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晶圆级二维单晶材料生长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徐小志 张晓闻 +2 位作者 王然 曾凡凯 周涛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8,共8页
低维材料因其原子级的物理尺寸而拥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以石墨烯为代表的二维材料具有优越的光学、电学、力学及热学性能,在电子、光电、能源、催化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大尺寸、高质量的单晶材料是大规模高端器件的应用基础.为... 低维材料因其原子级的物理尺寸而拥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以石墨烯为代表的二维材料具有优越的光学、电学、力学及热学性能,在电子、光电、能源、催化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大尺寸、高质量的单晶材料是大规模高端器件的应用基础.为此,研究者们致力于实现晶圆级二维单晶材料的制造研究.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制备二维材料具有薄膜质量高、可控性强、均匀性好等优点,因此,CVD成为制备高质量二维单晶材料的首选.文章从二维导电石墨烯、绝缘氮化硼和半导体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入手,总结了近年来利用CVD技术外延制造二维单晶薄膜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大面积二维单晶材料的制备策略与生长机理,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对未来高质量二维单晶薄膜的制备方法进行了展望.该综述为进一步推动二维单晶材料的规模化应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圆级 二维材料 单晶 化学气相沉积 石墨烯 氮化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背景下目标树叶自动分割的GrabCut算法 被引量:4
2
作者 梁耀 黎双文 +1 位作者 刘鑫磊 李丰果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2-118,共7页
针对传统Grab Cut算法需要人机交互且难以在复杂背景或光照不均匀时准确分割目标树叶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Grab Cut算法的复杂背景下或光照不均匀时目标树叶的自动分割算法.该算法利用模糊高斯混合模型(FGMM)和图像的颜色信息对原始图像... 针对传统Grab Cut算法需要人机交互且难以在复杂背景或光照不均匀时准确分割目标树叶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Grab Cut算法的复杂背景下或光照不均匀时目标树叶的自动分割算法.该算法利用模糊高斯混合模型(FGMM)和图像的颜色信息对原始图像进行标记,以实现自动分割:首先选取合适的模糊因子,利用模糊高斯混合模型对图像像素进行一次标记;在一次标记的基础上再结合超绿算法(EXG)选取合适的阈值对图像像素进行二次标记;最后将二次标记图像作为Grab Cut算法的初始化图像,从而实现目标树叶的自动分割.比较了Photoshop软件人工抠图、OTSU算法、Grab Cut算法、本文算法的有效性及Grab Cut算法、本文算法的错分率,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可以实现复杂背景下或光照不均匀时目标树叶的自动分割,且平均错分率达到1.6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割 GrabCut算法 复杂背景 自动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时不变LDPC卷积码构造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穆丽伟 刘星成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3-67,共5页
提出一种新的时不变LDPC卷积码构造算法。对Tanner等的构造方案进行改进,产生了给定码率下的LDPC卷积码多项式矩阵;根据卷积码特性,对该多项式矩阵进行修正,获得具有最大给定编码记忆和快速编码特性的改进的时不变LDPC卷积码。该算法具... 提出一种新的时不变LDPC卷积码构造算法。对Tanner等的构造方案进行改进,产生了给定码率下的LDPC卷积码多项式矩阵;根据卷积码特性,对该多项式矩阵进行修正,获得具有最大给定编码记忆和快速编码特性的改进的时不变LDPC卷积码。该算法具有的快速编码特性可以降低硬件实现时的编码复杂度。该算法获得的在给定码率下具有最大给定编码记忆的特性可提高译码性能。对码的特性参数和仿真结果的分析表明,文中构造的时不变LDPC卷积码是优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卷积码 时不变 给定码率 给定编码记忆 快速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和CO分子在五边形石墨烯表面的吸附行为 被引量:9
4
