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运用计算机系统生物学方法预测茵陈蒿汤的分子靶标 被引量:6
1
作者 刘韬 黄红兵 +2 位作者 林子超 刘庆 朱伟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648-1651,共4页
目的:应用计算机系统生物学方法预测茵陈蒿汤的分子靶标,并阐明有效成分群的协同作用机制。方法:采用TCMGeneDIT数据库系统,文本挖掘茵陈蒿、大黄、栀子各自所能影响的基因或蛋白质数据;收集茵陈蒿汤中6,7-二甲基氧香豆素、京尼平苷、... 目的:应用计算机系统生物学方法预测茵陈蒿汤的分子靶标,并阐明有效成分群的协同作用机制。方法:采用TCMGeneDIT数据库系统,文本挖掘茵陈蒿、大黄、栀子各自所能影响的基因或蛋白质数据;收集茵陈蒿汤中6,7-二甲基氧香豆素、京尼平苷、红花黄色素A、大黄酸、大黄素等17种血中移行成分,采用Accelrys公司Discovery Studio 2.5版完成分子构建,并上载至PharmMapper服务器进行靶标预测;从BIND、BioGRID、DIP、HPRD、IntAct、MINT等分子相互作用数据库中收集与预测靶标有直接相互作用的蛋白质,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已有的实验证实:4个蛋白质与茵陈蒿汤相关,8个蛋白质与大黄相关,没有蛋白质与栀子相关。大黄酸、大黄素、6,7-二甲基氧香豆素、绿原酸等6种化学成分不但可直接作用于实验证实的靶标,也可像异秦皮啶、檞皮素3-O-葡萄糖苷等8种化学成分一样,通过影响相关靶标而发挥间接的治疗作用。结论:本研究结果可为茵陈蒿汤的后续研究提供有用的线索,促进茵陈蒿汤的分子作用机制研究,本研究策略可为中药复方的系统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系统生物学 茵陈蒿汤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杉醇脂质体与注射液家兔体内药动学行为比较 被引量:3
2
作者 林子超 陈庆强 +3 位作者 刘韬 刘庆 刘金燕 黄红兵 《广东药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6期622-624,630,共4页
目的比较紫杉醇脂质体(paclitaxel liposome,L-PAC)和注射液(paclitaxel injection,I-PAC)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行为。方法12只家兔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从耳缘静脉单剂量(12 mg·kg^(-1))注射L-PAC和I-PAC,采用HPLC法测定各时间点血药浓... 目的比较紫杉醇脂质体(paclitaxel liposome,L-PAC)和注射液(paclitaxel injection,I-PAC)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行为。方法12只家兔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从耳缘静脉单剂量(12 mg·kg^(-1))注射L-PAC和I-PAC,采用HPLC法测定各时间点血药浓度,用DAS2.0和SPSS13.0软件处理和分析数据。结果两种制剂的血药质量浓度-时间曲线均符合二房室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t_(1/2α)分别为(1.206±0.205)、(0.538±0.236)h;t_(1/2β)分别为(33.560±6.685)、(12.187±1.255)h;Vd分别为(0.619±0.084)、(0.809±0.087)L;CL分别为(0.035±0.010)、(0.096±0.010)L·h^(-1);K_(10)分别为(0.043±0.010)、(0.134±0.020) h^(-1);K_(12)分别为(0.245±0.038)、(0.777±0.252)h^(-1);K_(21)分别为(0.321±0.058)、(0.594±0.193)h^(-1);AUC_(0→24)分别为(321.109±18.462)、(200.024±22.937)mg·h·L^(-1);AUC_(0→∞)分别为(722.195±170.360)、(272.300±38.568)mg·h·L^(-1);两种制剂的t_(1/2α),t_(1/2β),Vd,CL,K_(10),K_(12),K_(21),AUC_(0→24)及AUC_(0→∞)经统计学分析后,存在极显著或显著差异。结论L-PAC与I-PAC相比,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行为有显著的不同,脂质体制剂具有长效和缓释的特点,在维持较长的体内循环时间的同时,能够更好地浓集于靶组织,减少药物对其他脏器的毒副作用并增加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醇 脂质体 药动学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LF、FOLFOX6与XELOX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的成本-效果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徐月红 关彩萍 +3 位作者 刘韬 黄红兵 冯敏 吴传斌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1264-1267,共4页
目的:评价TLF、FOLFOX6与XELOX治疗进展期胃癌的成本效果。方法:收集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4~2008年109例数据分为3组(TLF组50例,FOLFOX6组35例,XELOX组24例)。比较3组疗效,运用成本-效果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成本为医疗总费用时,TL... 目的:评价TLF、FOLFOX6与XELOX治疗进展期胃癌的成本效果。方法:收集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4~2008年109例数据分为3组(TLF组50例,FOLFOX6组35例,XELOX组24例)。比较3组疗效,运用成本-效果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成本为医疗总费用时,TLF、FOLFOX6、XELOX的成本-效果比分别为167064.38、174876.61、164132.57,TLF、XELOX的增量成本-效果比分别为125960.22、146348.26;成本为总西药费时,TLF、FOLFOX6、XELOX的成本-效果比分别为125203.00、130233.67、135163.27,TLF、XELOX的增量成本-效果比分别为98734.07、143323.11。结论:成本为医疗总费用时,XELOX为最佳方案;成本为总西药费时,TLF为最合理方案。经济许可情况下,XELOX仍为最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本-效果分析 进展期胃癌 TLF方案 FOLFOX6方案 XELOX方案
原文传递
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运营状况全成本核算 被引量:6
4
作者 陈倩超 黄红兵 +2 位作者 刘韬 黄伟强 钟锦堂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1720-1722,共3页
目的:从全成本核算的角度探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运营成本及经济效益,为医院静脉药物配置服务收费标准提供客观依据。方法:从我院综合运营管理系统中统计出配置中心2009年下半年的各项经济收入及支出,计算各项收入及支出的比例及总利润... 目的:从全成本核算的角度探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运营成本及经济效益,为医院静脉药物配置服务收费标准提供客观依据。方法:从我院综合运营管理系统中统计出配置中心2009年下半年的各项经济收入及支出,计算各项收入及支出的比例及总利润。并测算实际运行成本和医疗收费的差距。结果:如果剔除药品及可收费材料的收入及支出,只按各类耗材、人员的工资支出及其它公用成本的支出计算,则实际运行成本和医疗收费相差14.25元。结论:目前配置中心的经济效益是隐性的。在完善全成本核算体系、制定合理的配置收费标准后,配置中心还将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运营状况 全成本核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