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趋化因子IL-8与胃癌组织血管再生的相关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贾忠 沈伟敏 +3 位作者 封光华 陈道达 张景辉 田原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39-43,共5页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趋化因子IL 8的表达与肿瘤血管形成之间的相关性 ,企以为抗肿瘤血管形成提供新的临床应用途径。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半定量方法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对胃癌组织中IL 8的基因表达和蛋白分...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趋化因子IL 8的表达与肿瘤血管形成之间的相关性 ,企以为抗肿瘤血管形成提供新的临床应用途径。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半定量方法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对胃癌组织中IL 8的基因表达和蛋白分泌情况分别进行测定 ,对肿瘤再生血管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抗Ⅷ因子相关抗原抗体进行测定并计数。结果 胃癌组织及转移淋巴结中的IL 8mRNA水平大多呈高表达 (分别是 2 6/ 2 9,89.7%和 1 7/ 2 0 ,85 % ) ,蛋白分泌情况与基因表达水平相一致 ,肿瘤再生血管数与胃癌IL 8mRNA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0 1 )。结论 胃癌组织中IL 8的高表达可能与胃癌中血管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关系 ,进而影响胃癌的生长与转移 ,针对IL 8的治疗对抑制肿瘤血管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病理学 血管再生 白细胞介素—8 腺瘤/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后适应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谷氨酸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鲁文果 姜丹 +1 位作者 孙仁虎 张苏明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28-632,共5页
目的:研究缺血后适应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谷氨酸(Glu)浓度变化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将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脑缺血再灌注(I/R)组和缺血后适应(I ... 目的:研究缺血后适应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谷氨酸(Glu)浓度变化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将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脑缺血再灌注(I/R)组和缺血后适应(I Postcond)组,每组12只。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缺血脑组织匀浆Glu浓度。结果:局灶脑缺血再灌注6 h后,I Postcond组Glu浓度相较I/R组明显降低(P<0.01),局灶脑缺血再灌注24 h后,I Postcond组Glu浓度较I/R组低,但两者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结论:本研究表明,I Postcond能够减轻MCAO大鼠模型中I/R损伤。细胞间隙Glu清除的加速可能是其重要保护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后适应 缺血再灌注 谷氨酸 大脑中动脉阻塞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趋化因子IL-8与胃癌组织中浸润炎性细胞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贾忠 贺冠海 +1 位作者 封光华 王春友 《医学研究杂志》 2007年第2期42-44,共3页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趋化因子IL-8与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在胃癌组织中的相关性,初步研究趋化因子IL-8对局部免疫力的影响及其在胃癌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针对T3、T4、T8的单克隆抗体,用SABC法对肿瘤组织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趋化因子IL-8与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在胃癌组织中的相关性,初步研究趋化因子IL-8对局部免疫力的影响及其在胃癌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针对T3、T4、T8的单克隆抗体,用SABC法对肿瘤组织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然后对阳性细胞进行计数,组织中的中性粒细胞采用测定组织中的髓过氧化物酶的含量,来反映中性粒细胞的数目及其活性,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测定IL-8mRNA的表达。结果IL-8的基因表达水平与肿瘤中浸润的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但IL-8的表达与T4/T8的比值呈明显的负相关(γ=-0.52,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趋化因子IL-8的表达增强,并不能特异性趋化T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但与T4/T8相关,表明IL-8可能对局部免疫力有一定抑制作用,控制IL-8的表达,可能对提高局部免疫力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IL-8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髓过氧化物酶 中性粒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格列酮诱导胃癌MKN45细胞株凋亡 被引量:1
