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载体的RNA干涉介导人核受体hLRH-1的表达抑制实验研究(英文)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水良 兰风华 傅继梁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6-31,共6页
为探讨经RNA干涉法诱导人核受体hLRH-1的表达抑制的可行性,通过设计并构建能表达靶向人核受体hLRH-1 基因的siRNAs的干涉载体pShLRH-1.1和pShLRH-1.2,经脂质体介导法转染人肝癌细胞BEL-7402,RT-PCR法鉴定hLRH-1 基因的表达抑制效应,... 为探讨经RNA干涉法诱导人核受体hLRH-1的表达抑制的可行性,通过设计并构建能表达靶向人核受体hLRH-1 基因的siRNAs的干涉载体pShLRH-1.1和pShLRH-1.2,经脂质体介导法转染人肝癌细胞BEL-7402,RT-PCR法鉴定hLRH-1 基因的表达抑制效应,同时以同样方法分析焦磷酸法呢酯合成酶基因的表达情况。瞬时转染后分析结果表明,所构建的干 涉载体pShLRH-1.1和pShLRH-1.2均能在细胞水平有效诱导hLRH-1基因的表达抑制,抑制率高达约80%;与未转染和空 载体转染对照组相比,hLRH-1基因表达受抑的细胞中焦磷酸法呢酯合成酶基因的表达呈明显上调,提示hLRH-1可能在焦 磷酸法呢酯合成酶基因的表达中起负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涉 核受体 hLRH-1 基因表达抑制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简易提取全血基因组DNA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29
2
作者 涂向东 江清华 兰风华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6年第3期264-266,共3页
目的比较三种快速、简便、适用、低成本的从全血中提取基因组DNA的方法。方法选用快速氯仿-异戊醇法、简化盐析法、改良碘化钾法直接从全血中提取基因组DNA。结果改良碘化钾法提取的DNA纯度及含量最高,快速氯仿-异戊醇法次之,简化盐析... 目的比较三种快速、简便、适用、低成本的从全血中提取基因组DNA的方法。方法选用快速氯仿-异戊醇法、简化盐析法、改良碘化钾法直接从全血中提取基因组DNA。结果改良碘化钾法提取的DNA纯度及含量最高,快速氯仿-异戊醇法次之,简化盐析法则相对较低。结论改良碘化钾法为较好的提取基因组DNA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组DNA 外周血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性无精子症、少精子症患者Y染色体AZF微缺失筛查 被引量:5
3
作者 涂向东 谢飞 +2 位作者 张宝珍 兰风华 朱忠勇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5年第11期39-41,共3页
目的 为在福州地区建立原发无精子症、严重少精子症Y染色体AZF区域微缺失分子诊断方法。方法 根据Y 染色体长臂无精子因子区(AZF)序列标签位点(sequence taggedsites,STS)和短臂SRY基因等共设计10对引物,采用多重聚合酶 链反应-琼脂糖... 目的 为在福州地区建立原发无精子症、严重少精子症Y染色体AZF区域微缺失分子诊断方法。方法 根据Y 染色体长臂无精子因子区(AZF)序列标签位点(sequence taggedsites,STS)和短臂SRY基因等共设计10对引物,采用多重聚合酶 链反应-琼脂糖凝胶电泳方法对95例原发无精子症、42例少精子症、20例精子活动力>50%男性患者及50例正常生育男性 外周血DNA进行Y染色体AZF区域微缺失分析。结果95例原发性无精子症患者检出13例AZF区域STS位点缺失,占13.7%,42 例严重少精子症患者检出AZF区域STS位点缺失5例,占11.9%,正常生育男性、精子活动力>50%患者无一例AZF微缺失。 结论 Y染色体AZF区域微缺失与男性无精子症、严重少精子症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不育 Y染色体 AZF微缺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性无精子症、严重少精子症患者细胞遗传学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涂向东 张宝珍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5年第7期67-68,共2页
关键词 严重少精子症 细胞遗传学分析 男性无精子症 染色体异态性 染色体核型分析 原发性无精子症 染色体核型异常 染色体平衡易位 染色体异常核型 无精子症患者 常见原因 男性不育 精子数量 世界首报 总数 外周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叠延伸PCR法构建UGRP1基因启动子的点突变表达载体 被引量:1
5
作者 程烽 盛燕 +7 位作者 施静艺 陈漪 徐潮 刘智 梁军 潘春明 朱忠勇 宋怀东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2007年第1期8-10,共3页
