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46篇文章
< 1 2 1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BL教学法联合SP在心胸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建涛 孙浩亮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16期42-46,共5页
目的评价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与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SP)联合教学法在心胸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1年6月-2023年6月80名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胸外科参加... 目的评价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与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SP)联合教学法在心胸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1年6月-2023年6月80名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胸外科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随机分成2组,试验组采用PBL教学法联合SP,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通过理论、技能考试及问卷调查评估教学效果。结果试验组出科技能考试为(80.23±0.92)分,总成绩为(80.48±0.54)分均高于对照组[出科技能考试(75.33±0.54)分及总成绩(78.23±0.4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2组住培医师进行个人综合能力提高自我评定问卷调查,在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医患沟通能力、提高临床思维及提高自我学习兴趣选项中,试验组选择是的人数分别为34(85.00%)、31(77.50%)、31(77.50%)、34(85.00%),对照组选择是的人数分别为26(65.00%)、16(40.00%)、18(45.00%)、19(47.50%),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BL教学法联合SP在心胸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中更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并赢得了学生的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 SP 心胸外科临床教学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联合教学法 教学法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小脑角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及疗效影响因素分析
2
作者 徐修鹏 刘宁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22-125,共4页
目的探讨桥小脑角(CPA)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策略,并分析影响手术疗效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09年5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137例CPA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Simpson分级评估肿瘤切除程度,以Karnofsk... 目的探讨桥小脑角(CPA)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策略,并分析影响手术疗效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09年5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137例CPA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Simpson分级评估肿瘤切除程度,以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KPS)评估预后,应用单因素分析探讨影响肿瘤切除程度的因素。结果137例患者中,132例行枕下乙状窦后入路,5例行颞下+乙状窦后入路。SimpsonⅠ~Ⅱ级切除122例(89.1%),Ⅲ级切除11例(8.0%),Ⅳ级切除4例(2.9%)。术后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72.4±20.8)个月。随访期间,肿瘤复发2例(1.7%),进展1例(6.7%)。末次随访时KPS评分(92.3±13.1)分,高于出院时的(86.9±9.4)分和术前的(75.8±10.3)分(均P<0.001)。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肿瘤的分型(P=0.013)、大小(P=0.023)、瘤周水肿(P=0.005)、瘤周蛛网膜不完整(P=0.030)为影响肿瘤全切的因素。结论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可以切除大多数CPA区脑膜瘤。肿瘤体积较小、瘤周蛛网膜界面清晰、无瘤周水肿、非联合型脑膜瘤术中易获得全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小脑角 脑膜瘤 枕下乙状窦后入路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医院外科系统科研管理中的执行力
3
作者 李梦芸 吕凌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6期538-540,共3页
科研对临床工作的支持和促进作用日益突显。如何提升科研水平更好地为临床服务,执行力至关重要。执行力有利于从整体实力的竞争中赢得主动,越来越受到外科管理者重视。执行力主要体现在谁去执行,如何执行和执行效果,外科系统科研管理的... 科研对临床工作的支持和促进作用日益突显。如何提升科研水平更好地为临床服务,执行力至关重要。执行力有利于从整体实力的竞争中赢得主动,越来越受到外科管理者重视。执行力主要体现在谁去执行,如何执行和执行效果,外科系统科研管理的执行力要从人员和制度两方面进行完善,有利于推动外科事业的发展,激励和实现外科原始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管理 执行力 外科 学术型外科医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颈动脉端端吻合训练在神经外科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意义
