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元三段四维”幼儿园语言教育目标体系构建
1
作者 罗红霞 《教育导刊》 2025年第3期46-53,共8页
清晰明确的教育目标体系是幼儿园语言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起点。认知发展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及言语行为理论揭示了幼儿语言发展的规律和实质,由此梳理出以“语言知识习得”和“言语品质提升”为主要内容的幼儿园语言教育“二元”目... 清晰明确的教育目标体系是幼儿园语言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起点。认知发展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及言语行为理论揭示了幼儿语言发展的规律和实质,由此梳理出以“语言知识习得”和“言语品质提升”为主要内容的幼儿园语言教育“二元”目标内核,明确分别以“语言基础建构、言语技能训练、言语互动实践”为重点的幼儿语言发展的初始、提升及应用“三段”进阶,构建“以理解他人为中心的语言输入、以为人理解为中心的语言输出、以持续互动为表征的言语情感培养、以有效沟通为指向的言语品质提升”的幼儿语言全面发展“四维”目标。“二元三段四维”幼儿园语言教育目标体系的落实需要遵循整合性和平衡性原则、系统性和渐进性原则以及情境性和交互性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园 语言和言语 教育目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技术教育专业硕士专业认同影响因素与提升策略——基于21名职教硕士的扎根理论分析
2
作者 谢勇旗 饶斌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5期32-38,共7页
专业认同是影响学生学业表现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基于扎根理论对H省两所高校的21名职业技术教育专业硕士进行半结构化访谈,构建职教硕士专业认同影响因素模型。模型显示,职教硕士的心理期望值、读研内外环境、就业认知与情感、... 专业认同是影响学生学业表现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基于扎根理论对H省两所高校的21名职业技术教育专业硕士进行半结构化访谈,构建职教硕士专业认同影响因素模型。模型显示,职教硕士的心理期望值、读研内外环境、就业认知与情感、学校人才培养综合实力直接影响专业认同;职教硕士读研外部环境和学校人才培养综合实力还通过就业认知与情感间接影响专业认同。提升职教硕士专业认同,职教硕士自身要形塑身份认同意识自觉、自觉规划未来职业生涯;职教硕士培养单位要提升综合育人实力、加强对职教硕士学业和职业生涯的指导;国家和社会要强化职教硕士就业保障制度、营造积极的社会认同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技术教育专业硕士 专业认同 扎根理论 职业教育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F和EBKRP算法的新安江流域有效土壤厚度反演
3
作者 王尚晓 张晓东 +6 位作者 张明 牛晓楠 周墨 唐志敏 张洁 宗乐丽 徐帅 《水土保持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8-177,共10页
[目的]快速、准确地获取区域有效土壤厚度,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为植被生长、土壤保持和粮食安全工作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新安江流域为研究区,将野外调查数据、地形、岩性和气候等成土因素结合起来,采用经验贝叶斯克里金回... [目的]快速、准确地获取区域有效土壤厚度,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为植被生长、土壤保持和粮食安全工作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新安江流域为研究区,将野外调查数据、地形、岩性和气候等成土因素结合起来,采用经验贝叶斯克里金回归预测(EBKRP)和随机森林(RF)算法,得到有效土壤厚度反演结果,并分析其与环境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1)区域平均有效土壤厚度为0.2~0.3 m,城镇建设集中和人类活动密集的盆地和平原区土壤厚度较高,丘陵山地区则较低。(2)从MAE(平均绝对误差)、R^(2)(判定系数)和RMSE(均方根误差)3项精度评价指标来看,RF算法的预测结果明显优于EBKRP算法,而且更能显示出土壤厚度空间异质性分布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土壤厚度数字制图的效果。(3)有效土壤厚度的估算受地形和气候变量的影响较大,它们分别占变量重要性的46.77%和18.78%。[结论] RF算法能够有效实现对区域有效土壤厚度的反演,克服了土壤厚度空间异质性的特点,相较于有限采样的模型更精确,分辨率也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土壤厚度 随机森林(RF) 土壤数字制图 经验贝叶斯克里金回归预测(EBKRP) 新安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如何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4
作者 李正 马宏伟 +3 位作者 戴青云 谢笑珍 张育广 吴世勇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16,共12页
围绕新工科如何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高教探索》编辑部组织了一组笔谈。李正在题为《新工科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路径思考》的文章中提出三条路径:一是深化教育供给侧改革,通过优化学科布局、革新课程体系、强化师资建设和搭... 围绕新工科如何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高教探索》编辑部组织了一组笔谈。李正在题为《新工科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路径思考》的文章中提出三条路径:一是深化教育供给侧改革,通过优化学科布局、革新课程体系、强化师资建设和搭建产学研平台,为产业提供适配性人力支撑;二是推动产业需求侧牵引,建立产业需求导向的科研机制,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强化创新创业成果孵化功能,实现知识价值高效转化;三是强化教育-产业双链耦合,构建协同创新联盟和创新协作网络,与产业共创区域创新生态。马宏伟在题为《全面深化新工科改革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文章中指出,新工科建设应主动融入区域创新体系,地方高校需紧密对接区域产业布局,动态调整学科结构。