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15例结节型桥本氏甲状腺炎的诊断和外科治疗的经验和教训 被引量:11
1
作者 杨传盛 黄湛 +6 位作者 王美姣 罗智辉 雷睿文 陈卓荣 欧林洋 李敏 张诠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6年第1期60-62,共3页
目的探讨结节型桥本氏甲状腺炎的诊断、手术适应证及术式选择。方法资料来源于2005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415例桥本氏甲状腺炎的完整病案病例。诊断方法通过检测甲状腺抗体;超声、CT查、同位素扫描;细针或粗针穿刺活检联合... 目的探讨结节型桥本氏甲状腺炎的诊断、手术适应证及术式选择。方法资料来源于2005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415例桥本氏甲状腺炎的完整病案病例。诊断方法通过检测甲状腺抗体;超声、CT查、同位素扫描;细针或粗针穿刺活检联合检查。所有患者均表现为甲状腺结节而进行手术治疗,根据患者结节的病变范围,主要采取甲状腺全切、患侧腺叶+峡部切除及双侧腺叶次全切除术进行治疗。结果 415例中:单纯桥本氏甲状腺炎157例,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毒性甲状腺肿18例,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146例,合并甲状腺腺瘤31例,合并甲状腺癌63例。结论桥本氏甲状腺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应采用采取多种检查手段提高诊断的准确性,避免手术不必要手术,但疑有恶变或产生压迫症状者应积极手术。以往诊断出现结节即采取手术的方法不符合当前治疗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本氏甲状腺炎 甲状腺结节 诊断 外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1例下咽鳞癌的治疗方式与预后 被引量:7
2
作者 徐韬 胡伟汉 +4 位作者 伍国号 郭朱明 高远红 王芳 蔡修宇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606-610,共5页
目的:探讨下咽鳞癌的临床治疗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151例下咽鳞癌临床资料。病理类型中高分化鳞癌63例,中分化鳞癌50例,低分化鳞癌38例;原发部位梨状窝122例,咽后壁16例,环后区13例;TNM分期Ⅰ期2例,Ⅱ期17例,Ⅲ期2... 目的:探讨下咽鳞癌的临床治疗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151例下咽鳞癌临床资料。病理类型中高分化鳞癌63例,中分化鳞癌50例,低分化鳞癌38例;原发部位梨状窝122例,咽后壁16例,环后区13例;TNM分期Ⅰ期2例,Ⅱ期17例,Ⅲ期28例,Ⅳ期104例;治疗方法中放射治疗组70例,手术冶疗组24例,单纯化疗组19例,放疗+手术综合治疗38例。累积生存率计算采用Kaplan-Meier法,生存率差异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逐步回归模型。结果:全组3年及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40.81%和24.38%,Ⅰ~Ⅳ期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100.00%,56.47%,27.68%及16.78%。T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临床分期、治疗方式及初治是否完全缓解与预后有关,病理分级、原发灶部位与预后无关。多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和初治疗效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下咽鳞癌初诊多为晚期,预后较差,病理分级与预后关系不大。治疗采用手术+放疗为主的治疗方式能明显提高生存率,手术和放疗搭配时机还值得进一步探讨。颈部淋巴结转移率较高,有无颈淋巴结转移直接影响预后,初诊时对其进行准确评估可能有助于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咽肿瘤/外科学 下咽肿痛/放射疗法 综合疗法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zrin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4
3
作者 卿菁 张诠 +4 位作者 赖非云2 郭朱明 伍国号 吴秋良 曹云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7年第20期1542-1544,共3页
目的:探讨Ezrin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Ezrin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和正常涎腺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的侵袭性、复发、转移和预后的关系。结果:Ezrin在涎腺... 目的:探讨Ezrin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Ezrin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和正常涎腺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的侵袭性、复发、转移和预后的关系。结果:Ezrin在涎腺腺样囊性癌和正常涎腺组织中的阳性率表达分别为44.68%和9.09%,P<0.05;在癌细胞中主要为胞质内表达,染色深,而在正常涎腺组织则主要为细胞膜表达,染色浅或阴性。Ezrin的表达强度与有无神经受侵、有无发生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相关,P<0.05。Ezrin表达阳性组和阴性组的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66.70%和100.00%,10年累及生存率分别为27.83%和95.00%,阳性组较阴性组预后差,P<0.05。结论:Ezrin的表达强度与涎腺腺样囊性癌的发生、侵袭性、复发和转移性有关,且Ezrin阳性表达预示患者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样囊性/病理学 细胞支架蛋白质类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咽鳞状细胞癌患者治疗及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许德斌 陈文宽 +4 位作者 郭朱明 张诠 杨安奎 宋明 李秋梨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84-287,共4页
