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ISH和IHC检测HER2基因及蛋白在乳腺癌诊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郭华雄 邓明凤 +6 位作者 陈登峰 张柳 袁璐 刘静 杨勇 徐正丰 王昌富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4期353-356,共4页
目的对比研究免疫组织化学(IHC)与荧光原位杂交(FISH)方法检测乳腺癌中C-erbB-2蛋白表达和HER2基因扩增,评估两种方法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 IHC和FISH法分别检测58例乳腺癌组织中C-erbB-2蛋白表达和HER2基因扩增状况,并进行一致性... 目的对比研究免疫组织化学(IHC)与荧光原位杂交(FISH)方法检测乳腺癌中C-erbB-2蛋白表达和HER2基因扩增,评估两种方法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 IHC和FISH法分别检测58例乳腺癌组织中C-erbB-2蛋白表达和HER2基因扩增状况,并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IHC检测蛋白阳性2+和3+共22例,占总病例的37.9%,58例乳腺癌中FISH检测出HER2基因扩增17例,占29.3%。IHC检测C-erbB-2蛋白3+的12例中11例HER2基因扩增阳性,1例无扩增;C-erbB-2蛋白2+者10例,其中5例可见HER2基因扩增;C-erbB-2蛋白1+者11例HER2基因扩增仅1例。C-erbB-2蛋白阴性病例共25例均未检测到基因扩增。结果显示IHC检测C-erbB-2蛋白与FISH检测HER2基因扩增状态有较高的一致性(k=0.681,P〈0.01),C-erbB-2蛋白阴性和3+标本与HER2基因扩增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erbB-2蛋白1+和2+病例与其HER2基因扩增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IHC检测C-erbB-2蛋白强阳性(3+)和阴性(0)与HER2基因扩增有较高的一致性,可作为临床是否应用Herceptin治疗的依据,而C-erbB-2蛋白2+和1+病例必须进一步行HER2基因扩增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HER2基因 蛋白 荧光原位杂交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ISH和IHC检测乳腺癌患者HER2/neu基因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黄俊 邓明凤 +4 位作者 郭华雄 王昌富 陈登峰 李滔 陈永玲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268-270,共3页
目的观察乳腺癌石蜡包埋组织荧光原位杂交(FISH)和免疫组化(IHC)检测乳腺癌患者HER2/neu基因状态,比较不同切片方法及不同结果判读人员的经验区别。方法 55例乳腺癌石蜡包埋组织分组切片和观察判读,观察1组:由技术人员选定区域切片,平... 目的观察乳腺癌石蜡包埋组织荧光原位杂交(FISH)和免疫组化(IHC)检测乳腺癌患者HER2/neu基因状态,比较不同切片方法及不同结果判读人员的经验区别。方法 55例乳腺癌石蜡包埋组织分组切片和观察判读,观察1组:由技术人员选定区域切片,平行检测HER2/neu基因状态;观察2组:先切片做HE染色,由初级病理医师根据病理图像选定区域后切片,平行检测HER2/neu基因状态,并由初级病理医师分析结果;观察3组,由中、高级病理医师根据病理图像选定区域后重新切片检测,判读分析。结果观察1组和观察2组,IHC(-)和IHC(1+)与FISH检测一致性较好,IHC(2+)和IHC(3+)与FISH检测的相符率分别为33.33%/33.33%,50.00%/100.00%;2组的一致性分别为中等和较好(K1=0.478,K2=0.659);共有10例患者入选观察3组,重新切片后,6例患者结果不同,其中3例为取材误差,3例为判读误差,3例取材误差均出现在观察1组。结论 FISH和IHC检测乳腺癌患者HER2/neu基因状态受到制片、结果判读等多种因素影响,实验室应制定标准化的操作程序,严密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措施,才可得到准确而可靠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杂交 荧光 免疫组织化学 乳腺肿瘤 表皮生长因子 标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荆州市PICC维护网络的构建与成效 被引量:9
3
作者 王虹 胡君娥 陈红宇 《护理管理杂志》 2015年第7期518-520,共3页
目的探索PICC维护网络的构建方法与效果,为PICC带管出院患者提供规范的导管维护。方法借助湖北省PICC专科护士和肿瘤专科护士培训基地的平台,建立PICC维护网络,并实施PICC维护网络管理。结果 PICC维护网络已覆盖荆州市16所县级医院、12... 目的探索PICC维护网络的构建方法与效果,为PICC带管出院患者提供规范的导管维护。方法借助湖北省PICC专科护士和肿瘤专科护士培训基地的平台,建立PICC维护网络,并实施PICC维护网络管理。结果 PICC维护网络已覆盖荆州市16所县级医院、12所乡镇卫生院和6个社区门诊,参与PICC维护的护士162名。患者带管出院期间PICC并发症的发生率和非计划拔管率均下降(P<0.01)。结论 PICC维护网络的建立,满足了带管出院患者的维护需求,提高了患者PICC维护的依从性,促进了PICC专科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 维护 网络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士主导的强化健康教育对乳腺癌化疗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陈海燕 张金玲 王虹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5年第22期3401-3403,共3页
