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的预后及治疗失败的相关因素分析
1
作者 尹萌萌 胡群 +2 位作者 刘爱国 王雅琴 张艾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8-314,共7页
目的分析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儿童的预后及治疗失败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并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儿童血液科2012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ALL患儿的临床资料,随访至2024年6月... 目的分析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儿童的预后及治疗失败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并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儿童血液科2012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ALL患儿的临床资料,随访至2024年6月。结果共纳入341例ALL患儿。69例治疗失败患儿中,复发55例(80%),非复发性死亡14例(20%),无患儿发生二次肿瘤;初诊WBC计数≥50×10^(9)/L、微小残留病灶阳性及严重不良事件是治疗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55例复发患儿中,复发时间以极早期复发为主(36%),复发部位以骨髓复发为主(56%),免疫分型(P=0.009)、初诊WBC计数(P=0.011)及融合基因(P=0.040)与复发时间有关;高危、T细胞ALL、复发及严重不良事件是影响ALL儿童长期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ALL儿童预后与危险分层、免疫分型、是否复发及是否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等因素相关,其中复发是患儿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积极预防复发可降低患儿的治疗失败率,提高长期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预后 治疗失败 危险因素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血小板增多症诊治进展
2
作者 徐雨婷(综述) 胡群(审校)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6-241,共6页
血小板增多症是儿科的常见疾病,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继发性常由感染、贫血、缺铁、外伤或手术等引起,一般无严重血栓形成或出血事件发生。原发因素控制后血小板计数多可恢复正常,临床过程及结局良好。原发性由骨髓增生性肿瘤如真... 血小板增多症是儿科的常见疾病,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继发性常由感染、贫血、缺铁、外伤或手术等引起,一般无严重血栓形成或出血事件发生。原发因素控制后血小板计数多可恢复正常,临床过程及结局良好。原发性由骨髓增生性肿瘤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纤维化等引起,常伴有造血细胞基因突变。临床表现相较于成人不典型,血栓栓塞及出血事件少见。无症状或症状轻微者一般无需特殊治疗,建议定期监测血小板数值。有血栓形成风险或血小板极度增多者可以考虑使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必要时进行降细胞治疗,但需密切监测药物毒副作用。目前常用的降细胞药物包括羟基脲、干扰素α、阿那格雷等。该文通过介绍儿童血小板增多症的病因及分类、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旨在进一步为临床医师提供治疗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增多症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血栓栓塞 羟基脲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38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王莉 刘爱国 +5 位作者 王雅琴 黄永建 侯凌 张艾 王松咪 胡群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25-428,共4页
目的 了解儿童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临床特点,帮助临床医师提升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12月收治的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发病原因,年龄、性别分布,炎症因子特点。结果 纳入386例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儿... 目的 了解儿童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临床特点,帮助临床医师提升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12月收治的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发病原因,年龄、性别分布,炎症因子特点。结果 纳入386例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儿,平均发病年龄(2.0±0.3)岁,<3岁患儿294例(76.2%)。中位血小板计数为626.5(567.8~701.0)×10^(9)/L,在病程8.0(7.0~11.0)天,血小板计数达到高峰,然后逐渐下降。143例患儿在病程恢复期规律监测血常规,血小板在病程10.0(7.0~14.0)天恢复正常。