目的探讨口咽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以手术为主和以放疗为主的两种治疗方式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85年3月~2005年10月期间收治的239例病理确诊的口咽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73例行单纯放疗或放疗加挽救性手术... 目的探讨口咽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以手术为主和以放疗为主的两种治疗方式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85年3月~2005年10月期间收治的239例病理确诊的口咽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73例行单纯放疗或放疗加挽救性手术,66例行单纯手术或手术加放疗。Ⅰ期患者15例,Ⅱ期45例,Ⅲ期71例,Ⅳ期108例。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及Log 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法。结果两治疗组患者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4.5%和52%,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44.9%和43.8%,两种治疗方法患者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IV期患者3年生存率分别为73.3%、70.4%、54.2%和4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6%、63.1%、47.6%和30.5%。多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T分级、有无淋巴结转移是主要的预后影响因素。结论两种治疗方法对口咽鳞癌患者的预后相当,临床分期、T分级、有无淋巴结转移是主要的预后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咽肿瘤 外科手术 放射疗法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3例舌体鳞状细胞癌年轻患者的预后因素 被引量:6
5
作者 王佳峰 张诠 +3 位作者 魏茂文 杨安奎 赖非云 杨传盛 《实用癌症杂志》 2009年第2期175-179,共5页
目的探讨舌体鳞癌年轻患者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43例45岁以下舌体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累积生存率,采用log-rank法比较各因素不同水平生存分布的差异,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生存分析。结... 目的探讨舌体鳞癌年轻患者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43例45岁以下舌体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累积生存率,采用log-rank法比较各因素不同水平生存分布的差异,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全组5年累积生存率为62.2%,10年累积生存率为60.5%。单因素分析显示:有无浸润肌层、不同病理分级、T分级、N分级、TMN分期、原发灶有无行根治性手术治疗、有无颈部淋巴结清扫术的生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T分级、N分级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T分级和N分级是45岁以下舌体鳞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原发灶手术治疗、颈部淋巴结清扫彻底以及合理的综合治疗,可能改善舌体鳞癌年轻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肿瘤 鳞状细胞癌 年轻患者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施行保留颈丛的改良颈清扫术 被引量:1
6
作者 刘丹 陈文宽 +3 位作者 李浩 李秋梨 杨蕾 郭朱明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08年第3期184-186,共3页
目的探讨保留颈丛的功能性颈清扫术在分化性甲状腺癌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施行保留颈丛的改良性颈淋巴结清扫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同期的甲状腺癌颈淋巴结转移行不保留颈丛的改良性清扫的患者20例,观察... 目的探讨保留颈丛的功能性颈清扫术在分化性甲状腺癌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施行保留颈丛的改良性颈淋巴结清扫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同期的甲状腺癌颈淋巴结转移行不保留颈丛的改良性清扫的患者20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术后出现相应颈丛损伤的功能障碍发生率。结果保留颈丛者出现局部麻木者耳垂区22.2%(4/18)、颈部16.7%(3/18)、锁骨区16.7%(3/18),不保留颈丛组出现局部麻木者耳垂区100.0%(20/20)、颈部55.0%(11/20)、锁骨区55.0%(11/20)。前者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后者(P<0.05)。结论保留颈丛的改良性颈清扫术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中不会增加淋巴结转移率.有效地保留了耳垂区、颈部、锁骨区的感觉,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颈丛 颈清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质网应激诱导的TRB3在人舌体鳞状细胞癌细胞中抑制AKT磷酸化
