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伴肾脏损害2例 被引量:6
1
作者 彭卫华 陈建 谢福安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429-1429,1431,共2页
关键词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肾损害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肾脏病患者中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4
2
作者 庄永泽 邱哓剑 +4 位作者 杨家辉 林沁 王丽萍 彭卫华 俞国庆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7年第11期648-651,共4页
目的:研究慢性肾脏病(CKD)患者中慢性前列腺炎(CP)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273例明确病理诊断的CKD男性患者进行前列腺液常规检查,比较不同类型肾脏病、不同年龄段和不同程度蛋白尿、血尿、肾功能对CP发生率的影响。结果:273例CK... 目的:研究慢性肾脏病(CKD)患者中慢性前列腺炎(CP)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273例明确病理诊断的CKD男性患者进行前列腺液常规检查,比较不同类型肾脏病、不同年龄段和不同程度蛋白尿、血尿、肾功能对CP发生率的影响。结果:273例CKD患者中91例患者伴有CP,总的发生率33.3%;膜性肾病患者CP发生率最高60.0%,较非IgA肾病的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25.5%)、乙肝相关性肾炎(24.2%)及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症患者(0%)高(P<0.05)。IgA肾病(IgAN)患者CP发生率39.7%较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高(P<0.05)。随年龄增加CP的发生率升高但是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别;不同程度蛋白尿、血尿、肾功能组间CP的发生率无差别。结论:CKD是CP的高发人群,随年龄增加CKD患者中CP的发生率有增加的趋势,肾脏病病理类型是影响CP的发生率的主要因素;CP与部分CKD间存在一定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慢性前列腺炎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肾脏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3
作者 钟晓容 庄永泽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9年第7期642-644,共3页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肾脏疾病 受体结合 肾小球足细胞 VEGF 内皮细胞 血管通透性 微血管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周期调控蛋白在肾脏疾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4
作者 林婷 庄永泽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0年第8期743-746,共4页
关键词 细胞周期调控蛋白 肾脏疾病 信号传导途径 酪氨酸激酶受体 细胞增殖 蛋白表达水平 生长因子 蛋白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酮类化合物治疗肾脏病的作用机制及应用近况 被引量:5
5
作者 李明 彭卫华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2年第1期92-94,共3页
黄酮类化合物是两个具有酚羟基的苯环(A、B-环)通过中央三碳原子相互联结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其基本母核为2-苯基色原酮,根据三碳键结构的氧化程度、是否成环、B环的链接位点等特点,可分为黄酮及类黄酮、黄酮醇、二氢黄酮及二氢黄酮... 黄酮类化合物是两个具有酚羟基的苯环(A、B-环)通过中央三碳原子相互联结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其基本母核为2-苯基色原酮,根据三碳键结构的氧化程度、是否成环、B环的链接位点等特点,可分为黄酮及类黄酮、黄酮醇、二氢黄酮及二氢黄酮醇、异黄酮及异黄烷酮、查儿酮等。黄酮类化合物存在植物的花、茎、叶、果实等部位中,大部分与糖结合形成糖苷,小部分以游离苷的形式存在。近年来研究发现,黄葵总黄酮、银杏黄酮苷、大豆异黄酮等多种黄酮具有降低尿蛋白、减轻肾脏病理改变、保护肾功能等特殊功效,本文就近年来黄酮类化合物治疗肾脏病的作用机制及应用近况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酮类化合物 肾脏病理改变 应用 治疗 大豆异黄酮 二氢黄酮 银杏黄酮苷 黄酮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感神经过度兴奋与肾脏疾病 被引量:1
6
作者 庄永泽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0年第3期271-274,共4页
关键词 交感神经阻滞剂 过度兴奋 肾脏疾病 Β-受体阻滞剂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慢性肾脏病 小血管病变 CK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剂与肾脏疾病 被引量:10
7
作者 庄永泽 《国外医学(泌尿系统分册)》 2001年第4期158-161,共4页