4
作者 蒋春舫 陈庆 +2 位作者 周洁 郑海 陈娟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9期3074-3078,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曲格列酮对胃癌MKN45细胞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γ(PPARγ)激活水平变化及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胃癌MKN45细胞培养后分为4组,分别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和1、5、10μmol/L曲格列酮实验组.用EMSA测定不同浓度曲格列酮对胃...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曲格列酮对胃癌MKN45细胞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γ(PPARγ)激活水平变化及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胃癌MKN45细胞培养后分为4组,分别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和1、5、10μmol/L曲格列酮实验组.用EMSA测定不同浓度曲格列酮对胃癌MKN45细胞PPARγ激活水平的变化,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细胞周期的变化及凋亡.结果:随曲格列酮浓度的增加,PPARγ活性明显升高,以对照组活性为100.1、5、10μmol/L曲格列酮组的PPARγ平均活性分别为155.8、21 8.7和307.6(P<0.01).流式细胞术证实MKN45细胞经1,5,10μmol/L曲格列酮的作用后,随着曲格列酮剂量的增加,Caspase-3蛋白的表达均值分别为4.51,10.95,20.49,33.56(P<0.01),G_0/G_1期细胞逐渐增加,S期细胞下降,凋亡细胞增多.结论:曲格列酮通过对胃癌MKN45细胞PPARγ的激活可引发胃癌MKN45细胞株细胞周期抑制及凋亡,可为胃癌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格列酮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Γ 胃癌 凋亡 EMSA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Aza-CdR和TSA联合调控乳腺癌maspin基因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波 刘科 陈剑英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8年第10期725-728,共4页
目的:研究5-氮-2′-脱氧胞苷(5-A-za-CdR)和曲古菌素A(TSA)对乳腺癌MDA-MB-435S细胞增殖及抑癌基因maspin表达的影响。方法:用特异性甲基转移酶抑制剂5-Aza-CdR和组蛋白去乙酰酶抑制剂TSA分别单独和联合作用MDA-M-B-435S乳腺癌细胞株5~... 目的:研究5-氮-2′-脱氧胞苷(5-A-za-CdR)和曲古菌素A(TSA)对乳腺癌MDA-MB-435S细胞增殖及抑癌基因maspin表达的影响。方法:用特异性甲基转移酶抑制剂5-Aza-CdR和组蛋白去乙酰酶抑制剂TSA分别单独和联合作用MDA-M-B-435S乳腺癌细胞株5~8d,用MTT比色法观察细胞在药物作用前后的生长活性;RT-PCR检测细胞作用前后maspin mRNA的表达。结果:5μmol/L5-Aza-CdR作用乳腺癌细胞株MDA-MB-435S8d后,与对照组比较能明显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不同浓度TSA作用该细胞5d后,在>100ng/mL浓度时才能显著的抑制该细胞的增殖。RT-PCR显示,5-Aza-CdR和TSA联合作用时可显著的诱导maspin mRNA的重新表达;而两药单用时其诱导作用相对较弱。结论:在人乳腺癌MDA-MB-435S细胞中,maspin基因可能因表观遗传改变而导致转录失活,maspin基因的重新表达能有效的抑制细胞生长。5-Aza-CdR和TSA可作为乳腺癌治疗的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脱氧胞苷 羟肟酸类 基因 肿瘤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自由基对人胃腺癌细胞株SGC-7901 IL-8表达的调控
6
作者 贾忠 封光华 +1 位作者 王春友 陈道达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264-268,共5页
目的:研究氧自由基在体外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表达IL-8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双氧水体外刺激SGC-7901,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培养液上清中的IL-8分泌情况,用RT-PCR测定IL-8及NF-κΒ的表达,以不同浓度的抗氧化剂U74006F预处理培... 目的:研究氧自由基在体外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表达IL-8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双氧水体外刺激SGC-7901,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培养液上清中的IL-8分泌情况,用RT-PCR测定IL-8及NF-κΒ的表达,以不同浓度的抗氧化剂U74006F预处理培养的细胞,再用双氧水刺激SGC-7901,再行测定上述指标。结果:SGC-7901在所用H2O2浓度及U74006F治疗剂量下其生长无明显影响,活性氧能刺激SGC-7901IL-8mRNA表达及蛋白分泌并与H2O2浓度相关,U74006F能有效抑制H2O2对SGC-7901的刺激作用。结论:体外研究表明,胃癌细胞株SGC-7901IL-8表达受到氧自由基的调控,氧自由基可能通过激活NF-κΒ而起作用,抗氧化剂U74006F对控制IL-8的表达有一定作用,抗氧化治疗有望成为胃癌综合治疗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白介素-8 SGC-7901 抗氧化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精氨酸和L-NAME对牛小梁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7
