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0年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监测报告 被引量:5
1
作者 文细毛 任南 +12 位作者 李福琴 战榕 方旭 孟庆兰 杨怀 李卫光 刘丁 郭凤玲 鲜于舒铭 赖晓全 逄崇杰 黄勋 吴安华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目的了解医疗机构住院患者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情况及变化趋势,为制定HCV感染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20年上报至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资料中HCV感染监测结果进行汇总分析,HCV阳性为血清抗-HCV阳性或HCV RNA阳... 目的了解医疗机构住院患者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情况及变化趋势,为制定HCV感染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20年上报至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资料中HCV感染监测结果进行汇总分析,HCV阳性为血清抗-HCV阳性或HCV RNA阳性,并与2003年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2020年1573所医院调查住院患者1071368例,其中738535例患者进行了HCV相关检测,4014例存在HCV感染,检测率为68.93%,HCV阳性率为0.54%。男性患者HCV阳性率为0.60%,女性患者为0.4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18,P<0.001)。年龄段以50~<60岁组HCV阳性率最高(0.76%),其次为40~<50岁组,HCV阳性率为0.71%,各年龄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6.74,P<0.001)。2003年调查住院患者91113例,35145例进行HCV相关检测,检测率为38.57%,775例存在HCV感染,HCV阳性率为2.21%。2020年不同规模医院HCV阳性率为0.46%~0.63%,以医院床位数600~899张者最高,不同规模医院患者HCV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34,P<0.001)。2020年有1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HCV相关检测患者人数>10000例,HCV阳性率为0.19%~0.81%,以海南省最高;不同科室HCV阳性率为0.06%~0.82%,以儿科HCV阳性率最低,内科HCV阳性率最高。2003、2020年HCV阳性率均以感染病科最高,分别为7.95%、3.48%,2003年其次为整形科(7.72%)、消化科(3.77%)、肾病科(3.57%)、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3.10%),2020年其次为消化科(1.35%)、肾病科(1.18%)、内分泌科(0.91%)、综合ICU(0.79%)。结论与2003年相比,2020年HCV阳性率明显下降。HCV感染患者主要分布在感染病科,其次为消化科、肾病科及综合ICU,HCV感染阳性率存在性别、年龄、地域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丙型 丙型肝炎病毒 流行病学调查 住院患者 发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足口病病区的医院感染管理 被引量:15
2
作者 刘爱萍 谢红艳 韩颖 《护理学杂志》 2009年第11期19-20,共2页
目的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病区的医院感染。方法强化岗前培训;加强消毒隔离及医务人员手卫生;做好陪护人员和患儿的健康教育。结果就诊患儿419例中,无1例误诊及漏诊,无1例发生医院感染。收治住院患儿228例中,重症3例,无1例死亡。结论加强... 目的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病区的医院感染。方法强化岗前培训;加强消毒隔离及医务人员手卫生;做好陪护人员和患儿的健康教育。结果就诊患儿419例中,无1例误诊及漏诊,无1例发生医院感染。收治住院患儿228例中,重症3例,无1例死亡。结论加强消毒隔离和手卫生可切断传播途径,有效避免手足口病病区的医院感染,切实保护患儿的生命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感染 医院感染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卫生依从性管理系统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6
3
作者 彭威军 赖晓全 +3 位作者 徐敏 谭莉 王振玲 吕倩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340-1344,共5页
目的评价手卫生依从性管理系统控制医院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某大型三甲医院2020年7月—2021年6月呼吸ICU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观察并分析应用手卫生依从性管理系统前后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和各项医院感染管理指标的变化。结果应用手卫... 目的评价手卫生依从性管理系统控制医院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某大型三甲医院2020年7月—2021年6月呼吸ICU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观察并分析应用手卫生依从性管理系统前后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和各项医院感染管理指标的变化。结果应用手卫生依从性管理系统后,不同岗位工作人员(含医生、护士和保洁)及整体手卫生依从率均提高(P<0.05);试验组医院感染发病率和多重耐药菌(MDROs)医院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手卫生依从性管理系统可有效提高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卫生 依从性 手卫生管理系统 医院感染 直接观察法 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冠肺炎救治定点医院感染防控管理 被引量:4
4
作者 马思旻 赖晓全 覃凯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21年第6期533-535,共3页