4
作者 赵麟 陆小明 +2 位作者 尤永平 刘宁 李海林 《新疆医学》 2024年第9期1164-1166,共3页
1引言缝合是神经外科乃至整个外科领域最基础的操作,但也是重要的操作,有时还是最难的操作。大部分神经外科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在经过前序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之后,对头皮缝合、帽状腱膜缝合、肌肉缝合等相对基础的操作有了初步的... 1引言缝合是神经外科乃至整个外科领域最基础的操作,但也是重要的操作,有时还是最难的操作。大部分神经外科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在经过前序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之后,对头皮缝合、帽状腱膜缝合、肌肉缝合等相对基础的操作有了初步的掌握,但是无论在质量还是速度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精进,不仅如此,对于相对更加精细的硬脑膜缝合,甚至是高难度的显微缝合,例如血管吻合、鞍底硬膜缝合等[1],一般都很难获得过机会在手术过程中实际操作,而这又是学员在专科医师培训过程中必须要习得的一项本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神经外科 专科医师培训 血管吻合 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 硬脑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打印技术配合情景教学模式在肝胆外科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5
作者 卓晗 朱永花 吴琛 《中国卫生产业》 2024年第13期183-185,共3页
目的探讨三维(three dimentional,3D)打印技术配合情景教学模式在肝胆外科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4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肝胆外科实习的60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 目的探讨三维(three dimentional,3D)打印技术配合情景教学模式在肝胆外科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4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肝胆外科实习的60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传统教学方法,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助应用3D打印模型配合情景教学模式,实习结束后对比两组学生考核成绩和综合能力评分。结果研究组学生的理论成绩和技能成绩的总成绩为(167.82±11.38)分,高于对照组的总成绩(152.96±9.7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31,P<0.05);研究组学生沟通能力、实践操作、理论知识、应急能力和病历书写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三维打印技术配合情景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刻理解肝胆外科中的立体解剖学结构,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综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打印 情景教学 肝胆外科 教学过程 效果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动式教学模式结合腹腔镜辅助在肝胆外科教学中的价值
6
作者 吴琛 朱永花 卓晗 《中国卫生产业》 2024年第13期186-188,192,共4页
目的探究互动式教学模式结合腹腔镜辅助在肝胆外科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实习的78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9名。对照组应用传统教学方式教学... 目的探究互动式教学模式结合腹腔镜辅助在肝胆外科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实习的78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9名。对照组应用传统教学方式教学,研究组应用腹腔镜辅助互动式教学。分析两组学生教学结束后在考核成绩、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教学满意度的差异。结果研究组理论知识及临床操作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学生教学评价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学生对教学的总满意度为97.44%(38/39),高于对照组总满意度87.18%(34/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69,P=0.041)。结论应用腹腔镜辅助互动式教学模式开展肝胆外科教学,可以更好地促进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可以作为肝胆外科教学的一种可靠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动式教学模式 腹腔镜 肝胆外科 临床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立性脊髓后动脉动脉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7
作者 徐修鹏 李征 +2 位作者 林超 陈骅 路华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5年第1期114-116,共3页
