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β-连环蛋白在肝门部胆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与c-myc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4
1
作者 郑启昌 陈海波 +1 位作者 左克强 张勇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67-70,共4页
目的 探讨 β 连环蛋白异常表达和c myc阳性表达在肝门部胆管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理。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 4 2例肝门部胆管癌及 10例胆管良性病变组织中的 β 连环蛋白和c myc蛋白进行检测 ,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 目的 探讨 β 连环蛋白异常表达和c myc阳性表达在肝门部胆管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理。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 4 2例肝门部胆管癌及 10例胆管良性病变组织中的 β 连环蛋白和c myc蛋白进行检测 ,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β 连环蛋白在 10例胆管良性病变组织中均呈正常表达 ,且c myc均呈阴性表达 ;而在 4 2例胆管癌患者中 30例癌组织细胞胞浆内的 β 连环蛋白的异常表达率明显高于胆管良性病变组织 ,且异常表达率与肝门部胆管癌的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 (P<0 .0 5 ) ,而与肝门胆管癌大小、分化程度和侵袭状况无关 (P>0 .0 5 )。胆管癌中c myc表达阳性率与肝门胆管癌的大小、侵袭状况及淋巴结转移无关 (P>0 .0 5 ) ,而与肝门部胆管癌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 (P<0 .0 5 )。β 连环蛋白异常表达与c myc阳性表达在肝门部胆管癌中呈显著的正相关性 (r =0 .32 4 ,P<0 .0 1)。结论 肝门部胆管癌细胞中存在 β 连环蛋白异常表达和c myc蛋白阳性表达的现象 ,与胆管癌的一些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β 连环蛋白的异常表达可能是肝门部胆管癌转移的分子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连环蛋白 肝门部胆管癌 异常表达 良性病变 阳性表达 C-MYC表达 C-MYC蛋白 大小 结论 正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肉瘤样肝细胞癌的临床与CT特征 被引量:10
2
作者 杨炼 陈立波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904-907,共4页
目的:总结肉瘤样肝细胞癌的临床与CT影像学特征,以提高对该类肝脏肿瘤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肉瘤样肝细胞癌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和CT特征性表现.结果:8例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40岁,均出现上腹部胀痛,其中6例(6/8)出现发热,但... 目的:总结肉瘤样肝细胞癌的临床与CT影像学特征,以提高对该类肝脏肿瘤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肉瘤样肝细胞癌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和CT特征性表现.结果:8例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40岁,均出现上腹部胀痛,其中6例(6/8)出现发热,但血常规提示WBC计数正常,HBsAg均为阳性,血清甲胎球蛋白2例正常,余6例平均约123 g/L,肝功能均为Child-Pugh A级,7例无肝硬化基础.8例肉瘤样肝细胞癌均为巨块型,直径约5-10 cm,以单发、团块状、囊实性病变为主,多无肝硬化背景(7/8例).6例CT平扫表现为囊实性低密度影,其内见条状分隔影(2例)及散在分布的条状、结节状软组织密度影(4例),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余2例CT平扫表现为不规则低密度影,增强扫描未见明显强化.3例可见门静脉癌栓.结论:肉瘤样肝细胞癌的临床与CT特征具有肝细胞癌及肉瘤的双重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肉瘤样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原代培养及生物学特性比较 被引量:4
3
作者 胡少勃 宋自芳 +1 位作者 郑启昌 聂君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4期349-353,共5页