他还提出了持续优化顶层战略谋划、进一步完善落实政产学研用协同机制、激发多主体深度参与等深化新工科改革的思考,以强化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人才支撑,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高质量发展。戴青云在题为《重构适应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的文章中指出,重构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包括重构学科专业体系,打破学科壁垒,聚焦根技术与产业需求;优化中高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强化目标衔接与能力进阶;建设产教融合的实践课程和教材体系,破解“两张皮”难题;强化“双师型”教师培养,提升教师实践与创新能力。通过综合改革,为新工科教育提供人才支撑,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高质量发展。谢笑珍在题为《新工科何以赋能产业技术变革》的文章中,阐释了新工科建设与产业技术变革这两大异质的社会系统之间的共性诉求和内在逻辑一致性。新工科以“使命、问题、需求”为导向,与产业界及国家/区域发展之间形成解决问题的底层逻辑一致性,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技术开发融合发展。通过构建可模式化的“人才培养—创新研究-科技成果转化”融合机制,设计以学科逻辑与产业技术逻辑为双导向的专业建设机制,及完善的知识管理制度与跨校企合作创新平台等组织机构,校企业人员双向聘用的兼容机制,实现“四链”融合发展。这一过程需国家系统化制度和政策保障,其中的关键是学术治理制度变革,建构与此适配的学术治理机制,确保可持续性的产教融合发展。张育广在《以新工科之“新”育产业发展之“智”》的文章中指出,新工科以其学科交叉、实践导向、动态适应的特质,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升级的关键。通过学科交叉融合,激活产业创新原动力;产教协同育人,为企业培养实战人才;建立动态响应机制,构建产业生态韧性网。新工科与产业集群的“双向赋能”促进了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深度融合,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智慧动能”,助力中国在全球产业竞争中占据制高点。吴世勇在题为《重构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提升现代化产业体系韧性》的文章中指出,新工科教育需从学科交叉、产教融合、能力塑造三维重构,以培养韧性人才。当前新工科教育面临学科交叉行政化、产教协同表面化、课程体系理科化等问题。面向未来,应构建以AI为核心模块的课程体系,实施“订单式”培养计划,建立多元投入机制,并加强价值、知识、能力韧性培养。通过系统性重构,新工科教育将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现代化产业体系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教育供给侧改革 教育-产业双链耦合 区域创新体系 人才培养体系 产教融合 科技创新 科技成果转化 韧性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起点”“断代”与网络文学“空间”编年——评《中国网络文学编年简史》
5
作者 闫海田 《中国图书评论》 2025年第4期94-103,共10页
邵燕君、李强主编的《中国网络文学编年简史》自2023年8月出版以来,颇受瞩目,是近年网络文学研究的重大收获。该书将中国网络文学的起点预设为“金庸客栈”的成立,此一判断也是整部《简史》撰述与择取史料的逻辑起点与述史主线。笔者虽... 邵燕君、李强主编的《中国网络文学编年简史》自2023年8月出版以来,颇受瞩目,是近年网络文学研究的重大收获。该书将中国网络文学的起点预设为“金庸客栈”的成立,此一判断也是整部《简史》撰述与择取史料的逻辑起点与述史主线。笔者虽基本认同《简史》的“起点”指认,但也认为,《简史》在将“金庸客栈”作为网文起点的述史逻辑与具体行文上,概因对“金庸客栈”之“新动力机制发生地”的强调超过了“罗森《风姿物语》”作为单部作品之“设定世界”模式生成的意义,因此容易造成对其“起点”判断偏离网文本质属性理解的方向,从而导致本质问题反被无关话题遮蔽的结果。而学界有关网文“起点”论争的不了了之,也大抵印证了笔者的判断。基于此,笔者借助对《简史》撰写若干问题的讨论,重新表达了有关网文起点、断代等重大理论问题的一己之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网络文学编年简史》 网文“起点” “空间”编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和正音谱》的后世流传及其戏曲史意义
6
作者 李越 《戏剧艺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4-57,共14页
《太和正音谱》是明初宁王朱权的戏曲论著。在明代不同时期,《太和正音谱》的命运起起落落。早期宁府刊本主要在宫廷、宗室和望族间流传,它在被收藏的同时也起到了文本校勘等作用。正德年间,北曲特盛,《太和正音谱》成为人们填词作曲必... 《太和正音谱》是明初宁王朱权的戏曲论著。在明代不同时期,《太和正音谱》的命运起起落落。早期宁府刊本主要在宫廷、宗室和望族间流传,它在被收藏的同时也起到了文本校勘等作用。正德年间,北曲特盛,《太和正音谱》成为人们填词作曲必备的参考书。之后《太和正音谱》被人们阅读、传抄、拆分、合并、刊刻,成为市场上的热门书籍。万历以后,《太和正音谱》又影响到了南曲谱的编纂。追踪《太和正音谱》的流传轨迹及文本的变化,可见其命运和明代戏曲的勃兴及曲学的发展紧密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和正音谱 乐府楷式 流传 被塑造的曲谱
原文传递
项目化学习成果展示中“生生互动”的深描
7
作者 郑新华 施澜 杨琳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25年第1期176-182,共7页
项目化学习已经成为变革学校教与学的一种重要方式,教师开展项目化学习被认为是创新教学行动的直接体现。该研究选取一个初中语文学科项目化学习个案,基于学生视角来探究项目化学习“成果展示”关键环节中“生生互动”的过程性运作。研... 项目化学习已经成为变革学校教与学的一种重要方式,教师开展项目化学习被认为是创新教学行动的直接体现。该研究选取一个初中语文学科项目化学习个案,基于学生视角来探究项目化学习“成果展示”关键环节中“生生互动”的过程性运作。研究发现:多数讨论习惯于“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而少数成功话语需要不同观点的碰撞与连接,话语互动中“最近重要他人”发挥关键作用。因此建议:高度重视“讨论”的教学设计,提供多样化的“工具箱”,融合双重学生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化学习 成果展示 深描 生生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