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常规器械经脐单孔法在小儿常见病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胡显飞 张文 +4 位作者 邢辉 杨振华 朱华 郭兆坤 李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2419-2420,共2页
腹腔镜经脐单孔法仅脐单一切口,是"NOScar"手术,现已在普外科等得到应用,而儿外科近几年才逐步开展。2012年4-11月,我院采用常规器械经脐单孔法治疗36例小儿常见病,疗效确切,并报告如下:
关键词 小儿常见病 常规器械 单孔法 治疗 腹腔镜 普外科 儿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人工肛门袋的制作与应用
2
作者 屈晓玲 田薇 谢红 《现代护理》 2002年第9期717-717,共1页
关键词 儿童 肠造瘘手术 人工肛门袋 制作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在小儿胆总管囊肿围手术期应用的全国多中心前瞻性研究
3
作者 岳铭 冯杰雄 +14 位作者 李延安 刘远梅 高志刚 陈琦 席红卫 尹强 赵成基 白玉作 李万富 朱利斌 唐维兵 卞红强 牛会忠 郭志恒 杨合英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27-832,共6页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在小儿胆总管囊肿围手术期应用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采用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方法,共纳入273例患儿,其中ERAS组123例、传统组150例,分别按照ERAS模式和传统模式进...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在小儿胆总管囊肿围手术期应用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采用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方法,共纳入273例患儿,其中ERAS组123例、传统组150例,分别按照ERAS模式和传统模式进行围手术期的管理。比较两组患儿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开始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30 d再入院率及相关检验指标差异。结果与传统组相比,ERAS组术后肝功能和应激指标恢复快,开始排气的中位时间(2.0 d比3.0 d,P<0.001)、开始进食的中位时间(5.0 d比7.0 d,P<0.001)、术后住院的中位时间(6.0 d比9.0 d,P<0.001)、总住院的中位时间(13.0 d比15.0 d,P<0.001)均较短,中位住院费用低(3.7万比4.3万,P<0.001)。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30 d再入院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ERAS在小儿胆总管囊肿围手术期实施安全可行,能够减少围手术期应激反应,达到快速康复和节约医疗费用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研究 胆总管囊肿 围手术期 应激反应
原文传递
囊肿型胆道闭锁的产前产后一体化鉴别诊断
4
作者 童明欣 谢华 +12 位作者 唐维兵 刘翔 杨合英 李英超 潘永康 詹江华 吕志宝 任红霞 高志刚 冯杰雄 陈琦 虞梅 张志波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25-1132,共8页
目的囊肿型胆道闭锁(cystic biliary atresia,CBA)是产前通过超声检查可发现的特殊类型胆道闭锁(biliary atresia,BA),容易与胆总管囊肿(choledochal cyst,CC)相混淆,二者早期鉴别诊断存在一定困难。本研究旨在探讨CBA与CC患儿产前超声... 目的囊肿型胆道闭锁(cystic biliary atresia,CBA)是产前通过超声检查可发现的特殊类型胆道闭锁(biliary atresia,BA),容易与胆总管囊肿(choledochal cyst,CC)相混淆,二者早期鉴别诊断存在一定困难。本研究旨在探讨CBA与CC患儿产前超声影像特征、出生后2周内结合胆红素(conjugated bilirubin,CB)及总胆汁酸(total bile acid,TBA)水平对于CBA和CC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回顾性研究。收集2020年10月至2021年12月中国内地13个儿科研究中心产前发现的肝门区囊肿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入选新生儿的产前超声检查结果,并于出生后2周内每周检测血CB和TBA水平各1次。根据手术结果或最终临床结局将患儿分为CBA组和CC组,对比两组产前超声影像特征以及出生后2周内CB和TBA的差异,并通过统计分析评估上述指标对于CBA和CC的鉴别诊断效能及临界值。结果共143例产前发现肝门区囊肿的患儿纳入研究,其中CBA组37例,CC组106例,初始诊断时间为孕(25.29±6.07)周。两组囊肿初始体积和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C组囊肿体积增长速度显著高于CBA组,至产前末次超声检查时,CC组囊肿体积平均增长8.34倍,而CBA组仅增长1.48倍。当囊肿体积增长临界值设为3.90倍时,诊断CBA的AUC、灵敏度分别为0.828(95%CI:0.728~0.929)、83.3%。CBA组患儿的CB和TBA水平自出生后第1周开始显著升高,第2周继续升高。当出生后第1周CB(CB1)临界值为24μmol/L、出生后第2周TBA(TBA2)临界值为20.9μmol/L时,鉴别诊断CBA和CC的约登指数达到最大值,分别为0.880和0.826,对应AUC分别为0.902和0.860。结论经系列产前超声检查提示囊肿体积增加倍数<3.90的新生儿患CBA的风险较高。胆囊形态异常对于CBA的产前诊断有重要意义。出生后2周内CB和TBA水平可用于鉴别诊断CBA和CC,当CB1≥24μmol/L和TBA2≥20.9μmol/L时,提示CBA的患病风险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肿型胆道闭锁 胆总管囊肿 诊断 鉴别 产前诊断 超声检查 产前 产后期 诊断 结合胆红素 总胆汁酸 婴儿 新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巨结肠的一种术中快速诊断方法 被引量:7