以新冠肺炎救治定点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科工作实践为基础,阐述大型综合医院院内感染防控应急管理的措施和经验,总结难点并提出改进建议,为大型综合医院院感应急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定点医院 院内感染 应急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8所医院洗衣房的管理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11
5
作者 徐敏 熊薇 +1 位作者 梁建生 谢红艳 《医学与社会》 2014年第8期49-51,共3页
目的:了解湖北省二级以上医院洗衣房的管理现状,为改进质量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制定《医疗机构可重复使用医用织物洗涤消毒基本情况调查表》,对湖北省8所医院洗衣房进行现场调查,内容包括洗衣房经营管理模式、建筑布局、制度培训、设施... 目的:了解湖北省二级以上医院洗衣房的管理现状,为改进质量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制定《医疗机构可重复使用医用织物洗涤消毒基本情况调查表》,对湖北省8所医院洗衣房进行现场调查,内容包括洗衣房经营管理模式、建筑布局、制度培训、设施设备、清洗消毒流程、人员防护等方面。结果:调查的8所医院中,62.5%的医院是本单位洗衣房自行清洗消毒,37.5%是外包给商业性专业洗涤公司;布局合理的洗衣房仅3所,占37.5%;洗涤设备品种齐全的医院有4所,占50.0%;87.5%的医院洗涤设备运转超过5年;37.5%的医院洗衣房环境欠洁净;87.5%的洗衣房建立了洗涤织物质量管理的相关制度,仅50%的洗衣房对从业人员进行了相关知识的培训,25%的洗衣房能够提供完备的防护用品;100%的医院洗衣房使用布袋或塑料袋对污染织物进行收集包装及含氯制剂消毒织物,其中仅1所医院洗衣房对高危织物使用了可溶解的一次性包装袋;75.0%的洗衣房采用烘干方式干燥被服。结论:应在医院被服管理方面提高认识,强化监督管理机制,完善制度及人员上岗培训,优化洗涤流程,加强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管理 洗衣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伤员病区医院感染控制与预防策略 被引量:4
6
作者 谢红艳 凃敏 艾冬云 《护理学杂志》 2008年第18期18-19,共2页
目的控制和预防地震伤员病区医院感染,保护患者和医护人员。方法以医院感染管理科为监控协调及技术指导力量,对病区医护人员和志愿者进行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加强病房管理及手卫生,强调标准预防、规范操作、合理使用抗生素。结果42例... 目的控制和预防地震伤员病区医院感染,保护患者和医护人员。方法以医院感染管理科为监控协调及技术指导力量,对病区医护人员和志愿者进行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加强病房管理及手卫生,强调标准预防、规范操作、合理使用抗生素。结果42例地震伤员无1例发生医院感染。结论加强病房管理及手卫生,强调标准预防、规范操作、合理使用抗生素是控制和预防感染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员 地震 医院感染 控制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市某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现患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徐敏 熊薇 +1 位作者 许川 陈军华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5年第2期159-161,共3页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状,为制定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某医院2013年10月3日0∶00—24∶00所有住院患者,通过床旁调查及查阅电子病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医院感染调查并填写统一的调查表。结果本次应调查住院患者3 53...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状,为制定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某医院2013年10月3日0∶00—24∶00所有住院患者,通过床旁调查及查阅电子病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医院感染调查并填写统一的调查表。结果本次应调查住院患者3 538例,实际调查3 486例,实查率98.53%。发现医院感染患者74例,医院感染现患率为2.12%。ICU病房、外科和神经科是医院感染的高发科室;患者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54.05%,其次为泌尿道感染;最常见的医院感染病原菌依次是不动杆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当日全院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2.06%,其中治疗用药占69.94%,一联用药占76.95%;病原菌送检率为44.35%。结论通过医院感染现患调查,可以基本反映医院感染的现状及特点,并有针对性地采取干预措施,从而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现患率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肿瘤患者术后医院感染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谢红艳 凃敏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 2014年第5期287-289,共3页
目的了解膀胱肿瘤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危险因素、病原菌及其耐药率,为预防术后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泌尿外科施行膀胱肿瘤手术(包括膀胱肿瘤电切术、膀胱部分切除术和膀胱根... 目的了解膀胱肿瘤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危险因素、病原菌及其耐药率,为预防术后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泌尿外科施行膀胱肿瘤手术(包括膀胱肿瘤电切术、膀胱部分切除术和膀胱根治性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微生物检查结果,并对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膀胱肿瘤术后医院感染发生率为8.8%,其中泌尿系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71.1%),其对三代头孢菌素和喹诺酮类耐药率达40%-50%;术后医院感染与患者年龄、住院时间、术前尿路感染、手术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有无糖尿病及是否恶性肿瘤密切相关(Ρ〈0.05)。结论应整合一系列有严格循证医学证据和基础的防控方案,制定出合理的干预策略,并进行早期干预,以期达到有效降低术后感染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手术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三级甲等医院ICU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及正确性调查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邹明君 谭莉 +3 位作者 徐敏 许川 谭昆 王骁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8-304,共7页