背景与目的:构建UGRP1基因启动子的定点突变表达载体。材料与方法:以插入UGRP1基因正常启动子的质粒pGL3-UGRP1(-112G)为模板,用重叠延伸PCR定点诱变技术,对-112位点的碱基进行定点突变,并构建定点突变表达载体。结果:DNA测序表明,UGRP... 背景与目的:构建UGRP1基因启动子的定点突变表达载体。材料与方法:以插入UGRP1基因正常启动子的质粒pGL3-UGRP1(-112G)为模板,用重叠延伸PCR定点诱变技术,对-112位点的碱基进行定点突变,并构建定点突变表达载体。结果:DNA测序表明,UGRP1基因启动子-112处的碱基已由G突变为A,成功实现定点诱变。结论:重叠延伸PCR定点诱变技术高效、简便。pGL3-UGRP(-112A)的成功构建,为进一步研究-112G/A多态性对该基因转录活性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球蛋白相关蛋白1基因(UGRP1) 启动子 重叠延伸PCR 定点诱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raves病相关的易感基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程烽 宋怀东 《国际遗传学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221-224,共4页
Graves(graves’disease,GD)病是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是一种由多个基因与环境因素参与的多基因病。尽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GD的遗传学机制至今尚未阐明。与GD发病相关的候选基因主要分成两大类:①与机体免疫调节有关的基因... Graves(graves’disease,GD)病是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是一种由多个基因与环境因素参与的多基因病。尽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GD的遗传学机制至今尚未阐明。与GD发病相关的候选基因主要分成两大类:①与机体免疫调节有关的基因:②与甲状腺生理机能调节有关的基因。现就GD易感性研究最多的基因点LM、CTLA-4、TSH-R及一些细胞因子作一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VES病 易感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易感性 关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4例白血病骨髓染色体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涂向东 张宝珍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5年第8期43-44,121,共3页
目的分析各类白血病骨髓染色体的异常改变。方法采用自行改良的吐温20法制备骨髓细胞染色体,G显带分析41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5例慢粒骨髓移植术后、16例淋巴细胞白血病、12例急非淋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染色体。结果41例慢性粒细胞白血... 目的分析各类白血病骨髓染色体的异常改变。方法采用自行改良的吐温20法制备骨髓细胞染色体,G显带分析41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5例慢粒骨髓移植术后、16例淋巴细胞白血病、12例急非淋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染色体。结果41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检出异常核型37例,异常发生率占总数90.2%,5例慢粒骨髓移植术后4例完全缓解病人多次检查均未见Ph染色体,1例移植术后复发,重新出现Ph染色体,16例淋巴细胞白血病检出异常核型4例,异常发生率占总数25%。12例急非淋白血病检出异常核型8例,异常发生率占总数67%。结论骨髓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是白血病重要的辅助诊断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骨髓 染色体核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人红细胞NADH-细胞色素b5还原酶
8
作者 吴玉水 唐玉钗 朱忠勇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期82-83,共2页
关键词 血红蛋白血症 遗传性还原酶 红细胞 NADH H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72P突变所致Ⅰ型遗传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1例
9
