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化学生物学实验课程的建设与教学实践 被引量:3
1
作者 熊亚红 陈实 +2 位作者 李春远 刘有芹 刘英菊 《广东化工》 CAS 2015年第11期249-249,233,共2页
化学生物学实验课是培养化学生物学专业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创新意识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的主干实验课。华南农业大学于2008年开设化学生物学实验课,历经多年的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逐渐完善该实验课并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化学生物学实验课程... 化学生物学实验课是培养化学生物学专业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创新意识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的主干实验课。华南农业大学于2008年开设化学生物学实验课,历经多年的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逐渐完善该实验课并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化学生物学实验课程。文章主要介绍了该校化学生物学实验课在课程建设、教学方式及成绩考核三方面所做的一些探索和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生物学实验 课程建设 教学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化学实验精品教材和精品课程的建设实践 被引量:1
2
作者 罗志刚 卢其明 +3 位作者 倪春林 杨卓鸿 刘英菊 董先明 《广州化工》 CAS 2016年第1期161-162,198,共3页
基础化学实验是农业院校的一门重要基础实验课程,有完整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我校的基础化学实验课程和教材都作为广东省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项目来建设。本文论述了我校基础化学实验精品教材和精品课程的建设实践及取得的一... 基础化学实验是农业院校的一门重要基础实验课程,有完整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我校的基础化学实验课程和教材都作为广东省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项目来建设。本文论述了我校基础化学实验精品教材和精品课程的建设实践及取得的一些成效,根据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编写教材,注意与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相结合,并强调精品教材建设与精品课程建设应同步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化学实验 精品教材 精品课程 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纳米金/聚多巴胺修饰丝网印刷电极的免疫传感器检测水中苯并芘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费世东 朱晓强 刘英菊 《人民珠江》 2016年第6期24-27,共4页
采用一次性丝网印刷电极为基底,将纳米金/聚多巴胺颗粒修饰在电极表面,固定苯并芘抗原,再依次与一抗和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二抗作用,以对苯二酚为HRP催化过氧化氢反应的电子中介体进行电化学监测。采用竞争法检测水样中苯并芘的含量... 采用一次性丝网印刷电极为基底,将纳米金/聚多巴胺颗粒修饰在电极表面,固定苯并芘抗原,再依次与一抗和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二抗作用,以对苯二酚为HRP催化过氧化氢反应的电子中介体进行电化学监测。采用竞争法检测水样中苯并芘的含量,结果表明,在0.05~5 000 ng/m L的浓度范围存在线性响应,其最低检测限可达0.035 ng/m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网印刷电极 聚多巴胺 苯并[A]芘 纳米金 免疫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薰衣草精油雪花膏的研制 被引量:4
4
作者 郑嘉雯 黄嘉琪 +5 位作者 陈结莹 陈伟江 罗妍菲 罗志刚 曾满枝 陈敏 《广州化工》 CAS 2015年第14期59-61,共3页
通过水蒸气蒸馏提取了薰衣草精油并加入到雪花膏的制备配方中,以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十六醇和甘油为主要组分,应用正交试验方案选择到最优制备条件,制备出具有薰衣草精油特有功效的雪花膏。测定了产品的耐寒性、耐热性、吸湿性、... 通过水蒸气蒸馏提取了薰衣草精油并加入到雪花膏的制备配方中,以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十六醇和甘油为主要组分,应用正交试验方案选择到最优制备条件,制备出具有薰衣草精油特有功效的雪花膏。测定了产品的耐寒性、耐热性、吸湿性、再润湿性和pH值,结果表明:上述指标均达到或接近目前市售雪花膏产品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薰衣草精油 雪花膏 制备 正交试验 配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甲基-2-(2′-吡啶基)苯并咪唑及甘氨酸根铜(Ⅱ)配合物的合成、DNA结合及抗癌活性 被引量:11
