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金匮要略教学的中医药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构成要素探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毕蕾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0年第20期4-6,共3页
《金匮要略》是中医临床经典课程,学生学习的主要目标是中医临床思维的构建和拓展。作为中医药院校的骨干课程,《金匮要略》课程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决定课程教学质量的核心因素之一,是培养中医药高素质人才的基本保障。基于临床经典课程,... 《金匮要略》是中医临床经典课程,学生学习的主要目标是中医临床思维的构建和拓展。作为中医药院校的骨干课程,《金匮要略》课程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决定课程教学质量的核心因素之一,是培养中医药高素质人才的基本保障。基于临床经典课程,教师教学能力包括中医药专业知识能力、教学认知及设计能力、教学操作能力、教学交流反思能力、教学研究及应用实践能力。通过解析教学能力构成要素,对于中医药教师的教学能力的提升及发展进行探讨,提出在教学能力普遍提高的基础上,按照课程性质,教学的需求及中医药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真正提升中医药教育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能力 构成要素 中医药 金匮要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远程临床实训”平台的《中医诊断学》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谷鑫 吴承玉 +1 位作者 唐德才 姜超 《中医药导报》 2021年第5期226-229,共4页
目的:讨论评价基于“远程临床实训”平台的《中医诊断学》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南京中医药大学2018级中医学专业本科学生,将中医184班作为试验组、中医185班作为对照组。试验组课堂教学阶段采取混合式教学模式,... 目的:讨论评价基于“远程临床实训”平台的《中医诊断学》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南京中医药大学2018级中医学专业本科学生,将中医184班作为试验组、中医185班作为对照组。试验组课堂教学阶段采取混合式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教学模式。在学期末,使用试卷考核、问卷调查等形式对教学效果进行考核,并采用“南琼考试系统N5”对试卷进行分析。结果:客观题型,试验组在A型题(单句型最佳选择题)和B型题(标准配伍题)得分正确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观题型,试验组在简答题和病案分析题的得分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生普遍反映基于“远程临床实训”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课堂气氛和学习兴趣,有利于中医诊断思维的形成,有效锻炼学生的诊断技能,有利于对中医认同感和自豪感的共鸣。结论:基于“远程临床实训”平台更利于学生加深各个知识及技能的记忆,对知识点的掌握更加精准细致,且能让学生有效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应对解释处理临床问题,提高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诊断学》 混合式教学 远程临床实训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桂枝五物汤减少铂蓄积预防奥沙利铂慢性外周神经毒性机制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魏国利 顾展丞 +4 位作者 李灵常 马骏 陈晨 钱峻 霍介格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467-1473,共7页
目的 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对铂蓄积的影响,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预防奥沙利铂慢性外周神经毒性可能机制。方法 45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空白组、奥沙利铂模型组、黄芪桂枝五物汤组,各15只。空白组予以腹腔注射5%葡萄糖注射液2 m... 目的 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对铂蓄积的影响,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预防奥沙利铂慢性外周神经毒性可能机制。方法 45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空白组、奥沙利铂模型组、黄芪桂枝五物汤组,各15只。