作者 郑培烝 王瑶 +4 位作者 吴玉水 朱忠勇 唐玉钗 卢爱薇 曾金满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7年第3期238-238,241,共2页
关键词 细胞色素b5类 细胞色素还原酶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突变 基因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DH-细胞色素b5还原酶基因Arg57Gln/Cys203Tyr复合杂合子鉴定
10
作者 吴玉水 王瑶 +2 位作者 兰风华 唐玉钗 朱忠勇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0年第3期300-303,共4页
目的 调查中国人遗传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RCM)患者 NADH-细胞色素 b5还原酶 (b5 R)基因突变情况 .方法 采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产物直接测序法 ,分析 RCM患者 b5 R基因的 c DNA全部编码序列 ;PCR结合限制性内切酶Msp I和 Rsa I酶... 目的 调查中国人遗传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RCM)患者 NADH-细胞色素 b5还原酶 (b5 R)基因突变情况 .方法 采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产物直接测序法 ,分析 RCM患者 b5 R基因的 c DNA全部编码序列 ;PCR结合限制性内切酶Msp I和 Rsa I酶切分析患者及其母亲的 b5 R基因组 DNA扩增片段 .结果 患者的 b5 R基因存在 Arg5 7Gln(CGG→CAG)和 Cys2 0 3Tyr(TGC→ TAC)复合杂合型突变 ;突变的等位基因位于不同染色体上 ,前者来源于母亲 ,后者来源于父亲 .结论 在国内外首次发现 I型 RCM患者的 b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血红蛋白血 RCM NADH 细胞色素B5 还原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患者及其家系的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吴一波 杨渤生 +2 位作者 吴玉水 黄俏佳 兰风华 《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69-72,共4页
目的 鉴定 1例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 (ALD)患者及其家庭成员的ALD基因突变类型。方法 采用RT PCR技术 ,分 4个片段扩增患者和 1例对照个体的ALD基因编码序列 ,用末端终止法测定PCR产物序列 ,用限制性酶切分析验证测序结果。结果 患者... 目的 鉴定 1例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 (ALD)患者及其家庭成员的ALD基因突变类型。方法 采用RT PCR技术 ,分 4个片段扩增患者和 1例对照个体的ALD基因编码序列 ,用末端终止法测定PCR产物序列 ,用限制性酶切分析验证测序结果。结果 患者ALD基因第 2 80密码子存在 1个未见报道的错义突变 ,即CGC→CTC ,该突变使原来的精氨酸被亮氨酸替换 ,并使相应部位的 1个Hin 6I酶切位点消失。对照个体不存在此突变。在患者家庭成员中检测出 2个杂合子。结论 在一个中国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家系发现 1个新的ALD基因突变 ,即R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 ALD基因 基因突变 遗传性过氧化物酶体病 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遗传性凝血因子Ⅴ缺乏症发病机制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谢飞 程烽 +3 位作者 朱晓辉 宋昌礼 兰风华 朱忠勇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453-456,共4页
目的 研究遗传性凝血因子Ⅴ (FⅤ )缺乏症的发病机制。方法 通过免疫学方法和发色底物法检测血浆和血小板中的FⅤ含量 ,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和限制性酶切分析FⅤ基因 ,应用分子模建对所鉴定突变的生物结构病理学进行研究。结果 先证... 目的 研究遗传性凝血因子Ⅴ (FⅤ )缺乏症的发病机制。方法 通过免疫学方法和发色底物法检测血浆和血小板中的FⅤ含量 ,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和限制性酶切分析FⅤ基因 ,应用分子模建对所鉴定突变的生物结构病理学进行研究。结果 先证者血浆和血小板中FⅤ均缺乏。先证者FⅤ基因第 176 3位核苷酸存在A→C突变 (176 3A→C ,EMBLAJ2 972 5 4)。模建分析表明 ,该突变将导致分子内部形成空洞 ,并可能破坏Tyr5 30与Glu330之间形成的氢键。结论  176 3A→C突变将导致FⅤ稳定性降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因子V 基因突变 分子模拟 遗传性凝血因子V缺乏症 发病机制