目的培养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细胞纯化与鉴定,比较生物学特性的差异。方法采用血管环贴壁法培养动脉内皮细胞,组织块贴壁法培养动脉平滑肌细胞,并采用有限稀释法挑选内皮细胞单克隆,免疫细胞荧光鉴定二者的特异性标志,相差... 目的培养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细胞纯化与鉴定,比较生物学特性的差异。方法采用血管环贴壁法培养动脉内皮细胞,组织块贴壁法培养动脉平滑肌细胞,并采用有限稀释法挑选内皮细胞单克隆,免疫细胞荧光鉴定二者的特异性标志,相差显微镜观察二者单个细胞及细胞群体在形态上的差异性,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的增殖,比较二者对胰酶消化,粘附,冻存后复苏的情况。结果血管环贴壁法成功培养血管内皮细胞,组织块培养法成功培养出血管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能够形成单克隆集落,培养的细胞均表达相应的特异性标志,内皮细胞增殖速度和平滑肌细胞有差异,内皮细胞对胰酶的耐受性较差,内皮细胞粘附所需时间短,对冻存后的耐受性较好。结论组织块贴壁法适合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培养,有限稀释法能够纯化原代培养的内皮细胞,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在细胞形态、增殖、粘附、对胰酶的反应、冻存后复苏均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细胞 平滑肌细胞 平滑肌样细胞 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ll样受体4突变对小鼠急性肺损伤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2
4
作者 张进祥 王慧 +3 位作者 徐建波 蒋春舫 吴河水 郑启昌 《国际遗传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11-14,共4页
目的观察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基因突变型小鼠与野生型小鼠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模型中肺组织损伤差异,分析不同TLR4遗传性状对ALI发生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以TLR4基因突变小鼠(C3H/HeJ品系,TLR4-/-)及野... 目的观察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基因突变型小鼠与野生型小鼠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模型中肺组织损伤差异,分析不同TLR4遗传性状对ALI发生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以TLR4基因突变小鼠(C3H/HeJ品系,TLR4-/-)及野生型小鼠(CBA品系,TLR4+/+)为研究对象,采用失血性休克复苏加内毒素攻击复制小鼠急性肺损伤动物模型,检测肺组织湿/干重比(W/D),肺组织通透指数(LPI)、MPO水平、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1 beta(IL-1β)水平的差异。结果TLR4基因突变型(TLR4-/-)小鼠肺组织损伤(以W/D及LPI为衡量标准)较野生型(TLR4+/+)小鼠严重,而且与野生型小鼠比较,TLR4-/-小鼠肺组织MPO、TNF-αI、L-1β水平下降。同时TLR4-/-小鼠肺组织损伤较假手术组严重。结论TLR4胞内段突变可以减轻ALI,而且TLR4能通过介导肺内中性粒细胞聚集而介导ALI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休克 低血容量性 内毒素 膜受体 TOLL样受体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央型肝癌手术切除3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翟东升 郑启昌 +1 位作者 谭庆丰 黄强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8年第4期55-56,共2页
目的探讨中央型肝癌手术切除方法及术前CT三维重建及术中B超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7年4月中央型肝癌手术治疗35例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肿瘤直径超过5 cm的12例(34.29%)患者在术前行CT病灶三维重建,所有病例在手术中... 目的探讨中央型肝癌手术切除方法及术前CT三维重建及术中B超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7年4月中央型肝癌手术治疗35例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肿瘤直径超过5 cm的12例(34.29%)患者在术前行CT病灶三维重建,所有病例在手术中均采用术中B超定位。本组35例均得以顺利切除,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1年、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2.1%、59.5%和39.3%。结论应用术前CT三维重建、术中B超评估病灶与周围重要血管的关系,能增加中央型肝癌手术切除率减少手术后严重并发症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型肝癌 肝切除术 术中B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数死亡率和发病率的生理学和手术严重性评分系统在肝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熊俊 尚丹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64-566,569,共4页
