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0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商科”复合型人才产学研协同培养研究——来自华南师范大学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6
1
作者 徐欣萌 朱琪 +1 位作者 徐向龙 张臣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1-7,共7页
“新商科”是结合现代新技术的交叉融合学科,以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为目标,需要产教深度融合的全新人才培养模式与之相匹配。当前“新商科”人才培养存在着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匹配度不高、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平台资源建设滞后、商科专业... “新商科”是结合现代新技术的交叉融合学科,以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为目标,需要产教深度融合的全新人才培养模式与之相匹配。当前“新商科”人才培养存在着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匹配度不高、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平台资源建设滞后、商科专业与其他专业难以交叉融合等问题。总结了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的研究和实践成果,提出从六个方面构建基于产学研协同平台的复合型“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以期在创新教学范式和人才培养方面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学研协同平台 复合型人才 新商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实践体系——以华南师范大学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谢锦霞 《大学(研究)》 2010年第12期59-62,共4页
经过10年的实践和探索,华南师范大学构建了专业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并重、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并重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以及系列讲座体系和成果宣传推广体系,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校将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充分整合利用优质教... 经过10年的实践和探索,华南师范大学构建了专业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并重、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并重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以及系列讲座体系和成果宣传推广体系,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校将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充分整合利用优质教育资源,以推进文化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素质 华南师范大学 教育实践 高校 教育改革 素质教育 创新人才 以人为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视角下“五结合”教育实习指导模式的实践探索——以华南师范大学砺儒实习工作坊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彭上观 赵艺 熊建文 《高教论坛》 2020年第8期33-37,89,共6页
针对师范生教育实习质量不高的问题,基于Moodle课程系统和“互联网+”技术,将工作坊模式应用于师范生教育实习指导,依托实习工作坊平台,建构了线上指导与线下指导相结合、大学教师指导与中小学教师指导相结合、教师引领与同伴互助相结... 针对师范生教育实习质量不高的问题,基于Moodle课程系统和“互联网+”技术,将工作坊模式应用于师范生教育实习指导,依托实习工作坊平台,建构了线上指导与线下指导相结合、大学教师指导与中小学教师指导相结合、教师引领与同伴互助相结合、预设指导与问题驱动相结合、集中研讨与分散实习相结合的“五结合”教育实习指导模式。该模式创新了师范生教育实习指导路径,构建了大学、中学、小学教师与实习生协同发展共同体;建立了创生性教师教育平台,汇聚了优秀实践教学资源;构建了师范生专业成长空间,记录师生专业发展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实习 指导模式 师范生 工作坊 互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卓越教师师范技能养成体系的实践与探索--以华南师范大学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彭上观 赵艺 +1 位作者 林天伦 熊建文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第8期124-127,共4页
培养卓越教师是新时代的期盼,师范技能是卓越教师的必备素养。本研究以华南师范大学为例,从师范技能养成的课程设计、支撑平台、训练基地、技能竞赛、指导团队等五个方面,构建了课内课外融合的师范技能课程体系、智慧多功能技能训练支... 培养卓越教师是新时代的期盼,师范技能是卓越教师的必备素养。本研究以华南师范大学为例,从师范技能养成的课程设计、支撑平台、训练基地、技能竞赛、指导团队等五个方面,构建了课内课外融合的师范技能课程体系、智慧多功能技能训练支撑平台体系、量足质优的技能训练实践基地体系、分层次分类别的师范技能竞赛体系、双导师制和朋辈教育的传帮带体系等“五位一体”的师范技能养成体系。通过实践,形成了“以赛促练,赛练结合”的师范技能培养特色,成就了师范生扎实的师范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教师 师范技能 养成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五位一体”的教育实习质量保障体系——以华南师范大学为例
5
作者 彭上观 林天伦 熊建文 《韶关学院学报》 2020年第8期48-51,共4页
为保障教育实习质量,提高卓越教师培养质量,华南师范大学经过多年教育实习管理统筹工作实践,构建了实习基地协同化、实习指导团队化、资源平台信息化、日常管理规范化、经费支撑制度化的“五位一体”教育实习质量保障体系,可为师范院校... 为保障教育实习质量,提高卓越教师培养质量,华南师范大学经过多年教育实习管理统筹工作实践,构建了实习基地协同化、实习指导团队化、资源平台信息化、日常管理规范化、经费支撑制度化的“五位一体”教育实习质量保障体系,可为师范院校提升教育实习质量提供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师范 教育实习 质量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师范大学的现状、问题与特色——基于33所师范大学2013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的分析 被引量:17
6
作者 林冬华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76-81,共6页
师范大学是普通高等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33所师范大学2013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显示,师范大学存在办学规模偏大、教学条件相对紧张、教学资源差异较大、非师范专业是办学主体等情况。师范大学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的问题折射出师范大学综... 师范大学是普通高等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33所师范大学2013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显示,师范大学存在办学规模偏大、教学条件相对紧张、教学资源差异较大、非师范专业是办学主体等情况。师范大学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的问题折射出师范大学综合化转型、师范与非师范同质化培养两个核心问题。师范大学秉承教师教育的特色,但是其定位、培养目标、培养特色有待彰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大学 问题 特色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原文传递
