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7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床检验信息系统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吴向东 马百坤 黄宇峰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1年第z1期8-9,共2页
目的 :建立临床信息网络系统 (lanoratory inform ation system,L IS)对检验科检验数据的采集、检测结果的保存、报告输送及日常科务工作的管理实现自动化。 方法 :医学检验中心计算机局域网拟采用以太网结构 ,配置一台服务器。网络操... 目的 :建立临床信息网络系统 (lanoratory inform ation system,L IS)对检验科检验数据的采集、检测结果的保存、报告输送及日常科务工作的管理实现自动化。 方法 :医学检验中心计算机局域网拟采用以太网结构 ,配置一台服务器。网络操作系统采用 windows NT server 4.0中文版 ,数据库管理系统采用 SQL server 7.0 ,各工作站操作系统采用 windows 9x。医学检验系统软件选用 Power Builder 6 .0。 结果 :1使用本信息系统可实现检验科日常工作管理计算机化 ;使检验科检测项目及数据的采用、检测结果的保存与输送实现自动化 ;2可打印统一的中文报告单 ,彻底避免手工填写引起的差错 ;3提高工作效率 ,缩短了检验报告单的发出时间 ;4减少了因报告单传递而引起的交叉感染 ;5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6杜绝了漏费现象。 结论 :使用临床检验信息系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检验 计算机 网络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检验诊断工作中的人文思考 被引量:4
2
作者 黄宇烽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6年第3期193-194,共2页
关键词 临床检验 实验诊断 人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液检验中存在的问题及纠正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黄宇烽 徐元诚 《实用男科杂志》 CSCD 1995年第2期136-138,共3页
精液检验中存在的问题及纠正方法黄宇烽,徐元诚关键词精液,生精细胞,常规检验随着男性学领域研究工作的不断开拓,评价男性生育力的各项检测手段日益更新,精液分析也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我国沿用几十年的精液常规检查存在一定... 精液检验中存在的问题及纠正方法黄宇烽,徐元诚关键词精液,生精细胞,常规检验随着男性学领域研究工作的不断开拓,评价男性生育力的各项检测手段日益更新,精液分析也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我国沿用几十年的精液常规检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知识老化,设备过时和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液 生精细胞 常规检验 不育症 男性 生育力
全文增补中
加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随机对照治疗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26
4
作者 苏欣 施毅 +4 位作者 夏锡荣 邵海枫 李珍大 申萍 张晓琳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2年第2期149-151,156,共4页
目的 :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方法评价加替沙星治疗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经临床确诊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 4 8例 ,其中治疗组 2 3例 ,口服加替沙星 0 .4g ,每天 1次 ;对照组 2 5例 ,口服左氧氟沙星 0 .2 g ... 目的 :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方法评价加替沙星治疗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经临床确诊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 4 8例 ,其中治疗组 2 3例 ,口服加替沙星 0 .4g ,每天 1次 ;对照组 2 5例 ,口服左氧氟沙星 0 .2 g ,每天 2次 ,疗程均为 7~ 14天。  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痊愈率分别为 69.6% ( 16/ 2 3 )与72 .0 % ( 18/ 2 5 ) ,有效率分别为 10 0 %与 96.0 % (P >0 .0 5 )。两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 10 0 %与 90 .0 % (P =0 .192 ) ,两组间临床和细菌学疗效差异不显著。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 11.5 % ( 3 / 2 6)与 4 .0 % ( 1/ 2 5 ) ,均为消化道反应。两组分别有 8例 ( 3 0 .8% )和 9例 ( 3 6% )患者出现实验室检查异常 ,主要为转氨酶和淀粉酶轻度升高 ,但不影响治疗。 结论 :加替沙星抗菌谱广 ,抗菌活性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替沙星 左氧氟沙星 随机对照研究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线莲体外抑制LDL氧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张春妮 许国平 +3 位作者 汪俊军 刘畅 张燕 张辰宇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6年第2期117-120,共4页