目的探讨POSSUM评分系统在肝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POSSUM评分系统对63例肝切除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63例行肝切除患者,其中恶性疾病46例,良性疾病17例,POSSUM预测住院30 d内死亡率6.16%,实际死亡患者4例(6.35%);POSSU... 目的探讨POSSUM评分系统在肝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POSSUM评分系统对63例肝切除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63例行肝切除患者,其中恶性疾病46例,良性疾病17例,POSSUM预测住院30 d内死亡率6.16%,实际死亡患者4例(6.35%);POSSUM预测并发症发生率26.67%,实际出现并发症18例(28.57%)。结论POSSUM评分系统能有效地预测肝切除术患者的死亡率及并发症的出现机率,为肝切除术的围手术期处理提供了指导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SSUM评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切除联合微波消融对肝癌病人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索质君 高金亭 +2 位作者 刘利平 张磊 熊俊 《临床外科杂志》 2018年第7期532-535,共4页
目的分析肝切除联合微波消融对肝细胞肝癌病人术后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肝细胞肝癌病人50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25例,行肝切除联合切面微波消融,对照组25例,行单纯肝切除。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检测病人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术... 目的分析肝切除联合微波消融对肝细胞肝癌病人术后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肝细胞肝癌病人50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25例,行肝切除联合切面微波消融,对照组25例,行单纯肝切除。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检测病人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术后观察病人生存期及肿瘤复发率。结果两组术后1年和2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年无瘤生存率(DF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2年DFS(80%)高于对照组(56%)(P<0.05)。实验组术后CD3、CD4及B细胞显著升高,其术后1周百分比分别为(55.39±7.57)%、(33.27±4.95)%和(14.51±6.10)%;术后1个月百分比分别为(58.31±7.06)%、(35.59±4.95)%和(16.31±6.33)%,与对照组相比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组内比较,CD3、CD4及B细胞术后1周及1个月百分比持续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K细胞术后1周呈升高趋势,百分比为(18.78±4.74)%;术后1个月逐渐恢复至术后1周状态,百分比为(17.65±4.49)%,两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切除联合微波消融不仅能直接杀灭肿瘤细胞,而且能提高病人术后免疫功能,延长无瘤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肝切除 微波消融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患者肝脏手术后精神异常22例报告
8
作者 徐匹夫 王汉良 +1 位作者 王博 吴河水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4年第1期34-35,共2页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肝脏疾病中老年患者的比例逐渐上升。老年患者肝脏手术后出现精神异常也逐渐多见,因其发病机制复杂,医护人员如果认识不足则会给患者及家属带来很大的危害。现将2005年1月至2012年1月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肝脏疾病中老年患者的比例逐渐上升。老年患者肝脏手术后出现精神异常也逐渐多见,因其发病机制复杂,医护人员如果认识不足则会给患者及家属带来很大的危害。现将2005年1月至2012年1月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普外科收治的22例老年肝脏手术后精神异常患者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老年患者 肝脏疾病 精神异常 手术后 华中科技大学 老龄化社会 发病机制 医护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切除术后肝功能衰竭影响因素及预测方法研究进展
9
作者 苏琪植(综述) 万赤丹(审校) 《现代医药卫生》 2023年第19期3370-3374,共5页
肝切除后肝功能衰竭(PHLF)是肝胆外科医生面临的一个重要临床挑战。虽然许多研究试图通过预测未来的肝脏残留功能以避免PHLF,但对于肝切除术前最佳的评估方案目前尚无共识。开发一种准确、易用、能够测量局部肝功能的评估方法是预防PHL... 肝切除后肝功能衰竭(PHLF)是肝胆外科医生面临的一个重要临床挑战。虽然许多研究试图通过预测未来的肝脏残留功能以避免PHLF,但对于肝切除术前最佳的评估方案目前尚无共识。开发一种准确、易用、能够测量局部肝功能的评估方法是预防PHLF的最重要环节。该文从PHLF影响因素及预测肝切除术后肝功能衰竭发生方法方面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切除术 肝衰竭 预测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癌症患者心理与生活质量的调查研究
