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组内皮抑素对肿瘤血管结构和乏氧改善作用的实验观察 被引量:21
1
作者 彭芳 王谨 +5 位作者 邹毅 包勇 黄文林 陈光明 罗显荣 陈明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9-72,共4页
目的 观察重组内皮抑素作用下小鼠Lewis肺癌移植瘤在血管退化前是否存在血管正常化时间窗,在此时间窗内肿瘤乏氧是否改善.方法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动态观察重组内皮抑素作用下肿瘤血管的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检测不同时间段肿瘤乏氧细... 目的 观察重组内皮抑素作用下小鼠Lewis肺癌移植瘤在血管退化前是否存在血管正常化时间窗,在此时间窗内肿瘤乏氧是否改善.方法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动态观察重组内皮抑素作用下肿瘤血管的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检测不同时间段肿瘤乏氧细胞比例,观测肿瘤生长情况并绘制肿瘤生长曲线.结果 重组内皮抑素处理后肿瘤血管密度逐渐下降,连续治疗9 d较对照组下降最为明显.重组内皮抑素处理后周细胞覆盖内皮细胞比例逐渐增加,第3天开始明显增加,第5天增加最明显,第7天后明显下降.对照组基底膜与内皮细胞连接松散,厚度增加,而重组内皮抑素处理后,基底膜与内皮细胞连接紧密,厚度下降.在重组内皮抑素处理后第5天肿瘤乏氧细胞比例下降最明显,连续5 d用重组内皮抑素,肿瘤生长未见加快.结论 重组内皮抑素能使肿瘤血管正常化,其时间窗为治疗后3~7 d;此时肿瘤氧供明显改善,为临床联合应用放疗和重组内皮抑素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抑素 乏氧 肿瘤血管正常化 Lewis肺癌移植 裸小鼠
原文传递
直肠癌合并糖尿病术前放化疗的护理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卢儒彪 谢春霞 《护士进修杂志》 2012年第14期1321-1323,共3页
目的探讨直肠癌合并糖尿病(DM)患者术前放化疗针对性护理的有效性。方法对2003年4月~2007年4月176例直肠癌术前放化综合治疗患者,其中DM患者14例,予针对性护理;统计肛周皮肤、直肠黏膜急性反应及血液系统毒性及病理降期,与无DM的162例... 目的探讨直肠癌合并糖尿病(DM)患者术前放化疗针对性护理的有效性。方法对2003年4月~2007年4月176例直肠癌术前放化综合治疗患者,其中DM患者14例,予针对性护理;统计肛周皮肤、直肠黏膜急性反应及血液系统毒性及病理降期,与无DM的162例比较,总结其有效性。结果综合治疗过程中,有/无合并DM病例肛周皮肤、直肠黏膜急性反应及血液系统毒性秩和检验发现DM组放疗中更易出现程度较重的皮肤毒性反应(P<0.001)、黏膜反应(P=0.046)及血液性毒性(P=0.005),但基本控制在Ⅰ~Ⅱ度(按CTC3.0标准),无患者因反应严重中断治疗。病理降期无DM者T降期率42.6%(69例),DM组T降期率57.1%(8例)(P=0.292)。无DM者N降期率42.0%(68例);DM组N降期率64.3%(9例),两组N降期率差异无显著意义(P=0.106)。结论合并DM直肠癌患者术前行放化综合治疗,皮肤、黏膜、血液毒性反应程度较重,但只要予以针对性护理,均能与无DM者一样很好耐受,有很好的治疗依从性,且治疗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糖尿病 术前放化综合治疗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疗前FDG标准摄取值预测局部晚期鼻咽癌调强放疗疗效探讨 被引量:3
3
作者 徐安安 韩非 +6 位作者 卢丽霞 胡秀全 林晓平 樊卫 沈关驻 曹燕青 赵充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09-213,共5页