作者 薛蔚 杜蜀华 +2 位作者 李勇 孙京华 杨业金 《眼科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01-403,共3页
目的 研究L 精氨酸和L NAME对体外培养的牛小梁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在体外培养的牛小梁细胞中分别加入浓度为 1× 10 -7mol/L、1× 10 -6mol/L、1× 10 -5mol/L、1× 10 -4 mol/L、1× 10 -3 mol/L及 1&#... 目的 研究L 精氨酸和L NAME对体外培养的牛小梁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在体外培养的牛小梁细胞中分别加入浓度为 1× 10 -7mol/L、1× 10 -6mol/L、1× 10 -5mol/L、1× 10 -4 mol/L、1× 10 -3 mol/L及 1× 10 -2 mol/L的L 精氨酸和左旋 -硝基精氨酸甲酯 (L NAME)与小梁细胞共同孵育 48h ,以不加药组为对照组 ,用化学比色法、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 (TUNEL)及四甲基偶氮唑盐 (MTT)法 ,检测小梁细胞在上述药物中增殖和凋亡状况。结果 ≥ 1× 10 -4 mol/L的L 精氨酸通过促进NO的产生导致小梁细胞凋亡并抑制细胞的增殖 ;而≥ 1× 10 -5mol/L的L NAME通过抑制NO的产生 ,促进小梁细胞的增殖。结论 高浓度的NO可抑制小梁细胞的增殖 ,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精氨酸 L-NAME 小梁细胞 一氧化氮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对晚期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8
作者 邓敏 王春艳 +3 位作者 任冬梅 吴斌 冷政伟 李建水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15期1785-1787,共3页
目的探讨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对晚期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统计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的晚期肝细胞癌患者共125例,分为血浆组(92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给予内科常规治疗和介入治疗,血浆组患者在进行内科常规治疗和介入治疗... 目的探讨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对晚期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统计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的晚期肝细胞癌患者共125例,分为血浆组(92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给予内科常规治疗和介入治疗,血浆组患者在进行内科常规治疗和介入治疗的同时对其进行血浆输注辅助治疗,血浆输注隔天1次,每次200~400mL,持续输注2周,检测2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腹腔积液深度等指标的变化,同时评估患者焦虑、疼痛评分。结果血浆组患者治疗14d后丙氨酸转氨酸、天冬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较对照组均降低(P<0.05),白蛋白、胆碱酯酶、凝血酶原活动度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5)。Child-Pugh肝功能评级较对照组明显好转(P<0.05),同时患者焦虑程度和疼痛程度得到缓解。结论对晚期肝癌患者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可显著改善患者肝功能及临床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 肝细胞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康复外科在大范围肝切除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被引量:7
9
作者 吴斌 冷政伟 +3 位作者 张光年 邓大炜 兰川 李建水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7年第1期36-38,共3页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ast-track surgery,FTS)在大范围肝切除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行大范围肝切除术患者160例,实施FTS治疗80例为FTS组,传统治疗80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FTS组补液量[(1 500...