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科大出血患者成分输血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5
1
作者 赵凌 熊婷 +3 位作者 谢娟 陈春如 姚韵 周小玉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18年第9期967-971,共5页
目的分析产科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输血情况,为产科危重症患者合理有效输血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2017年本院共71例产科大出血患者的血液成分的输注情况、患者的临床资料特征和部分患者的血栓弹力图检测结果。结果产科大出... 目的分析产科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输血情况,为产科危重症患者合理有效输血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2017年本院共71例产科大出血患者的血液成分的输注情况、患者的临床资料特征和部分患者的血栓弹力图检测结果。结果产科大出血患者的病例数和输血总量有逐年增高的趋势,2014年和2015年只有13和14例,输血总量为(37. 4±17. 0) U和(40. 1±18. 9) U,2016年达到最高,病例数有27例,输血总量更是达到(57. 7±34. 7) U;而血小板的输血量2014年和2015年是(10±0) U和(20±12. 2) U,2016年却下降到(15±8. 3) U,2017年只有(11. 7±3. 7) U,有逐年降低趋势;其中,78. 9%患者是前置胎盘,15. 5%是产后出血;产次≥2次患者的输血总量大于产次〈2次的患者,切除子宫患者的输血总量大于未切除子宫的患者,前置胎盘患者的输血总量大于其他疾病患者(P〈0. 05),而不同年龄、BMI以及是否合并妊娠期糖尿病的患者输血总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共有19例患者在围手术期进行了血栓弹力图(TEG)检测,TEG各参数值中MA值、Angle角和CI与患者的输血量呈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是-0. 63、-0. 51和-0. 53(P〈0. 05),K值与输血量呈正相关(P〈0. 05),R值与输血量不相关(P〉0. 05); 2016年和2017年分别有13例患者采用了介入止血疗法,分别占全年产科大出血患者总人数的48%和76%。结论国家二胎政策的放开导致危重症产妇增加,要求输血科更加合理有效地利用血液资源,TEG检测可以给妇产科医生输注血小板提供指导作用,介入止血疗法等节血技术的应用,可有效降低产妇术中异体输血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科大出血 前置胎盘 血栓弹力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素酶纠正的血栓弹力图在胸心外科患者术后的应用 被引量:13
2
作者 赵凌 张敏 +2 位作者 徐智杰 李莺 周小玉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825-827,共3页
目的评价肝素酶纠正的血栓弹力图(hm TEG)在胸心外科患者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68例胸心外科患者,在胸心外科手术后检测普通TEG和hm TEG,两组结果分别进行配对t检验。其中,31例患者同时检测了活化凝血时间(ACT),将ACT值与hm TEG各... 目的评价肝素酶纠正的血栓弹力图(hm TEG)在胸心外科患者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68例胸心外科患者,在胸心外科手术后检测普通TEG和hm TEG,两组结果分别进行配对t检验。其中,31例患者同时检测了活化凝血时间(ACT),将ACT值与hm TEG各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普通TEG和hm TEG各参数比较,最大振幅(MA)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R、K、Angle和CI(凝血综合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CT与K、△R呈正相关,r分别为0.500、0.536,P<0.05;ACT与Angle、MA、CI呈负相关,r分别为-0.383、-0.323、-0.334,P<0.05;ACT与R不相关。结论hm TEG在监测胸心外科患者术后的凝血功能及判断肝素残留方面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心外科 血栓弹力图 肝素酶纠正 活化凝血时间 肝素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膜肺氧合治疗呼吸循环衰竭患者的输血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朱永亮 许进明 +1 位作者 华岚 李莺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0年第10期1055-1058,共4页
目的分析体外膜肺氧合治疗呼吸循环衰竭患者的输血情况及影响因素,筛选输血危险因素,为评估该类患者的输血风险积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在本院急诊ICU行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的呼吸循环衰竭患者134例(主要... 目的分析体外膜肺氧合治疗呼吸循环衰竭患者的输血情况及影响因素,筛选输血危险因素,为评估该类患者的输血风险积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在本院急诊ICU行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的呼吸循环衰竭患者134例(主要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心跳呼吸骤停、重症肺炎及暴发性心肌炎等)在ECMO期间的输血情况(上机当日、下机当日及全程总量),统计患者信息包括年龄、性别、体重、收缩压、术前诊断、ECMO模式、凝血功能、ECMO前是否进行心肺复苏(CPR)、ECMO转机时间及最终结局等,以Pearson相关性分析ECMO期间输血的相关因素,以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方程分析ECMO全程输注红细胞、血小板、血浆及冷沉淀的影响因素。