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视黄醇与绝经后妇女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何博 陈丰 张卫国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429-1432,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视黄醇水平与绝经后妇女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对154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妇女(>55岁)进行横断面研究,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所有患者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同时检测患者的血清视黄醇、骨钙素... 目的探讨血清视黄醇水平与绝经后妇女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对154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妇女(>55岁)进行横断面研究,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所有患者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同时检测患者的血清视黄醇、骨钙素、甲状旁腺素、碱性磷酸酶、钙和磷的水平,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Spearman分析显示患者视黄醇水平与腰椎BMD (r=-0. 161,P<0. 05)、股骨颈BMD (r=-0. 181,P<0. 05)、碱性磷酸酶(r=0. 109;P <0. 05)、磷(r=-0. 109;P <0. 05)及生育时限(r=0. 157;P <0. 05)呈正相关。经过多变量调整后,仍然发现血清视黄醇与腰椎(r=-0. 209;P<0. 05)和股骨颈(r=-0. 324,P<0. 05)的BMD呈负相关。结论血清视黄醇水平升高与低骨量的风险增加有关,因此,维生素A可能是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A 视黄醇 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风险 骨量 骨骼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在膝关节隐匿性骨折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1
2
作者 陈雅倩 张卫国 何博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1年第5期154-156,共3页
目的分析磁共振成像(MRI)在膝关节隐匿性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7月我院收治的X线检查阴性且怀疑膝关节骨折患者61例,均行多层螺旋CT(MSCT)及MRI检查,分析其影像学特点,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骨折检出情况及对骨... 目的分析磁共振成像(MRI)在膝关节隐匿性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7月我院收治的X线检查阴性且怀疑膝关节骨折患者61例,均行多层螺旋CT(MSCT)及MRI检查,分析其影像学特点,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骨折检出情况及对骨折塌陷程度、水平错位程度显示率,并分析诊断效能。结果MRI下,膝关节隐匿性骨折表现为T1WI呈片状不均匀低或略低信号,骨折线周围有模糊片状高信号,皮质下或松质骨内有条状信号影/不规则线,T2WI可发现骨折线或在骨折线周围有散点片状高或略高信号,MSCT可见骨质连续性中断或伴骨折线,移位骨折和局部骨折缺损吻合;MRI对膝关节隐匿性骨折中半月板损伤、少量关节腔积液及韧带损伤检出率较MSCT高(P<0.05),对严重骨折的检出率无差异(P>0.05);MRI对膝关节隐匿性骨折塌陷程度、水平错位程度的显示率均高于MSCT(P<0.05);MRI诊断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敏感度、准确度高于MSCT(P<0.05),而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在膝关节隐匿性骨折中有一定诊断价值,可提高对病变及骨折塌陷程度、水平错位程度的显示率,整体诊断效能较MSCT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 膝关节 隐匿性骨折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肩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肱骨近端四部分骨折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胡克立 刘运鲁 +3 位作者 邹辉 简小飞 张卫国 刘江涛 《骨科》 CAS 2023年第6期511-516,共6页
目的评估半肩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肱骨近端四部分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采用半肩关节置换手术治疗的21例高龄肱骨近端四部分骨折的病人资料,其中男4例,女17例,平均年龄76岁(65~89岁);均为闭合性新鲜骨折;受伤至... 目的评估半肩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肱骨近端四部分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采用半肩关节置换手术治疗的21例高龄肱骨近端四部分骨折的病人资料,其中男4例,女17例,平均年龄76岁(65~89岁);均为闭合性新鲜骨折;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为5天(3~8天)。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和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评价手术疗效。结果21例病人切口均一期愈合。所有病人随访时间超过6个月,其中11例病人随访超过2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0个月(6~48个月)。21例病人肱骨大、小结节均愈合。术后6个月,21例病人的VAS评分为(1.24±1.22)分;Constant Murley评分为(81.10±7.16)分,末次随访时进一步提高为(88.45±4.57)分。进一步研究发现,75岁以上病人术后6个月的VAS评分显著低于75岁以下病人[(0.73±0.90)分vs.(1.80±1.32)分],Constant-Murley评分也显著低于75岁以下病人[(78.00±6.83)分vs.(84.50±6.1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肩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肱骨近端四部分骨折的疗效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肩关节 肩骨折 肱骨近端骨折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半肩关节置换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及MRI诊断分析 被引量:16
4
作者 高红丽 徐钧 张衣北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0年第10期151-153,共3页