目的探讨护士主导的强化健康教育对乳腺癌化疗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通过分析2013年5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10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法分为护士主导的强化健康教育护理组(观察组)和常规护理组(对照组),每组各55例,... 目的探讨护士主导的强化健康教育对乳腺癌化疗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通过分析2013年5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10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法分为护士主导的强化健康教育护理组(观察组)和常规护理组(对照组),每组各55例,观察两种护理方法对患者化疗效果的影响。结果观察组55例患者中临床疗效判定为CR 12例、PR 23例、PD 15例、SD 5例,临床有效率63.64%;对照组55例患者中临床疗效判定为CR 9例、PR 21例、PD 16例、SD 9例,临床有效率54.55%,两组临床有效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化疗前后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得出,观察组化疗前生活质量总评分为(251.31±43.19)分,对照组化疗前生活质量总评分为(248.14±42.74)分;观察组化疗后生活质量总评分为(254.18±41.63)分,对照组化疗后生活质量总评分为(235.73±42.15)分,化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总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9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36%;对照组出现2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0%,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化疗过程中给予护士主导的强化健康教育可显著提高患者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临床中可广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 乳腺癌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西他赛联合表柔比星在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疗效 被引量:11
5
作者 陈登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4194-4196,共3页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联合表柔比星在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85例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接受多西他赛75mgm2,静脉滴入d1;表柔比星75mgm2,静脉滴入,d1。每21天为1个周期,共行2~4个周期化疗后再行局部治疗。结果:...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联合表柔比星在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85例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接受多西他赛75mgm2,静脉滴入d1;表柔比星75mgm2,静脉滴入,d1。每21天为1个周期,共行2~4个周期化疗后再行局部治疗。结果:总临床客观缓解率(CR+PR)89.4%。主要不良反应是白细胞下降,Ⅲ度及Ⅳ度白细胞减少达54.1%(4685)。结论:多西他赛联合表柔比星的新辅助化疗方案,有较好的客观缓解率,毒副反应可以耐受,对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而言是一个很好的新辅助化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新辅助化疗 多西他赛 表柔比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王金礼 陈登峰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7期1206-1208,共3页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威胁女性的生命健康。目前,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xillarylymph node dessection,ALND)是判断腋窝淋巴结状态最准确的方法,但容易引起上肢水肿、疼痛、麻木及其他功能...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威胁女性的生命健康。目前,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xillarylymph node dessection,ALND)是判断腋窝淋巴结状态最准确的方法,但容易引起上肢水肿、疼痛、麻木及其他功能障碍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活检术 适应证 术中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PICC异位分析及正位处理 被引量:35
7
作者 王虹 《护理学报》 2010年第13期53-55,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异位的正位处理方法及防范对策。方法对2007年1月—2009年10月152例乳腺癌PICC置管患者发生导管异位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静脉置...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异位的正位处理方法及防范对策。方法对2007年1月—2009年10月152例乳腺癌PICC置管患者发生导管异位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静脉置管异位的发生率及正位处理方法。结果其中19例发生导管异位,发生率为12.5%。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间比较异位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经头静脉置管发生异位的几率最高。根据异位情况采取不同的正位方法,如拔出部分导管、退管后再送管、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正位等。19例导管异位患者18例正位成功,1例失败后重新置管,正位成功率95%。结论乳腺癌患者PICC置管应选择异位发生率低的粗、直、静脉瓣少的静脉,尽量避免头静脉或走向头静脉的正中静脉置管,必须在头静脉置管且发生异位时需采取科学的正位方法,避免盲目的退管或送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 导管异位 护理 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化疗间歇期PICC规范化管理 被引量:5
8
作者 王虹 《护理学报》 2010年第19期45-46,共2页
