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24篇文章
< 1 2 10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方油菜高精度冰冻低温灾害评估模型的构建及验证
1
作者 韩超信 郭建茂 韩永翔 《农业与技术》 2025年第3期38-43,共6页
本文构建融合了气温、冻雨和持续时间的油菜冰冻低温指标集,利用耦合了BTC冻雨参数化方案的WRF模式,结合配料法,开发出高精度油菜冰冻低温灾害评估模型,并用2008年特大冰冻个例验证该模型的适用性。结果显示,模型不但能够较准确地模拟2... 本文构建融合了气温、冻雨和持续时间的油菜冰冻低温指标集,利用耦合了BTC冻雨参数化方案的WRF模式,结合配料法,开发出高精度油菜冰冻低温灾害评估模型,并用2008年特大冰冻个例验证该模型的适用性。结果显示,模型不但能够较准确地模拟2008年特大冰冻雨雪灾害中冻雨的发生范围和冻雨量,而且能够模拟出油菜不同生育期冰冻低温灾害等级的时空演变特征。在冰冻发生的时段内,同一时刻油菜苗期和开花期的灾害等级并不一致,苗期仅在1月24-29日湖北和安徽出现了2~3级灾害,而开花期在整个冰冻雨雪天气时段于贵州、湖南、湖北和江西等地分别在不同时刻出现了2~3级冰冻低温灾害。高精度的油菜冰冻低温灾害等级量化了各地区的受灾情况,远比政府灾情评估调查给出的宏观数据更加精细,这为政府进一步的灾害评估和抗灾救灾提供了理论和量化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生育期 冰冻低温指标 灾害等级 评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扩散理论的南方双季早稻气象灾害风险评估 被引量:27
2
作者 王学林 黄琴琴 柳军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712-722,共11页
小满寒(GBC)和高温热害(HTD)是影响南方双季早稻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最主要的农业气象灾害。为了提高双季早稻气象灾害的预测预报能力,利用双季稻区142个站点1960-2012年常规气象观测数据,根据前人研究的关于小满寒和高温热害临界气象指... 小满寒(GBC)和高温热害(HTD)是影响南方双季早稻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最主要的农业气象灾害。为了提高双季早稻气象灾害的预测预报能力,利用双季稻区142个站点1960-2012年常规气象观测数据,根据前人研究的关于小满寒和高温热害临界气象指标,统计分析各站点历年发生小满寒和高温热害次数,运用信息扩散理论对双季早稻种植区各站点进行精细化风险评估。结果表明:(1)双季早稻小满寒及高温热害年平均发生次数空间分布差异显著,小满寒发生次数由南向北大致呈逐级递增趋势,呈明显的带状分布,高温热害频发区主要集中在湖南衡阳、双峰、郴州一带,江西大部分地区以及浙江金华、衢州、丽水附近,湖北甲鱼、武汉、黄石以及安徽安庆部分地区。(2)小满寒和高温热害至少发生1次及以上的概率值空间分布特征较为相似,大部分地区均表现为明显的高概率区,重现期较短,再现率较高;小满寒及高温热害超越概率值低概率区随着年发生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小。(3)随着年发生次数的明显增加,早稻小满寒及高温热害重现期短的站点数减少,重现期长的站点数相应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稻 小满寒 高温热害 风险评估 信息扩散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谷媛媛 许蔚萍 赵飞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2年第23期132-134,共3页
为社会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当今国内外高等教育的潮流,而校企合作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就国贸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南京信息工程工程大学滨江学院课程设置的实际情况,提出如何构建... 为社会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当今国内外高等教育的潮流,而校企合作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就国贸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南京信息工程工程大学滨江学院课程设置的实际情况,提出如何构建合理的外贸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体系,从而有效提高外贸人才的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学院 国际经贸专业 人才培养 校企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扩散方法的中国台风灾害年月尺度风险评估 被引量:24
4
作者 高歌 黄大鹏 赵珊珊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600-1610,共11页
