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输电铁塔在冰风耦合作用下失效概率分析
1
作者 李嘉祥 王文瑞 +2 位作者 付兴 江文强 董志骞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6-146,共11页
覆冰灾害严重威胁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在冰灾过程中,往往伴随着风荷载的作用,为提高输电塔抵御覆冰灾害的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Jones覆冰模型的输电铁塔失效概率评估框架。首先以湖南郴州、永州、邵阳3市气象站数据为基础建立了超级站,... 覆冰灾害严重威胁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在冰灾过程中,往往伴随着风荷载的作用,为提高输电塔抵御覆冰灾害的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Jones覆冰模型的输电铁塔失效概率评估框架。首先以湖南郴州、永州、邵阳3市气象站数据为基础建立了超级站,在此基础上利用Copula函数建立了考虑冰厚-风速、风速-风向相关性的联合概率分布,最后以一条实际输电线路为算例,计算了该线路铁塔在冰风荷载耦合作用下倒塌状态的失效概率。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可以有效地评估输电塔在冰风耦合作用下的失效概率,考虑冰厚-风速、风向-风速相关性后,输电塔失效概率的计算更加科学合理。受风向概率的影响,输电塔失效概率的最大值出现的角度并不固定,该文章可为输电线路抗冰灾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塔 覆冰作用 风荷载 易损性 失效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强化双树复小波包变换的风电机组偏航轴承损伤识别
2
作者 王晓龙 金韩微 +3 位作者 张博文 石海超 杨秀彬 何玉灵 《动力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5-123,共9页
针对风电机组偏航轴承损伤识别问题,提出了基于强化双树复小波包变换的损伤识别方法。首先,通过双树复小波包变换与线性峭度结合对不同分解层数下的分量计算平均线性峭度值,确定最优分解层数;其次,对最优分解所得小波系数及尺度系数进... 针对风电机组偏航轴承损伤识别问题,提出了基于强化双树复小波包变换的损伤识别方法。首先,通过双树复小波包变换与线性峭度结合对不同分解层数下的分量计算平均线性峭度值,确定最优分解层数;其次,对最优分解所得小波系数及尺度系数进行幅值调制,进而增强不同信号成分的能量;然后,采用散布熵指标确定各分量最佳调制系数并通过双树复小波包逆变换得到修正信号;最后,对修正信号作归一化平方包络谱分析提取故障特征频率。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实现复杂工况下偏航轴承损伤类型的准确识别,具有一定工程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偏航轴承 双树复小波包变换 谱幅值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子绕组电流的双馈风电机组齿轮箱阶次跟踪与故障诊断
3
作者 王城宇 万书亭 +2 位作者 王萱 张伯麟 赵晓艳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56-564,共9页
针对目前利用振动信号对变转速情况下风电机组齿轮箱诊断不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转子绕组电流的双馈风电机组齿轮箱阶次跟踪与故障诊断方法。首先,通过优化变分模态分解算法分析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DFIG)转子绕组电流,获得滤波后的电... 针对目前利用振动信号对变转速情况下风电机组齿轮箱诊断不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转子绕组电流的双馈风电机组齿轮箱阶次跟踪与故障诊断方法。首先,通过优化变分模态分解算法分析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DFIG)转子绕组电流,获得滤波后的电流信号。然后,采用同步提取变换方法对转子绕组电流进行时频分析,基于提取的电流信号时频脊线和转子绕组电流估计转频原理,计算DFIG转子的瞬时转频。根据齿轮箱之间传动比,推导出行星齿轮箱输出端轴承转频。最后,对采集的行星齿轮箱振动信号进行等角度重采样,通过获得的稳态角域信号进行包络阶次谱分析,实现对双馈风电机组齿轮箱的故障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齿轮箱 故障诊断 阶次跟踪 转子绕组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载荷下圆柱形锂离子电池的动态响应预测