空白组予以腹腔注射5%葡萄糖注射液2 mL·kg-1,其余4组按照4 mg·kg-1,2 mL·kg-1予以腹腔注射奥沙利铂造模,一周2次,共4周。黄芪桂枝五物汤组灌胃给药2.48 g·mL-1,每日1次,空白组、奥沙利铂模型组予等量0.9%NaCl溶液灌胃,每日1次。每周测量大鼠体重,Von Frey试验检测大鼠机械性缩足阈值。第28 d处死大鼠,解剖分离双侧坐骨神经、L4-5背根神经节,光镜、电镜观察理形态变化,测量背根神经节核仁大小变化。ICP-MS法检测背根神经节细胞内铂含量,qPCR检测细胞铂蓄积相关因子OCT2和ATP7A mRNA表达。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体重下降(P <0.05),机械性缩足阈值下降(P <0.05),随着剂量的累积越明显;坐骨神经神经纤维排列紊乱,背根神经节细胞核仁缩小,线粒体肿胀,背根神经节铂含量明显升高(P <0.01),铂摄入关键蛋白OCT2mRNA表达量增加(P <0.05),铂泵出关键蛋白ATP7A mRNA表达量无显著变化(P> 0.05);与模型组相比黄芪桂枝五物汤组大鼠体重无统计学差异(P> 0.05),未出现明显的机械性缩足阈值下降(P>0.05);坐骨神经、背根神经节细胞病理损伤轻,背根神经节铂含量明显降低(P <0.05),OCT2mRNA表达量减少(P <0.05),ATP7A mRNA表达量增加(P <0.05)。结论 黄芪桂枝五物汤可能通过下调背根神经节细胞中OCT2的表达,减少铂摄入,上调ATP7A mRNA的表达,促进铂泵出,从而减少背根神经节铂蓄积,发挥预防奥沙利铂慢性外周神经毒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桂枝五物汤 奥沙利铂 慢性外周神经毒性 铂蓄积 OCT2 ATP7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导来华留学研究生适应中国语言文化的探索与实践
4
作者 王光耀 战丽彬 王兴华 《现代教育科学》 2019年第10期108-111,共4页
本文通过调查研究,针对来华学习的研究生中存在难以适应中国语言文化等问题,采取了由任课教师增加课外辅导、引导读写听说、指导汉字书写技巧、提供中文语言的记忆和使用方法、开辟第二课堂、组织游览参观、扩大情境对话、增加语言交流... 本文通过调查研究,针对来华学习的研究生中存在难以适应中国语言文化等问题,采取了由任课教师增加课外辅导、引导读写听说、指导汉字书写技巧、提供中文语言的记忆和使用方法、开辟第二课堂、组织游览参观、扩大情境对话、增加语言交流等方法,有效地提升了来华留学研究生的语言交流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留学生管理 中国语言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味养肺汤通过调控p53/p21信号通路抑制Ⅱ型肺泡上皮细胞衰老抗肺纤维化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单 徐泳 +4 位作者 黄同杏 韩迪 王晶 魏云 周贤梅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54-763,共10页
目的探讨麦味养肺汤(麦冬、五味子、党参等)通过调控p53/p21信号通路抑制Ⅱ型肺泡上皮细胞(AECⅡ)衰老抗肺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麦味养肺汤组(60 g·kg^(-1)·d^(-1))和阳性对照组(吡... 目的探讨麦味养肺汤(麦冬、五味子、党参等)通过调控p53/p21信号通路抑制Ⅱ型肺泡上皮细胞(AECⅡ)衰老抗肺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麦味养肺汤组(60 g·kg^(-1)·d^(-1))和阳性对照组(吡非尼酮,0.3 g·kg^(-1)·d^(-1)),每组6只。采用气管滴注博来霉素(5 mg·kg-1)复制肺纤维化小鼠模型;造模后次日开始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给药21 d。检测并记录小鼠肺顺应性与肺阻力的变化;活体micro-CT成像法检测小鼠肺组织纤维化程度;采用HE、Masson染色法观察、评估肺组织炎症和纤维化程度;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肺组织中Ⅰ/Ⅲ型胶原的表达;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法测定肺组织细胞衰老情况;ELISA法测定肺组织中羟脯氨酸(Hyp)的含量;Western Blot法测定肺组织中Fibronectin、Vimentin、α-SMA、p53、p21、p16、SP-C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小鼠肺组织中p21、p16及SP-C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体质量显著下降(P<0.01),肺组织中炎症及纤维化评分均显著升高(P<0.01);肺顺应性显著下降(P<0.01),肺阻力显著增加(P<0.01);肺组织中Ⅰ/Ⅲ型胶原沉积量及Hyp含量显著增加(P<0.01);肺组织中Fibronectin、Vimentin、α-SMA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1);肺组织呈大面积SA-β-gal蓝染,细胞衰老程度明显,肺组织中p53、p21、p16等衰老相关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