利用1985—2014年中国台风灾情和社会经济资料,对中国年和月尺度的台风直接经济损失的时空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并采用信息扩散方法开展损失风险评估,为提高台风灾害风险管理能力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全国年及7—9月各月的直接经济损失均呈... 利用1985—2014年中国台风灾情和社会经济资料,对中国年和月尺度的台风直接经济损失的时空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并采用信息扩散方法开展损失风险评估,为提高台风灾害风险管理能力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全国年及7—9月各月的直接经济损失均呈增加趋势。直接经济损失的月际变化特征明显,8月致灾台风个数多、损失最严重;与1985—1994年相比,后两个10年年内变化幅度大,且9—10月损失大于6—7月。随着直接经济损失水平的增加,发生中、高风险的地区逐渐减少,年直接经济损失≥50亿、≥100亿元水平下,浙江风险概率为全国最高。在10年、20年、30年一遇三个风险水平下,浙江、广东、福建、广西年直接经济损失一直维持特重灾等级;20年、30年一遇风险水平下,北方地区的山东与辽宁年和8月、河北年台风直接经济损失也达特重等级,防台应对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 直接经济损失 风险评估 多时间尺度 信息扩散方法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扩散理论的江苏省雷电灾害风险评估 被引量:5
5
作者 李霞 宋喃喃 +3 位作者 刘银萍 焦雪 杨婷娅 缪佩 《暴雨灾害》 2021年第5期564-568,共5页
雷电灾害已日益成为影响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灾害之一。基于信息扩散理论建立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对江苏省2008—2019年雷电灾害事故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江苏省雷电灾害事故多集中于320次·a-1内,约1.9 a一遇,而发生880次&... 雷电灾害已日益成为影响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灾害之一。基于信息扩散理论建立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对江苏省2008—2019年雷电灾害事故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江苏省雷电灾害事故多集中于320次·a-1内,约1.9 a一遇,而发生880次·a-1以上的概率较小,约38.2 a一次;人身伤亡风险主要集中在12人·a-1内,约1.8 a一遇,大于30人·a-1的伤亡次数则约14.1 a发生一次;经济损失风险值为650万元·a-1的累积发生概率为58.62%,而2250万元·a-1的发生概率极低,仅为1.84%。定量化的计算分析数据可使人们对雷电灾害事故有更深入的了解,并为相关政府部门制定防灾减灾决策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扩散理论 雷电灾害 风险评估 发生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市浦口区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进山 王红蕾 《气象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71-280,共10页
以南京市浦口区为研究区域,从应急管理、优化方案设计两方面完善了该区域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体系,给出了11个适用于各类气象灾害事件的普适性GIS优化算法,并通过事件编码实现子事件和算法的对接,为各类气象灾害事件的应对方案提供了算法... 以南京市浦口区为研究区域,从应急管理、优化方案设计两方面完善了该区域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体系,给出了11个适用于各类气象灾害事件的普适性GIS优化算法,并通过事件编码实现子事件和算法的对接,为各类气象灾害事件的应对方案提供了算法设计基础。通过对南京浦口一次暴雨灾害应急处置案例进行剖析,证实了完备的预案体系和优化的算法设计能明显提高灾害应急管理效率,显著减少生命财产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灾害 应急管理 应急响应预案 优化算法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承灾体空间化的湖南省高温灾害风险评估
7
作者 王金虎 王钰尧 王宇豪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5期14958-14967,共10页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统计年鉴数据、NPP-VIIRS(NPOESS preparatory project-visible infrared imaging radiometer)夜光数据以及土地利用等数据,对湖南省的高温灾害进行空间分析,从而更准确地揭示其对人口、社会经济、农业等方面的影响...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统计年鉴数据、NPP-VIIRS(NPOESS preparatory project-visible infrared imaging radiometer)夜光数据以及土地利用等数据,对湖南省的高温灾害进行空间分析,从而更准确地揭示其对人口、社会经济、农业等方面的影响。以湖南省2015—2020年的历史气象、地理信息等数据为基础,综合运用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抗灾减灾能力等要素,构建高温灾害风险评估模型。结果表明:①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GDP进行空间分配,并完成线性校正后的结果与统计值的偏差为2.73%;②孕灾环境因素中,在远离河流以及人口稠密的平原区,更易出现高温灾害;③湖南省从南到北的高温危险度呈“高-低-高”的趋势,其中高危险度区集中在湖南省东北部以及岳阳市的北部,次高危险度区集中在湖南北部以及长沙部分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灾害 承灾体 空间化 风险评估 湖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灾害对橡胶树的影响及风险评估综述 被引量:4