5
作者 周峻 魏明发 +3 位作者 冯杰雄 张艳 殷光甫 史慧芬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巨结肠的术中快速诊断方法。方法17例术前诊断为巨结肠的患儿,术中分别在狭窄段、移行段和扩张段取三份全层标本,以直肠肛门畸形患儿结肠造瘘术后关闭瘘口时的结肠标本为正常对照,利用一种快速AchE染色方法,将标本孵育时... 目的探讨先天性巨结肠的术中快速诊断方法。方法17例术前诊断为巨结肠的患儿,术中分别在狭窄段、移行段和扩张段取三份全层标本,以直肠肛门畸形患儿结肠造瘘术后关闭瘘口时的结肠标本为正常对照,利用一种快速AchE染色方法,将标本孵育时间分别确定为1、3、5、10、15、30min,同时进行冰冻切片HE染色并和正常组比较。结果快速AchE染色法标准孵育时间5min后出现深褐色的沉淀,我们可以识别出增生的胆碱能神经纤维,而正常组神经纤维不显色,如果结合冰冻切片HE染色观察神经节细胞使结果更准确。结论这种简单而可靠的快速AChE染色方法可以和冰冻切片HE染色联合应用在术中诊断HD和IND,并判断异常肠段的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巨结肠 小儿 诊断 实验 HE染色 冰冻切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一期Fowler-Stephens手术治疗高位隐睾 被引量:7
6
作者 张文 魏明发 +1 位作者 周学锋 王小林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2期164-165,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一期Fowler-Stephens手术在高位隐睾中的疗效。方法7例(10侧睾丸)高位隐睾患儿,腹腔镜下确认睾丸情况后,高位离断精索血管,充分游离输精管,保留睾丸引带,将睾丸一期下降固定于阴囊皮下与肉膜囊间隙。结果10侧睾丸均一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一期Fowler-Stephens手术在高位隐睾中的疗效。方法7例(10侧睾丸)高位隐睾患儿,腹腔镜下确认睾丸情况后,高位离断精索血管,充分游离输精管,保留睾丸引带,将睾丸一期下降固定于阴囊皮下与肉膜囊间隙。结果10侧睾丸均一期下降固定,其中9侧行一期Fowler-Stephens手术,1例双侧隐睾患儿的左睾丸充分游离精索后行一期下降固定。7例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4个月,下降的睾丸无回缩、无萎缩。结论腹腔镜一期Fowler-Stephens手术对高位隐睾能达到良好疗效,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一期Fowler-Stephens手术 高位隐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路腹腔镜数字化处理系统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叶福丽 杨玉星 张文 《中国医疗设备》 2009年第1期56-57,共2页
录像是外科临床教学的一种重要资料,通过多路腹腔镜数字化处理系统,可获得大量腹内脏器病变及手术操作的录像资料。本文阐述在外科临床教学中,适当采用录像示教、手术演示等具体的教学方法及效果。
关键词 多路腹腔镜 录像系统 多媒体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在小儿急性阑尾炎手术治疗中应用效果的Meta分析 被引量:43
8
作者 朱天琦 朱丹 +1 位作者 余洪兴 冯杰雄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772-778,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在小儿急性阑尾炎手术治疗中的应用疗效。方法参考Cochrane协作网制定的检索策略,采用主题词和自由词相结合的方式分别在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PubMed、EBSCO、Med... 目的系统评价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在小儿急性阑尾炎手术治疗中的应用疗效。方法参考Cochrane协作网制定的检索策略,采用主题词和自由词相结合的方式分别在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PubMed、EBSCO、Medline及Cochrane数据库中进行检索。其中,英文检索关键词包括: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fast track surgery、ERAS、FTS、child、infant和appendicitis;中文检索关键词包括:快速康复、加速康复、儿童、小儿、婴幼儿和阑尾炎。文献截止时间为2019年3月30日,语种限制为英文及中文文献。由2名单独观察者按照标准格式进行数据提取,记录的数据包括病例数、加速康复方案、术后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等。采集各项指标数据后采用Revman 5.3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5篇有关小儿急性阑尾炎ERAS治疗的回顾性研究,共计1 295例患者。与传统治疗组相比,ERAS组在术后住院时间(MD=1.69,95%CI:0.94~2.44,P<0.05)、术后腹腔残余脓肿发生率(OR=2.53,95%CI:1.60~3.99,P<0.05)和术后再入院率(OR=1.87,95%CI:1.10~3.18,P<0.05)等方面有明显优势,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在术后切口感染率(OR=0.94,95%CI:0.46~1.92,P>0.05)和术后再手术率(OR=1.72,95%CI:0.64~4.60,P>0.05)方面,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急性阑尾炎围手术期应用ERAS理念可促进患儿康复,降低术后并发症,然而仍然需要进一步多中心大样本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炎 META分析 加速康复外科