纤溶酶原激活物 (PA)及其抑制剂 (PAI)是调节纤溶系统活性的重要物质。肾脏固有细胞可合成PA和PAI 1 ,PA/PAI平衡对维持细胞外基质的合成与降解平衡十分重要。本文就PA/PAI 1在肾脏的合成、分布及其生理功能 ,肾脏疾病中外周血、肾组织P... 纤溶酶原激活物 (PA)及其抑制剂 (PAI)是调节纤溶系统活性的重要物质。肾脏固有细胞可合成PA和PAI 1 ,PA/PAI平衡对维持细胞外基质的合成与降解平衡十分重要。本文就PA/PAI 1在肾脏的合成、分布及其生理功能 ,肾脏疾病中外周血、肾组织PA/PAI和尿PA变化及其病理意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溶酶原激活物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 肾脏疾病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北高原低氧环境对健康人肾脏影响的调查分析
8
作者 彭卫华 南丽红 +3 位作者 马宽军 钟玉平 戴高斌 邹明焱 《中华医学全科杂志》 2003年第9期66-67,共2页
关键词 藏北高原 低氧环境 肾脏 尿液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北高原低氧环境对健康人肾脏影响的调查分析
9
作者 彭卫华 南丽红 +3 位作者 马宽军 钟玉平 戴高斌 邹明焱 《中华医学全科杂志》 2003年第10期91-91,共1页
关键词 藏北 低氧环境 肾脏 尿液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A肾病患者纤溶酶原激活物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0
10
作者 庄永泽 陈香美 +3 位作者 师锁柱 吴镝 张燕平 田月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506-508,共3页
目的 :探讨IgA肾病患者纤溶酶原激活物 (PA)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方法 :以纤维蛋白平板法检测 1 0 8例IgA肾病及 34例健康自愿者尿PA活性 ,同时以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了 2 7例IgA肾病及 6例正常人肾组织t PA、u PA抗原表达 ,分析其与临床病... 目的 :探讨IgA肾病患者纤溶酶原激活物 (PA)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方法 :以纤维蛋白平板法检测 1 0 8例IgA肾病及 34例健康自愿者尿PA活性 ,同时以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了 2 7例IgA肾病及 6例正常人肾组织t PA、u PA抗原表达 ,分析其与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结果 :正常人肾组织t PA偶见少量表达于肾小球毛细血管袢 ,u PA则表达于所有节段的肾小管上皮细胞。IgA肾病肾组织t PA阳性率及单个肾小球t PA平均积分明显高于正常人。轻度增生的肾小球其t PA阳性率明显增高 ,中度增生的肾小球t PA阳性率明显高于轻度增生者 ,硬化的肾小球不表达t PA。u PA表达明显下调 ,尿PA活性下降。伴血肌酐升高、肾小管间质病变严重、肾小动脉病变较重或大量蛋白管型形成的患者尿PA活性下降更为明显。结论 :IgA肾病早期肾组织t PA表达增加 ,晚期下降。肾组织u PA表达减少。蛋白管型的形成可能与尿PA活性下调有关。尿PA活性的检测有助于判断IgA肾病的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纤溶酶原激活物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檗碱对果糖诱导人肾小管细胞内质网应激PERK凋亡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勇 黄春来 +3 位作者 付婷婷 陈小青 王丽萍 庄永泽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11,共6页
目的探讨小檗碱对果糖诱导下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人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2细胞)于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中进行体外培养,然后随机分为正常组(C组)、果糖组(F组,含25mmol/L果糖培养液)、小檗碱组(B组,25mmol/L果糖+10μmo... 目的探讨小檗碱对果糖诱导下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人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2细胞)于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中进行体外培养,然后随机分为正常组(C组)、果糖组(F组,含25mmol/L果糖培养液)、小檗碱组(B组,25mmol/L果糖+10μmol/L小檗碱)和TUDCA组(T组,25mmol/L果糖+2μmol/L TUDCA培养液)。培养24h后收集细胞,Western blotting检测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CHOP蛋白表达水平及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真核启始因子2α(e IF2α)的磷酸化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周期情况,TUNEL法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结果与C组比较,F组GRP78、CHOP蛋白表达水平上调,同时p-PERK、p-e IF2α水平明显上升(P<0.05);与F组比较,B组、T组GRP78、CHOP、p-PERK、p-e IF2α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T组与B组GRP78、CHOP、p-P E R K、p-e I F 2α表达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与C组比较,F组H K-2细胞活力明显降低,细胞凋亡指数明显升高(P<0.05);与F组比较,B组和T组肾小管上皮细胞活力明显增加,细胞凋亡指数明显下降(P<0.05);T组B组细胞活力指数、细胞凋亡率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持续采用果糖培养HK-2细胞可激活细胞内PERK通路,引起内质网应激的发生,小檗碱能够抑制果糖诱导的PERK和e IF2α的磷酸化,下调GRP78、CHOP表达,从而调控PERK通路缓解细胞周期阻滞现象,降低细胞凋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质网应激 肾小管 细胞凋亡 小檗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慢性扁桃体炎的肾病患者扁桃体切除的安全性及疗效 被引量:6
