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面针与混伪品及近缘种DNA条形码鉴定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马新业 刘锋 +2 位作者 詹若挺 韩正洲 陈蔚文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17,共6页
【目的】探讨DNA条形码技术对两面针真伪鉴定的可行性,为两面针种质资源的鉴定提供参考。【方法】对两面针及其常见混伪品和同属近缘种(10种31份样品)进行DNA提取、PCR扩增和双向测序,所得序列经CodonCode Aligner软件处理和人工校对,采... 【目的】探讨DNA条形码技术对两面针真伪鉴定的可行性,为两面针种质资源的鉴定提供参考。【方法】对两面针及其常见混伪品和同属近缘种(10种31份样品)进行DNA提取、PCR扩增和双向测序,所得序列经CodonCode Aligner软件处理和人工校对,采用TaxonGap法比较rbcL、trnH-psbA和ITS2等3条序列的物种鉴定力大小;选择适用条形码在不同物种样品范围内进行分析,检查种内种间距离变化情况。【结果】ITS2和trnH-psbA两条序列对10个试验物种的鉴定效率均为100.0%,rbcL在实验物种范围内不存在最小种间遗传距离;ITS2序列在样品鉴定范围由12个物种33个数据扩大为33个物种132个数据时,鉴定成功率从100.0%下降至84.8%,种内变异大于种间变异的比例由71.4%上升至90.1%。【结论】ITS2和trnH-psbA序列可作为两面针真伪鉴定的标准条形码,实际应用中应注意确定物种鉴定样品数及种内充分取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面针 DNA条形码 rbcL、trnH-psbA、ITS2序列 鉴定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骨脂水提物引起的大鼠肝损害 被引量:68
2
作者 周昆 代志 +1 位作者 柳占彪 王跃飞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221-224,共4页
[目的]观察补骨脂水提物对大鼠的肝损害。[方法]Wistar大鼠连续12周灌胃给予补骨脂及其水提物,取肝脏称质量并计算肝系数,进行血液生化学检测和肝脏组织病理学观察。对补骨脂生药和水提物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色谱图进行对比,确定水... [目的]观察补骨脂水提物对大鼠的肝损害。[方法]Wistar大鼠连续12周灌胃给予补骨脂及其水提物,取肝脏称质量并计算肝系数,进行血液生化学检测和肝脏组织病理学观察。对补骨脂生药和水提物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色谱图进行对比,确定水提物中的主要成分。[结果]补骨脂生药粉2.10、1.05 g/kg组和水提物2.10 g/kg组大鼠肝脏增大、肝脏系数显著升高。补骨脂生药粉2.10 g/kg组有3/12只大鼠肝脏出现中度弥漫性脂肪变性,补骨脂水提物2.10 g/kg组有2/12只大鼠出现中度弥漫性脂肪变性。补骨脂水提物中主要存在的是补骨脂苷、异补骨脂苷、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结论]补骨脂水提物可以导致大鼠肝损害。补骨脂苷、异补骨脂苷、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有肝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骨脂 水提物 大鼠 肝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岗梅种苗质量分级标准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李俊仁 陈秀珍 +4 位作者 梁凌玲 张振山 邢建永 詹若挺 何瑞 《种子》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5-118,共4页
目的:研究岗梅种苗质量分级标准。方法:测量1年生岗梅种子实生苗的株高、株径、根长等参数,通过多种方法进行分级获得分级标准,以不同级别存活苗分布情况来评价3种质量分级方法。结果:确定以种苗参数K-聚类法进行质量分级,将岗梅种... 目的:研究岗梅种苗质量分级标准。方法:测量1年生岗梅种子实生苗的株高、株径、根长等参数,通过多种方法进行分级获得分级标准,以不同级别存活苗分布情况来评价3种质量分级方法。结果:确定以种苗参数K-聚类法进行质量分级,将岗梅种苗分为三级,其中一级种苗株高≥59cm,根长≥22cm,株径≥6.96mm;二级种苗株高43~59cm,根长18~22cm,株径4.88~6.96mm;三级种苗株高15.5~43cm,根长10~18cm,株径2.18~4.88mm。结论:建立了适用于生产实践的岗梅种苗质量分级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岗梅 种苗 分级标准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成药大品种的内涵及特点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王勇 张伯礼 +1 位作者 高秀梅 商洪才 《天津中医药》 CAS 2014年第1期61-64,共4页
