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应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价值
1
作者 张琦 高愫 +2 位作者 荆国利 李勇 陈平 《当代医学》 2024年第7期127-130,共4页
目的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OCTA)应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于福州眼科医院就诊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国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2002)的国际分级分为非增殖期糖... 目的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OCTA)应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于福州眼科医院就诊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国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2002)的国际分级分为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NPDR组,n=46)和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组(无DR组,n=34)。另选取同期于福州眼科医院眼科中心检查视力的2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进行OCT和OCTA检查,比较3组眼压、眼轴长度、黄斑血流密度、中心凹无血管区(FAZ)面积、中心凹脉络膜厚度(SFCT)。结果3组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眼轴长度、旁中心凹区及中心凹周围区黄斑血流密度、FAZ面积及SFC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PDR组、无DR组眼轴长度均短于对照组,旁中心凹区及中心凹周围区黄斑血流密度均低于对照组,FAZ面积均大于对照组,SFCT均薄于对照组,且NPDR组旁中心凹区及中心凹周围区黄斑血流密度均低于无DR组,SFCT薄于无D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CTA能准确检测黄斑血流密度、FAZ面积、SFCT,且随着病情加重黄斑血流密度显著升高,FAZ面积增大,SFCT变薄,OCTA在DR诊断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 黄斑血流密度 中心凹脉络膜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