原文传递
遗传性因子Ⅶ缺乏症一家系基因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吴玉水 杨文西 +3 位作者 方国安 王瑶 兰风华 朱忠勇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904-906,共3页
目的 鉴定遗传性凝血因子Ⅶ (FⅦ )缺乏症一家系的FⅦ基因突变。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分段从基因组DNA扩增出先证者及正常人的FⅦ基因各外显子DNA片段 ,经PCR产物直接测序法 ,分析各片段序列 ;采用PCR结合限制性内切酶HgiCI酶... 目的 鉴定遗传性凝血因子Ⅶ (FⅦ )缺乏症一家系的FⅦ基因突变。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分段从基因组DNA扩增出先证者及正常人的FⅦ基因各外显子DNA片段 ,经PCR产物直接测序法 ,分析各片段序列 ;采用PCR结合限制性内切酶HgiCI酶切分析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的FⅦ基因组DNA片段。结果 先证者的FⅦ基因第 32 9密码子存在TGT→GGT错义突变 ;限制性内切酶酶切的结果确证先证者为C32 9G纯合型突变 ,家系中有 3个成员为C32 9G杂合型突变。结论 在国内外首次发现存在于遗传性FⅦ缺乏症患者的FⅦ基因第 32 9密码子TGT→GGT突变 ,导致所编码的半胱氨酸被甘氨酸替代 ;PCR结合限制性内切酶HgiCI酶切分析可用于该突变的快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因子Ⅶ缺乏症 基因突变 家系 诊断 PCR
原文传递
男性生精障碍的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检测 被引量:11
14
作者 涂向东 谢飞 +2 位作者 张宝珍 兰风华 朱忠勇 《中国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期28-31,共4页
目的从遗传学角度分析男性生精障碍的病因,为临床提供治疗和遗传咨询的依据。方法对91例无精子症患者和42例严重少精子症患者,采用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和Y染色体AZF区域微缺失联合检测。结果91例原发性无精子症患者中,染色体数量异常... 目的从遗传学角度分析男性生精障碍的病因,为临床提供治疗和遗传咨询的依据。方法对91例无精子症患者和42例严重少精子症患者,采用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和Y染色体AZF区域微缺失联合检测。结果91例原发性无精子症患者中,染色体数量异常者16例,占总数17.5%;染色体平衡易位5例,占总数5%;10例AZF区域STS位点缺失,占总数11%;二项检测异常发生率为34%。42例严重少精子症患者检出染色体平衡易位4例,占总数9.5%;AZF区域STS位点缺失5例,占总数11.9%,二项检测异常发生率为21.4%。结论染色体核型分析和Y染色体微缺失是男性生精障碍重要的遗传检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生精障碍 细胞遗传学 分子生物学
原文传递
一种新的突变引起遗传性凝血因子Ⅴ缺乏症 被引量:5
15
作者 侯丽虹 谢飞 +6 位作者 刘秀娥 张丽 郭艳丽 董春霞 李智婷 杨波 杨林花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455-459,共5页
目的 研究一个遗传性凝血因子Ⅴ (FⅤ )缺乏症家系的基因缺陷。方法 采用比浊法测定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采用凝血因子活性测定法 (一步法 )和BA ELISA法对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血浆FⅤ活性和抗原进行测... 目的 研究一个遗传性凝血因子Ⅴ (FⅤ )缺乏症家系的基因缺陷。方法 采用比浊法测定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采用凝血因子活性测定法 (一步法 )和BA ELISA法对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血浆FⅤ活性和抗原进行测定 ;采用PCR及DNA序列测定技术 ,对FⅤ基因组DNA中 2 5个外显子和 5′非翻译端的序列进行了PCR扩增 ,PCR产物回收纯化后直接测序 ,并经T/A克隆测序对所发现突变进行证实。结果 先证者血浆FⅤ严重缺乏 ,FⅤ活性为 1% ,FⅤ抗原为 1.5 4 %。基因研究显示为复合杂合子 ,其基因组DNA第 4外显子 6 75位核苷酸发生单个碱基A缺失 ,呈杂合状态 ,该致病基因来自先证者母亲 ,与来自父方的另外一条等位基因的未知缺陷 ,共同导致先证者血浆FⅤ严重缺乏。结论 发现一种新的突变 6 75delA ,该缺失引起移码 ,导致转录提前终止 ,引起遗传性FⅤ缺乏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凝血因子Ⅴ缺乏症 基因突变 凝血因子活性测定法 聚合酶链反应
