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1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突出重点 增强实效——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党建工作速写
1
作者 吴玉兰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1年第17期29-30,共2页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如何面对新形势、新环境、新任务,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大而迫切的课题。针对目前高校党建工作的实际情况,我们提出了高校党建工作应“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党建促学风,学风固党建”的指导思想,通过“抓素质、抓...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如何面对新形势、新环境、新任务,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大而迫切的课题。针对目前高校党建工作的实际情况,我们提出了高校党建工作应“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党建促学风,学风固党建”的指导思想,通过“抓素质、抓典型、抓实事、抓形象、抓载体”来全面落实党建工作;不断增强党建工作的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党建工作 学风 学院 高校党建 高校学生 实效性 素质 全面落实 新形势 指导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高校院系科学发展路径探析——以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为例
2
作者 王文利 《领导科学论坛》 2013年第5期11-12,共2页
新形势下,如何提升高校院系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创新力、公信力,如何做好院系管理工作是院系领导班子亟待解决的新课题。本文从院系领导班子队伍建设、创新学院党组织活动载体、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三个方面就如何提升院系管理水平、实现... 新形势下,如何提升高校院系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创新力、公信力,如何做好院系管理工作是院系领导班子亟待解决的新课题。本文从院系领导班子队伍建设、创新学院党组织活动载体、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三个方面就如何提升院系管理水平、实现院系科学发展进行了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系管理 科学发展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高校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的开放共享管理——以华中科技大学材料学院公共平台实验室为例 被引量:23
3
作者 余晓武 范淑媛 《分析仪器》 CAS 2019年第4期94-97,共4页
实验在高校教学和研究中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仪器设备是完成实验任务的重要载体,也是保障实验教学与科学研究的基础。如何提高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水平,使其在教学和科学研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一直是各高校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介绍了华中... 实验在高校教学和研究中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仪器设备是完成实验任务的重要载体,也是保障实验教学与科学研究的基础。如何提高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水平,使其在教学和科学研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一直是各高校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介绍了华中科技大学材料学院在大型设备开放共享管理上的主要做法,总结归纳了大型设备开放管理的成绩,以便为国内高校大型设备管理提供一些经验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实验室 大型设备 开放共享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型毕业设计及其选题特点与案例解析——以华中科技大学风景园林专业硕士毕业设计为例 被引量:4
4
作者 万敏 王之羿 季茜 《华中建筑》 2019年第3期132-136,共5页