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ast-track surgery,FTS)在大范围肝切除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行大范围肝切除术患者160例,实施FTS治疗80例为FTS组,传统治疗80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FTS组补液量[(1 500±100)mL]较对照组[(2 500±200)mL]减少(P<0.05),麻醉苏醒时间[(11.25±1.62)h]较对照组[(29.68±2.14)h]缩短(P<0.05),术后进食时间[(6.15±1.21)h]、首次排气时间[(46.47±3.58)h]、首次排便时间[(68.12±3.61)h]、下床活动时间[(12.59±1.20)h]较对照组[(90.58±6.47)、(135.56±6.81)、(145.14±8.35)、(93.32±5.86)h]明显提前(P<0.01),术后住院时间[(7.89±1.25)d]较对照组[(11.54±3.62)d]缩短(P<0.01);FTS组术后肺部感染/咽喉炎发生率(1.25%)、尿路感染发生率(2.50%)、腹腔感染发生率(1.25%)、恶心/呕吐发生率(6.25%)均低于对照组(8.75%、11.25%、2.50%、20.00%)(P<0.05)。结论 FTS应用于大范围肝切除患者,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肿瘤 快速康复 大范围肝切除术 围手术期管理
原文传递
乳腺癌外科手术发展史 被引量:10
10
作者 高金波 史雯嘉 《中华医史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166-169,共4页
外科手术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手段。回顾乳腺癌外科手术的发展史 ,大致可分为原始局部切除、乳腺癌根治术、扩大根治术、改良根治术和保乳手术 5个阶段。其中改良根治术和保乳手术是目前治疗乳腺癌常用的术式 ,尤其是保乳手术既考虑治疗... 外科手术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手段。回顾乳腺癌外科手术的发展史 ,大致可分为原始局部切除、乳腺癌根治术、扩大根治术、改良根治术和保乳手术 5个阶段。其中改良根治术和保乳手术是目前治疗乳腺癌常用的术式 ,尤其是保乳手术既考虑治疗效果 ,又兼顾美观 ,是早期乳腺癌的最佳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外科手术 肿瘤 女性 解剖学
原文传递
短发夹状RNA抑制SMYD3基因在HepG2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5
11
作者 徐鋆耀 陈立波 +3 位作者 徐鋆阳 杨镇 魏海燕 许荣华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5-108,共4页
目的构建针对人SET-和MYND-结构域含有蛋白3(SMYD3)基因的短发夹状RNA (shRNA)表达载体pGenesil-1-s,观察其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SMYD3基因表达的特异性抑制效应。方法设计合成针对SMYD3 mRNA编码序列267~288、302~323靶位点之间... 目的构建针对人SET-和MYND-结构域含有蛋白3(SMYD3)基因的短发夹状RNA (shRNA)表达载体pGenesil-1-s,观察其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SMYD3基因表达的特异性抑制效应。方法设计合成针对SMYD3 mRNA编码序列267~288、302~323靶位点之间的核苷酸片断,并定向克隆到仅表达EGFP的空载体pGenesil-1的U6启动子下,构建重组质粒pGenesil-1-s1、pGenesil-1-s2;不针对任何序列的重组质粒pGenesil-1-hk作为对照。通过脂质体介导转染人肝癌细胞株HepG2,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western blot蛋白免疫印迹法分别从mRNA、蛋白水平检测阻抑效应。结果酶切鉴定和测序结果证实了pGenesil-1-s1、pGenesil-1-s2、pGenesil-1-hk的成功构建,转染HepG2细胞后,pGenesil-1- s1、pGenesil-1-s2组SMYD3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下调,与pGenesil-1-hk组及pGenesil-1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构建的重组质粒pGenesil-1-s1、pGenesil-1-s2能特异性抑制SMYD3 在HepG2细胞中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 肝细胞
原文传递
门静脉高压症术后应激性溃疡大出血的处理 被引量:7
12
作者 冯贤松 韩群 李承龙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70-371,共2页
门静脉高压症施行分流或断流手术后发生的应激性溃疡大出血虽较少见但往往因病情复杂而不易被控制。我院采用胃肠减压、抑酸、加强护肝、使用中药白芨等方法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应激性溃疡大出血 门静脉高压症 手术后 胃肠减压
原文传递
血糖合理控制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罗敏 罗玲 +3 位作者 潘玲 高淑蓉 龙波 冷政伟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7年第3期268-270,共3页
目的 探讨血糖合理控制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按注射胰岛素方法分为两组:A组32例患者采用微量泵注射胰岛素,B组18例患者采用静脉滴注及皮下注射胰岛素.观察两组血糖... 目的 探讨血糖合理控制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按注射胰岛素方法分为两组:A组32例患者采用微量泵注射胰岛素,B组18例患者采用静脉滴注及皮下注射胰岛素.观察两组血糖达标时间,病死率,低血糖、腹腔感染、肺部感染、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肠梗阻的发生率,第3和7天C反应蛋白.结果 两组入院血糖和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血糖达标时间明显短于B组[(1.18±0.32)d比(2.56±0.29)d],第3和7天C反应蛋白明显低于B组[(189.85±6.79)mg/L比(210.25±7.41)mg/L和(46.73±5.61)mg/L比(95.62±4.33)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低血糖、肠梗阻、肺部感染、腹腔感染、MODS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B组[3.12%(1/32)比6/18、6.25%(2/32)比5/18、12.50%(4/32)比8/18、15.62%(5/32)比9/18、31.25%(10/32)比1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结论 SAP患者采用微量泵持续注射胰岛素,使血糖控制在8.3~10.0 mmol/L可有效降低患者感染和低血糖等的发生率,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血糖 预后 回顾性研究