8
作者 刘琰琰 韩冬 +1 位作者 杨菲 杨再强 《福建林业科技》 2016年第3期244-252,共9页
系统论述了影响我国南方橡胶树生长、发育和产量的3种气象灾害(寒害、台风灾害、旱灾)的致灾指标和致灾机理,并简述了橡胶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的研究进展,可为我国橡胶树的栽培管理和防灾减灾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 橡胶树 寒害 台风 旱灾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水稻生产的综合气象灾害风险评估 被引量:10
9
作者 邵立瑛 申双和 +1 位作者 高磊 褚荣浩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2期232-239,共8页
选用江苏省72个县市1951~2010年的水稻产量资料,利用五年直线滑动平均法分离出趋势产量和气象产量,以减产率大于5%作为受灾的界限,统计各县市灾害发生的频次,采用小波分析法分析其周期规律;通过灾年平均减产率、变异系数、风险指数和... 选用江苏省72个县市1951~2010年的水稻产量资料,利用五年直线滑动平均法分离出趋势产量和气象产量,以减产率大于5%作为受灾的界限,统计各县市灾害发生的频次,采用小波分析法分析其周期规律;通过灾年平均减产率、变异系数、风险指数和抗灾性能四个因素,构成综合风险评估模型,根据评估模型计算灾害风险度,对江苏省地区水稻生产的农业气象灾害进行风险区划并对结果进行检验。研究表明:①江苏省地区水稻产量的年代变化主要1951~1963年,1972~1986年以及1997~2005年,其余时间段产量波动较为平缓;②1951~2010年水稻受灾频次存在8年、16年、28年、32年、53年、58年时间尺度的显著周期性变化,以28年、32年为周期的震荡最强,是水稻受灾频次的第一主周期;③水稻综合风险度基本沿西北-东南分布,北部高于南部。获得了各种农业气象灾害综合影响下江苏省水稻生产的风险水平,可以为未来农业生产中水稻栽培管理、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 水稻 农业气象灾害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平原夏玉米不同生育阶段大风灾害危险性评估
10
作者 吴雅欣 何奇瑾 +7 位作者 刘佳鸿 肖潇 孙未伟 石雨鑫 周可欣 周思佳 马色力麦 王荣万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7-264,275,共9页
[目的]大风灾害是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科学评估大风灾害危险性对夏玉米生产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夏玉米拔节后不同生育阶段最大风速和大风日数的时空分布特征,筛选并利用历史倒伏案例验证区域适用的夏玉米... [目的]大风灾害是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科学评估大风灾害危险性对夏玉米生产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夏玉米拔节后不同生育阶段最大风速和大风日数的时空分布特征,筛选并利用历史倒伏案例验证区域适用的夏玉米大风倒伏判别指标,运用风险区划方法,评估了华北平原夏玉米不同生育阶段的大风倒伏危险性。[结果](1)1980—2019年以来,华北平原夏玉米拔节后最大风速和大风日数均呈显著的波动式下降趋势,空间上由东部向中西部逐渐递减。(2)夏玉米拔节后以轻度倒伏为主,区域平均的倒伏发生概率为44.5%,重度倒伏发生概率最小,为7.8%;拔节—抽雄阶段最易发生倒伏。(3)夏玉米拔节后大风倒伏概率总体呈逐渐降低趋势,但2011年以后局部地区拔节—抽雄期大风倒伏有极端加剧的趋势。(4)夏玉米大风灾害危险性分布整体上呈现由东向西逐渐递减的趋势,东部为高风险地区,中部大部分地区为中风险区,北部和西部部分地区为低风险地区。[结论]尽管近年来最大风速和大风日数均呈下降趋势,但华北平原局部地区夏玉米大风倒伏有加剧趋势,需要加强防灾减灾相关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大风灾害 大风日数 危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扩散的东南沿海台风灾害风险评估 被引量:21
11
作者 于小兵 俞显瑞 +1 位作者 吉中会 卢逸群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3-77,共5页
