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身痛逐瘀汤联合综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肩痛气滞血瘀型疗效观察
1
作者 朱明跃 陆艳 +1 位作者 汪荦荦 张冰斌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5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观察身痛逐瘀汤联合综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肩痛(PSSP)气滞血瘀型的疗效。方法: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均给予综合康复治疗,治疗组加用身痛逐瘀汤治疗,连续治疗2周。结果: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 目的:观察身痛逐瘀汤联合综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肩痛(PSSP)气滞血瘀型的疗效。方法: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均给予综合康复治疗,治疗组加用身痛逐瘀汤治疗,连续治疗2周。结果: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FMA-U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ROM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身痛逐瘀汤联合综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肩痛气滞血瘀型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肩痛 气滞血瘀型 身痛逐瘀汤 综合康复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针灸治疗对脑卒中后感染和康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7
2
作者 孟祥博 石焱 +3 位作者 陈天笑 杨加亮 陈丽娜 刘元标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5-88,共4页
目的观察强化免疫针灸治疗对脑卒中后感染和康复预后的影响。方法 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10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予常规药物、康复和针刺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针灸关元、气海和足三里。入... 目的观察强化免疫针灸治疗对脑卒中后感染和康复预后的影响。方法 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10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予常规药物、康复和针刺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针灸关元、气海和足三里。入组90 d后观察两组医院感染发生率,治疗前后测量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数、Fugl-Meyer评定(FMA)总分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总分。结果观察组感染率20%,低于对照组的42%(χ2=5.657,P<0.05)。治疗后,两组CD3+和CD4+T淋巴细胞、FMA总分和MBI总分均升高(t>2.463,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t>2.225,P<0.05)。结论免疫针灸治疗可降低脑卒中后医院感染率,增强患者免疫功能,进一步改善急性脑卒中患者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针灸 免疫 医院感染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髋部骨折康复进展 被引量:14
3
作者 刘元标 朱明跃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18年第6期509-513,共5页
老年髋部骨折是老年人最常见的一种创伤性疾病,一般是指股骨转子间骨折和股骨颈骨折。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其发生率也不断上升,1997年有学者推测,到2050年每年发生髋部骨折人数将高达730万至2 130万之多。
关键词 老年髋部骨折 老年人 骨折康复 股骨转子间骨折 创伤性疾病 股骨颈骨折 人口老龄化 发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4
作者 朱明跃 刘元标 《河北医药》 CAS 2020年第1期129-133,共5页
经颅磁刺激最早用于临床精神疾病的治疗。由于经颅磁刺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近年来逐渐被用于脑卒中后相关并发症的治疗。例如中风后认知障碍、中风后抑郁、中风后运动障碍和中枢疼痛。本文收集大量的研究成果,并对该领域进行总结。
关键词 经颅磁刺激 脑卒中 康复治疗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活寄生汤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注射治疗A型血友病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
5
作者 郭守学 毕文科 +1 位作者 黄娟娟 朱明跃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5年第4期601-603,共3页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注射治疗A型血友病性关节炎(H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3年1—12月在我院康复科门诊治疗的风寒湿痹型HA患者16例,按照数字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例。对照组给予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注射1次,治...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注射治疗A型血友病性关节炎(H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3年1—12月在我院康复科门诊治疗的风寒湿痹型HA患者16例,按照数字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例。对照组给予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注射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独活寄生汤治疗,连续治疗4周。治疗前后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AS)、骨关节炎指数评分(WOMAC)、血友病关节健康评估量表(HJHS)、健康调查简表(SF-36)对患者进行评估,对两组评估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VAS、WOMAC、HJHS、SF-36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后治疗组患者WOMAC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HJHS、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注射治疗A型HA临床疗效明显,可以减轻膝关节的疼痛、僵硬感,提高运动能力,值得临床进一步推荐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血友病 血友病性关节炎 独活寄生汤 风寒湿痹型 富血小板血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十三五”期间康复医疗资源的发展 被引量:8