5
作者 莫慧雯 刘雅娴 +2 位作者 蔡戴宏 沈芳 乐学义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77-484,共8页
利用溶剂缓慢挥发法合成了以5-甲基-2-(2′-吡啶基)苯并咪唑为主配体的铜(Ⅱ)混配配合物[Cu(HPBM)(Gly)(H_2O)]ClO_4·0.5H_2O(HPBM=5-甲基-2-(2′-吡啶基)苯并咪唑,Gly=甘氨酸根)。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摩尔电... 利用溶剂缓慢挥发法合成了以5-甲基-2-(2′-吡啶基)苯并咪唑为主配体的铜(Ⅱ)混配配合物[Cu(HPBM)(Gly)(H_2O)]ClO_4·0.5H_2O(HPBM=5-甲基-2-(2′-吡啶基)苯并咪唑,Gly=甘氨酸根)。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摩尔电导率测定和ESIMS等手段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应用电子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粘度测定及分子对接等方法揭示了配合物主要以沟槽结合的方式与DNA作用。应用MTT法测定了配合物对Eca-109、HeLa和A549细胞株的体外细胞毒活性,其IC50值范围为6.4~8.5μmol·L^(-1)。尤为重要的是,通过AO/EB双染法、单细胞凝胶电泳、线粒体膜电位及细胞周期测定分析等揭示了配合物通过DNA结合及线粒体功能失调途径诱导Eca-109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髤配合物 5-甲基-2-(2′-吡啶基)苯并咪唑 甘氨酸 DNA结合 抗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元混配铜(Ⅱ)配合物的晶体结构、DNA作用及其生物活性 被引量:6
6
作者 蔡戴宏 莫慧雯 +1 位作者 何良 乐学义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4-84,共11页
利用溶剂缓慢挥发法合成了以5-氯-2-(2’-吡啶基)苯并咪唑为主配体、L-苯丙氨酸根为辅助配体的三元混配铜(Ⅱ)配合物:[Cu(HPBC)(L-Phe)(H2O)]ClO4(简称为1,HPBC=5-氯-2-(2’-吡啶基)苯并咪唑,L-Phe=L-苯丙氨酸根)。采用元素分析、红外... 利用溶剂缓慢挥发法合成了以5-氯-2-(2’-吡啶基)苯并咪唑为主配体、L-苯丙氨酸根为辅助配体的三元混配铜(Ⅱ)配合物:[Cu(HPBC)(L-Phe)(H2O)]ClO4(简称为1,HPBC=5-氯-2-(2’-吡啶基)苯并咪唑,L-Phe=L-苯丙氨酸根)。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摩尔电导率测定和电喷雾质谱等手段对配合物1进行了表征,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配合物具有五配位的变形四方锥构型,并通过电子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粘度测定及分子对接等方法揭示了配合物主要以插入作用的方式与小牛胸腺DNA(CT-DNA)结合。配合物对被测微生物(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及癌细胞(SGC-7901、Bel-7402、HeLa和A549)显示出良好的抗菌和细胞毒活性(IC50=1.69~2.50μmol·L^-1)。最重要的是,通过确定细胞的形态变化(AO/EB双染法)及细胞周期测定分析,揭示了配合物1通过DNA结合的途径诱导SGC-7901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Ⅱ)配合物 5-氯-2-(2’-吡啶基)苯并咪唑 L-苯丙氨酸 DNA作用 抗菌 抗肿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喹诺酮酸酯的ESI-MS裂解研究
7
作者 陈嘉豪 莫洛淇 +2 位作者 雷颖欣 游权稳 汤日元 《有机化学研究》 2018年第2期45-51,共7页
氟喹诺酮酸酯对养殖业和人类健康存在潜在危害,发展其分析检测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制备了七种氟喹诺酮酸酯,并在ESI质谱仪的正离子测试模式下,获取它们的MS2裂解图谱。结果显示七种氟喹诺酮酸酯均优先断裂酯基中的C-O键,产生三... 氟喹诺酮酸酯对养殖业和人类健康存在潜在危害,发展其分析检测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制备了七种氟喹诺酮酸酯,并在ESI质谱仪的正离子测试模式下,获取它们的MS2裂解图谱。结果显示七种氟喹诺酮酸酯均优先断裂酯基中的C-O键,产生三种高强度的碎片离子峰:[M+H]+、[M+2H-Y]+和[M-Y-16]+(Y为酯基中烷基的质量数)。这些碎片可以作为定性离子,用于鉴定氟喹诺酮酸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诺酮 脱羧偶联 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