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如何识别和利用低口语能力孤独症儿童的优势
1
作者 Laurent Mottron Claudine Jacques 于洛迪 《新医学》 CAS 2024年第12期965-970,共6页
典型孤独症个体通常在学龄前阶段缺乏口语能力,但却时常表现出与自身显著功能障碍不符的独特优势,而传统的智力评估往往无法识别这些优势。在此,文章提出一种优势本位的取向,以理解低口语能力孤独症儿童及与其进行互动。该方法强调识别... 典型孤独症个体通常在学龄前阶段缺乏口语能力,但却时常表现出与自身显著功能障碍不符的独特优势,而传统的智力评估往往无法识别这些优势。在此,文章提出一种优势本位的取向,以理解低口语能力孤独症儿童及与其进行互动。该方法强调识别因社交沟通困难和对重复行为的传统理解而被掩盖的独特智能。通过观察这些儿童对结构化物体、模式和电子屏幕的兴趣,照顾者和临床工作者得以洞察他们的认知潜力。文章进一步提出利用孤独症优势以提升孤独症儿童生活幸福感的方法,包括使用“侧向辅导”——一种非侵入性的并肩互动方式,作为与孤独症儿童建立联系的途径,尊重他们内在的学习风格以实施更有效的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 低口语 早期干预 优势本位教育 孤独症兴趣 学者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感觉模态信息处理的认知神经基础
2
作者 董晨杰 王政烨 +1 位作者 李淦棠 王穗苹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0-105,206,共17页
多感觉模态信息处理是人类基本的心智功能,是漫长进化塑造而成的稳健、灵活、高效的信息加工方式,是贯穿感知、注意、记忆、语言、学习的重要特性。解析人脑多模态信息处理的认知神经和计算机制,对理解大脑功能组织原则有重要理论意义,... 多感觉模态信息处理是人类基本的心智功能,是漫长进化塑造而成的稳健、灵活、高效的信息加工方式,是贯穿感知、注意、记忆、语言、学习的重要特性。解析人脑多模态信息处理的认知神经和计算机制,对理解大脑功能组织原则有重要理论意义,对启发多模态人工智能发展有重要实践价值。然而,人脑的多模态信息处理机制异常复杂,来自神经科学、认知科学等领域的研究者从多种问题视角开展研究,分别提出了不同的多模态信息处理原则、理论、计算模型。系统回顾、梳理人脑多模态信息处理机制,对于准确把握该领域的前沿进展、启发后续研究非常关键。以“视听感知”这一重要多模态信息处理功能为切入点,在神经元、皮层、大脑通路等层面综述了人脑多模态信息处理的认知神经机制。首先,介绍了人脑多感觉神经元的功能特性和响应原则;其次,讨论了初级皮层间跨模态信息调制的关键机制;再次,分析了以多感觉脑区为核心的视听加工大脑网络的主要功能和计算机制;最后,讨论了人脑多模态信息处理机制对多模态人工智能系统开发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感觉模态信息处理 视听感知 多模态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