1);肺组织中p21、p16的红色荧光表达明显增强,Merge图像显示p21、p16与SP-C共染的橙色荧光明显增多,SP-C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麦味养肺汤组小鼠的体质量明显升高(P<0.05),肺组织中炎症及纤维化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P<0.01);肺顺应性明显上升(P<0.05),肺阻力显著下降(P<0.01);肺组织中Ⅰ/Ⅲ型胶原沉积量及Hyp含量显著减少(P<0.01);肺组织中Fibronectin、Vimentin、α-SMA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5);肺组织SA-β-gal蓝染明显减轻,细胞衰老程度得到明显改善,肺组织中p53、p21、p16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5,P<0.01);肺组织中p21与p16的红色荧光表达明显下调,Merge图像显示p21、p16与SP-C共染的橙色荧光明显减少,SP-C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结论麦味养肺汤能够减轻博来霉素诱导肺纤维化小鼠的肺组织炎症反应,改善胶原沉积,促进肺功能,可能与调控p53/p21信号通路抑制AECⅡ衰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味养肺汤 肺纤维化 Ⅱ型肺泡上皮细胞 细胞衰老 p53/p21信号通路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7与miR-29在糖尿病肾病发病中的作用及相关中药研究应用 被引量:8
6
作者 葛凡 薛梅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006-2011,共6页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造成患者出现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重要原因。研究发现,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miRNA)与 DN 的发生发展关系...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造成患者出现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重要原因。研究发现,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miRNA)与 DN 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MiR-571、miR-152、miR-1303、miR-192、miR-200、miR-21、miR-146、miR-23、miR-145、miR-126、miR-377 等多种 miRNAs 均参与了 DN 的发生发展过程。基于文献和课题组前期高通量测序筛选,对其中的差异miRNAs进行聚类分析与靶基因预测,结果发现miR-27和miR-29两种miRNA表达有显著差异,现就这两种miRNA参与调控糖尿病肾病关系、下游信号通路及相关中药研究应用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27 MIR-29 糖尿病肾病 信号通路 肾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法制备大豆蛋白成骨活性肽 被引量:5
7
作者 李宇 汪芳 +2 位作者 翁泽斌 宋海昭 沈新春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2885-2894,共10页
【目的】探究从大豆分离蛋白双酶分步酶解产物中分离促成骨细胞增殖肽的工艺,为大豆产品的开发提供参考。【方法】以促成骨细胞增殖活性作为测定指标,选用木瓜蛋白酶酶解大豆分离蛋白(SPI),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木瓜蛋白酶酶解产物... 【目的】探究从大豆分离蛋白双酶分步酶解产物中分离促成骨细胞增殖肽的工艺,为大豆产品的开发提供参考。【方法】以促成骨细胞增殖活性作为测定指标,选用木瓜蛋白酶酶解大豆分离蛋白(SPI),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木瓜蛋白酶酶解产物对成骨细胞的促增殖活性。采用pH-Stat法检测水解时间为1、2、3、4、5和6 h的木瓜蛋白酶酶解产物的水解度,并检测相应水解时间的酶解产物对成骨细胞的促增殖活性。然后分别采用截留分子量为30 kD和10 kD两种超滤膜对活性较高的酶解产物进行超滤,并测定各超滤组分对成骨细胞的促增殖活性。再将具有较高促成骨细胞增殖活性的超滤组分分别在0.5、1、1.5、2和2.5 h进行碱性蛋白酶酶解,并检测相应水解时间的酶解产物对成骨细胞的促增殖活性。然后选用交联葡聚糖(Sephadex G-15)对具有较高促成骨细胞增殖活性的酶解产物进行分离,并检测各分离组分对成骨细胞的促增殖活性。最后,对各分离组分进行氨基酸分析,并采用质谱(ESI-TOF MS/MS)对最高促成骨细胞增殖活性的分离组分进行结构鉴定,并筛选出具有较强促成骨细胞增殖的大豆活性肽。【结果】在浓度为200μg·mL^(-1)时,木瓜蛋白酶酶解物对成骨细胞的促增殖活性随着酶解时间的增加逐渐增强,当酶解时间为5 h时达到最高促增殖活性((118.24±2.73)%)。