7
作者 张晶 孙传政 +3 位作者 文浩杰 郭朱明 曾木圣 何晓光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8期759-762,共4页
目的:研究在人舌体鳞状细胞癌发生内质网应激后,TRB3与AKT磷酸化的关系。方法:在人舌体鳞癌细胞Tca8113及CAL-27中,使用毒胡萝卜素或衣霉素诱导内质网应激,采用腺病毒质粒转染及短发夹RNA干扰技术验证TRB3与AKT磷酸化的关系。结果:Tca8... 目的:研究在人舌体鳞状细胞癌发生内质网应激后,TRB3与AKT磷酸化的关系。方法:在人舌体鳞癌细胞Tca8113及CAL-27中,使用毒胡萝卜素或衣霉素诱导内质网应激,采用腺病毒质粒转染及短发夹RNA干扰技术验证TRB3与AKT磷酸化的关系。结果:Tca8113及CAL-27细胞通过毒胡萝卜素或衣霉素诱导24h后,TRB3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在Tca8113细胞中,通过腺病毒质粒转染上调TRB3蛋白表达后,磷酸化AKT蛋白表达下降;通过短发夹RNA干扰下调TRB3蛋白表达后,磷酸化AKT蛋白表达升高。结论:在人舌体鳞癌细胞发生内质网应激后,TRB3蛋白表达上调并且抑制AKT磷酸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癌舌肿瘤 鳞状细胞癌TRB3 AKT内质网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ibbles相关蛋白3及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在舌体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8
作者 张晶 孙传政 +4 位作者 文浩杰 郭朱明 曾木圣 蒋玉娥 何晓光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12年第2期65-68,共4页
目的研究Tribbles相关蛋白3(tribblesrelated protein 3,TRB3)及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激酶(phospho-AKT,p-AKT)在人舌体鳞状细胞癌(oraltongue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TSC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检... 目的研究Tribbles相关蛋白3(tribblesrelated protein 3,TRB3)及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激酶(phospho-AKT,p-AKT)在人舌体鳞状细胞癌(oraltongue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TSC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18例OTSCC及对应癌旁黏膜组织中TRB3及p-AKT的表达,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28例OTSCC及30例癌旁黏膜石蜡标本中TRB3及p-AKT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OTSCC预后的关系。结果 RT-PCR显示TRB3 mRNA在15例OTSCC组织表达较癌旁黏膜组织中升高(83.3%,15/18);Westernblot显示TRB3蛋白及p-AKT蛋白在13例OTSCC组织中的表达均较癌旁黏膜组织中升高(72.2%,13/18):免疫组化显示128例OTSCC标本中,TRB3蛋白高表达率为49.2%(63/128),p-AKT蛋白高表达率为68.8%(88/128),均较癌旁黏膜表达增高(P均≤0.001),且均与OTSCC的T分级、N分级及复发相关,p-AKT蛋白及TRB3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r=-0.27,P<0.01)。结论 TRB3及p-AKT在OTSCC中高表达并且与肿瘤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肿瘤 肿瘤 鳞状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内质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早期舌癌预后的因素及颈部的治疗 被引量:14
9
作者 钟外生 张诠 +2 位作者 郭朱明 李浩 杨安奎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020-1024,共5页
