0.767和0.733。结论FR^(+)-CTCs检测值与HCC血管侵犯程度存在正相关,FR^(+)-CTCs检测值对有无血管侵犯和PVTT有较高的辅助诊断价值,但对MVI诊断价值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肿瘤细胞 叶酸受体 肝细胞癌 血管侵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与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关系的研究
15
作者 易伟 陈坚 《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3年第2期21-23,共3页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FGF)是一组体内分布广泛的具有生长因子活性的多肽,由机体组织自身合成,通过与靶细胞膜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调节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因能明显地促进成纤维细胞的有丝分裂作用,故而称...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FGF)是一组体内分布广泛的具有生长因子活性的多肽,由机体组织自身合成,通过与靶细胞膜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调节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因能明显地促进成纤维细胞的有丝分裂作用,故而称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又因和肝素有很高的亲和力,故而又称为肝素结合生长因子(Heparin binding growth fact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血管形成 肿瘤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前交叉韧带切断骨关节炎模型中MMP-1 MMP-13及TIMP-1的mRNA表达研究 被引量:58
16
作者 吴宏斌 杜靖远 +3 位作者 胡勇 刘维钢 傅刚 张景辉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69-173,I001,共6页
目的 研究兔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切断 (ACLT)骨关节炎模型关节软骨及滑膜中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 1,MMP 13及组织源性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 (TIMP) 1在不同造模时期的表达情况 ,探讨上述因子在骨关节炎 (OA)发病过程中的作用。为该模型... 目的 研究兔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切断 (ACLT)骨关节炎模型关节软骨及滑膜中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 1,MMP 13及组织源性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 (TIMP) 1在不同造模时期的表达情况 ,探讨上述因子在骨关节炎 (OA)发病过程中的作用。为该模型作OA防治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实验组ACLT模型兔 2 0只 ,分别于造模 4周及 8周时各处死 10只 ,假手术对照组大白兔10只于术后 8周处死。解剖显微镜下行股骨髁关节软骨退变的大体评分 ,取股骨内髁内侧退变软骨及邻近滑膜 ,用反转录 多聚酶链反应 (RT PCR)的方法检测MMP 1,MMP 13及TIMP 1的mRNA表达。结果 ACLT术后 4周即可见软骨退变 ,8周时退变进一步加重 (P <0 0 2 ) ,对照组无明显软骨退变。对照组软骨及滑膜中MMP 1及TIMP 1的检出率较低 ,造模 4周时检出率明显增高 (P <0 0 5 ) ,部分阳性标本表达量有一定增高 ,造模 8周时MMP 1仍有很高的检出率 ,表达量持续增高 ,而TIMP 1检出率较 4周时下降 ;MMP 13在对照组滑膜中没有检测出 ,造模 4周时有一定的检出率 ,8周时检出率明显增加 (P <0 0 0 2 ) ,软骨中对照组MMP 13的表达率及表达量都很低 ,造模 4周时表达率明显增高 (P <0 0 5 ) ,8周时表达率却明显下降。结论 MMP 1,MMP 13及TIM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切带 MMP-1 MMP-13 TIMP-1 MRNA 表达 骨关节炎 金属蛋白酶类组织抑制剂 动物模型
原文传递
一氧化氮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肺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琳芳 张磊 +3 位作者 金鑫 荣忠厚 吴河水 王春友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2-204,共3页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NO)减轻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肺损伤的机制。方法采用逆行胰胆管牛磺胆酸钠注射制造SAP大鼠模型。动物分为假手术组、胰腺炎组、L-精氨酸(L-Arg)治疗组和氯喹(CQ)治疗组。硝酸还原酶法检测肺组织NO的浓度变化...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NO)减轻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肺损伤的机制。方法采用逆行胰胆管牛磺胆酸钠注射制造SAP大鼠模型。动物分为假手术组、胰腺炎组、L-精氨酸(L-Arg)治疗组和氯喹(CQ)治疗组。硝酸还原酶法检测肺组织NO的浓度变化,实时定量PCR(RT-PCR)检测肺组织TLR(Toll-like receptor)2/4mRNA表达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SAP大鼠肺组织NO浓度降低,肺损伤加重;肺组织TLR2/4mRNA表达增高,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升高(P〈0.05)。给予不同剂量L-Arg治疗后,肺组织NO浓度明显升高,肺损伤程度减轻;TLR2/4mRNA表达降低,肺组织TNF-α表达降低(P〈0.05)。给予CQ抑制肺组织TLR2/4mRNA表达后,肺组织内NO浓度升高,肺损伤减轻,TNF-α表达降低(P〈0.05)。结论NO可以明显抑制SAP肺组织TLR2/4mRNA的表达,减少细胞因子的合成及释放,从而减轻肺组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急性胰腺炎 肺脏 TOLL样受体 氯喹
原文传递
