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的职能 被引量:4
1
作者 栾建凤 唐荣才 朱培元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8期1695-1696,共2页
关键词 医院管理 输血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血科管理制度的实施与效果 被引量:13
2
作者 严京梅 栾建凤 +4 位作者 姚根宏 朱培元 叶东 董凤霞 刘业梅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189-191,共3页
血液输注在临床抢救生命中无可替代,临床输血存在许多隐患,安全用血问题尤为突出。目前,血液质量控制的血站建设部分已有国家标准,而医院输血科的制度建设及管理尚无统一标准,输血科管理制度的实施将为这方面的建设提供重要参照依据。... 血液输注在临床抢救生命中无可替代,临床输血存在许多隐患,安全用血问题尤为突出。目前,血液质量控制的血站建设部分已有国家标准,而医院输血科的制度建设及管理尚无统一标准,输血科管理制度的实施将为这方面的建设提供重要参照依据。文中就输血科管理制度的实施和效果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科 管理 制度建设 实施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9770例输血前血型不规则抗体患者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34
3
作者 唐雯 朱培元 +3 位作者 严京梅 叶东 闫芳 栾建凤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72-275,共4页
目的患者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可避免免疫性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文中分析患者血型不规则抗体分布情况,确保安全输血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8月间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拟输血患者29 770例。通过微柱凝胶法进行血型... 目的患者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可避免免疫性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文中分析患者血型不规则抗体分布情况,确保安全输血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8月间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拟输血患者29 770例。通过微柱凝胶法进行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及交叉配血。初筛为不规则抗体阳性患者,再采用谱细胞分析,确定不规则抗体的特异性。结果 29770例患者中有120例抗体阳性,约占0.4%;不规则抗体的种类分别为:Rh系统67例、Lewis系统5例、Kidd系统3例、MNS系统7例、抗体特异性不明确38例;其中女性患者70例,男性患者50例。妊娠史是女性产生不规则抗体的主要原因(65.7%)。结论临床上少数患者存在血型系统不规则抗体,女性患者中尤以有妊娠史者为著。输血前对患者采用微柱凝胶法进行抗体筛查和交叉配血可为患者及时和安全输血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规则抗体 输血安全 微柱凝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与常规凝血试验指导临床输血的对比 被引量:50
4
作者 侯涛 赵广超 +2 位作者 邵小宝 栾建凤 朱培元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10期739-741,共3页
目的分析血栓弹力图(TEG)与常规凝血四项各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和一致性,评价两种方法指导临床输血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220例患者的TEG、凝血四项和血常规检测结果,将TEG的主要参数凝血因子激活时... 目的分析血栓弹力图(TEG)与常规凝血四项各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和一致性,评价两种方法指导临床输血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220例患者的TEG、凝血四项和血常规检测结果,将TEG的主要参数凝血因子激活时间(R)、血块形成速率参数(K)、弹力图最大切角(α-Angle)和弹力图最大振幅(MA)与凝血试验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以及PLT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Kappa一致性分析,采用ROC曲线评价各参数预测输血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R与PT、APTT均呈正相关(P均<0.01),K与Fib和PLT均呈负相关(P均<0.01),α-Angle与Fib、PLT均呈正相关(P均<0.01),MA与Fib、PLT均呈正相关(P均<0.01);R与PT、APTT判断是否低凝的Kappa值分别为0.205和0.338(P均<0.01),K与Fib、PLT的Kappa值分别为0.432和0.481(P均<0.01),α-Angle与Fib、PLT的Kappa值分别为0.323和0.497(P均<0.01),MA与Fib、PLT的Kappa值分别为0.510和0.587(P均<0.01);R、K、α-Angle、MA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98、0.835、0.833、0.786,PT、APTT、Fib、PLT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3、0.855、0.736和0.855。结论 TEG与凝血试验及PLT检测结果相关,但一致性不强;凝血四项和PLT检测结果预测输血总体优于TEG,但应结合患者临床症状指导临床输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弹力图 凝血试验 输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预警与输血链的全面质量管理 被引量:19