目的 研究某三级甲等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及正确性,为手卫生干预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2023年4月,专职感染监控人员对该院17个ICU的工作人员进行现场调查,填写手卫生依从性和正确性监测表。结果 使用隐蔽观察法共观... 目的 研究某三级甲等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及正确性,为手卫生干预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2023年4月,专职感染监控人员对该院17个ICU的工作人员进行现场调查,填写手卫生依从性和正确性监测表。结果 使用隐蔽观察法共观察874次手卫生时机,执行手卫生时机501次,依从率57.32%,正确执行273次,正确率54.49%。不同ICU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及正确率差异较大。不同岗位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和正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保洁员的手卫生依从率(31.97%)低于护士(63.83%)、医生(58.77%)和其他人员(58.14%);保洁员的手卫生正确率(30.77%)低于护士(58.17%)。不同岗位人员及不同手卫生时刻未执行手卫生的原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接触患者后未执行任何手卫生措施的比率(84.75%)高于接触患者前(41.27%)、清洁无菌操作前(30.00%)、接触血液体液后(45.45%);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未执行任何手卫生措施的比率(66.67%)高于接触患者前和清洁无菌操作前。不同岗位工作人员手卫生步骤不全的比率及时间不够的比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人员的手卫生步骤不全的比率(82.35%)高于医生(52.63%);医生(82.46%)及护士(78.18%)手卫生时间不够的比率高于保洁员(51.85%)。结论 在ICU,不同职业的人群、不同时刻手卫生执行情况存在明显差异,需要综合其特点进行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医务人员 手卫生 依从率 正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器官移植术后并发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7
10
作者 彭威军 赖晓全 +1 位作者 谭莉 巫艳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10-714,共5页
目的探讨器官移植术后并发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CRKP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某院器官移植病房2014年1月1日—2018年7月31日确诊为CRKP医院感染的54例住院患者为病例组,选择同期该科室确诊为碳青霉烯... 目的探讨器官移植术后并发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CRKP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某院器官移植病房2014年1月1日—2018年7月31日确诊为CRKP医院感染的54例住院患者为病例组,选择同期该科室确诊为碳青霉烯类敏感肺炎克雷伯菌(CSKP)医院感染的27例住院患者为对照组,采取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式进行研究。结果两组患者医院感染部位均以下呼吸道(42.59%和48.15%)和手术部位(44.44%和25.93%)为主;除头孢唑林外,两组器官移植术后患者分离肺炎克雷伯菌对其他20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送检前抗菌药物使用种类≥3种、送检前有碳青霉烯类使用史、送检前有抗真菌药物使用史均与器官移植术后患者发生CRKP医院感染相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送检前抗菌药物使用种类≥3种、送检前有碳青霉烯类使用史是器官移植术后患者发生CRKP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应针对危险因素加强器官移植术后患者的医院感染防控措施,尤其是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移植术 肺炎克雷伯菌 碳青霉烯类耐药 医院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医院发热门诊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应急管理 被引量:45
11
作者 陈军华 汪茵 +2 位作者 汪晖 曾铁英 徐敏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8-80,共3页
目的探讨综合医院发热门诊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应急管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加强发热门诊的管理,包括优化发热预检分诊工作流程、合理布局发热门诊、修订发热门诊工作职责与流程指引、合理调配人力资源、加强相关人员培训、严格落... 目的探讨综合医院发热门诊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应急管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加强发热门诊的管理,包括优化发热预检分诊工作流程、合理布局发热门诊、修订发热门诊工作职责与流程指引、合理调配人力资源、加强相关人员培训、严格落实院感防控措施、提供后勤保障、加强健康宣教与管理。结果接诊患者13761例次,采集咽拭子591例次,静脉输液11973例次,氧气吸入998例次。结论加强综合医院发热门诊管理,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应对能力,保障护理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疫情 发热门诊 预检分诊 医院感染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医院内感染中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特点及易感性分析 被引量:14
