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树突状细胞负载肝癌可溶性抗原后的免疫应答 被引量:11
1
作者 郭建巍 蔡美英 +2 位作者 秦力维 董薇 魏大鹏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3-127,共5页
目的用负载肝癌可溶性抗原的DC诱导肝癌特异性T细胞。方法在体外用GM-CSF和IL-4诱导健康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使其分化为高纯 度树突状细胞(DC)。用负载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可溶性抗原的DC诱导自身淋巴细胞。结果诱导后淋巴细胞增殖... 目的用负载肝癌可溶性抗原的DC诱导肝癌特异性T细胞。方法在体外用GM-CSF和IL-4诱导健康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使其分化为高纯 度树突状细胞(DC)。用负载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可溶性抗原的DC诱导自身淋巴细胞。结果诱导后淋巴细胞增殖指数大于1.5,表面CD56分子表达下降,CD3+ T / CD4+ T和CD3+ T / CD8+ T细胞比例增加,以CD3+ T / CD4+ T细胞比例增 加最为明显。CD4 / CD8比例由诱导前的0.84增加为1.04, 活化前后γ δ+ T比例没有改 变。活化后的淋巴细胞不但可杀伤SMMC-7721细胞,同时还可不同程度的杀伤其它3株肝癌 细胞。另外,诱导7 d的DC可不同程度的抑制4株肝癌细胞和胃癌细胞。结论实验结果为肝癌DC疫苗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肝癌细胞 可溶性抗原 特异性杀伤 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囊包被异种胰岛免疫保护机理初探 被引量:2
2
作者 杨华 张平 章崇杰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1期34-36,共3页
继实验证明琼脂糖大囊包被异种胰岛移植能减缓排斥反应之后,作者又对琼脂糖大囊包被异种胰岛的免疫保护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实验分为琼脂糖大囊包被异种(大鼠)胰岛组、未包被异种(大鼠)胰岛组、大囊无胰岛组及同系小鼠胰岛组,每... 继实验证明琼脂糖大囊包被异种胰岛移植能减缓排斥反应之后,作者又对琼脂糖大囊包被异种胰岛的免疫保护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实验分为琼脂糖大囊包被异种(大鼠)胰岛组、未包被异种(大鼠)胰岛组、大囊无胰岛组及同系小鼠胰岛组,每组5个样本。采用淋巴细胞胰岛混合培养(mixedlymphocyteisletculture,MLIC),测定并计算各组淋巴细胞刺激指数(stimulatingindex,SI)及培养上清液中IL-2活性。结果:琼脂糖大囊包被异种胰岛组及大囊无胰岛组的SI和IL-2活性与同系小鼠胰岛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未包被异种胰岛组的SI和IL-2活性分别为14.22±3.38及17.8±2.17IU/ml,均显著高于同系小鼠胰岛组及琼脂糖大囊包被异种胰岛组。上述结果证明琼脂糖大囊包被技术可明显降低异种胰岛移植物的免疫原性。推测其机理可能与琼脂糖形成的人工膜能将异种胰岛与宿主免疫系统隔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移植 排斥反应 免疫隔离 异种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P—肿瘤免疫的分子佐剂 被引量:3
3
作者 郭建巍 《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 CAS 2002年第4期181-184,共4页
肿瘤疫苗研制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便是大多数肿瘤的免疫原性很弱 ,不能正常的呈递抗原以激活CTL ,为了提高其免疫原性 ,必须加入佐剂。不幸的是人用疫苗遇到的最大障碍便是缺乏能发挥最佳效应的佐剂 ,因此开发研制新一代人用性剂势在... 肿瘤疫苗研制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便是大多数肿瘤的免疫原性很弱 ,不能正常的呈递抗原以激活CTL ,为了提高其免疫原性 ,必须加入佐剂。不幸的是人用疫苗遇到的最大障碍便是缺乏能发挥最佳效应的佐剂 ,因此开发研制新一代人用性剂势在必行。本文根据HSP研究的最新进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P 肿瘤免疫 分子佐剂 肿瘤 疫苗 热休克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细胞的免疫学功能 被引量:7
4
作者 蒋红梅 蔡美英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01年第3期80-82,共3页