10
作者 刘红英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16年第7期146-146,共1页
探讨影响晚期癌症患者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因素,为临床治疗护理及生活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表及肝癌患者生活质量评定量表对 120 例晚期癌症患者进行调查,分析患者心理变化及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结果:晚期癌症患者的心理因素... 探讨影响晚期癌症患者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因素,为临床治疗护理及生活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表及肝癌患者生活质量评定量表对 120 例晚期癌症患者进行调查,分析患者心理变化及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结果:晚期癌症患者的心理因素与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及家庭收入有关,年龄越小、文化程度高、已婚、家庭收入高的患者不易出现心理问题或抑郁程度低(P<0.05) 。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文化程度、营养状况、婚姻、家庭收入有关(P<0.05) ,文化程度越高、家庭收入越高、营养状况较好以及已婚患者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更高(P<0.05) 。结论:晚期癌症患者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较多,在治疗及护理过程中,采取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才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心理 生活质量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治疗发展与新断流术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杨镇 万赤丹 邓小荣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3期181-184,共4页
在当前微创外科时代,门奇静脉断流术取得一系列大的进展,例如,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提出和应用、断流术时行脾切除术的适应证与禁忌证,以及新一代外科手术器械和腹腔镜技术在断流术和脾切除术中的应用等。实践表明,腹腔镜脾切除... 在当前微创外科时代,门奇静脉断流术取得一系列大的进展,例如,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提出和应用、断流术时行脾切除术的适应证与禁忌证,以及新一代外科手术器械和腹腔镜技术在断流术和脾切除术中的应用等。实践表明,腹腔镜脾切除术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是安全、简单和有效的手术术式,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也适用。为了进一步证实这种新门奇静脉断流术的疗效,今后有待开展前瞻性、随机性、大样本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手术 微创性 高血压 门静脉 腹腔镜 脾切除术
原文传递
PLAGL2与SP-C基因启动子相互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邓飞涛 王泽华 +2 位作者 夏炎枝 吴超英 柴新群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4期289-292,298,共5页
目的研究PLAGL2(pleiomorphic adenoma gene like-2,PLAGL2)对SP-C基因(surfactant pro-tein-C,SP-C)启动子的结合与影响作用。方法定点诱变技术(site-directed mutagenesis)及凝胶电泳迁移实验(electrophoresis mobility shift assay,E... 目的研究PLAGL2(pleiomorphic adenoma gene like-2,PLAGL2)对SP-C基因(surfactant pro-tein-C,SP-C)启动子的结合与影响作用。方法定点诱变技术(site-directed mutagenesis)及凝胶电泳迁移实验(electrophoresis mobility shift assay,EMSA)研究PLAGL2与SP-C基因启动子之间的相互结合作用;体外培养MLE12细胞共转染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活性值检测技术,研究PLAGL2对SP-C基因启动子表达活性的影响;结果EMSA及竞争性EMSA实验表明:PLAGL2能通过其核心和簇结合位点序列与同位素标记的SP-C基因启动子片段相结合形成蛋白-DNA复合物;细胞共转染及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活性值检测结果显示:PLAGL2能明显促进SP-C基因启动子的表达。结论在肺Ⅱ型细胞中,PLAGL2能与SP-C基因启动子相互作用并促进其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GL2蛋白 SP—C启动子 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 凝胶电泳迁移实验