随着疾病谱的改变和卫生保健需求的日益增长,中医药产业快速发展,特别是中成药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销售额过10亿元中成药大品种不断涌现。中成药大品种不仅对中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也是带动企业成长及可持续发展的主... 随着疾病谱的改变和卫生保健需求的日益增长,中医药产业快速发展,特别是中成药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销售额过10亿元中成药大品种不断涌现。中成药大品种不仅对中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也是带动企业成长及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大品种 临床再评价 临床定位 二次开发 技术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漫反射光谱的鸡血藤药材定性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张敏 韩正洲 +4 位作者 严萍 刘海婵 张洁 詹若挺 陈蔚文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491-1496,共6页
目的: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对不同产地鸡血藤进行定性和真伪鉴别分析。方法:利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获取不同产地鸡血藤及其混伪品的近红外光谱图,运用近红外OPUS INDENT软件对相应的光谱图进行处理并建立定性鉴别模型。结果:建立的模型... 目的: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对不同产地鸡血藤进行定性和真伪鉴别分析。方法:利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获取不同产地鸡血藤及其混伪品的近红外光谱图,运用近红外OPUS INDENT软件对相应的光谱图进行处理并建立定性鉴别模型。结果:建立的模型能有效地鉴别不同产地鸡血藤及其混伪品。结论:近红外光漫反射光谱法能够实现对不同产地鸡血藤及其混伪品的快速无损分析,为区分不同产地鸡血藤及其混伪品提供了一个客观的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 鸡血藤 鉴别 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岗梅种子检验规程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李俊仁 陈秀珍 +3 位作者 张振山 邢建永 詹若挺 何瑞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28-433,共6页
目的建立岗梅种子的检验方法。方法参考《国际种子检验规程》和《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的方法,通过对岗梅种子扦样、真实性、净度、发芽率、含水量、生活力及千粒重等7项指标进行研究,确定各指标标准检验方法。结果扦样时种子批的最大... 目的建立岗梅种子的检验方法。方法参考《国际种子检验规程》和《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的方法,通过对岗梅种子扦样、真实性、净度、发芽率、含水量、生活力及千粒重等7项指标进行研究,确定各指标标准检验方法。结果扦样时种子批的最大总质量可选为5000 g,送检样品的质量最少为150 g;真实性可利用岗梅种子外观结构、大小和颜色等形态特征进行鉴定;净度分析可按照GB/T 3543.1-1995《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总则》中的相关方法进行;发芽试验条件为50 mg·L^(-1)赤霉素浸种24 h后于20℃、光照10 h,砂上发芽;种子水分测定采用高恒温[(130±2)℃]烘干法烘2 h;生活力测定采用四氮唑(TTC)染色法,浸种时间为4 h,种子横向切去1/3后于40℃、0.5%TTC溶液中避光染色24 h;质量测定采用百粒法。结论确定了可控指标检验的最优条件,本规程可用于岗梅种子的质量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岗梅 种子 检验规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西鼠尾草总酚酸提取物的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杨阳 李霞 +2 位作者 朱斌 孙石永 孙连娜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590-1592,共3页