台风灾害频发对东南沿海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基于信息扩散理论的风险评估模型,根据2001-2015年期间的台风受灾、成灾和绝收面积,对我国东南沿海的山东、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的台风灾害展开风... 台风灾害频发对东南沿海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基于信息扩散理论的风险评估模型,根据2001-2015年期间的台风受灾、成灾和绝收面积,对我国东南沿海的山东、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的台风灾害展开风险评估。评估结果表明:台风灾害对风险水平的影响是随着相对损失的增大,风险概率下降;从台风灾害相对灾损量平均值来看,海南以54. 19%占据首位,山东以5. 29%垫底;广东、福建、浙江、海南、上海和广西受到台风灾害的风险很高,呈现出台风灾害高、风险发生周期短、频率高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扩散 台风灾害 风险评估 东南沿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沧州市小麦干旱气象灾害风险评估 被引量:4
12
作者 高操 陈希 +2 位作者 张方敏 韩典辰 李连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21期223-226,共4页
基于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理论,建立以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灾害承受体脆弱性和防灾抗灾能力为主的评估体系,选取河北省沧州市1986—2017年的逐日降水量、小麦播种面积、减产率等指标,利用GIS分析技术和加权综合评价方法,对河... 基于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理论,建立以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灾害承受体脆弱性和防灾抗灾能力为主的评估体系,选取河北省沧州市1986—2017年的逐日降水量、小麦播种面积、减产率等指标,利用GIS分析技术和加权综合评价方法,对河北省沧州市小麦干旱气象灾害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大面积的小麦干旱灾害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青县地区、沧州市区,大多是由于干旱致灾因子危险性较大所致;东部承载体易损性相对低,导致干旱灾害发生的风险较低;沧州市区西部的环境敏感性特别高,市区北部防灾减灾能力较差,市区西部的小麦干旱灾害发生风险高于东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气象干旱灾害 GIS分析技术 风险区划 加权综合评价方法 河北省沧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沧州市暴雨气象灾害风险评估 被引量:4
13
作者 高操 韩典辰 +2 位作者 赵晓涵 张方敏 李连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22期210-213,249,共5页
基于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理论,建立以致灾因素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灾害承受体脆弱性和防灾抗灾能力为主的评估体系,选取河北省2010-2018年的暴雨频次、暴雨强度、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等指标,利用GIS分析技术和加权综合评价方法,对沧州... 基于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理论,建立以致灾因素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灾害承受体脆弱性和防灾抗灾能力为主的评估体系,选取河北省2010-2018年的暴雨频次、暴雨强度、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等指标,利用GIS分析技术和加权综合评价方法,对沧州市暴雨气象灾害风险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大面积的暴雨灾害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东部的海兴、黄骅和盐山地区,该地区暴雨发生危险性和环境敏感性较大;中南部地势低且平坦,环境敏感性和承载体易损性相对低,导致暴雨灾害发生的风险较低;沧州市区的承载体易损性特别高,市区西部的防灾减灾能力也较差,导致沧州市区西部的暴雨灾害发生风险高于东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气象灾害 GIS分析技术 风险区划 加权综合评价方法 河北省沧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沧州市雷暴气象灾害风险评估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文韬 高操 +1 位作者 韩典辰 李连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7期229-232,共4页