结果134例患者ECMO期间输血126例,输血率94%。ECMO全程平均输注红细胞(6.7±0.7)U,血浆(465.5±84.2)mL,冷沉淀(1.6±0.5)U,血小板(1.4±0.2)治疗量。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方程提示女性、V-A模式、转机时间及下机当日INR是ECMO全程输注红细胞的影响因素。结论ECMO治疗的此类患者病情危重,输血率高;女性、V-A模式、长时间转机及下机当日高INR是ECMO治疗过程中输红细胞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 呼吸衰竭 循环衰竭 输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围术期输血情况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李莺 朱永亮 +2 位作者 许进明 徐智杰 周小玉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18年第11期1258-1261,共4页
目的分析主动脉夹层患者围术期成分输血情况及影响因素,探讨自体输血在主动脉夹层中的应用价值,为指导临床科学合理有效输血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研究本院2015—2017年156例主动脉夹层患者围术期成分输血及自体输血情况,采用Pearson相... 目的分析主动脉夹层患者围术期成分输血情况及影响因素,探讨自体输血在主动脉夹层中的应用价值,为指导临床科学合理有效输血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研究本院2015—2017年156例主动脉夹层患者围术期成分输血及自体输血情况,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主动脉夹层患者术中异体红细胞输注量与血浆输注量的相关因素,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分析主动脉夹层患者术中红细胞输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 156例主动脉夹层患者围术期异体红细胞输注率99. 4%(155/156),成分输血率100%,自体输血率55. 8%(87/156)。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156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中输注红细胞量与术前血红蛋白值、术前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术中出血量及术中体外循环时间呈显著性相关(P<0. 05),与术前凝血酶原时间(PT)、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FIB)无显著相关性(P>0. 05)。术中输注血浆量与术中输注红细胞量显著相关(P<0. 01),与术前APTT无显著相关性(P>0. 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女性、术中出血量≥1 500 m L及体外循环时间≥120 min是主动脉夹层患者术中红细胞输注量的影响因素(P<0. 05)。自体输血者(n=87)与非自体输血者(n=69)相比,术中血浆、血小板输注量,术后24 h引流量及住院天数均减少(P<0. 05)。结论主动脉夹层患者围术期输血率高,女性、术中出血量≥1500 m L及体外循环时间≥120 min是主动脉夹层患者术中红细胞输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自体输血患者术中输血减少、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围术期成分输血 自体输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贮存式自体输血在RhD阴性孕妇分娩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周小玉 王燕 +1 位作者 汪承亚 陈慧萍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04年第4期279-279,共1页
关键词 孕妇 RHD阴性 自身输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存式自体输血的68例临床应用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杨金柱 孙珍 汪承亚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01年第2期47-47,共1页
关键词 临床应用 自体输血 回输 传播疾病 异体输血 自体血 节约用血 目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贮存式自身输血65例临床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华岚 汪海宁 +2 位作者 周小玉 王燕 汪承亚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81-182,共2页
关键词 自身输血 贮存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抗c抗体阳性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合并胰源性门脉高压1例报道
8
作者 杨力 周小玉 +1 位作者 徐泽宽 陈国玉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830-1831,共2页
