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诊断价值
1
作者 卢晓莉 李萍 《中国药业》 CAS 2019年第S01期214-215,共2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SSS)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患者50例,均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将检查结果与CT血管成像结果对比,评估其诊断价值。结果彩色多普勒...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SSS)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患者50例,均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将检查结果与CT血管成像结果对比,评估其诊断价值。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SSS 48例,准确率为96.00%,其中动脉粥样硬化型46例,大动脉炎2例;完全型窃血16例,不完全型窃血30例;左侧病变37例,右侧9例;椎动脉血流方向完全逆流29例,部分逆流15例,血流速度减慢4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灵敏度为92.00%,特异性为72.00%,与CT血管成像的准确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SSS有较高诊断价值,准确率高,能清晰显示出血流成像、椎动脉反流程度,可为病变复杂者提供可靠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盆底超声参数构建的列线图模型预测盆底重建术后进展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价值 被引量:4
2
作者 何丽英 江峰 +3 位作者 魏伟 朱菲菲 赵宇 张平洋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8期613-620,共8页
目的 基于术前盆底超声参数构建列线图模型,探讨其预测盆底脏器脱垂(POP)患者盆底重建术后发生进展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2年4月我院因国际泌尿科学会POP-Q分度≥Ⅱ度行盆底重建术女性患者495例建立预测... 目的 基于术前盆底超声参数构建列线图模型,探讨其预测盆底脏器脱垂(POP)患者盆底重建术后发生进展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2年4月我院因国际泌尿科学会POP-Q分度≥Ⅱ度行盆底重建术女性患者495例建立预测模型作为模型组,其中术前POP合并SUI 295例;根据术前、术后SUI发生情况分为术后进展组76例(包括新发46例,加重30例)与SUI改善组219例;对模型组样本采取Bootstrap法重复抽样1000次作为内部验证组。应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OP患者盆底重建术后发生进展性SUI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校准曲线、临床决策曲线、临床影响曲线对该模型区分度、校准度及临床适用性进行验证。结果 (1)单因素分析显示,SUI改善组与术后进展组孕次、产次、Ba点及指压诱发试验阳性、高血压史、糖尿病史、术前混合性尿失禁史、联合尿道中段无张力悬吊术(TVT-O)占比,以及盆底超声所测残余尿量(PVR)、尿道旋转角(Uret.rot)、尿道内口呈漏斗样改变、肛提肌损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指压诱发试验阳性、Ba点,以及盆底超声所测尿道内口呈漏斗样改变及肛提肌损伤均为术后发生进展性SUI的独立危险因素(OR=6.974、1.400、3.651、11.137,均P<0.05);(2)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列线图模型预测模型组术后发生进展性SUI的曲线下面积为0.885(95%可信区间:0.737~0.936),预测内部验证组发生进展性SUI的曲线下面积为0.823(95%可信区间:0.800~0.849),提示模型区分度良好;(3)校准曲线显示预测曲线与理想曲线较为贴合,Brier score为0.185,校准曲线的平均绝对误差为0.026,提示模型具有较好的准确性与一致性;临床决策曲线和临床影响曲线显示,模型组与内部验证组分别在阈概率值为0.07~0.84与0.11~0.67时临床最大净收益较高,提示模型具有较好的临床适用性。结论 基于术前盆底超声参数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在预测POP患者盆底重建术后发生进展性SUI中有一定的价值,可为临床术前个体化诊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盆底脏器脱垂 Logistic回归分析 进展性压力性尿失禁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四维左房自动定量技术的高尿酸血症患者左房功能研究
3
作者 范丽群 李阳 +1 位作者 冉红 张平洋 《中国医疗设备》 2024年第2期142-147,共6页
目的采用四维左房自动定量(Four-Dimensional Left Atrial Automatic Quantification,4D LAQ)技术研究高尿酸血症患者左房心肌力学的改变,并定量评价其左房早期重塑特点。方法随机选取2022年6—12月于我院就诊的高尿酸血症患者86例和健... 目的采用四维左房自动定量(Four-Dimensional Left Atrial Automatic Quantification,4D LAQ)技术研究高尿酸血症患者左房心肌力学的改变,并定量评价其左房早期重塑特点。方法随机选取2022年6—12月于我院就诊的高尿酸血症患者86例和健康对照者35例。在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Two-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2DE)检查的基础上,应用4D LAQ技术研究受检者左房心肌力学改变。通过4D LAQ获取心室收缩期、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左房心肌整体纵向应变(LASr、LAScd、LASct)及环向应变(LASr_c、LAScd_c、LASct_c),同时获得左房最大容积(Left Atrial Maximum Volume,LAVmax)和左房最大容积指数(Index of LAVmax,LAVmaxI);通过2DE获取左房前后径(Left Atrial Anteroposterior Diameter,LAD)、左室舒张末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左室短轴缩短分数(Left Ventricular Fractional Shortening,FS)、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每搏量(Stroke Volume,SV)以及二尖瓣口舒张早期与晚期峰值血流速度之比(E/A)。