目的:探讨金线莲(Anoectoch ilus roxburgh ii)的抗脂质氧化能力。方法:在体外用Cu2+介导低密度脂蛋白(LDL)氧化,加入各种剂量的金线莲乙醇提取液,通过测定LDL氧化过程中产生的共轭双烯含量、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BARS)含量和电泳迁移... 目的:探讨金线莲(Anoectoch ilus roxburgh ii)的抗脂质氧化能力。方法:在体外用Cu2+介导低密度脂蛋白(LDL)氧化,加入各种剂量的金线莲乙醇提取液,通过测定LDL氧化过程中产生的共轭双烯含量、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BARS)含量和电泳迁移率的变化,分析金线莲对LDL氧化易感性和脂质过氧化程度的影响。结果:金线莲浓度为1μl/m l时,将LDL的氧化延滞时间延长了1.5倍,从(8.8±0.4)m in至(13.0±0.8)m in。随着金线莲浓度的增加,LDL的氧化延滞时间逐渐延长。金线莲降低LDL的TBARS值呈剂量依赖性,同时,显著减慢LDL的电泳迁移率。结论:金线莲能有效地减小LDL的氧化易感性,降低LDL的脂质过氧化程度,具有一定的抗脂质氧化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线莲 抗氧化 低密度脂蛋白 氧化易感性 脂质过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循环免疫复合物诱导巨噬细胞胆固醇酯蓄积 被引量:17
6
作者 汪俊军 李雯 +3 位作者 刘恋 周毓 张春妮 范乐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193-195,F003,共4页
 目的:探讨氧化、天然低密度脂蛋白循环免疫复合物(Ox -LDL- IC)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方法:采用人源的氧化、天然LDL与异源的抗载脂蛋白B(apoB)结合制备IC,观察不同浓度的Ox- LDL -IC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胆固醇酯蓄积和泡沫细胞形成...  目的:探讨氧化、天然低密度脂蛋白循环免疫复合物(Ox -LDL- IC)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方法:采用人源的氧化、天然LDL与异源的抗载脂蛋白B(apoB)结合制备IC,观察不同浓度的Ox- LDL -IC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胆固醇酯蓄积和泡沫细胞形成的影响。 结果:氧化、天然LDL- IC均可引起巨噬细胞内胆固醇酯大量堆积,其效果强于Ox -LDL(P<0. 001),而且随剂量的增加而升高,并转化为泡沫细胞;而天然LDL、抗apoB处理的巨噬细胞内未见胆固醇酯的堆积。 结论:LDL- IC可导致巨噬细胞转化为泡沫细胞,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脂蛋白 自身免疫 巨噬细胞 泡沫细胞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蛋白(a)氧化和自身免疫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被引量:22
7
作者 汪俊军 顾振华 +1 位作者 张春妮 范乐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5年第8期740-742,共3页
脂蛋白(a)[Lp(a)]作为心、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AS)性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已得到公认,但其致病机制一直存有许多未解之谜。大量证据表明,体内存在氧化Lp(a)[Ox-Lp(a)],Ox-Lp(a)结构和生物特性已发生显著改变,它促进泡沫细胞的形成,增加对... 脂蛋白(a)[Lp(a)]作为心、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AS)性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已得到公认,但其致病机制一直存有许多未解之谜。大量证据表明,体内存在氧化Lp(a)[Ox-Lp(a)],Ox-Lp(a)结构和生物特性已发生显著改变,它促进泡沫细胞的形成,增加对纤溶系统功能的损伤,因而加速AS进程。AS斑块处存在Ox-Lp(a),而且Ox-Lp(a)、自身抗体以及Lp(a)循环免疫复合物,在体内均可被检测出,可见其启动了机体的免疫应答反应。作者对Lp(a)氧化、自身抗体与AS发生的关系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蛋白(a) 氧化修饰 自身免疫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梨汁对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春妮 吉维民 +3 位作者 庄一义 陈大宁 刘小转 强红娟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0年第6期366-368,共3页