12
作者 庄永泽 陈涛 +3 位作者 谢福安 陈建 赵敏 甄泽年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3期3624-3627,3630,共5页
目的探讨肾病患者扁桃体切除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比较合并慢性扁桃体炎的肾病患者(肾病组:101例)与慢性扁桃体炎的普通人群(对照组:148例)扁桃体切除术术前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激酶时间(APTT)及纤维蛋白原(Fib)等指... 目的探讨肾病患者扁桃体切除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比较合并慢性扁桃体炎的肾病患者(肾病组:101例)与慢性扁桃体炎的普通人群(对照组:148例)扁桃体切除术术前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激酶时间(APTT)及纤维蛋白原(Fib)等指标,术后2周并发症,并观察肾病患者扁桃体切除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肾病组AlB降低、Fib明显升高,PT及APTT差异无显著性。发热及出血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肾病组术后2周内18例(16.67%)出现肾脏激惹现象者,术后4周肾病完全缓解率47.52%,总有效率79.21%。疗效与其临床表现、扁桃体切除时肾病情况及肾功能状态有关。结论扁桃体切除是治疗合并慢性扁桃体炎的肾病措施之一,临床疗效确切,具有可行性,较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 肾病综合征 慢性扁桃体炎 扁桃体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膜区IgA沉积物在IgA肾病中的预后价值 被引量:4
13
作者 郭文焕 余英豪 +2 位作者 郑智勇 庄永泽 曾玲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1-103,共3页
目的分析IgA沉积物形态学参数与组织病理学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探讨IgA沉积物在IgA肾病中的预后价值。方法选取IgA肾病肾穿组织标本80例,经肾穿标本常规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应用Motic Med 6.0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沉积物面密度、平均光密... 目的分析IgA沉积物形态学参数与组织病理学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探讨IgA沉积物在IgA肾病中的预后价值。方法选取IgA肾病肾穿组织标本80例,经肾穿标本常规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应用Motic Med 6.0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沉积物面密度、平均光密度、积分光密度等相关形态学参数进行分析。根据肾小球硬化比将病例分为数组。统计分析IgA沉积物各形态学参数与IgA肾病组织病理学分级间的相关性。结果沉积物面密度、积分光密度在不同肾小球硬化组比较有差异,随着组织病理学改变程度的加重数值增大;而平均光密度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IgA肾病系膜区IgA沉积物面积有可能成为肾穿组织标本中辅助预后判断的较为简单有用的观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肾小球系膜 沉积物 预后 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毒清颗粒冲剂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疗效观察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9
14
作者 庄永泽 谢福安 陈建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3年第7期402-403,共2页
关键词 尿毒清颗粒冲剂 中医药治疗 慢性肾衰竭 疗效 临床观察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筋骨草总黄酮对慢性血清病肾炎大鼠自由基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1
15
作者 南丽红 彭卫华 +3 位作者 郑省兰 方泰惠 吴符火 徐曾涛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9年第10期867-870,I0003,共5页