目的建立甘西鼠尾草总酚酸提取物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进行鉴别,对水分和灼烧残渣检查进行限度控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甘西鼠尾草总酚酸提取物的薄层色谱分离效果良好,荧光斑点清晰;确定甘西鼠尾草总酚酸... 目的建立甘西鼠尾草总酚酸提取物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进行鉴别,对水分和灼烧残渣检查进行限度控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甘西鼠尾草总酚酸提取物的薄层色谱分离效果良好,荧光斑点清晰;确定甘西鼠尾草总酚酸提取物中水分不得超过5%,炽灼残渣不得超过10%,总酚酸含量不得少于35%。结论所建立的甘西鼠尾草总酚酸提取物的鉴别、检查及含量测定方法能够较好地控制甘西鼠尾草总酚酸提取物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西鼠尾草 甘西鼠尾草总酚酸提取物 质量标准 迷迭香酸 丹酚酸B
原文传递
壮骨关节丸对大鼠肝微粒体P450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周昆 朱桃桃 +1 位作者 张玥 代志 《天津中医药》 CAS 2014年第11期690-692,共3页
[目的]考察壮骨关节丸对大鼠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的影响。[方法]壮骨关节丸及其两个新工艺按含生药2.1 g/kg连续给大鼠灌胃7 d,末次药后24 h断头处死大鼠并取肝脏,用钙沉降法制备肝微粒体。在体外用含氨苯砜、非那西丁、奥美拉唑、氯... [目的]考察壮骨关节丸对大鼠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的影响。[方法]壮骨关节丸及其两个新工艺按含生药2.1 g/kg连续给大鼠灌胃7 d,末次药后24 h断头处死大鼠并取肝脏,用钙沉降法制备肝微粒体。在体外用含氨苯砜、非那西丁、奥美拉唑、氯唑沙宗的cocktail探针代谢来考察肝微粒体CYP3A、CYP1A2、CYP2C19、CYP2E1的活性。[结果]cocktail探针在体外肝微粒体系统中代谢1 h后,包括壮骨关节丸及其两个新工艺的给药组剩余氯唑沙宗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奥美拉唑、非那西丁、氨苯砜浓度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壮骨关节丸可以抑制大鼠肝脏CYP2E1活性,但对CYP1A2、CYP3A及CYP2C19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骨关节丸 细胞色素P450 CYP1A2 CYP2E1 CYP2C19 CYP3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乙酰氨基酚肝毒性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陈华英 张跃飞 金若敏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7-152,共6页
对乙酰氨基酚(APAP)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OTC类解热镇痛药,肝毒性是其主要不良反应之一。近年来对APAP肝毒性生物标志物的研究成为了热点,使用miRNA芯片、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技术发现的新型生物标志物如循环miRNA和血清酶等,在临... 对乙酰氨基酚(APAP)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OTC类解热镇痛药,肝毒性是其主要不良反应之一。近年来对APAP肝毒性生物标志物的研究成为了热点,使用miRNA芯片、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技术发现的新型生物标志物如循环miRNA和血清酶等,在临床和动物研究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经典生物标志物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联合评价有利于提高预测和诊断药物性肝损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本文结合APAP肝毒性机制的研究,对近年来发现的APAP肝毒性的生物标志物进行了分类描述,为临床应用APAP时出现肝毒性的早发现早治疗提供依据;同时供其他具有潜在肝毒性类药物的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乙酰氨基酚 肝毒性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血藤、滇鸡血藤、大血藤等血藤类药材的psbA-trnH条形码分子鉴定 被引量:7
10
作者 周红 马双姣 +2 位作者 陈贝贝 韩正洲 姚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第1期40-45,共6页