结合华中科技大学风景园林专业硕士教育实践,提出研究型毕业设计作为该种学位毕业考核方式的重要性及其意义,并对研究型毕业设计之概念内涵进行了阐述。其后针对研究型毕业设计选题之关联创新、选题尺度之小中见大等2大特点结合选题案... 结合华中科技大学风景园林专业硕士教育实践,提出研究型毕业设计作为该种学位毕业考核方式的重要性及其意义,并对研究型毕业设计之概念内涵进行了阐述。其后针对研究型毕业设计选题之关联创新、选题尺度之小中见大等2大特点结合选题案例进行了解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专业硕士教育 研究型毕业设计 选题特点 案例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中科技大学陈雪、龙韧设计作品选
5
作者 陈雪 龙韧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156-156,共1页
关键词 陈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意大利铸造技术交流会在华中科技大学举行
6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942-942,共1页
2007年11月15~16日,由意大利铸造协会与中国铸造协会主办,华中科技大学材料成形与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以及湖北省铸造学会承办的“意大利铸造技术交流会”在华中科技大学8号楼学术报告厅举行。与会国内代表20... 2007年11月15~16日,由意大利铸造协会与中国铸造协会主办,华中科技大学材料成形与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以及湖北省铸造学会承办的“意大利铸造技术交流会”在华中科技大学8号楼学术报告厅举行。与会国内代表200余人,其中企业代表近100人,高校代表110余人。意大利铸造设备生产供应厂商协会主席格兰特、秘书长卡尔曼尼尼, 意大利对外贸易委员会罗马总部金属加工机械部门经理博科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铸造协会 华中科技大学 技术交流会 意大利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国家重点实验室 金属加工机械 学术报告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科竞赛赋能大学工科专业课程教学——以“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铸造工艺设计赛”为例
7
作者 刘鑫旺 曹华堂 +1 位作者 郭树人 董选普 《大学教育》 2025年第1期6-11,共6页
大学工科专业为国家发展培养了大量的人才。然而,受诸多因素的影响,部分大学工科教师、学生的实践能力偏弱、工程素质偏低。文章以“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铸造工艺设计赛”为例,分析了学科竞赛的宗旨、竞赛过程、评价指标等... 大学工科专业为国家发展培养了大量的人才。然而,受诸多因素的影响,部分大学工科教师、学生的实践能力偏弱、工程素质偏低。文章以“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铸造工艺设计赛”为例,分析了学科竞赛的宗旨、竞赛过程、评价指标等,结合参赛学生的切身体悟和指导教师的实践经验,介绍了学科竞赛对提高大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解决实际工程技术能力、建立工程价值观等方面的多重作用;同时剖析了学科竞赛对提高指导教师的实际工程能力的赋能效果。学科竞赛的指导经验表明,有益的学科竞赛能够实现“校企融合”“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目标,极大地吸引大学生参与工程实践,同时有助于增强指导教师的工程意识和实践能力,为解决大学工科理科化的问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竞赛 工程能力 铸造工艺设计赛 工科专业课堂教学 双赋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工科课程思政探索——基于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案例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王书亭 谢远龙 +1 位作者 高亮 丁汉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24,共6页
为服务国家战略与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中国创造入心入行的人才培养目标,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构建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有机融合的课程思政创新体系,通过制定“制造强国传承创新,课程思政立德树人”的机械工程学科课程思政品牌,... 为服务国家战略与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中国创造入心入行的人才培养目标,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构建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有机融合的课程思政创新体系,通过制定“制造强国传承创新,课程思政立德树人”的机械工程学科课程思政品牌,注重科技报国使命、科学创新精神和工程职业道德三位一体,通过“一主两翼三极”举措,深入开展机械工程学科全员、全程、全方位课程思政教育。通过案例分析,为新工科背景下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工科课程思政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工程 制造业战略 课程思政 中国创造