师范生关于教师资格考试的认知和态度——H师范大学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喆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129-133,共5页
2015年起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新的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制度,师范生将与非师范生乃至社会人员享有同等国家统考的"待遇"。本研究以即将实施新考试制度的广东省H师范大学的1200名师范生为研究对象开展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师范生对... 2015年起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新的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制度,师范生将与非师范生乃至社会人员享有同等国家统考的"待遇"。本研究以即将实施新考试制度的广东省H师范大学的1200名师范生为研究对象开展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师范生对资格考试所知甚少,相关部门应加强政策宣传和解读;师范生对资格考试的认知和自我评价较为合理,某些诉求应得到关注;资格考试有让教师教育走向应试化的趋势,高师院校应及时思考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资格制度 教师资格考试 师范生 教师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型期师范大学科研创业——H大学的探索与实践
8
作者 王楚鸿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2-28,共7页
大力发展科研工作是转型期师范大学的迫切任务,师范大学只有以创业的精神推进科研建设才能促进科研工作的快速发展,为师范大学顺利转型提供支撑。该文以H师范大学为例,探讨转型期师范大学科研创业的目标、机会、途径与成效。研究发现,... 大力发展科研工作是转型期师范大学的迫切任务,师范大学只有以创业的精神推进科研建设才能促进科研工作的快速发展,为师范大学顺利转型提供支撑。该文以H师范大学为例,探讨转型期师范大学科研创业的目标、机会、途径与成效。研究发现,战略调整、学科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创新和空间拓展是转型期师范大学科研创业的主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型期 师范大学 科研工作 创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长效机制的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61
9
作者 周合兵 黄晓波 +3 位作者 沈文淮 罗一帆 祝凤荣 王苑奇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4-7,共4页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尚属新生事物,以建立实施该计划的长效机制为出发点,在构建管理机制、保障机制、交流平台以及发展机制等方面作了探索与实践,以保证该计划能长久开展下去,并得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大学生 创新性实验计划 长效机制 保障机制 交流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高校大学生慕课接受度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63
10
作者 张长海 焦建利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4-68,91,共6页
采用慕课优质资源为本校人才培养服务是地方高校的较佳选择。该研究基于解构计划行为理论,构建了地方高校大学生慕课接受度模型,对已使用慕课学习的部分地方高校的部分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态度对于地方高校大学生接... 采用慕课优质资源为本校人才培养服务是地方高校的较佳选择。该研究基于解构计划行为理论,构建了地方高校大学生慕课接受度模型,对已使用慕课学习的部分地方高校的部分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态度对于地方高校大学生接受慕课意向影响最大,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与地方高校大学生接受慕课意向均呈正相关关系。基于实证分析,该文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合理引进慕课,加强教学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慕课学习指导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高校 大学生 慕课 解构计划行为理论 接受度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师范院校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被引量:17
11
作者 张旺君 周合兵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31-134,共4页
基于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的现状,对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开拓和建设面临的困境进行了分析,并就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原则、措施和功能的开发提出了若干思考。
关键词 实践教学基地 非师范专业 基地建设 功能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学师范生数学素养现状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9
12
作者 刘喆 高凌飚 黄淦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3-28,40,共7页
数学师范生数学素养包括数学知识、数学能力和数学情意3个方面.数学师范生自我报告的数学素养水平只是略高于中间值,并不十分理想.女生比男生对自身数学素养的认可度要高;高年级师范生的判断结果高于低年级;按省属211学校、省属一... 数学师范生数学素养包括数学知识、数学能力和数学情意3个方面.数学师范生自我报告的数学素养水平只是略高于中间值,并不十分理想.女生比男生对自身数学素养的认可度要高;高年级师范生的判断结果高于低年级;按省属211学校、省属一般学校、部属211学校的顺序,师范生的数学素养呈下降态势.数学师范生应潜心“研究”数学,用高观点驾驭初等数学;初步了解一些数学发展史、关于数学本质的论点及其蕴含的哲学思想和历史背景;用科学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完备的数学知识结构体系高质量地解决数学问题,从而发展高层次数学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素养 数学知识 数学能力 数学情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文化沉浸式的大学发展新模式——以密涅瓦大学为例 被引量:15
13
作者 李海花 桑新民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17年第6期51-56,共6页
文章从分析密涅瓦大学的环境创新、目标创新、课程创新、教学创新四个方面入手,发现为了世界培养睿智之才,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密涅瓦大学发明了全球游学制,并通过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以能力为本的课程体系、以学... 文章从分析密涅瓦大学的环境创新、目标创新、课程创新、教学创新四个方面入手,发现为了世界培养睿智之才,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密涅瓦大学发明了全球游学制,并通过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以能力为本的课程体系、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相互呼应的教育模式,有效地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语言文字世界的学习、真实世界的学习与虚拟现实世界的学习融为一体,开创了全球文化沉浸式的大学发展新模式。该模式为当前我国大学的改革与发展,特别是进行"双一流"建设提供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文化沉浸式学习 大学创新 以学生为中心 能力为本的教育 双一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 被引量:5
14
作者 周合兵 黄晓波 +3 位作者 沈文淮 罗一帆 祝凤荣 王苑奇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0年第3期70-72,75,共4页