引起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最常见的原因为感染(94.6%),感染最常见的3种病原体为肺炎支原体、真菌和腺病毒。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儿的白细胞介素(IL)-1β、IL-2受体、IL-6、IL-8、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均高于血小板正常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多见于3岁以下儿童,最常见的原因是感染。针对原发病治疗后血小板即可恢复正常,除川崎病,其余患儿均无需抑制血小板聚集及抗凝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发性 血小板增多 感染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R-T细胞治疗在儿童中的毒副作用
4
作者 尹萌萌(综述) 胡群(审校)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1-366,共6页
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因其特异性识别功能及细胞毒性,已成为治疗恶性肿瘤最有前途的方法之一,但它也具有一系列的毒副作用,特别是对儿童,毒性反应发展迅速,严重者还会危及生命。本文对CAR-T细胞治疗在儿童中的毒副作用,及其临床表现... 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因其特异性识别功能及细胞毒性,已成为治疗恶性肿瘤最有前途的方法之一,但它也具有一系列的毒副作用,特别是对儿童,毒性反应发展迅速,严重者还会危及生命。本文对CAR-T细胞治疗在儿童中的毒副作用,及其临床表现和治疗等方面进行概述,旨在优化其在儿童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毒副作用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期监测微小残留病变对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预后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顿建新 丁玉亭 +3 位作者 张艾 王雅琴 刘爱国 胡群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9-182,共4页
背景微小残留病变(MRD)用于监测和评估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治疗反应,并根据MRD水平进行危险度分层。目的探讨ALL患儿化疗期间及结束化疗后定期监测MRD对复发的预后价值。设计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20年2月华... 背景微小残留病变(MRD)用于监测和评估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治疗反应,并根据MRD水平进行危险度分层。目的探讨ALL患儿化疗期间及结束化疗后定期监测MRD对复发的预后价值。设计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20年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我院)接受CCCG-ALL 2015方案化疗的初诊ALL连续病例的临床资料,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MRD。分析定期监测MRD与早期预测复发之间的关系。主要结局指标无复发生存期(RFS)。结果224例患儿纳入本文分析,男134例,女90例,中位年龄4.8岁。①诱导缓解第19天(D19)MRD阳性104例(46.4%),第46天(D46)MRD阳性23例(10.3%)。从诱导缓解后(16周)至结束化疗(125周)MRD均阴性145例。结束化疗后随访期间(152~287周),13例MRD阳性,其中11例(84.6%)复发。②28例患儿复发,中位复发时间33月,14例存活,12例死亡,2例失访;20例骨髓复发,其中2例合并睾丸复发,1例合并中枢神经系统复发(CNSL);8例单纯CNSL。③224例患儿随访时间52(IQR:36.5~69.5)月,5年RFS(84.5±2.8)%。D46 MRD≥0.01%与<0.01%、诱导缓解后至结束化疗期间MRD均阴性与MRD至少1次阳性患儿的5年RF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46 MRD≥0.01%及诱导缓解后至结束化疗期间MRD至少1次阳性的患儿预后较差。化疗过程中定期监测MRD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微小残留病变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门冬酰胺酶相关胰腺炎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6
作者 顿建新 张艾 +3 位作者 王雅琴 王瑶 刘爱国 胡群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47-551,共5页
目的:分析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治疗过程中发生门冬酰胺酶(asparaginase,ASP)相关胰腺炎(asparaginase-associated pancreatitis,AAP)的临床特点以及影响AAP的危险因素,探讨AAP后ASP再暴露情况及AA... 目的:分析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治疗过程中发生门冬酰胺酶(asparaginase,ASP)相关胰腺炎(asparaginase-associated pancreatitis,AAP)的临床特点以及影响AAP的危险因素,探讨AAP后ASP再暴露情况及AAP对ALL患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20年6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初诊252例ALL患儿临床资料,分析AAP临床特点。