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产多孔钽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7植入兔竖脊肌内的生物相容性 被引量:4
1
作者 张辉 王茜 +5 位作者 陶建峰 王爱军 史伟 卞育婕 李琪佳 王志强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2376-2383,共8页
背景:骨形态发生蛋白7在体内可诱导骨及软骨形成,并可诱导肌肉中和血管周围的间充质细胞分化为软骨和骨细胞,有促进软骨和骨形成的作用。目的:观察多孔钽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7植入兔竖脊肌后,钽-肌肉界面纤维包膜结构、肌肉与小血管向多... 背景:骨形态发生蛋白7在体内可诱导骨及软骨形成,并可诱导肌肉中和血管周围的间充质细胞分化为软骨和骨细胞,有促进软骨和骨形成的作用。目的:观察多孔钽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7植入兔竖脊肌后,钽-肌肉界面纤维包膜结构、肌肉与小血管向多孔钽内生性生长及异位成骨的能力。方法:在新西兰大白兔左右两侧竖脊肌内分别植入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7的多孔钽片(实验组)和多孔钽片(对照组),植入后2,4,8周,取钽片及其周围0.5 cm肌肉组织,进行扫描电镜、苏木精-伊红染色、Masson染色及硬组织切片观察。结果与结论:①苏木精-伊红染色:两组材料周围均有纤维性包膜形成,随时间延长,纤维性包膜逐渐由疏松变致密,厚度也逐渐变薄,材料与肌肉交界面无明显炎症反应。两组间纤维包膜厚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②扫描电镜:植入2周时,两组多孔钽表面可见少量肌肉及胶原纤维逐渐长入孔隙内部,部分胶原纤维附着于孔壁;植入8周时,多孔钽孔隙内充满了肌腱纤维,纤维与孔壁结合紧密,两组间无明显差异。③硬组织切片:植入2周时,两组多孔钽孔隙均内有少量成纤维细胞及肌纤维长入,实验组材料孔隙内可见有新生小血管长入;植入8周时,两组多孔钽表面和孔隙内均长满呈条索状交错排列的肌纤维,小血管及细胞成分减少,钽-肌肉紧密融合。④Masson染色:植入8周时,实验组钽-肌肉界面边缘处肌肉内可见大量间充质细胞、骨胶原及软骨基质形成,以及少量新生的软骨化骨,对照组未见软骨化骨。⑤结果表明,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7的多孔钽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及诱导成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态发生蛋白7 组织工程 生物材料 材料相容性 多孔钽 支架 生物相容性 异位成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素对MPP^+诱导的SH-SY5Y细胞凋亡过程中p53和mir-34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赵素晨 程月发 +2 位作者 吴庆文 闫春林 郝晓惠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479-1480,共2页
近年来,部分以p53为靶点的化合物研究推动着蛋白相互作用和蛋白突变体构象领域药物的新发现[1],但有关中药单体分子对神经细胞退行性变过程中p53及其相关基因变化的研究尚不多见.本研究在前期相关实验基础上[2-4],采用MPP+诱导的SH-SY5... 近年来,部分以p53为靶点的化合物研究推动着蛋白相互作用和蛋白突变体构象领域药物的新发现[1],但有关中药单体分子对神经细胞退行性变过程中p53及其相关基因变化的研究尚不多见.本研究在前期相关实验基础上[2-4],采用MPP+诱导的SH-SY5Y细胞凋亡模型,进一步探讨葛根素是否通过调节p53及mir-34a表达来影响多巴胺神经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葛根素 P53 MIR-34A SH-SY5Y细胞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素联合国产多孔钽对人成骨细胞COL-I、OC、OPN表达和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刘永庆 李琪佳 +3 位作者 甘洪全 王茜 张大鹏 王志强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36-243,共8页
目的研究探索葛根素联合国产多孔钽支架材料对人成骨细胞MG-63 COL-I、OC、OPN表达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葛根素组:不同浓度的葛根素与成骨细胞共培养(CCK-8法筛选出葛根素作用最佳剂量浓度组);多孔钽组:国产多孔钽与成骨细... 目的研究探索葛根素联合国产多孔钽支架材料对人成骨细胞MG-63 COL-I、OC、OPN表达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葛根素组:不同浓度的葛根素与成骨细胞共培养(CCK-8法筛选出葛根素作用最佳剂量浓度组);多孔钽组:国产多孔钽与成骨细胞共培养;葛根素多孔钽组:葛根素、国产多孔钽与成骨细胞共培养;空白组:成骨细胞培养。扫描电镜观察多孔钽及葛根素多孔钽-成骨细胞复合物表面形态;CCK-8法检测成骨细胞的生长增殖状态;实时荧光定量PCR法(RT-PCR)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成骨细胞COL-I、OC、OPN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葛根素和多孔钽组较空白组均可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P<0.05);葛根素多孔钽组较其它各组细胞的增殖活性最显著(P<0.05)。