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北地区侏罗系煤层气资源前景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宁正伟 苏复义 +1 位作者 蔡云飞 郭友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1-15,共5页
西北地区侏罗系中、下统含煤盆地多 ,煤层累计厚度 15 .15~ 16 9.2m ,一般厚度 30~ 80m ,埋藏深度2 0 0 0m以浅区残留面积约 90 0 0 0km2 左右 ,煤层气资源总量达 74 5 6 4 .6 5× 10 8m3 ,有着十分广阔的煤层气勘探开发前景。研... 西北地区侏罗系中、下统含煤盆地多 ,煤层累计厚度 15 .15~ 16 9.2m ,一般厚度 30~ 80m ,埋藏深度2 0 0 0m以浅区残留面积约 90 0 0 0km2 左右 ,煤层气资源总量达 74 5 6 4 .6 5× 10 8m3 ,有着十分广阔的煤层气勘探开发前景。研究认为 ,煤岩中镜质组含量较高 ,灰分含量较低 ,煤级以长焰煤为主 ,有利于储层中割理和裂隙的生成 ,增加储层渗透性。导致煤层含气性变化的主要地质因素是煤层埋藏深度和演化程度 ,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大和煤级的增高 ,含气量有逐渐增加趋势。通过对比煤层含气性、资源量和煤层气赋存地质条件认为 ,煤层气资源勘探开发前景有利区有吐哈和焉耆含煤区 ;较有利区有准南、准北、准东、伊犁、塔北、尤尔都斯、羊不拉克和三塘湖含煤区 ;不利区有乌恰、昆仑、阿尔金、塔东、柴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地区 侏罗系 煤层气资源 研究 地质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地区煤层含气性影响因素探讨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凤国 李兰杰 徐德红 《焦作工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88-90,共3页
煤层含气性是评价煤层气勘探开发前景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影响煤层含气性的因素很多,其中较为重要的因素有煤层上覆有效地层厚度、煤的变质程度、断裂构造、盖层条件及煤层厚度等.对此进行了分析探讨,认为:影响煤层含气性的主要地质因素... 煤层含气性是评价煤层气勘探开发前景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影响煤层含气性的因素很多,其中较为重要的因素有煤层上覆有效地层厚度、煤的变质程度、断裂构造、盖层条件及煤层厚度等.对此进行了分析探讨,认为:影响煤层含气性的主要地质因素为煤层上覆有效地层厚度和煤的变质程度,次要因素为断裂构造、盖层条件及煤层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地区 煤层含气性 煤层气 变质程度 断裂构造 盖层条件 煤层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中牟凹陷浅层天然气成藏条件研究
3
作者 陈俊亮 詹伟 《河南地质》 1999年第4期263-267,共5页
中牟凹陷是一个以早第三纪沉积为主的凹陷,在对以往的钻井资料复查过程中发现,浅层( < 2000m)具有良好的气测显示。本文通过对中牟凹陷浅层地质、构造发育特征等的研究,从气源、储盖的角度论证了中牟凹陷特别是中牟凹陷北坡... 中牟凹陷是一个以早第三纪沉积为主的凹陷,在对以往的钻井资料复查过程中发现,浅层( < 2000m)具有良好的气测显示。本文通过对中牟凹陷浅层地质、构造发育特征等的研究,从气源、储盖的角度论证了中牟凹陷特别是中牟凹陷北坡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牟凹陷 浅层气 成藏条件 河南 天然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牛地气田山西组储层孔隙结构特征 被引量:19
4
作者 刘忠群 高青松 张健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1期53-55,7,共4页