血管内皮细胞 (Endothelialcell,EC)通过表达多种免疫相关分子参与或影响免疫过程。能以MHC Ⅱ类分子限制性方式提呈抗原 ,同时可通过B7/CD2 8、CD40 /CD40L、CD5 8/CD2等途径向T细胞提供活化所必需的共刺激信号。EC表达的粘附分子介导E... 血管内皮细胞 (Endothelialcell,EC)通过表达多种免疫相关分子参与或影响免疫过程。能以MHC Ⅱ类分子限制性方式提呈抗原 ,同时可通过B7/CD2 8、CD40 /CD40L、CD5 8/CD2等途径向T细胞提供活化所必需的共刺激信号。EC表达的粘附分子介导EC与不同白细胞亚群间相互作用 ,对白细胞粘附穿过EC进入组织间隙参与炎症反应、淋巴细胞归巢或再循环等过程有重要意义。EC可表达补体调节因子调节补体系统活化。EC受多种因素激活后所表达的免疫相关分子表达上调 ,并产生多种细胞因子 ,参与机体的炎症反应及免疫应答 ,是重要的免疫调节细胞。本文将对EC免疫学方面的功能作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细胞 免疫功能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细胞——启动粘膜免疫应答的入口 被引量:3
5
作者 赵燕 王霞 蔡美英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01年第2期89-91,共3页
粘膜免疫系统是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外来抗原可选择性的与M细胞相结合并被内吞入M细胞以诱导粘膜免疫应答或造成机体的感染。本文介绍了M细胞的结构、分化来源、生物学功能、与微生物感染的关系、及其在粘膜疫苗。
关键词 粘膜免疫 M细胞 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简单实用纯化腹水McAb方法——辛酸/硫酸铵法 被引量:37
6
作者 刘晓波 蔡美英 +1 位作者 王霞 李喜荣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4期455-456,共2页
采用辛酸-硫酸铵法(CA-AS)、硫酸铵沉淀法(CA)和亲合层析法,分别提取了小鼠多株腹水单抗。结果显示:CA-AS法提取的IgG 纯度为87% ~91% ,高于CA 法(65% ~70% ),低于亲合层析法(100% )... 采用辛酸-硫酸铵法(CA-AS)、硫酸铵沉淀法(CA)和亲合层析法,分别提取了小鼠多株腹水单抗。结果显示:CA-AS法提取的IgG 纯度为87% ~91% ,高于CA 法(65% ~70% ),低于亲合层析法(100% );CA-AS法提取的IgG得率为4.8~5.5g/L腹水,低于CA 法(7.0~7.9g/L腹水),远高于亲合层析法(0.6g/L腹水);CA-AS法提取IgG回收率为39.0% ~44.4% ,低于CA法(56.0% ~65.0% ),远高于亲合层析法(7.4% )。4E3、H6 腹水抗体经CA-AS法提取前后酶联效价不变,表明CA-AS法对McAb 活性无影响。作者认为,CA-AS法是一种操作简便,耗时短,效果佳,成本低的提取腹水McAb 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酸 腹水单抗 硫酸铵 亲合层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DC疫苗诱导CTL的效应与机理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郭建巍 秦力维 +2 位作者 蔡美英 魏大鹏 吕同德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68-371,374,共5页
目的 探讨肝癌DC疫苗诱导肝癌特异性淋巴细胞的效应与机理。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肝癌细胞表面HLA-DR的表达;用CM-CSP和IL-4从健康人外周血诱导DC,使之负载肝癌相关抗原,并在BCG HSP-70作用下活化,制成肝癌DC疫苗;用流式细胞术检测BCG ... 目的 探讨肝癌DC疫苗诱导肝癌特异性淋巴细胞的效应与机理。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肝癌细胞表面HLA-DR的表达;用CM-CSP和IL-4从健康人外周血诱导DC,使之负载肝癌相关抗原,并在BCG HSP-70作用下活化,制成肝癌DC疫苗;用流式细胞术检测BCG HSP 70活化的负载肝癌抗原DC对自身淋巴细胞的活化;分别用MIT法和ELISA检测肝癌DC疫苗活化的淋巴细胞培养上清中TNF和IL-12水平;用原位杂交检测淋巴细胞内IFN-γmRNA表达;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经DC疫苗活化后淋巴细胞表面Fas-L表达;最后检测肝癌DC疫苗活化的淋巴细胞对肝癌细胞的特异性杀伤。结果 肝癌DC疫苗在体外诱导活化的淋巴细胞对肝癌细胞的杀伤以CD4^+ T CTL为主,不但可以杀伤SMMC-7721细胞,同时对其它3种肝癌细胞也有不同程度的杀伤。CTL培养上清液和细胞中可分别检测到T_(HI)型细胞因子TNF和IFN-γ mRNA。Fas和Fas配体途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结论 为肝癌DC疫苗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及今后的临床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肝癌Dc疫苗 牛分枝杆菌卡介苗热休克蛋白70 肝癌特异性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精和乙醛对神经胶质细胞膜脂质流动性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屈卫东 魏大鹏 +3 位作者 吴德生 肖帮良 谢芳莉 王凤英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33-135,共3页