目的:中国药典收载的鸡血藤、大血藤、滇鸡血藤及相关物种均有"血藤"之称,其各自的来源不同,功效主治不同,不能混用。为确保其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本研究应用DNA条形码序列psbA-trnH对鸡血藤、大血藤、滇鸡血藤及其混伪品... 目的:中国药典收载的鸡血藤、大血藤、滇鸡血藤及相关物种均有"血藤"之称,其各自的来源不同,功效主治不同,不能混用。为确保其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本研究应用DNA条形码序列psbA-trnH对鸡血藤、大血藤、滇鸡血藤及其混伪品进行鉴定研究。方法:通过对样本进行基因组DNA提取,PCR扩增psbA-trnH序列。所得序列经拼接后,用MEGA5.0和DNAMAN进行种内种间序列分析,构建NJ树,对psbA-trnH序列在血藤类药材中的鉴定能力进行评估。结果:鸡血藤、大血藤和滇鸡血藤序列长度和GC含量各不相同,psbA-rrnH种内序列相似度高,均高于它们与混伪品间的序列相似性。鸡血藤、大血藤、滇鸡血藤与其他非药典收载的血藤类药材的种间最小K2P距离分别为0.137、0.426和0.003,均大于其种内最大遗传距离0.014、0.004和0。在NJ树中,鸡血藤、大血藤均单独聚为一支,能明显的与其他混伪品区分开,滇鸡血藤与异形南五味子聚为一支。结论:psbA-trnH序列能准确鉴定鸡血藤、滇鸡血藤、大血藤药材及其混伪品,该条形码分子鉴定方法可作为传统鉴定方法的有效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BA-TRNH 鸡血藤 大血藤 滇鸡血藤 DNA条形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衍生合成七种氮杂糖成分及其抑制α-葡萄糖苷酶构效关系分析
11
作者 晏仁义 李琼娅 +1 位作者 徐冰 陈若芸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216-1219,1284,共5页
以白树(Suregada glomerulata)中分离得到的五个氮杂糖成分为底物,在其N上衍生合成,分析N上衍生基团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影响。分别合成了N-甲基化、N,N-二甲基化、N-丁基化和N-氧化衍生物,体外测试化合物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 以白树(Suregada glomerulata)中分离得到的五个氮杂糖成分为底物,在其N上衍生合成,分析N上衍生基团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影响。分别合成了N-甲基化、N,N-二甲基化、N-丁基化和N-氧化衍生物,体外测试化合物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合成了7个未见文献报道的目标化合物,结构经1HNMR、13CNMR和MS确证。初步药理结果显示,所有衍生物均未见增强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N-取代基对活性的影响较大;化合物5属于N,N-二取代衍生物,仍具有一定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杂糖 白树 Α-葡萄糖苷酶 抑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叶总生物碱的抗糖尿病活性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徐冰 刘泉 刘率男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24-1026,共3页
目的:从离体酶学和整体动物水平,初步评价桑叶总生物碱的抗糖尿病活性。方法:以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拜唐苹为阳性对照,采用体外酶学筛选体系,考察桑叶总生物碱对α蔗糖酶、α麦芽糖酶及α淀粉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并计算IC50值;选用正常IC... 目的:从离体酶学和整体动物水平,初步评价桑叶总生物碱的抗糖尿病活性。方法:以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拜唐苹为阳性对照,采用体外酶学筛选体系,考察桑叶总生物碱对α蔗糖酶、α麦芽糖酶及α淀粉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并计算IC50值;选用正常ICR小鼠模型,考察口服桑叶总生物碱对葡萄糖、蔗糖及淀粉负荷后血糖的降低作用。结果:桑叶总生物碱对α蔗糖酶和α麦芽糖酶活性具有抑制作用,强度与拜唐苹相当,对α淀粉酶活性无抑制作用。桑叶总生物碱50~200 mg/kg能降低小鼠口服蔗糖和淀粉负荷后的血糖水平,使血糖峰值降低并后移,血糖曲线下面积减少,对小鼠葡萄糖负荷后的血糖水平无影响。结论:桑叶总生物碱能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降低双糖和淀粉负荷后的血糖升高,具有抗糖尿病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 总生物碱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9感冒灵新工艺流膏预防性给药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体内药效学试验研究及机理探讨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跃飞 高英杰 +3 位作者 郭姗姗 时宇静 代志 崔晓兰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第5期41-44,共4页