目的 :探讨刺梨汁的抗动脉粥样硬化机制。 方法 :在刺梨汁参与下 ,氧化的极低密度脂蛋白 (Ox- VL DL)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孵育一段时间 ,通过测定细胞胆固醇含量和观察细胞形态改变 ,分析刺梨汁对 Ox- VL DL 促泡沫细胞形成的影响。 结... 目的 :探讨刺梨汁的抗动脉粥样硬化机制。 方法 :在刺梨汁参与下 ,氧化的极低密度脂蛋白 (Ox- VL DL)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孵育一段时间 ,通过测定细胞胆固醇含量和观察细胞形态改变 ,分析刺梨汁对 Ox- VL DL 促泡沫细胞形成的影响。 结果 :较低浓度的刺梨汁能明显抑制 Ox- VL DL 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胆固醇酯的堆积 (P<0 .0 0 1) ,并呈浓度依赖性。刺梨汁浓度为 2 μl/m l和 4μl/ml时 ,Ox- VL DL 堆积的细胞胆固醇酯含量分别被抑制了 5 9.8%和 90 .1%。形态学观察显示 ,经刺梨汁处理的巨噬细胞猩红阳性染色显著减少。 结论 :刺梨汁通过抑制Ox- VL DL 的促泡沫细胞形成来实现其抗动脉硬化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梨汁 极低密度脂蛋白 氧化修饰 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子蛋白17mRNA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9
作者 李芳秋 杨爱龙 +4 位作者 刘群 刘琦 吴元赭 郑宁 刘锦霞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5年第6期493-495,共3页
目的:测定精子蛋白(Sp)17mRNA在肿瘤组织中表达情况。方法:设计合成特异性引物,建立测定人Sp17mRNA的RTPCR的方法,以β肌动蛋白(βactin)作为内标。检测13份原发卵巢癌组织标本、3份卵巢癌腹水标本和13份其他肿瘤组织标本。用正常睾丸组... 目的:测定精子蛋白(Sp)17mRNA在肿瘤组织中表达情况。方法:设计合成特异性引物,建立测定人Sp17mRNA的RTPCR的方法,以β肌动蛋白(βactin)作为内标。检测13份原发卵巢癌组织标本、3份卵巢癌腹水标本和13份其他肿瘤组织标本。用正常睾丸组织RNA作模板进行RTPCR作为阳性对照,正常卵巢组织为阴性对照。阳性对照可出现2个条带,其中Sp17扩增产物近500bp,βactin产物234bp。阴性对照仅出现βactin条带。结果:13份原发卵巢癌组织标本中,11例表达Sp17mRNA,阳性率为84.6%。3份卵巢癌腹水标本中,1份检出Sp17mRNA。其他肿瘤组织标本全部阴性。结论:Sp17mRNA在原发卵巢恶性肿瘤中高水平表达,可以作为临床诊断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子蛋白17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卵巢癌 诊断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多态性诊断额外染色体和46,XX/46,XY嵌合体起源 被引量:7
10
作者 崔英霞 王咏梅 +2 位作者 姚兵 朱培元 黄宇烽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4年第9期775-778,共4页
目的 :了解额外染色体和 4 6 ,XX/ 46 ,XY嵌合体的起源。 方法 :用短重复序列 (STR)分别对核型为 4 7,XX ,+2 1和 4 6 ,XX的一对孪生姐妹、4 7,XY ,+13男婴、4 6 ,XX/ 46 ,XY嵌合体的患儿进行检测。 结果 :4 7,XX ,+2 1和4 6 ,XX的孪... 目的 :了解额外染色体和 4 6 ,XX/ 46 ,XY嵌合体的起源。 方法 :用短重复序列 (STR)分别对核型为 4 7,XX ,+2 1和 4 6 ,XX的一对孪生姐妹、4 7,XY ,+13男婴、4 6 ,XX/ 46 ,XY嵌合体的患儿进行检测。 结果 :4 7,XX ,+2 1和4 6 ,XX的孪生姐妹 15个STR位点检测显示有 8个位点不一致 ,孪生姐姐的D2 1S11位点有 3个微卫星标记物 ,其中2个源自母亲。 4 7,XY ,+13患儿的D13S317位点有 3个微卫星标记物 ,其中 2个源自父亲。 4 6 ,XX/ 46 ,XY患儿 8个位点显示父源的 2个微卫星标志物 ,13个位点显示母源的 1个标记物。 结论 :4 7,XX ,+2 1和 4 6 ,XX为双卵孪生姐妹 ,孪生姐姐额外 2 1号染色体源自母亲的第一次减数分裂不分离。 4 7,XY ,+13患儿额外 13号染色体源自父亲的第一次减数分裂不分离。 4 6 ,XX/ 46 ,XY患儿检测结果可解释为其母卵子经孤雌分裂产生了 2个DNA相同的配子 ,分别与X和Y精子受精 ,产生 2个合子在发育的早期阶段融合成 1个胚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重复序列 微卫星标记物 额外染色体 46 XX/46 XY嵌合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痰真菌培养的结果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珍大 张小卫 +2 位作者 邵海枫 王卫萍 秦卫松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3年第2期148-148,149,共2页