原文传递
妊娠期糖尿病胎鼠肺组织中p-mTOR、HIF-1α及VEGF-A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邓飞涛 宋婷 +2 位作者 张青苗 欧阳为相 柴新群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309-314,共6页
目的探讨高血糖对胎鼠肺组织中磷酸化雷帕霉素靶蛋白(phosphorylation 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p-mTOR)、缺氧诱导因子.1仅(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 目的探讨高血糖对胎鼠肺组织中磷酸化雷帕霉素靶蛋白(phosphorylation 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p-mTOR)、缺氧诱导因子.1仅(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A,VEGF-A)蛋白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妊娠大鼠分成实验组(糖尿病组,GDM组)、干预组(糖尿病模型+雷帕霉素)及对照组(柠檬酸缓冲液)。光镜下观察各组孕21d胎鼠肺组织的大体形态结构;利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各组胎鼠肺组织中p-mTOR、HIF-1α及VEGF-A的定位表达;Western印迹技术检测胎鼠肺组织中p-mTOR、HIF-1α、VEGF-A蛋白水平;RT.PCR技术检测胎鼠肺组织中HIF-10l、VEGF-AmRNAs水平。结果免疫组化及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p-mTOR、HIF-1α、VEGF-A在胎鼠肺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增加,干预组中各蛋白表达水平与GDM组相比显著降低。RT-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中p-mTOR、HIF-1α、VEGF-AmRNAs相对平均量显著增加,干预组中各基因mRNAs水平与GDM组相比显著降低。结论妊娠期糖尿病高血糖可导致胎鼠肺组织中异常激活的p-roTOR及其调控因子HIF-1及VEGFA表达增高,可能与胎鼠肺血管的发育异常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胎鼠肺发育 磷酸化雷帕霉素靶蛋白 缺氧诱导因子-1α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原文传递
微小RNA-223及其标靶基因c-myc在肝癌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文月 王冬冬 +3 位作者 宋孟镝 杨玲 叶进 陈立波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4-117,共4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223(miR-223)对原癌基因c-myc的调控及其在肝癌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Westernblot检测正常肝脏组织、癌旁组织、肝癌组织及肝癌HepG2细胞、胎肝L02细胞中miR-223和c-myc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 目的探讨微小RNA-223(miR-223)对原癌基因c-myc的调控及其在肝癌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Westernblot检测正常肝脏组织、癌旁组织、肝癌组织及肝癌HepG2细胞、胎肝L02细胞中miR-223和c-myc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构建miR-223模拟物(mimics)上调肝癌细胞HepG2中miR-223表达后,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Westernblot检测HepG2细胞中c-myc表达水平的变化。分别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两组及多组数据间的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miR-223在正常肝组织、癌旁组织和肝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055±0.015、0.030±0.008和0.020±0.016,肝癌组织低于正常肝组织(t=-0.031,P〈0.05)。miR-223在HepG2细胞中的表达较L02细胞下调(0.005±0.003比0.011±0.006,t=12.74,P〈0.01)。c-mycmRNA在正常肝组织、癌旁组织和肝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029±0.023、0.136±0.071和0.425±0.026,肝癌组织高于正常肝组织(t=-0.317,P〈0.05);c-myc蛋白在正常肝组织、癌旁组织和肝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137±0.015、0.299±0.033和0.439±0.0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3.35,P〈0.01)。miR-223mimics转染HepG2细胞后,c-myc蛋白在空白组、转染组和阴性对照组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423±0.041、0.116±0.015和0.432±0.034,转染组较其他两组明显降低(F=94.93,P〈0.05)。结论miR-223在肝癌组织中表达下调,丧失其对c-myc表达的抑制而导致c-myc异常高表达可能是肝癌发生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基因 MYC 微/小RNA-223