孔隙结构是影响储层储集能力和渗流特征的主要因素 ,同时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油气层的产能。本文根据常规薄片分析、孔渗分析、压汞实验分析成果 ,利用数理统计方法 ,对山西组储层孔隙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 ,表明山西组储层具有较高的排... 孔隙结构是影响储层储集能力和渗流特征的主要因素 ,同时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油气层的产能。本文根据常规薄片分析、孔渗分析、压汞实验分析成果 ,利用数理统计方法 ,对山西组储层孔隙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 ,表明山西组储层具有较高的排驱压力 (平均为 0 376 4MPa)和中值压力 (平均为 18 9730MPa) ,较小的孔隙喉道半径 (平均为 0 35 80 μm) ,且孔喉分选性差。孔隙结构不好 ,是造成山西组储层低孔、特低渗、低产能的主要因素。文中并利用孔隙度 (Φ)、渗透率 (K)、排驱压力 (Pd)、毛细管压力中值 (Pc50 和孔隙喉道半径 (Rm)五个参数对储层进行了分类 ,共分出Ⅰ、Ⅱ、Ⅲ类 ,其中Ⅰ、Ⅱ类储层经测试压裂已见工业气流 ,是本区具有工业价值的储层 ,是勘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二叠系 储集层 物性参数 孔隙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楚—麦盖提地区不整合面特征与油气分布关系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新民 丁勇 +2 位作者 张旭 郭书元 马建新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6期475-477,共3页
巴楚—麦盖提区块经过多期构造运动,形成了多个不整合面,而这些不整合面与油气藏的形成密切相关。迄今为止,该区块发现的鸟山气藏与和田河气田均与不整合面有关。通过对巴楚—麦盖提区块主要不整合面发育特征的分析和研究,认为自震旦系... 巴楚—麦盖提区块经过多期构造运动,形成了多个不整合面,而这些不整合面与油气藏的形成密切相关。迄今为止,该区块发现的鸟山气藏与和田河气田均与不整合面有关。通过对巴楚—麦盖提区块主要不整合面发育特征的分析和研究,认为自震旦系至第四系共发育6个不整合面,其中主要的不整合面为奥陶系顶、三叠系顶和上新统底部的3个不整合面;按不整合面的性质及其与油气的关系可划分为4种类型,它们均不同程度地控制着油气藏的类型及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巴楚 麦盖提 不整合面 特征 油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巴庙区块下石盒子组盒一段沉积相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高青松 刘忠群 郭耀华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1期27-29,10-9,共5页
为了能够配合西气东输工程 ,加快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天然气勘探开发的进程 ,近年来对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二叠系气层及下古生界奥陶系风化壳气层重新开展了多方面的研究工作。塔巴庙区块是鄂尔多斯盆地北部的一个重要勘探开发区块 ,... 为了能够配合西气东输工程 ,加快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天然气勘探开发的进程 ,近年来对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二叠系气层及下古生界奥陶系风化壳气层重新开展了多方面的研究工作。塔巴庙区块是鄂尔多斯盆地北部的一个重要勘探开发区块 ,本文根据野外岩心观察及常规薄片鉴定、薄片粒度分析资料及测井曲线 ,结合本区的沉积史和区域地质情况 ,对塔巴庙区块大 2井盒一段砂、泥岩的岩性组合特征、沉积构造特征、粒度累积概率曲线和测井曲线特征进行分析 ,综合认为本区盒一段沉积相为辫状河流相 ,并根据沉积物的沉积特点 ,对盒一段沉积微相进行了划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二叠系 大2井 沉积模式 沉积微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我国煤层气勘探前景的再认识 被引量:10
7
作者 池卫国 吴松钦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31-135,共5页