4
作者 黄子轩 张新春 +3 位作者 顾丽蓉 安利强 饶理想 张玮琦 《爆炸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9-170,共12页
为提高径向冲击载荷下圆柱形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基于膜力因子法研究了大变形下电池的动态响应特性。将电池首先简化为包括内芯和外壳的夹层梁结构,根据抗拉屈服强度建立了电池横截面的塑性屈服准则和膜力因子,进一步将膜力因子引入运... 为提高径向冲击载荷下圆柱形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基于膜力因子法研究了大变形下电池的动态响应特性。将电池首先简化为包括内芯和外壳的夹层梁结构,根据抗拉屈服强度建立了电池横截面的塑性屈服准则和膜力因子,进一步将膜力因子引入运动方程实现了大变形下动态响应的求解。此外,基于拉压试验测定了电池构件的力学性能,进一步建立了电池整体有限元模型。研究表明:电池位移响应和速度响应的理论结果和有限元结果具有一致性;冲击载荷下电池初始速度越高,轴力效应对动态响应的影响越大;电池最大挠度随初始速度近似线性增加,且实际的响应时间具有饱和性;电池最大挠度随内芯和外壳屈服强度之比的减小而增大,电池外壳越薄,屈服强度的影响越显著;电池最大挠度随外壳厚度的增大而减小,屈服强度比越大,外壳厚度的影响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动态响应 大变形 冲击载荷 膜力因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YOLOv5的火车连接手柄识别方法及在自动摘钩机器的应用
5
作者 刘雷 王野 +3 位作者 田长河 丁佳毅 董帆 万书亭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63-1572,共10页
能否准确识别火车车钩的连接手柄对摘钩机器人的工作具有重大意义。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v5的火车连接手柄目标识别算法,在主干特征提取网络中融入C_SAC(C_switchable atrous convolution)模块,并引入WIOU (wise intersect... 能否准确识别火车车钩的连接手柄对摘钩机器人的工作具有重大意义。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v5的火车连接手柄目标识别算法,在主干特征提取网络中融入C_SAC(C_switchable atrous convolution)模块,并引入WIOU (wise intersection over union)函数作为新的边界框损失函数,增强主干网络的特征提取能力,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和收敛速率。然后采集生产现场不同环境、不同位置下的火车车钩连接手柄图片进行识别,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YOLOv5算法对火车车钩连接手柄的目标识别率达到96.6%,相比于原始算法效果在准确率、召回率、平均精度等方面均有较大提升。最后应用于研制的火车车厢自动摘钩机器人中,极大提高了自动摘钩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摘钩机器人 火车车钩 连接手柄 目标识别 YOLOv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GWO-MCKD-ROMP的齿轮箱轴承故障特征提取方法
6
作者 武逵 王城宇 万书亭 《机械与电子》 2025年第1期3-9,共7页