关键词 肺部真菌感染 老年患者 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PBP2a型苯唑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邵海枫 谢玮 +1 位作者 王卫萍 李珍大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103-104,108,共3页
目的 :探讨从临床分离的表型为苯唑西林 (OXA)耐药 (OR)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金葡菌 )是否存在mecA基因以外的耐药机制。 方法 :表型为OXA耐药 (OR)的金葡菌 130株 ,其中五种非β 内酰胺类药物 (庆大霉素、环丙沙星、林可霉素、四环素、... 目的 :探讨从临床分离的表型为苯唑西林 (OXA)耐药 (OR)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金葡菌 )是否存在mecA基因以外的耐药机制。 方法 :表型为OXA耐药 (OR)的金葡菌 130株 ,其中五种非β 内酰胺类药物 (庆大霉素、环丙沙星、林可霉素、四环素、红霉素 )三种以上耐药 (OR R) 12 5株 ,三种以上敏感 (OR S) 5株 ;表型为OXA敏感 (OS)的金葡菌 ,五种非 β 内酰胺类药物 3种以上耐药 (OS R) 14株。采用OXA ,OXA/克拉维酸 (CA)双纸片扩散试验 ,青霉素和苯唑西林酶浸出三维试验和mecA基因聚合酶链反应 (PCR)三种试验 ,分别检测青霉素酶、苯唑西林酶和mecA基因。 结果 :130株OR和 14株OS双纸片试验均为阴性 ,三维试验中青霉素酶均阳性 ,苯唑西林酶均阴性。 12 5株OR R型菌均检出mecA基因 ;5株OR S菌中有 3株未检出mecA基因 ,2株检出mecA基因 ;14株OS R菌均未检出mecA基因。 结论 :表型为OXA耐药而非 β 内酰胺类药物以敏感为主的金葡菌中 ,存在mecA基因和苯唑西林酶均为阴性的耐药型菌株 ,占OXA耐药株中的 2 .3% (3/ 130 )。其耐药机制可能与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ECA基因 青霉素结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乳腺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表达与癌细胞凋亡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铭 于泽平 +2 位作者 刘福坤 虞伟 吴波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1年第2期126-131,共6页
目的 :探讨原发性乳腺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表达与细胞凋亡发生基因表达的相关性及其预后意义。 方法 :应用端粒酶 TRA P- PCR电泳、银染及 EL ISA法、凋亡细胞原位检测 (TU NEL法 )和 S- P免疫组化染色等技术 ,分别对端粒酶定性和定量... 目的 :探讨原发性乳腺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表达与细胞凋亡发生基因表达的相关性及其预后意义。 方法 :应用端粒酶 TRA P- PCR电泳、银染及 EL ISA法、凋亡细胞原位检测 (TU NEL法 )和 S- P免疫组化染色等技术 ,分别对端粒酶定性和定量测定其活性 (TA)、计算凋亡指数 (AI)、检测凋亡相关基因 Bcl- 2和 p5 3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TA定性检测平均阳性率为 89.8%、定量测定吸光值中位数 0 .6 3± 0 .2 9,均明显高于正常乳腺和良性病变组织(P<0 .0 5 ) ,其表达阳性率高者预后较差 ,5年累积生存率 (6 0 .3% )低于阴性者 (77.4% ) ,二者有显著差异 (P<0 .0 5 ) ,但酶表达与患者年龄、临床 TNM分期、肿瘤大小、发生部位、病理学类型、淋巴结转移等无关。 AI中位数4.83± 0 .74,与 TA表达高度相关 (r=0 .7331,P <0 .0 5 ) ,凋亡相关基因 Bcl- 2和 p5 3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 3.4%和 40 .7% ,其中 Bcl- 2表达水平与 TA、AI高低呈高度正相关 (r=0 .7814,P<0 .0 5 ) ,p5 3与之呈负相关 (r=- 0 .6 2 5 5 ,P<0 .0 5 ) ;经多变量 Cox回归分析显示仅 TA、AI对乳腺癌患者生存期有影响 ,TA阳性率高、AI>4.0 %者的平均生存时间短于 TA阴性、AI<4.0 %者 (P<0 .0 5 )。此外 ,术前接受化疗者的 TA表达水平低于未化疗者 (6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乳腺癌 端粒酶 细胞凋亡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胆固醇酯转运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应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汪俊军 庄一义 +2 位作者 刘小传 李勇 强宏娟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8年第4期23-26,共4页