目的分析影响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及核磁共振成像(MRI)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46例THA术后疼痛患者以及同期在我院行THA手术未出现术后并发症者12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影响THA术后并... 目的分析影响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及核磁共振成像(MRI)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46例THA术后疼痛患者以及同期在我院行THA手术未出现术后并发症者12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影响THA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将MRI征象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评估MRI诊断术后假体无菌性松动、感染、骨溶解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Kappa值。结果高龄(年龄>65岁)、髋关节手术史、住院时间>15天、长期应用激素是影响THA术后并发髋关节脱位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46例患者手术病理检查结果显示存在无菌性松动22例、感染14例、骨溶解10例。MRI检查显示存在无菌性松动24例、感染14例、骨溶解8例;MRI诊断无菌性松动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5.45%、87.50%、87.50%;诊断感染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均为100.00%;诊断骨溶解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0.00%、100.00%、95.65%。结论高龄(年龄>65岁)、髋关节手术史、住院时间>15天、长期应用激素均可增加THA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MRI检测对于THA术后并发症的诊断具有良好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术后并发症 危险因素 核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正中小切口斜“T”形板固定胫骨后外侧平台骨折
5
作者 胡克立 刘运鲁 +2 位作者 邹辉 简小飞 张卫国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1901-1904,共4页
[目的]探讨后正中小切口斜“T”形板固定胫骨后外侧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2年6月本科治疗的21例存在后外侧塌陷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采用斜“T”板经后正中小切口固定后外侧骨块。评价临床... [目的]探讨后正中小切口斜“T”形板固定胫骨后外侧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2年6月本科治疗的21例存在后外侧塌陷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采用斜“T”板经后正中小切口固定后外侧骨块。评价临床及影像结果。[结果]2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未出现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手术时间平均(119.1±11.5)min,切口长度平均(6.1±1.1)cm。所有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6.3±1.4)个月。随术后1、3个月和末次随访的时间推移,患者VAS评分[(1.2±1.3),(0.5±0.8),(0.0±0.0),P<0.001]、HSS评分[(48.6±11.5),(69.6±12.6),(91.3±5.5),P<0.001]、膝ROM[(91.1±20.2)°,(114.4±11.5)°,(123.4±8.7)°,P<0.001]均显著改善。影像方面,与术后1个月相比,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胫骨近端内侧角(medial proximal tibial angle,MPTA)、胫骨平台后倾角(posterior tibial slope,PTS)和Rasmussen影像评分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采用后正中小切口斜“T”形板固定胫骨后外侧平台骨折,疗效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后外侧平台塌陷 后正中路小切口 斜支撑T形板 骨折固定
原文传递
系统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在膝关节炎护理中的效果观察及安全性评价
6
作者 刘婉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0年第11期257-257,共1页
通过对膝关节炎患者进行系统健康教育分析,对其效果进行探究。方法:2018年1月--2019年1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中,查找来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患者,从这些患者中选取80名患者进行研究实验,将这80名患者没有规律性的分成两组。一般组患者行... 通过对膝关节炎患者进行系统健康教育分析,对其效果进行探究。方法:2018年1月--2019年1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中,查找来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患者,从这些患者中选取80名患者进行研究实验,将这80名患者没有规律性的分成两组。一般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行系统健康教育护理模式。结果:观察组膝关节炎患者健康知识掌握优于一般组。结论:通过采用系统健康教育护理模式进行膝关节炎患者的应用,其具有一定价值,减少了不良情况的发生,值得在临床医学中广泛应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炎 健康教育 临床探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酸氧化抑制剂Etomoxir增强神经胶质瘤放射治疗敏感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舰 邹辉 +4 位作者 黄杰 熊军 余毅 王代旭 张衣北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56-362,共7页
目的 初步研究神经胶质瘤的放射治疗(放疗)抵抗效应中脂肪酸代谢变化,以期为提高放疗效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用60 Gy剂量照射体外培养胶质瘤细胞GBM1、GBM2和GBM3,分析比较存活下来的放疗抗性细胞(Treatment-resistant glioblastoma ... 目的 初步研究神经胶质瘤的放射治疗(放疗)抵抗效应中脂肪酸代谢变化,以期为提高放疗效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用60 Gy剂量照射体外培养胶质瘤细胞GBM1、GBM2和GBM3,分析比较存活下来的放疗抗性细胞(Treatment-resistant glioblastoma clones,TRGC)和未经放疗处理的肿瘤细胞(treatment-sensitive glioblastoma clones,TSGC)之间AMPK、Akt和NAD+等能量代谢差异,并用基因芯片差异分析系统比较两者之间代谢调节基因的表达变化,根据脂肪酸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差异,选用脂肪酸氧化抑制剂Etomoxir抑制GBM1、GBM2和GBM3脂肪酸代谢后的放疗效果.结果 经过60Gy剂量照射后的GBM1、GBM2和GBM3分别在照射结束后的第181、66和233天形成放疗抗性克隆TRGC,与TSGC细胞克隆相比,生成的活化AMPK、Akt和NAD+明显增多,脂肪酸代谢调节基因TXNIP、EGR1、ALDH3A2、PLD3、SLC38A1和OSBPL8等基因明显增高.与单独用4 Gy剂量放疗处理的TRGC克隆只有极少数细胞凋亡相比,用脂肪酸氧化抑制剂Etomoxir抑制脂肪酸代谢后再用4Gy低剂量放疗处理的TRGC出现大量细胞凋亡,即使培养4周后形成的新克隆小且稀疏.结论 脂肪酸氧化代谢与胶质瘤细胞的放疗抵抗有关,抑制脂肪酸氧化代谢后明显增加胶质瘤细胞的放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放射疗法 脂肪酸 抗氧化剂
原文传递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Gankyrin、微小RNA-141、YAP1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8
作者 汤彦 李偲 +2 位作者 李文婷 余静 吴黎琨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02-1102,共1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乳腺IDC及癌前病变组织中Gankyrin、miR-141、YAP1蛋白的表达意义,以期为乳腺DIC的诊断提供新的靶点,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癌前病变组织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微小RNA 蛋白的表达 Gankyrin 临床意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