基于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理论,建立以致灾因素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灾害承受体脆弱性和防灾抗灾能力为主的评估体系,选取2010-2018年雷暴频次、极大雷电活动频次、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等指标,利用GIS分析技术和加权综合评价方法,对沧州... 基于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理论,建立以致灾因素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灾害承受体脆弱性和防灾抗灾能力为主的评估体系,选取2010-2018年雷暴频次、极大雷电活动频次、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等指标,利用GIS分析技术和加权综合评价方法,对沧州市雷暴气象灾害风险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大面积的雷暴灾害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任丘地区、沧州市区、海兴北部地区和黄骅市东南部地区,主要是由于雷暴致灾因子危险性较大;中西部环境敏感性和承载体易损性相对低,导致雷暴灾害发生的风险较低;沧州市区的承载体易损性特别高,市区东部承灾体易损性也较差,导致沧州市区东部的雷暴灾害发生风险高于东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暴气象灾害 GIS分析技术 风险区划 加权综合评价方法 沧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地区水稻洪涝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 被引量:23
15
作者 杨建莹 霍治国 +2 位作者 吴立 张桂香 汪天颖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64-577,共14页
为全面评估水稻洪涝的综合风险,基于自然灾害系统理论和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方法,利用西南地区(重庆、四川、贵州和云南)193个气象站1961-2012年逐日降水资料、396个县(市)1981-2012年水稻产量、面积资料和17个农气站点水稻生育期数据... 为全面评估水稻洪涝的综合风险,基于自然灾害系统理论和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方法,利用西南地区(重庆、四川、贵州和云南)193个气象站1961-2012年逐日降水资料、396个县(市)1981-2012年水稻产量、面积资料和17个农气站点水稻生育期数据,以及西南地区数字高程(DEM)数据,构建区域水稻洪涝灾害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暴露性、孕灾环境敏感性和区域抗灾能力指数,以及综合风险评价模型,对西南地区水稻洪涝进行风险分析与区划。结果表明:(1)水稻不同生育阶段洪涝等级风险概率分布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洪涝危险性表现为移栽分蘖期>拔节孕穗期>抽穗成熟期;全生育期高、次高危险区主要分布于云南南部和东北部、贵州南部,以及四川的成都、眉山和德阳地区。(2)基于不同时间序列的水稻相对暴露率明显波动,水稻生产承灾体高、次高暴露区主要集中在四川东北部和重庆地区;孕灾环境高、次高敏感区主要位于云南北部、四川南部和贵州东南部地区;水稻洪涝低抗灾能力区主要位于贵州。(3)西南地区水稻洪涝综合风险呈由中部向四周递增的趋势,高、次高风险区主要位于贵州南部、云南南部和四川东北部地区,低风险区位于重庆南部和云南北部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涝灾害 农业气象 风险分析 区划 一季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早稻高温逼熟气象灾害指数保险费率的厘定 被引量:24
16
作者 孙擎 杨再强 +4 位作者 殷剑敏 俞开炬 袁小康 余焰文 高丽娜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61-566,共6页
以江西早稻"五优157"为试材,于2012年在早稻灌浆期利用人工气候室模拟高温逼熟的气候模式(白天35℃/夜间28℃分别持续2、4、6、8、10、12、14、16d),建立早稻减产率与高温持续天数间的关系模型。再依据江西省11个市1960-2007... 以江西早稻"五优157"为试材,于2012年在早稻灌浆期利用人工气候室模拟高温逼熟的气候模式(白天35℃/夜间28℃分别持续2、4、6、8、10、12、14、16d),建立早稻减产率与高温持续天数间的关系模型。再依据江西省11个市1960-2007年气象数据,采用Weibull分布模型模拟不同地区发生高温逼熟的概率,结合减产率模型确定免赔额为15%、30%、45%的保险纯费率。结果表明:"五优157"的减产率(y,%)与灌浆期高温持续天数(x)呈对数函数关系,即y=32.082lnx-22.681;鹰潭和赣州地区的高温逼熟发生概率较高,达87.5%,抚州、景德镇、宜春和萍乡等地区较低,均在70%以下;江西省高温逼熟气象灾害指数保险纯费率呈北高南低的趋势,鹰潭地区的纯费率最高,达4.707%,宜春地区的纯费率最低,为2.138%。研究认为在免赔额为30%时的纯费率较适宜,研究结果可为江西省早稻开展政策性气象指数保险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灾害 气象指数保险 纯费率 WEIBULL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暴雨洪涝灾害脆弱性评估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25
17
作者 温泉沛 周月华 +4 位作者 霍治国 李兰 方思达 史瑞琴 车钦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547-557,共11页