通过加强PICC专职护士的培养,建立患者PICC维护档案,加强PICC置管患者健康教育,设立PICC维护护理专班,定期电话回访,举办省级继续教育项目《肿瘤护理新进展——PICC》专题培训班,加强基层卫生人员PICC相关知识培训等措施,有效降低了乳... 通过加强PICC专职护士的培养,建立患者PICC维护档案,加强PICC置管患者健康教育,设立PICC维护护理专班,定期电话回访,举办省级继续教育项目《肿瘤护理新进展——PICC》专题培训班,加强基层卫生人员PICC相关知识培训等措施,有效降低了乳腺癌患者化疗间歇PICC并发症的发生率和非计划拔管率,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PICC 化疗间歇期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疾病患者健康教育与满意度调查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陈海燕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0年第5期126-127,共2页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在乳腺疾病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探讨提高乳腺疾病患者治疗满意度的方法。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08年7月因乳腺相关疾病住院手术患者的满意度和健康教育知晓度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乳腺疾病患者对我病区的护理工作...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在乳腺疾病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探讨提高乳腺疾病患者治疗满意度的方法。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08年7月因乳腺相关疾病住院手术患者的满意度和健康教育知晓度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乳腺疾病患者对我病区的护理工作反映较好,但患者对手术相关护理和输液护理的满意度相对较低;患者认为护士对乳腺疾病相关知识介绍及术后保健知识包括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康复的宣教、指导还不够详细、深入。结论:通过满意度调查来进一步完善健康教育模式,并根据患者的健康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以促进患者身心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疾病 健康教育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2例卡培他滨联合长春瑞滨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远丽 王洪涛 《海峡药学》 2017年第1期75-77,共3页
目的观察卡培他滨联合长春瑞滨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方法 62例晚期乳腺癌患者均接受卡培他滨1日1000mg/m^2,分两次餐后30min口服,连用14d,间隔7d;长春瑞滨25mg/m^2,于第1、8天快速静脉滴注,21d为1个疗程,化疗大于2个疗程。结果 62例... 目的观察卡培他滨联合长春瑞滨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方法 62例晚期乳腺癌患者均接受卡培他滨1日1000mg/m^2,分两次餐后30min口服,连用14d,间隔7d;长春瑞滨25mg/m^2,于第1、8天快速静脉滴注,21d为1个疗程,化疗大于2个疗程。结果 62例患者中CR1例(1.6%),PR29例(46.8%),SD 24例(33.9%),PD 8例(16.1%),有效率为48.4%。结论卡培他滨联合长春瑞滨治疗晚期乳腺癌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轻,患者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培他滨 长春瑞滨 晚期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芯针活检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登峰 徐正丰 《郧阳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173-174,共2页
关键词 乳腺癌 空芯针 活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HER2基因表达状态及临床病理意义探讨
12
作者 邓明凤 王昌富 +3 位作者 郭华雄 陈登峰 黄俊 李滔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30-332,共3页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定位于17号染色体q12-21,是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跨膜生长因子受体。乳腺癌HER2基因扩增或蛋白过表达,与疾病进展和预后相关。目前临床上选用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法进行筛查,
关键词 乳腺癌患者 临床病理 HER2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基因表达 状态 17号染色体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路径在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中的应用
13
作者 陈海燕 李娅 胡雅琴 《河南中医》 2013年第B10期69-69,共1页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锻炼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择20lO年4月~2011年4月行乳腺癌根治术及改良根治术的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日期的单双号分为实验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功能锻炼方法,...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锻炼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择20lO年4月~2011年4月行乳腺癌根治术及改良根治术的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日期的单双号分为实验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功能锻炼方法,实验组患者则遵循,临床路径在乳腺癌术后的不同时期根据患肢功能恢复的要求,制定不同阶段的功能锻炼办法。治疗器结束后,观察并比较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功能锻炼的正确率及迭优率。结果: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正确率实验组为88.3%,对照组为69.7%,术后患肢功能恢复达优率实验组为86.04%,对照组为63.56%。上述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显示实验组恢复情况好过对照组。结论:针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的患肢功能应用临床路径方法,能明显提高患者术后功能锻炼的正确率及功能锻炼达优率,使患者在较短时间内恢复自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功能锻炼 临床路径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经紫杉类和蒽环类治疗失败的转移性乳腺癌的效果观察