木瓜蛋白酶酶解产物经超滤分离、碱性蛋白酶酶解和凝胶过滤色谱分离后,对各分离组分进行氨基酸分析并筛选得到对成骨细胞具有最强增殖活性的组分F3,该组分的成骨细胞增殖率为(125.80±2.94)%,且F3中丙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等疏水性氨基酸以及芳香族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的含量明显高于其他组分。进一步通过质谱鉴定出F3主要由10个肽段组成。其中,DAMDGWFRL、GQTPLFPR、ADFYNPK、KDWYDIK的疏水性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以及必需氨基酸占比较高。对上述4个肽段进行活性测定,发现GQTPLFPR的促成骨细胞增殖活性最强,在浓度为100μmol·L^(-1)时,其成骨细胞增殖率为(129.11±3.12)%。【结论】采用双酶分步酶解结合超滤和凝胶过滤色谱等蛋白分离纯化技术,从大豆分离蛋白中分离纯化出了具有较强促成骨细胞增殖活性的多肽,为促成骨细胞增殖活性肽的制备和应用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分离蛋白 成骨细胞增殖 双酶分步酶解 分离纯化 活性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外泌体血清制备方法筛选及对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生物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司誉豪 马勇 尹恒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49-455,共7页
目的研究制备去外泌体血清的超速离心方法,并评估对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生物活性的影响,为研究成骨、破骨细胞来源外泌体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用NTA技术比较目前3种主流超速离心法以及商品化去外泌体血清的纳米颗粒去除效果,筛选... 目的研究制备去外泌体血清的超速离心方法,并评估对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生物活性的影响,为研究成骨、破骨细胞来源外泌体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用NTA技术比较目前3种主流超速离心法以及商品化去外泌体血清的纳米颗粒去除效果,筛选最佳方法,并用Western blot验证。然后将最佳去外泌体血清作为Exo-free组,普通胎牛血清作为对照组分别培养原代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利用ALP染色法、茜素红染色法观察成骨细胞成熟与矿化,EdU法检测成骨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分析凋亡情况;应用TRAP评估破骨细胞诱导情况,并记录骨吸收陷窝数量分析骨吸收功能。结果NTA显示方法一(纯胎牛血清,100000×g,4℃,离心18 h)所得去外泌体血清效果最佳,纳米颗粒清除率达99.31%,优于商品化血清及其他两种方法,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Western blot结果表明方法一所得血清中外泌体标志蛋白CD9、CD63、TSG101表达均明显下降。Exo-free组成骨细胞ALP染色阳性面积、矿化结节面积和增殖活性均略低于对照组,而早期与晚期凋亡率略高于对照组,但上述差异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Exo-free组与对照组骨髓单核细胞均在第5天呈现出明显融合迹象,且两组TRAP染色阳性面积及骨吸收陷窝数量不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方法一超速离心法(纯胎牛血清,100000×g,4℃,离心18 h)可高效去除血清外泌体,降低后续实验干扰,且去外泌体血清对成骨、破骨细胞生物活性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 外泌体 超速离心法 骨质疏松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LR4介导的细胞焦亡通路研究红景天苷预防心肌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2
9
作者 温方军 高磊 +1 位作者 胡益敏 石开虎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53-1059,共7页