原文传递
“政产学用”如何驱动“卡脖子”技术的双核创新——基于华中数控的纵向案例研究
9
作者 贺远琼 刘路明 +1 位作者 田志龙 陈吉红 《南开管理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29,共14页
数控机床作为“工业母机”,是现代制造业的核心基础产业。我国在数控机床核心零部件和高端数控系统方面面临严峻的技术封锁。如何攻克“卡脖子”技术、提升国产数控机床竞争力,成为学术界和企业界的重点议题。本文以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 数控机床作为“工业母机”,是现代制造业的核心基础产业。我国在数控机床核心零部件和高端数控系统方面面临严峻的技术封锁。如何攻克“卡脖子”技术、提升国产数控机床竞争力,成为学术界和企业界的重点议题。本文以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中数控)为典型案例,构建了“政产学用”合作主体驱动技术与市场双核创新的机制模型。研究发现,案例企业的“卡脖子”技术突破包括技术与市场的双核创新,技术创新经历“基础技术积累→基础技术升级→技术集成化→技术生态化”四个阶段,市场创新经历“市场储备→侧翼进攻→正面竞争→多点竞争”的演变过程。在双核创新过程中,“政产学用”各主体发挥着重要的驱动作用,呈现出“学→产→政→用”的关键作用主体演变路径。研究丰富了“政产学用”协同创新模式和技术与市场创新的学术成果,为我国“卡脖子”技术攻关提供了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机床 “卡脖子”技术 “政产学用”合作主体 技术创新 市场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工程机械液压系统自动故障诊断研究
10
作者 曾行健 丁悦 +1 位作者 汤清源 白龙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5-170,共6页
工程机械液压系统由于结构复杂而不可避免地出现故障,常规检测方法为人工检测,但检测过程费时费力。针对此问题,对工程机械液压系统进行建模及简化,并结合BP神经网络学习故障数据。在管路系统中安装压力和流量监测仪以跟踪数据,通过调... 工程机械液压系统由于结构复杂而不可避免地出现故障,常规检测方法为人工检测,但检测过程费时费力。针对此问题,对工程机械液压系统进行建模及简化,并结合BP神经网络学习故障数据。在管路系统中安装压力和流量监测仪以跟踪数据,通过调整选定元件的参数来模拟故障情况,记录监测仪的数据并进行整理,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信息抽取和降维,并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同时,手动标注元器件的当前状态作为训练标签。对每个元件均构建了一个独立的神经网络模型,用于学习输入数据与标签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阀和泵的准确率分别达到98.61%和96.52%,表明模型的准确率较高,可实现工程机械液压模型的自动故障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故障诊断 工程机械液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实践,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被引量:32
11
作者 姜芳 刘铁锋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7-99,共3页
华中科技大学联创团队是通过主动实践获得成功的典范,近年来其在学生科技大赛上屡获佳绩,甚至获得2007年微软"创新杯"IT挑战项目全球第一名,其创新能力引起各界关注。本文详细分析联创团队取得的成绩、成长历程、团队文化以... 华中科技大学联创团队是通过主动实践获得成功的典范,近年来其在学生科技大赛上屡获佳绩,甚至获得2007年微软"创新杯"IT挑战项目全球第一名,其创新能力引起各界关注。本文详细分析联创团队取得的成绩、成长历程、团队文化以及远景,并由其成功经验得出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实践 创新能力培养 联创团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点理工大学工程人才的素质 被引量:5
12
作者 熊秋媛 文辅相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63-65,共3页
本文以重点理工大学为研究对象 ,从我国高等工程教育面临的挑战出发 ,通过分析社会对工程人才素质的要求以及当前工程人才素质的现状 ,认为更新教育观念 ,深化教育改革 ,构建人才素质的基本框架则是提高工程人才素质要求的重要因素 ,并... 本文以重点理工大学为研究对象 ,从我国高等工程教育面临的挑战出发 ,通过分析社会对工程人才素质的要求以及当前工程人才素质的现状 ,认为更新教育观念 ,深化教育改革 ,构建人才素质的基本框架则是提高工程人才素质要求的重要因素 ,并提出了构建重点理工大学工程人才素质要求的基本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 工程人才素质 中国 高校 教育改革 教育观念 人文素养 学历教育 继续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点理工大学工程人才素质要求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熊秋媛 文辅相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9-41,共3页