为研究酒精对神经胶质细胞损害的作用机制,应用荧光偏振技术探讨了酒精及其代谢产物乙醛对神经胶质细胞中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膜脂质荧光偏振度(Pr)和脂质流动度(LFU)的影响。结果表明2mmol/L酒精、乙醛并不影... 为研究酒精对神经胶质细胞损害的作用机制,应用荧光偏振技术探讨了酒精及其代谢产物乙醛对神经胶质细胞中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膜脂质荧光偏振度(Pr)和脂质流动度(LFU)的影响。结果表明2mmol/L酒精、乙醛并不影响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膜脂荧光偏振度和流动度,5mmol/L,20mmol/L酒精和乙醛均可影响两种细胞的Pr值,导致荧光偏振度降低和细胞膜脂质流动度增高,且均与酒精和乙醛剂量相关。20mmol/L酒精对星形胶质细胞作用强于少突胶质细胞,20mmol/L乙醛对两种细胞膜脂质荧光偏振度和流动度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酒精和乙醛导致两种神经胶质细胞膜流动性增加,致使两种细胞膜的结构发生了改变,这很可能是酒精所致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 乙醛 星形胶质细胞 流动性 神经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精及其代谢产物乙醛对大鼠少突胶质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屈卫东 吴德生 +3 位作者 魏大鹏 肖邦良 刘发才 翁贵武 《卫生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期35-37,共3页
目的】 探讨孕期饮酒致髓鞘发育异常机制。【方法】 以3H TdR掺入体外培养少突胶质细胞作为细胞增殖指标。观察酒精及其代谢产物乙醛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体外处理 2 4h和 48h后 ,绝大多数剂量组CPM值均低于相应时间的对照组 ... 目的】 探讨孕期饮酒致髓鞘发育异常机制。【方法】 以3H TdR掺入体外培养少突胶质细胞作为细胞增殖指标。观察酒精及其代谢产物乙醛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体外处理 2 4h和 48h后 ,绝大多数剂量组CPM值均低于相应时间的对照组 (P <0 0 5 ) ,且随酒精、乙醛浓度增加 ,细胞增殖能力显著下降 ,存在剂量反应关系。CPM值与实验剂量呈明显负相关。【结论】 酒精、乙醛对少突胶质细胞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酒精及其代谢产物乙醛可推迟细胞增殖和诱发细胞异常变化 ,这可能是胎儿酒精综合征中的髓鞘发育异常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 乙醛 代谢产物 突胶质细胞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患者树突状细胞功能及状态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郭建巍 周亚虹 +5 位作者 秦力维 蔡美英 郭元彪 于兰 吕同德 张辉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161-164,共4页
目的 :评价肝癌患者体内树突状细胞的功能与状态 ,为肝癌DC疫苗的研制奠定基础。方法 :改进目前国内外普遍使用的DC诱导方法 ;用改进后的DC诱导方法 ,诱导肝癌患者DC ,检测DC表面各种分子的表达及其诱导同种异体淋巴细胞转化的能力和DC... 目的 :评价肝癌患者体内树突状细胞的功能与状态 ,为肝癌DC疫苗的研制奠定基础。方法 :改进目前国内外普遍使用的DC诱导方法 ;用改进后的DC诱导方法 ,诱导肝癌患者DC ,检测DC表面各种分子的表达及其诱导同种异体淋巴细胞转化的能力和DC培养上清中TNF和IL - 1 2水平。结果 :经GM -CSF和IL - 4联合诱导 ,平均从 1 0 0ml健康人外周血中诱导出 9.7× 1 0 6 个DC ,诱导出 9.2× 1 0 6 个CD83+ 成熟DC ,CD83分子表达明显高于国内报道 ;健康人DC诱导同种异体淋巴细胞转化的能力高于肝癌患者 ,但肝癌患者和健康人DC培养上清中IL - 1 2含量几乎没有差别 ,反而肝癌患者DC培养上清中TNF水平高于健康人。结论 :肝癌患者自身的DC仍具有一定的抗原呈递能力 ,适当调控有可能使其行使APC功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白细胞介素-12 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肿瘤坏死因子 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桥联酶染色微板法检测细胞表面抗原 被引量:5
11
作者 蒋红梅 蔡美英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43-144,147,共3页