目的:自行制备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ETP)单克隆抗体(McAb),建立人血清CETP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调查中国人群CETP参考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杂交瘤技术制备CETPMcAb。用棋盘试验确定E... 目的:自行制备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ETP)单克隆抗体(McAb),建立人血清CETP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调查中国人群CETP参考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杂交瘤技术制备CETPMcAb。用棋盘试验确定ELISA法的反应条件;进行灵敏度、精密度、回收率、特异性试验。结果:制备出一株特异性好、反应性强的CETPMcAb。筛选出ELISA法最佳反应条件,样本稀释2000倍,可检测0.28~4.52mg/L的血清CETP水平;平均批内CV为4.9%,平均批间CV为10.2%;平均回收率为92.5%~97.2%;特异性高。检测结果同国外实验室ELISA法高度相关。1128例参考人群血清CETP浓度为1.84±1.55mg/L,女性高于男性;随着年龄增高,CETP浓度降低。冠心病患者CETP浓度为2.66±2.08mg/L,较相应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结论:该法具有方便、快速、准确、特异等优点,对了解CETP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中的作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固醇酯转运蛋白 单克隆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参考值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埃希菌高产AmpC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5
作者 王锦娜 邵海枫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6年第2期167-171,共5页
大肠埃希菌(E.coli)中的ampC基因与其他革兰阴性细菌不同,染色体上的ampC基因启动子与延胡索酸还原酶(frdABCD)操纵子中的frdD基因重叠,衰减子是延胡索酸还原酶操纵子的转录终止子,缺少ampC调节基因ampR,所以携带野生型基因的E.coliAmp... 大肠埃希菌(E.coli)中的ampC基因与其他革兰阴性细菌不同,染色体上的ampC基因启动子与延胡索酸还原酶(frdABCD)操纵子中的frdD基因重叠,衰减子是延胡索酸还原酶操纵子的转录终止子,缺少ampC调节基因ampR,所以携带野生型基因的E.coliAmpC酶的产量非常低,临床意义不大。但近年来出现了高产AmpC酶的E.coli,对其进行研究发现,ampC基因启动子、衰减子或ampC编码区的突变,或从其他细菌获得强启动子或携带强启动子的序列插入,或从其他细菌获得调节基因ampR等都可能导致染色体型AmpC酶的高产。质粒型ampC基因在E.coli中的出现是AmpC酶高产的另一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AMPC酶 启动子 衰减子 质粒型AMPC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5^+B细胞的变化及其与肝功能指标的相关性 被引量:9
16
作者 杨瑞宁 李芳秋 武建国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1年第2期99-102,共4页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 CD5 + B细胞的变化及其与肝功能指标的相关性。 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 CD5 + B细胞的变化 ;采用 HITACHI717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项肝功能指标。 结果 :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外...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 CD5 + B细胞的变化及其与肝功能指标的相关性。 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 CD5 + B细胞的变化 ;采用 HITACHI717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项肝功能指标。 结果 :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 CD5 + B细胞与正常无显著差异 ;随着慢性乙型肝炎到慢性重症乙型肝炎、最后转变为肝硬化的病情变化 ,患者外周血 CD5 + B细胞百分率与 AL T、AST、GGT、TB和 DB的升高呈正相关 (P<0 .0 1) ,而与 AL P、L DH、TP和 AL B不相关。 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慢性重症乙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体内有大量 CD5 + B细胞活化。 CD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5^+B细胞 乙型肝炎 肝功能指标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白色念珠菌p47抗原ELISA法的建立及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5
17
作者 邵海枫 李保仝 +2 位作者 杨毓华 王卫萍 张小卫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0年第6期378-380,共3页
