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幽门螺杆菌致病相关基因集群多态性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刘炯 王忠灿 +7 位作者 金鑫鑫 汪芳裕 陈春燕 王震凯 朱乐明 万海军 陆恒 施慧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136-1140,共5页
目的基因多态性已逐渐成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新的研究热点。文中旨在研究临床Hp菌株中cagA、cagM、cagZ、cagⅠ-Ⅱ接点、IS605等cag致病岛(cag pathogenicity island,cagPAI)相关的遗传学位点的多样性分布及其与胃十... 目的基因多态性已逐渐成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新的研究热点。文中旨在研究临床Hp菌株中cagA、cagM、cagZ、cagⅠ-Ⅱ接点、IS605等cag致病岛(cag pathogenicity island,cagPAI)相关的遗传学位点的多样性分布及其与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方法参照标准菌株NCTC11638序列设计引物,特异性PCR方法检测253株Hp菌株中,cagA、cagM、cagZ基因、cagⅠ-Ⅱ接点以及IS605等不同遗传学位点的分布情况。结果 253株临床分离的Hp菌株中,cagA基因的检出率为92.5%(234/253);cagM的检出率为86.2%(218/253);cagZ的检出率为66%(167/253);在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中的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5.1%(13/253)的Hp菌株中可检测到具有西方菌株特征的cagⅠ-Ⅱ接点的存在,提示中国大部分菌株中的cagⅠ-Ⅱ接点存在明显不同于西方菌株的结构形式;含西方菌株连续状态特征的cagPAI在消化性溃疡中13.3%(10/75)的检出率明显高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中1.4%(2/146)的检出率(P<0.01)。IS605在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中51.4%(75/146)的检出率明显高于消化性溃疡中28%(21/75)的检出率(P<0.01)。结论cagPAI集群的序列结构具有丰富的基因多样性;cagA、cagM、cagZ等遗传学位点单独无一可作为临床Hp菌株的毒力标志;IS605的存在可能影响菌株的毒力发挥;cagⅠ-Ⅱ接点区域可能存在中国或东亚菌株的特征性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基因多态性 CAG致病岛 IS60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HO更新推荐用于防治蚊虫的农药和剂型 被引量:7
2
作者 王以燕 钟亚凤 +2 位作者 赵永辉 韩招久 姜志宽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16年第3期216-219,共4页
世界卫生组织(WHO)近期更新推荐用于防治蚊虫的室内滞留喷洒、空间喷洒和蚊幼虫、长效防蚊帐和蚊帐处理杀虫产品的农药、剂型和剂量等。新数据与上版相比,修订以上5种防治方法中的部分农药品种;标明农药剂型,体现其效果差异;剂量表示科... 世界卫生组织(WHO)近期更新推荐用于防治蚊虫的室内滞留喷洒、空间喷洒和蚊幼虫、长效防蚊帐和蚊帐处理杀虫产品的农药、剂型和剂量等。新数据与上版相比,修订以上5种防治方法中的部分农药品种;标明农药剂型,体现其效果差异;剂量表示科学,有利操作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HO推荐 更新 防治蚊虫 农药和剂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囊虫DNA疫苗pEP1的生物安全性研究
3
作者 鲁卫东 邓小昭 +3 位作者 姚文娟 林意菊 刁振宇 周宗安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87-91,共5页
猪囊虫核酸疫苗pEP1能在猪体内产生较高滴度的保护性抗体,具有较高的免疫保护率,本研究就核酸疫苗pEP1的生物安全性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首先,将核酸疫苗pEPl以肌注方式免疫仔猪,分别于接种后1天、7天、4周、8周分离各组织,提取组... 猪囊虫核酸疫苗pEP1能在猪体内产生较高滴度的保护性抗体,具有较高的免疫保护率,本研究就核酸疫苗pEP1的生物安全性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首先,将核酸疫苗pEPl以肌注方式免疫仔猪,分别于接种后1天、7天、4周、8周分离各组织,提取组织总DNA,利用PCR技术分析质粒DNA在各组织的分布。研究发现,在疫苗接种后第1天几乎所有组织都能检测到质粒DNA,随着时间的延续,仅在注射部位检测到质粒的存在,说明肌注DNA疫苗在注射部位以外组织中很快被清除。其次,对残存质粒的注射部位组织进行细胞基因组整合可能性分析,并未发现质粒DNA整合入宿主细胞基因组中。同时采集猪舍周围样品,PCR法分析DNA疫苗上的CMV启动子基因、抗性基因和抗原表位基因在环境中发生转移和扩散的可能性,结果显示疫苗质粒并没有转化整合环境细菌。因而我们认为该猪囊虫核酸疫苗对猪体和环境都是安全的,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疫苗 生物安全性 基因组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噬菌体肽文库筛选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优势B细胞结合表位肽