12
作者 王振玲 赖晓全 +2 位作者 徐敏 熊薇 魏诗晴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0年第12期1651-1654,共4页
目的研究某院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布特点及易感因素,探讨预防医院内感染的措施。方法调查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该院医院内感染患者中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情况,评估检出科室、部位、易感因素、抗菌药物使用率及耐药率等指标。结果研究期... 目的研究某院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布特点及易感因素,探讨预防医院内感染的措施。方法调查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该院医院内感染患者中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情况,评估检出科室、部位、易感因素、抗菌药物使用率及耐药率等指标。结果研究期间医院内感染患者检出病原菌897株,其中鲍曼不动杆菌113株,占12.60%。鲍曼不动杆菌的主要检出科室为重症医学科(56.64%)、神经外科(13.27%)和创伤外科(7.96%);主要标本来源为痰液,占76.1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感染前较长住院时间、机械通气及特殊级别抗菌药物使用是导致鲍曼不动杆菌医院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鲍曼不动杆菌对青霉素类、头孢类、喹诺酮类、碳青霉烯类及单环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普遍高于90%,对米诺环素和替加环素的耐药性低于50%;其中,随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使用率下降,鲍曼不动杆菌对其耐药性也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13,P<0.001)。结论该院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及耐药率均较高,需加强鲍曼不动杆菌医院内感染的防控及监测,并对其耐药机制做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鲍曼不动杆菌 多重耐药 感染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CA循环在医院环境卫生监管中的应用 被引量:28
13
作者 杨莉 彭威军 +2 位作者 谢红艳 赖晓全 梁艳芳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72-876,共5页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医院环境卫生监督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PDCA工具对医院环境卫生实施监督管理,比较实施监管模式前后物体表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多重耐药(MDR)不动杆菌检出率,以及ATP荧光检测合格率。结果实...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医院环境卫生监督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PDCA工具对医院环境卫生实施监督管理,比较实施监管模式前后物体表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多重耐药(MDR)不动杆菌检出率,以及ATP荧光检测合格率。结果实施PDCA循环监管模式后,两个科室环境物体表面MDR不动杆菌检出率(0.96%),MRSA和MDR不动杆菌总检出率(6.73%)较干预前(分别为8.04%、15.18%)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前共检出多重耐药菌17株,其中床旁仪器7株,地面、配奶用具、病床各检出2株;干预后共检出多重耐药菌7株,其中床旁仪器、地面各检出多重耐药菌2株。干预后环境表面ATP检测合格率为82.61%(38/46),高于干预前的58.33%(28/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451,P=0.004)。结论应用PDCA循环监管模式,主动发现问题,严格控制过程管理,能有效降低医院环境物体表面MRSA和MDR不动杆菌检出率,保障医疗环境清洁卫生,维护医疗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 环境卫生 多重耐药菌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 不动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障碍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影响因素:一项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韩静静 武宇 +1 位作者 王高华 王坚苗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9期3729-3733,共5页
背景精神障碍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HAP)发病率高,是其主要死因之一。目前,国内外关于精神障碍患者HAP的发病率及危险因素的研究不多。目的探讨精神障碍患者HAP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和医院感染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巢式病... 背景精神障碍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HAP)发病率高,是其主要死因之一。目前,国内外关于精神障碍患者HAP的发病率及危险因素的研究不多。目的探讨精神障碍患者HAP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和医院感染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住院的9336例精神障碍患者进入研究队列,将住院期间发生HAP的精神障碍患者作为病例组,按照1∶3(或更小的比例)匹配在同时段住院、同病区、同年龄段、同观察时长、未发生HAP的精神障碍患者作为对照组,采集患者相关信息,包括性别、年龄、住院时间、血常规、合并疾病情况、抗精神病药物使用情况、合并流涎/吞咽障碍情况(患者出现明显的吞咽困难症状或有误吸病史被确定为吞咽障碍)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精神障碍患者发生HAP的影响因素。