6
作者 刘欣荣 许光旭 +8 位作者 李林 王宇 李绪 赵若欣 刘元标 顾昱晖 姚捷 张敏 王丽娟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07-414,共8页
目的调查江苏省“十三五”期间康复医疗资源配备的情况及其发展。方法通过卫生健康委系统对江苏省13个地级市医疗卫生机构统一发放电子版调查表,回顾性调查2015年至2019年康复资源的发展。结果与2015年相比,2019年末江苏省设置康复医学... 目的调查江苏省“十三五”期间康复医疗资源配备的情况及其发展。方法通过卫生健康委系统对江苏省13个地级市医疗卫生机构统一发放电子版调查表,回顾性调查2015年至2019年康复资源的发展。结果与2015年相比,2019年末江苏省设置康复医学科的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占比提高3.42个百分点;开展康复服务的基层医疗机构占比提高5.67个百分点;每百万人口拥有康复科编制床位数增加127张,实有床位数增加142张;临床早期康复介入每百万人口增长4326人次;每百万人口拥有康复专业技术人员增加91人,其中康复医师增加25人,康复治疗师增加31人,康复护士增加29人,其他康复行业从业人员增加6人;康复从业人员中,副高级及以上职称比例增高1.65个百分点,硕士及以上学历比例增高1.27个百分点。结论“十三五”以来,江苏省各类康复资源配置均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资源 康复医学 调查 江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基层康复医疗资源现状与区域对比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王宇 刘欣荣 +6 位作者 许光旭 顾昱晖 姚捷 张敏 王丽娟 李林 刘元标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19-522,共4页
目的:明确江苏省基层康复医疗资源现状及区域间发展差异,为医疗卫生政策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采用“全国康复医疗资源调查系统”网络平台填报问卷,并通过系统打印纸质版数据盖章后报江苏省康复医学会与江苏省卫生健康... 目的:明确江苏省基层康复医疗资源现状及区域间发展差异,为医疗卫生政策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采用“全国康复医疗资源调查系统”网络平台填报问卷,并通过系统打印纸质版数据盖章后报江苏省康复医学会与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结果:本研究共调查了江苏省内666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共有395所(占59.31%)设置有康复医学科或以康复医学诊疗为主的全科诊室。其中223所提供康复住院服务,以护理康复为主要功能的病床床位数共3967张;206所(占52.15%)参与紧密型医联体;395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共有康复医师234人,康复治疗师725人,护理人员2047人。江苏省内区域间对比分析发现,苏北、苏中、苏南、南京4地区康复医学科服务开展率、单独康复治疗场地机构设置率及紧密型医联体参与率无显著差异,苏北地区康复住院服务的提供率明显高于苏南地区。结论:江苏省基层居家康复服务和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开展率低,资源下沉及双向转诊工作机制不健全,康复相关人才,尤其是康复专科医师缺乏,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仍然存在。建议继续加强居家康复服务和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完善三级康复网络,加强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强化基层康复相关人才培养以及加速落后地区康复医疗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医疗资源 康复床位数 康复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髌骨骨折髌骨爪内固定术后康复治疗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滕明星 刘元标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年第4期383-385,共3页
髌骨骨折占全身骨折损伤的1.05%,大部分由直接及间接暴力联合所致[1]。髌骨骨折可造成伸膝结构的连续性丧失及潜在的髌股关节失配,如髌骨关节面不平整程度超过1mm,发生创伤性关节炎的概率就会增加约20豫[2]。因此,临床治疗髌骨骨折... 髌骨骨折占全身骨折损伤的1.05%,大部分由直接及间接暴力联合所致[1]。髌骨骨折可造成伸膝结构的连续性丧失及潜在的髌股关节失配,如髌骨关节面不平整程度超过1mm,发生创伤性关节炎的概率就会增加约20豫[2]。因此,临床治疗髌骨骨折的目标为重建伸膝结构连续性,恢复髌骨关节面平整,进行有效的内固定并开始早期康复治疗[3]。采用可分离式髌骨爪内固定可取得比传统改良张力带具有更好的早期恢复效果[4],患者术后康复训练的依从性相对较高,一般认为更有利于术后康复训练及功能恢复。我院对采用可分离式髌骨爪内固定的髌骨骨折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疗效好,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骨折 可分离式髌骨爪 早期康复 关节活动范围 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强化核心肌力训练在脑卒中后上肢功能康复中的作用
9
作者 李旻瑶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3年第5期57-60,共4页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 TMS)联合强化核心肌力训练在脑卒中后上肢功能康复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5月于医院接受康复治疗的脑卒中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45例采用强化核心肌力训练,研究组45例...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 TMS)联合强化核心肌力训练在脑卒中后上肢功能康复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5月于医院接受康复治疗的脑卒中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45例采用强化核心肌力训练,研究组45例在强化核心肌力训练基础上联合r TMS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上肢功能、关节活动度、神经传导速度、肌力、日常生活能力。