针对齿轮箱滚动轴承在故障诊断过程中,存在采样数据过大、故障特征提取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最大相关峭度解卷积(MCKD)和正则化正交匹配追踪算法(ROMP)的轴承振动信号特征提取方法。首先,通过引入改进的灰狼优化算法(IGWO),实现... 针对齿轮箱滚动轴承在故障诊断过程中,存在采样数据过大、故障特征提取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最大相关峭度解卷积(MCKD)和正则化正交匹配追踪算法(ROMP)的轴承振动信号特征提取方法。首先,通过引入改进的灰狼优化算法(IGWO),实现了MCKD和ROMP算法中参数的自适应选择;然后,利用IGWO对原始信号进行MCKD降噪处理;最后,利用IGWO-ROMP实现对信号的重构,通过对信号进行包络分析,实现对轴承故障特征的提取。仿真和实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提取轴承故障成分,为轴承故障特征提取及诊断提供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承 故障特征 IGWO MCKD ROM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抓斗卸船机防碰撞预警及最佳抓取点规划研究
7
作者 王安 黄志平 +2 位作者 赵纯权 马金阳 万书亭 《机械与电子》 2025年第2期73-80,共8页
基于运煤轮船船舱抓斗卸船机在卸船作业时可能发生碰撞危险和卸船作业后期效率提升问题,提出了一种在抓斗卸船机卸船作业时进行实时监控和防碰撞预警以及卸船作业后期最佳抓取点获取的方法。该方法通过搭载激光扫描仪的实验平台扫描作... 基于运煤轮船船舱抓斗卸船机在卸船作业时可能发生碰撞危险和卸船作业后期效率提升问题,提出了一种在抓斗卸船机卸船作业时进行实时监控和防碰撞预警以及卸船作业后期最佳抓取点获取的方法。该方法通过搭载激光扫描仪的实验平台扫描作业获取原始三维点云数据,利用欧氏聚类算法将船舱内的清舱机、出舱口和工作人员作为碰撞障碍目标物点云,煤堆作为体积计算目标物进行分割。对分割后的碰撞障碍目标物点云使用经过PointNet++神经网络模型训练后的数据集进行验证识别,并通过对碰撞障碍目标物进行位置检测,并与抓斗进行基于空间OBB距离碰撞计算和防碰撞区域安全等级划分,综合进行碰撞预警。结合卸船作业后期分割后的煤堆体积计算结果指导抓斗安全降落到最佳抓取点便于进行合理卸船路径规划,能有效减少清舱机对煤堆整形的工作量,确保抓斗卸船和清舱机安全作业的同时能有效提高整体卸船作业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抓斗卸船机 清舱机 防碰撞 PointNet++ 最佳抓取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电信号融合的双馈发电机故障诊断
8
作者 王萱 万书亭 +1 位作者 闫慧丽 陈艺杰 《控制与信息技术》 2025年第1期33-38,共6页
针对双馈发电机匝间短路和气隙偏心故障的诊断,目前的分析大多基于单一信号,而发电机的运行环境比较复杂,因此难以准确反映发电机的真实运行状态。文章提出一种基于机电信号融合的双馈发电机故障诊断方法,其首先采集不同运行状态下的转... 针对双馈发电机匝间短路和气隙偏心故障的诊断,目前的分析大多基于单一信号,而发电机的运行环境比较复杂,因此难以准确反映发电机的真实运行状态。文章提出一种基于机电信号融合的双馈发电机故障诊断方法,其首先采集不同运行状态下的转子电流、定子电压和定子振动信号,并利用多尺度的卷积神经网络分别对电流、电压和定子径向振动信号进行分类,然后通过在决策端利用DS证据理论的信号融合进行双馈发电机匝间短路和气隙偏心故障的诊断,以提高训练的速度和识别率。结果表明,针对发电机匝间短路和气隙静偏心故障,采用该方法的故障识别率可以达到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发电机 多尺度CNN DS证据理论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元精细复合多尺度波动散布熵和累积欧氏距离矩阵测度的风电机组变桨轴承退化状态评估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晓龙 李英晟 +1 位作者 付锐棋 何玉灵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82-791,共10页
针对风电机组变桨轴承服役过程环境噪声干扰严重、退化状态评估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元精细复合多尺度波动散布熵和累积欧氏距离矩阵测度的退化状态评估模型。该模型将监测数据状态特征获取过程由单通道拓展为多通道进行,通过提... 针对风电机组变桨轴承服役过程环境噪声干扰严重、退化状态评估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元精细复合多尺度波动散布熵和累积欧氏距离矩阵测度的退化状态评估模型。该模型将监测数据状态特征获取过程由单通道拓展为多通道进行,通过提出的多元精细复合多尺度波动散布熵算法来获取多通道监测数据的多尺度状态特征,并将累积和检验算法与欧氏距离矩阵测度方法相结合,用于定量衡量基准样本与待分析样本间的差异,从而实现变桨轴承退化状态评估。