结果9336例精神障碍患者中发生HAP有124例(病例组),发生率为1.33%;按照1∶3(或更小的比例)比例匹配,共入组334例未发生HAP的精神障碍患者(对照组)。病例组中住院时间长、住院期间使用氯氮平、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抗精神病药物≥2种、近半年发生过肺炎、有基础疾病、流涎/吞咽障碍、高血糖、精神分裂症所占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住院时间〔OR=1.025,95%CI(1.004,1.047)〕、住院期间使用氯氮平〔OR=3.634,95%CI(1.842,7.171)〕、抗精神病药物≥2种〔OR=2.653,95%CI(1.380,5.100)〕、有基础疾病〔OR=2.268,95%CI(1.167,4.411)〕、有流涎/吞咽障碍〔OR=56.726,95%CI(7.534,427.078)〕、高血糖〔OR=4.129,95%CI(1.032,16.520)〕是精神障碍患者发生HAP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为降低精神障碍患者HAP的发生率,在选择使用氯氮平时尤其注意HAP的监测和防控,对于有流涎/吞咽障碍、抗精神病药物联用、高血糖、基础疾病及因疾病情况需住院时间长等精神障碍患者需要加强HAP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障碍 医疗相关性肺炎 医院获得性肺炎 影响因素分析 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学科协作模式在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1
15
作者 梁艳芳 赖晓全 +1 位作者 王坚苗 谭莉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9年第4期402-406,共5页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管理模式在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a,MDROs)感染防控中的实践效果,为有效控制MDROs的产生和传播提供实证依据。方法以湖北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为研究对象,比较评估MD...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管理模式在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a,MDROs)感染防控中的实践效果,为有效控制MDROs的产生和传播提供实证依据。方法以湖北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为研究对象,比较评估MDT模式实施前后MDROs防控措施落实率、环境物表MDROs检出率、特殊级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情况、MDROs医院感染发生率和MDROs检出率,统计分析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结果实施MDT管理模式后,MDROs防控措施总落实率由77.00%提高至94.35%(χ~2=1402.110,P<0.001);环境物表MDROs总检出率由9.44%下降至3.47%(χ~2=42.509,P<0.001);碳青霉烯类和替加环素使用前微生物培养未送检率由25.88%下降至13.94%(χ~2=55.545,P<0.001),无适应症使用率由54.45%下降至26.78%(χ~2=196.327,P<0.001);MDROs医院感染发生率由1.21%下降至0.63%(χ~2=301.422,P<0.001);MDROs总检出率由47.30%下降至30.02%(χ~2=302.245,P<0.001)。结论通过实施MDT管理模式,医务人员对MDROs防控措施的执行力明显提高,管理更加科学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耐药菌 多学科协作 医院感染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险评估在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
16
作者 许川 魏诗晴 +4 位作者 梁艳芳 杨莉 艾冬云 石聪 谭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3126-3131,共6页
目的探讨风险评估在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查阅文献结合专家头脑风暴法对同济医院临床科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进行识别,确定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基于医院感染监测基线数据对各指标风险发生可能性统一赋值,采取专家咨询法... 目的探讨风险评估在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查阅文献结合专家头脑风暴法对同济医院临床科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进行识别,确定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基于医院感染监测基线数据对各指标风险发生可能性统一赋值,采取专家咨询法对后果程度、当前体系的完整性赋值,计算各指标和各科室风险评估总分值,使用百分位数法对风险等级进行评价。结果评估的41个临床科室中,4个总体评分为极高风险的科室为重症医学科、心脏大血管外科、神经外科、胸外科;管理指标、过程指标和结果指标中的极高风险等级的科室分布不同,其中重症医学科在三类指标中均为极高风险科室;过程指标和结果指标的6个风险组的风险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确定的34个风险指标中,3个极高风险指标分别为未执行手卫生、发生医院感染、未进行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结论对临床科室进行全院层面风险评估,可筛选出高危科室和环节,利用有限的资源聚焦重点科室,科学防范重点风险,实现精准感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评估 临床科室 医院感染 管理 应用
原文传递
智能预警和闭环管理在隔离患者医院感染防控中的应用
17
作者 马思旻 赖晓全 +3 位作者 徐敏 谭昆 许川 谭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3-606,共4页
目的评价智能预警和闭环管理在隔离患者医院感染防控中的效果.方法以全系统的隔离标识自动标注和实时智能预警作为技术支撑,以多部门联合制定闭环管理流程并持续改进作为过程管理.结果干预后隔离患者检查过程中医务人员防控措施落实率... 目的评价智能预警和闭环管理在隔离患者医院感染防控中的效果.方法以全系统的隔离标识自动标注和实时智能预警作为技术支撑,以多部门联合制定闭环管理流程并持续改进作为过程管理.结果干预后隔离患者检查过程中医务人员防控措施落实率均提高(P<0.001),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由62.95%提高到86.10%(P<0.001),环境卫生学监测合格率由51.11%提升到82.50%(P<0.001).结论智能预警和闭环管理在隔离患者检查流程中的应用提升了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防控意识和防控措施落实率,降低了医院传播风险,改善了医技科室工作效率,保证了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预警 闭环管理 隔离 医院感染
