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氧化物歧化酶防治口腔粘膜炎性损害的动物实验研究——组织病理学特征及定量比较 被引量:3
1
作者 周红梅 陈谦明 +5 位作者 李秉琦 胡涛 胡颖川 雷松 程斌 段开文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45-147,共3页
本实验通过肉眼、光镜、电镜观察以及计算机数字图象分析技术,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防治甲基紫精(PQ)诱导的金黄地鼠口腔粘膜炎性损害的效果进行评价。同时,详细描述、比较了SOD组和对照组口腔粘膜组织形态学变化特征。... 本实验通过肉眼、光镜、电镜观察以及计算机数字图象分析技术,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防治甲基紫精(PQ)诱导的金黄地鼠口腔粘膜炎性损害的效果进行评价。同时,详细描述、比较了SOD组和对照组口腔粘膜组织形态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局部注射SOD能明显减轻金黄地鼠粘膜组织的炎症损害。这为SOD用于临床治疗口腔粘膜炎性疾病提供了较可靠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氧化物歧化酶 口腔粘膜 炎症 组胺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氧化物歧化酶防治口腔粘膜炎性损害的动物实验研究——炎症介质的动态变化及比较 被引量:6
2
作者 周红梅 陈谦明 +4 位作者 李秉琦 胡涛 周奇志 罗刚 赵吉兰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37-140,共4页
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和放射免疫法,研究不同时段炎性组织中炎症介质组胺和前列腺素E2(PGE2)的变化特点,从另一方面了解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防治甲基紫精(PQ)诱导的口腔粘膜炎性损害的机理。结果表明:炎症早期以组胺... 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和放射免疫法,研究不同时段炎性组织中炎症介质组胺和前列腺素E2(PGE2)的变化特点,从另一方面了解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防治甲基紫精(PQ)诱导的口腔粘膜炎性损害的机理。结果表明:炎症早期以组胺为主,中、晚期则以PGE2为主,二者似产生协同作用。SOD能使这两种活性物质减少,推测其机理可能是因为清除了过量O-2而间接抑制了炎症介质的合成及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氧化物歧化酶 口腔粘膜 炎症 病理学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氧化物歧化酶防治口腔粘膜炎性损害的动物实验研究——SOD清除氧自由基的直接证据 被引量:2
3
作者 李秉琦 陈谦明 +5 位作者 周红梅 胡涛 周敏 段开文 程斌 聂敏海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41-144,共4页
为了解超氧化物岐化酶(SOD)防治甲基紫精(PQ)诱导的口腔粘膜炎性损害的机理,采用目前唯一能直接检测自由基的电子自旋共振(ESR)技术,对金黄地鼠颊囊炎性组织中的自由基进行定性、定量研究,同时分析了SOD的作用效能... 为了解超氧化物岐化酶(SOD)防治甲基紫精(PQ)诱导的口腔粘膜炎性损害的机理,采用目前唯一能直接检测自由基的电子自旋共振(ESR)技术,对金黄地鼠颊囊炎性组织中的自由基进行定性、定量研究,同时分析了SOD的作用效能。结果表明:炎性组织中有3种饱和功率不尽相同的自由基讯号,其中b峰属于氧自由基。SOD能使氧自由基相对含量显著降低,SOD组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是对照组的65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氧化物歧化酶 口腔粘膜 炎症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口腔粘膜炎性损害的抗氧化防治机理研究Ⅰ.口腔粘膜微循环观测
4
作者 周红梅 李秉琦 +3 位作者 胡涛 周敏 陈谦明 段开文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48-350,共3页
利用氧自由基(OFR)诱导的金黄地鼠颊囊急性炎症损害模型,采用活体微循环观察法及透射电镜技术,观测颊囊粘膜微循环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模型组动物颊囊粘膜微循环出现严重障碍,而SOD组的微循环损害却明显减轻。推测SOD... 利用氧自由基(OFR)诱导的金黄地鼠颊囊急性炎症损害模型,采用活体微循环观察法及透射电镜技术,观测颊囊粘膜微循环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模型组动物颊囊粘膜微循环出现严重障碍,而SOD组的微循环损害却明显减轻。推测SOD通过有效清除组织中过量的OF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氧化物歧化酶 口腔粘膜病 炎症 微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易感性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岳玉敏 蔡志宇 《医学综述》 1999年第5期194-196,共3页
目前认为,恶性肿瘤是环境致癌因素与机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以往预防癌症的工作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①帮助个人减少致癌高危的生活方式;②减少公众生活环境中的致癌因素。近年来。
关键词 肿瘤易感性 相关因素 种族 免疫 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