RT-PCR法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结果显示,葛根素和国产多孔钽对成骨细胞COL-I、OCmRNA和蛋白表达均有影响(P<0.05),但对OPN mRNA和蛋白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葛根素和国产多孔钽支架具有协同影响成骨细胞COL-I、OC、OPN mRNA和蛋白的表达,以及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中药 葛根素 多孔钽 I型胶原 骨钙素 骨桥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裂解液联合国产多孔钽对MG63细胞增殖以及ITGβ1/Vinculin/F-actin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孙福斋 王少华 +4 位作者 邓华民 王茜 李琪佳 甘洪全 王志强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4期5430-5436,共7页
背景: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国产多孔钽有利于MG63细胞的早期黏附、增殖,可用作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血小板裂解液是富血小板血浆进一步优化后的产物,更适合用于诱导修复骨缺损。目的:在前期研究基础上,深入探索血小板裂解液联合国产多孔... 背景: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国产多孔钽有利于MG63细胞的早期黏附、增殖,可用作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血小板裂解液是富血小板血浆进一步优化后的产物,更适合用于诱导修复骨缺损。目的:在前期研究基础上,深入探索血小板裂解液联合国产多孔钽支架材料对MG63细胞增殖以及ITGβ1/Vinculin/F-actin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MG63细胞并接种在国产多孔钽支架上,加入3%、5%、7%、10%血小板裂解液,应用CCK-8法筛选出最佳的体积分数7%进行以下实验。实验分组:空白对照组MG63细胞培养;血小板裂解液组:7%血小板裂解液与MG63细胞共同培养;多孔钽组:多孔钽支架材料与MG63细胞共同培养;血小板裂解液-多孔钽组:7%血小板裂解液、多孔钽与MG63细胞共同培养。扫描电镜观察国产多孔钽及血小板裂解液-多孔钽-MG63细胞复合物的表面形态;CCK-8法检测MG63细胞的增殖状态;q PCR、免疫细胞化学染色、Western-blot检测MG63细胞ITGβ1、Vinculin、F-actin的m 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结论:①扫描电镜显示,MG63细胞均良好地黏附在多孔钽支架表面;②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血小板裂解液组与多孔钽组均可促进MG63细胞的增殖(P<0.05);4组中,血小板裂解液-多孔钽组MG63细胞的增殖最显著(P<0.05);③q PCR、免疫细胞化学染色、Western-blot结果显示,4组中血小板裂解液-多孔钽组MG63细胞的ITGβ1、Vinculin、F-actin的m RNA及蛋白表达最多(P<0.05)。说明血小板裂解液和国产多孔钽支架材料能协同促进MG63细胞的增殖,并能上调ITGβ1/Vinculin/F-actin信号通路m RNA及蛋白的表达,该信号通路的激活可能有助于MG63细胞的增殖、黏附及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素类 生物相容性材料 组织工程 生物材料 骨生物材料 血小板裂解液 多孔钽 MG63细胞 整合素 黏着斑蛋白 束状肌动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蛋白轻链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宁 陈晨 +1 位作者 李治国 曹凤宏 《贵州医药》 CAS 2016年第6期569-571,共3页
目的研究FLC在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患者病理切片进行组化检测;采用蛋白质印迹法对收集的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标本进行蛋白定量。结果 FLC蛋白在前列腺... 目的研究FLC在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患者病理切片进行组化检测;采用蛋白质印迹法对收集的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标本进行蛋白定量。结果 FLC蛋白在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中过表达率分别是63.3%和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LC蛋白在年龄、术前PSA、前列腺体积、Gleason评分、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各分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远处转移各分组中FLC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癌组与前列腺增生组FLC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1.52±0.27)和(0.41±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LC蛋白在前列腺癌中高表达,可以作为前列腺癌新的诊断手段;FLC蛋白在前列腺癌的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蛋白轻链 前列腺癌 免疫组化 蛋白质印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