我国的煤层气勘探已经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果,众多地区的勘探开发试验取得了工业性突破,并发现了大型煤层气田。与此同时,也存在着勘探开发的技术难题和不同认识,主要集中体现在煤层气地质条件的影响方面。作者从影响煤层气勘探的地... 我国的煤层气勘探已经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果,众多地区的勘探开发试验取得了工业性突破,并发现了大型煤层气田。与此同时,也存在着勘探开发的技术难题和不同认识,主要集中体现在煤层气地质条件的影响方面。作者从影响煤层气勘探的地质条件出发,探讨了煤层气资源的可采性,认为目前能够采用排水来气方法开发煤层气资源的地区是有限的,这主要受制于煤层气的可采性,而煤层气的可采性则主要取决于煤体结构、地层压力和水文地质条件。文中首比提出了划分煤层气的3种水文地质类型及分布区域,分析了不同水文地质类型对煤层气可采性造成的不同影响,探讨了煤层气综合勘探开发的前景,并提出了今后煤层气勘探工作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勘探 水文地质 结构 煤成气 油气勘探 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砂岩气层的测井评价——以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山西组一段气田为例 被引量:44
8
作者 赵彦超 吴春萍 吴东平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5-70,共6页
大牛地气田山西组一段储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均低、孔隙结构复杂、非均质性强,具有低压、低产的特征。利用测井资料,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对致密砂岩的岩性进行了识别,共识别出中—粗粒岩屑砂岩、岩屑石英砂岩两种岩性,结合三种孔隙度测... 大牛地气田山西组一段储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均低、孔隙结构复杂、非均质性强,具有低压、低产的特征。利用测井资料,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对致密砂岩的岩性进行了识别,共识别出中—粗粒岩屑砂岩、岩屑石英砂岩两种岩性,结合三种孔隙度测井方法进行了孔隙度和渗透率的预测,利用岩电实验资料,建立了储层微观孔隙结构与胶结指数、饱和度指数、岩石弹性力学参数之间的统计关系,获得了有效的饱和度评价参数,提高了饱和度的解释精度。并以压汞、相渗等岩芯分析资料进行了束缚水饱和度的解释,并采用多种交绘图技术,有效地识别了致密砂岩气层。该方法的特点是充分放大测井信息对天然气的响应特征,增强了气层和干层的判别差异。实践表明,上述方法对于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致密砂岩气层测井评价的符合率达到9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大牛地气田 致密砂岩 测井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天渠油藏经营管理模式探讨 被引量:4
9
作者 谢丛姣 吴东平 王利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1年第5期29-31,共3页
摘要从油藏经营管理的特点和油藏经营团组的职能对张天渠油藏经营管理模式进行探讨。以早期注水开发和数值模拟技术为核心,应用现代油藏经营管理模式,为张天渠油藏充分利用人力和技术资源,实现高产稳产,提高经济效益提供技术指导。
关键词 张天渠油藏 数值模拟 油藏经营管理 人力资源 早期注水开发 技术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什股壕地区下石盒子组气水分布
10
作者 刘忠群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1期-,共4页
什股壕地区已钻探的伊深 1、锦评 1和锦 2三口井中在二叠系下石盒子组均见到良好的油气显示 ,但只有伊深 1井下石盒子组盒二段测试见工业气流 ,其余测试层位为水层、气水同层或含水气层 ,为了进一步评价此区 ,急需了解什股壕地区气水分... 什股壕地区已钻探的伊深 1、锦评 1和锦 2三口井中在二叠系下石盒子组均见到良好的油气显示 ,但只有伊深 1井下石盒子组盒二段测试见工业气流 ,其余测试层位为水层、气水同层或含水气层 ,为了进一步评价此区 ,急需了解什股壕地区气水分布规律 ,以便指导下一步的勘探部署。本文根据什股壕地区三口钻井中 6个层次的测试结果 ,主要利用压力资料 ,计算、分析了二叠系下石盒子组盒一、盒二、盒三段气层的压力系统和气水界面。揭示出盒一、盒二段气层为一个气水系统 ,气水界面深度为海拨 - 785m ,盒三段气层属另外一个气水系统 ,气水界面深度为海拨 - 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二叠系 气水界面 压力系统 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巴什托—亚松迪地区石炭—二叠系碳酸盐岩储层特征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辉 詹伟 +1 位作者 许英 肖朝晖 《新疆地质》 CAS CSCD 1999年第3期64-71,共8页