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AAP的危险因素,预后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使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结果:252例ALL患儿中,23例AAP发生率为9.1%。19例(82.6%)患儿AAP发生在诱导缓解期,末次ASP至胰腺炎发生的中位时间为12 d。初诊时总胆固醇≥3.5 mmol/L是A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6例AAP患儿在AAP治愈后进行ASP再暴露,3例发生二次AAP。AAP组患儿5年总体生存(overall survival,OS)为(78.3±8.6)%,非AAP组患儿5年OS为(90.3±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止组患儿5年OS为(77.8±9.8)%,未中止组患儿5年OS为(90.1±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末次ASP至胰腺炎发生的中位时间为12 d。AAP患儿较非AAP患儿5年OS低。ASP再暴露有发生二次AAP的风险,但完成化疗方案ASP有助于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冬酰胺酶 胰腺炎 儿童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慢性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被引量:6
7
作者 尹萌萌 刘爱国 +2 位作者 张艾 王雅琴(综述) 胡群(审校)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631-635,共5页
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在儿童中发病率约为(4~5)/10万,多数(80%~90%)ITP患儿在确诊后12个月内血小板数可恢复正常,但少数(10%~20%)患儿血小板减少会超过1年,成为慢性ITP。慢性ITP的发病机制尚未清楚,现有... 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在儿童中发病率约为(4~5)/10万,多数(80%~90%)ITP患儿在确诊后12个月内血小板数可恢复正常,但少数(10%~20%)患儿血小板减少会超过1年,成为慢性ITP。慢性ITP的发病机制尚未清楚,现有研究认为是在患儿易感基因背景下,由于感染和免疫紊乱产生的自身免疫抗体对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破坏造成血小板减少。文章综述慢性ITP的诊断,预测因素及相关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诊断 预测因素 治疗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后肺部感染合并肺动脉高压1例 被引量:2
8
作者 王雅琴 王稳 +3 位作者 张艾 卢慧玲 刘爱国 胡群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305-306,共2页
1病例资料患儿,男,11岁,因“反复发热伴双下肢疼痛2月余”入院。入院查体:贫血貌,皮肤可见陈旧性瘀斑,无其他阳性体征。血常规:白细胞2.50×10^(9)/L,中性粒细胞0.98×10^(9)/L,血红蛋白76.0g/L,血小板123.0×10^(9)/L。骨... 1病例资料患儿,男,11岁,因“反复发热伴双下肢疼痛2月余”入院。入院查体:贫血貌,皮肤可见陈旧性瘀斑,无其他阳性体征。血常规:白细胞2.50×10^(9)/L,中性粒细胞0.98×10^(9)/L,血红蛋白76.0g/L,血小板123.0×10^(9)/L。骨髓细胞学示幼稚淋巴细胞占94.4%,考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流式细胞学示87%细胞为恶性B系淋巴细胞,该群细胞白血病相关免疫表现特征为TdTCD19+CD20+CD34+CD10+CD58+CD38+CD44-CD24+CD200p+CD56p+,考虑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ommon-B),43种白血病相关融合基因检测均阴性,检测到IKZF1基因IKAROS6剪接变异条带。染色体:46,XY,t(14;22)(q32;1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下肢疼痛 阳性体征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幼稚淋巴细胞 骨髓细胞学 CD24 CD56 肺动脉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凝血功能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尹萌萌 刘爱国 +2 位作者 张艾 王雅琴 胡群 《医学研究杂志》 2021年第5期104-107,共4页
目的研究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儿童(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凝血功能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检测558例ITP患儿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等凝血功能变化,并结合... 目的研究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儿童(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凝血功能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检测558例ITP患儿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等凝血功能变化,并结合出血症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本组ITP儿童中,无出血81例,出血477例,其中轻度出血283例,中度出血178例,重度出血16例;PLT数不同的患儿出血症状不同(P=0.000);不同APTT、PT的患儿出血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部分患儿的AT-Ⅲ、FVⅢ及FⅨ活性结果异常;不同FIB浓度的患儿出血症状不同,ROC曲线分析中,FIB对患儿出血具有诊断价值,最佳临界值为2.7g/L;Logistic回归分析中,患儿出血症状与性别(OR=0.93,95%CI:0.81~1.06)及年龄(OR=0.83,95%CI:0.34~2.03)无关,与PLT(OR=0.32,95%CI:0.19~0.55)及FIB(OR=0.08,95%CI:0.024~0.280)有关。