原文传递
门诊的医院感染管理风险评估
18
作者 许川 艾冬云 +4 位作者 梁艳芳 杨莉 魏诗晴 邹明君 谭莉 《华西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450-454,共5页
目的探讨风险评估在门诊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发现医院感染高风险部门和高危环节,为门诊医院感染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改良后的风险评估工具评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门诊的医院感染管理风险,从风险发生可... 目的探讨风险评估在门诊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发现医院感染高风险部门和高危环节,为门诊医院感染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改良后的风险评估工具评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门诊的医院感染管理风险,从风险发生可能性、后果严重程度、当前体系的完整性3个维度进行风险指标评分和风险等级评价。结果评估的门诊各部门中,风险等级极高的部门包括儿童发热门诊(147.8分)、儿科门诊(141.2分)、急诊内科(139.4分)、儿科急诊(138.8分);风险等级高的部门包括内科门诊(138.4分)、皮肤科门诊(136.0分)、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门诊(135.6分)、眼科门诊(134.0分)。门诊31个部门的风险评估分值呈正态分布。对各项风险指标的评估结果显示,26个风险指标中,极低风险2个,低风险4个,中低风险6个,中高风险7个,高风险4个,极高风险3个。3个极高风险指标分别为医院感染防控知识欠缺、有不易识别的疾病(空气/飞沫传播)患者就诊、患者候诊区拥挤。结论对门诊进行全面风险评估,筛选出高风险门诊,发现主要风险环节,可集中资源关注重点部门,针对性地防范重点风险,提升医院感染防控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评估 门诊 医院感染 管理
原文传递
新生儿PICC相关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20
19
作者 吕倩 陈茜 +1 位作者 徐敏 赖晓全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87-589,共3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病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新生儿病房PICC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的发生情况,分别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CRBSI的危险因素。结果共有... 目的探讨新生儿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病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新生儿病房PICC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的发生情况,分别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CRBSI的危险因素。结果共有424例PICC置管新生儿,总置管日数为9 207 d,53例新生儿发生CRBSI,发病率为5.76/1 000导管日。共检出57株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阳性菌(20株,占35.09%)。危险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出生体质量≤1 500 g、置管日数≥20 d、5 min Apgar评分≤7分是PICC置管新生儿发生CRBS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医务人员可采取针对性措施减少新生儿CRBSI的发生,尤其是出生体质量低于1 500 g、出生5 min Apgar评分≤7分、置管日数≥20 d的新生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中心静脉置管 PICC 新生儿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准化监管模式在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2
20
作者 徐敏 许川 +1 位作者 谢红艳 谭莉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17期6-9,共4页
目的探讨精准化监管模式在多重耐药菌(MDROs)感染预防控制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4年1~12月检出的多重耐药菌感染住院患者963例实施常规监管,对2016年1~12月检出的多重耐药菌感染住院患者759例实施精准化监管,即设立目标管理菌预警平台... 目的探讨精准化监管模式在多重耐药菌(MDROs)感染预防控制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4年1~12月检出的多重耐药菌感染住院患者963例实施常规监管,对2016年1~12月检出的多重耐药菌感染住院患者759例实施精准化监管,即设立目标管理菌预警平台、制定集束化防控措施并监督落实、加强多学科协作防控多重耐药菌感染,比较精准化监管前后各项防控措施落实率及环境清洁消毒合格率。结果实施精准化监管后,医生开具隔离医嘱的执行率、隔离标识落实率、床边必备物品落实率分别由41.33%、51.82%、46.52%升至91.57%、96.05%、93.81%。清洁工具和环境物表ATP检测合格率分别由40.12%、36.88%升至78.36%、85.66%,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由63.32%升至81.28%,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实施精准化监管模式可提高临床医护人员对多重耐药菌防控措施的执行力,保证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对有效降低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发生率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耐药菌 医院感染 精准管理 环境清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