5
作者 梁文飚 唐荣才 +8 位作者 栾建凤 吴敏慧 魏小玲 纪云鹏 周春 朱培元 王锐 朱红芹 严京梅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4,共3页
关键词 血液预警 输血链 全面质量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两次血型制减少ABO不相容输血风险的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朱培元 董凤霞 +3 位作者 栾建凤 叶东 严京梅 姚根宏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993-996,共4页
目的评估两次血型制在防止标本差错导致ABO不相容输血中的作用。方法对于需要或可能需要输血的患者,实施输血前采集2份单独的标本测定ABO/RhD血型。记录和分析输血前标本中错误标识和错误采集的比率。结果2007年7月—2009年6月,共接收到... 目的评估两次血型制在防止标本差错导致ABO不相容输血中的作用。方法对于需要或可能需要输血的患者,实施输血前采集2份单独的标本测定ABO/RhD血型。记录和分析输血前标本中错误标识和错误采集的比率。结果2007年7月—2009年6月,共接收到79115人份输血前相容性测试标本,检出273份错误标识的标本,错误标识标本比为1/290;校正的错误采集标本比为1/1485(基于47507份多次标本中检出23份错误采集标本,校正因子为1.3912)。在23份错误采集的标本中,9份(39%)可导致ABO不相容的红细胞输注。结论两次血型制可减少因标本错误标识和错误采集所致ABO不相容输血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型 标本 输血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输血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18
7
作者 朱培元 栾建凤 +4 位作者 叶东 严京梅 周同彬 雷千红 姚根宏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8年第7期755-757,762,共4页
为确保血液和血液成分的安全和合理使用,必须加强临床输血的质量管理。根据ISO9001:2000标准,文中建立了有效的临床输血质量管理体系,其关键控制点涵盖了人员、设备、试剂、环境、血液储存、运输与发放、输血不良反应和计算机管理系统... 为确保血液和血液成分的安全和合理使用,必须加强临床输血的质量管理。根据ISO9001:2000标准,文中建立了有效的临床输血质量管理体系,其关键控制点涵盖了人员、设备、试剂、环境、血液储存、运输与发放、输血不良反应和计算机管理系统等。编写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标准操作规程和质量记录,所有有效文件必须经授权和受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管理体系 临床输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体金法快速检测输血相关传染病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雷千红 邵小宝 +2 位作者 相晓 栾建凤 朱培元 《临床误诊误治》 2011年第8期12-13,共2页
目的评估胶体金法在紧急或特殊情况下快速检测HBsAg、抗-HCV、抗-HIV和抗-TP的可行性。方法同时使用胶体金法和酶联免疫吸附(ELISA)试验检测6209份标本的HBsAg、抗-HCV、抗-HIV和抗-TP抗体,比较分析两种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结果以EL... 目的评估胶体金法在紧急或特殊情况下快速检测HBsAg、抗-HCV、抗-HIV和抗-TP的可行性。方法同时使用胶体金法和酶联免疫吸附(ELISA)试验检测6209份标本的HBsAg、抗-HCV、抗-HIV和抗-TP抗体,比较分析两种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结果以ELISA法检测结果为标准,胶体金法检测的特异性从高到低依次为抗-HCV(99.92%)、抗-HIV(99.90%)、HBsAg(99.76%)和抗-TP(99.74%);灵敏度从高到低依次为抗-HIV(100%)、HBsAg(97.42%)、抗-HCV(91.67%)和抗-TP(85.83%)。结论在紧急或特殊情况下胶体金法可作为输血前输血相关传染病的检测方法,但存在漏检和误报的风险,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 胶体金法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传染病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血前患者检测传染病指标的重要意义 被引量:15
9
作者 万柏珍 徐雅平 +1 位作者 王石云 栾建凤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5期2913-2913,共1页