作者 张灿鹏 邵志刚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15,共5页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研究了2种常见气体分子CO_2和CO在五边形石墨烯表面的吸附行为.根据五边形石墨烯的结构特点以及CO_2和CO的分子形态,CO_2共有4种吸附方式,而CO则有6种吸附方式.通过计算吸附能、电荷转移、吸附距...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研究了2种常见气体分子CO_2和CO在五边形石墨烯表面的吸附行为.根据五边形石墨烯的结构特点以及CO_2和CO的分子形态,CO_2共有4种吸附方式,而CO则有6种吸附方式.通过计算吸附能、电荷转移、吸附距离、能带间隙、电荷密度、态密度、分波态密度等指标,探究这2种气体分子不同方式的吸附情况.结果表明:气体分子的不同吸附方式对吸附行为有明显影响; CO_2与CO在基底上最大吸附能的绝对值分别为0.071 3、0.086 7 e V,说明CO比CO_2有更好的吸附效果;由于气体分子与基底之间未能形成化学键,CO_2和CO在五边形石墨烯表面的吸附是比较弱的物理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边形石墨烯 CO2 CO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性磁场下高阶反铁磁链的孤子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宇萍 陈浩 王瑞强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13,共6页
基于一维反铁磁链的双格子模型,采用相干态方法,分析了在线性外磁场作用下,将反铁磁的哈密顿量的准至算符扩展到6次项时对一维反铁磁链的孤子所产生的影响.推导出非线性方程,采用扩展行波法,得到非线性方程的解和孤子的相关特性.结果表... 基于一维反铁磁链的双格子模型,采用相干态方法,分析了在线性外磁场作用下,将反铁磁的哈密顿量的准至算符扩展到6次项时对一维反铁磁链的孤子所产生的影响.推导出非线性方程,采用扩展行波法,得到非线性方程的解和孤子的相关特性.结果表明:外磁场的引入会影响孤子的运动状态,改变其能量,而将哈密顿量准至算符扩展到6次项则会对孤子的稳定性、宽度、峰值产生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维反铁磁链 孤子 线性磁场 非线性薛定谔方程 行波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层含硫空位MoS2光伏效应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6
作者 罗文铭 邵志刚 杨谋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13,共7页
基于非平衡态格林函数--密度泛函理论,采用第一性原理研究方法,对单层含硫空位MoS2的光伏效应进行了研究.利用能带图和联合态密度分析单层含硫空位MoS2的光响应函数.结果表明:对于单层含硫空位的MoS2,线偏光电流效应不明显,而圆偏光电... 基于非平衡态格林函数--密度泛函理论,采用第一性原理研究方法,对单层含硫空位MoS2的光伏效应进行了研究.利用能带图和联合态密度分析单层含硫空位MoS2的光响应函数.结果表明:对于单层含硫空位的MoS2,线偏光电流效应不明显,而圆偏光电流效应比较明显.计算模拟了随偏振角(相位角)变化的光响应函数,计算结果符合唯象理论.单层含硫空位的MoS2可被应用于新型电子和光电子器件中,为进一步认识单层硫空位MoS2的光电流效应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空位 单层MoS2 光伏效应 非平衡态格林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偏振态颜色编码的晶体应力双折射成像
7
作者 王永松 林嘉怡 +2 位作者 巫婕妤 吴泳波 唐志列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15,共10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双线偏振CCD-全Stokes参量测量的偏振态色度成像新方法.通过分焦面Stokes参量测量与RGB颜色编码相结合,设计并研制了基于双线偏振CCD-全Stokes参量测量的偏振态色度成像系统.利用该系统,获得了晶体模型应力双折射分布的... 提出了一种基于双线偏振CCD-全Stokes参量测量的偏振态色度成像新方法.通过分焦面Stokes参量测量与RGB颜色编码相结合,设计并研制了基于双线偏振CCD-全Stokes参量测量的偏振态色度成像系统.利用该系统,获得了晶体模型应力双折射分布的偏振态色度图像,并与传统的光弹性应力测量法进行了比较,偏振态色度成像法不仅可以较高精度地测量应力双折射率,还可以测量其方向分布.基于偏振态色度成像法的独特优势,结合共焦显微成像技术,对具有双折射效应的单层Sr 2 TiSi 2 O 8微晶进行了偏振态色度成像的研究.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在一幅图中直观地反映物体的全部特征信息,有效地辨别由于晶体内部结构排列不同而导致的双折射特性差异,还可以通过观察微晶生长过程中双折射特性的变化,获取微晶的生长取向等相关信息.研究结果为功能型微晶材料生长过程的动力学行为研究提供一种简单、有效的可视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CCD-全Stokes参量系统 应力双折射 晶体 偏振态色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