结论ITP儿童出血症状与PLT数有关,与APTT及PT无关;部分ITP儿童凝血功能异常,建议ITP患儿诊断时常规筛查凝血功能;FIB浓度与ITP儿童出血症状有关,通过输注FIB可能缓解ITP患儿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儿童 血小板 凝血功能 出血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易栓症 被引量:5
10
作者 胡群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111-112,F0003,F0004,共4页
易栓症(thrombophilia)是一类由于止血机制异常容易发生血栓的临床病症,即"血栓形成倾向"。易栓症不是单一疾病,而是指由于抗凝蛋白、凝血因子、纤溶蛋白等的遗传性或获得性缺陷,或存在获得性危险因素而容易发生血栓栓塞的疾病或状... 易栓症(thrombophilia)是一类由于止血机制异常容易发生血栓的临床病症,即"血栓形成倾向"。易栓症不是单一疾病,而是指由于抗凝蛋白、凝血因子、纤溶蛋白等的遗传性或获得性缺陷,或存在获得性危险因素而容易发生血栓栓塞的疾病或状态。易栓症的血栓栓塞类型主要为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引起血栓疾病涉及遗传性与获得性两种机理,后者更为多见[1]。继发性易栓症在儿童通常与中心静脉插管、肿瘤和心脏病有关,发生率明显低于成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栓症 血栓栓塞 获得性缺陷 血栓形成倾向 中心静脉插管 血栓疾病 新生儿血 肺栓塞 纤溶系统 急性期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的血栓形成性及感染性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 被引量:5
11
作者 尹萌萌 胡群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22年第1期94-97,共4页
中心静脉导管是儿科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可用于患儿药物、全肠外营养液、血制品等静脉输注及血液透析和血浆置换。随着中心静脉导管使用率明显增加,静脉导管相关血栓和中心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也逐年增加,不仅缩短了... 中心静脉导管是儿科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可用于患儿药物、全肠外营养液、血制品等静脉输注及血液透析和血浆置换。随着中心静脉导管使用率明显增加,静脉导管相关血栓和中心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也逐年增加,不仅缩短了静脉导管的使用寿命,也降低了患儿的生活质量,制定适合儿童的预防及治疗方法已引起临床重视。本研究综述了儿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栓及感染并发症的危险因素、预防和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导管 儿童 静脉导管相关血栓 中心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二线治疗的热点问题 被引量:3
12
作者 胡群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283-285,320,共4页
儿童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管理,特别是持续性或慢性ITP的管理,是血液科临床医生面临的巨大挑战。当标准的一线治疗无效或效果不满意时通常需要考虑二线治疗,而二线治疗疗效的不确定性,以及很多新药在儿科应用的临床试验有限... 儿童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管理,特别是持续性或慢性ITP的管理,是血液科临床医生面临的巨大挑战。当标准的一线治疗无效或效果不满意时通常需要考虑二线治疗,而二线治疗疗效的不确定性,以及很多新药在儿科应用的临床试验有限等,增加了儿童患者中二线治疗药物选择的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二线治疗 儿科应用 儿童原发性 血液科 临床医生 临床试验 儿童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谈儿童血友病预防治疗 被引量:2
13
作者 胡群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2-4,共3页
血友病属先天性基因缺陷病,目前尚无根治性治疗措施,因此,血友病儿童生活质量差,出血严重,致残率高。重型血友病儿童多于2岁左右发生关节出血,此后反复的关节出血导致慢性血友病性关节炎进而因关节畸形而致残,几乎是血友病患者的共同结... 血友病属先天性基因缺陷病,目前尚无根治性治疗措施,因此,血友病儿童生活质量差,出血严重,致残率高。重型血友病儿童多于2岁左右发生关节出血,此后反复的关节出血导致慢性血友病性关节炎进而因关节畸形而致残,几乎是血友病患者的共同结局。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实施了血友病综合关怀的治疗模式,尤其是对重型血友病儿童实行预防治疗,使得重型血友病由威胁生命、严重影响生存质量的疾病转变成终生携带但可以正常生活的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缺陷 出血次数 儿童生活 初级预防 生存质量 凝血因子 矫形手术 药代动力学 出血症状 抑制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科疾病中获得性凝血障碍的诊治 被引量:1
14