风电机组变桨轴承全寿命周期加速疲劳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及时捕捉到变桨轴承的初始退化时刻并且准确跟踪整个退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变桨轴承 退化状态评估 多元精细复合多尺度波动散布熵 累积欧氏距离矩阵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挤压工况下圆柱形锂离子电池的压缩响应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涛 郑家豪 +5 位作者 张新春 吴晓囡 黄子轩 尹啸笛 张晓翠 张英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5-10,共6页
为了满足动力锂离子电池在机械滥用下安全运行的要求,利用实验和有限元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挤压工况下锂离子电池的压缩响应特性和失效机理进行了研究。通过自行搭建的三维数字图像相关法监测平台,对18650圆柱形锂离子电池进行了挤... 为了满足动力锂离子电池在机械滥用下安全运行的要求,利用实验和有限元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挤压工况下锂离子电池的压缩响应特性和失效机理进行了研究。通过自行搭建的三维数字图像相关法监测平台,对18650圆柱形锂离子电池进行了挤压实验,给出了不同挤压工况(平面压缩、局部压痕和三点弯曲)下电池的力-电-热响应行为。基于COMSOL多物理场仿真软件建立了挤压载荷下圆柱形锂离子电池的多物理场耦合模型,具体讨论了加载方式对锂离子电池压缩响应的影响,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二者吻合较好。研究结果表明,平面压痕和局部压缩工况下锂离子电池表现出一致的响应特性,承载力达到峰值后迅速下降;平面压缩工况下电池的峰值力大于局部压痕工况,随着荷电状态(SOC)的提高,电池的承载能力增强。本工作可为锂离子电池多功能设计和安全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挤压 力-电-热响应 电池失效 多物理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线倾角与覆冰过程扭转因素对覆冰形状特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超 孟凡泽 +1 位作者 黄钢 姬昆鹏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5-56,共12页
输电导线覆冰严重威胁电网运行安全,准确预测导线覆冰形状和增长趋势,可以有效预防次生灾害的发生.已有输电导线覆冰增长预测模型较少考虑覆冰偏心扭转对导线表面覆冰形状的影响.为此,综合考虑覆冰偏心、风速等对导线的耦合扭转特性,建... 输电导线覆冰严重威胁电网运行安全,准确预测导线覆冰形状和增长趋势,可以有效预防次生灾害的发生.已有输电导线覆冰增长预测模型较少考虑覆冰偏心扭转对导线表面覆冰形状的影响.为此,综合考虑覆冰偏心、风速等对导线的耦合扭转特性,建立输电导线动态扭转覆冰预测模型.基于预测模型对导线表面覆冰形状进行预测模拟并与文献实验数据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利用预测模型,进一步讨论导线倾角及温度、风速和MVD(水滴中值直径)对冰形和扭转速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导线迎风面覆冰厚度随着倾斜角度的增加,分层现象逐渐明显.与水平布置(零倾角)导线对比,倾斜角度为60°时,导线覆冰面积分别增加18.26%(覆冰125 min)、26.30%(覆冰245 min),扭转角度分别增加10.4°(覆冰125 min)、16.2°(覆冰245 min),冰形呈“沟壑”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导线 覆冰偏心 冰形 倾斜 积冰面积 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ransformer-GRU并行网络的滚动轴承剩余寿命预测 被引量:1
12
作者 唐贵基 刘叔杭 +3 位作者 陈锦鹏 徐振丽 田寅初 徐鑫怡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188-195,共8页