目的 :建立检测血清中白色念珠菌相对分子质量 470 0 0 (p47)抗原的实验室方法 ,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亲和层析纯化白色念珠菌 p47抗原 ,制备抗 p47单抗和多抗 ,建立 EL ISA法检测血清中 p47抗原 ,并以美国 Biom erica公司试... 目的 :建立检测血清中白色念珠菌相对分子质量 470 0 0 (p47)抗原的实验室方法 ,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亲和层析纯化白色念珠菌 p47抗原 ,制备抗 p47单抗和多抗 ,建立 EL ISA法检测血清中 p47抗原 ,并以美国 Biom erica公司试剂盒对照 ,同时检测血液病患者和念珠菌培养阳性的患者。 结果 :血液病组 6 9例患者中 ,本法检测 10例阳性 ,Biomerica法 9例阳性 ;培养阳性组 12 6例患者 ,本法检测 8例阳性 ,Biom erica法 6例阳性。两种方法的阳性符合率为 40 %。 结论 :对怀疑侵袭性念珠菌感染的患者 ,检测血清中 p47抗原是一种有应用前景的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念珠菌 抗原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调素的分子识别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8
作者 赵慧斌 李晓军 武建国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3年第11期846-849,共4页
钙调素 (CaM ) ,作为细胞内Ca2 + 信号传导途径中的主要信号转导分子 ,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中 ,介导调控由Ca2 + 引起的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 ,参与并调节细胞的增生、分化、运动等基本代谢过程。对CaM的结构及分子识别机制的研究 ,有助于... 钙调素 (CaM ) ,作为细胞内Ca2 + 信号传导途径中的主要信号转导分子 ,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中 ,介导调控由Ca2 + 引起的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 ,参与并调节细胞的增生、分化、运动等基本代谢过程。对CaM的结构及分子识别机制的研究 ,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细胞信号传导、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 ,对新药开发和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作者就近几年来有关CaM结构及分子识别机制的研究现状作一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调素 分子识别 钙调素结合蛋白 基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对8种革兰阴性杆菌敏感性的比较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咏梅 李珍大 邵海枫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3年第11期875-875,共1页
关键词 美罗培南 亚胺培南 革兰阴性杆菌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脂血症患者血清脂蛋白(a)及其特异性循环免疫复合物水平 被引量:6
20
作者 陈大宁 汪俊军 张春妮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100-102,共3页
目的 :分析不同高脂血症患者脂蛋白 (a)〔Lp(a)〕及其特异性循环免疫复合物 (CIC)水平 ,探讨三酰甘油(TG)对Lp(a)及Lp(a) CIC水平的调节作用。  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法分析 2 32例不同高脂血症患者血浆Lp(a) ,Lp(a) ... 目的 :分析不同高脂血症患者脂蛋白 (a)〔Lp(a)〕及其特异性循环免疫复合物 (CIC)水平 ,探讨三酰甘油(TG)对Lp(a)及Lp(a) CIC水平的调节作用。  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法分析 2 32例不同高脂血症患者血浆Lp(a) ,Lp(a) CIC和低密度脂蛋白 (LDL) CIC水平。  结果 :Lp(a)水平在高TG组患者最低 ;高总胆固醇 (TC)组患者最高 ;而混合组患者水平低于对照组。Lp(a) CIC、LDL CIC在高TG组患者水平最低 ;高TC组患者最高。TG水平分别与Lp(a) (r=- 0 .15 ,P <0 .0 5 ) ,Lp(a) CIC (r =- 0 .2 0 ,P <0 .0 1)及LDL CIC (r =- 0 .2 14 ,P <0 .0 1)呈负相关。而Lp(a) CIC水平与Lp(a) (r =0 .6 5 ,P <0 .0 0 1)呈正相关 ,LDL CIC水平与LDL C (r =0 .4 3,P <0 .0 0 1)呈正相关。 结论 :高TG患者血浆Lp(a)及其CIC水平下降 ;不同高脂血症患者Lp(a) CIC、LDL CIC水平的变化随L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蛋白(a) 低密度脂蛋白 循环免疫复合物 三酰甘油 高脂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