作者 胡群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49-51,60,共4页
获得性凝血障碍在儿科急性疾病中相对少见,但是常常发生在危急状态,且与原发病的病理状态有关,可由多种疾病引起,感染、失血及肝功能衰竭是最常见的原因。凝血过程是复杂的,常与其他生理过程关联,也经常随病程而变化。正常的凝血... 获得性凝血障碍在儿科急性疾病中相对少见,但是常常发生在危急状态,且与原发病的病理状态有关,可由多种疾病引起,感染、失血及肝功能衰竭是最常见的原因。凝血过程是复杂的,常与其他生理过程关联,也经常随病程而变化。正常的凝血和止血参数在婴幼儿期不是一个恒定值,因此凝血异常的诊断需考虑到年龄和疾病发展过程的影响,而且受临床可获得检查的限制。治疗常包括血浆制品的输注及一些重组产品的使用。现对儿科疾病中凝血异常的病因、常用检查及治疗方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疾病 凝血障碍 获得性 诊治 疾病发展过程 凝血异常 治疗方法 肝功能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细胞遗传学特点
15
作者 尹萌萌 刘爱国 +2 位作者 张艾 王雅琴 胡群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22年第5期474-478,共5页
目的 了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ALL)儿童细胞遗传学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儿童血液科诊断的202例ALL儿童的临床资料,包括染色体、基因、性别、年龄、临床危险度... 目的 了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ALL)儿童细胞遗传学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儿童血液科诊断的202例ALL儿童的临床资料,包括染色体、基因、性别、年龄、临床危险度及预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202例ALL患儿中,正常核型占67.8%,异常核型占32.2%:其中单纯数目异常者占21.5%,单纯结构异常者占35.4%,数目及结构均异常者占43.1%。融合基因阳性患儿占20.8%(42/202)。(2)染色体数目异常者中,主要为超二倍体患儿,占46.2%;结构异常中,主要为t(9;22)与t(1;19)患儿,各占9.8%;融合基因中,主要为TEL/AML1阳性患儿,占42.9%(18/42)。(3)本组ALL儿童的细胞遗传学特征与年龄、临床危险度有关,但与性别无关;(4)融合基因阳性的患儿中,仅26.2%(11/42)患儿携带对应的染色体核型。(5)截止随访时间,存活者占82.2%(166/202),死亡者占10.9%(22/202),失访者占6.9%(14/202)。染色体核型与ALL儿童预后明显相关(P<0.001)。结论 不同年龄、临床危险度患儿的细胞遗传学存在明显差别,且染色体核型与预后明显相关。融合基因检测阳性率高于染色体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儿童 染色体 核型改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综合征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习必鑫 胡群(综述) 刘爱国(审校)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29-633,共5页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综合征(BOS)是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罕见且致命的非感染性肺部并发症之一。原发性移植物功能不良、移植物抗宿主病、淋巴细胞浸润性细支气管炎、胃食管反流、空气污染等多种危险因素与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后BOS的...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综合征(BOS)是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罕见且致命的非感染性肺部并发症之一。原发性移植物功能不良、移植物抗宿主病、淋巴细胞浸润性细支气管炎、胃食管反流、空气污染等多种危险因素与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后BOS的发生密切相关。由于早期症状不明显、开放性肺活检风险高、病理生理改变不可逆及部分患儿激素治疗效果不理想等原因,儿童移植后BOS的临床诊疗十分具有挑战性。文章综述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BOS的流行病学特点、发病机制、诊断方法及治疗进展,为进一步完善适用于儿童移植后BOS的诊疗规范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综合征 造血干细胞移植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后EB病毒相关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的诊疗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习必鑫 胡群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96-400,共5页