目的 分析早期舌体鳞癌的预后相关因素及颈淋巴处理方式对生存率的影响,探讨早期舌癌的颈部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4年1月至2003年12月期间152例经手术治疗的早期舌癌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任意分为颈部观察组与颈清扫组两大组,其... 目的 分析早期舌体鳞癌的预后相关因素及颈淋巴处理方式对生存率的影响,探讨早期舌癌的颈部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4年1月至2003年12月期间152例经手术治疗的早期舌癌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任意分为颈部观察组与颈清扫组两大组,其中颈清扫组分为肩胛舌骨肌上清扫组和全颈清扫组(即全颈清扫和改良颈清扫).分析早期舌癌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和颈部治疗与否及不同的颈淋巴处理方式对颈部复发转移和生存率的影响.结果 全组病例随访5年以上或至患者死亡,5年随访率为94.7%.颈部观察组32例与颈清扫组120例的颈部复发率分别为34.4%和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65,P〈0.01);Kaplan-Meier法统计5年生存率分别为68%和79%,差异无统计意义(χ2=1.699,P〉0.05).肩胛舌骨肌上清扫组与全颈清扫组的颈部转移复发率及5年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病理诊断有淋巴结转移和治疗后颈部复发转移患者的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和治疗后无颈部复发转移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隐匿性淋巴转移和复发是影响早期舌癌预后最主要的因素.肩胛舌骨肌上淋巴清扫虽然不能提高5年生存率,但能明显地降低颈部复发率.鉴于早期舌癌的隐匿性高且颈部复发挽救率低,建议对未过中线的早期舌癌应行同侧Ⅰ、Ⅱ、Ⅲ区的清扫,以减少颈部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肿瘤 鳞状细胞 颈淋巴结清扫术 淋巴转移
原文传递
甲状腺髓样癌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诠 杨传盛 +3 位作者 郭朱明 曾宗渊 杨安奎 赖非云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939-943,共5页
目的探讨影响甲状腺髓样癌预后的因素。方法本研究采用统计学多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1980年1月至2000年12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同期收治的102例甲状腺髓样癌预后影响因素。结果根据Kaplan-Meier法统计生存率,102例患者5年、10年... 目的探讨影响甲状腺髓样癌预后的因素。方法本研究采用统计学多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1980年1月至2000年12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同期收治的102例甲状腺髓样癌预后影响因素。结果根据Kaplan-Meier法统计生存率,102例患者5年、10年、1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7.4%、74.6%和54.2%。单因素分析示:性别、年龄、原发灶累及双侧、原发灶最大直径〉4cm、甲状腺包膜外侵犯、远处转移、手术彻底程度(以距肿瘤2cm肉眼切除干净为手术彻底的标准)均影响预后。多因素分析发现,影响甲状腺髓样癌生存率的独立因素有原发灶最大直径〉4cm(Х^2=7.43,P=0.0035),远处转移(Х^2=23.50,P=0.0000)和手术彻底程度(Х^2=25.90,P=0.0000)。结论当原发灶过大、行姑息性手术及出现远处转移时,甲状腺髓样癌患者的生存率显著下降;选择合理的外科手术治疗可取得较满意的疗效,减少并发症。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能显著改善甲状腺髓样癌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髓样 预后 因素分析 统计学
原文传递
乳头状甲状腺癌侧颈淋巴结隐匿性转移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梦萍 张诠 +2 位作者 郭朱明 欧阳电 杨安奎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2年第13期100-102,共3页
目的分析cN0乳头状甲状腺癌(PTC)行选择性颈淋巴结清扫的结果,研究不同临床病理特征对侧颈隐匿性淋巴结转移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3月109例我院行选择性颈淋巴结(包括同侧颈淋巴结)清扫的cN0期PTC患者资料,对其术后... 目的分析cN0乳头状甲状腺癌(PTC)行选择性颈淋巴结清扫的结果,研究不同临床病理特征对侧颈隐匿性淋巴结转移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3月109例我院行选择性颈淋巴结(包括同侧颈淋巴结)清扫的cN0期PTC患者资料,对其术后侧颈隐匿性淋巴结转移率与各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所有cN0病例中,Ⅵ区隐匿性转移率为46.8%,侧颈淋巴结隐匿性转移率为33.9%。淋巴结转移相关的因素有原发肿瘤大小(超声长径或病理长径)、腺外组织侵犯,侧颈淋巴结超声特点(包括淋巴门消失、皮髓质结构不清、血流丰富)及Ⅵ区淋巴结转移,同淋巴结阴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颈淋巴结清扫后发现cN0期PTC患者存在一定的侧颈淋巴结隐匿性转移率,转移的概率与以上临床病理因素相关,对具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建议行选择性淋巴结清扫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淋巴结 肿瘤转移
原文传递
102例甲状腺髓样癌手术术式探讨 被引量:5
12