基于湖北省76个气象站1961-2016年逐日降水资料、2004-2016年主汛期(6-8月)主要暴雨过程的灾情资料以及《降雨过程强度等级》行业标准,通过灰色关联法和曲线拟合法,针对强降水过程,构建湖北省暴雨洪涝灾害脆弱性曲线模型,其中2004-2015... 基于湖北省76个气象站1961-2016年逐日降水资料、2004-2016年主汛期(6-8月)主要暴雨过程的灾情资料以及《降雨过程强度等级》行业标准,通过灰色关联法和曲线拟合法,针对强降水过程,构建湖北省暴雨洪涝灾害脆弱性曲线模型,其中2004-2015年数据用于模型的构建和回代检验,2016年数据用于模型的外延预评估,以期定量化评估强降水过程造成的暴雨洪涝灾害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受灾面积比重、受灾人口比重、直接经济损失比重和表征灾情综合影响的综合相对灾情指数作为脆弱性定量化评估对象,构建的湖北省暴雨洪涝灾害脆弱性曲线模型,在外延预评估中,除直接经济损失比重的一致准确率为60%外,其它指标的一致准确率均在80%以上,等级预评估检验误差均在1个等级以内,模型评价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洪涝灾害 脆弱性曲线 湖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isher判别的南方双季稻低温灾害等级预警 被引量:14
18
作者 吴立 霍治国 +4 位作者 杨建莹 肖晶晶 张蕾 于彩霞 张桂香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96-406,共11页
为了建立南方双季稻低温灾害综合预测预警技术体系,基于南方双季稻种植区1961 2010年708个气象站的逐日气象资料、水稻生育期资料和低温灾害发生的气象行业标准,采用Fishe r判别分析法、因子膨化法、相关性分析法,利用SPSS软件构建早稻... 为了建立南方双季稻低温灾害综合预测预警技术体系,基于南方双季稻种植区1961 2010年708个气象站的逐日气象资料、水稻生育期资料和低温灾害发生的气象行业标准,采用Fishe r判别分析法、因子膨化法、相关性分析法,利用SPSS软件构建早稻春季低温灾害高风险区(Ⅰ区)未来10 d、晚稻寒露风高风险区(Ⅰ区)、主灾区(Ⅱ区)未来5 d的低温灾害发生等级逐日滚动预警模型。其中,1961 2009年资料用于模型构建和回代检验,2010年资料用于模型的外延预测。结果表明:早稻、晚粳稻、晚籼稻Ⅰ区平均外延预测基本一致准确率分别达到90.5%,74.2%,80.3%,晚粳稻、晚籼稻Ⅱ区平均外延预测基本一致准确率分别为89.4%和80.3%。构建的南方双季稻低温灾害逐日滚动预警模型的外延预测基本一致准确率多超过80%,等级预测检验误差总体上在1个等级以内,模型评价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季稻 低温灾害 因子膨化 FISHER判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风灾害评估中的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量:32
19
作者 巩在武 胡丽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03-213,共11页
找出影响台风灾害评估的重要因子对于更科学、更合理地采集评估信息,建立灾情数据库具有重要意义。以浙江省为例,从致灾因子、承灾体和防灾减灾能力3个方面的25个影响因子,以死亡人数、倒塌房屋数、农作物受灾面积、直接经济损失和灾情... 找出影响台风灾害评估的重要因子对于更科学、更合理地采集评估信息,建立灾情数据库具有重要意义。以浙江省为例,从致灾因子、承灾体和防灾减灾能力3个方面的25个影响因子,以死亡人数、倒塌房屋数、农作物受灾面积、直接经济损失和灾情指数为评价指标,通过相关分析方法找出评价指标影响较大的因子。利用所选取的因子,通过回归分析,对死亡人数、受灾农田面积、倒塌房屋间数和灾情指数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采用所提方法选取的因子去评估灾情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评估 灰关联度分析 影响因子 台风 因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嵌入式Web服务器的微气象信息远程监控系统设计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永宏 李海峰 +2 位作者 王丽华 钱承山 毛海强 《电子器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50-1256,共7页
针对目前对于微气象环境远程监测与控制的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B/S系统架构的远程微气象环境信息监控系统,系统的数据采集与控制通过WSN(无线传感器网络)实现;嵌入式Web服务器完成数据处理与存储等功能;应用HTML5+CSS+Java Scipt技术设... 针对目前对于微气象环境远程监测与控制的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B/S系统架构的远程微气象环境信息监控系统,系统的数据采集与控制通过WSN(无线传感器网络)实现;嵌入式Web服务器完成数据处理与存储等功能;应用HTML5+CSS+Java Scipt技术设计了用户前端监控界面;经过实际系统测试,本设计实时性好、采集数据精确、界面友好,满足了用户对特定区域的微气象环境进行远程监测与控制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技术 微气象 监测与控制 B/S 嵌入式WEB服务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