从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的关键环节入手,以有效实施该计划、科学合理评价计划项目为出发点,在宣传推广、立项准入、搭建研究平台、中期检查、经费管理、结题验收等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以保证该计划的有序开展、高效运行并得... 从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的关键环节入手,以有效实施该计划、科学合理评价计划项目为出发点,在宣传推广、立项准入、搭建研究平台、中期检查、经费管理、结题验收等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以保证该计划的有序开展、高效运行并得到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 过程 管理 实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的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模式研究 被引量:91
15
作者 张长海 《中国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2-116,共15页
信息素养、批判性思维、创造力是21世纪大学生必需掌握的核心技能,研究并揭示三者的内在影响机制,对于促进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教育观念的转变,制订信息素养标准,进而优化信息素养教育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获取我国大... 信息素养、批判性思维、创造力是21世纪大学生必需掌握的核心技能,研究并揭示三者的内在影响机制,对于促进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教育观念的转变,制订信息素养标准,进而优化信息素养教育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获取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状况的基本数据。通过回归分析和中介效应分析发现:信息素养、批判性思维对创造力影响显著,批判性思维在信息素养对创造力的影响中存在显著中介效应。通过路径分析发现:信息评估能力和信息利用能力通过批判性思维的中介作用更能促进创造力,信息素养通过分析能力和系统化能力更能够激发创造力,信息搜索能力通过系统化能力能够最大程度激发创造力;信息搜索能力、信息评估能力、信息利用能力是信息素养的核心能力,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是批判性思维的核心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在信息素养教育中融合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能较大程度地提高大学生的创造力。根据调研结果及相关理论研究,本文提出融合批判性思维的信息素养教育与专业课程教育的整合模式,即ILi CTi C模式,并提出实现该模式的系统方案,以期为推进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素养 批判性思维 创造力 教育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异地办学的可持续性发展--以珠海大学园区为例 被引量:7
16
作者 陈鹏勇 郑文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6-39,共4页
可持续性发展是高校异地办学追求的目标之一。本文从高校异地办学中异地分校区内部的发展、异地分校区与主校区之间的关系及异地分校区与当地政府和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出发,针对几所著名高校在珠海异地办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和谐因素,... 可持续性发展是高校异地办学追求的目标之一。本文从高校异地办学中异地分校区内部的发展、异地分校区与主校区之间的关系及异地分校区与当地政府和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出发,针对几所著名高校在珠海异地办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和谐因素,提出保障高校异地办学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学校 异地办学 可持续性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90年代以来英国大学教学改革初探 被引量:8
17
作者 宋春燕 郑文 《现代教育论丛》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4-47,共4页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英国高等教育新的格局逐渐形成.<1992年继续教育和高等教育法>取消了高等教育的双重制,英国大学的数量大大增加,现已有170所大学和高等教育学院.正如伯顿·克拉克所说,英国的大学'在历史上以亲...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英国高等教育新的格局逐渐形成.<1992年继续教育和高等教育法>取消了高等教育的双重制,英国大学的数量大大增加,现已有170所大学和高等教育学院.正如伯顿·克拉克所说,英国的大学'在历史上以亲密的师生关系和高质量的本科生教学闻名',这甚至可称为'英国的大学理想'.英国的高等教育在整个80年代都处于动荡不安的大变革之中,但'直到80年代,没有发生急剧变革的东西,乃是对本科生教育和小型大学的两项承诺.'到了90年代,出于大学面临的政治、经济背景和高等教育结构、规模的变化,大学教学发生了较大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教学改革 伯顿·克拉克 师生关系 大学理想 教育质量 本科生教育 学位授予 学术人员 学会学习 学习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X大学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长海 沈文淮 +2 位作者 熊建文 李海花 周合兵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20-124,共5页
以X大学为例,回顾该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成绩和不足,总结国内外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与趋势,结合X大学的具体情况,对该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出了具体建议。
关键词 创新人才培养 通识教育 大类教育 本科生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教学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刍论 被引量:21
19
作者 曹剑辉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6-118,共3页
进一步更新实验教学的观念,加强实验教学的管理,特别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改善实验条件,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扩大实验教学的开放性,将对大学生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及信息素质培养起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实验教学 大学生 文化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探讨 被引量:2
20
作者 周合兵 沈文淮 +1 位作者 熊建文 罗一帆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2年第3期152-155,共4页
通过准确解读"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以下简称"计划")的目的和意义,对"计划"合理定位,建立合理高效的管理机构和规章制度,强化过程管理,建立完备的激励和保障机制,有力、有序、有效地实施"计划&qu... 通过准确解读"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以下简称"计划")的目的和意义,对"计划"合理定位,建立合理高效的管理机构和规章制度,强化过程管理,建立完备的激励和保障机制,有力、有序、有效地实施"计划"。并以开展"计划"为契机,紧抠创新教育的内在要求,积极构建新型的创新教育体系和训练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 定位 坐标 创新型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