区域性门脉高压亦称为左侧门脉高压,占肝外型门脉高压症的5%.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罕见原因.其中以胰源性门脉高压最常见,引起的消化道出血常不为人们所认识.而且此类患者的病理过程、治疗情况和预后与常见的肝炎后肝硬化有很大... 区域性门脉高压亦称为左侧门脉高压,占肝外型门脉高压症的5%.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罕见原因.其中以胰源性门脉高压最常见,引起的消化道出血常不为人们所认识.而且此类患者的病理过程、治疗情况和预后与常见的肝炎后肝硬化有很大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抗c抗体 溶血性输血反应 胰源性门脉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教学结合PBL教学模式在输血医学教学中的应用——以《临床输血检验技术》教学为例 被引量:3
9
作者 潘芹芹 沈捷 +2 位作者 李莺 华岚 周小玉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3年第8期741-745,共5页
目的以《临床输血检验技术》课程中《白细胞抗原系统与检验》章节为例,探索传统教学结合PBL在输血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方式及效果。方法先就《白细胞抗原系统与检验》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梳理与分析,再针对《白细胞抗原系统与检验》教学... 目的以《临床输血检验技术》课程中《白细胞抗原系统与检验》章节为例,探索传统教学结合PBL在输血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方式及效果。方法先就《白细胞抗原系统与检验》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梳理与分析,再针对《白细胞抗原系统与检验》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从教学目的、教学流程、课程实施及实施效果等方面举例说明传统教学结合PBL在《临床输血检验技术》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并对教学效果进行问卷评价。结果传统教学结合PBL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把握重点知识和重要技术,打破教科书中思维壁垒,把握内在联系与特点;也有利于教师将知识点化繁为简,降低学习难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团队协作意识。同时,通过教师课外拓展,可进一步培养学生探索及创新能力,提升教学效果。经课后问卷调查显示,90%以上的学生认为传统教学结合PBL教学法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结论在输血医学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因地制宜,灵活采用传统教学结合PBL教学模式,可提升教学效果,有利于综合型人才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医学 教学 临床输血检验技术 白细胞抗原系统 传统教学 PBL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肝切除患者术后不同种类血浆输注疗效的回顾性分析
10
作者 车扬 刘铮 周小玉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24年第6期755-761,共7页
目的比较输注新鲜冰冻血浆与病毒灭活血浆对原发性肝癌肝切除患者术后肝功能及凝血功能的恢复是否有着明显的疗效差别。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20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因原发性肝癌行肝部分切除术住院患者394例,按照输注的血浆种类... 目的比较输注新鲜冰冻血浆与病毒灭活血浆对原发性肝癌肝切除患者术后肝功能及凝血功能的恢复是否有着明显的疗效差别。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20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因原发性肝癌行肝部分切除术住院患者394例,按照输注的血浆种类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新鲜冰冻血浆组(n=128)及病毒灭活血浆组(n=266),通过倾向得分匹配法(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平衡两组患者的基线数据,并对匹配后患者的术前,术后以及输注血浆后的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胆碱酯酶(CHE)、总胆红素(TBIL)、血浆总蛋白(TP)、白蛋白(ALB),凝血功能相关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以及预后情况(住院时间,出院评估)来评估其血浆输注的疗效。结果PSM后共有88对患者纳入统计,分别为新鲜冰冻血浆组(n=88)及病毒灭活血浆组(n=88),与术前结果相比,术后两组患者的肝功能与凝血功能均有明显受损;血浆输注后均可改善患者肝功能指标以及凝血功能;新鲜冰冻血浆组输浆后的ALT,AST,CHE,TBIL指标与病毒灭活血浆组输浆后指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通过前后差值比较法我们发现,新鲜冰冻血浆组患者输浆前后的TP差值5.75(2.96,8.15)与ALB差值5.01(3.20,9.20)大于病毒灭活血浆组患者输浆前后的TP差值1.20(0.75,3.12)与ALB差值3.35(0.50,5.98)(P<0.05),新鲜冰冻血浆可以较好地恢复患者血浆蛋白水平;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后可以明显缩短APTT与PT延长时间,新鲜冰冻血浆组患者输浆前后的PT差值3.60(2.40,10.10)与APTT差值12.00(4.10,18.67)大于病毒灭活血浆组患者输浆前后的PT差值1.10(0.10,3.30)与APTT差值1.70(0.20,6.38)(P<0.05);与病毒灭活血浆组平均住院时间相比,新鲜冰冻血浆组的平均住院时间较长(26.07±1.92天)(P<0.05),但两组出院评估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39)。