原文传递
PLAGL2对TTF-1结合SP-C基因启动子能力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邓飞涛 葛凉芳 +2 位作者 杨昀 李彦旭 柴新群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4期262-266,共5页
目的研究甲状腺转录因子-1(thyroid transcription factor1,TTF-1)对表面活性蛋白C(pulmonary surfactant—asso—ciated protein C,SP-C)基因启动子的调控作用及多形性腺瘤样基因2(pleiomorphic adenoma gene like-2,PLAGL2)... 目的研究甲状腺转录因子-1(thyroid transcription factor1,TTF-1)对表面活性蛋白C(pulmonary surfactant—asso—ciated protein C,SP-C)基因启动子的调控作用及多形性腺瘤样基因2(pleiomorphic adenoma gene like-2,PLAGL2)对TTF-1结合SP-C基因启动子能力影响。方法应用体外细胞共转染后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活性值检测技术研究TTF-1对SP-C基因启动子转录活性的调控及PLAGL2的影响作用:利用凝胶电泳迁移实验(EMSA)研究TTF-1对SP-C基因启动子靶点的结合及PLAGL2的影响作用:应用实时荧光PCR技术检测PLAGL2、TTF-1、SP—C在人胚肺和成熟小鼠肺Ⅱ型上皮细胞中mRNA水平。结果TTF-1明显提高SP—C基因启动子荧光素酶活性值(P〈0.01)。而共转染PLAGL2后则明显降低SP—C基因启动子荧光素酶活性值(P〈0.01);TTF-1能与同位素标记的SP—C基因启动子片段结合形成TTF-1-SP-CDNA蛋白复合物,PLAGL2则明显降低该蛋白复合物形成;TTF-1、SP-C基因mRNA水平随胚肺孕周逐渐升高,PLAGL2基因mRNA水平随胚肺孕周逐渐减少。结论在肺Ⅱ型细胞中TTF-1对SP—C基因表达具有促进作用,PLAGL2则对该作用产生明显抑制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形性腺瘤样基因2 甲状腺转录因子-1 SP-C基因启动子 荧光素酶活性检测 凝胶电泳迁移实验 实时荧光PCR
原文传递
“隧道法”腹腔镜脾切断流术 被引量:8
16
作者 万赤丹 唐勇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3期189-189,共1页
"隧道法"腹腔镜脾切断流手术利用腹腔镜下易于建立隧道的特点,通过自然的解剖间隙,建立多条隧道,安全切除脾脏并进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中取头高脚低平卧位、左侧垫高30°、五孔法。首先打开胃结肠韧带,分离结扎脾动脉... "隧道法"腹腔镜脾切断流手术利用腹腔镜下易于建立隧道的特点,通过自然的解剖间隙,建立多条隧道,安全切除脾脏并进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中取头高脚低平卧位、左侧垫高30°、五孔法。首先打开胃结肠韧带,分离结扎脾动脉,建立胰尾后隧道控制脾脏动静脉;经脾蒂上缘间隙建立脾后隧道并结扎脾蒂,切割闭合器整体离断脾蒂;结扎离断胃短血管及脾膈韧带,切除脾脏。束带悬吊胃底,离断胃后血管,显露左侧膈肌脚;离断贲门前方被膜,显露右侧膈肌脚;经"胃蒂"上缘间隙离断"胃蒂";建立食管下段后隧道,逐结扎食管穿支及高位食管支,同时保留食管旁静脉,完成选择性断流。"隧道法"腹腔镜脾切断流手术取得了满意效果,并且简便安全,易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高血压 门静脉 脾切除术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原文传递
术中超声在肝脏肿瘤手术中的应用(附65例报道) 被引量:5
17
作者 周勤 何亮 熊俊 《临床消化病杂志》 2013年第5期260-262,共3页
目的探讨术中超声在肝脏肿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及其优势。方法对65例肝脏肿瘤患者行术前经腹超声(TAS)、CT和术中超声(IOUS)对比分析,以评价IOUS和术前影像学检查的差异,并评价术中超声在手术过程中的价值。结果 65例肝脏肿瘤患者共有93... 目的探讨术中超声在肝脏肿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及其优势。方法对65例肝脏肿瘤患者行术前经腹超声(TAS)、CT和术中超声(IOUS)对比分析,以评价IOUS和术前影像学检查的差异,并评价术中超声在手术过程中的价值。结果 65例肝脏肿瘤患者共有93个肿瘤病灶,IOUS、TAS和CT的敏感度分别为97.85%、86.02%和91.40%,尤其是微小病灶IOUS明显优于TAS和CT(P<0.05);特异度分别为95.70%、81.72%和93.55%,IOUS明显优于TAS(P<0.05);IOUS发现新病灶6个,并精准定位12个术中无法触及的小病灶和辅助13例脉管内癌栓取出。结论 IOUS相比于TAS和CT具有更高的敏感度及其特异度优于TAS,并且对术者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中超声 肝脏肿瘤 超声检查
原文传递