关键词 重点理工大学 高等工程教育 高等工程人才 素质要求 工程人才素质 素质教育思想 工程实践能力 工程专业教育 实践性教学环节 科学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层制造的研究现状与科学挑战 被引量:1
14
作者 钱林茂 陈蓉 +11 位作者 朱利民 赵德文 彭小强 周平 邓辉 余家欣 曹坤 杜春阳 武恩秀 江亮 石鹏飞 陈磊 《中国科学基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9-114,共16页
原子层制造是指加工精度达到原子层量级的可控制造技术,包括原子层去除、添加、迁移等。针对信息、能源、航空航天等领域核心零部件超高性能构建的发展需求,通过原子层可控去除制造全频段原子级精度无损表面,并结合原子层增材制造原子... 原子层制造是指加工精度达到原子层量级的可控制造技术,包括原子层去除、添加、迁移等。针对信息、能源、航空航天等领域核心零部件超高性能构建的发展需求,通过原子层可控去除制造全频段原子级精度无损表面,并结合原子层增材制造原子级新结构,有望实现特殊功能的有效创成,保证超高性能的安全可靠。另外,后摩尔时代先进芯片的制造工艺将迈入亚纳米物理极限,原子层制造需求贯穿芯片制造工艺的全流程。本文阐述了原子层制造技术的发展需求与研究进展,围绕原子层抛光、原子层沉积/刻蚀、原子层损伤控制、原子层工艺与装备等领域,梳理了原子层制造的发展方向及研究目标,凝练了原子层制造领域未来的关键科学问题及面临的挑战,探讨了前沿研究方向和发展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层制造 原子层抛光 原子层沉积/刻蚀 原子层损伤控制 原子层制造工艺与装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材料工程应用型课程“双师双课堂”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15
作者 刘鑫旺 董选普 +2 位作者 王新云 周华民 史玉升 《高教学刊》 2024年第33期107-110,共4页
材料工程专业涉及国家重要领域的核心技术,但近年来学生对专业热爱度和认同感较低,其中重要原因是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度不够,课程教师普遍缺乏关键领域的实践经历,难以充分地将材料工程在国家复兴中的关键作用、行业精神等思政元素融入... 材料工程专业涉及国家重要领域的核心技术,但近年来学生对专业热爱度和认同感较低,其中重要原因是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度不够,课程教师普遍缺乏关键领域的实践经历,难以充分地将材料工程在国家复兴中的关键作用、行业精神等思政元素融入教学中。针对这些问题,该文提出“双师双课堂”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并在国家级一流课程教学中进行实践。邀请航天、航空、船舶等关键行业人才与课程教师组成“双师”教学团队,课堂与实践基地组成“双课堂”。结合“134”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不仅实现知识向应用转化,而且深入了解材料工程在各关键行业的核心作用,并通过行业精神教育增强科技报国情怀和专业认可度。该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对应用型课程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具有较大的借鉴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教学 材料工程应用型课程 教学模式 双师双课堂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因工程分析的大学生集体宿舍布置设计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荻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上旬)》 CAS 2013年第7期108-110,162,共3页
大学生寝室是大学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能在现有的空间内为学生提供学习,生活的环境。本着提高舒适性﹑方便性﹑安全性等人因角度的原则,主要针对寝室内的书桌及床铺色彩的现状进行分析。首先,通过调查问卷的图表分析来判断最终使... 大学生寝室是大学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能在现有的空间内为学生提供学习,生活的环境。本着提高舒适性﹑方便性﹑安全性等人因角度的原则,主要针对寝室内的书桌及床铺色彩的现状进行分析。首先,通过调查问卷的图表分析来判断最终使用者对于问题的反应情况,再实地考察;对于书桌表面上部的书架部分及灯光配置,通过实地测量得到实际数据,并结合人因工程学的知识及标准来分析问题点,根据问题点和一系列符合人因工程学的标准来进行改善和设计,最后得到相应的方案;在评估部分,再次将方案集中到调查问卷中,通过对最终使用者的反馈信息进行收集,为今后学校寝室的改进设计提出参考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寝室 书桌 床铺色彩 布置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地区水工建筑物环氧砂浆防护材料耐候性能及工程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邵晓妹 陈亮 +3 位作者 孙正 周璐 李娟 曾大文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8-162,167,共6页