新疆巴什托—亚松迪地区是塔西南油气勘探程度较高的地区,石炭—二叠系碳酸盐岩是其主要油气储集层。碳酸盐岩具有多类型及其空间分布非均质性特点。为了总体认识该地区石炭—二叠系碳酸盐岩储层特征,通过分析该地区石炭—二叠系碳酸盐... 新疆巴什托—亚松迪地区是塔西南油气勘探程度较高的地区,石炭—二叠系碳酸盐岩是其主要油气储集层。碳酸盐岩具有多类型及其空间分布非均质性特点。为了总体认识该地区石炭—二叠系碳酸盐岩储层特征,通过分析该地区石炭—二叠系碳酸盐岩不同类型的岩石特征,储层形成的影响因素、储集空间类型及其储层的储集性能与分布等特征,认为该地区以石炭系上统小海子组碳酸盐岩储层发育颗粒灰岩,颗粒白云岩,其储集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成岩作用 岩石类型 储集空间 孔隙结构 储集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沁水盆地煤层气的水文地质控制作用 被引量:50
12
作者 池卫国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5-18,共4页
首次从沁水盆地水文地质条件出发,论述地下水来源、迳流状况,探讨石炭二叠系煤层及其主要含水层之间的水动力联系、水文地质作用对煤层含气性的影响;从构造及水动力学方面探讨煤系地层压力、煤储集层、含气饱和程度等特征及其变化... 首次从沁水盆地水文地质条件出发,论述地下水来源、迳流状况,探讨石炭二叠系煤层及其主要含水层之间的水动力联系、水文地质作用对煤层含气性的影响;从构造及水动力学方面探讨煤系地层压力、煤储集层、含气饱和程度等特征及其变化原因;分析了盆地煤层气可采性的水文地质控制作用。在此基础上,预测盆地南部、寿阳地区南部为煤层气最有利勘探区,其次为盆地东部,盆地中、西部是颇具潜力的后备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沁水盆地 天然气勘探 煤层气 水文地质 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气储集层评价参数及其组合 被引量:15
13
作者 苏付义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6-21,共6页
从认识煤层气储层的基本特征入手,结合煤岩学、油气层物理学和渗流力学等理论,通过地质调查、实验室测试、试井、测井和排采试验等手段,提出了进行煤层气储集层评价所需的参数及其组合。主要包括以下几类参数:①煤层气储集层赋存状... 从认识煤层气储层的基本特征入手,结合煤岩学、油气层物理学和渗流力学等理论,通过地质调查、实验室测试、试井、测井和排采试验等手段,提出了进行煤层气储集层评价所需的参数及其组合。主要包括以下几类参数:①煤层气储集层赋存状态及煤岩参数;②煤层气储集特征参数;③煤层气储集层物性参数;④流体特征参数;⑤生产排采参数。将上述几类参数进行组合,列出了7大类共49项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储集层 评价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探热释烃方法机理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周秀 徐成法 姚秀斌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2003年第1期63-68,共6页
对热释烃的分析机理和地形、地貌、层位、样品岩性对热释烃测试结果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并通过方法实验选取了热释烃最佳分析测试条件。
关键词 热释烃 解吸 地形 地貌 层位 化学勘探 分析机理 油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南缘逆冲推覆带古生界天然气藏的保存条件 被引量:5
15
作者 池卫国 《断块油气田》 CAS 1999年第3期5-7,14,共4页
通过进行盖层的岩相古地理划分、构造运动分析及地震、钻井和化探资料的解释对比,探讨了不同地区不同层位古生界天然气藏具有不同的保存条件。认为研究区南部受构造抬升及断裂作用影响,盖层已出露或埋藏较浅,古生界气藏保存条件较差... 通过进行盖层的岩相古地理划分、构造运动分析及地震、钻井和化探资料的解释对比,探讨了不同地区不同层位古生界天然气藏具有不同的保存条件。认为研究区南部受构造抬升及断裂作用影响,盖层已出露或埋藏较浅,古生界气藏保存条件较差;东北部地区则保存条件较好,是古生界天然气勘探较为有利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生代 气藏 鄂尔多斯盆地 推覆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气储层描述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利 蔡云飞 侯鸿斌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28-31,共4页