显微镜下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4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2
18
作者 王少兵 刘红朝 +1 位作者 蒋泳 朱炎昌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5年第12期1670-1671,共2页
目的探讨开颅血肿清除术中运用显微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优越性.方法应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对46例HICH患者进行直视下手术,经侧裂入路或经皮质入路显微镜下清除脑内血肿.结果术后1~3d复查头颅CT,显示血肿清除70%以上,瞳孔散大... 目的探讨开颅血肿清除术中运用显微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优越性.方法应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对46例HICH患者进行直视下手术,经侧裂入路或经皮质入路显微镜下清除脑内血肿.结果术后1~3d复查头颅CT,显示血肿清除70%以上,瞳孔散大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回缩,恢复良好率(达Ⅲ级以上)占80%.结论经显微镜下开颅血肿清除术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有效的方法之一,疗效肯定,创伤少,可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及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脑出血 开颅血肿清除术 显微手术 显微镜
原文传递
直肠癌旁移行粘膜Ki-67、p53及C-erbB-2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9
作者 许天文 郑勇斌 +2 位作者 连彦军 许东坡 陈道达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881-883,共3页
目的 探讨直肠癌旁移行粘膜 (TM )的生物学性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粘液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 3 3例直肠癌手术切除标本及其近远端肠管粘膜 ,同步检测其Ki 67增殖指数、p5 3、C erbB 2蛋白表达率。结果 Ki 67指数在远切... 目的 探讨直肠癌旁移行粘膜 (TM )的生物学性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粘液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 3 3例直肠癌手术切除标本及其近远端肠管粘膜 ,同步检测其Ki 67增殖指数、p5 3、C erbB 2蛋白表达率。结果 Ki 67指数在远切端移行粘膜较癌组织低 (P <0 .0 1) ,但高于近切端正常粘膜 (P <0 .0 5 ) ;在癌组织与近切端正常粘膜中相比差异亦有显著性(P <0 .0 1)。p5 3蛋白阳性率在远切端TM中为 2 1.2 1% ,癌组织为 5 7.5 8% ,近切端正常粘膜为O ,远切端TM低于癌组织 (P <0 .0 1) ,但高于近切端正常粘膜 (P <0 .0 5 )。C erbB 2蛋白阳性率在远切端TM中为 18.18% ,癌组织为 60 .60 % ,近切端正常粘膜为O ,远切端TM低于癌组织 (P <0 .0 1) ,但高于近切端正常粘膜 (P <0 .0 5 )。结论 直肠癌旁移行粘膜可能是一种原发性癌前病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旁移行粘膜 KI-67 P53 C-ERBB-2 生物学性质 临床意义 粘液组织化学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原文传递
血清HER-2/neu胞外域在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解救化疗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9
20
作者 刘春萍 逯翀 +1 位作者 田元 黄韬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22-424,共3页
目的 探讨血清HER-2/neu胞外域(ECD)在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解救化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健康志愿者、良性乳腺疾病患者各27例的血清HER-2/neuECD水平及27例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化疗前后的血清HER-2/neuECD水... 目的 探讨血清HER-2/neu胞外域(ECD)在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解救化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健康志愿者、良性乳腺疾病患者各27例的血清HER-2/neuECD水平及27例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化疗前后的血清HER-2/neuECD水平,结合其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健康志愿者与乳腺良性疾病患者血清HER-2/neuECD水平均低于15μ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化疗前血清HER-2/neuECD的平均浓度为(47.30±109.06)μg/L,显著高于健康志愿者及乳腺良性疾病患者(P〈0.01)。血清HER-2/neuECD水平与原发肿瘤HER-2/neu的表达成正相关(r=0.752,P〈0.01)。解救化疗有效的患者,化疗3周后血清HER-2/neuECD水平较化疗前明显降低(P〈0.05),化疗3周后与化疗6周后血清HER-2/neuEC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前HER-2/neuECD水平与患者总生存期呈负相关(r=-0.601,P〈0.01),而与无进展生存期无明显相关(r=-0.374,P〉0.05)。化疗前血清HER-2/neuECD〉15μg/L与HER-2/neuECD〈15μg/L的患者比较,总生存率前者低于后者(P〈0.05),无进展生存率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ER-2/neuECD水平的监测,有助于早期发现乳腺癌的复发转移,指导解救化疗方案的选择,评估患者的疗效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血清 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