原文传递
重度肾积水新生儿期手术干预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朱天琦 李伟 +1 位作者 袁继炎 张文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425-428,共4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总结重度肾积水患儿新生儿期手术干预后的患肾形态和功能恢复情况,探讨重度肾积水新生儿期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单中心连续性收治的新生儿重度肾积水的临床资料。结果共14例新生... 目的本研究旨在总结重度肾积水患儿新生儿期手术干预后的患肾形态和功能恢复情况,探讨重度肾积水新生儿期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单中心连续性收治的新生儿重度肾积水的临床资料。结果共14例新生儿重度肾积水病例纳入本次研究,均于新生儿期行Ⅰ期离断式肾盂输尿管成形术(Anderson-Hynes术)。术后12例获得超声、SPECT随访(随访率85.7%),平均随访时间19个月(6个月至2年),手术前后各项检查结果比较:彩超显示术后患肾实质[(0.7±0.12)cm]较术前[(0.38±0.04)cm]明显增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22,P=0.024);术后肾盂前后径[(2.2±0.32)cm]较术前[(4.5±0.64)cm]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09,P=0.027);SPECT检查提示术后肾小球滤过率[(45.8±6.85)m L/min]较术前[(23.3±3.04)m L/min]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17,P=0.048);同时分肾功能(%)术后(51.7±0.35)较术前(34.2±0.28)也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97,P=0.032)。结论肾盂输尿管成形术治疗新生儿重度肾积水安全可行,能早期解除肾内压力,不仅患肾形态有望恢复正常,还能尽快恢复患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积水 肾功能不全 外科手术 干预性研究 婴儿 新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例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患儿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滢 魏华 万晓婷 《现代护理》 2006年第2期156-157,共2页
目的肠系膜上动脉综合症患儿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我科于2002年~2005年间收治4例肠系膜上动脉综合症患儿,行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术。通过术前心理护理及指导正确卧位,加强营养充分调理,纠正水和电解质平衡失调,备血及留置胃管洗胃。术... 目的肠系膜上动脉综合症患儿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我科于2002年~2005年间收治4例肠系膜上动脉综合症患儿,行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术。通过术前心理护理及指导正确卧位,加强营养充分调理,纠正水和电解质平衡失调,备血及留置胃管洗胃。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保持胃管通畅,合理应用抗生素,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各种并发症发生,正确指导卫生宣教。结果四例患儿临床症状均消失,切口愈合良好,无感染及肠瘘等并发症发生,痊愈出院。结论术后正确有效的护理方法有利于预防并发症促进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 围手术期 护理 患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例臀股部巨大复发性神经纤维瘤患儿的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滢 胡露红 +2 位作者 胡芳 魏华 万小婷 《现代护理》 2006年第27期2587-2588,共2页