为有效描述滚动轴承性能退化趋势和准确预测其剩余寿命,提出一种基于多域特征融合的Transformer-GRU并行网络的滚动轴承剩余寿命预测方法。建立评价指标对滚动轴承振动信号的时域、频域和时频域等多域特征进行筛选,得到评分高的敏感特征... 为有效描述滚动轴承性能退化趋势和准确预测其剩余寿命,提出一种基于多域特征融合的Transformer-GRU并行网络的滚动轴承剩余寿命预测方法。建立评价指标对滚动轴承振动信号的时域、频域和时频域等多域特征进行筛选,得到评分高的敏感特征,获得退化特征集。利用自编码对退化特征集进行降维,减少数据复杂度和冗余度,得到滚动轴承的退化曲线。最后,利用Transformer-GRU并行网络进行剩余寿命预测,并将该方法运用到公开的轴承数据集分析中。结果表明:Transformer-GRU并行网络不仅可以高效准确地捕捉输入序列中的长期依赖关系,还能更好地处理时间序列之间的特征;该方法可以有效地预测滚动轴承剩余寿命,相比LSTM、GRU等经典方法更具优越性和泛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剩余寿命预测 多域特征融合 TRANSFORMER GR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倾斜偏心对同步发电机转子力学特性的影响
13
作者 何玉灵 徐明星 +3 位作者 代德瑞 郑文杰 李勇 唐贵基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8-94,共7页
气隙偏心是一种常见的发电机机械故障。已有研究主要关注正常和轴向气隙均匀偏心对转子受载和振动特性的影响,较少关注轴向气隙非均匀偏心,即转子倾斜偏心。作为补充,全面分析转子倾斜偏心状态下故障程度差异对同步发电机转子力学特性... 气隙偏心是一种常见的发电机机械故障。已有研究主要关注正常和轴向气隙均匀偏心对转子受载和振动特性的影响,较少关注轴向气隙非均匀偏心,即转子倾斜偏心。作为补充,全面分析转子倾斜偏心状态下故障程度差异对同步发电机转子力学特性的影响。其中,转子力学特性包括转子不平衡磁拉力激励特性和振动特性。以一台5kVA的两极故障模拟发电机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理论分析、有限元仿真计算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正常情况下转子不平衡磁拉力为零,转子振动频率以常规基频和定子传递的各偶次谐波为主。在转子发生倾斜偏心故障后,转子不平衡磁拉力/振动以二次谐波为主。随着偏心程度增加,转子不平衡磁拉力/振动的二次谐波幅值将增大。此外,转子不平衡磁拉力沿轴向非均匀分布,在气隙越小的位置不平衡磁拉力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同步发电机 转子倾斜偏心 不平衡磁拉力 转子振动 力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振动信号的风力发电机组瞬时转速波动特性提取方法研究
14
作者 万书亭 张伯麟 +3 位作者 赵晓艳 张雄 王燕杰 王城宇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39-446,共8页
现有风力发电机组分析主要考虑风速的波动性和随机性引起的转速随机波动。但在实际运行中,由于等效风速引起的输入转矩周期性波动,使风力发电机组的瞬时转速中同时含有随机波动和周期性波动成分。该文基于风力发电机组传动系统振动信号... 现有风力发电机组分析主要考虑风速的波动性和随机性引起的转速随机波动。但在实际运行中,由于等效风速引起的输入转矩周期性波动,使风力发电机组的瞬时转速中同时含有随机波动和周期性波动成分。该文基于风力发电机组传动系统振动信号研究其瞬时转速波动特性曲线提取,首先,分析风力发电机组叶轮的瞬时转速波动特性及其在振动信号中的表现;然后,采用同步提取变换算法(SET)获得信号的时频分布并利用脊线搜索算法提取多条时频脊线;最后,通过脊线融合算法对提取的瞬时频率时频脊线进行脊线融合,实现风力发电机组瞬时转速提取与优化,并进一步分析风力发电机组瞬时转速的周期性波动特性。仿真和实验均表明,该方法能够在无转速计的情况下从振动信号中有效提取风力发电机组瞬时转速波动特性曲线,并分析瞬时转速变化特点以及此特点所能映射的转速变化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机组 风速 振动分析 脊线融合 瞬时转速波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FMD和FSC的滚动轴承复合故障诊断
15
作者 唐贵基 张龙 +2 位作者 薛贵 徐振丽 王晓龙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60-168,共9页