目的采用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炎模型,评价999感冒灵新工艺流膏对流感的预防作用,为临床预防流感的应用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采用甲型H1N1流感病毒FM1和PR8株分别感染免疫低下动物造成肺炎模型,新工艺大、中、小剂量分别为每天1.8g... 目的采用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炎模型,评价999感冒灵新工艺流膏对流感的预防作用,为临床预防流感的应用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采用甲型H1N1流感病毒FM1和PR8株分别感染免疫低下动物造成肺炎模型,新工艺大、中、小剂量分别为每天1.8g生药/kg、0.9g生药/kg、0.45g生药/kg(分别相当于人临床用药量的2倍、等倍和1/2倍),原工艺小鼠剂量为每天1.34g生药/kg(相当于人临床用药量的2倍),醇沉沉淀小鼠用量为每天0.48g生药/kg(相当于人临床用药量的2倍),提前预防性给药4天,观察不同工艺999感冒灵流膏对肺指数、死亡率、死亡保护率、平均存活天数和生命延长率的影响,并测定小鼠血清中CD4/CD8比值,进行机理的探索性研究。结果 FM1和PR8株病毒感染免疫低下小鼠造成肺炎模型,提前预防性给予999感冒灵浸膏4天后,FM1株和PR8株新工艺大、中、小剂量组、原工艺组以及醇沉沉淀组肺指数均无明显降低(P>0.05)。对FM1株模型原工艺组可延长动物平均存活天数,(P<0.01);对PR8株模型新工艺大、中剂量组动物的死亡数明显减少(P<0.05),新工艺大剂量组和原工艺组可以延长小鼠存活天数(P<0.05)。新工艺及原工艺对FM1株及PR8株感病毒感染免疫低下小鼠血清中CD4/CD8比值无明显影响。结论 999感冒灵新工艺对FM1和PR8株感染小鼠肺炎均有一定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 999感冒灵 肺指数 免疫低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工艺感冒灵流膏治疗流感体内药效学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跃飞 高英杰 +3 位作者 郭姗姗 时宇静 代志 崔晓兰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4年第6期459-465,共7页
目的:采用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炎模型评价不同工艺感冒灵流膏对流感的治疗作用,为临床治疗流感的应用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采用甲型H1N1流感病毒FM1和PR8株分别感染正常动物造成肺炎模型,新工艺大、中、小剂量分别为1.8,0.9,0.45 ... 目的:采用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炎模型评价不同工艺感冒灵流膏对流感的治疗作用,为临床治疗流感的应用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采用甲型H1N1流感病毒FM1和PR8株分别感染正常动物造成肺炎模型,新工艺大、中、小剂量分别为1.8,0.9,0.45 g生药·kg-1·d-1(分别相当于人临床用药量的2倍、等倍和1/2倍),原工艺小鼠剂量为1.34 g生药·kg-1·d-1(相当于人临床用药量的2倍),醇沉沉淀小鼠用量为0.48 g生药·kg-1·d-1(相当于人临床用药量的2倍),感染当天给药4 d,观察不同工艺感冒灵流膏对肺指数、死亡率、死亡保护率、平均存活天数和生命延长率的影响,并测定血清中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以及肺组织中病毒载量和γ干扰素(IFN-γ)含量,进行机理的探索性研究。结果:FM1和PR8株感染正常小鼠造成肺炎模型,感染当天给予感冒灵浸膏治疗4 d后,FM1株新工艺大、中剂量组和原工艺组肺指数均有明显降低(P<0.05、P<0.01);PR8株新工艺大剂量组和原工艺组肺指数明显降低(P<0.05);FM1株新工艺大、中剂量组和原工艺组均可显著降低小鼠肺组织中病毒载量,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工艺药物对FM1模型小鼠血清IFN-γ含量和IgM含量无明显影响(P>0.05)。对PR8株模型新工艺大、中、小、原工艺和醇沉部分各给药组均可提高肺组织IFN-γ含量(P<0.05,P<0.01)。