原文传递
人胰腺α-淀粉酶的cDNA克隆和原核表达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涂向东 谢飞 +1 位作者 兰风华 朱忠勇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452-455,共4页
目的 获得人胰腺α-淀粉酶(AMY2A)基因并进行原核表达。方法 采用基因工程技术,根据人AMY2A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特异性引物;从人胰腺组织中提取总RNA,反转录成CDNA第一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人胰腺AMY2A基因,经BamH Ⅰ和Kpn... 目的 获得人胰腺α-淀粉酶(AMY2A)基因并进行原核表达。方法 采用基因工程技术,根据人AMY2A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特异性引物;从人胰腺组织中提取总RNA,反转录成CDNA第一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人胰腺AMY2A基因,经BamH Ⅰ和Kpn Ⅰ双酶切、连接并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5T,构建pGEX-5T-AMY2A重组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BL21中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酶(IPTG)诱导表达AMY2A蛋白。包涵体经尿素变性、复性及谷胱苷肽琼脂糖柱亲和层析纯化、AMY2A酶活性测定和免疫印迹分析。结果 重组质粒测序和酶切结果显示AMY2A基因已正确插入pGEX-5T,重组蛋白、复性及纯化产物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在84 000处有一条明显的蛋白表达条带,AMY2A检测具有酶活性,免疫印迹分析表明重组蛋白具有人胰腺淀粉酶抗原性。结论 作者已克隆并在大肠杆菌中初步表达并获得纯化的谷胱苷肽转移酶(GST)-AMY2A融合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胰腺α-淀粉酶 CDNA克隆 原核表达 基因工程技术 纯化
原文传递
变性HPLC法在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分子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志红 黄梁浒 兰风华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7-160,共4页
目的对4个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ALD)家系进行基因突变分析。方法应用变性 HPLC 技术检测了4个 ALD 家系的 ABCD1基因,并通过核苷酸序列分析确证突变位点。结果所有患儿的母亲,患儿2、患儿3、患儿4弟弟及其表弟与正常对照的 PCR 产物混... 目的对4个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ALD)家系进行基因突变分析。方法应用变性 HPLC 技术检测了4个 ALD 家系的 ABCD1基因,并通过核苷酸序列分析确证突变位点。结果所有患儿的母亲,患儿2、患儿3、患儿4弟弟及其表弟与正常对照的 PCR 产物混合物,均出现变性HPLC 洗脱双峰,而正常对照均为单峰,提示相应基因片段存在突变位点。上述出现异源双峰的 PCR产物经直接测序,证实了相关突变的存在:患儿1母亲为 fs Glu 471突变携带者;患儿2存在 S108X 突变;患儿3存在 R617C 突变;患儿4弟弟和表弟均存在 A141T 突变。结论变性 HPLC 能有效地检测ABCD1基因突变,并为进一步地基因突变筛查与产前诊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 分子诊断技术 基因 色谱法 高压液相
原文传递
男性常染色体平衡易位三例 被引量:3
18
作者 涂向东 张宝珍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56-256,共1页
关键词 男性 常染色体平衡易位 Y染色体微缺失 性别决定区Y
原文传递
染色体倒位10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涂向东 张宝珍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02-703,共2页
关键词 染色体倒位 染色体核型分析 遗传病史 有害物质 妇科检查 接触史 外周血 INV
原文传递
遗传性凝血因子Ⅴ缺乏症家系的临床研究
20
作者 侯丽虹 杨林花 +1 位作者 刘秀娥 谢飞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836-837,共2页
关键词 先天性出血性疾病 临床分析 免疫学 遗传性凝血因子Ⅴ缺乏症 家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