关键词 传染病控制 输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质量改进程序减少输血前标本差错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培元 相晓 +3 位作者 栾建凤 叶东 严京梅 姚根宏 《临床误诊误治》 2011年第8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程序(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CQI)对减少输血前标本差错的效果。方法统计2007年7月~2011年3月我科收到的输血前血液标本169599份,其中2007年7月~2009年6月79115份(实施CQl前),2009年7月~2011年3...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程序(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CQI)对减少输血前标本差错的效果。方法统计2007年7月~2011年3月我科收到的输血前血液标本169599份,其中2007年7月~2009年6月79115份(实施CQl前),2009年7月~2011年3月90484份(实施CQI后)。对所有标本实施两次ABO血型验证。自2009年7月起,针对错误标识和错误采集的标本采取CQI过程,比较实施CQI前后的错误标识标本和校正的错误采集标本比例。结果实施CQI后,错误标识标本比例从1/2.90增加到1/207,但随着时间进展而逐渐下降;校正的错误采集标本比例从1/1485降至1/4133,并维持在较低水平。结论实施CQI有助于改进标本采集过程,减少标本采集错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 持续质量改进 医疗差错 危害减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1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施益群 雷千红 +1 位作者 叶东 周同彬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3年第12期1888-1889,共2页
关键词 输血/副作用 RH—HR血型系统 IDD血型系统 血型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输血工作的主要风险与防范措施 被引量:13
12
作者 栾建凤 《临床误诊误治》 2011年第8期1-3,共3页
输血工作是一项高风险的医疗工作,其安全涉及医疗活动的各个层面,由输血引发的医疗纠纷逐年增多。医院管理层存在的输血安全风险包括风险意识和职能意识不强、人员和设备配置不足、环节管理薄弱。临床科室存在的输血安全风险主要是告知... 输血工作是一项高风险的医疗工作,其安全涉及医疗活动的各个层面,由输血引发的医疗纠纷逐年增多。医院管理层存在的输血安全风险包括风险意识和职能意识不强、人员和设备配置不足、环节管理薄弱。临床科室存在的输血安全风险主要是告知义务不到位、输血申请不规范、适应证把握不严、输血核查不严谨、输血记录不完整。输血科存在的输血安全风险体现在输血相关检验不规范、相容性输血使用不够、核查不严格、质量意识淡薄、安全卫生的意识淡化、信息管理落后及为临床服务能力不强等。故各级医务工作者应正确分析输血工作中存在的风险,采取相应的控制和防范措施,提高输血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 风险调节 综合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输血反应的发生及对策 被引量:2
13
作者 姚根宏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11年第2期188-190,共3页
急性输血反应种类多、诊断复杂,安全和科学处理急性输血反应须遵循一系列原则。本文就急性输血反应的分类、发生及对策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急性输血反应 血液制品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血后的丙型肝炎及其预防
14
作者 姚根宏 周同彬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S1期103-104,共2页
输血后的丙型肝炎及其预防姚根宏,周同彬(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输血科210002)丙型肝炎是一种血清型肝炎,国外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志愿供血者的抗-HCV阳性率为0.25%~1.2%[1,2],丙型肝炎约占70~95%;心... 输血后的丙型肝炎及其预防姚根宏,周同彬(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输血科210002)丙型肝炎是一种血清型肝炎,国外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志愿供血者的抗-HCV阳性率为0.25%~1.2%[1,2],丙型肝炎约占70~95%;心脏手术病人感染丙肝者占2%~5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 供血者 流行病学研究 丙肝抗体 献血员 受血者 心脏手术 自身输血 血清型 血制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阵列技术在输血医学中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
15
作者 洪萍 朱培元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5期415-418,共4页
关键词 微阵列 输血 病毒 血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复输血导致产生免疫性抗-E抗体 被引量:5