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在肝切除术后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和病毒灭活血浆均可促进患者肝脏功能的恢复;新鲜冰冻血浆的输注对改善患者预后无明显优势,但是对于术后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新鲜冰冻血浆的输注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并升高患者血浆蛋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新鲜冰冻血浆 病毒灭活血浆 肝功能 凝血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血型主要抗原配合性输注的可行性研究及效果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莺 朱永亮 +2 位作者 许进明 王雨潇 周小玉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305-1308,共4页
目的:比较分析南京地区部分患者及献血员恒河猴(Rhesus,Rh)血型系统主要抗原表现型分布比例及基因频率,探求Rh血型系统主要抗原配合性输注的可行性方案,并评估其效果,为精准安全输血奠定基础。方法:微柱凝胶法检测2020年1月—2021年5月... 目的:比较分析南京地区部分患者及献血员恒河猴(Rhesus,Rh)血型系统主要抗原表现型分布比例及基因频率,探求Rh血型系统主要抗原配合性输注的可行性方案,并评估其效果,为精准安全输血奠定基础。方法:微柱凝胶法检测2020年1月—2021年5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院患者(93910例)及江苏省血液中心发往本院的献血员(32872例)共计126782例红细胞Rh血型系统D、C、c、E、e抗原,计算Rh抗原表型分布及基因频率,以卡方检验统计检测率的差异,以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评估Rh血型分布是否符合规律。输血信息管理系统分别记录并储存患者及献血员Rh血型结果,在交叉配血前选择Rh同型或相容献血员血袋进行配合试验。结果:93910例患者RhD抗原阳性率为99.5%(93453/93910)。126782例Rh血型共检出15种表型,主要表型分布:DCCee比例为42.274%(53596/126782)、DCcEe比例为35.705%(45267/126782)、DCcee比例为9.010%(11423/126782)、DccEE比例为7.562%(9587/126782)、DccEe比例为3.813%(4834/126782),检出较罕见表型DCCEE共7例。本研究检出Rh表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定律。D抗原频率为99.57%,C抗原频率为88.03%,c抗原频率为57.06%,E抗原频率为48.00%,e抗原频率为92.18%;D基因频率为93.48%,C基因频率为65.48%,c基因频率为34.52%,E基因频率为27.90%,e基因频率为72.09%。单倍体DCe频率最高,为0.6369;其次为DcE,频率为0.2724。患者与献血员主要Rh表型及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27889例次Rh配合性输注,同时期Rh血型系统抗体占全部抗体的阳性率由48.53%(198/408)下降至30.25%(108/357)(P<0.05)。结论:患者与献血员Rh表现型及基因频率无差异,患者ABO同型基础上常规进行Rh配合性输注具备可行性;Rh配合性输注可以明显降低不规则抗体阳性发生率,提高输血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血型 Rh表现型分布 Rh基因频率 Rh血型配合性输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D(-)大出血患者输注RhD(+)红细胞成功抢救1例 被引量:4
12
作者 熊婷 周小玉 +4 位作者 张敏 丁正年 华岚 徐建海 王燕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15-716,共2页
1病例摘要 患者,女,56岁,有生育史(孕4产4),既往输血史不详。2011年11月23日因“间断性右腰痛1月余”入院,入院时患者一般情况良好,B超检查显示肝肾间囊实性占位(112×90mm),考虑肾上腺来源,嗜铬细胞瘤可能。PET-CT提... 1病例摘要 患者,女,56岁,有生育史(孕4产4),既往输血史不详。2011年11月23日因“间断性右腰痛1月余”入院,入院时患者一般情况良好,B超检查显示肝肾间囊实性占位(112×90mm),考虑肾上腺来源,嗜铬细胞瘤可能。PET-CT提示右侧肾上腺区巨大肿块伴囊变及钙化,考虑低恶变肿瘤可能大,皮质腺癌或嗜铬细胞瘤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血型 冰冻红细胞 配合性输注 抗-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出血风险患者血栓弹力图与常规凝血试验、血小板计数的相关性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秀丽 雷芳 +3 位作者 陈阿琴 汤郁 周小玉 费小明 《海南医学》 CAS 2018年第18期2521-2523,共3页