针对滚动轴承的复合故障诊断问题,深入研究了一种基于优化特征模态分解和快速谱相关的复合故障诊断方法。首先,通过理论分析,提出脉冲能量因子指标来实现特征模态分解的参数选择以及最优分量的选取;然后,基于快速谱相关原理设计谱相关... 针对滚动轴承的复合故障诊断问题,深入研究了一种基于优化特征模态分解和快速谱相关的复合故障诊断方法。首先,通过理论分析,提出脉冲能量因子指标来实现特征模态分解的参数选择以及最优分量的选取;然后,基于快速谱相关原理设计谱相关相对强度曲线和改进快速谱相关图,用于确定不同故障调制后对应的最优载波,对最优载波进行包络处理,从而分离轴承的复合故障特征,最终实现复合故障的准确性诊断。通过模拟故障试验和工程案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文所提方法相比于经验模态分解能够有效滤除噪声干扰,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同时,避免了解卷积方法设定参数的缺陷,且与Autogram方法相比,能够有效分离复合故障特征,避免复合故障特征成分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复合故障 特征分离 特征模态分解 快速谱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mb波损伤特征融合模型的金属结构件疲劳裂纹扩展预测
16
作者 王晓龙 金韩微 +3 位作者 张博文 杨秀彬 何玉灵 慈铁军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4-269,共6页
针对动态载荷环境下机械装备金属结构件疲劳裂纹扩展延伸问题,提出一种基于Lamb波损伤特征融合的疲劳裂纹扩展预测模型。首先从Lamb波信号传播特性出发,分析对比对称模式下Lamb波损伤信号和基准信号传播过程中的特性变化,在此基础上提... 针对动态载荷环境下机械装备金属结构件疲劳裂纹扩展延伸问题,提出一种基于Lamb波损伤特征融合的疲劳裂纹扩展预测模型。首先从Lamb波信号传播特性出发,分析对比对称模式下Lamb波损伤信号和基准信号传播过程中的特性变化,在此基础上提取能够敏感表达结构损伤的相关系数和相位差异特征,通过变量标准化变换后进一步构建出疲劳裂纹扩展预测模型,最后利用金属结构件全寿命周期疲劳实验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模型能够准确预测动态载荷环境下疲劳裂纹扩展过程,与其他预测模型相比优势明显,可为机械装备关键结构件合理检修计划制定提供一定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mb波信号 损伤特征融合 金属结构件 疲劳裂纹 扩展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绝对节点坐标法的架空线断线工况动力学计算
17
作者 杨文刚 李润泽 刘岩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118-125,145,共9页
为了计算架空线断线工况下的动力学变化特性,考虑架空线的绞制几何结构及其初始构型的布置特点,以绝对节点坐标法为基础,建立了架空线单元,推导了架空线单元的质量矩阵和弹性力矩阵,给出了架空线的系统动力学方程。针对钢芯铝绞线的绞... 为了计算架空线断线工况下的动力学变化特性,考虑架空线的绞制几何结构及其初始构型的布置特点,以绝对节点坐标法为基础,建立了架空线单元,推导了架空线单元的质量矩阵和弹性力矩阵,给出了架空线的系统动力学方程。针对钢芯铝绞线的绞制几何结构,给出了其对应的轴向、弯曲刚度计算公式。通过仿真计算得到线缆的运动图像,设计试验验证了算法模型的可靠性。结合实际架空线初始位形和初始应力特点,对不同初始应力下的架空线断线工况动力学问题进行仿真分析,绘制了悬挂点处的受力时程曲线并对曲线进行了频谱分析,研究了初始应力对断裂架空线运动过程以及悬挂点受力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架空线断线 钢芯铝绞线 刚度修正 绝对节点坐标法 动力学仿真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波束形成及CNN-LSTM的托辊故障距离估计模型
18
作者 张雄 武文博 +2 位作者 李嘉禄 董帆 万书亭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4-119,共6页