目的探讨红景天苷对小鼠心肌纤维化和焦亡的影响及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红景天苷低、中、高剂量组,每组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5 mg/(kg·d)造模。自造模之日起,红景... 目的探讨红景天苷对小鼠心肌纤维化和焦亡的影响及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红景天苷低、中、高剂量组,每组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5 mg/(kg·d)造模。自造模之日起,红景天苷低、中、高剂量组小鼠每日灌胃红景天苷10、30、50 mg/kg,对照组和模型组小鼠每日灌胃生理盐水10 mL/kg,连续14 d。末次给药后处死小鼠,以苏木素-伊红染色法观察小鼠心肌组织病理变化并计算心肌细胞横径,Masson、Sirius Red染色法观察小鼠心肌组织纤维化程度并计算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小鼠心肌组织中Ⅰ型胶原蛋白(ColⅠ)、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Toll样受体4(TLR4)、NOD样受体蛋白3(NLRP3)、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消皮素D(GSDMD)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小鼠心肌组织中ColⅠ、α-SMA、TLR4、NLRP3、caspase-1、GSDMD的总蛋白表达水平及蛋白阳性细胞积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心肌细胞体积增大,心肌纤维排列紊乱,细胞基质明显增加,心肌组织中CVF显著升高,ColⅠ、α-SMA、TLR4、NLRP3、caspase-1、GSDMD的mRNA、总蛋白表达水平及蛋白阳性细胞积分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红景天苷中、高剂量组小鼠心肌细胞形态较清晰,心肌纤维化程度较低,心肌组织中以上指标水平均不同程度逆转,尤其是红景天苷高剂量组逆转程度最显著(P<0.05或P<0.01)。此外,红景天苷低剂量组部分纤维化和焦亡相关指标也在一定程度上逆转。结论红景天苷对心肌纤维化的发生、发展有明显的预防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TLR4介导的心肌细胞焦亡通路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景天苷 心肌纤维化 焦亡 TOLL样受体4 NOD样受体蛋白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玄驹胶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10
作者 于淑俊 江昊玥 +6 位作者 汤轶波 沈真如 王帅强 佟科锦 刘柘君 唐田 刘振权 《中国性科学》 2023年第7期87-91,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复方玄驹胶囊(CXC)治疗慢性前列腺炎(CP)的临床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中CXC治疗CP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自2007年1月至2022年8月29日。由两名研究人员按照上述方法进行文献查... 目的系统评价复方玄驹胶囊(CXC)治疗慢性前列腺炎(CP)的临床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中CXC治疗CP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自2007年1月至2022年8月29日。由两名研究人员按照上述方法进行文献查阅,并对文献进行纳入和排除的筛选。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21篇文献,累计3401例样本。Meta分析结果显示,CXC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升高(RR=1.32,95%CI为1.26~1.38,P<0.00001),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IH-CPSI)显著降低(MD=-6.16,95%CI为-7.56~-4.76,P<0.00001),但对不良反应无显著影响(RR=0.82,95%CI为0.50~1.33,P=0.42)。结论基于本研究,CXC可改善CP症状,对CP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但仍需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玄驹胶囊 慢性前列腺炎 有效性 不良反应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阴虚证病证结合分子网络模型的构建与初证 被引量:3
11
作者 郭航 战丽彬 +2 位作者 孙晓霞 陈宁 翁泽斌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1470-1478,共9页