结果:两组治疗12周后Fugl-Meyer上肢功能量表评分、Wolf运动功能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2周后腕背伸、肩外展关节活动度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2周后正中神经、尺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较治疗前提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2周后徒手肌力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提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 TMS联合强化核心肌力训练在脑卒中患者中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促进上肢功能康复,提高肌力,改善神经传导速度,提升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重复经颅磁刺激 强化核心肌力训练 上肢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神经传导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交流电刺激治疗认知障碍的作用参数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文欣 范磊 +3 位作者 朱明跃 姜欣琳 修雨薇 刘元标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311-314,共4页
认知是人类最基本的心理过程,是大脑的高级神经功能。各种神经精神疾病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可能涉及工作记忆、注意、执行功能等一个或多个认知领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经颅交流电刺激(tACS)可以直接调节大脑皮质振荡以及内在振荡... 认知是人类最基本的心理过程,是大脑的高级神经功能。各种神经精神疾病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可能涉及工作记忆、注意、执行功能等一个或多个认知领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经颅交流电刺激(tACS)可以直接调节大脑皮质振荡以及内在振荡活动,从而影响感觉、知觉和认知过程。本文基于循证医学方法,对国内外tACS应用于认知障碍的研究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为今后tACS在认知障碍中的科学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交流电刺激 认知障碍 作用机制 作用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在卒中后认知障碍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姜欣琳 朱明跃 +3 位作者 范磊 朱文欣 修雨薇 刘元标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3期144-148,共5页
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是脑卒中后的常见并发症,其致残率及致死率较高,可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非侵入性脑刺激(NIBS)具有无创、安全及操作方便等优点,易被患者接受。NIBS在PSCI的治疗中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特别是代表性的重... 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是脑卒中后的常见并发症,其致残率及致死率较高,可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非侵入性脑刺激(NIBS)具有无创、安全及操作方便等优点,易被患者接受。NIBS在PSCI的治疗中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特别是代表性的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在临床应用效果较好。目前,NIBS尚无标准化治疗方案,治疗效果个体化差异大。本研究针对NIBS治疗PSCI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等进行综述,讨论NIBS的未来应用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认知障碍 非侵入性脑刺激 重复经颅磁刺激 经颅直流电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磁刺激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meta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朱明跃 陆艳 +1 位作者 戴昕妤 刘元标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555-1560,共6页
卒中后认知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指卒中后发生的认知功能下降,是血管性失智症的一个重要亚型,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时间[1]。国内一项PSCI流行病学特征系统评价表明,卒中后3个月内PSCI发病率为56.6%[2]。... 卒中后认知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指卒中后发生的认知功能下降,是血管性失智症的一个重要亚型,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时间[1]。国内一项PSCI流行病学特征系统评价表明,卒中后3个月内PSCI发病率为56.6%[2]。国外研究显示有高达64%的脑卒中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分析 卒中后认知障碍 失智症 脑卒中患者 流行病学特征 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患者生活质量 认知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廿烷醇治疗高龄老年高脂血症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叶青 洪乐凤 +2 位作者 潘克勤 王鑫 刘元标 《浙江医学》 CAS 2014年第23期1936-1938,1951,共4页
目的 探讨多廿烷醇治疗高龄老年(≥75岁)高脂血症患者的有效性、安全性和耐受性。方法 选择2011-06一2013-05确诊的高龄老年高脂血症患者150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组75例。试验组采用多廿烷醇10mg/d口服治疗,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2... 目的 探讨多廿烷醇治疗高龄老年(≥75岁)高脂血症患者的有效性、安全性和耐受性。方法 选择2011-06一2013-05确诊的高龄老年高脂血症患者150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组75例。