原文传递
两种局麻方法应用于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比较 被引量:14
14
作者 胡青钢 郑启昌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0年第1期43-45,共3页
目的比较改良的局部神经阻滞麻醉和常规的局部神经阻滞麻醉在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临床选取2008年1月至6月收治的单侧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使用经过改良的局部神经阻滞麻醉,一组使用... 目的比较改良的局部神经阻滞麻醉和常规的局部神经阻滞麻醉在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临床选取2008年1月至6月收治的单侧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使用经过改良的局部神经阻滞麻醉,一组使用常规的局部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的镇痛效果,手术时间,镇痛效果持续时间及手术后持续疼痛的发生率,判断两者的优劣。结果两者麻醉效果同样肯定,效果持续时间接近,但改良的局部神经阻滞麻醉操作时间较短,手术时间短,手术后持续疼痛发生率较低。结论综合比较显示,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手术中改良的局部神经阻滞麻醉方法优于常规的局部神经阻滞麻醉,应在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 麻醉 局部 疝修补术
原文传递
胆囊胆固醇息肉成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5
作者 李承龙 冯贤松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06年第2期94-97,共4页
胆固醇代谢紊乱是引起胆囊胆固醇息肉的主要因素,但其具体病因目前尚未明确。本文介绍国外对胆囊胆固醇息肉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胆固醇息肉 胆囊 胆固醇
原文传递
SR-BI在胆固醇息肉患者胆囊黏膜上皮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承龙 冯贤松 +1 位作者 谢玉宏 杨明 《临床消化病杂志》 2006年第5期275-276,285,共3页
目的探讨SR-BI在胆囊胆固醇息肉患者胆囊黏膜中的表达和分布,了解其与胆固醇息肉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SR-BI在15例胆固醇息肉患者胆囊黏膜(息肉组)和13例非胆囊疾病患者胆囊黏膜(对照组)标本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SR-BI在胆囊胆固醇息肉患者胆囊黏膜中的表达和分布,了解其与胆固醇息肉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SR-BI在15例胆固醇息肉患者胆囊黏膜(息肉组)和13例非胆囊疾病患者胆囊黏膜(对照组)标本中的表达。结果SR-BI表达于胆囊黏膜上皮细胞顶侧,息肉组的SR-BI表达(0.194±0.0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表达(0.364±0.07),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胆固醇息肉患者胆囊黏膜上皮细胞中SR-BI表达减弱,提示其在胆固醇息肉患者胆汁胆固醇过饱和机制中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固醇息肉 清道夫受体 胆固醇
原文传递
限制性输液对晚期肝癌并发症及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勇 黄艳 +7 位作者 候松林 张立鑫 李佳丽 杨路 李孝琼 陈政儒 冷政伟 李敬东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7年第9期1313-1316,共4页
目的探讨限制性输液对晚期肝癌并发症及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2010年3月至2016年3月共357例晚期肝细胞癌患者,根据液体管理方案分为限制性输液组128例和对照组(常规开放性输液组)229例;对比两组患... 目的探讨限制性输液对晚期肝癌并发症及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2010年3月至2016年3月共357例晚期肝细胞癌患者,根据液体管理方案分为限制性输液组128例和对照组(常规开放性输液组)229例;对比两组患者日均输液量、血浆白蛋白浓度、胸腹腔积液发生率、静脉炎发生率、呕吐发生率、褥疮及坠积性肺炎发生率、癌痛程度和焦虑程度。结果限制性输液组日均输液量[(720.29±106.84)m1]明显少于对照组[(1820.36±342.12)ml](P〈0.05);限制性输液组血浆白蛋白浓度[(35.65±2.21)g/L]明显高于对照组[(32.25±2.32)g/L](P〈0.05);限制性输液组胸腹腔积液、坠积性肺炎、静脉炎、呕吐、褥疮的发生率分别为6.25%、11.72%、4.69%、8.59%、3.91%,均低于对照组的13.97%、24.45%、10.92%、17.47%、1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限制性输液组患者癌痛评分及焦虑评分分别为(5.21±1.09)分、(39.12±5.54)分,与对照组的(5.68±1.18)分、(41.56±6.78)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限制性输液有助于降低晚期肝细胞癌相关并发症,能有效改善肿瘤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液疗法 肝肿瘤/并发症/预防和控制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黑色素肿瘤抗原基因-1、3在直肠癌的表达及其意义