新工艺大、中、小3个剂量和原工艺组可明显减少FM1和PR8株感染动物的死亡数,并可明显延长动物存活天数(P<0.05、P<0.01);醇沉沉淀对PR8株模型有一定程度延长动物存活天数的作用(P<0.05)。结论:新工艺及原工艺制剂对FM1和PR8株感染小鼠肺炎均有明显治疗作用;醇沉部分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冒灵流膏 工艺 流感 体内药效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岗梅花粉活力 柱头可授性及种子发芽率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兰金旭 谈英 +3 位作者 刘晖晖 邢建永 吴正军 李子璇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9年第4期478-481,共4页
目的:研究岗梅的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和种子特性,为种子采收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通过TTC(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法测定岗梅花粉活力、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岗梅柱头活性;田间调查岗梅花期、访问昆虫和传粉方法;沙盘发芽法检测岗梅种... 目的:研究岗梅的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和种子特性,为种子采收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通过TTC(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法测定岗梅花粉活力、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岗梅柱头活性;田间调查岗梅花期、访问昆虫和传粉方法;沙盘发芽法检测岗梅种子发芽率。结果:岗梅雌雄异株,开花期9~13 d。雄花花药4~6枚,花粉数量为16 587~21 717个;雌花子房具有4~6心皮,每心皮仅有1枚胚珠。雄花花粉活力1~3 d,雌蕊柱头可授性为3~5 d。风媒为主,偶见东方蜜蜂、麻蝇;不存在无融合生殖现象。岗梅种子千粒质量和发芽率随种子采收期延迟而提高,岗梅种子发芽率与采收期和千粒质量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降雨可能影响岗梅授粉和种子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岗梅 花粉活力 柱头可授性 千粒质量 发芽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西鼠尾草药材和提取物中迷迭香酸、丹酚酸B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13
16
作者 李霞 杨阳 +2 位作者 黄豆豆 黄光辉 孙连娜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1634-1638,共5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甘西鼠尾草药材和提取物中迷迭香酸和丹酚酸B的含量,并进行品质评价。方法:色谱柱为Dikma Diamonsil C18柱,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水梯度溶液,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288 nm,柱温为30℃。结果:测...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甘西鼠尾草药材和提取物中迷迭香酸和丹酚酸B的含量,并进行品质评价。方法:色谱柱为Dikma Diamonsil C18柱,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水梯度溶液,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288 nm,柱温为30℃。结果:测定了16个产地的甘西鼠尾草药材和15个批次的提取物中迷迭香酸、丹酚酸B的含量。结论:不同产地之间的甘西鼠尾草药材和不同批次之间的提取物中迷迭香酸、丹酚酸B含量均具有显著差异。本测定方法简单快速、精密准确,适用于甘西鼠尾草药材及提取物中水溶性酚酸类成分的含量测定,能够对药材及提取物进行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西鼠尾草 提取物 迷迭香酸 丹酚酸B 含量测定 品质评价
原文传递
岗梅药材及其近缘物种的ITS2分子鉴定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周红 马双姣 +3 位作者 宋驰 陈贝贝 韩正洲 姚辉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1500-1504,共5页