目的研究血栓弹力图(TEG)在伴有血小板减少或常规凝血试验提示高出血风险患者中作用,并探讨TEG参数与常规凝血试验或血小板计数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江苏大学附属医院2011-2015年间高出血风险患者712例,对患者TEG参数与常规凝血、血小板... 目的研究血栓弹力图(TEG)在伴有血小板减少或常规凝血试验提示高出血风险患者中作用,并探讨TEG参数与常规凝血试验或血小板计数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江苏大学附属医院2011-2015年间高出血风险患者712例,对患者TEG参数与常规凝血、血小板计数进行Pearson相关统计分析;分析各个亚群中TEG参数与血小板计数和常规凝血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凝固时间(K)与纤维蛋白原(FBG)、血小板呈负相关(r=-0.790、-0.198),与PT、APTT呈正相关(r=0.156、0.264);α角与PT、APTT呈负相关(r=-0.272、-0.440),与血小板、FBG呈正相关(r=0.522、0.281);CI与PT、APTT呈负相关(r=-0.264、-0.444),与血小板、FBG呈正相关(r=0.457、0.232);最大振幅(MA)与PT、APTT呈负相关(r=-0.234、-0.395),与血小板、FBG呈正相关(r=0.615、0.333);R值与PT、APTT呈正相关(r=0.163、0.290),与血小板呈负相关(r=-0.139)。其中,K值与FBG、α角与血小板、MA与血小板间具有中高度相关关系。在亚群分析中,血小板减少与R值、K值呈负相关(r=-0.131、-0.306),与α角、CI、MA呈正相关(r=0.342、0.504、0.375);APTT延长与R值、K值呈正相关(r=0.036、0.211),与α角、CI、MA呈负相关(r=-0.330、-0.278、-0.322);FBG降低与α角、CI呈正相关(r=0.413、0.503);PT延长与R值呈正相关(r=0.243)。其中,只有血小板减少与CI及FBG降低与CI之间具有中度相关关系,余亚群间则相关关系较弱或无相关关系。结论在有高出血风险的住院患者中,TEG部分参数与血小板计数和凝血试验结果有线性相关关系,在临床评估患者的出血风险时,联合TEG、血小板及常规凝血试验的结果可以更好地评估患者的出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弹力图 常规凝血试验 血小板 Pearson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逆转录病毒载体构建荧光标记的K562细胞模型 被引量:2
14
作者 周小玉 费小明 +2 位作者 吴雨洁 缪扣荣 汪承亚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56-660,F0002,共6页
目的:采用逆转录病毒载体系统构建荧光标记的K562细胞模型。方法:将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GFP)cDNA插入载体pCMV-hyg,构建重组质粒pCMV-EGFP-hyg,并与逆转录病毒载体质粒pCMV-G和pCMV-GP共转染293T细胞生产重组逆转录病毒,感染K562细胞;通... 目的:采用逆转录病毒载体系统构建荧光标记的K562细胞模型。方法:将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GFP)cDNA插入载体pCMV-hyg,构建重组质粒pCMV-EGFP-hyg,并与逆转录病毒载体质粒pCMV-G和pCMV-GP共转染293T细胞生产重组逆转录病毒,感染K562细胞;通过Hyg筛选建立EGFP自身标记的K562细胞模型。应用流式细胞仪及荧光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蛋白表达。比较EGFP-K562细胞与K562细胞生长曲线。通过外周血淋巴细胞的NK活性试验观察EGFP-K562能否用于有关实验研究。结果:应用EGFPcDNA成功构建pCMV-EGFP-hyg,与逆转录病毒载体系统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后产生含EGFP的重组逆转录病毒,48h收集的病毒滴度达1.5×106CFU/ml。重组逆转录病毒感染K562细胞后,经Hyg筛选,98%以上稳定表达EGFP。长期培养20代,EGFP表达稳定,对K562细胞生长无影响。以EGFP-K562为靶细胞的NK活性试验显示40∶1效靶比,孵育4h最敏感。结论:应用逆转录病毒载体系统成功构建稳定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EGFP-K562细胞模型,NK活性试验提示EGFP-K562可用作实验研究的新型靶细胞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逆转录病毒 流式细胞仪 NK细胞 K56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O^(*) B.01等位基因c.796A>C突变所致ABO疑难血型的鉴定与分析2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莺 余悦娇 +2 位作者 徐智杰 许进明 周小玉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572-574,共3页
目的 总结2例罕见ABO^(*) B.01等位基因c.796A>C突变所致的ABO亚型特点,为此类血型的准确鉴定积累经验基础。方法 血清学方法检测ABO血型正反定型,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检测ABO血型基因分型,对ABO血型基因外显子1~7... 目的 总结2例罕见ABO^(*) B.01等位基因c.796A>C突变所致的ABO亚型特点,为此类血型的准确鉴定积累经验基础。方法 血清学方法检测ABO血型正反定型,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检测ABO血型基因分型,对ABO血型基因外显子1~7进行直接测序。结果 病例一、二的ABO血型血清学结果符合CisAB表型特点;其基因分型结果分别为B/O2,B/B;2例ABO基因外显子1~7测序结果:病例一为106GT,188GA,189CT,220CT,261Gdel, 297GG,526GC,646TA,657TC,681GA,703AG,771CT,796CC,803CG,829GA,930AG;病例二为261GG,297GG,526GG,657TT,703AA,796CA,803CC,930AA。2例ABO变异基因均为ABO^(*) B.01等位基因发生c.796A>C突变,ISBT未命名此等位基因。结论 2例ABO变异基因均为ABO^(*) B.01等位基因发生c.796A>C突变,使266位甲硫氨酸替换为亮氨酸,产生CisAB表型。由于另一等位基因不同,2例血清学表现不同,分子生物学方法可准确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O亚型 CisAB血型 c.796A>C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人球微柱凝胶法纠正配血漏检抗-E1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小玉 刘毅 +2 位作者 王燕 孙珍 徐建海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8-139,共2页