4
作者 王倩 俞守义 王长军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475-479,共5页
目的:应用噬菌体展示肽文库筛选鉴定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优势B细胞结合表位肽。方法:以Prote in-A纯化的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恢复期血清为筛选配基,对经正常人血清预吸附的噬菌体展示随机12肽文库(或次级肽文库)进行生物亲和淘选;夹心... 目的:应用噬菌体展示肽文库筛选鉴定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优势B细胞结合表位肽。方法:以Prote in-A纯化的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恢复期血清为筛选配基,对经正常人血清预吸附的噬菌体展示随机12肽文库(或次级肽文库)进行生物亲和淘选;夹心ELISA、竞争ELISA鉴定所获得克隆的结合特性,并进一步对阳性克隆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ELISA测定显示,通过5轮淘选得到的噬菌体克隆半数以上可与筛选血清发生特异性结合;对45个阳性克隆进行序列测定分析,根据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可大致分为8组,同源性分析显示,Ⅰ-Ⅶ组序列基序可能为LVXKR、LTXR、IXKP、LXPA、VGA、KX IR、EKXP,其中4组基序在病毒结构蛋白氨基酸序列中发现同源区。结论:获得了一组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HFRSV)优势B细胞表位肽,HFRSV核蛋白可能是诱导高水平抗体的主要免疫原,研究结果为基于表位的基因工程诊断试剂的研制和多肽疫苗的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 噬菌体展示肽文库 抗体 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囊虫DNA疫苗pPCV的生物安全性
5
作者 姚文娟 邓小昭 +3 位作者 刁振宇 孔晶 钟辉 周宗安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80-683,共4页
以猪囊虫DNA疫苗pPCV为研究对象,其生物安全性问题。将DNA疫苗pPCV以肌注方式免疫仔猪,分别于接种后1d、7d、4周、8周分离各组织,提取组织总DNA,利用PCR技术分析了质粒DNA在各组织的分布,以及与细胞基因组整合的可能性;同时采集环境样品... 以猪囊虫DNA疫苗pPCV为研究对象,其生物安全性问题。将DNA疫苗pPCV以肌注方式免疫仔猪,分别于接种后1d、7d、4周、8周分离各组织,提取组织总DNA,利用PCR技术分析了质粒DNA在各组织的分布,以及与细胞基因组整合的可能性;同时采集环境样品,PCR法分析DNA疫苗上的CMV启动子基因、抗性基因和抗原基因在环境中发生转移和扩散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在疫苗接种后第1天几乎所有组织都能检测到质粒DNA,随着时间的延续,仅在注射部位检测到质粒的存在,并且未发现质粒DNA整合入细胞基因组以及转化环境细菌。实验结果表明肌注DNA疫苗在注射部位以外组织中很快被清除,在注射部位组织及环境细菌中均未发现整合现象,因此认为该DNA疫苗对猪体和环境都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疫苗 生物安全性 基因组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恙虫病新疫源地疫情暴发特点及意义 被引量:18
6
作者 于乐成 何长伦 +3 位作者 王长军 汪茂荣 操敏 郭恒彬 《传染病信息》 2011年第1期15-17,54,共4页
目的调查安徽省恙虫病新疫源地多起疫情暴发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阐明我国恙虫病疫源地分布的相应新变化。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病史及检验结果分析、文献复习等方法,系统分析安徽省历次恙虫病疫情暴发的时间、地点、规模、地理... 目的调查安徽省恙虫病新疫源地多起疫情暴发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阐明我国恙虫病疫源地分布的相应新变化。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病史及检验结果分析、文献复习等方法,系统分析安徽省历次恙虫病疫情暴发的时间、地点、规模、地理、气候、虫媒、病原学、易感人群、临床特点及诊治情况。