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通过筛查体检人群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并检测其血清胃蛋白酶原(PG)的含量,探讨 Hp 感染与血清 PG 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6月间在江苏省人民医院体检的735名受检者,采用 HG - IRIS13C 红外光谱仪测定 Hp...目的:通过筛查体检人群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并检测其血清胃蛋白酶原(PG)的含量,探讨 Hp 感染与血清 PG 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6月间在江苏省人民医院体检的735名受检者,采用 HG - IRIS13C 红外光谱仪测定 Hp 感染情况,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TRFIA)检测血清中 PG I 和 PGⅡ水平。结果:血清 PG I 水平异常组(高于正常组、低于正常组)的 Hp 阳性率明显高于 PG I 水平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血清 PG II 水平高于正常组的 Hp 阳性率明显高于 PG II 水平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G I/ II 比值低于正常组的 Hp 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 阳性组的血清 PG I、PG II 水平显著高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G I/Ⅱ比值则显著低于阴性组(P﹤0.05)。Hp 感染与血清 PG I、PG II 水平呈正相关,与血清 PGI/ II 比值呈负相关。结论:血清 PG 水平的变化与 Hp 感染相关。血清 PGI、PGII 水平升高,PG I/ PG II 比值下降提示 HP 感染的可能。展开更多
目的建立基于血清肿瘤特异性蛋白70(tumor specific protein 70,SP70)和常规实验室指标的针对乳腺乳腺影像学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4类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的列线图模型,并验证其预测效能。...目的建立基于血清肿瘤特异性蛋白70(tumor specific protein 70,SP70)和常规实验室指标的针对乳腺乳腺影像学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4类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的列线图模型,并验证其预测效能。方法采用队列研究设计,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通过乳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BI-RADS 4类乳腺结节的429例女性患者资料,年龄范围为16~91岁,中位数年龄50岁。依据病例纳入时间的先后,将患者分为建模组(314例)和验证组(115例)。以术后的病理结果为金标准,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用于模型的预测变量并绘制列线图及预测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和校准图,使用一致性指数(C-index)和校准曲线对模型的区分度和校准度进行评价。结果术后病理结果显示429例乳腺BI-RADS 4类结节中286例(66.7%)为恶性结节,143例(33.3%)为良性结节。血清SP70(OR=1.227,95%CI:1.033~1.458,P=0.020)、NLR(OR=1.545,95%CI:1.047~2.280,P=0.028)、LDL-C(OR=2.215,95%CI:1.354~3.622,P=0.002)、GLU(OR=2.050,95%CI:1.222~3.438,P=0.007)、PT(OR=1.383,95%CI:1.046~1.828,P=0.023)、结节长径(OR=1.042,95%CI:1.008~1.076,P=0.015)及年龄(OR=1.062,95%CI:1.011~1.116,P=0.016)是用于鉴别乳腺BI-RADS 4类结节良恶性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将上述7个变量纳入模型绘制列线图,建模组及验证组的一致性指数(C-index)分别为0.842(95%CI:0.786~0.898)和0.787(95%CI:0.687~0.886)。建模组和验证组使用该模型鉴别乳腺BI-RADS 4类结节良恶性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3.5%、72.5%和79.2%、73.6%,校准曲线显示列线图预测值与实际值之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本研究联合血清SP70水平、常规实验室指标及乳腺彩色多普勒超声指标,建立术前乳腺BI-RADS 4类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列线图模型。此模型可能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可为临床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参考依据,可能有利于指导乳腺癌的筛查和预防。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通过筛查体检人群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并检测其血清胃蛋白酶原(PG)的含量,探讨 Hp 感染与血清 PG 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6月间在江苏省人民医院体检的735名受检者,采用 HG - IRIS13C 红外光谱仪测定 Hp 感染情况,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TRFIA)检测血清中 PG I 和 PGⅡ水平。结果:血清 PG I 水平异常组(高于正常组、低于正常组)的 Hp 阳性率明显高于 PG I 水平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血清 PG II 水平高于正常组的 Hp 阳性率明显高于 PG II 水平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G I/ II 比值低于正常组的 Hp 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 阳性组的血清 PG I、PG II 水平显著高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G I/Ⅱ比值则显著低于阴性组(P﹤0.05)。Hp 感染与血清 PG I、PG II 水平呈正相关,与血清 PGI/ II 比值呈负相关。结论:血清 PG 水平的变化与 Hp 感染相关。血清 PGI、PGII 水平升高,PG I/ PG II 比值下降提示 HP 感染的可能。
文摘目的建立基于血清肿瘤特异性蛋白70(tumor specific protein 70,SP70)和常规实验室指标的针对乳腺乳腺影像学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4类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的列线图模型,并验证其预测效能。方法采用队列研究设计,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通过乳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BI-RADS 4类乳腺结节的429例女性患者资料,年龄范围为16~91岁,中位数年龄50岁。依据病例纳入时间的先后,将患者分为建模组(314例)和验证组(115例)。以术后的病理结果为金标准,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用于模型的预测变量并绘制列线图及预测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和校准图,使用一致性指数(C-index)和校准曲线对模型的区分度和校准度进行评价。结果术后病理结果显示429例乳腺BI-RADS 4类结节中286例(66.7%)为恶性结节,143例(33.3%)为良性结节。血清SP70(OR=1.227,95%CI:1.033~1.458,P=0.020)、NLR(OR=1.545,95%CI:1.047~2.280,P=0.028)、LDL-C(OR=2.215,95%CI:1.354~3.622,P=0.002)、GLU(OR=2.050,95%CI:1.222~3.438,P=0.007)、PT(OR=1.383,95%CI:1.046~1.828,P=0.023)、结节长径(OR=1.042,95%CI:1.008~1.076,P=0.015)及年龄(OR=1.062,95%CI:1.011~1.116,P=0.016)是用于鉴别乳腺BI-RADS 4类结节良恶性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将上述7个变量纳入模型绘制列线图,建模组及验证组的一致性指数(C-index)分别为0.842(95%CI:0.786~0.898)和0.787(95%CI:0.687~0.886)。建模组和验证组使用该模型鉴别乳腺BI-RADS 4类结节良恶性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3.5%、72.5%和79.2%、73.6%,校准曲线显示列线图预测值与实际值之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本研究联合血清SP70水平、常规实验室指标及乳腺彩色多普勒超声指标,建立术前乳腺BI-RADS 4类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列线图模型。此模型可能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可为临床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参考依据,可能有利于指导乳腺癌的筛查和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