高寒地区水工建筑物长期暴露在高海拔、强紫外辐射、冬季严寒且温差大等特殊环境下,较其他地区更易产生裂缝、渗漏破坏,以及冻融破坏、溶蚀、碳化、钢筋锈蚀、冲刷破坏等劣化问题,严重影响工程安全运行。通过室内紫外湿热老化、冻融循环... 高寒地区水工建筑物长期暴露在高海拔、强紫外辐射、冬季严寒且温差大等特殊环境下,较其他地区更易产生裂缝、渗漏破坏,以及冻融破坏、溶蚀、碳化、钢筋锈蚀、冲刷破坏等劣化问题,严重影响工程安全运行。通过室内紫外湿热老化、冻融循环,以及西藏地区自然老化等试验,研究了环氧砂浆的耐候性能。结果表明,改性环氧砂浆紫外线与湿热加速老化2000 h均未出现开裂,且抗拉强度保留率74%;抗冻等级可达到F250;自然老化960 d后,涂层颜色轻微变色,表面不粉化。该材料用于西藏拉洛水利枢纽工程泄洪洞消力池表面防护与修复,经过4 a以上服役,改性环氧砂浆抗冻、耐紫外线等耐候性能表现优异,有良好应用潜力,可为高寒地区类似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砂浆 耐候性能 水工建筑物 高寒地区 工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用户行为研究的高校空间设计程序--以华中科技大学东一楼为例
18
作者 陈雪 毛隽婕 朱志娟 《艺术教育》 2021年第7期219-222,共4页
目前,高校的教学科研变革主要是以教科融合、学科交叉、产学研结合等形式展开。因此,积极响应时代号召,为高校打造兼具共性与个性的复合空间是十分必要的。基于此,作者以华中科技大学东一楼为研究对象,从用户行为研究的角度,总结了一套... 目前,高校的教学科研变革主要是以教科融合、学科交叉、产学研结合等形式展开。因此,积极响应时代号召,为高校打造兼具共性与个性的复合空间是十分必要的。基于此,作者以华中科技大学东一楼为研究对象,从用户行为研究的角度,总结了一套现代高校空间设计程序,旨在设计出集聚高校特色的、满足用户行为的完整化、参与化的空间。研究表明,高校空间设计应以人为本,结合用户行为方式,创建用户行为模式,充分运用空间设计理念、用户心理、人机工程学等相关原理进行优化设计,让用户行为引导空间设计,实现人、空间、环境的有机统一,让使用者在空间中碰撞出更绚丽的思维火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空间设计 用户行为 设计理念 设计程序
原文传递
BIM技术与实景还原技术在冶金改造工程中的融合应用研究
19
作者 涂家琪 龚宗宜 李文龙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2024年第5期57-62,共6页
在冶金改造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存在原始设计资料不完整、技术改造信息不准确、可利用场地空间有限等问题。实景还原技术可以反映改造现场的真实情况,将实景模型与BIM模型融合,利用融合模型进行改造方案的规划、设计和施工,有助于提升改... 在冶金改造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存在原始设计资料不完整、技术改造信息不准确、可利用场地空间有限等问题。实景还原技术可以反映改造现场的真实情况,将实景模型与BIM模型融合,利用融合模型进行改造方案的规划、设计和施工,有助于提升改造的精确性,降低投资成本。本文以高炉改造项目为例,介绍了融合实景还原技术的BIM应用方法与内容,研究了实景还原技术在冶金改造项目中的关键技术要点,包括室内激光点云扫描和室外倾斜摄影技术。本文探索了实景还原模型与BIM模型融合的技术路线和应用方法,创新开发了基于点云数据的三维设计工具,可直接利用点云数据提取设计参数,实现三维构件拟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 实景还原 倾斜摄影 激光点云 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移情法的EUL教学模型设计与研究——以华中科技大学设计基础课程为例
20
作者 杨婷玉 季茜 《艺术教育》 2022年第3期203-206,共4页
文章基于移情法提出EUL教学模型,通过此模型分析设计基础课程存在的问题,从而为解决问题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参考。EUL教学模型为一种跨专业、跨学科的多方协同教学模式,以学生体验为中心,利用移情法充分挖掘课堂教学中的痛点和机会。通过... 文章基于移情法提出EUL教学模型,通过此模型分析设计基础课程存在的问题,从而为解决问题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参考。EUL教学模型为一种跨专业、跨学科的多方协同教学模式,以学生体验为中心,利用移情法充分挖掘课堂教学中的痛点和机会。通过整合多方教学资源和多样教学方法,解决教学流程中的痛点,并改良教学过程中的机会点,达到提升学生课堂体验的目的,从而激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该模型为设计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情教学研究法 设计学 课程改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