目的 应用ITS2序列对93份岗梅药材及其近缘物种进行鉴定研究。方法 对药材、基原植物样本进行基因组DNA提取,PCR扩增ITS2序列,用MEGA5.0进行序列分析,采用相似性搜索法、最近距离法、构建NJ树对序列鉴定能力进行评估。结果 岗梅药材ITS... 目的 应用ITS2序列对93份岗梅药材及其近缘物种进行鉴定研究。方法 对药材、基原植物样本进行基因组DNA提取,PCR扩增ITS2序列,用MEGA5.0进行序列分析,采用相似性搜索法、最近距离法、构建NJ树对序列鉴定能力进行评估。结果 岗梅药材ITS2序列长度为241 bp,平均GC含量为63.4%,种内K2P遗传距离为0-0.030,岗梅药材及其近缘种的种间最小K2P距离为0.043。岗梅药材和基原物种在NJ树单独聚为一支,能有效地与其他物种分开,相似性搜索法结果表明ITS2序列能够准确鉴定岗梅药材及其近缘种。结论 ITS2序列能够准确鉴定岗梅药材及其近缘物种,可为保障岗梅药材临床用药安全提供新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岗梅 ITS2 鉴定 冬青属
原文传递
壮骨1号方对豚鼠骨性关节炎和大鼠骨质疏松的改善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玥 代志 +2 位作者 马志会 王勇 周昆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3年第5期681-684,共4页
目的观察壮骨1号方对骨性关节炎和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Harley豚鼠自发性骨关节炎和大鼠去卵巢造骨质疏松两种动物模型,观察、测定相应的实验指标。结果壮骨1号方能有效地延缓膝关节软骨组织的退变,并抑制骨密度降低。结论壮... 目的观察壮骨1号方对骨性关节炎和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Harley豚鼠自发性骨关节炎和大鼠去卵巢造骨质疏松两种动物模型,观察、测定相应的实验指标。结果壮骨1号方能有效地延缓膝关节软骨组织的退变,并抑制骨密度降低。结论壮骨1号方具有防治骨性关节炎的作用,对豚鼠骨性关节炎和大鼠骨质疏松具有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骨1号方 骨性关节炎 骨质疏松
原文传递
壮骨1号方镇痛抗炎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玥 代志 +2 位作者 马志会 王勇 周昆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14年第5期417-419,共3页
目的观察壮骨1号方的镇痛抗炎作用,为临床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小鼠热板、醋酸扭体两种镇痛实验方法,观察壮骨1号方的镇痛作用;采用小鼠二甲苯耳肿模型和大鼠棉球肉芽肿模型,观察壮骨1号方的抗炎作用。结果壮骨1号方能有效地缓解... 目的观察壮骨1号方的镇痛抗炎作用,为临床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小鼠热板、醋酸扭体两种镇痛实验方法,观察壮骨1号方的镇痛作用;采用小鼠二甲苯耳肿模型和大鼠棉球肉芽肿模型,观察壮骨1号方的抗炎作用。结果壮骨1号方能有效地缓解由外界热刺激和化学性刺激引起的机体的疼痛,具有较好的镇痛作用,尤以高、中剂量效果显著;能有效的降低小鼠、大鼠的急性炎症和慢性炎症的发生,具有较好的抗炎效果。结论壮骨1号方具有显著的镇痛和抗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骨1号方 镇痛 抗炎
原文传递
基于ITS2条形码的两面针药材及其混伪品的鉴别 被引量:17
20
作者 陈贝贝 宋经元 +3 位作者 姚辉 韩正洲 仰铁锤 邢建永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2150-2154,共5页
目的利用ITS2条形码鉴别两面针药材及其混伪品,为两面针药材鉴定提供新方法。方法采用PCR法扩增ITS2(转录第二间隔区)序列,双向测序后运用CodonCode Aligner、MEGA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构建系统聚类树(NJ树)。结果两面针药材及其混伪品基因... 目的利用ITS2条形码鉴别两面针药材及其混伪品,为两面针药材鉴定提供新方法。方法采用PCR法扩增ITS2(转录第二间隔区)序列,双向测序后运用CodonCode Aligner、MEGA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构建系统聚类树(NJ树)。结果两面针药材及其混伪品基因组DNA降解明显,但不影响ITS2条形码的PCR扩增和测序,ITS2条形码序列分析表明种内与种间遗传距离具有较大差异,基于ITS2条形码构建NJ树可鉴别两面针药材及其混伪品。结论 ITS2条形码适用于两面针药材及其混伪品的鉴别,为两面针药材快速、准确鉴定提供新方法;为两面针基原研究提供重要的分子鉴定证据;同时为DNA条形码技术应用于其他根、茎类中药材的鉴定提供了示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TS2 两面针 PCR扩增 DNA条形码 分子鉴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