托辊是带式输送机的关键组件,也是输送系统的薄弱环节,波束形成算法的定向性和深度学习算法的特征识别能力为托辊故障距离估计提供可能。针对输送机输送距离长、不易检测等问题,提出一种利用波束形成(Beamforming)及时空网络(Convolutio... 托辊是带式输送机的关键组件,也是输送系统的薄弱环节,波束形成算法的定向性和深度学习算法的特征识别能力为托辊故障距离估计提供可能。针对输送机输送距离长、不易检测等问题,提出一种利用波束形成(Beamforming)及时空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Long Short-Term Memory,CNN-LSTM)对托辊故障声源实现距离估计的方法(Beamforming-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Long short-term memory,BCL)。首先利用麦克风阵列采集不同距离的故障声源数据,经波束形成定位处理构建数据集;通过卷积神经网络(CNN)获得数据采样集的空间特性,再借助LSTM网络在序列上的建模功能,将由空间数据组成的序列信息输入LSTM网络,从而获得空间时序信息;最后,再将由LSTM网络产生的空间时序信息输入到Softmax分类器,实现故障距离估计。实验结果表明,BCL模型在有无噪声干扰的环境下都可以以高准确率实现托辊的故障距离估计且较其他模型拥有更好的识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托辊 波束形成 BCL 距离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GWO-MCKD-ROMP的轴承微弱故障信号诊断方法研究
19
作者 周娟利 王城宇 赵栓峰 《机械传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0-166,共7页
针对齿轮箱滚动轴承在故障诊断过程中,存在采样数据过大、故障特征提取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大相关峭度解卷积(Maximum Correlation Kurtosis Deconvolution,MCKD)的正则化正交匹配追踪(Regularized Orthogonal Matching Pur... 针对齿轮箱滚动轴承在故障诊断过程中,存在采样数据过大、故障特征提取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大相关峭度解卷积(Maximum Correlation Kurtosis Deconvolution,MCKD)的正则化正交匹配追踪(Regularized Orthogonal Matching Pursuit,ROMP)算法,用于轴承微弱故障信号的诊断。首先,为实现MCKD和ROMP算法中参数的自适应选择,引入改进的灰狼优化(Improved Grey Wolf Optimization,IGWO)算法;然后,利用IGWO对原始信号进行MCKD降噪处理;最后,利用IGWO-ROMP实现对信号的重构,通过对信号进行包络分析,实现对轴承故障的诊断。仿真信号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提取轴承微弱故障成分。为轴承微弱故障信号的诊断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WO MCKD ROMP 轴承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TDFP模型与Wasserstein距离的滚动轴承运行状态评估
20
作者 王晓龙 付锐棋 +1 位作者 李英晟 周福成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2,共6页
针对滚动轴承运行状态评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动态二维特征概率(TDFP)模型与Wasserstein距离的评估方法。首先通过滚动轴承健康数据样本的均方根和线性峭度指标构建二维性能指标序列,利用多元核密度估计构建TDFP基准模型;然后通过不断累... 针对滚动轴承运行状态评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动态二维特征概率(TDFP)模型与Wasserstein距离的评估方法。首先通过滚动轴承健康数据样本的均方根和线性峭度指标构建二维性能指标序列,利用多元核密度估计构建TDFP基准模型;然后通过不断累积的监测数据样本对TDFP模型进行动态更新,并计算Wasserstein距离测度获取基准模型与更新模型之间的量化差异;最后结合自适应健康阈值策略实现对滚动轴承运行状态的动态评估。滚动轴承全寿命周期实验数据验证结果表明:该评估方法能够准确跟踪轴承的退化过程,并及时捕捉到轴承初始退化时刻,对实际工程应用具有一定参考及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运行状态评估 多元核密度估计 Wasserstein距离 TDFP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