目的 对碱性磷酸酶 -抗碱性磷酸酶 ( APAAP)桥联酶染色常规玻片法进行改良 ,用于检测细胞表面抗原。方法 用微量细胞毒试验反应板 (简称微板 )代替载玻片作细胞载体进行 APAAP桥联酶染色 ,检测人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 CD3、CD4、CD8、CD... 目的 对碱性磷酸酶 -抗碱性磷酸酶 ( APAAP)桥联酶染色常规玻片法进行改良 ,用于检测细胞表面抗原。方法 用微量细胞毒试验反应板 (简称微板 )代替载玻片作细胞载体进行 APAAP桥联酶染色 ,检测人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 CD3、CD4、CD8、CD11a、CD11b、CD18和 CD5 4的表达。结果 微板法与玻片法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 ( P均 >0 .0 5 ) ,有良好重复性 ,并将检测 7项指标所需的血量由 10 m l减至 2 m l,各种试剂 (一抗、二抗、APAAP复合物和底物 )用量由 5 0μl减至 5μl。结论 微板法节约了试剂及用血量 ,操作方便 ,效果良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细胞毒试验反应板 酶免疫细胞化学技术 细胞表面抗原 APA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癌TIL的提取、培养、表型分析及体外抗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廖贵清 毛祖彝 +3 位作者 章崇杰 刘杰 张平 魏大朋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1996年第2期95-98,共4页
本文对9例口腔癌手术切除的原发灶肿瘤标本的TIL进行了体外分离、培养、扩增、表型分析及NK和LAK活性测定。其中8例扩增获得成功,扩增倍数为10~1200(平均472.2)倍。表型分析表明,扩增后的TIL中CD,CD... 本文对9例口腔癌手术切除的原发灶肿瘤标本的TIL进行了体外分离、培养、扩增、表型分析及NK和LAK活性测定。其中8例扩增获得成功,扩增倍数为10~1200(平均472.2)倍。表型分析表明,扩增后的TIL中CD,CD和CD均有增加,但以CD、CD为主。抗瘤活性在培养4周左右达最高峰;NK和LAK活性分别为52%和44%。全部病例经肉汤培养基、沙氏培养基、支原体检测药盒及家兔发热试验未检测到细菌、真菌、支原体及热原质。本研究提示,口腔癌TIL的临床应用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浸润 淋巴细胞 口腔肿瘤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IFNα-2b对小鼠脾脏NK细胞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平 魏大鹏 +3 位作者 王蓉 赵宗容 王霞 蔡美英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08-408,427,共2页
目的 研究重组干扰素 α- 2 b(r IFNα- 2 b)对小鼠脾脏 NK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 ,了解该干扰素的生物学活性。方法 采用皮下给药的体内实验及 3 H- Td R掺入抑制法检测小鼠脾脏 NK细胞活性。结果  r IFNα- 2 b能显著提高小鼠脾脏 NK... 目的 研究重组干扰素 α- 2 b(r IFNα- 2 b)对小鼠脾脏 NK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 ,了解该干扰素的生物学活性。方法 采用皮下给药的体内实验及 3 H- Td R掺入抑制法检测小鼠脾脏 NK细胞活性。结果  r IFNα- 2 b能显著提高小鼠脾脏 NK细胞杀伤活性 ,且呈剂量依赖性 ,其高、中、低剂量各组的 NK活性分别为 65 .19± 17.5 6、44 .19± 14.30、35 .46± 17.49,与空白对照及阴性对照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r IFNα- 2 b能提高 NK细胞活性 ,并有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干扰素Α-2B 小鼠 NK活性 脾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细胞癌的HLA-Ⅰ类抗原表达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健 蔡美英 +2 位作者 黎光 魏大鹏 谭永淑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95-496,504,共3页