目的探讨臀股部巨大复发性神经纤维瘤患儿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2004年9月~2005年5月2例臀股部巨大复发性神经纤维瘤患儿行巨大复发性神经纤维瘤切除术。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及营养支持.术后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并行支持治疗,预防各种... 目的探讨臀股部巨大复发性神经纤维瘤患儿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2004年9月~2005年5月2例臀股部巨大复发性神经纤维瘤患儿行巨大复发性神经纤维瘤切除术。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及营养支持.术后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并行支持治疗,预防各种并发症发生,加强基础护理,正确指导卫生宣教。结果患儿手术切口愈合良好.未发生感染、出血等并发症,痊愈出院。结论围手术期合理有效的护理方法有利于巨大复发性神经纤维瘤患儿的术后恢复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大复发性神经纤维瘤 儿科 围手术期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聚氰胺致儿童泌尿系结石的临床与影像
12
作者 陈腊梅 王仁法 +1 位作者 朱丽娟 邵景范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35-337,共3页
目的:探讨食用含三聚氰胺奶粉儿童的泌尿系结石的临床特点和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儿童泌尿系结石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结果:患儿均有明确食用含三聚氰胺奶粉史,其临床表现主要为不同程度哭闹、发热、呕吐、尿少、尿频、血尿等... 目的:探讨食用含三聚氰胺奶粉儿童的泌尿系结石的临床特点和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儿童泌尿系结石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结果:患儿均有明确食用含三聚氰胺奶粉史,其临床表现主要为不同程度哭闹、发热、呕吐、尿少、尿频、血尿等。8例中有7例患儿年龄<3岁,占同组患儿的87.5%。B超及CT均可发现结石,单发结石1例,多发结石7例。但在腹部X线平片上结石不显影。结论:食用含三聚氰胺奶粉可引起儿童泌尿系统结石,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发病年龄偏小,但结石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结石 三聚氰胺 放射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功能性排尿异常和尿动力学检查技术相关标准术语的规范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文建国(综述) 王庆伟(综述) +1 位作者 袁继炎(审校) 孙宁(审校)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569-572,共4页
随着小儿功能性排尿异常(dysfunctional voiding)和尿动力学检查技术研究进展.相关术语已不能满足临床和科研要求。统一和规范有关术语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参考困际小儿尿控协会(international children’s continence society,I... 随着小儿功能性排尿异常(dysfunctional voiding)和尿动力学检查技术研究进展.相关术语已不能满足临床和科研要求。统一和规范有关术语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参考困际小儿尿控协会(international children’s continence society,ICCS)报告就规范小儿功能性排尿异常和尿动力学检查技术相关标准术语进行综述.为临床和科研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意义 检查技术 尿动力学 排尿异常 标准术语 功能性 小儿 规范表达
原文传递
小儿十二指肠溃疡合并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7
14
作者 孙晓毅 余东海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7-109,共3页
目的报道4例小儿十二指肠溃疡合并致命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例的手术抢救以及预后。方法2002至2008年间收治的4例男性十二指肠溃疡合并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儿,年龄2.5~4岁,均在内科治疗溃疡病期间发生不可控制的大出血而紧急手术治... 目的报道4例小儿十二指肠溃疡合并致命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例的手术抢救以及预后。方法2002至2008年间收治的4例男性十二指肠溃疡合并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儿,年龄2.5~4岁,均在内科治疗溃疡病期间发生不可控制的大出血而紧急手术治疗。手术发现溃疡分布于球部上壁1例,后壁1例,球后部2例,表现为动脉性喷射状大出血或溃疡边缘渗出性出血。所有病例均采用打开十二指肠直视下缝扎止血。彻底止血后妥善封闭十二指肠残端,行半胃切除、胃空肠毕Ⅱ式吻合术。结果4例患儿全部痊愈出院。术后随访1~5年,术前消化道症状消失,未再复发溃疡或出血;患儿血红蛋白、血总蛋白及白蛋白水平维持在正常水平,饮食及生长发育状况良好。结论小儿十二指肠溃疡病合并不可控制的大出血极为罕见,出血常由后壁溃疡腐蚀动脉引起,需紧急手术打开十二指肠在直视下控制出血。止血后溃疡可给予旷置,采用毕Ⅱ式吻合,胃切除范围应不同于成人,半胃即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出血 十二指肠溃疡 胃肠吻合术
原文传递
小儿巨结肠同源病中的结肠解剖畸形与肠神经系统病变 被引量:2
15
作者 孙晓毅 余东海 +2 位作者 李智 朱天琦 王文静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001-1004,共4页