目的探讨孤立性脊髓后动脉动脉瘤(IPSAA)的流行病学特征、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方式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9月收治的1例IPSAA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经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2个月... 目的探讨孤立性脊髓后动脉动脉瘤(IPSAA)的流行病学特征、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方式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9月收治的1例IPSAA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经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2个月后脊柱MRI检查显示,Th_(3)水平偏左侧血管性病变。选择性左侧Th_(5)肋间动脉造影示,Th_(3)水平起源于脊髓后动脉的梭形动脉瘤,大小3.9 mm×2.1 mm;行显微外科手术切除,患者出院时无神经功能缺失。结论IPSAA非常罕见,容易误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脊髓蛛网膜下腔出血,脊髓影像学检查是其主要的确诊方法;治疗上首选显微外科手术,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后动脉 脊髓动脉瘤 发病机制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康复外科治疗在肝移植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5
8
作者 范烨 壮麟 +6 位作者 鲁皓 李国强 张传永 张峰 王学浩 吕凌 钱晓峰 《器官移植》 CAS CSCD 2014年第6期348-351,376,共5页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治疗对肝移植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病例纳入标准:(1)病因为肝硬化或符合米兰标准的原发性肝癌;(2)手术方式为改良背驮式肝移植;(3)首次接受肝移植。排除标准:(1)年龄≤16岁;(2)多次肝移植手术;...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治疗对肝移植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病例纳入标准:(1)病因为肝硬化或符合米兰标准的原发性肝癌;(2)手术方式为改良背驮式肝移植;(3)首次接受肝移植。排除标准:(1)年龄≤16岁;(2)多次肝移植手术;(3)术前或术中行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或射频消融等治疗手段。本前瞻性随机单盲研究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由同一医疗小组行肝移植手术且符合上述标准的52例患者。根据围手术期处理的不同分为FTS组(21例)和传统治疗(NFTS)组(31例)。FTS治疗包括完善的术前教育、术前不行肠道准备、术前不放置鼻胃管、术后不放置引流管、术中预防低体温、微创切口、早期运动并加强营养等。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和术后情况。采用逐步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FTS治疗和临床观察指标之间的关系,以分析FTS治疗对肝移植预后的影响。结果与NFTS组比较,FTS组手术时间和无肝期时间均明显缩短,同时FTS组术中出血量和输血率亦明显减少(均为P〈0.05)。此外,FTS组患者恢复较好,术后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均较NFTS组明显缩短(均为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TS治疗是缩短术后ICU住院时间(比值比为0.301,95%可信区间为0.184-0.494,P=0.000)和总住院时间(比值比为0.148,95%可信区间为0.085-0.257,P=0.000)的有利因素。结论 FTS治疗应用于肝移植围手术期患者,可以有效改善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外科 肝移植 外科引流 住院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外科吸引肝切除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钱建民 王学浩 +2 位作者 张浩 孔连宝 杜竟辉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1期29-30,共2页
目的 :对超声外科吸引肝切除技术进行临床研究和探讨。方法 :136例原发肝癌患者行超声外科吸引肝切除术 (T组 ) ,同期 179例肝癌患者在该院行常规技术肝切除手术 (C组 ) ,对照研究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结果 :T组的平均手术时间 (15 2±... 目的 :对超声外科吸引肝切除技术进行临床研究和探讨。方法 :136例原发肝癌患者行超声外科吸引肝切除术 (T组 ) ,同期 179例肝癌患者在该院行常规技术肝切除手术 (C组 ) ,对照研究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结果 :T组的平均手术时间 (15 2± 11.3)min和C组 (144± 10 .8)min ,无明显差异 ;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手术死亡或术后住院死亡。T组的平均出血量为 (4 6 3± 15 .1)ml、输血量为 (381± 11.6 )ml,与C组 (分别为 5 5 7ml±2 0 .0ml,5 0 7ml± 18.3ml)相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1)。T组平均住院时间 (8.9± 0 .5 6 )d较C组 (11.7±0 .6 2 )d明显缩短 (P <0 .0 5 ) ,T组总并发症的发生也较C组显著减少。随访显示 ,两组患者 1年生存率无显著差异 ,T组患者 3年生存率 6 2 %较C组 5 5 .7%显著提高 (P <0 .0 1)。结论 :超声吸引肝切除技术能够明显减少手术损伤 ,显著降低肝切除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 ,使患者住院时间缩短 3~ 4d。该术输血量少 ,术中避免了对肿瘤的挤压等原因 ,术后患者的 3年生存率也较常规手术后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外科手术 肝癌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在胸腔镜右上肺叶切除术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0