目的 确定体内原发性肝细胞癌细胞的 HL A - 类抗原表达情况。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L SAB法对 6例原发性肝细胞癌冰冻组织进行研究。结果  6例标本的肝癌细胞都有较强的 HL A- 类抗原表达。结论 从 HL A- 类抗原表达角度看 ,研... 目的 确定体内原发性肝细胞癌细胞的 HL A - 类抗原表达情况。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L SAB法对 6例原发性肝细胞癌冰冻组织进行研究。结果  6例标本的肝癌细胞都有较强的 HL A- 类抗原表达。结论 从 HL A- 类抗原表达角度看 ,研制肝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细胞癌 HLA-Ⅰ类抗原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生物胰治疗糖尿病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华 张平 章丛杰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51-154,共4页
为防止胰岛移植后的排斥反应,本实验以大鼠胰岛、琼脂糖和胶原为原料制成人工生物膜(Bioartitcialpancreas,BAP),并在体内外条件下,研究其胰岛素的分泌功能、免疫保护性以及在异种动物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此人工生物... 为防止胰岛移植后的排斥反应,本实验以大鼠胰岛、琼脂糖和胶原为原料制成人工生物膜(Bioartitcialpancreas,BAP),并在体内外条件下,研究其胰岛素的分泌功能、免疫保护性以及在异种动物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此人工生物胰能维持胰岛的分泌功能、降低胰岛移植物的免疫原性、移植后能纠正糖尿病小鼠的糖代谢紊乱、维持正常血糖水平。提示以胰岛、琼脂糖和胶原制成的人工生物胰不失为治疗糖尿病,减缓异种胰岛移植排斥反应的一种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生物胰 糖尿病 排斥反应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P70抗原呈递分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6
作者 郭建巍 蔡美英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00年第3期95-98,共4页
热休克蛋白 70 (HSP70 )是广泛存在于原核和真核细胞中的一组高度保守的蛋白质分子家族。其主要功能是促进与维持新生多肽的正确折叠 ,并且调节细胞的生长、发育、分化、死亡。HSP70还是免疫系统识别的主要抗原 ,在抗原的加工、处理和... 热休克蛋白 70 (HSP70 )是广泛存在于原核和真核细胞中的一组高度保守的蛋白质分子家族。其主要功能是促进与维持新生多肽的正确折叠 ,并且调节细胞的生长、发育、分化、死亡。HSP70还是免疫系统识别的主要抗原 ,在抗原的加工、处理和呈递以及效应T细胞的激活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来自同源肿瘤成份的HSP治疗小鼠肿瘤具明显的效果 ,是肿瘤肽的高效传递系统 ,是CD+ 8T细胞激活的佐剂。了解其功能对某些疾病发病机制的认识及开发预防和治疗用生物制品具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休克蛋白70 抗原呈递 分子结构 疫苗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叉呈递-树突状细胞行使功能的重要途径 被引量:1
17
作者 郭建巍 《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 CAS 2002年第2期65-69,共5页
树突状细胞 (DC)是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的重要调节剂。DC的一重要特征是通过交叉呈递使外源性抗原进入MHCⅠ类途径 ,从而将外源性的蛋白质抗原呈递给CD8+ T细胞 ,以诱导机体产生抗原特异性CTL。本文从主要的交叉呈递细胞DC入手 ,阐述... 树突状细胞 (DC)是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的重要调节剂。DC的一重要特征是通过交叉呈递使外源性抗原进入MHCⅠ类途径 ,从而将外源性的蛋白质抗原呈递给CD8+ T细胞 ,以诱导机体产生抗原特异性CTL。本文从主要的交叉呈递细胞DC入手 ,阐述了影响交叉呈递的因素 ;交叉呈递中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及交叉呈递的最终结果交叉激活和交叉耐受。对宿主抵抗病原微生物感染、诱导抗肿瘤免疫反应、疫苗研制和维持外周耐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交叉呈递 交叉激活 交叉耐受 抗原特异性CTL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负载肝癌相关抗原后诱导CTL的效应与机理研究
18
作者 郭建巍 秦力维 +1 位作者 蔡美英 黄健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247-249,共3页