目的探讨巨结肠同源病(Allied disorders of Hischsprung's disease,AHD)患儿中出现结肠冗长和屈曲等解剖畸形的诊断治疗和肠神经元病变的相关性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至2018年12月间经手术治疗的25例AHD伴结肠解剖畸形患... 目的探讨巨结肠同源病(Allied disorders of Hischsprung's disease,AHD)患儿中出现结肠冗长和屈曲等解剖畸形的诊断治疗和肠神经元病变的相关性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至2018年12月间经手术治疗的25例AHD伴结肠解剖畸形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为(8.65±4.10)岁。25例患儿均有顽固性便秘,且症状随年龄增加以及社会活动增加逐渐加重,需长期药物助排便,病程超过3年,保守治疗无效。所有患儿术前均通过肠系造影检查和72 h结肠传输试验而确诊。手术方式为结肠次全切除术22例,左半结肠切除术3例。结果术前胆碱酯酶组织化学检查阳性3例,阴性22例;所有患儿均存在肛门直肠抑制反射。92%(23/25)的患儿结肠传输试验72 h的标记物排出率为0。术后病理学检查诊断为肠神经元发育不良症14例,节细胞减少症11例。术后随访时间>1年,23例患儿便秘症状消失,行左半结肠切除术3例中2例复发后再手术治愈。结论结肠解剖畸形是严重便秘的一个重要原因,结肠传输时间延迟与便秘程度呈正相关。畸形肠道的肠神经元病变在结肠壁广泛分布,病变范围与结肠传输试验所提示的动力受损肠管范围高度相符,提示手术切除范围和病理学检查的重点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 畸形 结肠传输 巨结肠同源病
原文传递
经脐腹腔镜与常规腹腔镜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16
作者 张小华 朱天琦 +4 位作者 张文 翁一珍 魏明发 孙晓毅 冯杰雄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95-397,共3页
目的比较经脐腹腔镜与常规腹腔镜结肠切除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HD)的疗效。方法2009年9月至2011年12月采用腹腔镜治疗的HD患儿共111例,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2组:经脐腹腔镜组(66例)和常规腹腔镜组(45例),比较2组患儿术前一般情况... 目的比较经脐腹腔镜与常规腹腔镜结肠切除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HD)的疗效。方法2009年9月至2011年12月采用腹腔镜治疗的HD患儿共111例,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2组:经脐腹腔镜组(66例)和常规腹腔镜组(45例),比较2组患儿术前一般情况,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及术后1年患儿的排便情况。结果左半结肠切除患儿中,经脐腹腔镜组与常规腹腔镜组患儿的年龄和体质量、术中出血、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经脐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较常规腹腔镜组的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肠次全切除患儿中,经脐腹腔镜组与常规腹腔镜组患儿手术年龄、体质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患儿均行一期根治术,无中转开腹及死亡病例。经脐腹腔镜组发生小肠结肠炎9例(13.6%),常规腹腔镜组7例(15.6%)。经脐腹腔镜组中28例,常规腹腔镜组中12例随访1年,其中经脐腹腔镜组较常规腹腔镜组腹胀情况可见明显优势(P〈0.05),其余指标未见明显差异(P〉0.05)。经脐腹腔镜组患儿术后腹部未见明显手术瘢痕,其美容效果好于常规腹腔镜组。结论经脐腹腔镜手术治疗HD,不仅能获得常规腹腔镜手术同样的效果,且减小了手术对患儿的创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脐腹腔镜 常规腹腔镜 先天性巨结肠
原文传递
经脐腹腔镜结肠拖出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症 被引量:16
17
作者 韦佳 冯杰雄 +6 位作者 张文 翁一珍 魏明发 李宁 孙晓毅 余东海 杨继鑫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906-909,共4页
目的 介绍经脐腹腔镜下拖出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的手术方法以及临床手术经验.方法 回顾2009年6月至9月,对9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采用经脐腹腔镜下拖出术进行治疗.患儿平均年龄为31.9个月(年龄范围在1~99个月),平均体重为16.2 kg(体重... 目的 介绍经脐腹腔镜下拖出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的手术方法以及临床手术经验.方法 回顾2009年6月至9月,对9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采用经脐腹腔镜下拖出术进行治疗.患儿平均年龄为31.9个月(年龄范围在1~99个月),平均体重为16.2 kg(体重范围在4.7~25 kg).患儿脐窝处分别置入3个5 mm trocar,在腹腔镜镜头监控下,使用特制弯曲手柄型腹腔镜操作杆分离相应肠系膜及血管.扩肛,分离直肠肌肉与黏膜,然后将病变肠管呈袖套式拖出肛门外切除,行结肠肛门心形吻合术.记录术前各项检查以及手术相关数据.对手术患儿进行随访,记录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为155 min(时间范围在110~185 min),平均失血量为40 ml(失血范围在10~100 ml).没有患儿术中转为传统腹腔镜手术或者开腹手术.