目的运用网络生物学方法构建2型糖尿病(T2DM)阴虚证病证结合分子网络,探究其生物学基础,并进行实验验证。方法整合DisGeNET、DrugBank、TTD、MalaCards、OMIM、CTD、GEO数据库信息,获得T2DM疾病相关基因。运用社团发现算法将STRING数据... 目的运用网络生物学方法构建2型糖尿病(T2DM)阴虚证病证结合分子网络,探究其生物学基础,并进行实验验证。方法整合DisGeNET、DrugBank、TTD、MalaCards、OMIM、CTD、GEO数据库信息,获得T2DM疾病相关基因。运用社团发现算法将STRING数据库中的PPI网络划分为拓扑模块,将疾病相关基因映射至模块中获得T2DM疾病模块。将从SymMap、HPO、GeneCards数据库获取的阴虚证症状对应基因映射至疾病模块,从而筛选出T2DM阴虚证病证结合模块。再通过治疗T2DM西药对应靶点与模块靶点对应关系,以及滋阴方剂靶点与病证结合模块的相关性分析,验证结果的可靠性。借助Metascape平台对分子网络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最后采用温热伤阴法构建病证结合小鼠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阴虚证组、2型糖尿病组、2型糖尿病阴虚证组,取血清和下丘脑组织对预测的关键靶点进行验证。结果筛选出1514个T2DM疾病相关基因以及1547个T2DM阴虚证相关基因,确定了19个与T2DM密切相关的疾病模块,并将其中的7个与阴虚证相关的模块定义为T2DM阴虚证病证结合模块。经过西药靶点、滋阴方剂的验证,最终确立T2DM阴虚证病证结合核心模块Mem3、5、39。富集分析揭示生物学基础可能涉及糖脂代谢紊乱、免疫炎症、内分泌紊乱等诸多病理过程。对Mem5及Mem39的核心靶点白细胞介素6(IL-6)及鸟嘌呤核苷酸结合蛋白q多肽(GNAQ)介导通路相关蛋白即异源三聚体嘌呤核苷酸结合蛋白(Gq)、磷脂酶Cβ1(PLCβ1)、磷脂酶Cβ3(PLCβ3)蛋白进行验证,结果提示2型糖尿病阴虚证组小鼠血清中IL-6水平及下丘脑Gq、PLCβ1蛋白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2型糖尿病组(P<0.05或P<0.01)。结论G蛋白信号转导系统、糖脂代谢、免疫功能、炎症反应、内分泌紊乱等是2型糖尿病阴虚证核心生物学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阴虚证 网络生物学 病证结合模块
原文传递
栀子豉汤对慢性应激诱导的抑郁模型小鼠脑组织神经炎症和突触可塑性的影响 被引量:22
12
作者 陶伟伟 白子君 +3 位作者 岳启予 姚广大 胡玥 陈刚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73-1079,共7页
目的探究栀子豉汤的抗抑郁效果和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取5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氟西汀组和栀子豉汤高、低剂量组,每组10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采用慢性轻度不可预测应激建立抑郁模型,造模后栀子豉汤低... 目的探究栀子豉汤的抗抑郁效果和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取5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氟西汀组和栀子豉汤高、低剂量组,每组10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采用慢性轻度不可预测应激建立抑郁模型,造模后栀子豉汤低、高剂量组每日分别给予栀子豉汤3.25、6.50 g/kg灌胃,氟西汀组给予氟西汀混悬液20 mg/kg灌胃,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每天给予0.1 ml/10 g生理盐水灌胃,各组均灌胃3周。末次给药1 h后依次进行蔗糖偏好测试、悬尾实验、强迫游泳实验和旷场实验检测小鼠抑郁样表现,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小鼠海马中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1)、剪切型Gasdermin家族蛋白D(Cleaved GSDMD)、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8(IL-18)以及突触前膜蛋白神经突触素1(Synapsin-1)、突触后致密蛋白95(PSD-95)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免疫荧光法标记并定量小鼠脑组织离子钙结合衔接分子1(Iba-1)水平,采用高尔基染色法可视化海马神经元的树突与树突棘密度。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蔗糖偏好率降低,悬尾实验静止时间和强迫游泳实验静止时间延长,海马区NLRP3、Caspase-1、IL-1β、IL-18、Cleaved GSDMD蛋白表达及脑组织Iba-1蛋白荧光强度升高,Synapsin-1、PSD-95蛋白水平及树突棘密度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栀子豉汤高剂量组上述各指标均明显改善,且栀子豉汤高剂量组在降低IL-1β,升高Synapsin-1、PSD-95蛋白表达方面优于栀子豉汤低剂量组(P<0.05或P<0.01)。结论栀子豉汤对抑郁小鼠行为有改善效果,可能是通过抑制海马NLRP3活化,减少IL-1β、IL-18的释放,改善了突触损伤,增强神经可塑性,从而发挥抗抑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栀子豉汤 脑组织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 炎症小体 小胶质细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