煤层气储层描述是认识和评价煤层气储层的一项基本技术,通过储层描述建立煤层气储层地质模型,是煤层气有效勘探、优化开发的基础。根据煤层气及其储层的特点,将煤层气储层地质模型分为基础地质、煤岩学、吸附储集、储层物性及流体等... 煤层气储层描述是认识和评价煤层气储层的一项基本技术,通过储层描述建立煤层气储层地质模型,是煤层气有效勘探、优化开发的基础。根据煤层气及其储层的特点,将煤层气储层地质模型分为基础地质、煤岩学、吸附储集、储层物性及流体等五个特征进行描述。煤层气储层描述采用的是将煤层气地质学与储层工程相结合,静态与动态研究相结合的一套方法。该套方法在建立柳林煤层试验区4#煤层地质模型过程中得到了应用,获得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集层 地质模型 煤层气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一号向斜煤层气可采性的主要地质因素 被引量:2
17
作者 池卫国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9-31,共3页
在回顾该地区煤层气勘探历史的基础上,从影响煤层气开采的主要地质因素出发,论述了煤层渗透性及决定煤层渗透性的古、今地应力场特征、煤层天然裂隙发育程度、现今有效地应力大小以及地层压力、等温吸附/解吸特征、含气饱和程度及气... 在回顾该地区煤层气勘探历史的基础上,从影响煤层气开采的主要地质因素出发,论述了煤层渗透性及决定煤层渗透性的古、今地应力场特征、煤层天然裂隙发育程度、现今有效地应力大小以及地层压力、等温吸附/解吸特征、含气饱和程度及气体扩散速率等;探讨了一号向斜不同部位煤层气开采具有的不同地质影响因素。了解并掌握这些因素有利于煤层气进一步勘探和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渗透性 地质因素 可采性 天然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气井地应力评价图的编制方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景诚 段春节 王伟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9-12,共4页
地应力研究结果可为煤层气评价选区提供重要的资料。对于井下某一煤层,通过测试和计算可得到地应力、地层压力、解吸压力以及据以上基础数据而得出的许多推算值。它们构成了一个复杂的力学系统从而影响煤层气的储存和产出。通常对上述... 地应力研究结果可为煤层气评价选区提供重要的资料。对于井下某一煤层,通过测试和计算可得到地应力、地层压力、解吸压力以及据以上基础数据而得出的许多推算值。它们构成了一个复杂的力学系统从而影响煤层气的储存和产出。通常对上述数值进行分析时,特别是涉及到不同煤层和不同井的煤层之间的对比时,显得相当麻烦。介绍了一种煤层气井地应力评价图解法,既可对同一井的不同煤层,又可对不同地区不同井的煤层按深度将有关的各项力学参数在图上直观地表示出来,在图上进行煤层间各种数值对比十分方便。对美国、中国的5口代表井进行了作图分析,并结合各煤层的产气量,说明了地应力评价的重要性和作图法评价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成气 地质评价 应力分析 地层压力 气井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甲烷含气量测定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9
作者 郭淑敏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2期160-161,共2页
从煤样甲烷的解吸温度、煤样逸散气量的计算方法、解吸死体积及煤样状态等方面 ,分析了煤层甲烷含气量测定的影响因素 。
关键词 煤层甲烷 含气量测定 影响因素 解吸温度 逸散气量 解吸死体积 煤样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样逸散气量的求取方法 被引量:6
20
作者 郭淑敏 《焦作工学院学报》 1999年第2期83-88,共6页
煤样逸散气量的确定是准确求取含气量的关键,方法不同,求取的结果也不同.本文介绍了求取煤样逸散气量的4种方法,即:直接法、史-威法、多项式回归法、阿莫科曲线拟合法等.并结合实际资料对比了各种方法的求取结果,得出了不同方... 煤样逸散气量的确定是准确求取含气量的关键,方法不同,求取的结果也不同.本文介绍了求取煤样逸散气量的4种方法,即:直接法、史-威法、多项式回归法、阿莫科曲线拟合法等.并结合实际资料对比了各种方法的求取结果,得出了不同方法所求结果的一般规律,为准确评估煤层含气量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逸散气量 直接法 多项式回归法 天然气 煤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