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尿素清除率K 作为影响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重要指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洪利 朱强 +2 位作者 廖永平 田冲 高宁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3年第10期744-748,共5页
目的通过联机清除率监测(online clearance monitoring,OCM)实时动态监测,探讨透析过程中尿素清除率(urea clearance,K)的变化规律、影响因素及与透析充分性之间的量化关系。方法应用OCM观察152例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中不同时段的K值,采用... 目的通过联机清除率监测(online clearance monitoring,OCM)实时动态监测,探讨透析过程中尿素清除率(urea clearance,K)的变化规律、影响因素及与透析充分性之间的量化关系。方法应用OCM观察152例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中不同时段的K值,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探究透析过程中K变化规律;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平均K值的影响因素;采用Pearson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K随时间变化呈线性下降(F=447.552,P<0.001)。血流量(β=0.706,95%CI:0.403~0.526,P<0.001)、超滤系数(β=0.183,95%CI:0.074~0.223,P<0.001)与K呈正相关,红细胞比容(HCT)(β=-0.242,95%CI:-0.877~-0.405,P<0.001)、年龄(β=-0.106,95%CI:-0.209~-0.011,P=0.030)与K呈负相关。K与3倍干体质量的差值和Kt/V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r=0.808,P<0.001)。结论透析过程中K呈线性缓慢下降。提高K的手段是增加血流量、使用高通量透析器,控制HCT在33%~36%。若透析充分性达标,K应大于干体质量的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素清除率 透析充分性 联机清除率监测 透析时间 干体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肾功能衰竭患者行血液透析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洪利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8年第2期377-378,共2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肾功能衰竭(肾衰)患者行血液透析(HD)与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本院及弘慈医院收治的99例T2DM肾衰行HD患者HCV感染情况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①99例患者HcV感染率...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肾功能衰竭(肾衰)患者行血液透析(HD)与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本院及弘慈医院收治的99例T2DM肾衰行HD患者HCV感染情况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①99例患者HcV感染率为39.39%(39/99),未发生HCV感染率为60.61%(60/99);②单因素结果显示,有无发生HCV感染者在性别比例、肝功能检测异常史和肝炎病史等方面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行透析治疗医院数、输血史、透析设备破膜、HD持续时间以及每周HD次数与患者HCV感染密切相关(P〈O.05);③多元回归分析显示,HD持续时间、行透析治疗医院数以及透析设备破膜是T2DM肾衰患者HD发生HCV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T2DM肾功能衰竭患者HD发生HCV感染的临床影响因素有透析设备破膜、HD持续时间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并发症 肾功能衰竭/病因学 肾透析 肝炎 丙型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仑伐替尼的不良反应信号挖掘与评价 被引量:2
3
作者 陈晨 刘海 +2 位作者 张新娟 王育苗 张莉云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21年第6期557-561,共5页
目的利用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公共数据开放项目(openFDA)检索仑伐替尼的不良反应信号(ADR),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提取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中自2015年2月13日至2020年6月20日的报告,采用比例报告比值法(PRR)和报告比值比法... 目的利用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公共数据开放项目(openFDA)检索仑伐替尼的不良反应信号(ADR),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提取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中自2015年2月13日至2020年6月20日的报告,采用比例报告比值法(PRR)和报告比值比法(ROR)2种不同挖掘方法对其进行关于仑伐替尼的ADR数据挖掘。结果通过使用PRR法和ROR法共得到89个信号,其中29个信号的ADR未在仑伐替尼的说明书中出现。结论仑伐替尼ADR信号的挖掘有利于提高医务人员对ADR的警惕性,促进药物上市后安全性评价,并为临床合理使用仑伐替尼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仑伐替尼 药物不良反应 信号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苯苄唑溶液治疗花斑癣、体股癣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尚敏 高馨 冯旻 《黑龙江医药》 CAS 2021年第3期642-644,共3页
目的:对联苯苄唑溶液治疗花斑癣、体股癣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纳入的研究对象为80例花斑癣及体股癣患者,研究起始时间为2017年2月,截止时间为2019年10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每组各40例的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口服氟康唑胶囊... 目的:对联苯苄唑溶液治疗花斑癣、体股癣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纳入的研究对象为80例花斑癣及体股癣患者,研究起始时间为2017年2月,截止时间为2019年10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每组各40例的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口服氟康唑胶囊加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联苯苄唑溶液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真菌学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第1周、第2周及第3周的有效率分别为70.00%、80.00%及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00%、57.50%及77.50%(P<0.05);停药3周复查时,观察组真菌镜检阴性40例,真菌清除率100.00%,对照组真菌镜检阴性35例,真菌清除率87.50%,观察组真菌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2.50%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局部灼烧感1例及红肿0例),患者停药后消失,对照组5.00%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胃肠道反应2例),仍能坚持完成疗程,两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花斑癣及体股癣患者,采用联苯苄唑溶液治疗后可起到良好的效果,促使真菌得以清除,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及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苯苄唑溶液 花斑癣 体股癣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d:YAG激光虹膜切开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疗效分析 被引量:14
5
作者 朱向东 赵伟 +1 位作者 何敬之 崔会娟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38-41,共4页
目的观察Nd:YAG激光虹膜切开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7年11月,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87例90只眼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两组,激光组患者45例47只眼,采用Nd:YAG激光虹膜切... 目的观察Nd:YAG激光虹膜切开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7年11月,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87例90只眼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两组,激光组患者45例47只眼,采用Nd:YAG激光虹膜切开术,选择颞上或鼻上周边虹膜松弛或虹膜隐窝处行激光切开,激光能量7~14 mJ,每次曝光时间0.2s,光斑直径30μm,每例平均激光能量(214.1±31.2) mJ。对照组患者42例43只眼,采用传统保守治疗。两组患者术后1、3、6和12个月随访,行眼压、视野、视力、房角等检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效果,并记录青光眼发作情况。结果激光组患者治疗后1、3、6和12个月的眼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激光组青光眼复发率(4.26%)显著低于对照组(20.9%)(P <0.05);激光组患者治疗后视野缺损进展和房角开放度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Nd:YAG激光虹膜切开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眼压控制理想、病情进展缓慢,可作为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虹膜切开术 闭角型 青光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