作者 邵云 袁慧 +2 位作者 朱全 李方 徐心峰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18期198-199,203,共3页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是指在术前、术中及术后应用各种已证实有效的方法以减少手术应激及并发症,加速患者术后的康复[1-2]。加速康复计划已被成功应用在外科的众多领域,其中在结直肠外科治疗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尤为显著[3-5]。2013年11月—201...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是指在术前、术中及术后应用各种已证实有效的方法以减少手术应激及并发症,加速患者术后的康复[1-2]。加速康复计划已被成功应用在外科的众多领域,其中在结直肠外科治疗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尤为显著[3-5]。2013年11月—2014年3月本科对右上肺叶切除患者实施围术期加速康复,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60例,根据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右上肺叶切除术 疼痛评分 疼痛满意度 加速康复外科 围术期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肝转移62例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李相成 王学浩 +2 位作者 杜竞辉 张峰 钱建民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2期162-164,共3页
报道62例结直肠癌肝转移外科治疗,着重讨论了手术治疗在结直肠癌肝转移治疗中的地位、手术适应证及时机的掌握。肝转移切除后复发的处理,以及影响其术后长期生存的因素。
关键词 结肠肿瘤 直肠肿瘤 肝转移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继发孔房间隔缺损的Amplatzer封闭器介入外科手术治疗的对比研究(英文)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杨荣 孔祥清 +9 位作者 盛燕辉 曹克将 许迪 陈明龙 秦建伟 陈亦江 陈广明 吴延虎 陈亮 骆金华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4期33-36,共4页
目的 对继发孔房间隔缺损 (ASDⅡ )的Amplatzer间隔封闭器 (ASO)介入和外科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比较研究。方法  1998年 5月~ 2 0 0 2年 12月接受ASO治疗的 72例和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 6 6例ASDⅡ病人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ASO组和... 目的 对继发孔房间隔缺损 (ASDⅡ )的Amplatzer间隔封闭器 (ASO)介入和外科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比较研究。方法  1998年 5月~ 2 0 0 2年 12月接受ASO治疗的 72例和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 6 6例ASDⅡ病人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ASO组和外科组技术成功率分别为 97.2 % (70 /72例 )和 10 0 % ;ASO组的手术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外科组 (71.8± 11.6 )min和 (15 8.4± 31.8)min ;(8.8± 2 .3)d和 (2 6 .9± 9.9)d ,(P<0 .0 5 ) ;ASO组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外科组 (7.1%和 2 2 .7% ,P <0 .0 5 ) ;ASO组无病人接受输血 ,外科组接受输血率 89.1% (5 9/6 6例 ) ;ASO组费用明显高于外科组 (4 .4 5± 0 .5 3)万元和 (1.87± 0 .5 4 )万元 ,(P <0 .0 5 )。结论 继发孔ASD的ASO治疗在有适应症的范围内可替代外科手术 ,降低ASO费用有助于更广泛推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间隔缺损 Amplatzer间隔封闭器 心脏外科手术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主动脉瘤破裂的外科治疗:附12例报告 被引量:6
13
作者 邹君杰 章希炜 +2 位作者 孙蓬 董剑 陈国玉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6期519-522,共4页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瘤破裂(RAAA)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7年间收治的1 2例腹主动脉瘤破裂者的临床资料。主要临床表现有:腹痛和/或腰背痛,血压下降或休克,腹部可触及搏动性肿块。所有患者经CT检查确诊,7例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性手术,...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瘤破裂(RAAA)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7年间收治的1 2例腹主动脉瘤破裂者的临床资料。主要临床表现有:腹痛和/或腰背痛,血压下降或休克,腹部可触及搏动性肿块。所有患者经CT检查确诊,7例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性手术,1例行腔内支架型人工血管植入术,另外4例未行手术治疗。结果8例手术治疗者围手术期病死率为6 2.5%(5例)。死亡原因:循环衰竭2例,急性肾衰竭1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2例。未手术4例全部死亡。结论破裂腹主动脉瘤外科手术治疗病死率高。早期诊断,适当复苏,紧急外科手术,缩短手术时间,肾动脉下方阻断,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腔内修复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瘤 腹/外科学 动脉瘤 破裂/治疗 血管成形术 人工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呼吸功能锻炼在胸外科快速康复中的作用 被引量:19
14
作者 王爱梅 李方 袁慧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22期175-176,183,共3页