作者 黄湛 杨传盛 +2 位作者 张诠 雷睿文 罗智辉 《中华全科医学》 2009年第8期815-817,共3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髓样癌(MTC)的手术治疗方式及其疗效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1980年1月-2000年12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收治的102例甲状腺髓样癌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总的5年、10年、15年生存率分别为87... 目的探讨甲状腺髓样癌(MTC)的手术治疗方式及其疗效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1980年1月-2000年12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收治的102例甲状腺髓样癌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总的5年、10年、15年生存率分别为87.4%、74.6%和54.2%;总的颈淋巴结转移率为56.9%(58/102),临床N0颈淋巴结隐性转移率为40.9%(中央区和侧颈转移率分别为40.7%和26.8%)。首次手术行全甲状腺切除组甲状腺区的复发率稍低于甲状腺次全腺叶切除组(P>0.05);但全甲状腺切除组与甲状腺次全腺叶切除组两组的甲状腺区复发率均明显低于甲状腺肿瘤摘除组(P<0.05)。不同颈清扫手术术后复发率无显著差异。结论甲状腺髓样癌术前确诊困难,颈淋巴结转移率高,选择合理的外科手术治疗可取得较满意疗效,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髓样癌 淋巴结转移 手术 预后
原文传递
颈部淋巴结转移舌体鳞状细胞癌138例的预后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佳峰 张诠 +3 位作者 郭朱明 李浩 陈伟超 徐漫彬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09年第10期39-43,共5页
目的探讨颈部淋巴结转移(pN+)舌体鳞状细胞癌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38例颈部pN+舌体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累积生存率,采用Log-rank法比较各因素不同水平生存分布的差异,应用Cox比例风... 目的探讨颈部淋巴结转移(pN+)舌体鳞状细胞癌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38例颈部pN+舌体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累积生存率,采用Log-rank法比较各因素不同水平生存分布的差异,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全组病例5年总体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分别为44.4%、39.3%。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pN+舌体鳞状细胞癌预后的因素包括pT分期、pN分期、pTNM分期以及淋巴结有无包膜外侵犯。多因素分析显示:pTNM分期以及淋巴结有无包膜外侵犯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当颈淋巴结有包膜外侵犯时,术后放疗组的无瘤生存率高于无放疗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NM分期以及淋巴结有无包膜外侵犯是pN+舌体鳞状细胞癌的独立预后因素。pN+舌体鳞状细胞癌应常规评价转移淋巴结有无包膜外侵犯。当淋巴结有包膜外侵犯时,术后放疗有可能能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肿瘤 鳞状细胞 淋巴转移 预后
原文传递
淋巴转移阳性舌体鳞癌的颈部治疗策略探讨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佳峰 张诠 +3 位作者 郭朱明 杨安奎 李浩 徐漫彬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921-925,共5页
目的分析影响淋巴转移阳性(pathologically node positive,pN+)舌体鳞癌患者颈部复发的相关因素和淋巴转移规律,探讨pN+舌体鳞癌的颈部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1991年1月至2006年12月期间138例pN+舌体鳞癌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 目的分析影响淋巴转移阳性(pathologically node positive,pN+)舌体鳞癌患者颈部复发的相关因素和淋巴转移规律,探讨pN+舌体鳞癌的颈部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1991年1月至2006年12月期间138例pN+舌体鳞癌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分析pN+舌体鳞癌颈部转移淋巴结和复发淋巴结的分布规律和pN+舌体鳞癌临床病理因素和治疗方法对颈部复发的影响。结果全部病例随访2年以上或至患者死亡。Kaplan—Meier法计算3年生存率为46.4%,5年生存率为36.2%。138例共203个分区发生转移,其中同侧Ⅰ、Ⅱ、Ⅲ区累及频率达94.6%,47例共66个分区出现颈部淋巴结复发,其中同侧Ⅰ、Ⅱ、Ⅲ区复发频率达77.3%。颈部复发率与一分期、pN分期、pTNM分期、淋巴结包膜外侵犯有关(P值均〈0.05);当淋巴结有包膜外侵犯时,术后放疗组的颈部复发率低于未放疗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6);不同颈清扫方式间的颈部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Cox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pTNM分期和淋巴结包膜外侵犯是影响pN+舌体鳞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pT分期、pN分期、pTNM分期、淋巴结包膜外侵犯是影响pN+舌体鳞癌颈部复发的因素;当淋巴结有包膜外侵犯时,术后放疗有可能降低颈部复发率;改良性颈清扫的颈部复发率与经典性颈清扫没有差异,对非淋巴结构无肿瘤侵犯的pN+舌体鳞癌尽量行改良性颈清扫;pN+舌体鳞癌转移和复发淋巴结主要分布在同侧Ⅰ、Ⅱ、Ⅲ区,择区性颈清扫可应用于pN+舌体鳞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肿瘤 鳞状细胞 淋巴转移 颈淋巴结清扫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