16
作者 严京梅 周同彬 +3 位作者 施益群 董风霞 闫芳 周薇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181-181,183,共2页
关键词 输血 IGG 抗-E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变保温材料在血液长途运输中的应用 被引量:26
17
作者 叶东 栾建凤 +3 位作者 朱培元 姚根宏 严京梅 汤时杰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8期581-582,共2页
目的探讨以相变保温材料作为悬浮红细胞长途运输保温材料的可行性。方法在分别装有悬浮红细胞54U的简易运血箱和本院研发的运血箱中,各放置自行研制的相变保温材料12袋,于运输途中火车停站时观察运血箱中温度。结果在近72h的运输过程中... 目的探讨以相变保温材料作为悬浮红细胞长途运输保温材料的可行性。方法在分别装有悬浮红细胞54U的简易运血箱和本院研发的运血箱中,各放置自行研制的相变保温材料12袋,于运输途中火车停站时观察运血箱中温度。结果在近72h的运输过程中,悬浮红细胞的温度始终维持在1—7℃,达到运输红细胞的温度要求。结论利用该相变保温材料可有效保障72h以内血液运输的温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材料 血液运输 温度控制 悬浮红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中残余白细胞的潜在免疫作用 被引量:15
18
作者 栾建凤 严京梅 +2 位作者 雷千红 叶东 唐秋美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72-74,共3页
目的 探讨开展血浆去除白细胞工作的必要性。方法 用Nageotte计数法、流式细胞分析和双向混合淋巴细胞培养的方法 ,对血浆中白细胞的数量、亚群情况、存活情况及同种免疫原性进行分析。结果 新鲜血浆中残余的白细胞约为 3.3×10... 目的 探讨开展血浆去除白细胞工作的必要性。方法 用Nageotte计数法、流式细胞分析和双向混合淋巴细胞培养的方法 ,对血浆中白细胞的数量、亚群情况、存活情况及同种免疫原性进行分析。结果 新鲜血浆中残余的白细胞约为 3.3×10 5/袋 ,经过 3个月的冻存后尚有近 30 %的白细胞存活并显示一定的同种免疫活性。结论 新鲜血浆的输注有引起同种免疫作用的危险 ,大量使用新鲜血浆如血浆置换等必须考虑白细胞的去除 ,如经济条件允许 ,输注去白细胞的血浆无疑是最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 残余白细胞 潜在免疫作用 白细胞滤除 流式细胞术 同种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甲素对嘌呤霉素所致足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1
19
作者 姚根宏 栾建凤 +4 位作者 叶东 朱培元 严京梅 雷千红 金洁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11-514,共4页
目的为了探讨雷公藤治疗足细胞病变的机制,利用嘌呤霉素诱导足细胞凋亡的体外损伤模型,观察雷公藤甲素对足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CCK法观察雷公藤甲素对足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应用TUNEL染色法定性观察雷公藤甲素对嘌呤霉... 目的为了探讨雷公藤治疗足细胞病变的机制,利用嘌呤霉素诱导足细胞凋亡的体外损伤模型,观察雷公藤甲素对足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CCK法观察雷公藤甲素对足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应用TUNEL染色法定性观察雷公藤甲素对嘌呤霉素诱导的足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采用PI染色后再经流式细胞仪来定量分析雷公藤甲素对足细胞凋亡的抑制效应。结果雷公藤甲素质量浓度小于1ng/mL时对足细胞生存率没有明显影响;100μg/mL嘌呤霉素诱导足细胞凋亡,但是此凋亡效应可以被1ng/mL雷公藤甲素抑制;而且这种抑制作用具有时间依赖性。结论雷公藤甲素通过抑制细胞凋亡来保护足细胞。雷公藤甲素对足细胞的保护作用可能是临床上雷公藤有效治疗足细胞病变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甲素 足细胞 嘌呤霉素氨基核苷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量子血液疗法对血小板的影响 被引量:9
20
作者 栾建凤 朱培元 +2 位作者 雷千红 万柏珍 叶东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57-158,共2页
目的 探讨光量子血液疗法对血小板的影响。方法 血液光量子前后进行血小板计数和血浆α颗粒膜蛋白 140 (GMP 140 )测定 ,并对光量子前后的血小板形态进行电镜观察。结果 与光量子化前相比 ,量子化后 ,血液的血小板数有所下降 (P<0... 目的 探讨光量子血液疗法对血小板的影响。方法 血液光量子前后进行血小板计数和血浆α颗粒膜蛋白 140 (GMP 140 )测定 ,并对光量子前后的血小板形态进行电镜观察。结果 与光量子化前相比 ,量子化后 ,血液的血小板数有所下降 (P<0 .0 5 ) ,血浆中的GMP 140含量显著升高 (P <0 .0 1) ,电镜结果显示量子化后血小板伪足形成增多 ,并伴有血小板碎片。结论 在本试验条件下紫外线照射对血液中的血小板有激活和形态损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量子血液疗法 紫外线照射 血小板计数 Α颗粒膜蛋白-140 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