局麻下疝修补术在老年腹股沟疝中的应用策略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小卫 刘仁胜 +2 位作者 张传佑 张泓滨 郑启昌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 2009年第2期36-38,共3页
目的探讨局麻下疝修补术在老年腹股沟疝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3年至2007年在局麻下行疝修补术的143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对于合并各种疾病的老年腹股沟疝患者,局麻的镇痛效果良好,对患者的干扰小,扩大了手术适... 目的探讨局麻下疝修补术在老年腹股沟疝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3年至2007年在局麻下行疝修补术的143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对于合并各种疾病的老年腹股沟疝患者,局麻的镇痛效果良好,对患者的干扰小,扩大了手术适应证,使用合适大小的补片代替或修复腹横筋膜的腹膜前间隙疝修补疗效确切、符合生理、痛苦小、并发症少,本组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访至今无复发。结论对于合并各种疾病的老年腹股沟疝患者,局麻下腹膜前间隙疝修补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 麻醉 局部 疝修补 老年人
原文传递
肺表面活性蛋白C基因异常与婴幼儿肺间质性疾病
19
作者 邓飞涛 夏炎枝 柴新群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57-260,共4页
肺表面活性蛋白C(surfactant protein C,SP-C)基因是目前被发现的唯一仅在肺泡Ⅱ型上皮细胞中表达的肺表面活性蛋白基因,其蛋白表达产物SP-C是构成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小分子疏水性蛋白之一,具有调节肺泡液-气界表面张力、维持肺表面活性... 肺表面活性蛋白C(surfactant protein C,SP-C)基因是目前被发现的唯一仅在肺泡Ⅱ型上皮细胞中表达的肺表面活性蛋白基因,其蛋白表达产物SP-C是构成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小分子疏水性蛋白之一,具有调节肺泡液-气界表面张力、维持肺表面活性膜的稳定及参与肺器官局部防御体系等重要的生理功能。SP-C基因异常可造成SP-C结构变化和功能丧失,从而导致各种婴幼儿肺疾病,其中,肺间质性疾病(in- 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的发病与SP-C基因突变的关系尤为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表面活性蛋白C 基因突变 肺问质性疾病
原文传递
妊娠期糖尿病胎鼠肺发育与mTOR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宋婷 张青苗 +2 位作者 欧阳为相 柴新群 邓飞涛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289-294,共6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胎鼠在宫内高血糖环境中,胎肺发育异常,其表面活性蛋白sP-B(surfactantprotein,SP-B)、SP-C(surfactantprotein,SP-C)的表达及与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mammaliantargetofrapamycin,mTOR)及p-mTOR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胎鼠在宫内高血糖环境中,胎肺发育异常,其表面活性蛋白sP-B(surfactantprotein,SP-B)、SP-C(surfactantprotein,SP-C)的表达及与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mammaliantargetofrapamycin,mTOR)及p-mTOR的相关性。方法妊娠大鼠分成实验组(糖尿病组),干预组(糖尿病模型+雷帕霉素)及对照组(柠檬酸缓冲液)。光镜下观察各组孕21d胎肺组织的大体形态结构:通过免疫组化技术及Western印迹技术检测各组胎肺组织中p-mTOR、SP-B、SP-C的定位表达和蛋白表达水平;利用RT.PCR技术检测胎肺组织中sP-B、SP-C的mRNAs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与干预组胎肺肺泡腔减小,数量增多,肺泡间隔明显增厚,胎肺结构发育差。免疫组化及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p-mTOR、mTOR在胎肺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增加,sP-B、SP-C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而干预组各蛋白表达水平介于对照组和糖尿病组之间。RT-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GDM组胎肺组织中sP-B、sP-CmRNAs相对平均量显著性减少,而干预组中sP.B、SP-CmRNAs水平与GDM组相比显著性增加。结论妊娠期糖尿病胎鼠肺发育异常,表面活性蛋白sP-B、sP-c合成、分泌减少,可能与异常激活的mTOR表达增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胎肺发育 MTOR P-MTOR SP-B SP-C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