18
作者 李新明 陶凯雄 +4 位作者 张贤珍 史火喜 王国斌 张景辉 田源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09年第3期168-171,共4页
目的检测黑色素肿瘤抗原基因-1、3(MAGE-1、MAGE-3)在直肠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直肠癌临床病理的关系及其在直肠癌免疫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RT—PCR法,对33例直肠癌患者的癌组织及其相应的癌旁组织和手术切缘(乙状结肠端)以... 目的检测黑色素肿瘤抗原基因-1、3(MAGE-1、MAGE-3)在直肠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直肠癌临床病理的关系及其在直肠癌免疫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RT—PCR法,对33例直肠癌患者的癌组织及其相应的癌旁组织和手术切缘(乙状结肠端)以及3例直肠息肉标本(无瘤)的MAGE-1、MAGE-3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并对RT—PCR扩增产物中的目的基因片段进行DNA测序验证。结果33例直肠癌组织中,MAGE-1基因的表达阳性率为30.30%(10/33),MAGE-3基因的表达阳性率为42.42%(14/33),MAGE-1、MAGE-3均表达的阳性率为21.21%(7/33),至少表达其中-种的阳性率为51.51%;在癌旁组织和手术切缘组织中,MAGE-1基因的表达阳性率均为12.12%(4/33),MAGE-3基因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8.18%(6/33)、15.15%(5/33);3例直肠息肉标本未见MAGE-1、MAGE-3表达。肿瘤组织MAGE-1、MAGE-3基因表达阳性率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和手术切缘组织(P〈0.05);而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组织学类型、Duke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结论基于MAGE-1、MAGE-3基因在直肠癌中的高表达率,MAGE-1、MAGE-3表达蛋白可以作为一种有前途的靶点用于免疫治疗,同时有望成为一种筛查和随访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抗原 肿瘤 黑色素肿瘤抗原基因-1 黑色素肿瘤抗原基因-3 因表达
原文传递
第十届全国门静脉高压症学术会议纪要
19
作者 王黛 王维民 +1 位作者 冯贤松 冷希圣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818-819,共2页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门静脉高压症学组第十届学术会议于2005年9月2~4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100余位代表出席会议并征集了包括门静脉高压症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的各类文章近百篇.会议全面检阅了我国门静脉高压症...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门静脉高压症学组第十届学术会议于2005年9月2~4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100余位代表出席会议并征集了包括门静脉高压症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的各类文章近百篇.会议全面检阅了我国门静脉高压症外科研究与治疗的现状,会场气氛活跃,代表发言踊跃,获得圆满的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会议纪要 门静脉高压症 十届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 基础研究 临床研究 外科研究
原文传递
5-Aza-CdR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及Maspin基因表达的影响
20
作者 张波 刘科 +1 位作者 陈剑英 王国斌 《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07年第4期102-104,共3页
目的研究5-氮-2’-脱氧胞苷(5-Aza-CdR)对乳腺癌MDA-MB-435S细胞增殖及抑癌基因Maspin表达的影响。方法用特异性甲基转移酶抑制剂5-Aza-CdR处理乳腺癌细胞株MDA-MB-435S8d后,采用四唑盐(MTT)比色法观察细胞在药物处理前后的生长活性,应... 目的研究5-氮-2’-脱氧胞苷(5-Aza-CdR)对乳腺癌MDA-MB-435S细胞增殖及抑癌基因Maspin表达的影响。方法用特异性甲基转移酶抑制剂5-Aza-CdR处理乳腺癌细胞株MDA-MB-435S8d后,采用四唑盐(MTT)比色法观察细胞在药物处理前后的生长活性,应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周期的检测,RT-PCR检测细胞处理前后Maspin mRNA的表达。结果 5μmol/L5-Aza-CdR处理乳腺癌细胞株MDA-MB-435S8d后,与对照组比较能明显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5μmol/L5-Aza-CdR作用72h后可导致MDA-MB-435S细胞G2/M期阻滞,减少进入有丝分裂期的细胞百分比。RT-PCR显示Maspin mRNA在5μmol/L5-Aza-CdR作用72h后重新表达。结论在人乳腺癌MDA-MB-435S细胞中,Maspin基因可能因高甲基化而导致转录失活,经特异性甲基转移酶抑制剂5-Aza-CdR处理可使Maspin基因重新表达,后者能导致该肿瘤细胞G2/M期阻滞,并抑制细胞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SPIN基因 甲基化 5-氮-2'-脱氧胞苷 SL腺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