EB病毒相关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EBV-PTLD)是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减低强度的预处理(RIC)、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的使用、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巨细胞病毒感染等多种高危因素与儿童EBV-PTLD发生密切相关。由... EB病毒相关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EBV-PTLD)是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减低强度的预处理(RIC)、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的使用、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巨细胞病毒感染等多种高危因素与儿童EBV-PTLD发生密切相关。由于目前移植后EBV-PTLD相对少见,且缺乏统一的治疗方案,因此儿童EBV-PTLD临床诊疗极具挑战性。文章旨在综述儿童EBV-PTLD的发病机制、危险因素、诊断标准及最新治疗进展,为进一步完善适用于儿童EBV-PTLD的诊疗规范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 EB病毒 临床诊疗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静脉血栓栓塞的危险因素及抗凝治疗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稳 胡群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340-343,共4页
静脉血栓栓塞(VTE)是指静脉中血凝块形成引起的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是获得性或遗传性血栓易感性与各种危险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结果。近年来,儿童VTE的发病人数日渐增多,由于其独特的生理特征、病因多样、防治研究较少,在临床诊治中存... 静脉血栓栓塞(VTE)是指静脉中血凝块形成引起的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是获得性或遗传性血栓易感性与各种危险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结果。近年来,儿童VTE的发病人数日渐增多,由于其独特的生理特征、病因多样、防治研究较少,在临床诊治中存在一定的挑战。本文笔者拟就儿童VTE形成的危险因素及抗凝治疗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患者选择合适的诊疗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静脉血栓栓塞 危险因素 抗凝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并发肿瘤溶解综合征18例临床分析
19
作者 顿建新 崔东艳 +2 位作者 张艾 刘爱国 胡群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37-740,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并发肿瘤溶解综合征(tumor lysis syndrome,TLS)的临床特点,分析TLS的危险因素以及预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01月01日至2020年06月30日期间于我院就诊的253例ALL...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并发肿瘤溶解综合征(tumor lysis syndrome,TLS)的临床特点,分析TLS的危险因素以及预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01月01日至2020年06月30日期间于我院就诊的253例ALL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TLS的危险因素以及TLS对ALL患儿预后的影响。结果:253例患儿中,18例(7.1%)患儿发生TLS,男女比例2.6∶1,中位年龄8.1岁。TLS患儿较非TLS患儿更容易出现窦性心动过速、前臂心肌复极异常以及QT间期延长(P<0.05)。初诊高白细胞计数(WBC≥50×10^(9)/L)与初诊非高白细胞TLS患儿的血尿酸、LDH、血肌酐、血钾、血校正钙及肌酐清除率(creatinine clearance,Ccr)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初诊LDH≥900 U/L是TL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TLS组与非TLS组的EFS及OS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初诊LDH≥900 U/L是TL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TLS并不影响ALL患儿的远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肿瘤溶解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αβ复合型地中海贫血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1例病例报告
20
作者 徐雨婷 张艾 +2 位作者 王稳 顿建新 胡群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63-466,共4页
1 病例资料男,3岁9个月,因“面色苍黄10余天,咳嗽3 d, 发热1 d”于2018年3月8日至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我院)就诊。患儿10余天前出现面色苍黄,无明显出血,当地医院查血常规:WBC 7.81×10^(9)·L^(-1),N 1.69... 1 病例资料男,3岁9个月,因“面色苍黄10余天,咳嗽3 d, 发热1 d”于2018年3月8日至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我院)就诊。患儿10余天前出现面色苍黄,无明显出血,当地医院查血常规:WBC 7.81×10^(9)·L^(-1),N 1.69×10^(9)·L^(-1),RBC 1.09×10^(12)·L^(-1),Hb 24 g·L^(-1),PLT 64×10^(9)·L^(-1);骨髓细胞学:髓象红系比例减低伴巨核细胞成熟障碍(原始细胞占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属同济医院 面色苍黄 再生障碍性贫血 同济医学院 骨髓细胞学 病例报告 病例资料 华中科技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