14
作者 黄远丽 王洪涛 《海峡药学》 2017年第2期94-96,共3页
目的探讨转移性乳腺癌经紫杉类和蒽环类治疗进展后适合的临床化疗方案分析。方法从我院2013年5月~2016年1月乳腺科收治的经紫杉类和蒽环类治疗失败且处于进展期的乳腺癌患者中选取28例作为研究对象,第1天和第8天给予患者1000mg/m2的吉... 目的探讨转移性乳腺癌经紫杉类和蒽环类治疗进展后适合的临床化疗方案分析。方法从我院2013年5月~2016年1月乳腺科收治的经紫杉类和蒽环类治疗失败且处于进展期的乳腺癌患者中选取28例作为研究对象,第1天和第8天给予患者1000mg/m2的吉西他滨静脉滴注,第1~14天给予1000mg/m^2的卡培他滨口服,1日2次,3周为1个周期,连续治疗3周期后,统计患者近期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8例患者总共接受153个周期化疗,中位化疗周期为2~6个周期,平均(3.8±1.2)周期,治疗总有效为71.43%;随访3~12个月,2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6.88±1.46)个月,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6.68个月,中位生存期为10.26个月,存活率57.14%(16/28),死亡率42.86%(12/28);毒副作用包括骨髓抑制、手足综合征以及肠胃道反应。结论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经紫杉类和蒽环类药物治疗失败的转移性进展期乳腺癌疗效确切,不良反应低,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培他滨 转移性乳腺癌 吉西他滨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西他赛联合表柔比星在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疗效
15
作者 陈登峰 《中国保健营养(临床医学学刊)》 2010年第4期43-45,共3页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联合表柔比星在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42例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接受多西他赛75mg/m^2,静脉滴入d1;表柔比星90mg/m^2,静脉滴入,d1。每21天为一周期,共行2-4个周期化疗后再行局部治疗...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联合表柔比星在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42例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接受多西他赛75mg/m^2,静脉滴入d1;表柔比星90mg/m^2,静脉滴入,d1。每21天为一周期,共行2-4个周期化疗后再行局部治疗。结果总临床客观缓解率(CR+PR)88.1%。主要不良反应是白细胞下降,Ⅲ度及Ⅳ度白细胞减少达54.8%。结论多西他赛联合表柔比星的新辅助化疗方案,有较好的客观缓解率,毒副反应可以耐受,对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而言是一个很好的新辅助化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新辅助化疗 多西他赛 表柔比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包块切除患者的个性化护理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易玲 肖艾华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421-422,425,共3页
目的:研究乳腺包块切除患者的个性化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32例乳腺包块切除患者进行分组护理,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各6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心理辅导和对患者的疑难点进行解答。结果:经过治疗后... 目的:研究乳腺包块切除患者的个性化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32例乳腺包块切除患者进行分组护理,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各6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心理辅导和对患者的疑难点进行解答。结果:经过治疗后,对两组患者从优状态特制焦虑问卷(STAI)形式进行调查,观察组状态焦虑症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从患者角度出发,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需要从情感、认知以及行为等多个方面进行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在乳腺包块切除手术后容易产生的焦虑、烦躁等不良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包块切除 焦虑 个性化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量子点的表面修饰、表征及其活细胞成像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邱涵 张兵波 +2 位作者 吴懿 徐传瑞 张鹏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68-372,共5页