按照LAVmaxI值,将50例LAVmaxI<34 mL/m2的高尿酸血症患者作为试验组(高尿酸血症组),35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尿酸血症组患者LASr_c、LAScd_c及E/A显著减小(P<0.001),LASr、LAScd、LASct、LASct_c、LAVmax、LAVmaxI及常规二维参数LAD、LVEDD、FS、LVEF、SV无明显差异(P>0.05)。患者血尿酸水平与LASr_c(r=-0.68,P<0.001)、LAScd_c(r=0.72,P<0.001)及E/A(r=-0.74,P<0.001)均存在相关性,而与LASr、LAScd、LASct、LASct_c、LAVmax、LAVmaxI、LAD、LVEDD、FS、LVEF、SV、年龄、血糖、血脂和血胆固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4D LAQ可有效评价高尿酸血症患者早期左房心肌力学变化,尤其是左房环向应变,可为临床综合评价高尿酸血症患者情况提供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维左房自动定量 高尿酸血症 左房功能 左房心肌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超声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8
4
作者 周云 李萍 +2 位作者 陈松旺 邵泽锋 王国品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9年第11期1558-1560,共3页
目的通过术前病灶的声像图特征和术中可疑淋巴结清扫病理结果进行对比,探讨高频超声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5月病理诊断明确92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均进行甲状腺切除+颈部淋巴结清扫。采用... 目的通过术前病灶的声像图特征和术中可疑淋巴结清扫病理结果进行对比,探讨高频超声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5月病理诊断明确92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均进行甲状腺切除+颈部淋巴结清扫。采用Esaote Mylab Twice型高频彩色多普勒诊断仪的高频探头进行颈部淋巴结探测,根据各项超声声像征象判断淋巴结是否转移,将超声判断结果与手术淋巴结清扫的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92例患者超声检测出转移淋巴结49例,淋巴结未转移43例;术后病理检测转移淋巴结阳性53例,淋巴结未转移39例,颈部淋巴结转移率为53.3%。超声诊断准确度84.8%(78/92),敏感性83.0%(44/53),特异性87.2%(34/39),阳性预测值89.8%,阴性预测值79.1%。Kappa一致性检验显示术前超声和术后病理诊断转移淋巴结的区域和数量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0.785,P=0.012)。结论高频超声检查能客观的评估淋巴结性质及分布范围,为分化型甲状腺癌临床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超声 甲状腺癌 淋巴结转移 敏感性 特异性
原文传递
超声结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双引导行左肝管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的疗效 被引量:9
5
作者 周云 李萍 +4 位作者 陈松旺 宋进华 顾建平 邵泽锋 王国品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9年第12期1652-1655,共4页
目的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双引导进行左侧肝管穿刺行胆道引流的临床应用,探讨双引导技术在左侧肝内胆管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3月梗阻性黄疸需要进行肝管穿... 目的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双引导进行左侧肝管穿刺行胆道引流的临床应用,探讨双引导技术在左侧肝内胆管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3月梗阻性黄疸需要进行肝管穿刺引流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DSA进行双引导穿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DSA引导下穿刺,每组30例。对比两组手术时间、穿刺次数、完成置管DSA显示X线剂量、术前术后总胆红素、手术成功率、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23.8±5.8)min vs(39.8±8.6)min,P<0.01],穿刺次数[(1.8±0.6)次vs(3.0±1.1)次,P<0.01]、完成置管DSA显示X线剂量[(167.5±55.6)mGy vs(816.7±420.7)mGy,P<0.01]少于对照组。两组术前、术后总胆红素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有6例感觉极为难受,1例因此停止操作,外引流失败;观察组仅有1例感觉极为难受。观察组患者手术耐受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30例全部成功完成置管引流术,手术成功率100%;对照组29例完成置管引流术,手术成功率93.3%。两组手术成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DSA双引导进行左侧肝管穿刺行胆道引流安全可行,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穿刺次数,提高手术成功率,可以发挥两种影像设备各自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左肝管穿刺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