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华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团委:青春马院星火燎原,微光成炬勇往直前 |
无
|
《福建青年》
|
2024 |
0 |
|
2
|
“两个擦亮”视域下的侨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培养探析——以华侨大学为例 |
林怀艺
|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
2021 |
0 |
|
3
|
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叙事 |
吴苑华
陈碧娟
|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4
|
生命政治视域下马克思与阿甘本“自由人”主体的反思与建构 |
林海璇
吴苑华
|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5 |
0 |
|
5
|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的反思 |
王振
|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
2014 |
3
|
|
6
|
融汇马克思主义魂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的践行路径 |
林璐
|
《文教资料》
|
2024 |
0 |
|
7
|
生活世界:从殖民化走向合理化——西方马克思主义生活世界观概析 |
吴苑华
|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4
|
|
8
|
国外马克思主义的“人类生态学转向” |
吴苑华
|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5
|
|
9
|
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若干思考 |
林怀艺
|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5 |
7
|
|
10
|
由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走向实践唯物主义——重新理解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之本质内涵和真精神 |
吴苑华
|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2
|
|
11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视域 |
孟庆刚
|
《北方论丛》
北大核心
|
2006 |
6
|
|
12
|
走向现实的人道主义──对马克思《论犹太人问题》“宽容”理念的审视 |
吴苑华
杨楹
|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
1
|
|
13
|
生态学社会主义何以可能——基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视域的分析 |
曾文婷
|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14
|
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社会现实基础——从海德格尔对唯物主义的批判谈起 |
许斗斗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15
|
道德公理、语境主义与唯物史观的兼容——凯·尼尔森对马克思道德观的融贯性辨析 |
赵威
|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16
|
马克思主义虚幻共同体理论视域下的中国梦认同探究 |
洪跃雄
|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17
|
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几个问题的思考 |
吴苑华
|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
2
|
|
18
|
后马克思主义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 |
吴苑华
|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6 |
1
|
|
19
|
“感性生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视域 |
杨楹
|
《三明学院学报》
|
2007 |
1
|
|
20
|
用自主学习模式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实践教学 |
袁张帆
|
《教育教学论坛》
|
2018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