试验组采用多廿烷醇10mg/d口服治疗,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20mg/d口服治疗,共治疗16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C、TG、HDL-C、LDL-C、肝肾功能、空腹血糖、肌酸激酶(CK)的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治疗前试验组TC、TG、LDL-C、HDL-C分别为(5.51±0.77)、(1.79±0.88)、(3.68±0.65)、(1.11±0.31)mmol/L,治疗16周后分别为(4.90±1.03)、(1.26±0.64)、(3.21±0.92)、(1.31±0.30)mmol/L,治疗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1);治疗前对照组TC、TG、LDL-C、HDL-C分别为(5.59±1.10)、(1.90±0.76)、(3.68±1.00)、(1.18±0.37)mmol/L,治疗后分别为(4.50±1.06)、(1.39±0.81)、(2.69±0.89)、(1.32±0.35)mmol/L,治疗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1)。降脂幅度多廿烷醇组弱于阿托伐他汀组,尤其是降低LDL-C方面两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多廿烷醇能有效降低患者血脂水平,对高龄老年患者治疗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廿烷醇 阿托伐他汀 高龄老年患者 高脂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疗法治疗颈痛的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31
14
作者 王雪强 王于领 +32 位作者 张志杰 朱毅 李建华 杨霖 万里 马全胜 马明 刘春龙 祁奇 张伟明 谭同才 郭京伟 许志生 李扬政 宋朝 李艳 黄大海 李长江 矫玮 侯晓晖 黄力平 李豪杰 苟波 廖远朋 陈建 朱东 刘静 赵彦 王文清 江征 谢幼专 马辉 陈佩杰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9-69,共11页
颈痛(neck pain)是成年人慢性病中最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发病率高达71%。《“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要求: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加强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为进一步加强体医融合,提高运动疗法改善颈痛的治疗水平,来自中国康复... 颈痛(neck pain)是成年人慢性病中最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发病率高达71%。《“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要求: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加强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为进一步加强体医融合,提高运动疗法改善颈痛的治疗水平,来自中国康复科学、骨科以及运动科学等领域的专家组制定了“运动疗法治疗颈痛的中国专家共识”。经检索国内外常用电子数据库,参考国际常用的证据水平进行分级,结合中国正积极倡导的“非医疗健康干预”和“体医融合”,该专家共识提出了符合中国特色的运动疗法治疗颈痛的规范和推荐建议,指导物理治疗实践和推行体医融合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疗法 颈痛 专家共识 体医融合 循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分离式髌骨爪与张力带钢丝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滕明星 王云波 +2 位作者 贾子刚 陈予广 刘元标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05-807,共3页
目的:探讨可分离式非记忆合金髌骨爪内固定与张力带钢丝在治疗髌骨骨折中的疗效差异,为临床选择适宜基层医院的手术方法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2年5月在浦江第二医院就诊的102例髌骨骨折患者,其中采用可分离式髌骨爪内... 目的:探讨可分离式非记忆合金髌骨爪内固定与张力带钢丝在治疗髌骨骨折中的疗效差异,为临床选择适宜基层医院的手术方法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2年5月在浦江第二医院就诊的102例髌骨骨折患者,其中采用可分离式髌骨爪内固定治疗53例(髌骨爪组),采用张力带钢丝治疗49例(张力带钢丝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围手术期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内固定滑脱松动、断裂、内固定物皮肤刺激、骨折移位、创伤性骨关节炎)发生率,以及6个月时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髌骨爪组手术时间少于张力带钢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张力带钢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髌骨爪组优良率100%,张力带钢丝组优良率9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分离式髌骨爪针对髌骨骨折的疗效显著好于改良张力带组,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术后能取得良好的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骨折 可分离式髌骨爪 张力带钢丝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浮针疗法联合Rood物理技术治疗偏瘫肩痛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6
作者 温永堂 刘元标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年第11期941-944,共4页
偏瘫肩痛(hemiplegia shoulrer pain,HSP)是脑卒中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对于康复治疗的参与度,妨碍上肢功能的恢复。HSP病因复杂且缺乏有效治疗手段,目前临床上多采用包括神经促进技术等在内的手段进行综合干预。
关键词 偏瘫肩痛 浮针疗法 Rood物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肩关节稳定装置在偏瘫肩痛中的临床应用
17
作者 李怡阁 范磊 +2 位作者 姜欣琳 朱文欣 刘元标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3年第6期635-638,642,共5页
偏瘫肩痛(hemiplegic shoulder pain, HSP)又称为卒中后肩痛,是指脑卒中病人出现的肩部疼痛症状。报道显示,HSP通常发生在卒中后2~3个月内,根据不同研究人群和不同的评估方法,其发病率为30%~65%[1]。长期疼痛使病人产生焦虑、抑郁的情绪... 偏瘫肩痛(hemiplegic shoulder pain, HSP)又称为卒中后肩痛,是指脑卒中病人出现的肩部疼痛症状。报道显示,HSP通常发生在卒中后2~3个月内,根据不同研究人群和不同的评估方法,其发病率为30%~65%[1]。长期疼痛使病人产生焦虑、抑郁的情绪,严重影响康复进程,明显降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瘫肩痛 康复进程 长期疼痛 肩部疼痛 肩关节 卒中后 稳定装置 脑卒中病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心活络方辅助治疗房颤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疗效分析
18