目的通过对疏水性量子点表面进行亲水性改造并偶联单克隆抗体,制备免疫荧光探针用于细胞荧光标记示踪。方法将牛血清白蛋白(BSA)作为乳化剂分子对疏水性量子点进行表面亲水性改造,检测亲水性改造后的量子点物理特性,采用MTT法测定其对... 目的通过对疏水性量子点表面进行亲水性改造并偶联单克隆抗体,制备免疫荧光探针用于细胞荧光标记示踪。方法将牛血清白蛋白(BSA)作为乳化剂分子对疏水性量子点进行表面亲水性改造,检测亲水性改造后的量子点物理特性,采用MTT法测定其对细胞活力的影响。将亲水性改造后的量子点与trastuzumab偶联,对HER-2阳性乳腺癌细胞进行实时荧光成像检测。结果经亲水性改造后的量子点粒径约70nm,分布较均一;在不同离子强度和p H环境中,仍保持良好的发光性能和胶体稳定性;生物相容性佳,未检测到明显细胞毒作用;经表面偶联肿瘤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后,成功地对HER-2阳性乳腺癌细胞进行了长时间的活细胞跟踪成像研究。结论亲水性量子点可通过选择性偶联抗体获得免疫量子点荧光探针,从而对细胞、组织等进行特异性荧光成像和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点 超声乳化 乳腺肿瘤 荧光抗体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虫夏草西洋参复合物增强免疫力功能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邱涵 吕晓君 张鹏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9期18-22,共5页
目的研究冬虫夏草西洋参复合物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SPF级昆明种雌性小鼠200只随机分为5个实验组,每个实验组动物分为阴性对照组和冬虫夏草西洋参复合物高、中、低剂量组(0.9、0.6、0.3 g/kg)。阴性对照组给予蒸馏水,连续灌胃30... 目的研究冬虫夏草西洋参复合物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SPF级昆明种雌性小鼠200只随机分为5个实验组,每个实验组动物分为阴性对照组和冬虫夏草西洋参复合物高、中、低剂量组(0.9、0.6、0.3 g/kg)。阴性对照组给予蒸馏水,连续灌胃30 d,每日1次。检测冬虫夏草西洋参复合物对Con 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能力、迟发型变态反应、血清溶血素水平、抗体生成细胞数、小鼠碳廓清能力、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能力及NK细胞活性等免疫指标的影响。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冬虫夏草西洋参复合物高、中、低剂量组能明显促进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P<0.01),升高血清溶血素水平(P<0.05或P<0.01);冬虫夏草西洋参复合物中、低剂量组可显著提高碳廓清能力(P<0.05或P<0.01),高、中剂量组可显著增强NK细胞活性(P<0.05);但冬虫夏草西洋参复合物各剂量组对小鼠体重、胸腺/体重比值、脾脏/体重比值、脾淋巴细胞增值转化能力、抗体生成细胞数及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作用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冬虫夏草西洋参复合物具有增强小鼠免疫力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虫夏草 西洋参 免疫功能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护理执行单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易玲 王虹 丁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3期3874-3875,共2页
目的探讨基础护理执行单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09年4月—2010年3月进行常规护理的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进行基础护理;2010年3月—2011年4月依照基础护理执行单进行护理的患者为观察组,采用基础护理执行单的方法;两组采用相同... 目的探讨基础护理执行单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09年4月—2010年3月进行常规护理的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进行基础护理;2010年3月—2011年4月依照基础护理执行单进行护理的患者为观察组,采用基础护理执行单的方法;两组采用相同的"基础护理质量评价标准"、"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表"进行检查和问卷调查。结果观察组患者基础护理质量得分(98.47±1.63)分,患者满意度得分(98.41±1.6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基础护理质量得分(94.97±3.31)分,患者满意度得分(93.64±9.4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依照基础护理执行单进行护理,提高了基础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及护士的护患沟通能力;基础护理执行单较常规护理效果好,有应用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患者为中心医护 护理方法研究 护理理论 护理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主体互动教学模式在低年资护士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赵巧云 李谆 +3 位作者 胡于琴 陈红宇 丁娟 王虹 《中国临床护理》 2021年第4期230-233,共4页
目的探讨双主体互动教学模式在低年资护士培训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从事临床护理工作且工作时间≤3年的210名护士设为对照组;2015年1月—2017年12月工作时间≤3年的213名护士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进行... 目的探讨双主体互动教学模式在低年资护士培训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从事临床护理工作且工作时间≤3年的210名护士设为对照组;2015年1月—2017年12月工作时间≤3年的213名护士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进行培训,观察组采用双主体互动教学模式,比较2组护士理论考核及技能操作考核成绩、自主学习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结果观察组理论和技能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t=17.733,P<0.001;t=11.650,P<0.001)、自主学习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均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双主体互动教学模式在低年资护士培训中具有良好的效果,能提高低年资护士的学习兴趣,提高培训效果,促进低年资护士综合能力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主体互动教学模式 低年资护士 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