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活素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后心脏纤维化的影响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缪世锋 钱炜春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1年第8期852-854,共3页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最严重的类型,是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1]。AMI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为心力衰竭(心衰),在老年人中更为常见,其也是影响老年病人预后最重要的因素[2]。新活素是一种重...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最严重的类型,是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1]。AMI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为心力衰竭(心衰),在老年人中更为常见,其也是影响老年病人预后最重要的因素[2]。新活素是一种重组人脑钠肽(rhBNP),研究表明,rhBNP具有利钠、利尿、降压及拮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活性等心脏保护作用,同时可以改善心衰病人的血流动力学状态[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新活素 心衰病人 心脏保护作用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 心脏纤维化 心力衰竭 预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对兔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及功能影响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钱炜春 张丰富 +2 位作者 贾海波 丁竞竞 陈颜夙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13年第9期729-733,共5页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对新西兰大白兔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45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组(S组,n=15),心肌梗死对照组(MI组,n=15),瑞舒伐他汀干预组(R组,n=15)。MI组和R组大鼠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对新西兰大白兔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45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组(S组,n=15),心肌梗死对照组(MI组,n=15),瑞舒伐他汀干预组(R组,n=15)。MI组和R组大鼠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MI组及S组术后24 h灌等量的生理盐水。R组于术后24 h直接灌胃法给药,给药剂量以10 mg/(kg·d)计算。干预2周后,进行心脏超声测定,然后随即处死新西兰大白兔,取出心脏,通过TUNEL法检测心肌梗死边缘区的细胞凋亡率,使用流式细胞仪法测定心肌梗死边缘区Caspase-3的表达,同时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p38、p-p38在此区域的表达。结果 R组兔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较MI组减小,而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MI组增高;R组及MI组兔心肌梗死边缘区的心肌细胞凋亡率均高于S组,而R组兔的心肌细胞凋亡率低于MI组;R组兔心肌梗死边缘区与MI组p38表达比较未见明显差异,而前者Caspase-3及p-p38表达低于后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可抑制心室重构及改善心脏功能,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p38的磷酸化从而阻止Caspase-3的活化,最终抑制心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舒伐他汀 心肌梗死 心室重构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管射频消融术对老年持续性心房颤动的疗效及围手术期抗凝药物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钱炜春 王向明 +1 位作者 许健 褚明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18年第7期643-645,共3页
目的探讨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对老年持续性心房颤动的疗效及围手术期抗凝药物的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入选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RFCA的持续性房颤病人140例,按年龄分为老年组(67例)和非老年组(73例)。比较2组病人的... 目的探讨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对老年持续性心房颤动的疗效及围手术期抗凝药物的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入选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RFCA的持续性房颤病人140例,按年龄分为老年组(67例)和非老年组(73例)。比较2组病人的临床特点、RFCA术后房颤复发率和围手术期出血发生率。比较老年组病人中,使用达比加群酯与华法林围手术期抗凝治疗出血发生率。结果老年组病人合并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比例、心功能分级及非瓣膜性房颤脑卒中风险(CHA2DS2-Vasc)评分均高于非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RFCA术后房颤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病人中,达比加群酯在围术期抗凝治疗的安全性高于华法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FCA是针对老年持续性房颤病人治疗的有效方法。达比加群酯在围术期抗凝治疗的安全性高于华法林,可作为老年持续性房颤RFCA围手术期的抗凝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持续性心房颤动 导管射频消融术 抗凝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毒血清学阳性的冠心病133例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张晓荣 骆丹 徐兢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3年第11期158-159,共2页
目的 分析以冠心病诊断入院的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特点,为梅毒性心血管病的诊断提供有益参考.方法 从病案室调取2009~2011年心脏科诊断为冠心病并且梅毒血清学试验阳性的患者病例133份,同时随机抽取同期... 目的 分析以冠心病诊断入院的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特点,为梅毒性心血管病的诊断提供有益参考.方法 从病案室调取2009~2011年心脏科诊断为冠心病并且梅毒血清学试验阳性的患者病例133份,同时随机抽取同期梅毒血清学检查阴性的冠心病患者病例100份作为对照,分析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超声心动图及冠状动脉造影的特点.结果 两组均以男性多见.133例TPPA阳性患者中复检RPR阳性者为32例(24.06%),超声心动图检查示升主动脉增宽、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较TPPA阴性组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主动脉窦部增宽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PPA阳性组中RPR阳性组与RPR阴性组超声心动图检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中主动脉瓣退行性变及主动脉瓣狭窄伴关闭不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示TPPA阳性组冠状动脉口狭窄较TPPA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PPA阳性者中RPR阳性者与RPR阴性者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病史不详的TPPA阳性的冠心病患者,即使RPR检查阴性,如果检查发现有升主动脉增宽、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窦部增宽及冠状动脉口狭窄的表现,提示可能潜在梅毒性损害,若同时存在其中几项,则可能性进一步增大,提醒临床医师加以重视,完善相关病史,综合分析,及时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冠心病 超声心动描记术 血管造影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