近年来文献报道,肺部疾病发病率逐年攀升,需手术患者不断增加,使得原本较紧张的医疗资源变得更加紧张,由此快速康复理念应运而生,目的就是使得在保证并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同时提高病床利用效率,缩短患者住院天数及减少患者住院费用[1]... 近年来文献报道,肺部疾病发病率逐年攀升,需手术患者不断增加,使得原本较紧张的医疗资源变得更加紧张,由此快速康复理念应运而生,目的就是使得在保证并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同时提高病床利用效率,缩短患者住院天数及减少患者住院费用[1]。据文献[2]报道,胸部大手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0%,而这些并发症的发生主要与患者的呼吸功能及能否有效排痰有关。快速康复应用于胸外科已被证实行之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功能锻炼 快速康复 胸外科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循环动脉瘤显微外科手术治疗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宁 鲁艾林 +9 位作者 朱风仪 周明卫 程刚 陈云祥 尤永平 赵春生 陆小明 陈海峰 耿晓增 傅震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55-58,共4页
目的探讨前循环动脉瘤患者的手术时机,总结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10例前循环动脉瘤患者显微外科手术资料,其中183例伴蛛网膜下隙出血患者HuntHess分级为Ⅰ~Ⅱ级82例、Ⅲ级77例、Ⅳ级21例和Ⅴ级3例。结果共199例行动脉瘤瘤颈夹闭术,1... 目的探讨前循环动脉瘤患者的手术时机,总结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10例前循环动脉瘤患者显微外科手术资料,其中183例伴蛛网膜下隙出血患者HuntHess分级为Ⅰ~Ⅱ级82例、Ⅲ级77例、Ⅳ级21例和Ⅴ级3例。结果共199例行动脉瘤瘤颈夹闭术,11例行动脉瘤切除包裹术。Glasgow预后分级恢复良好者97例(46.19%)、轻残80例(38.09%)、重残24例(11.43%)、死亡9例(4.29%)。结论前循环动脉瘤的显微外科手术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手术时机,对不同类型前循环动脉瘤术中的判断及处理措施,是手术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显微外科手术 蛛网膜下腔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提高外科实习质量的探索 被引量:12
16
作者 宋兵 吴峻立 +3 位作者 徐皓 曹晓建 肇毅 苗毅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75-77,共3页
临床实习是高等医学院校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对外科实习生出科量化考核结果的研究分析,探讨外科临床实习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旨在提高外科实习质量,培养合格的高质量医学人才。
关键词 医学生 外科实习 出科考核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应激性溃疡的防护 被引量:13
17
作者 吴惠娟 任兴珍 叶桂华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113-1114,共2页
关键词 神经外科 重症患者 应激性溃疡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膜替代材料胶原海绵应用于神经外科手术患者207例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曹胜武 傅震 +2 位作者 耿晓增 鲁艾林 陆小明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5期160-161,共2页
为了解硬膜替代材料胶原海绵应用于神经外科手术的并发症及其预后情况,采用回顾性分析,计算机随机抽取本院2004-01/2005-04进行神经外科手术的207例患者,根据术中是否使用胶原海绵分为2组:空白对照组83例,胶原海绵组124例。对两组患者... 为了解硬膜替代材料胶原海绵应用于神经外科手术的并发症及其预后情况,采用回顾性分析,计算机随机抽取本院2004-01/2005-04进行神经外科手术的207例患者,根据术中是否使用胶原海绵分为2组:空白对照组83例,胶原海绵组124例。对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术后感染、脑脊液漏、癫痫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种等一般情况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0.180~1.200或t=1.899,P均>0.05);术后脑脊液漏发生率胶原海绵组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3.2%,10.8%,χ2=4.902,P<0.05),术后颅内感染率、癫痫发生率两组基本相似(χ2=0.009~0.048,P均>0.05)。表明胶原海绵作为硬膜替代材料应用于神经外科手术可以降低术后脑脊液漏的发生,而颅内感染及癫痫发生率并不会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缺损 硬膜修补 人工硬膜替代材料 胶原海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烟雾病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协锋 颜伟 +3 位作者 朱乾渺 骆慧 路华 吴伟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161-163,共3页
目的总结成人烟雾病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烟雾病病例资料,其中52例行直接血运重建术,包括44例缺血型烟雾病和8例出血型烟雾病;8例出血型烟雾病行间接血运重建术。结果术后新发言语功能障碍7例(24 h CT示:新发梗死灶3例,无异常... 目的总结成人烟雾病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烟雾病病例资料,其中52例行直接血运重建术,包括44例缺血型烟雾病和8例出血型烟雾病;8例出血型烟雾病行间接血运重建术。结果术后新发言语功能障碍7例(24 h CT示:新发梗死灶3例,无异常4例),头晕头痛症状8例,一侧肢体运动功能轻度障碍2例(CT示:术区少量硬膜下出血1例);癫疒间部分性发作1例,对侧肢体麻木2例,以上病人均经对症治疗与观察后好转。术后对侧出现大面积脑梗死1例,术后2周死亡。结论缺血性症状为本研究所观察成人烟雾病的术后主要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底异常血管网病 颅内出血 脑梗死 脑血管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