结果 2007年以来安徽省多次出现恙虫病疫情暴发。2007年秋季滁州地区偏潮湿丘陵丛林地带发现19例,其中18例经胶体金免疫色谱法确诊。2008年秋季阜阳、亳州、蚌埠等偏干燥平原地区分别报告156、9、70例,恙虫病东方体为Kawasaki基因型。2009和2010年秋季阜阳等地相继有疫情暴发。患者多有恙虫病典型临床表现,给予盐酸多西环素或阿奇霉素抗感染治疗后均迅速痊愈。结论安徽省存在广泛的恙虫病新疫源地,为一般流行区。滁州地区恙虫病为过渡型疫源地丘陵型秋冬型,阜阳等地为过渡型疫源地平原型秋冬型。盐酸多西环素或阿奇霉素治疗恙虫病有特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恙虫病 疫源地 安徽省 流行病学 体征和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队饮食服务业有害生物监控管理模式探讨 被引量:1
7
作者 陆年宏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07年第4期242-243,共2页
关键词 饮食服务业 管理模式 有害生物 部队 除四害工作 军队卫生监督 监控 宾馆饭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谷氨酸棒杆菌NCgl1221蛋白的新型细菌表面展示系统 被引量:1
8
作者 姚文娟 范文俊 +2 位作者 许小乐 张伟 邓小昭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7-183,共7页
【目的】开发一种新型的大肠杆菌表面展示系统,为C末端截短NCgl1221蛋白作为锚定蛋白提供科学依据,丰富并优化细菌表面展示系统。【方法】扩增C末端截短NCgl1221序列和β-淀粉酶基因,构建融合蛋白表达载体。将重组载体PET-NA和空载体PET... 【目的】开发一种新型的大肠杆菌表面展示系统,为C末端截短NCgl1221蛋白作为锚定蛋白提供科学依据,丰富并优化细菌表面展示系统。【方法】扩增C末端截短NCgl1221序列和β-淀粉酶基因,构建融合蛋白表达载体。将重组载体PET-NA和空载体PET-28a分别转入Rosetta(DE3)pLysS中,IPTG诱导表达,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融合蛋白表达情况。将诱导表达菌株进行免疫荧光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和流式细胞分析检测β-淀粉酶的展示。酶活测定和淀粉水解分析验证被展示β-淀粉酶的活性。【结果】融合蛋白成功地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有活性的β-淀粉酶通过与锚定蛋白C末端的融合被展示在了宿主菌表面,展示β-淀粉酶的重组菌可以水解利用培养基中的淀粉。【结论】成功开发了一种以C末端截短NCgl1221为锚定蛋白的新型大肠杆菌表面展示系统,并以此系统展示了分子量大小为56 kDa的活性酶,为该系统在全细胞催化剂或吸附剂等方面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 Β-淀粉酶 细菌表面展示 NCgl1221
原文传递
安徽省一起恙虫病暴发的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于乐成 汪茂荣 +5 位作者 何长伦 汪朝晖 王寿明 高蕾 郭恒彬 王长军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77-280,共4页
目的分析安徽省滁州地区一起恙虫病暴发的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特征,了解我国恙虫病疫源地的某些新变化。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特征分析、胶体金免疫色谱法和外斐反应检测恙虫病立克次体特异性抗体相结合的策略诊断恙虫病,并... 目的分析安徽省滁州地区一起恙虫病暴发的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特征,了解我国恙虫病疫源地的某些新变化。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特征分析、胶体金免疫色谱法和外斐反应检测恙虫病立克次体特异性抗体相结合的策略诊断恙虫病,并对新疫源地的地貌及气候特征进行调查。结果本次暴发季节为2007年10至11月份,疫源地为偏潮湿山区丛林地带,昼夜气温20~4℃。共发现恙虫病患者19例,其中9例住院治疗,9例在院外已基本恢复并通过血清学试验获得诊断,1例有典型临床表现但因故未获得血清学诊断。19例患者的主要临床特征为:畏寒14例,发热19例,头痛15例;9例住院患者中,淋巴结大8例,皮疹7例,脾大4例,体表焦痂和溃疡7例,抗OXk外斐反应阳性4例;18例检测恙虫病立克次体特异性抗体均为阳性。所有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在首例患者确诊前,所有其他患者均未得到及时和正确的诊断,也未得到抗生素治疗。9例住院患者予多西环素治疗后迅速康复。结论安徽省本次恙虫病暴发系过渡型疫源地秋季型恙虫病。皖北地区存在恙虫病疫源地。多西环素治疗恙虫病快速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林斑疹伤寒 血清学试验 安徽 流行病学研究特征 多西环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