无一例患儿术中出现腹部血管、肠管、输尿管、输精管损伤.患儿术后3 d进流食,术后7 d可出院.在随访期间,详细记录患儿术后并发症和恢复情况:1例患儿术后16 d出现小肠结肠炎,经过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后好转;其余患儿均未出现术后并发症(吻合口狭窄、吻合口漏、便秘、污粪、大便失禁、腹泻、小肠结肠炎).术毕脐窝稍红肿,术后30d患儿复诊未见明显手术瘢痕.结论 经脐腹腔镜拖出术来治疗先天性巨结肠具有简单易行、美观的优点,适用于长段型巨结肠患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结肠先天性 腹腔镜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大龄儿童便秘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5
18
作者 冯杰雄 吴晓娟 +7 位作者 魏明发 黄磊 宣晓琪 王果 袁继炎 翁一珍 孙晓毅 易斌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414-416,共3页
目的了解手术治疗大龄儿童便秘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大龄便秘儿童(年龄大于10岁)在我科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随访,随访内容包括每日大便次数及大便性质。结果14例患儿男9例,女5例。年龄10~18岁,平均12.8岁... 目的了解手术治疗大龄儿童便秘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大龄便秘儿童(年龄大于10岁)在我科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随访,随访内容包括每日大便次数及大便性质。结果14例患儿男9例,女5例。年龄10~18岁,平均12.8岁。术后病理诊断为先天性巨结肠症9例,IND2例、乙状结肠冗长2例、神经节细胞减少症1例。结肠部分切除、结肠肛管心形吻合10例,Soave手术3例,改良Rehbein手术1例。所有患儿术后均痊愈出院,无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1例IND在腹腔镜辅助下行结肠部分切除、结肠肛管心形吻合术,术后便秘复发,再次手术后大便轻度失禁。其余患儿术后随访2~12年,大便均成形,1日1次者7例,1日2次者3例,2日1次者3例,1日3次者1例。术后有4例发生肠炎,均经保守治疗后痊愈。结论引起大龄儿童便秘的原因多种多样,根据不同病因采用相应的手术方法治疗大龄儿童便秘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秘 外科手术 儿童
原文传递
先天性巨结肠术后远期排便功能及生活质量评估 被引量:6
19
作者 吴晓娟 魏明发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602-604,共3页
随着先天性巨结肠(Hirsehprung’s disease,HD)手术方法的不断改进与更新、手术技巧的提高,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取得了满意的近期效果,但对远期功能及生活质量全面评估的报道仍尚少。主要是术后远期排便功能的评价比较困... 随着先天性巨结肠(Hirsehprung’s disease,HD)手术方法的不断改进与更新、手术技巧的提高,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取得了满意的近期效果,但对远期功能及生活质量全面评估的报道仍尚少。主要是术后远期排便功能的评价比较困难,因为无法定义正常的排便功能,缺乏统一的评分标准,以及不同的手术方式、社会文化经济、环境及饮食对排便功能具有不同的影响。现就目前巨结肠患儿术后远期排便功能的主客观症状、生长发育等生活质量作一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巨结肠术后 生活质量评估 排便功能 术后并发症 手术方法 手术技巧 近期效果 远期功能
原文传递
肥大细胞在先天性巨结肠症中的分布及其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郑桁 陈育民 +3 位作者 魏明发 郭志义 赵时宇 李平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07-510,共4页
目的探讨肥大细胞在先天性巨结肠症(H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鼠抗人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单克隆抗体.通过免疫组织化学SP法观察四川省人民医院普通外科2000年至2006年经手术治疗、病理资料完整的41例HD患儿和8例正常儿(对照组... 目的探讨肥大细胞在先天性巨结肠症(H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鼠抗人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单克隆抗体.通过免疫组织化学SP法观察四川省人民医院普通外科2000年至2006年经手术治疗、病理资料完整的41例HD患儿和8例正常儿(对照组)的结肠内肥大细胞的分布情况及差异。结果光镜下观察肥大细胞主要分布于黏膜层及黏膜下层。无神经节结肠段(切除病变肠管远端)的肥大细胞计数为21.47±3.59,明显多于有神经节结肠段(切除病变肠管近端)的3.18±0.87及对照组结肠各层(尤其黏膜层及黏膜下层)的2.75±0.51(P〈0.01)。无神经节结肠段组肥大细胞吸光度(A)值为0.38±0.10.有神经节肠段组则为0.31±0.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的0.51±0.08(P〈0.01)。结论肥大细胞可能在HD的发病机制中扮演重要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巨结肠症 肥大细胞 类胰蛋白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