目的评价疗前PE—CTFDG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预测局部晚期鼻咽癌调强放疗(IMRT)预后的价值。方法140例疗前行全身或头颈部FDGPET—CT并接受根治性IMRT的Ⅲ-Ⅳb期(UICC/AJCC-6th分期)鼻咽癌病例被纳入研究。分别分析鼻咽原发灶S... 目的评价疗前PE—CTFDG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预测局部晚期鼻咽癌调强放疗(IMRT)预后的价值。方法140例疗前行全身或头颈部FDGPET—CT并接受根治性IMRT的Ⅲ-Ⅳb期(UICC/AJCC-6th分期)鼻咽癌病例被纳入研究。分别分析鼻咽原发灶SUVmax(SUVmax-P)、颈部转移淋巴结SUVmax(SUVmax-N)与临床各因素和临床疗效的关系。结果全组SUV max-P中位数为10.4,SUVmax -N为6.2。SUVmax -P与T分期(R=0.279,P=0.001)、SUVmax-N与N分期(R=0.334,P=0.000)均相关。局部复发与无复发患者SUVmax-P中位数为9.2与10.4(U=560.50,P=0.805),SUVmax-N中位数为4.0与5.0(U=576.00,P=0.908)。远处转移与无转移患者SUVmax-P中位数为11.9与9.8(U=987.50,P=0.014),SUVmaxN中位数为5.0与5.0(U=1266.00,P=0.348)。与5年无远处转移生存(DMFS)和5年总生存(OS)相关最佳截断点SUVmax-P均为10.2。SUVmax -P≤10.2与〉10.2患者5年DMFS和0S分别为95.5%与69.1%(X2=15.88,P=0.000)和94.0%与68.4%(x2=15.56,P=0.000)。多因素分析显示SUVmax-p是5年DMFS及OS的预后因素(HR=7.87,P=0.001及HR=5.14,P=0.003)。结论疗前原发灶FDGSUVmax可能是预测局部晚期鼻咽癌IMRT后远处转移和生存的有效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调强放射疗法 预后 氟脱氧葡萄糖最大标准摄取值 预测价值
原文传递
非小细胞肺癌同期放化疗后重度急性放射性肺炎的预测因素 被引量:29
4
作者 王谨 庄婷婷 +8 位作者 何智纯 彭芳 马红莲 周琦超 张黎 何振宇 包勇 邓小武 陈明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26-329,共4页
目的评价剂量体积直方图参数及临床因素对非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疗同期化疗后急性重度放射性肺炎(SARP)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6--2010年行三维适形放疗同期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147例病例资料。对有无SARP的剂量学参数行成组t检验... 目的评价剂量体积直方图参数及临床因素对非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疗同期化疗后急性重度放射性肺炎(SARP)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6--2010年行三维适形放疗同期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147例病例资料。对有无SARP的剂量学参数行成组t检验,对有差异的和临床因素行Logistic法多因素预测分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剂量学因素的预测价值,Pearson法分析剂量学数据间相关性并从剂量学参数中提取有代表性因子。结果全组患者SARP发生率为9.5%。平均肺剂量(MLD)、V20、V30、V40、V50与SARP发生相关(X2=4.87—6.84,P=0.009—0.025)。控制SARP发生率≤5%时的界值分别为MLD≤16.77Gy,V20≤34.15%,V30≤23.62%,V40≤18.57%,V50≤13.02%,其敏感性、特异性、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78.0%、48.1%、0.678,42.9%、82.0%、0.661,78.6%、52.9%、0.667,71.4%、61.7%、0.677,57.1%、67.7%、0.651。因子分析显示可考虑选取MLD、V20、V30中的1个或2个,V40、V50中的1个用于预测SARP。肿瘤位于右中下肺者SARP发生率高于其他部位(22.2%:6.7%,x2=6.19,P=0.023)。结论MLD、V20、V30、V40、V50可用于放射性肺炎预测,但单个预测价值不佳,要多种参数联合使用。肿瘤位于右肺中下叶者放疗后发生SARP危险性较肿瘤位于其他部位者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放射疗法 放射疗法 三维适形 放射性肺炎 剂量体积直方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