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经胸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李全 张景华 +1 位作者 宋冀涛 杨小华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21年第1期73-76,共4页
目的探究经胸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中不使用膨胀剂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接受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的10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膨胀液组使用膨胀液来建立手术操作空间,剥离器组采用自制改良皮下剥离... 目的探究经胸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中不使用膨胀剂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接受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的10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膨胀液组使用膨胀液来建立手术操作空间,剥离器组采用自制改良皮下剥离器。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24.0分析,围手术期指标、生命体征、疼痛评分等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术后并发症等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检验标准。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无术中并发症。剥离器组在手术用时、引流时间及引流量均优于膨胀液组(P<0.05);在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生命体征变化、术后6 h、12 h及24 h的疼痛评分的比较中,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剥离器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明显少于膨胀液组28%(P<0.05)。结论腔镜下经胸入路甲状腺切除术不使用膨胀剂安全可行,且能显著减少手术时间,可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甲状腺切除术 膨胀液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甲状腺系膜切除术在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李全 张景华 +1 位作者 宋冀涛 杨小华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21年第2期207-210,共4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行甲状腺系膜切除术的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19年4月173例PTC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式不同分为两组,常规组98例,术中行常规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系膜组75例,术中行甲状...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行甲状腺系膜切除术的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19年4月173例PTC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式不同分为两组,常规组98例,术中行常规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系膜组75例,术中行甲状腺系膜切除术清扫中央区淋巴结。使用统计软件SPSS 24.0分析,围术期指标、甲状旁腺素(PTH)、血钙等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独立样本t检验;术后并发症、复发转移率等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目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 d PTH及血钙水平均较术前明显下降,且常规组较系膜组均更低(P<0.05);常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4%明显高于系膜组9.3%(P<0.05);术后平均随访12.7个月,术后3个月内,所有患者PTH均恢复正常,无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及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发生。随访期内常规组复发转移率为5.1%,系膜组为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PTC手术中,通过甲状腺系膜切除术清扫中央区淋巴结,具有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更好地保护甲状旁腺功能,避免血钙水平过度下降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乳头状 甲状腺切除术 淋巴结切除术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 中央区淋巴结清扫 甲状腺系膜切除术
原文传递
激光瘘管闭合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宋冀涛 李全 +1 位作者 杨晓华 张景华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2期82-86,共5页
目的研究激光瘘管闭合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复杂性肛瘘患者10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激光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激光组行激光瘘管闭合+内口闭合术,激光波长980 nm,功率12 W;对照组行传统肛瘘切开... 目的研究激光瘘管闭合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复杂性肛瘘患者10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激光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激光组行激光瘘管闭合+内口闭合术,激光波长980 nm,功率12 W;对照组行传统肛瘘切开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1 d、3 d和5 d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术后1和6个月评估Wexner肛门失禁评分,术后6个月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激光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13.1±2.8)min短于对照组(32.5±6.5)min;激光组术中平均出血量为(8.61±1.8)ml少于对照组(27.3±5.4)ml;激光组平均住院时间(7.42±1.5)d短于对照组(16.3±3.7)d;对照组术后1 d、3 d和5 d的VAS评分高于激光组,以上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激光组总有效率为9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愈率(62%)低于激光组(8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及激光组患者术后1和6个月的Wexner肛门失禁评分分别为(1.93±0.5)分、(0.59±0.1)分和(1.15±0.4)分、(0.26±0.1)分,激光组分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光瘘管闭合术治疗复杂性肛瘘安全有效,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疼痛轻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激光瘘管闭合术 复杂性肛瘘
原文传递
1470nm激光瘘管闭合术治疗肛瘘的围手术期特征和肛肠动力学指标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宋冀涛 杨晓华 +2 位作者 李全 张景华 王玉莲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247-251,共5页
目的探讨1 470 nm激光瘘管闭合术治疗肛瘘的围手术期特征和肛肠动力学指标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肛瘘患者85例,依据不同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43例采用1470 nm激光瘘管闭合术治疗;对照组患者42例采用... 目的探讨1 470 nm激光瘘管闭合术治疗肛瘘的围手术期特征和肛肠动力学指标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肛瘘患者85例,依据不同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43例采用1470 nm激光瘘管闭合术治疗;对照组患者42例采用切开挂线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变化、创面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术后7 d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疼痛情况;比较术前与术后6个月肛管压力变化及术后6个月并发症和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失血量(26.8±6.8)ml少于对照组(39.8±8.0)ml;观察组手术时间(12.1±2.8)min和术后首次排便时间(2.34±0.4)d短于对照组(53.9±9.7)min、(3.2±0.6)d(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4.65%)少于对照组(23.8%)(P<0.05)。观察组术后7 dVAS评分(2.31±0.5)分低于对照组(3.12±0.7)分,而创面愈合时间(23.2±4.4)d和住院时间(17.3±3.5)d短于对照组(27.8±4.0)d、(22.5±3.2)d(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直肠静息压(Rectal resting pressure,RRP)、肛管静息压(Anal canal resting pressure,ARP)及Wexner评分均低于术前(P<0.05)。且观察组术后RRP、ARP及Wexner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肛管最大收缩压(anal canal maximum systolic pressure, AMCP)和肛管最长收缩时间(anal canal longest contraction time, ALCT)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两组间治疗后AMCP和AL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1 470 nm激光瘘管闭合术治疗肛瘘的疗效显著,不影响排便功能,术后并发症少,手术疼痛较轻,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瘘管闭术 肛瘘 肛肠动力学指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