关键词 抗—E 交叉配血 凝聚胺法 抗人球微柱凝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样中血小板污染对凝聚胺抗体筛检和交叉配血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唐宗生 汪承亚 赵唯信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8期606-608,共3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污染对凝聚胺抗体筛检和交叉配血试验的干扰。方法应用自然沉降和离心方法去除血液标本中的血小板,用凝聚胺方法进行血小板去除前后抗体筛检和交叉配血试验。瑞氏染色显微镜下观察血小板聚集。结果自然沉降的标本有大量... 目的探讨血小板污染对凝聚胺抗体筛检和交叉配血试验的干扰。方法应用自然沉降和离心方法去除血液标本中的血小板,用凝聚胺方法进行血小板去除前后抗体筛检和交叉配血试验。瑞氏染色显微镜下观察血小板聚集。结果自然沉降的标本有大量的絮状团块,镜下可见血小板聚集,而非红细胞凝块。不同离心力去除血小板污染的程度不同,离心力越大,血小板聚集越少,离心力达2200g,可完全去除血小板污染,对凝聚胺抗体筛检和交叉配血试验的干扰消失。结论血浆标本中血小板污染可对凝聚胺抗体筛检和交叉配血试验产生干扰,但可以采用离心法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凝聚胺法 抗体筛检 交叉配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冻保存对机采血小板释放5-HT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唐宗生 汪承亚 +2 位作者 黄成垠 赵唯信 洪文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08年第2期133-136,共4页
目的观察冰冻保存对机采血小板释放5-HT的影响。方法常规以二甲基亚砜(DMSO)为冷冻保护剂、-80℃冰冻保存机采血小板30d;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并比较冰冻保存前后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和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 目的观察冰冻保存对机采血小板释放5-HT的影响。方法常规以二甲基亚砜(DMSO)为冷冻保护剂、-80℃冰冻保存机采血小板30d;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并比较冰冻保存前后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和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ELISA法检测冰冻前后及在阳离子没食子酸丙酯(C-PG)、凝血酶(thrombin,THB)、二磷酸腺苷(ADP)、胶原(Collagen)等不同PLT诱导剂激活作用下PLT释放5-HT的数量。结果冰冻复苏后机采血小板计数变化不大(P>0.05),但MPV和PDW均增加,血小板制品血浆5-HT含量也显著增高(P<0.01)。在不同诱导剂作用下,新鲜血小板释放5-HT均高于冰冻保存的血小板,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1)机采血小板冰冻保存与解冻过程中,会引起血小板膜形态和生物活性改变。(2)冰冻保存后PLT对不同诱导剂的反应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采血小板 冰冻保存 5-H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血细胞分离机法进行治疗性单采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小玉 汪承亚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6期509-511,共3页
目的 探讨治疗性单采术对患者血液中的病理性成分进行分离和去除,以迅速减少或去除该成分对患者的致病作用。方法 采用连续式血细胞分离机法,进行红细胞单采、白细胞单采、血浆置换、造血干细胞采集等治疗。结果 通过对真性红细胞... 目的 探讨治疗性单采术对患者血液中的病理性成分进行分离和去除,以迅速减少或去除该成分对患者的致病作用。方法 采用连续式血细胞分离机法,进行红细胞单采、白细胞单采、血浆置换、造血干细胞采集等治疗。结果 通过对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白血病、恶性肿瘤、系统性红斑狼疮及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等50例次的治疗,能快速、有效、选择性地减少患者血液中的病理成分,促使临床症状和体征好转。结论 血细胞分离机法进行治疗性单采及血浆置换是临床上治疗多种疾病的一种简捷而有效的辅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细胞分离机法 治疗性单采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滤器在肝移植术中的应用
20
作者 朱永亮 杨金柱 孙珍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41-342,共2页
关键词 白细胞滤器 肝移植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