作者 朱萍 张新华 +2 位作者 吕琴 顾黎 毕文科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0年第6期740-741,共2页
目的:观察养心活络方辅助治疗房颤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7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两组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养心活络方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4.87%、对照组82.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目的:观察养心活络方辅助治疗房颤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7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两组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养心活络方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4.87%、对照组82.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T-Pro BNP(794±135)pg/mL、静息心室率(76.14±8.23)次/min,对照组NT-Pro BNP(913±158)pg/ml、静息心室率(86.72±9.10)次/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心活络方辅助治疗房颤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颤 慢性心力衰竭 养心活络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睡眠障碍的机制及作用参数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9
作者 范磊 刘元标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23年第3期391-394,共4页
睡眠是维持人体生命的极其重要的生理功能,与人的健康息息相关。调查显示,全球约有1/3的人群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问题,严重影响了人的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寻找新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已经成为治疗睡眠障碍的新趋势。重复经颅磁刺... 睡眠是维持人体生命的极其重要的生理功能,与人的健康息息相关。调查显示,全球约有1/3的人群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问题,严重影响了人的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寻找新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已经成为治疗睡眠障碍的新趋势。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是一项无痛、无创、非侵入性的新型神经电生理技术,可用于神经功能完整性的评估、治疗睡眠障碍及精神障碍等问题。本文基于循证医学方法,对国内外研究rTMS应用于睡眠障碍的研究成果及相关机制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为今后rTMS在睡眠障碍的科学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经颅磁刺激 睡眠障碍 作用机制 作用参数
原文传递
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陆艳 朱明跃 王训乐 《中国校医》 2020年第12期953-959,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从建库到2019年12月30日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知网,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WanFang Data)、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VIP)、Cochran... 目的系统评价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从建库到2019年12月30日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知网,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WanFang Data)、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VIP)、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及PubMed数据库,收集有关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的随机对照试验,并手工检索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扩大检索范围。采用RevMan-Manger 5.3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文献18篇,受试者1267例。Meta分析结果提示,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有效率高于单纯抗生素,[OR=4.45,95%CI(2.97~6.66),P<0.01];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较单纯抗生素,白细胞计数降低更明显,[MD=-0.93,95%CI(-1.57^-0.28),P=0.005];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较单纯抗生素,CRP降低更明显,[MD=-7.02,95%CI(-13.72~0.32),P=0.04];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较单纯抗生素,体温恢复更快,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0.82,95%CI(-0.97^-0.67),P<0.001];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较单纯抗生素,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无差异,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1.78,95%CI(-4.03~0.47),P=0.12];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较单纯抗生素,住院时间更短,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7.02,95%CI(-13.72^-0.32),P<0.01]。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较单纯抗生素治疗,症状改善有效率更高,体温恢复更快,住院时间更短,不能加快肺部啰音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痰热清注射液 卒中相关性肺炎 随机对照试验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