目的:探讨筋骨草总黄酮对慢性血清病肾炎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鼠改良慢性血清病肾炎模型,于造模第5周末检测尿蛋白,将尿蛋白阳性者随机分为模型组、雷公藤多苷组、筋骨草总黄酮组,另设正常对照组。于造模第6周起开... 目的:探讨筋骨草总黄酮对慢性血清病肾炎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鼠改良慢性血清病肾炎模型,于造模第5周末检测尿蛋白,将尿蛋白阳性者随机分为模型组、雷公藤多苷组、筋骨草总黄酮组,另设正常对照组。于造模第6周起开始给药,6周后,测定各组大鼠的24h尿蛋白定量、血生化和血清中SOD、MDA的含量,光镜下观察肾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筋骨草总黄酮组可显著降低尿蛋白[(38.91±10.62)mg/24hvs(18.28±8.07)mg/24h,P<0.01],且可明显升高TP、SOD,降低BUN、Scr、TG、TC、MDA(P<0.05或P<0.01);形态学观察也显示筋骨草总黄酮组较模型组损害减轻[(0.196±0.035)vs(0.304±0.059),P<0.01]。而筋骨草总黄酮组与雷公藤多苷组相比,可明显提高SOD活性[(0.379±0.042)U/mlvs(0.327±0.063)U/ml,P<0.05],显著降低TC[(1.63±0.23)mmol/Lvs(1.95±0.37)mmol/L,P<0.05]、MDA含量[(4.773±0.675)U/mlvs(6.526±2.727)U/ml,P<0.05];且筋骨草总黄酮组ALT明显低于雷公藤多苷组[(57.60±8.09)U/Lvs(83.40±11.53)U/L,P<0.01]。结论:筋骨草总黄酮对慢性血清病肾炎大鼠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而提高SOD活性、降低MDA、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减轻自由基损伤等可能是其治疗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筋骨草 黄酮 慢性血清病肾炎 自由基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TAA方案治疗呈肾病综合征的儿童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 被引量:8
16
作者 庄永泽 叶礼燕 +1 位作者 张明炜 余英豪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7年第6期338-340,共3页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雷公藤多苷、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抗凝(LTAA方案)联合治疗儿童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的疗效。方法:以拉米夫定(100mg/d)、雷公藤多苷片(0.5mg.kg-1.d-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洛汀新5~10mg/d)及...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雷公藤多苷、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抗凝(LTAA方案)联合治疗儿童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的疗效。方法:以拉米夫定(100mg/d)、雷公藤多苷片(0.5mg.kg-1.d-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洛汀新5~10mg/d)及抗凝治疗7例呈肾病综合征或大量蛋白尿且血HBV-DNA≥1.0×106copy/ml的儿童HBV-GN,疗程12月。结果:6例为膜性肾病、1例膜增生性肾炎。6月时完全缓解(CR)者4例、部分缓解(PR)者3例,有效率57.14%,治疗12月时CR者6例、PR者1例,有效率100%。12月血清HBV-DNA均转阴。12月后停用拉米夫定和雷公藤多苷,继续服用其他药物,随访6~55个月[平均随访(24.1±15.4)个月],血清HBV-DNA3例再次转阳,4例阴性,复发2例,CR者5例、PR者1例、无效(NR)者1例。其中2例出现轻度肝功能异常,保肝治疗后恢复正常。未出现乙型肝炎病毒变异株。结论:LTAA治疗方案是治疗儿童HBV-GN安全有效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米夫定 肾病综合征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性关节炎肾损害的组织病理改变——附4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6
17
作者 庄永泽 陈建 王丽萍 《医师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9-20,23,共3页
目的 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 (RA)肾损害的组织病理学改变特点。方法 总结 4例RA肾损害的临床病理资料 ,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4例均呈蛋白尿伴血尿 ,其中 3例肾功能不全 ,组织病理为IgA肾病 2例、节段系膜增生性肾炎及局灶节段性... 目的 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 (RA)肾损害的组织病理学改变特点。方法 总结 4例RA肾损害的临床病理资料 ,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4例均呈蛋白尿伴血尿 ,其中 3例肾功能不全 ,组织病理为IgA肾病 2例、节段系膜增生性肾炎及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各 1例 ,文献报道临床表现以蛋白尿、血尿为主 ,可呈肾病综合征或伴肾功能不全 ,病理类型以系膜增生性肾炎 (包括IgA肾病 )、膜性肾病和肾淀粉样变性多见。结论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组织病理学改变以系膜增生性肾炎最常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肾损害 组织病理学 蛋白尿 系膜增生性肾炎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中暑患者急性肾损害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5