目的 :探讨DC负载肝癌相关抗原后诱导CTL的效应与机理。方法 :用GM -CSF和IL - 4从健康人外周血诱导DC ,使之负载肝癌相关抗原 ,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负载肝癌抗原后DC对自身淋巴细胞的活化 ;分别用MTT法和ELISA检测负载肝癌相关抗原后DC活... 目的 :探讨DC负载肝癌相关抗原后诱导CTL的效应与机理。方法 :用GM -CSF和IL - 4从健康人外周血诱导DC ,使之负载肝癌相关抗原 ,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负载肝癌抗原后DC对自身淋巴细胞的活化 ;分别用MTT法和ELISA检测负载肝癌相关抗原后DC活化的淋巴细胞培养上清中TNF和IL - 1 2水平 ;用原位杂交检测淋巴细胞内IFN -γmRNA表达 ;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负载肝癌相关抗原DC活化后淋巴细胞表面Fas-L表达 ;最后检测负载肝癌相关抗原DC活化的淋巴细胞对肝癌细胞的特异性杀伤及淋巴细胞培养上清对肝癌细胞的非特异性抑制。结果 :负载肝癌相关抗原DC在体外诱导活化的淋巴细胞在体外对肝癌细胞的杀伤以特异性CTL为主 ,同时分泌较高水平Th1型细胞因子IL - 1 2和TNF ,负载抗原DC活化的淋巴细胞培养上清对肝癌细胞也具非特异性抑制作用。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肝癌相关抗原 肝癌特异性淋巴细胞 特异性杀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490对人外周血NK细胞活性及淋巴细胞转化功能的影响
19
作者 王蓉 张平 +1 位作者 魏大鹏 赵宗蓉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19-221,共3页
目的 研究 AG490对正常人外周血 NK细胞杀伤活性及淋巴细胞转化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体外实验 ,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NK细胞杀伤活性及细胞增殖情况。结果  AG490能抑制 IL - 2及 PHA诱导外周血单核细胞增殖的作用 ,并抑制 NK细... 目的 研究 AG490对正常人外周血 NK细胞杀伤活性及淋巴细胞转化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体外实验 ,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NK细胞杀伤活性及细胞增殖情况。结果  AG490能抑制 IL - 2及 PHA诱导外周血单核细胞增殖的作用 ,并抑制 NK细胞杀伤活性。结论  AG490作为一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能影响正常细胞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490 NK细胞活性 淋巴细胞转化功能 白细胞介素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突状细胞负载甲胎蛋白、细胞毒性T细胞表位肽后的免疫应答 被引量:7
20
作者 郭建巍 蔡美英 +3 位作者 魏大鹏 黄健 王霞 秦力维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78-180,共3页
目的 用负载hAFP 218-226位LLNQHACAV九肽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诱导自身淋巴细胞,使之话化为肝细胞癌(HCC)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并特异性杀伤HCC细胞。方法 在体外用GM-CSF和IL-4诱导HLA-A2~... 目的 用负载hAFP 218-226位LLNQHACAV九肽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诱导自身淋巴细胞,使之话化为肝细胞癌(HCC)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并特异性杀伤HCC细胞。方法 在体外用GM-CSF和IL-4诱导HLA-A2~+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使其分化为高纯度DC。用负载hAFP 218-226位LLNQHACAV九肽的DC诱导自身淋巴细胞,使之成为HCC特异性CTL。结果 诱导的DC分泌较高水平的IL-12(17.6~21.5pg/ml),其中以第7天为最高(21.5pg/ml),经DC和DC负载AFP表位肽后活化的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NF水平均比在IL-2条件下培养的未活化淋巴细胞高,L929细胞死亡百分率分别为80.6%和11.6%;经DC和DC负载AFP表位肽后活化的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2水平分别为20.5 pg/ml和46.9 pg/ml,经DC活化后淋巴细胞增殖指数大于3。活化后的淋巴细胞不但特异性杀伤HLA-A2^+的HCC细胞HenG2和负载AFP表位肽的T2细胞,而且还不同程度杀伤HLA-A3^+HCC细胞Alexander和其它表型HCC细胞,对NK细胞敏感的靶细胞慢性髓原白血病细胞K562 也有较强的杀伤作用。结论 负载hAFPHLA-A2限制性CTL九肽的DC对表达AFP HCC的研究和治疗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毒性T细胞 免疫应答 树突状细胞 DC CTL 甲胎蛋白 特异性杀伤 肝细胞癌 HCC 免疫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