18
作者 庄永泽 魏丽芳 +2 位作者 赖国祥 盖哓波 杨勃生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9年第2期134-136,共3页
目的:探讨重症中暑患者急性肾损害的发生率、临床表现、影响其发生的因素及治疗。方法:总结分析我院收治的42例军队重症中暑患者的临床表现与救治经验。结果:17例出现肾损害表现,占40.5%,其中16例出现不同程度蛋白尿,伴镜下血尿者9例,1... 目的:探讨重症中暑患者急性肾损害的发生率、临床表现、影响其发生的因素及治疗。方法:总结分析我院收治的42例军队重症中暑患者的临床表现与救治经验。结果:17例出现肾损害表现,占40.5%,其中16例出现不同程度蛋白尿,伴镜下血尿者9例,1例因DIC而肉眼血尿、肾衰竭。急性肾衰竭(ARF)9例。单因素分析显示休克、DIC、肝功能衰竭及横纹肌溶解均为重症中暑并发ARF的影响因素,而病程长短及血WBC计数者升高并不影响其ARF的发生率。经综合治疗,平均住院(12.1±10.9)d,治愈者37例,好转1例,死亡4例,有效率90.5%。12例热射病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综合征(MODS)者抢救成功率66.7%,4例死亡原因均为MODS、DIC。除4例死亡外,13例尿蛋白及镜下血尿均恢复正常。结论:重症中暑患者急性肾损害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多为可逆性,采取综合性救治技术,提高MODS成功率才能提高重症中暑患者的救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中暑 急性肾损害 热射病 多脏器功能衰竭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71例IgA肾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及其对临床病理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庄永泽 谢福安 +2 位作者 施洪 陈建 王丽萍 《中国临床医学》 2004年第4期511-514,共4页
目的 :探讨原发性IgA肾病 (pIgAN)患者乙型肝炎病毒 (HBV)感染情况、影响因素及HBV感染对其临床病理的影响。方法 :采用固相放射免疫法检测了 5 71例pIgAN患者血清HBV抗原及抗体 ,以 879名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分析影响I gANHBV感... 目的 :探讨原发性IgA肾病 (pIgAN)患者乙型肝炎病毒 (HBV)感染情况、影响因素及HBV感染对其临床病理的影响。方法 :采用固相放射免疫法检测了 5 71例pIgAN患者血清HBV抗原及抗体 ,以 879名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分析影响I gANHBV感染的因素。 5 71例pIgAN分为A组 (伴HBV感染者 ,n =88)、B组 (仅HBV抗体阳性 ,n =88)、C组 (无HBV感染者 ,n =395例 ) ,比较三者的临床病理指标。结果 :pIgANHBV感染率为 15 .4 1% ,显著高于健康体检者 (3.19% )。不同年龄、性别、临床表现类型、肾功能状态的pIgAN之间HBV感染率无显著差异。病程≥ 2 4个月者与病程 <2 4个月者的HBV感染率分别为 7.35 % ,17.93% ,P <0 .0 1。LeeIV~V级患者HBV感染率显著高于I~III级患者 (P <0 .0 5 )。A组IV~V级所占比例高于B、C组 ,病理类型中系膜增生伴局灶节段性硬化占 4 6 .73% ,显著较B、C组高 (P <0 .0 5 )。三组在其他临床表现、新月体形成、球囊粘连、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生、透明血栓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部位及类型等方面无显著差异。结论 :pIgAN合并HBV感染高于健康人群 ,病程、病变程度为其影响因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临床病理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连素在代谢综合征及相关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20
作者 陈小青 王丽萍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5年第1期88-91,共4页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以胰岛素抵抗(IR)为共同病理生理基础,是一组以中心性肥胖、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等聚集发病、严重影响机体健康的临床症候群,它以多种代谢性疾病合并出现为临床特点,是一组在代谢上相互关联...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以胰岛素抵抗(IR)为共同病理生理基础,是一组以中心性肥胖、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等聚集发病、严重影响机体健康的临床症候群,它以多种代谢性疾病合并出现为临床特点,是一组在代谢上相互关联的危险因素的组合.黄连素又称小檗碱(berberine),是从黄连、黄柏等中药中提取的异喹啉类生物碱,为黄连的主要有效成分.从陈其明等[1]发现黄连的有效成分小檗碱具有降糖作用以来,近二十年来被广泛用于糖尿病的治疗,临床上显示出良好的治疗效果且无明显毒副作用.随着国内外对其研究日益深入,大量研究进一步证实了黄连素不仅具有降糖作用,而且还发现其具有促进胰岛素分泌、调节糖脂代谢、减轻体重和改善胰岛素抵抗等功能,广泛应用于2型糖尿病、肥胖、代谢综合征等代谢相关性疾病的防治.本文就目前对黄连素在代谢综合征及相关疾病的研究进行以下综述,为黄连素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相关疾病 黄连素 异喹啉类生物碱 代谢相关性疾病 胰岛素抵抗 中心性肥胖 2型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